2016国庆节校长讲话稿-北大历任校长名单
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校长讲话

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校长讲话进入专题:北大●王恩哥戮力同心共思共进推动事业发展———在全校教师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今天站在这里,我的心情很不平静。
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我深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在此,我要向各级领导,全校师生员工和学校老领导、老前辈对我的信任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一定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决不辜负中央和全校师生员工的信任和重托!刚才,周其凤校长做了充满深情的讲话,我们能切实感受到他对北大发自内心的热爱。
过去几年里,周校长以非凡的思想见识,出色的领导才能,忘我的奉献精神,为北大的建设和发展夙夜在公,呕心沥血。
学校近年来各项事业的长足进步,离不开他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
周校长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领导和师长。
过去几年在协助校长工作期间,我一直深受他的关心、指导和帮助。
今天,我要向周校长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此时此刻,我也特别感谢北大历任领导班子为学校发展付出的巨大努力。
北大之所以享有今日的声望和地位,离不开一代代北大人为了这座永远的校园付出的智慧、学识、思想和挚爱。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前辈们的学养、德行与精神,将激励我们在今日的起点上接力前行,把北大的事业一代一代更好地传承下去。
就我个人而言,与北大有两段不解之缘。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考入物理系读研究生。
我非常珍惜那青春生命中忙并快乐着的日日夜夜,每天在宿舍、食堂、图书馆、实验室来回奔波。
导师章立源先生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使我养成了心无旁骛做学问的习惯,一直伴随至今。
20多年后,我再次来到北大物理学院。
我之所以更喜欢称之为“来到”而不是“回到”,是因为我把它看做一个全新的开始。
当时我心中一个最大的目标,就是要通过与大家的共同努力,使北大物理百年再现辉煌。
从那时到现在,又过了四年,自己仿佛在燕园又上了一次大学,一次重温校史、领悟魅力的大学,一次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的大学,一次再读北大,再次理解和践行北大精神、文化和使命的大学。
而今天,开启了我和北大的第三段缘分。
北大校庆讲话稿

北京大学原校长蒋梦麟先生北大校庆演讲稿本校屡经风潮,至今犹能巍然独存,决非偶然之事。
这几年来,我们全校一致的奋斗,已不止一次了。
当在奋斗的时候,危险万状,本校命运有朝不保夕之势;到底每一次的奋斗,本校终得胜利,这是什么缘故呢?第一,本校具有大度包容的精神。
俗语说:“宰相肚里好撑船”,这是说一个人能容,才可以做总握万机的宰相。
若是气度狭窄,容不了各种的人,就不配当这样的大位。
凡历史上雍容有度的名相,无论经过何种的大难,未有不能巍然独存的。
千百年后,反对者、讥议者的遗骨已经变成灰土;而名相的声誉犹照耀千古,“时愈久而名愈彰”。
个人如此,机关亦如此。
凡一个机关只能容一派的人、或一种思想的,到底必因环境变迁而死。
即使苟延残喘,窄而陋的学术机关,于社会决无甚贡献。
虽不死,犹和死了的一般。
本校自蔡先生长校以来,七八年间这个“容”字,已在本校的肥土之中,根深蒂固了。
故本校内各派别均能互相容受。
平时于讲堂之内,会议席之上,作剧烈的辨驳和争论,一到患难的时候,便共力合作。
这是已屡经试验的了。
但容量无止境,我们当继续不断的向“容”字一方面努力。
“宰相肚里好撑船”。
本校“肚里”要好驶飞艇才好!第二,本校具有思想自由的精神。
人类有一个弱点,就是对于思想自由,发露他是一个小胆鬼。
思想些许越出本身日常习惯范围以外,一般人们恐慌起来,好像不会撑船的人,越了平时习惯的途径一样。
但这个思想上的小胆鬼,被本校渐渐儿的压服了。
本校是不怕越出人类本身日常习惯范围以外去运用思想的。
虽然我们自己有时还觉得有许多束缚,而一般社会已送了我们一个洪水猛兽的徽号。
本校里面,各种思想能自由发展,不受一种统一思想所压迫,故各种思想虽平时互相歧异,到了有某种思想受外部压迫时,就共同来御外侮。
引外力以排除异己,是本校所不为的。
故本校虽处恶劣政治环境之内,尚能安然无恙。
我们有了这两种的特点,因此而产生两种缺点。
能容则择宽而纪律弛;思想自由,则个性发达而群治弛。
北大历任校长名单

北大历任校长名单北京大学,简称“北大”。
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最初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职能。
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国立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独特地位。
北大催生了中国近代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文科、理科、政科、商科、农科、医科等学科的大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并享有崇高的学术声誉。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北大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百年来的历史进程。
中国历代的“最高学府”,自汉武帝元朔五年(西元前124年)设立太学起,经东汉、三国,至西晋设国子学,又经东晋、南北朝,后隋设国子监,唐、五代、宋、元、明、清沿袭,直至清末设立京师大学堂(民国元年改名北京大学),其学统一脉相承,绵延两千多年而不绝。
而作为北大的校长,是理所当然的士林领袖,其人必为德高望重的鸿学硕儒,而且,博主认为,其人的德行标准甚至要高于其学术方面的成就,国家需要“养气”,士也,国之根本也!士林领袖的选择能否得人,关乎的是一个国家的“正气”能否弘扬!下面是历届北大校长名单,孰优孰劣,各位自行判断。
清朝京师大学堂时期:孙家鼐(1898年7月—1900年春)许景澄(1899年7月—1900年7月)张百熙(1902年1月—1904年2月)李家驹(1906年2月—1907年7月)朱益藩(1907年7月—1907年12月)刘廷琛(1907年12月—1910年9月)柯劭愍(1910年9月—1911年11月)劳乃宣(1911年11月—1912年2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立北京大学时期:严复(1912年2月—1912年10月)何燏时(1912年12月—1913年11月)胡仁源(1913年11月—1916年12月)蔡元培(1916年12月—1927年8月)刘哲(1927年8月—1928年6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立北京大学时期:李煜瀛(1928年6月—1929年1月)陈大齐(1929年1月—1929年8月)蔡元培(1929年9月—1930年12月)蒋梦麟(1930年12月—1937年7月)日本控制北平时期:汤尔和(1939年1月—1940年3月)钱稻孙(1940年3月—1945年10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恢复管治时期:傅斯年(1945年10月—1946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汤用彤(1949年5月—1951年9月)马寅初(1951年6月—1960年3月)陆平(1960年3月—1966年6月)张承先(1966年6月1日—1966年7月26日)(北京大学文化大革命工作组组长)聂元梓(1966年7月28日—1966年9月)(北京大学文化革命委员会筹备委员会主任)聂元梓(1966年9月11日—?)(北京大学文化革命委员会主任)杨德中(1969年9月27日—?)(北京大学革命委员会主任)周培源(1978年7月—1981年3月)张龙翔(1981年5月—1984年3月)丁石孙(1984年3月—1989年8月)吴树青(1989年8月—1996年8月)陈佳洱(1996年7月—1999年11月)许智宏(1999年11月—2008年11月)周其凤(2008年11月—2013年3月)王恩哥(2013年3月—2015年2月)林建华(2015年02月——)。
北大110年校庆 校长许智宏发表讲话

在我校百年校庆大会上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的讲话各位领导和来宾,同志们、朋友们:今天,南京大学迎来了建校100周年,我谨代表北京大学与各兄弟院校,向南京大学全体师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南京是六朝古都,虎踞龙盘,钟灵毓秀。
南京大学勃兴于此,融汇古都气韵,更显地灵人杰。
作为中国高校之东南重镇,建校100年间,南京大学以科学与人文并举而闻名于世,传承“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治学传统,弘扬“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学术气象与人格风范,俊彦云集,英才辈出,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投身时代与社会变革,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近年来,南京大学锐意进取,励精图治,逐步突破文理型综合大学的框架,形成了人文、社会、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现代工程和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办学质量和效益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对我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声望卓著,成就斐然。
南京大学的经验和特色对兄弟院校、对北京大学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北京大学与南京大学先后创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虽然地域不同,却都是在图强思变中应运而生,在精神传统中都蕴含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北大、南大遥相呼应,往来频繁,互通有无,密切合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存亡绝续之机,两校曾相互声援,共赴国难;在思想解放的洪流中,两校各领风骚,执着求真,北大掀起新文化运动之巨浪,南大则绽响“真理标准大讨论”的第一声春雷;在科教兴国的春天里,两校共同响应江泽民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发出的“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先后启动“985工程”,描绘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蓝图。
当今社会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意义与价值已经把高等学校推上了引领社会进步的前沿。
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高等学校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1898年6月,光绪皇帝 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 法,由梁启超草拟了京师大 学堂章程,规定了“中学为 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 观其会通”的办学方针。这 样,京师大学堂不仅是全国 的最高学府,而且是全国最 高教育行政机关。光绪派吏
部尚书孙家鼐为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 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是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全面兴起 的标志。虽然戊戌变法运动 很快失败,所有新政措施几 乎全部被废除,但京师大学
提携(xié) 造诣(yì )
1、由这篇演讲辞可以看出当时什 么样的社会现实? 2、身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由此对 青年学子提出了哪些殷切的希望?
五年前有所贡献心系北大
全就 心任 关演 注讲
(1、溯渊源: 拉近距离)
抱定宗旨,以正学风 今以三事告诸君
(2-4、提希望)
砥砺德行,以矫颓俗 敬爱师友,以整校风 改良讲义,能裨实用
就 任 北 京 大 学 校 长 之 演 说
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 争中失败后,为了救亡图存,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发起变法维新的改良运动, 特别提出维新变法须从废科 举、兴学校开始。 1896年6月,刑部左侍 郎李端在给清政府的奏折中, 第一次正式提出在京师设立 大学堂。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
一、内容上要有极强针对性 二、中心要特别突出 三、逻辑性强 四、富有鼓舞性
文体常识——演讲辞
另外,由于演讲辞在鼓动性和可听性方面的要求, 形成了其在结构写法方面的一些特点: 在文章的开头,或开门见山,直抒己见;或故意发 问,引人思考;或巧作婉言,从旁切入。 主体部分,要围绕中心展开,但由于演讲还将就可 听性,要使听众能抓住要领,因而展开时或围绕中 心,一层一层地深入,或分成几个方面一一阐述, 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在每一层次或每一方面的开 头处,往往先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的要点,结尾再 加以重申,并且段落与层次之间要注意过渡与衔接。 结尾部分,要么概括演讲的中心,使之强化,起画 龙点睛的作用;要么发出号召、指明方向,起到发 人深思、耐人寻味的作用。
俞敏洪北大校庆演讲-最新范文

俞敏洪北大校庆演讲篇一:俞敏洪在北大开学典礼上的演讲俞敏洪在北大开学典礼上的演讲可以说,北大是改变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提升了我自己的地方,使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最后走向了世界的地方。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北大,肯定就没有我的今天。
北大给我留下了一连串美好的回忆,大概也留下了一连串的痛苦。
正是在美好和痛苦中间,在挫折、挣扎和进步中间,最后找到了自我,开始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能做一点事情。
学生生活是非常美好的,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我还记得我们班有一个男生,每天都在女生的宿舍楼下拉小提琴,(笑声)希望能够引起女生的注意,结果后来被女生扔了水瓶子。
我还记得我自己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每到寒假和暑假都帮着女生扛包。
(笑声、掌声)后来我发现那个女生有男朋友,(笑声)我就问她为什么还要让我扛包,她说为了让男朋友休息一下(笑声、掌声)。
我也记得刚进北大的时候我不会讲普通话,全班同学第一次开班会的时候互相介绍,我站起来自我介绍了一番,结果我们的班长站起来跟我说:“俞敏洪你能不能不讲日语?”(笑声)我后来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拿着收音机在北大的树林中模仿广播台的播音,但是到今天普通话还依然讲得不好。
人的进步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
在北大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
有很多事情特别让人感动。
比如说,我们很有幸见过朱光潜教授。
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是我们班的同学每天轮流推着轮椅在北大里陪他一起散步。
(掌声)每当我推着轮椅的时候,我心中就充满了对朱光潜教授的崇拜,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
所以,我在大学看书最多的领域是美学。
因为他写了一本《西方美学史》,是我进大学以后读的第二本书。
为什么是第二本呢?因为第一本是这样来的,我进北大以后走进宿舍,我有个同学已经在宿舍。
那个同学躺在床上看一本书,叫做《第三帝国的兴亡》。
所以我就问了他一句话,我说:“在大学还要读这种书吗?”他把书从眼睛上拿开,看了我一眼,没理我,继续读他的书。
这一眼一直留在我心中。
我知道进了北大不仅仅是来学专业的,要读大量大量的书。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名单

历任校长名单:孙家鼐(1827—1909)字燮臣,安徽寿州(今寿县)人。
清咸丰状元。
历任工部、礼部、吏部尚书。
1898年7月3日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受命为首任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1900年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等。
许景澄(1845-1900)字竹筠,浙江嘉兴人。
清同治进士。
1898年7月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
1899年7月—1900年7月任暂行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
张百熙(1847—1907)字盖铮,湖南长沙人。
清同治进士。
1902年1月以工部尚书受命为管学大臣,恢复因八国联军入侵而暂时停办的京师大学堂。
1904年2月离任。
张亨嘉(1847—1911)字燮钧,福建侯官(今福州)人。
清光绪进士。
1904年2月,以大理寺少卿受命为京师大学堂首任总监督。
1906年2月离任。
李家驹(1871-1938)字柳溪,清汉军正黄旗人。
清光绪进士。
1906年2月至1907年7月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
朱益藩(1861-1937)江西莲花人。
书法家。
清光绪进士。
1907年7月至1907年12月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
刘廷琛(1867-1932)字幼云,江西德化人。
清光绪进士。
1907年12月至1910年9月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
柯劭愍(1850-1933)字凤孙,山东胶州人。
清光绪进士。
1910年9月至1911年11月署理京师大学堂总监督。
劳乃宣(1843-1921)字玉初,浙江桐乡人。
音韵学家。
清同治进士。
1911年11月至1912年2月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
严复(1854—1921)字又陵,福建侯官(今福州)人。
思想家、学者、教育家、翻译家。
1912年2月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同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任首任校长。
同年10月辞职。
何燏时(1878-1961)字燮侯,浙江诸暨人。
1906任学部专门司主事兼京师大学堂教习。
次年,任京师大学堂工科监督。
1912年12月至1913年11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胡仁源(1883-?)字次珊,浙江吴兴人。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列表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其历任校长别表如下:清朝京师大学堂时期•孙家鼐(1898年7月—1900年春)•许景澄(1899年7月—1900年7月)•张百熙(1902年1月—1904年2月)•张亨嘉(1904年2月—1906年2月)•李家驹(1906年2月—1907年7月)•朱益藩(1907年7月—1907年12月)•刘廷琛(1907年12月—1910年9月)•柯劭愍(1910年9月—1911年11月)•劳乃宣(1911年11月—1912年2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立北京大学时期•严复(1912年2月—1912年10月)•何燏时(1912年12月—1913年11月)•胡仁源(1913年11月—1916年12月)•蔡元培(1916年12月—1927年8月)•刘哲(1927年8月—1928年6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立北京大学时期•李煜瀛(1928年6月—1929年1月)•陈大齐(1929年1月—1929年8月)•蔡元培(1929年9月—1930年12月)•蒋梦麟(1930年12月—1937年7月)日本控制北平时期•汤尔和(1939年1月—1940年3月)•钱稻孙(1940年3月—1945年10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恢复管治时期•傅斯年(1945年10月—1946年8月)•胡适(1946年9月—194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校长•汤用彤(1949年5月—1951年9月)•马寅初(1951年6月—1960年3月)•陆平(1960年3月—1966年6月)◦张承先(1966年6月1日—1966年7月26日)(北京大学文化大革命工作组组长)◦聂元梓(1966年7月28日—1966年9月)(北京大学文化革命委员会筹备委员会主任)◦聂元梓(1966年9月11日—?)(北京大学文化革命委员会主任)◦杨德中(1969年9月27日—?)(北京大学革命委员会主任)•周培源(1978年7月—1981年3月)•张龙翔(1981年5月—1984年3月)•丁石孙(1984年3月—1989年8月)•吴树青(1989年8月—1996年8月)•陈佳洱(1996年7月—1999年11月)•许智宏(1999年11月—2008年11月)•周其凤(2008年11月—)党委书记•萧松(1949年1月—1949年3月)(党总支书记)•林乃桑(1949年3月—1949年6月)(党总支书记)•叶向忠(1949年6月—1951年2月)(党总支书记)•叶向忠(1951年2月—1951年10月)(党委书记)•张群玉(1951年10月—1952年10月)(党委书记)•李瑚(1952年10月—1954年12月)(党委书记)•史梦兰(1954年12月—1956年12月)(党委书记)•江隆基(1956年12月—1957年10月)(党委第一书记)•马适安(1956年12月—1957年10月)(党委第二书记)•陆平(1957年10月—1959年1月)(党委第一书记)•江隆基(1957年10月—1959年1月)(党委第二书记)•马适安(1957年10月—1958年10月)(党委第三书记)•陆平(1959年1月—1966年6月)•杨德中(1971年5月24日—?)•周林(1977年9月—1979年12月)•韩天石(1979年12月—1982年9月)•项子明(1982年9月—1984年3月)(代理)•王学珍(1984年3月—1991年1月)•汪家镠(1991年1月—1994年7月)•任彦申(1994年7月—2000年3月)•王德炳(2000年4月—2002年4月)•闵维方(2002年4月—2011年8月)•朱善璐(2011年8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国庆节校长讲话稿:北大历任校长名单
2016国庆节校长讲话稿老师们、同学们:
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又要来临了。
63年前的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天开始,毛泽东主席亲手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
63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
我们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走在世界前列,成功地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我们快速实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跨越,挺起了工业大国的脊梁,xx年底,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达210种。
我们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顺利升空,第一颗原子弹、氢弹成功爆炸,神6、神7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
我们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了世界经济贸易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我们的金融企业实现与国际接轨,中国大银行的总市值居世界银行之首。
made in china遍布全球。
我们取得了一块块的奥运金牌。
去年,还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彻底血洗了“东亚病夫”的耻辱。
回首x年,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改革开放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独立自主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制胜法宝。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我们已经取得了光荣伟大的成就,我们必将书写更加雄伟壮美的篇章。
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
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同学们,只有国家强盛,才有我们美丽的家园和幸福的生活。
你们是祖国的未来。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为了祖国的明天,你们要挑起振兴中华民族的重担。
我希望你们从现在起,勤奋学习,奋发图强,与祖国母亲同命运,共呼吸;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祖国母亲增光添彩! 最后,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预祝我们全体师生节日快乐。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