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渗透率的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薄膜渗透率的测定

摘要

根据问题的要求,我们对题目进行恰当的分析,通过合理的假设,们建立微积分数学模型和数据拟合数学模型,求出不同关系量之间的关系。

对于问题,我们运用高等数学和高中物理和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同时也用MATLAB进行求解,得出A=0.00006985525148 B=-0.00002994067803 K=0.10117070586401 关键词:数据拟合,渗透率,质量守恒

一、问题的重述

某种医用薄膜有允许一种物质的分子穿透它,从高浓度的溶液向低浓度的溶液扩散的功能,在试制时,需要测定薄膜被这种分子穿透的能力。测定方法如下:

用面积S的薄膜将容器分成体积分别为V A,V B的两部分,在两部分中分别注满该物质的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此时该物质分子就会从高浓度溶液穿过薄膜向低浓度溶液中扩散。通过单位面积膜分子扩散的速度与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成正比,比例系数K表示薄膜被该

物质分子穿透的能力,称为渗透率。

的值。

V A=V B=1000cm3,S=10cm2,求容器的B部分溶液浓度V A

的测试结果如下表(其中C j的单位为毫克/cm3)

S

V B

二、模型的假设

1、薄膜两侧的溶液始终是均匀的,即在任何的时刻膜两侧的每一处溶液的浓度都相同。

2、物质从膜的任何一侧向另一侧渗透的性能是相同的。

三、符号说明:

t: 时间

CA(t):t时刻A侧溶液的浓度。

CB(t):t时刻B侧溶液的浓度。

aA:A侧初始时刻的浓度

aB::B侧初始时刻的浓度

Cj::B侧在j时刻测得的浓度

V:体积

SK:物质质量的增加

四、问题的分析

渗透率和浓度差是本文所要求的关系量,我们先用质量守恒建立溶质间的渗透关系,用微分方程,建立微分数学模型来求t时刻薄膜两侧的浓度,体积差。最后通过数据拟合,得出K的值。

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令时刻t,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分别为CA(t)和CB(t), 初始时刻两侧的浓度分别为aA和aB,单位为mg/cm3. 又设B侧在tj时刻测得的浓度为cj(j=1,2,3……n).

在A侧经△t 物质质量增加为:V ACA(t+△t)-V ACA(t)

从B侧渗透到A侧的物质质量为:SK(CB-CA)△t.

由质量守恒:

V(CA(t+△t)-CA(t))=SK(CB-CA)△t

两边同除V A△t得:

dCA/dt=SK(CB-CA)/V A (1)

在B侧,经△t 物质增加为:

VBCB(t+△t)-VBCB(t)

从A侧渗透到B侧的物质质量为:

SK(CA-CB)△t

由质量守恒定律得:

VB(CB(t+△t)-CB(t))=SK(CA-CB)△t

dCB/dt=SK(CA-CB)/VB (2)

得到薄膜两侧溶液满足微分方程组的初值问题:

dCA/dt=SK(CB-CA)/V A (1)

dCB/dt=SK(CA-CB)/VB (2)

CA(0)=Aa,CB(0)=aB

又能有整个容器的溶液中含有该物质的质量不变,即成立

V ACA(t)+VBCB(t)=常数=V AaA+VbaB (3)

即:CA(t)=Aa+VB*Ab/V A-VB*CB(t)/V A (4)

将(4)式代入(2 )式;根据积分中值定理:

dCB/dt=SK(Aa+VB*Ab/V A-VB*CB(t)/VA -CB)/VB (5)

dCB/dt=a-bCB

CB(0)=aB

其中a= SK(Aa/VB+Ab/V A)

b=SK(1/V A+1/VB);

解得:

CB(t)=(aA V A+aBVB)/(V A+VB)+(V A(aB-aA)/(VA+VB))*e.^(-sk(1/VA+1/VB)*t 令

A=(aA V A+aBVB)/(V A+VB)=0.2

B=V A(aB-aA)/(V A+VB)=0.05

CB(t)=A+B*E.^(-SK(1/V A+1/VB)*t

将已知数据代入,通过数据拟合求参数k :

s=10,V A==VB=1000

A=0.00006985525148 B=-0.00002994067803 K=0.10117070586401

附录:

运用MATLAB:

函数一:function f=curvefun1(x,tdata)

f=x(1)+x(2)*exp(-0.02*x(3)*tdata) %其中x(1)=a;x(2)=b;x(3)=k;

调用函数一:

tdata=100:100:1000;

cdata=1e-05*[4.54,4.99,5.35,5.65,5.90,6.10,6.26,6.39,6.50,6.59];

x0=[0.2,0.05,0.05];

x=curvefit('curvefun1',x0,tdata,cdata);

f=curvefun1(x,tdata);

x,f

x =

0.00006985525148 -0.00002994067803 0.10117070586401

f =1.0e-004 *

0.45399226319512 0.49879178593386 0.53538475333677 0.56527447495634

0.58968887810267 0.60963095346149 0.62591995988254 0.63922508111045

0.65009291714129 0.658969939602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