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专题03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原卷版)

合集下载

专题03 动点引起的相似三角形存在性问题(解析版)

专题03 动点引起的相似三角形存在性问题(解析版)

专题04 动点引起的相似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相似三角形存在性】以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已知△DEF 相似,其中,∠ABC =∠DEF 分类讨论:①△ABC ∽△DEF ;②△CBA ∽△DEF 可得到:AB BC DE EF =;AB BC EF DE=,特殊地,当∠ABC =∠DEF =90°时,可借助tan ∠BAC =tan ∠DFE 或tan ∠BCA =tan ∠DFE 解答问题.【一题多解 · 典例剖析】例题1. (2021·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如图,直线1322y x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A ,B ,过点A 的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的另一交点为C ,与y 轴交于点()0,3D ,抛物线的对称轴l 交AD 于E ,连接OE 交AB于点F .(1)求抛物线解析式; (2)求证:OE AB ⊥;(3)P 为抛物线上的一动点,直线PO 交AD 于点M ,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以A ,O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D △相似?若存在,求点P 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y =-x 2+2x +3;(2)见解析;(3)存在,点P 113-±或±3 【解析】解:(1)∵直线1322y x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A ,B∴A (3,0),B (0,32), 又抛物线经过A (3,0),D (0,3),∴22033300b c c ⎧=-++⎨=-++⎩, 解得:23b c =⎧⎨=⎩即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2x +3;(2)由y =-x 2+2x +3得,抛物线对称轴为x =1 设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 =kx +a , 将A (3,0),D (0,3)代入得:303k b b +=⎧⎨=⎩, 解得13k b =-⎧⎨=⎩即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 =-x +3, ∴E (1,2),G (1,0),在Rt △OEG 中,知tan ∠OEG =12OG EG = , 在Rt △OAB 中,tan ∠BAO =12OB OA =, ∴∠OEG =∠BAO , ∵∠OEG +∠EOG =90° ∴∠BAO +∠EOG =90° 即OE ⊥AB . (3)存在.∵A (3,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1,∴C (-1,0), ∴AC =3-(-1)=4, ∵OA =OD =3,∠AOD =90°, ∴232AD OA ==,设直线CD 解析式为y =mx +n ,则:03m n n -+=⎧⎨=⎩,解得33m n =⎧⎨=⎩∴直线CD 解析式为y =3x +3, 易知,∠MAO =∠COD , 分类讨论:①当△AOM ∽△ACD 时,方法一:解析式法欲求P 点坐标,需求直线OP 的解析式,再与抛物线解析式联立即可. 可知,OM ∥CD即直线OP 的解析式为:y =3x , 联立y =3x ,y =-x 2+2x +3得: x 113-±即P 113-±方法二:比例法 易知AM AN AD OA =,AM AOAD AC=,∴=AN AOOA AC 即3=34AN ∴AN =94,ON =34即M (34,94)∴直线OM 解析式为:y =3x 联立y =3x ,y =-x 2+2x +3得: x =1132-±. 方法三:设参数法设M (m ,-m +3),0<m <3,A (3,0) 易知,AM AOAD AC =,即3432AM = 即AM =924∴(3-m )2+(-m +3)2=(924)2解析:m =34或m =214(舍)即M (34,94)∴直线OM 解析式为:y =3x 联立y =3x ,y =-x 2+2x +3得: x =1132-±. ②当△AMO ∽△ACD 时,方法一:比例法易知AM AOAC AD =, 即432AM = ∴AM 2由△AM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知MN =AN =2, ∴ON =1,即M (1,2) ∴直线OM 的解析式为y =2x , 联立y =2x ,y =-x 2+2x +3得: x =±3方法二:设参数法 设M (m ,-m +3),0<m <3由AM 2得:(m -3)2+(-m +3)2=(22 解得:m =1或m =5(舍) ∴直线OM 的解析式为y =2x , 联立y =2x ,y =-x 2+2x +3得: x =±3综上所述,点P 113-±±3 【一题多解 · 对标练习】练习1.(2021·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C :()20y ax bx c a =++≠经过点()1,1和()4,1.(1)求抛物线C 的对称轴.(2)当1a =-时,将抛物线C 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抛物线1C . ①求抛物线1C 的解析式.②设抛物线1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右侧),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BC .点D 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1C 上一动点,过点D 作DE OA ⊥于点E .设点D 的横坐标为m .是否存在点D ,使得以点O ,D ,E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OC 相似,若存在,求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x=2.5;(2)①y=-x2+x+2;②11+33【解析】解:(1)∵抛物线图像过(1,1)、(4,1)两点,∴抛物线对称轴为:x=(1+4)÷2=2.5;(2)①将点(1,1)、(4,1)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1,0),(2,0),将点(-1,0),(2,0),a=-1,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y=-x2+x+2.②根据①中的函数关系式,可得:A(2,0),B(-1,0),C(0,2),D(m,-m2+m+2),其中0<m<2可知∠BOC=∠DEO=90°,以点O,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BC相似有两种情况,(i)当△ODE∽△BCO时,方法一、比例法则OE DEOB OC=,即2-++2=12m m m,解得m=1或-2(舍),方法二、三角函数tan∠BOC=tan∠ODE即OB OEOC DE=,21=2-++2mm m解得:m=1或-2(舍),(ii)当△ODE∽△CBO时,方法一、比例法则OE DEOC OB=,即2-++2=21m m m,解得:1+331-3344=或(舍)m方法二、三角函数tan∠BOC=tan∠DOE即OB DEOC OE=,21-++2=2m mm解得:1+331-3344=或(舍)m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m的值为1或1+334.【多题一解·典例剖析】例题2.(2021·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如图所示,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2OA=,4OB=,8OC=,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BC交于点M,与x轴交于点N.(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是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以P、C、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MNB相似?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y=-x2+2x+8;(2)存在,(1,2)或17 1,2⎛⎫ ⎪⎝⎭.【解析】解:(1)∵OA=2,OB=4,OC=8,∴A(-2,0)、B(4,0)、C(0,8),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2+bx+c,∴84201640c a b c a b c =⎧⎪-+=⎨⎪++=⎩ 解得:812c a b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2x +8;(2)存在以点P 、C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MNB 相似, 理由如下:由(1)知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 =1,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kx +t ,将点B 、C 坐标代入可得:408k b b +=⎧⎨=⎩, 解得:28a b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2x +8, ∴点M (1,6),N (1,0),∴BN =3,MN =6,BM =35,CM =5, 由∠BMN =∠CMP 知,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CPM =∠MNB =90°时,如图所示:易知CP ∥x 轴,∴点P 坐标为(1,8).②当∠PCM =∠MNB =90°时,如图所示:∴cos ∠CMP =cos ∠MNB 即CM MNPM BM=, 535=∴PM =52,即点P 坐标为171,2⎛⎫⎪⎝⎭.综上所述,符合要求的P 点坐标为(1,8)或171,2⎛⎫ ⎪⎝⎭. 【多题一解 · 对标练习】练习2.(2021·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和B (-3,0)两点,与y 轴交于C (0,-3),对称轴为直线1x =-,直线y =-2x +m 经过点A ,且与y 轴交于点D ,与抛物线交于点E ,与对称轴交于点F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m 的值;(2)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D 、E 、P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D 相似,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答案】(1)y =(x +1)2-4;m =2;(2)存在,(0,12)或(0,14.5).【解析】解:(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和B (-3,0)两点,对称轴为直线x =-1, ∴A (1,0),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 =a (x -1)(x +3), 把C (0,-3)代入得: -3=a (0-1)(0+3), 解得:a =1,即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 = (x -1)(x +3),即:y =(x +1)2-4, ∵直线y =-2x +m 经过点A , ∴0=-2×1+m ,解得:m =2;(2)由(1)得:直线AF 的解析式为:y =-2x +2, 又直线y =-2x +2与y 轴交于点D ,与抛物线交于点E , ∴当x =0时,y =2,即D (0,2),联立()22214y x y x =-+⎧⎪⎨=+-⎪⎩,解得:11512x y =-⎧⎨=⎩,2210x y =⎧⎨=⎩, ∵点E 在第二象限, ∴E (-5,12),以D 、E 、P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D 相似,由∠EDP =∠ADO 知,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EPD =∠AOD =90°时, 过点E 作EP ⊥y 轴于点P ,此时P (0,12);②当∠PED =∠AOD =90°时,过点E 作EP ’⊥AE ,则tan ∠ADO =tan ∠PEP’, ∴OA PP OD EP '=,即:125PP '=, 解得:PP ’=2.5,此时P’(0,14.5),综上所述:点P 的坐标为(0,12)或(0,14.5).练习3. (2021·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13442y x x =-++与两坐标轴分别相交于A ,B ,C 三点(1)求证:∠ACB =90°(2)点D 是第一象限内该抛物线上的动点,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交BC 于点E ,交x 轴于点F . ①求DE +BF 的最大值;②点G 是AC 的中点,若以点C ,D ,E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G 相似,求点D 的坐标.【答案】(1)(2)①9;②(4,6)或(3,254).【解析】解:(1)在213442y x x =-++中,当x =0,y =4即C (0,4)当y =0时,即2134042x x -++=解得:x =-2或x =8即A (-2,0),B (8,0)∴AB =10,AC 5BC 5则102=(52+(52即AB 2=AC 2+BC 2∴∠ACB =90°(2)①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kx +b ,将(0,4),(8,0)代入得: 804k b b +=⎧⎨=⎩,解得:k =-0.5,b =4即直线BC 解析式为y =-0.5x +4设D (m ,213442m m -++),则BF =8-m ,DE =2124m m -+∴DE +BF =2124m m -++8-m =()21294m --+ ∵14-<0∴当m =2时DE +BF 取最大值,最大值为9.②∵点G 是AC 的中点,在Rt △AOC 中,OG =AG 5即△AOG 为等腰三角形,∵∠CAO +∠ACO =∠ACO +∠OCB =90°∴∠CAO =∠OCB又OC ∥DF∴∠OCB =∠CED∴∠CAO =∠CED设D (m ,213442m m -++),则E (m ,-0.5m +4),DE =2124m m-+ 当以点C ,D ,E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G 相似, 分两种情况讨论:①△ECD ∽△AOG 则CEDEAO AG =, 即212425m mCE -+=∴CE 21425m m -+又OC ∥DF ∴CEOFBC OB =845m=∴CE 5m21425m m -+5m解得:m =0(舍)或m =3即D (3,254)②△EDC ∽△AOG ,则CE DEAG OA=,212425m m-+=,∴CE=212452m m-+又OC∥DF,知,CE5m∴212452m m-+5m解得:m=0(舍)或m=4 即D(4,6)综上所述,D点坐标为(3,254)或(4,6).。

二次函数的存在性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二次函数的存在性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二次函数的存在性问题(相似三角形)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A(2,1),且经过原点O,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B。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C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D在抛物线上,且以O、C、D、B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求D点的坐标;(3)连接OA、AB,如图②,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OBP与△OAB相似若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 "A AB BO^x x y yxyF-2,-6A CEPDB5 *1 24 6 G2、设抛物线22y ax bx =+-与x 轴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一1,0)、B(m ,0),与y 轴交于点C.且∠ACB=90°. (1)求m 的值和抛物线的解析式;(2)已知点D(1,n )在抛物线上,过点A 的直线1y x =+交抛物线于另一点E .若点P 在x 轴上,以点P 、B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EB 相似,求点P 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BDP 的外接圆半径等于________________.~解:(1)令x=0,得y=-2 ∴C(0,一2).∵ACB=90°,CO ⊥AB,.∴ △AOC ∽△COB,.∴OA ·OB=OC 2;∴OB=22241OC OA == ∴m=4.3、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点A (5,0)、B (6,-6)和原点.(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若过点B 的直线y kx b '=+与抛物线相交于点C (2,m ),请求出∆OBC 的面积S 的值.·(3)过点C 作平行于x 轴的直线交y 轴于点D ,在抛物线对称轴右侧位于直线DC 下方的抛物线上,任取一点P ,过点P 作直线PF 平行于y 轴交x 轴于点F ,交直线DC 于点E . 直线PF 与直线DC 及两坐标轴围成矩形OFED (如图),是否存在点P ,使得∆OCD 与∆CPE 相似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由题意得:255036600a b c a b c c ++=⎧⎪++=⎨⎪=⎩ 解得150a b c =-⎧⎪=⎨⎪=⎩故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25y x x =-+(2)C 在抛物线上,2252,6m m ∴-+⨯=∴= C ∴点坐标为(2,6),B 、C 在直线y kx b '=+上∴6266k b k b '=+⎧⎨'-=+⎩解得3,12k b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312y x =-+设BC 与x 轴交于点G ,则G 的坐标为(4,0)1146462422OBCS∴=⨯⨯+⨯⨯-= (3)存在P ,使得OCD ∽CPE 设P (,)m n ,90ODC E ∠=∠=︒ 故2,6CE m EP n =-=-若要OCD ∽CPE ,则要OD DC CE EP =或OD DC EP CE = 即6226m n =--或6262n m =-- 解得203m n =-或123n m =- 又(,)m n 在抛物线上,22035m n n m m =-⎧⎨=-+⎩或21235n mn m m=-⎧⎨=-+⎩ 解得12211023,,6509m m n n ⎧=⎪=⎧⎪⎨⎨=⎩⎪=⎪⎩或121226,66m m n n ==⎧⎧⎨⎨==-⎩⎩ 故P 点坐标为1050()39,和(6,6)-;4、如图,抛物线(1)(5)y a x x =+-与x 轴的交点为M N ,.直线y kx b =+与x 轴交于(20)P -,,与y 轴交于C .若A B ,两点在直线y kx b =+上,且AO BO ==,AO BO ⊥.D 为线段MN 的中点,OH 为Rt OPC △斜边上的高.(1)OH 的长度等于 ;k = ,b = .(2)是否存在实数a ,使得抛物线(1)(5)y a x x =+-以D N E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 △是否还有符合条件的E 点(简要说明理由)每一个E 点,直线NE 与直线AB 的交点G 是否总满足】10PB PG <解:(1)1OH =;k =b =(2)设存在实数a ,使抛物线(1)(5)y a x x =+-上有一点E ,满足以D NE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等腰直角AOB △相似.∴以D N E ,,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这样的三角形最多只有两类,一类是以DN 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另一类是以DN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①若D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则ED DN ⊥.由抛物线(1)(5)y a x x =+-得:(10)M -,,(50)N ,.(20)D ∴,,3ED DN ∴==.E ∴的坐标为(23),.把(23)E ,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13a =-.∴抛物线解析式为1(1)(5)3y x x =-+-.即2145333y x x =-++.②若D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则DE EN ⊥,DE EN =.E ∴的坐标为(3.51.5),.把(3.51.5)E ,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29a =-. ∴抛物线解析式为2(1)(5)9y x x =-+-,即22810999y x x =-++当13a =-时,在抛物线2145333y x x =-++上存在一点(23)E ,满足条件,如果此抛物线上还有满足条件的E 点,不妨设为E '点,那么只有可能DE N '△是以DN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由此得(3.51.5)E ',, 显然E '不在抛物线2145333y x x =-++上,故抛物线2145333y x x =-++上没有符合条件的其他的E 点. {当29a =-时,同理可得抛物线22810999y x x =-++上没有符合条件的其他的E 点. 当E 的坐标为(23),,对应的抛物线解析式为2145333y x x =-++时,EDN △和ABO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5GNP PBO ∴∠=∠=又NPG BPO ∠=∠,NPG BPO∴△∽△.PG PNPO PB∴=,2714PB PG PO PN ∴==⨯=,∴总满足10PB PG <.当E 的坐标为(3.51.5),,对应的抛物线解析式为22810999y x x =-++时,同理可证得:2714PB PG PO PN ==⨯=,∴总满足10PB PG <5、如图,抛物线的顶点为A (2,1),且经过原点O ,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求点M ,使△MOB 的面积是△AOB 面积的3倍;(3)连结OA ,AB ,在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N ,使△OBN 与△OAB 相似若存在,求出N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1)由题意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1)2(2+-=x a y·∵抛物线过原点 ∴01)20(2=+-a ∴41-=a∴抛物线的解析式为1)2(412+--=x y 即x x y +-=241.(2)∵△AOB 与△MOB 同底不等高 又∵S △MOB =3 S △AOB ∴△MOB 的高是△AOB 高的3倍 即点M 的纵坐标是3-∴x x +-=-2413 ∴01242=--x x 解得 61=x ,22-=x∴)36(1-,M )32(2--,M (3)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AO =ABABO AOB ∠=∠若△OBN 与△OAB 相似, 必须有BNO BOA BON ∠=∠=∠, 显然 )12('-,A ∴直线ON 的解析式为x y 21-=, 由x x x +-=24121,得01=x ,62=x ∴)36(-,N 过N 作NE ⊥x 轴,垂足为E . 在Rt △BEN 中,BE =2,NE =3,∴133222=+=NB 又OB =4 ∴NB ≠OB ∴∠BON ≠∠BNO ∴△OBN 与△OAB 不相似,同理说明在对称轴左边的抛物线上也不存在符合条件的N 点.故在抛物线上不存在N 点,使得△OBN 与△OAB 相似】6、如图所示,将矩形OABC 沿AE 折叠,使点O 恰好落在BC 上F 处,以CF 为边作正方形CFGH ,延长BC 至M , 使CM =|CE —EO |,再以CM 、CO 为边作矩形CMNO. (1)试比较EO 、EC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2)令CMNOCFGH S S m 四边形四边形=,请问m 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m 的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若CO =1,CE =31,Q 为AE 上一点且QF =32,抛物线y =mx 2+bx+c 经过C 、Q 两点,请求出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4)在(3)的条件下,若抛物线y =mx 2+bx+c 与线段AB 交于点P ,试问在直线BC 上是否存在点K ,使得以P 、B 、K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EF 相似若存在,请求直线KP 与y 轴的交点T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中考数学复习---二次函数中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复习---二次函数中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复习---二次函数中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一.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1.(2022•陕西)已知抛物线y=ax2+bx﹣4经过点A(﹣2,0),B(4,0),与y 轴的交点为C.(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P是该抛物线上一点,且位于其对称轴l的右侧,过点P分别作l,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连接MN.若△PMN和△OBC相似,求点P的坐标.【解答】解:(1)把A(﹣2,0),B(4,0)代入y=ax2+bx﹣4得:,解得,∴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x2﹣x﹣4;(2)如图:∵y=x2﹣x﹣4=(x﹣1)2﹣,∴抛物线y=x2﹣x﹣4的对称轴是直线x=1,在y=x2﹣x﹣4中,令x=0得y=﹣4,∴C(0,﹣4),∴OB=OC=4,∴△BO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MN和△OBC相似,∴△P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M⊥直线x=1,PN⊥x轴,∴∠MPN=90°,PM=PN,设P(m,m2﹣m﹣4),∴|m﹣1|=|m2﹣m﹣4|,∴m﹣1=m2﹣m﹣4或m﹣1=﹣m2+m+4,解得m=+2或m=﹣+2或m=或m=﹣,∵点P是该抛物线上一点,且位于其对称轴直线x=1的右侧,∴P的坐标为(+2,+1)或(,1﹣).2.(2022•绵阳)如图,抛物线y=ax2+bx+c交x轴于A(﹣1,0),B两点,交y轴于点C(0,3),顶点D的横坐标为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y轴的负半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PB+∠ACB=180°,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过点C作直线l与y轴垂直,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E,连接AD,AE,DE,在直线l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M,过点M作MF⊥l,垂足为F,使以M,F,E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DE相似?若存在,请求出M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顶点D的横坐标为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A(﹣1,0),∴B(3,0),∴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x﹣3),将C(0,3)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则﹣3a=3,解得a=﹣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x﹣3)=﹣x2+2x+3.(2)存在,P(0,﹣1),理由如下:∵∠APB+∠ACB=180°,∴∠CAP+∠CBP=180°,∴点A,C,B,P四点共圆,如图所示,由(1)知,OB=OC=3,∴∠OCB=∠OBC=45°,∴∠APC=∠ABC=45°,∴△AO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P=OA=1,∴P(0,﹣1).(3)存在,理由如下:由(1)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D(1,4),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E(2,3),∵A(﹣1,0),∴AD=2,DE=,AE=3.∴AD2=DE2+AE2,∴△ADE是直角三角形,且∠AED=90°,DE:AE=1:3.∵点M在直线l下方的抛物线上,∴设M(t,﹣t2+2t+3),则t>2或t<0.∴EF=|t﹣2|,MF=3﹣(﹣t2+2t+3)=t2﹣2t,若△MEF与△ADE相似,则EF:MF=1:3或MF:EF=1:3,∴|t﹣2|:(t2﹣2t)=1:3或(t2﹣2t):|t﹣2|=1:3,解得t=2(舍)或t=3或﹣3或(舍)或﹣,∴M的坐标为(3,0)或(﹣3,﹣12)或(﹣,).综上,存在点M,使以M,F,E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DE相似,此时点M的坐标为(3,0)或(﹣3,﹣12)或(﹣,).3.(2022•恩施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抛物线y=﹣x2+c与y 轴交于点P(0,4).(1)直接写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将抛物线y=﹣x2+c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记平移后的抛物线顶点为Q,平移后的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右侧),与y轴交于点C.判断以B、C、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3)直线BC与抛物线y=﹣x2+c交于M、N两点(点N在点M的右侧),请探究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T,使得以B、N、T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T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若将抛物线y=﹣x2+c进行适当的平移,当平移后的抛物线与直线BC最多只有一个公共点时,请直接写出抛物线y=﹣x2+c平移的最短距离并求出此时抛物线的顶点坐标.【解答】解:(1)∵抛物线y=﹣x2+c与y轴交于点P(0,4),∴c=4,∴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2)△BCQ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将抛物线y=﹣x2+4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新抛物线y=﹣(x+1)2+4,∴平移后的抛物线顶点为Q(﹣1,4),令x=0,得y=﹣1+4=3,∴C(0,3),令y=0,得﹣(x+1)2+4=0,解得:x1=1,x2=﹣3,∴B(﹣3,0),A(1,0),如图1,连接BQ,CQ,PQ,∵P(0,4),Q(﹣1,4),∴PQ⊥y轴,PQ=1,∵CP=4﹣3=1,∴PQ=CP,∠CPQ=90°,∴△C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CQ=45°,∵OB=OC=3,∠BOC=90°,∴△BO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O=45°,∴∠BCQ=180°﹣45°﹣45°=90°,∴△BCQ是直角三角形.(3)在x轴上存在点T,使得以B、N、T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ABC是锐角三角形,∠ABC=45°,∴以B、N、T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必须∠NBT=∠ABC=45°,即点T在y轴的右侧,设T(x,0),且x>0,则BT=x+3,∵B(﹣3,0),A(1,0),C(0,3),∴∠ABC=45°,AB=4,BC=3,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则,解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由,解得:,,∴M(﹣,),N(,),∴BN=×=,①当△NBT∽△CBA时,则=,∴=,解得:x=,∴T(,0);②当△NBT∽△ABC时,则=,∴=,解得:x=,∴T(,0);综上所述,点T的坐标T(,0)或(,0).(4)抛物线y=﹣x2+4的顶点为P(0,4),∵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直线BC与y轴的夹角为45°,当抛物线沿着垂直直线BC的方向平移到只有1个公共点时,平移距离最小,此时向右和向下平移距离相等,设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为P′(t,4﹣t),则平移后的抛物线为y=﹣(x﹣t)2+4﹣t,由﹣(x﹣t)2+4﹣t=x+3,整理得:x2+(1﹣2t)x+t2+t﹣1=0,∵平移后的抛物线与直线BC最多只有一个公共点,∴Δ=(1﹣2t)2﹣4(t2+t﹣1)=0,解得:t=,∴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为P′(,),平移的最短距离为.二.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4.(2022•广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x+m(a≠0)的图象与x轴交于A、C两点,与y轴交于点B,其中点B坐标为(0,﹣4),点C 坐标为(2,0).(1)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点D是直线AB下方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连接AD、BD,探究是否存在点D,使得△ABD的面积最大?若存在,请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P为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动点,使得△P AB为直角三角形,请求出点P 的坐标.【解答】解:(1)∵抛物线y=ax2+x+m(a≠0)的图象经过点B(0,﹣4),点C(2,0),∴,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4;(2)存在.理由:如图1中,设D (t ,t 2+t ﹣4),连接OD .令y =0,则x 2+x ﹣4=0,解得x =﹣4或2,∴A (﹣4,0),C (2,0),∵B (0,﹣4),∴OA =OB =4,∵S △ABD =S △AOD +S △OBD ﹣S △AOB =×4×(﹣﹣t +4)+×4×(﹣t )﹣×4×4=﹣t 2﹣4t =﹣(t +2)2+4,∵﹣1<0,∴t =﹣2时,△ABD 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4,此时D (﹣2,﹣4); (3)如图2中,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 轴于点N ,过点B 作BM ⊥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M .则N (﹣1.0).M (﹣1,﹣4);∵OA=OB=4,∠AOB=90°,∴∠OAB=∠OBA=45°,当∠P1AB=90°时,△ANP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N=NP1=3,∴P1(﹣1,3),当∠ABP2=90°时,△BMP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P2(﹣1,﹣5),当∠APB=90°时,设P(﹣1,n),设AB的中点为J,连接PJ,则J(﹣2,﹣2),∴PJ=AB=2,∴12+(n+2)2=(2)2,解得n=﹣2或﹣﹣2,∴P3(﹣1,﹣2),P4(﹣1,﹣﹣2),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1,3)或(﹣1,﹣5)或(﹣1,﹣2)或(﹣1,﹣﹣2).5.(2022•辽宁)如图,抛物线y=ax2﹣3x+c与x轴交于A(﹣4,0),B两点,与y轴交于点C(0,4),点D为x轴上方抛物线上的动点,射线OD交直线AC 于点E,将射线OD绕点O逆时针旋转45°得到射线OP,OP交直线AC于点F,连接DF.(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点D在第二象限且=时,求点D的坐标;(3)当△ODF为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解答】解:(1)将点A(﹣4,0),C(0,4)代入y=ax2﹣3x+c,∴,解得,∴y=﹣x2﹣3x+4;(2)过点D作DG⊥AB交于G,交AC于点H,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解得,∴y=x+4,设D(n,﹣n2﹣3n+4),H(n,n+4),∴DH=﹣n2﹣4n,∵DH∥OC,∴==,∵OC=4,∴DH=3,∴﹣n2﹣4n=3,解得n=﹣1或n=﹣3,∴D(﹣1,6)或(﹣3,4);(3)设F(t,t+4),当∠FDO=90°时,过点D作MN⊥y轴交于点N,过点F作FM⊥MN交于点M,∵∠DOF=45°,∴DF=DO,∵∠MDF+∠NDO=90°,∠MDF+∠MFD=90°,∴∠NDO=∠MFD,∴△MDF≌△NOD(AAS),∴DM=ON,MF=DN,∴DN+ON=﹣t,DN=ON+(﹣t﹣4),∴DN=﹣t﹣2,ON=2,∴D点纵坐标为2,∴﹣x2﹣3x+4=2,解得x=或x=,∴D点坐标为(,2)或(,2);当∠DFO=90°时,过点F作KL⊥x轴交于L点,过点D作DK⊥KL交于点K,∵∠KFD+∠LFO=90°,∠KFD+∠KDF=90°,∴∠LFO=∠KDF,∵DF=FO,∴△KDF≌△LFO(AAS),∴KD=FL,KF=LO,∴KL=t+4﹣t=4,∴D点纵坐标为4,∴﹣x2﹣3x+4=4,解得x=0或x=﹣3,∴D(0,4)或(﹣3,4);综上所述:D点坐标为(,2)或(,2)或(0,4)或(﹣3,4).三.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6.(2022•百色)已知抛物线经过A(﹣1,0)、B(0,3)、C(3,0)三点,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交正方形OBDC的边BD于点E,点M为射线BD上一动点,连接OM,交BC于点F.(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求证:∠BOF=∠BDF;(3)是否存在点M,使△MDF为等腰三角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求ME的长.【解答】(1)解: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2+bx+c,把A(﹣1,0)、B(0,3)、C(3,0)代入得:,解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2x+3;(2)证明:∵正方形OBDC,∴∠OBC=∠DBC,BD=OB,∵BF=BF,∴△BOF≌△BDF,∴∠BOF=∠BDF;(3)解:∵抛物线交正方形OBDC的边BD于点E,∴令y=3,则3=﹣x2+2x+3,解得:x1=0,x2=2,∴E(2,3),①如图,当M在线段BD的延长线上时,∠BDF为锐角,∴∠FDM为钝角,∵△MDF为等腰三角形,∴DF=DM,∴∠M=∠DFM,∴∠BDF=∠M+∠DFM=2∠M,∵BM∥OC,∴∠M=∠MOC,由(2)得∠BOF=∠BDF,∴∠BDF+∠MOC=3∠M=90°,∴∠M=30°,在Rt△BOM中,BM=,∴ME=BM﹣BE=3﹣2;②如图,当M在线段BD上时,∠DMF为钝角,∵△MDF为等腰三角形,∴MF=DM,∴∠BDF=∠MFD,∴∠BMO=∠BDF+∠MFD=2∠BDF,由(2)得∠BOF=∠BDF,∴∠BMO=2∠BOM,∴∠BOM+∠BMO=3∠BOM=90°,∴∠BOM=30°,在Rt△BOM中,BM=,∴ME=BE﹣BM=2﹣,综上所述,ME的值为:3﹣2或2﹣.7.(2022•山西)综合与探究如图,二次函数y=﹣x2+x+4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点P是第一象限内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设点P的横坐标为m.过点P作直线PD⊥x轴于点D,作直线BC交PD于点E.(1)求A,B,C三点的坐标,并直接写出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2)当△CEP是以PE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3)连接AC,过点P作直线l∥AC,交y轴于点F,连接DF.试探究:在点P 运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点P,使得CE=FD,若存在,请直接写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在y=﹣x2+x+4中,令x=0得y=4,令y=0得x=8或x=﹣2,∴A(﹣2,0),B(8,0),C(0,4),设直线BC解析式为y=kx+4,将B(8,0)代入得:8k+4=0,解得k=﹣,∴直线BC解析式为y=﹣x+4;(2)过C作CG⊥PD于G,如图:设P(m,﹣m2+m+4),∴PD=﹣m2+m+4,∵∠COD=∠PDO=∠CGD=90°,∴四边形CODG是矩形,∴DG=OC=4,CG=OD=m,∴PG=PD﹣DG=﹣m2+m+4﹣4=﹣m2+m,∵CP=CE,CG⊥PD,∴GE=PG=﹣m2+m,∵∠GCE=∠OBC,∠CGE=90°=∠BOC,∴△CGE∽△BOC,∴=,即=,解得m=0(舍去)或m=4,∴P(4,6);(3)存在点P,使得CE=FD,理由如下:过C作CH⊥PD于H,如图:设P(m,﹣m2+m+4),由A(﹣2,0),C(0,4)可得直线AC解析式为y=2x+4,根据PF∥AC,设直线PF解析式为y=2x+b,将P(m,﹣m2+m+4)代入得:﹣m2+m+4=2m+b,∴b=﹣m2﹣m+4,∴直线PF解析式为y=2x﹣m2﹣m+4,令x=0得y=﹣m2﹣m+4,∴F(0,﹣m2﹣m+4),∴OF=|﹣m2﹣m+4|,同(2)可得四边形CODH是矩形,∴CH=OD,∵CE=FD,∴Rt△CHE≌Rt△DOF(HL),∴∠HCE=∠FDO,∵∠HCE=∠CBO,∴∠FDO=∠CBO,∴tan∠FDO=tan∠CBO,∴=,即=,∴﹣m2﹣m+4=m或﹣m2﹣m+4=﹣m,解得m=2﹣2或m=﹣2﹣2或m=4或m=﹣4,∵P在第一象限,∴m=2﹣2或m=4.8.(2022•东营)如图,抛物线y=ax2+bx﹣3(a≠0)与x轴交于点A(﹣1,0),点B(3,0),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在对称轴上找一点Q,使△ACQ的周长最小,求点Q的坐标;(3)点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点M是对称轴左侧抛物线上的一点,当△PMB是以PB为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所有点M的坐标.【解答】解:(1)将点A(﹣1,0),点B(3,0)代入y=ax2+bx﹣3,∴,解得,∴y=x2﹣2x﹣3;(2)连接CB交对称轴于点Q,∵y=x2﹣2x﹣3=(x﹣1)2﹣4,∴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A、B关于对称轴x=1对称,∴AQ=BQ,∴AC+AQ+CQ=AC+CQ+BQ≥AC+BC,当C、B、Q三点共线时,△ACQ的周长最小,∵C(0,﹣3),B(3,0),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解得,∴y=x﹣3,∴Q(1,﹣2);(3)当∠BPM=90°时,PM=PB,∴M点与A点重合,∴M(﹣1,0);当∠PBM=90°时,PB=BM,如图1,当P点在M点上方时,过点B作x轴的垂线GH,过点P作PH⊥GH 交于H,过点M作MG⊥HG交于G,∵∠PBM=90°,∴∠PBH+∠MBG=90°,∵∠PBH+∠BPH=90°,∴∠MBG=∠BPH,∵BP=BM,∴△BPH≌△MBG(AAS),∴BH=MG,PH=BG=2,设P(1,t),则M(3﹣t,﹣2),∴﹣2=(3﹣t)2﹣2(3﹣t)﹣3,解得t=2+或t=2﹣,∴M(1﹣,﹣2)或(1+,﹣2),∵M点在对称轴的左侧,∴M点坐标为(1﹣,﹣2);如图2,当P点在M点下方时,同理可得M(3+t,2),∴2=(3+t)2﹣2(3+t)﹣3,解得t=﹣2+(舍)或t=﹣2﹣,∴M(1﹣,2);综上所述:M点的坐标为(1﹣,﹣2)或(1﹣,2)或(﹣1,0).9.(2022•枣庄)如图①,已知抛物线L:y=x2+bx+c经过点A(0,3),B(1,0),过点A作AC∥x轴交抛物线于点C,∠AOB的平分线交线段AC于点E,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1)求抛物线的关系式;(2)若动点P在直线OE下方的抛物线上,连结PE、PO,当△OPE面积最大时,求出P点坐标;(3)将抛物线L向上平移h个单位长度,使平移后所得抛物线的顶点落在△OAE 内(包括△OAE的边界),求h的取值范围;(4)如图②,F是抛物线的对称轴l上的一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POF成为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抛物线L:y=x2+bx+c经过点A(0,3),B(1,0),∴,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3;(2)如图,过P作PG∥y轴,交OE于点G,设P(m,m2﹣4m+3),∵OE平分∠AOB,∠AOB=90°,∴∠AOE=45°,∴△AO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OA=3,∴E(3,3),∴直线OE的解析式为:y=x,∴G(m,m),∴PG=m﹣(m2﹣4m+3)=﹣m2+5m﹣3,∴S△OPE =S△OPG+S△EPG=PG•AE=×3×(﹣m2+5m﹣3)=﹣(m2﹣5m+3)=﹣(m﹣)2+,∵﹣<0,∴当m=时,△OPE面积最大,此时,P点坐标为(,﹣);(3)由y=x2﹣4x+3=(x﹣2)2﹣1,得抛物线l的对称轴为直线x=2,顶点为(2,﹣1),抛物线L向上平移h个单位长度后顶点为F(2,﹣1+h).设直线x=2交OE于点M,交AE于点N,则E(3,3),∵直线OE的解析式为:y=x,∴M(2,2),∵点F在△OAE内(包括△OAE的边界),∴2≤﹣1+h≤3,解得3≤h≤4;(4)设P(m,m2﹣4m+3),分四种情况:①当P在对称轴的左边,且在x轴下方时,如图,过P作MN⊥y轴,交y轴于M,交l于N,∴∠OMP=∠PNF=90°,∵△O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P=PF,∠OPF=90°,∴∠OPM+∠NPF=∠PFN+∠NPF=90°,∴∠OPM=∠PFN,∴△OMP≌△PNF(AAS),∴OM=PN,∵P(m,m2﹣4m+3),则﹣m2+4m﹣3=2﹣m,解得:m=(舍)或,∴P的坐标为(,);②当P在对称轴的左边,且在x轴上方时,同理得:2﹣m=m2﹣4m+3,解得:m1=(舍)或m2=,∴P的坐标为(,);③当P在对称轴的右边,且在x轴下方时,如图,过P作MN⊥x轴于N,过F作FM⊥MN于M,同理得△ONP≌△PMF,∴PN=FM,则﹣m2+4m﹣3=m﹣2,解得:m1=或m2=(舍);P的坐标为(,);④当P在对称轴的右边,且在x轴上方时,如图,同理得m2﹣4m+3=m﹣2,解得:m=或(舍),P的坐标为:(,);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是:(,)或(,)或(,)或(,).方法二:作直线DE:y=x﹣2,E(1,﹣1)是D点(2,0)绕O点顺时针旋转45°并且OD缩小倍得到,易知直线DE即为对称轴上的点绕O点顺时针旋转45°,且到O点距离缩小倍的轨迹,联立直线DE和抛物线解析式得x2﹣4x+3=x﹣2,解得x1=,x2=,同理可得x3=或x4=;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是:(,)或(,)或(,)或(,).10.(2023•澄城县一模)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点A(﹣1,0)、B,与y轴交于点C(0,3),直线l是抛物线的对称轴.(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在对称轴l上是否存在点M,使△MA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把点A(﹣1,0)、点C(0,3)分别代入y=﹣x2+bx+c,得.解得.故该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2)由(1)知,该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则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故设M(1,m).∵A(﹣1,0)、点C(0,3),∴AC2=10,AM2=4+m2,CM2=1+(m﹣3)2.①若AC=AM时,10=4+m2,解得m=±.∴点M的坐标为(1,)或(1,﹣);②若AC=CM时,10=1+(m﹣3)2,解得m=0或m=6,∴点M的坐标为(1,0)或(1,6).当点M的坐标为(1,6)时,点A、C、M共线,∴点M的坐标为(1,0);③当AM=CM时,4+m2=1+(m﹣3)2,解得m=1,∴点M的坐标为(1,1).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为(1,)或(1,﹣)或(1,0)或(1,1).11.(2023•碑林区校级一模)二次函数y=ax2+bx+2的图象交x轴于A(﹣1,0),B(4,0)两点,交y轴于点C,动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方向运动,过点M作MN⊥x轴交直线BC于点N,交抛物线于点D,连接AC,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求二次函数y=ax2+bx+2的表达式;(2)在直线MN上存在一点P,当△PBC是以∠BPC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此时点D的坐标.【解答】解:(1)将点(﹣1,0),B(4,0)代入y=ax2+bx+2,∴a=﹣,b=,∴y=﹣x2+x+2;(2)∵BM=5﹣2t,∴M(2t﹣1,0),设P(2t﹣1,m),∵PC2=(2t﹣1)2+(m﹣2)2,PB2=(2t﹣5)2+m2,∵PB=PC,∴(2t﹣1)2+(m﹣2)2=(2t﹣5)2+m2,∴m=4t﹣5,∴P(2t﹣1,4t﹣5),∵PC⊥PB,∴×=﹣1,∴t=1或t=2,∴M(1,0)或M(3,0),∴D(1,3)或D(3,2).12.(2023•东洲区模拟)抛物线y=ax2+bx+3经过A(﹣1,0),B(3,0)两点,与y轴正半轴交于点C.(1)求此抛物线解析式;(2)如图①,连接BC,点P为抛物线第一象限上一点,设点P的横坐标为m,△PBC的面积为S,求S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S最大时P点坐标;(3)如图②,连接AC,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MA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抛物线y=ax2+bx+3经过A(﹣1,0),B(3,0)两点,∴,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2)点P作PF⊥x轴于点F,交BC于点E,设BC直线解析式为:y=kx+b,∵B(3,0),C(0,3),∴,解得,∴y=﹣x+3,由题意可知P(m,﹣m2+2m+3),E(m,﹣m+3),S=S△PBE+S△PCE,S=PE•OB=(﹣m2+2m+3+m﹣3)×3,,∵,∴当时,S有最大值,此时P点坐标为;(3)存在,M1(1,0),,,M4(1,1),①当AC=AM时,如图,设对称轴l与AB交于点E,则,∵AM2=AE2+EM2,∴,解得:,∴M点的坐标为或,②当AC=MC时,则OC为AM的垂直平分线.因此M与E重合,因此,M点的坐标为(1,0),③当AM=CM时,如图,设M点的坐标为(1,n),则AM2=22+n2=4+n2,CM2=12+(3﹣n)2,∴4+n2=12+(3﹣n)2,解得:n=1,∴M点的坐标为(1,1),综上可知,潢足条件的M点共四个,其坐标为M1(1,0),,,M4(1,1).13.(2023•三亚一模)如图,抛物线y=ax2+3x+c(a≠0)与x轴交于点A(﹣2,0)和点B,与y轴交于点C(0,8),顶点为D,连接AC,CD,DB,直线BC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l交于点E.(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BC的解析式;(2)求四边形ABDC的面积;(3)P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连接PB,PC,当S△PBC =S△ABC时,求点P的坐标;(4)在抛物线的对称轴l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BEM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抛物线y=ax2+3x+c(a≠0)过点A(﹣2,0)和C(0,8),∴,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3x+8.令y=0,得.解得x1=﹣2,x2=8.∴点B的坐标为(8,0).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把点B(8,0),C(0,8)分别代入y=kx+b,得,解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8.(2)如图1,设抛物线的对称轴l与x轴交于点H.∵抛物线的解析式为,∴顶点D的坐标为.∴S四边形ABDC =S△AOC+S梯形OCDH+S△BDH===70.(3)∵.∴.如图2,过点P作PG⊥x轴,交x轴于点G,交BC于点F.设点.∵点F在直线BC上,∴F(t,﹣t+8).∴.∴.∴.解得t1=2,t2=6.∴点P的坐标为(2,12)或P(6,8).(4)存在.∵△BEM为等腰三角形,∴BM=EM或BE=BM或BE=EM,设M(3,m),∵B(8,0),E(3,5),∴BE==5,EM=|m﹣5|,BM==,当BM=EM时,=|m﹣5|,∴m2+25=(m﹣5)2,解得:m=0,∴M(3,0);当BE=BM时,5=,∴m2+25=50,解得:m=﹣5或m=5(舍去),∴M(3,﹣5);当BE=EM时,5=|m﹣5|,解得:m=5+5或m=5﹣5,∴M(3,5+5)或(3,5﹣5),综上所述,点M的坐标为(3,0)或(3,﹣5)或(3,5+5)或(3,5﹣5).14.(2023•南海区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3(a >0)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为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PM⊥BC于点M,PN∥y轴交BC 于点N.求线段PM的最大值和此时点P的坐标;(3)点E为x轴上一动点,点Q为抛物线上一动点,是否存在以CQ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CEQ?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将A(﹣1,0),B(3,0)代入函数y=ax2+bx﹣3(a>0)中,得,解得,∴解析式为y=x2﹣2x﹣3,故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2)当x=0时,y=3,∴C(0,﹣3),∵B(3,0),∴∠OCB=∠OBC=45°,∵PN∥y轴,∴∠MNP=45°,∵PM⊥BC,∴PM=PN,则当PN最大时,PM也最大,设BC的解析式为y=mx+n,∴,解得,∴BC解析式为y=x﹣3,设P(x,x2﹣2x﹣3),N(x,x﹣3),∴PN=x﹣3﹣(x2﹣2x﹣3)=﹣(x﹣)2+,当x=时,PN最大,则PM=PN=×=,∴P(,),故PM最大值为,P点坐标为(,﹣);(3)存在,点E的坐标为(﹣5,0),(,0),(0,0),(,0).∵CEQ是以CQ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设Q(x,x2﹣2x﹣3),①如图,过点E作x轴的垂线l,再分别过点C和点Q作垂线l的垂线,分别交于点M和点N,∵∠CEQ=90°,∴∠QEM+∠CEN=90°,∵∠QEM+∠MQE=90°,∴∠EQM=∠CEN,∵∠CNE=∠QME=90°,EC=EQ,∴△EMQ≌△CNE(AAS),∴CN=EM=x2﹣2x﹣3,MQ=EN=3,∴|x Q|+MQ=CN,﹣x+3=x2﹣2x﹣3,解得x=﹣2,x=3(舍去),∴OE=CM=2+3=5,E(﹣5,0),②如图,过点E作x轴的垂线l,再分别过点C和点Q作垂线l的垂线,分别交于点M和点N,同理:△EMC≌△QNE(AAS),CM=EN=x2﹣2x﹣3,NQ=EM=3,∴﹣x+x2﹣2x﹣3=3,解得x=,x=(舍去),∴OE=CM=,E(,0),③如图,点E和点O重合,点Q和点B重合,此时E(0,0),④如图,过点E作x轴的垂线l,再分别过点C和点Q作垂线l的垂线,分别交于点M和点N,同理:△EMC≌△QNE(AAS),CM=EN=x2﹣2x﹣3,NQ=EM=3,∴x+3=x2﹣2x﹣3,解得x=,x=(舍去),∴OE=CM=,E(,0),综上所述,点E的坐标为(﹣5,0),(,0),(0,0),(,0)41。

专题03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综合(五大类型)(题型专练)(原卷版)

专题03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综合(五大类型)(题型专练)(原卷版)

专题03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综合(五大类型)【题型1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量高度-平面镜测量法】【题型2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量高度-影子测量法】【题型3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量高度-手臂测量法】【题型4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量高度-标杆测量法】【题型5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量距离】【题型1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量高度-平面镜测量法】1.(2022秋•郑州期末)如图,小明探究“利用镜子反射测量旗杆的高度”.小明作为观测者,在旗杆和小明之间的地面上平放一面镜子,在镜子上作一个标记,小明看着镜子来回移动,当看到旗杆顶端在镜子中的像与镜子上的标记重合时,通过测量得到以下数据:小明的眼睛到地面的距离为1.5m,小明的站的位置到镜子上标记的距离是3.2m,旗杆的底部到小明的位置是19.2m,则旗杆的高度为()A.19.2B.16C.9D.7.5 2.(2023•龙华区一模)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来到宝安区海淀广场,设计用手电来测量广场附近某大厦CD的高度,如图,点P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大厦CD的顶端C处,已知AB⊥BD,CD⊥BD,且测得AB=1米,BP=1.5米,PD=48米,那么该大厦的高度约为()A.32米B.28米C.24米D.16米3.(2023•深圳模拟)如图,九年级(1)班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平面镜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在观测员与旗杆AB之间的地面上平放一面镜子,在镜子上做一个标记E,当观测到旗杆顶端在镜子中的像与镜子上的标记重合时,测得观测员的眼睛到地面的高度CD为1.6m,观测员到标记E的距离CE为2m,旗杆底部到标记E的距离AE为16m,则旗杆AB的高度约是()A.22.5m B.20m C.14.4m D.12.8m 4.(2023•青原区校级一模)为了测量校园内一棵树的高度,学校数学应用实践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索实践.根据《自然科学》中的反射定律,利用一面镜子和一根皮尺,设计如图所示的测量方案:把镜子放在离树(AB)9m的水平地面点E处,然后一同学沿着直线BE后退到点D,这时该同学恰好在镜子里看到树梢顶点A,再用皮尺量得DE=3m,该同学身高CD=1.6m.请你计算树(AB)的高度.5.(2023•新城区校级一模)【学科融合】如图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r等于入射角i.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同题解决】如图2.小红同学正在使用手电筒进行物理光学实验,地面上从左往右依次是墙、木板和平面镜,手电筒的灯泡在点G处,手电筒的光从平面镜上点B处反射后,恰好经过木板的边缘点F,落在墙上的点E处,点E 到地面的高度DE=3.5m,点F到地面的高度CF=1.5m,灯泡到木板的水平距离AC=5.4m,本板到墙的水平距离为CD=4m.图中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1)求BC的长;(2)求灯泡到地面的高度AG.6.(2023•灞桥区校级模拟)小雁塔位于西安市南郊的荐福寺内,又称“荐福寺塔”,建于唐景龙年间,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小明同学对该塔进行了测量,测量方法如下,如图所示,先在点A处放一平面镜,从A处沿NA方向后退1米到点B处,恰好在平面镜中看到塔的顶部点M,再将平面镜沿NA方向继续向后移动15米放在D处(即AD=15米),从点D处向后退1.6米,到达点E处,恰好再次在平面镜中看到塔的顶部点M、已知小明眼睛到地面的距离CB=EF=1.74米,请根据题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求出小雁塔的高度MN﹒(平面镜的大小忽略不计)7.(2022秋•大名县校级期末)小明利用刚学过的测量知识来测量学校内一棵古树的高度.一天下午,他和学习小组的同学带着测量工具来到这棵古树前,由于有围栏保护,他们无法到达古树的底部B,如图所示.于是他们先在古树周围的空地上选择一点D,并在点D处安装了测量器CD,测得∠ACD=135°;再在BD的延长线上确定一点G,使DG=5米,并在G处的地面上水平放置了一个小平面镜,小明沿着BG方向移动,当移动到点F时,他刚好在小平面镜内看到这棵古树的顶端A的像,此时,测得FG=2米,小明眼睛与地面的距离EF =1.6米,测量器的高度CD=0.5米.已知点F、G、D、B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且EF、CD、AB均垂直于FB,则这棵古树的高度AB为多少米?(小平面镜的大小忽略不计)【题型2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量高度-影子测量法】8.(2021秋•蓝山县期末)如图,某校数学兴趣小组为测量学校旗杆AC的高度,在点F处竖立一根长为1.5米的标杆DF,如图所示,量出DF的影子EF的长度为1米,再量出旗杆AC的影子BC的长度为6米,那么旗杆AC的高度为米.9.(2022•兴化市模拟)如图,电线杆上的路灯距离地面8m,身高1.6m的小明(AB)站在距离电线杆的底部(点O)20m的A处,则小明的影子AM为m.【题型3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量高度-手臂测量法】10.(2022秋•房山区期中)在设计“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测量树高”的综合实践方案时,晓君想到了素描课上老师教的方法,如图,请一位同学右手握笔,手臂向前伸直保持笔杆与地面垂直,前后移动调整自己的位置,直到看见笔杆露出的部分刚好遮住树的主干,这时测量同学眼睛到笔的距离AB、同学到树干的距离AC,以及露出笔的长度DE,就可通过计算得到树的高度,这种实践方案主要应用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填写定理内容)11.(2022•姑苏区一模)小明把手臂水平向前伸直,手持小尺竖直,瞄准小尺的两端E、F,不断调整站立的位置,使在点D处时恰好能看到铁塔的顶部B 和底部A(如图).设小明的手臂长l=50cm,小尺长a=20cm,点D到铁塔底部的距离AD=20m,则铁塔的高度为m.12.(2023•长安区校级二模)如图,是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香积寺内的善导塔,善导塔为楼阁式砖塔,塔身全用青砖砌成,平面呈正方形,原为十三层,现存十一层,建筑形式独具一格.数学兴趣小组测量善导塔的高度AB,有以下两种方案:方案一:如图1,在距离塔底B点45m远的D处竖立一根高1.5m的标杆CD,小明在F处蹲下,他的眼睛所在位置E、标杆的顶端C和塔顶点A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已知小明的眼睛到地面的距离EF=0.8m,DF=1m,AB⊥BM,CD ⊥BM,EF⊥BM,点B、D、F、M在同一直线上.方案二:如图2,小华拿着一把长为22cm的直尺CD站在离善导塔45m的地方(即点E到AB的距离为45m).他把手臂向前伸,尺子竖直,CD∥AB,尺子两端恰好遮住善导塔(即A、C、E在一条直线上,B、D、E在一条直线上),已知点E到直尺CD的距离为30cm.请你结合上述两个方案,选择其中的一个方案求善导塔的高度AB.我选择方案.【题型4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量高度-标杆测量法】13.(2023•费县二模)如图所示,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利用标杆BE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已知标杆BE高1.5m,测得AB=1.2m,BC=10.8m,则建筑物CD 的高是m.14.(2021秋•吉林期末)小明在测量楼高时,先测出楼房落在地面上的影长BA为15米(如图),然后在A处树立一根高2米的标杆,测得标杆的影长AC为3米,则楼高为.15.(2022秋•花都区期末)如图,利用标杆BE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如果标杆BE高1.2m,测得AB=1.6m,BC=12.4m,楼高CD是多少?16.(2023•雁塔区一模)为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设计的测量方案如图所示:标杆高度CD=3m,人的眼睛A、标杆的顶端C和大树顶端M在一条直线上,标杆与大树的水平距离DN=14m,人的眼睛与地面的高度AB=1.6m,人与标杆CD的水平距离BD=2m,B、D、N三点共线,AB⊥BN,CD⊥BN,MN⊥BN,求大树MN的高度.17.(2023•碑林区校级一模)某数学兴趣小组决定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古建筑的高度.如图2,古建筑的高度为AB,在地面BC上取E,G两点,分别竖立两根高为1.5m的标杆EF和GH,两标杆间隔EG为26m,并且古建筑AB,标杆EF和GH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从标杆EF后退2m到D处(即ED=2m),从D处观察A点,A,F,D在一直线上;从标杆GH后退4m到C处(即CG =4m),从C处观察A点,A、H、C三点也成一线.已知B、E、D、G、C 在同一直线上,AB⊥BC,EF⊥BC,GH⊥BC,请你根据以上测量数据,帮助兴趣小组求出该古建筑AB的高度.18.(2022秋•高新区期末)某校同学参与“项目式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小明所在的数学活动小组利用所学知识测量旗杆EF的高度,他在距离旗杆40米的D处立下一根3米高的竖直标杆CD,然后调整自己的位置,当他与标杆的距离BD为4米时,他的眼睛、标杆顶端和旗杆顶位于同一直线上,若小明的眼睛离地面高度AB为1.6米,求旗杆EF的高度.19.(2023•碑林区一模)杭州市西湖风景区的雷峰塔又名“皇妃塔”,某校社会实践小组为了测量雷峰塔的高度,在地面上C处垂直于地面竖立了高度为2米的标杆CD,这时地面上的点E,标杆的顶端点D,雷峰塔的塔尖点B正好在同一直线上,测得EC=3米,将标杆CD向后平移到点G处,这时地面上的点F,标杆的顶端点H,雷峰塔的塔尖点B正好又在同一直线上(点F,点G,点E,点C与塔底处的点A在同一直线上),这时测得FG=5米,GC=60米,请你根据以上数据,计算雷峰塔的高度AB.20.(2022秋•益阳期末)大雁塔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某校社会实践小组为了测量大雁塔的高度,在地面上C处垂直于地面竖立了高度为2米的标杆CD,这时地面上的点E,标杆的顶端点D,古塔的塔尖点B正好在同一直线上,测得EC=1.28米,将标杆向后平移到点G处,这时地面上的点F,标杆的顶端点H,古塔的塔尖点B正好在同一直线上(点F,点G,点E,点C与古塔底处的点A在同一直线上),这时测得FG=1.92米,CG=20米,请你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古塔的高度AB.21.(2022秋•雁塔区校级期中)青龙寺是西安最著名的樱花观赏地,品种达到了13种之多,每年3、4月陆续开放的樱花让这里成为了花的海洋,一天,小明和小刚去青龙守游玩,想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棵樱花树的高度(樱花树四周被围起来了,底部不易到达).小明在F处竖立了一根标杆EF,小刚走到C处时,站立在C处看到标杆顶端E和树的顶端B在一条直线上.此时测得小刚的眼睛到地面的距离DC=1.6米;然后,小明在地面上放一个镜子,恰好在G处时,小刚刚好能从镜子里看到树的顶端B.已知EF=3.2米,CF =3米,CG=2米,点小C、F、G在一条直线上,CD⊥AC,EF⊥AC,AB ⊥AC.根据以上测量过程及测量数据,请你求出这棵樱花树AB的高度.【题型5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量距离】22.(2022秋•开封期末)如图,某“综合实践”小组为估算开封护城河的宽度,可以在河对岸选定一个目标点P,在近岸取点A和点C,使AC=30m,且AC ⊥AP,再过点C作CD⊥BC,且CD=20m,PD与AC交于点B,若测得AB =20m,则河宽AP的宽度为()A.40m B.30m C.20m D.10m 23.(2022秋•上海月考)如图,A,B是河边上的两根水泥电线杆,C,D是河对岸不远处的两根木质电话线杆,且电线、电话线及河两边都是平行的.O 是A、B对岸河边上一点,且O与A、C在同一直线上,与B、D也在同一直线上,已知AB=35m,CD=20m,OD=20m,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是否一定能求出河的大约宽度能(填能或不能或不一定).24.(2023•山西模拟)如图,为了估算河的宽度,我们可以在河对岸选定一个目标点A,在近岸取点B和点C,观察者在点E.适当调整,使得AB与EC 都与河岸BC垂直.此时AE与BC相交于点D,若测得BD=100m,DC=50m,EC=45m,请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河的宽度.25.(2022秋•济南期末)如图,矩形ABCD为台球桌面,AD=280cm,AB=140cm,球目前在E点位置,AE=35cm,如果小丁瞄准BC边上的点F将球打过去,经过反弹后,球刚好弹到D点位置.(1)求证:△BEF∽△CDF;(2)求CF的长.26.(2023•西吉县一模)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取一点C,连接AC,BC,在AC上取点M,使AM=3MC,作MN∥AB交BC于点N,量得MN=38m,求AB的长.27.(2023•莲湖区模拟)如图,为了测量平静的河面的宽度(EP),在离河岸D点3m远的B点,立一根长为1.5m的标杆AB,已知河岸高出水面0.6m,即DE=0.6m.在河对岸的水里有一棵高出水面4.6m的大树MP,大树的顶端M在河里的倒影为点N,即PM=PN.经测量此时A,D,N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并且点M,P,N共线,若AB,DE,MP均垂直于河面EP,则河宽EP 是多少米?。

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中的相似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专题训练-附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中的相似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专题训练-附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中的相似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专题训练-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AB 的函数表达式为2(0y ax a a =-≠,a 为常数),点A 、B 分别在y 轴和x 轴上,且2OA OB =,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C ,点B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D ,以点C 为顶点的抛物线经过点D .(1)求点,A B 的坐标;(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2)中拋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点P ,且以点D O P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 相似,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2.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12y x bx c =-++与x 轴相交于点A ,B ,与y 轴相交于点C ,直线4y x =+经过A ,C 两点(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如果点P ,Q 在抛物线上,并与对称轴对称,(P 点在对称轴左边),且2PQ AO =,求P ,Q 的坐标;(3)动点M 在直线4y x =+上,且ABC 与COM 相似,求点M 的坐标.3.已知:抛物线2:3L y x bx =+-交x 轴于(),3,0A B 两点,交y 轴于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点D 在第四象限的抛物线上,DE BC ⊥于点E ,若12DE BE =,求点D 的坐标; (3)如图2,抛物线L 经过平移后得到抛物线21:4H y x =-,直线OP 交抛物线的其中一个点为P ,直线PQ 与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P ,且与y 轴不平行,⊥OQ OP 交PQ 于点Q ,求点Q 的纵坐标.4.如图,抛物线22y ax x c =++与x 轴交于1,0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G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1x -,交x 轴于点E ,交抛物线于点F ,连接B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点P 是线段BC 上一动点,过点P 作PD x ⊥轴,交抛物线于点D ,问当动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CEBD 的面积最大?求出四边形CEBD 的最大面积及此时P 点的坐标.(3)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G ,使得以A ,C ,G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F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G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抛物线22y ax bx =-+-经过A (4,0),B (1,0)两点.(1)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P 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上的一动点,过P 作PM x ⊥轴,垂足为M ,是否存在P 点,使得以A ,P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C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抛物线上有一点Q (点Q 不与点B 重合),使得点Q 与点B 到直线AC 的距离相等,请直接写出点Q 坐标.6.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1,0A 和()3,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0,3C -,直线2y x m =-+经过点A ,且与y 轴交于点D ,与抛物线交于点E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点M 在AE 下方的抛物线上运动,求AME △的面积最大值;(3)如图2,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D 、E 、P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D △相似,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7.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y ax bx c =++交x 轴于1,0A ,()3,0B -两点,交y 轴于点()0,3C ,点M 是线段OB 上一个动点,过点M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BC 于点F ,交抛物线于点E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BCE 面积最大时,求M 点的坐标;(3)如图2,是否存在以点C 、E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若存在,求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如图①,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两点A ,()4,0B (点A 位于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0,4C ,拋物线的对称轴l 与x 轴交于点N ,长为2的线段PQ (点P 位于点Q 的上方)在x 轴上方的抛物线对称轴上运动.(1)求抛物线的关系式;(2)在线段PQ 运动过程中,当PC PA +的值最小时,求此时点P 的坐标;(3)如图①过点P 作PM y ⊥轴于点M ,当CPM △和QBN 相似时,求点Q 的坐标.9.如图,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交于A 、()3,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2,1D -,直线l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点M 是直线l 上的动点,当以点M 、B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时,求点M 的坐标. 10.如图,抛物线23y ax bx =++经过点于()1,0A -,()3,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A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①,若点E 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点,直线AE 与BC 相交于点F ,连接CE ,BE ,若BCE 的面积3,求点E 的横坐标;(3)如图①,点D 与点C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直线AD 交y 轴于点G ,点P 在平面内,以点B ,C ,P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G 相似且∠=∠CBP CAG 时,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11.如图,顶点为D 的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直线3y x =-+经过点B ,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连接AC ,CD ,BD .求证:ACO DBC ∽△△;(3)点P 为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点M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当以点A ,C ,M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时,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12.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1030A B ,、,两点,且与y 轴的公共点为点C ,设该抛物线的顶点为D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并求出顶点D 的坐标;(2)若点P 为抛物线上一点,且满足PB PC =,求点P 的横坐标;(3)连接CD BC ,,点E 为线段BC 上一点,过点E 作EF CD ⊥交CD 于点F ,若12=DF CF ,求点E 的坐标. 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13442y x x =-++与两坐标轴分别相交于A B C ,,三点.(1)求证:90ACB ∠=︒;(2)点D 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交BC 于点E ,交x 轴于点F .①求255DE BE +的最大值; ①点G 是AC 的中点,若以点C D E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G 相似,求点D 的坐标.14.如图,抛物线2134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D ,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E ,连接AC ,BD .(1)求点A ,B ,C ,D 的坐标;(2)点F 为抛物线对称轴上的动点,且BEF △与AOC 相似,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F 的坐标;(3)点P 为抛物线上的动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BDP △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如图,已知A (﹣2,0)、B (3,0),抛物线y =ax 2+bx +4经过A 、B 两点,交y 轴于点C .点P 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动点,点P 的横坐标为m .过点P 作PM ①x 轴,垂足为点M ,PM 交BC 于点Q .过点P 作PN ①BC ,垂足为点N .(1)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请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N 的长 ;(3)连接PC ,在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①BCO +2①PCN =90°?若存在,请求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连接AQ ,若△ACQ 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m 的值 .参考答案:1.(1)()0,4A ()2,0B(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4y x =-(3)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为()0,4或()0,4-或()0,1或()0,1-2.(1)2142y x x =--+(2)775,,3,22P Q ⎛⎫⎛⎫---- ⎪ ⎪⎝⎭⎝⎭ (3)84,33⎛⎫- ⎪⎝⎭或()3,1-3.(1)抛物线解析式为223y x x =--(2)()2,3D -(3)12Q y =-4.(1)223y x x =+-(2)当32m =-,四边形CEBD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518,此时点P 的坐标为33,22⎛⎫-- ⎪⎝⎭(3)存在,点G 的坐标为()()10,0,0,,9,03⎛⎫- ⎪⎝⎭5.(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5222y x x =-+- (2)存在,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为(2,1)(3)点Q 的坐标为(3,1)或75(27,)22+-或75(27,)22---6.(1)223y x x =+-;(2)27;(3)存在,点P 的坐标为()0,12或290,2⎛⎫ ⎪⎝⎭.7.(1)223y x x =--+;(2)3,02M ⎛⎫- ⎪⎝⎭; (3)存在, 3,02M ⎛⎫- ⎪⎝⎭或5,03M ⎛⎫- ⎪⎝⎭.8.(1)234y x x =-++(2)35,22P ⎛⎫ ⎪⎝⎭(3)Q 的坐标是35,24⎛⎫ ⎪⎝⎭或3,52⎛⎫ ⎪⎝⎭或3219,22⎛⎫+ ⎪ ⎪⎝⎭9.(1)243y x x =-+(2)点M 的坐标是()2,2或12,3⎛⎫- ⎪⎝⎭.10.(1)223y x x =-++(2)3172- (3)()16,3-P 263,55⎛⎫ ⎪⎝⎭P ()30,9P 4129,55⎛⎫ ⎪⎝⎭P11.(1)223y x x =-++(3)()11,或()16,或()16-,或()10,12.(1)243y x x =-+ ()21-,(2)51351322⎛⎫-- ⎪⎝⎭,或51351322⎛⎫++ ⎪⎝⎭, (3)207,99⎛⎫ ⎪⎝⎭13.(2)①9;①(4,6)D 或25(3,)4D .14.(1)()()2,0,6,0A B - ()0,3C ()2,4D (2)()2,6或()2,6-或82,3⎛⎫ ⎪⎝⎭或82,3⎛⎫- ⎪⎝⎭; (3)()2,0-或()6,12--15.(1)222433y x x =-++(2)22655PN m m =-+(3)存在 74 (4)65或125。

中考数学复习之二次函数背景下的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含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之二次函数背景下的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含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之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学案)知识与方法梳理:相似三角形存在性的处理思路1. 分析特征:分析背景图形中的定点、定线及不变特征,结合图形形成因素(判定等)考虑分类.注:相似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主要结合对应关系及不变特征考虑分类.2. 画图求解:往往先从对应关系入手,再结合背景中的不变特征分析,综合考虑对应关系和不变特征后列方程求解. 注:相似三角形列方程往往借助对应边成比例;3. 结果验证:回归点的运动范围,画图或推理,验证结果.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 C (4,,且与x 轴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6.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在x 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以Q ,A ,B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如果存在,请求出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一问:研究背景图形 【思路分析】△由顶点坐标C (4,)可知对称轴为直线x =4,利用与x 轴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6,再结合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A (1,0),B (7,0).△设交点式y =a (x -1)(x -7),再代入坐标C (4,可求解出解析式2y x =-+.【过程示范】△顶点坐标为C (4,), △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 =4,又△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6, △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A (1,0),B (7,0).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 (x -1)(x -7),将C (4,)代入可得,a = △所求解析式为2y x x =. 第二问: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 【思路分析】相似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也是在存在性问题的框架下进行的:△分析特征:先研究定点、动点,其中A 、B 、C 为定点,点Q 为抛物线上的动点;进一步研究此△ABC ,发现其中AC=BC ;构造辅助线:CD 垂直于x 轴,能够计算出△BAC =30°,△ACB =30°;再考虑研究△QAB ,固定线段为AB ,并且由于点Q 在x 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所以△QAB 为钝角(填“钝角”或“直角”)三角形.△画图求解:先考虑点Q 在抛物线对称轴右侧的情况,此时△ABQ 为钝角,要想使△ABC 与△ABQ 相似,则需要△ABQ =120°,且AB=BQ .求解时,可根据△ABQ =120°,AB =BQ =6来求出Q 点坐标.同理,考虑点Q 在抛物线对称轴左侧时的情况.△结果验证:考虑点Q 还要在抛物线上,将点Q 代入抛物线解析式验证. 【过程示范】存在点Q 使得△QAB 与△ABC 相似.由抛物线对称性可知,AC =BC ,过点C 作CD △x 轴于D , 则AD =3,CD在Rt△ACD 中,tan△DAC,△△BAC =△ABC =30°,△ACB =120°. △当△ACB △△ABQ 1时, △ABQ 1=120°且BQ 1=AB =6. 过点Q 1作Q 1E △x 轴,垂足为E , 则在Rt△BQ 1E 中,BQ 1=6,△Q 1BE =60°, △Q 1E =BQ 1·sin60°=62⨯=BE =3, △E (10,0),Q 1(10,. 当x =10时,y= △点Q 1在抛物线上.△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还存在AQ 2=AB , 此时△Q 2AB △△ACB ,点Q 2的坐标为(-2,. 综上,Q 1(10,,Q 2(-2,.练习题1. 如图,抛物线2110833y x x =-+-经过A ,B ,C 三点,BC △OB ,AB =BC ,过点C 作CD ⊥x 轴于点D .点M是直线AB 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作MN ⊥x 轴于点N ,若△AMN 与△ACD 相似,则点M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B CDAxy2. 如图,已知抛物线234y x bx c =++与坐标轴交于A ,B ,C 三点,点A 的坐标为(1,0),过点C 的直线334y x t=-与x 轴交于点Q ,点P 是线段BC 上的一个动点,过P 作PH △OB 于点H .若PB 5t ,且0<t <1.(1)点C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b _______,c ______. (2)求线段QH 的长(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3)依点P 的变化,是否存在t 的值,使以P ,H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Q 相似?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 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A BCOHP QxyyxO CB A3. 如图,抛物线213222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点D (1,m )在抛物线上,直线y =-x -1与抛物线交于A ,E 两点,点P 在x 轴上,且位于点B 的左侧,若以P ,B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E 相似,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如图,已知抛物线过点A (0,6),B (2,0),C (7,5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D 是抛物线的顶点,E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C 的交点,F 与E 关于D 对称.求证:△CFE =△AFE . (3)在y 轴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AFP 与△FDC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抛物线y=ax2+bx经过两点A(-1,1),B(2,2).过点B作BC△x轴,交抛物线于点C,交y轴于点D.连接OA,OB,OC,AC,点N在坐标平面内,且△AOC与△OBN相似(边OA与边OB对应),则点N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图,抛物线y=-x2+4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连接AC.点P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D.是否存在以P,O,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如图,已知抛物线y=x2-1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过点A作AP△CB交抛物线于点P.(1)求A,B,C三点的坐标.(2)在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M,过点M作MG△x轴于点G,使以A,M,G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CA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如图,抛物线y=ax2+b与x轴交于点A,B,且点A的坐标为(1,0),与y轴交于点C(0,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求出点B的坐标.(2)过点B作BD△CA交抛物线于点D,在x轴上点A的左侧是否存在点P,使以P,A,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D相似?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 如图,抛物线经过A (4,0),B (1,0),C (0,-2)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P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 作PM △x 轴,垂足为M ,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A ,P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C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 2. (1)(0,-3),,-3;(2);(3)存在,或. 3. 4. (1);(3). 5. N 1(3,4),N 2(4,3),N 3(-2,-1),N 4(-1,-2)6.存在,1P ,2(12P --+.7.(1)A (-1,0),B (1,0),C (0,-1);(2)存在,M 1(-2,3),M 2(4,15),347()39M ,. 1257111()()2424M M -,,,94-148 0218 4 12t t QH t t ⎧-<<⎪⎪=⎨⎪-<<⎪⎩()()73225321121322(0)(0)75P P -,,,21462y x x =-+1241(0)(02)2P P --,,,8.(1)y =-x 2+1,B (-1,0);(2)存在,11(0)3P ,,P 2(-2,0). 9.(1)215222y x x =-+-;(2)存在,P 1(0,-2),P 2(-3,-14),P 3(2,1),P 4(5,-2).。

中考数学压轴题分析: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中考数学压轴题分析: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中考数学压轴题分析: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几何图形的存在性问题是中考常见的问题。

本文内容选自2020年广东省中考数学压轴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难度不小。

一个三角形形状大小确定,另外一个三角形有两个动点。

具体请看下面内容。

【中考真题】(2020·广东)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点,分别位于原点的左、右两侧,,过点的直线与轴正半轴和抛物线的交点分别为,,.(1)求,的值;(2)求直线的函数解析式;(3)点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在轴下方,点在射线上.当与相似时,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分析】题(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根据BO=3AO=3,得出点,点坐标,代入求抛物线解析式。

题(2)求BD的解析式,需要确定点D的坐标。

由于题目已知BC与CD的比例关系,可以考虑过点D作x轴的垂线,得到一个A字型的相似,求出点D的横坐标,代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然后即可得到结论。

当然,如果先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kx-3k,联立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x1与x2的关系即可求出k的值。

题(3)中需要确定与△ABD相似的△BPQ。

由于A、B、D三点的位置的固定的,坐标也是确定的。

那么形状与大小就确定了。

先求出3边长度,且易得∠BAD为钝角。

而∠PBQ不可能为钝角,所以只需要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①点B与点B对应;②点B与点D对应。

两种情况中边的比例又有两种情况,因此分为4种情况讨论。

设PQ的坐标,然后根据比例关系得出结论。

【答案】解:(1),点,点,抛物线解析式为:,,;(2)如图1,过点作于,,,,,,,点横坐标为,点坐标为,,设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由题意可得:,解得:,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3)点,点,点,,,,,对称轴为直线,直线与轴交于点,点,,,,如图2,过点作于,,,,,如图,设对称轴与轴的交点为,即点,若,,,,,当,,,点,;当,,,点,;若,,,当,,,点,;当,,,点,;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为,或,或,或,.。

中考专题:二次函数函数的存在性问题(相似三角形)

中考专题:二次函数函数的存在性问题(相似三角形)

二次函数函数的存在性问题(相似三角形)1、)如图,已知抛物线与x 交于A(-1,0)、E(3,0)两点,与y 轴交于点B(0,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抛物线顶点为D ,求四边形AEDB 的面积; (3)△AOB 与△DBE 是否相似?如果相似,请给以证明;如果不相似,请说明理由。

2、)矩形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置如图所示,A C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60)A ,,(03)C -,, 直线34y x =-与BC 边相交于D 点. (1)求点D 的坐标; (2)若抛物线294y ax x =-经过点A ,试确定此抛物线的表达式; (3)设(2)中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OD 交于点M ,点P 为对称轴上一动点,以P O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CD △相似,求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3、)如图,已知抛物线y =34x 2+bx +c 与坐标轴交于A 、B 、C 三点, A 点的坐标为(-1,0)过点C 的直线y =34tx -3与x 轴交于点Q ,点P 是线段BC 上的一个动点,过P 作PH⊥OB 于点H .若PB =5t , 且0<t <1.(1)填空:点C 的坐标是_ _,b = _,c =_ _;(2)求线段QH 的长(用含t 的式子表示);(3)依点P 的变化,是否存在t 的值,使以P 、H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Q 相似?若存在,求出所有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4、)已知,如图1,过点()01E -,作平行于x 轴的直线l ,抛物线214y x =上的两点A B 、的横坐标分别为-1和4,直线AB 交y 轴于点F ,过点A B 、分别作直线l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C 、D ,连接CF DF 、. (1)求点A B F 、、的坐标; (2)求证:CF DF ⊥; (3)点P 是抛物线214y x =对称轴右侧图象上的一动点,过点P 作PQ PO ⊥交x 轴于点Q ,是否存在点P 使得OPQ △与CDF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抛物线经过(40)(10)(02)A B C -,,,,,三点.(1)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P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过P 作PM x ⊥轴,垂足为M ,是否存在P 点,使得以A ,P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C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直线AC 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D ,使得DCA △的面积最大,求出点D 的坐标.6、)如图,ABCD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6AD =,若OA 、OB 的长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7120x x -+=的两个根,且OA OB >.(1)求sin ABC ∠的值. (2)若E 为x 轴上的点,且163AOE S =△,求经过D 、E 两点的直线的解析式,并判断AOE △与DAO △是否相似?(3)若点M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则在直线AB 上是否存在点F ,使以A 、C 、F 、M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F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09贵州安顺)解:(1) ∵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0,3),∴设抛物线解析式为)0(32≠++=a bx ax y (1′) 根据题意,得⎩⎨⎧=++=+-033903b a b a ,解得⎩⎨⎧=-=21b a∴抛物线的解析式为322++-=x x y (5′) (2)由顶点坐标公式得顶点坐标为(1,4) 设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为F∴四边形ABDE 的面积=ABO DFE BOFD S S S ∆∆++梯形 =111()222AO BO BO DF OF EF DF ⋅++⋅+⋅=11113(34)124222⨯⨯++⨯+⨯⨯=9(3)相似如图,==∴====∴2220BD BE +=, 220DE = 即: 222BD BE DE +=,所以BDE ∆是直角三角形 ∴90AOB DBE ∠=∠=︒,且AO BO BD BE ==∴AOB ∆∽DBE ∆ 2、(09青海)解:(1)点D 的坐标为(43)-,.(2)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3984y x x =-. (3)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1P 符合条件. ∵OA CB ∥, ∴1POM CDO ∠=∠. ∵190OPM DCO ∠=∠=°, ∴1Rt Rt POM CDO △∽△. ∵抛物线的对称轴3x =, ∴点1P 的坐标为1(30)P ,. 过点O 作OD 的垂线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2P . ∵对称轴平行于y 轴, ∴2P MO DOC ∠=∠.∵290POM DCO ∠=∠=°, ∴21Rt Rt P M O DOC △∽△∴点2P 也符合条件,2OP M ODC ∠=∠. ∴121390PO CO P PO DCO ==∠=∠=,°, ∴21Rt Rt P PO DCO △≌△. ∴124PP CD ==.∵点2P 在第一象限,∴点2P 的坐标为2P (34),, ∴符合条件的点P 有两个,分别是1(30)P ,,2P (34),3、(09广西钦州) 解:(1)(0,-3),b =-94,c =-3. (2)由(1),得y =34x 2-94x -3,它与x 轴交于A ,B 两点,得B (4,0). ∴OB =4,又∵OC =3,∴BC =5. 由题意,得△B HP ∽△BOC ,∵OC ∶OB ∶BC =3∶4∶5 , ∴HP ∶HB ∶BP =3∶4∶5 , ∵PB =5t ,∴HB =4t ,HP =3t . ∴OH =OB -HB =4-4t . 由y =34tx -3与x 轴交于点Q ,得Q (4t ,0). ∴OQ =4t . ①当H 在Q 、B 之间时, QH =OH -OQ =(4-4t )-4t =4-8t . ②当H 在O 、Q 之间时,QH =OQ -OH =4t -(4-4t )=8t -4. 综合①,②得QH =|4-8t |;(3)存在t 的值,使以P 、H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Q 相似. ①当H 在Q 、B 之间时,QH =4-8t , 若△QHP ∽△COQ ,则QH ∶CO =HP ∶OQ ,得483t -=34tt, ∴t =732. 若△PHQ ∽△COQ ,则PH ∶CO =HQ ∶OQ ,得33t =484t t -,即t 2+2t -1=0.∴t 11,t 21(舍去).②当H 在O 、Q 之间时,QH =8t -4.若△QHP ∽△COQ ,则QH ∶CO =HP ∶OQ , 得843t -=34t t ,∴t =2532.若△PHQ ∽△COQ ,则PH ∶CO =HQ ∶OQ , 得33t =844t t -,即t 2-2t +1=0.∴t 1=t 2=1(舍去).综上所述,存在t 的值,t 11,t 2=732,t 3=2532.4、(09福建莆田)(1)解:方法一,如图1,当1x =-时,14y =;当4x =时,4y = ∴1A ⎛⎫- ⎪⎝⎭1,4 ()44B ,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则1444k b k b ⎧-+=⎪⎨⎪+=⎩ 解得341k b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314y x =+ ,当0x =时,1y = ()01F ∴, 方法二:求A B 、两点坐标同方法一,如图2,作FG BD ⊥,AH BD ⊥,垂足分别为G 、H ,交y 轴于点N ,则四边形FOMG 和四边形NOMH 均为矩形,设FO x =图3BGF BHA △∽△ BG FG BH AH ∴= 441544x -∴=-解得1x = ()0F ∴,1(2)证明:方法一:在Rt CEF △中,1,2CE EF == 22222125CF CE EF ∴=+=+=CF ∴在Rt DEF △中,42DE EF ==, 222224220DF DE EF ∴=+=+= DF ∴=由(1)得()()1141C D ---,,,, 5CD ∴=, 22525CD ∴== 222CF DF CD ∴+=90CFD ∴∠=° ∴CF DF ⊥方法二:由 (1)知5544AF AC ===,AF AC ∴= 同理:BF BD = ACF AFC ∴∠=∠AC EF ∥ ACF CFO ∴∠=∠ AFC CFO ∴∠=∠ 同理:BFD OFD ∠=∠ 90CFD OFC OFD ∴∠=∠+∠=° 即CF DF ⊥(3)存在. 如图3,作PM x ⊥轴,垂足为点M 又PQ OP ⊥ Rt Rt OPM OQP ∴△∽△ PM OMPQ OP∴= PQ PM OP OM ∴= 设()2104P x x x ⎛⎫> ⎪⎝⎭,,则214PM x OM x ==,①当RtRt QPO CFD △∽△时,12PQ CF OP DF === 21142xPM OM x ∴== 解得2x = ()121P ∴, ②当Rt Rt OPQ CFD △∽△时,2PQ DF OP CF === 2142xPM OM x ∴==解得8x = ()2816P ∴, 综上,存在点()121P ,、()2816P ,使得OPQ △与CDF △相似.(图2)5、(09山东临沂)解:(1)该抛物线过点(02)C -,,∴可设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y ax bx =+-.将(40)A ,,(10)B ,代入,得1642020a b a b .+-=⎧⎨+-=⎩,解得1252a b .⎧=-⎪⎪⎨⎪=⎪⎩,∴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5222y x x =-+-.(2)存在.如图,设P 点的横坐标为m , 则P 点的纵坐标为215222m m -+-, 当14m <<时, 4AM m =-,215222PM m m =-+-. 又90COA PMA ∠=∠=°, ∴①当21AM AO PM OC ==时, APM ACO △∽△, 即21542222m m m ⎛⎫-=-+- ⎪⎝⎭. 解得1224m m ==,(舍去),(21)P ∴,.②当12AM OC PM OA ==时,APM CAO △∽△,即2152(4)222m m m -=-+-. 解得14m =,25m =(均不合题意,舍去) ∴当14m <<时,(21)P ,. 类似地可求出当4m >时,(52)P -,. 当1m <时,(314)P --,.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 为(21),或(52)-,或(314)--,. (3)如图,设D 点的横坐标为(04)t t <<,则D 点的纵坐标为215222t t -+-. 过D 作y 轴的平行线交AC 于E . 由题意可求得直线AC 的解析式为122y x =-.E ∴点的坐标为122t t ⎛⎫- ⎪⎝⎭,. 2215112222222DE t t t t t ⎛⎫∴=-+---=-+ ⎪⎝⎭.22211244(2)422DAC S t t t t t ⎛⎫∴=⨯-+⨯=-+=--+ ⎪⎝⎭△.∴当2t =时,DAC △面积最大.(21)D ∴,. 6、(09牡丹江)(1)解27120x x -+=得1243x x ==,,OA OB >, 43OA OB ∴==,在Rt AOB △中,由勾股定理有5AB = 4sin 5OA ABC AB ∴∠== (2)∵点E 在x 轴上,163AOES =△ 11623AO OE ∴⨯= 83OE ∴= 880033E E ⎛⎫⎛⎫∴- ⎪ ⎪⎝⎭⎝⎭,或, 由已知可知D (6,4) 设DE y kx b =+,当803E ⎛⎫⎪⎝⎭,时有46803k b k b =+⎧⎪⎨=+⎪⎩解得65165k b ⎧=⎪⎪⎨⎪=-⎪⎩∴61655DEy x =- 同理803E ⎛⎫- ⎪⎝⎭,时,6161313DE y x =+ 在AOE △中,89043AOE OA OE ∠===°,, 在AOD △中,9046OAD OA OD ∠===°,, OE OAOA OD= AOE DAO ∴△∽△ (3)满足条件的点有四个123475224244(38)(30)1472525F F F F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 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考题研究】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是近几年中考数学的热点问题.解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寻找分类标准,第二步列方程,第三步解方程并验根。

难点在于寻找分类标准,分类标准寻找的恰当,可以使得解的个数不重复不遗漏,也可以使得列方程和解方程又好又快.【解题攻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3个,其中判定定理1和判定定理2都有对应角相等的条件,因此探求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动态问题,一般情况下首先寻找一组对应角相等.判定定理2是最常用的解题依据,一般分三步:寻找一组等角,分两种情况列比例方程,解方程并检验。

应用判定定理1解题,先寻找一组等角,再分两种情况讨论另外两组对应角相等. 应用判定定理3解题不多见,根据三边对应成比例列连比式解方程(组).【解题类型及其思路】相似三角形存在性问题需要注意的问题:1、若题目中问题为△ABC ∽△DEF ,则对应线段已经确定。

2、若题目中为△ABC 与 △DEF 相似,则没有确定对应线段,此时有三种情况:①△ABC ∽△DEF , ②△ABC ∽△FDE 、 ③△ABC ∽△EFD 、3、若题目中为△ABC 与 △DEF 并且有 ∠A 、 ∠D (或为90°),则确定了一条对应的线段,此时有二种情况:①、△ABC ∽△DEF ,②、△ABC ∽△DFE 需要分类讨论上述的各种情况。

【典例指引】类型一 【确定符合相似三角形的点的坐标】典例指引1.(2019·贵州中考真题)如图,抛物线212y x bx c =++与直线132y x =+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且此抛物线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C ,连接AC ,BC .已知(0,3)A ,(3,0)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对称轴l上找一点M,使MB MC-的值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3)点P为y轴右侧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PA,过点P作PQ PA⊥交y轴于点Q,问: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举一反三】(2019·海南模拟)抛物线y=ax2+bx+3经过点A(1,0)和点B(5,0).(1)求该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2)该抛物线与直线335y x=+相交于C、D两点,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且位于x轴下方,直线PM∥y轴,分别与x轴和直线CD交于点M、N.①连结PC、PD,如图1,在点P运动过程中,△PCD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②连结PB,过点C作CQ⊥PM,垂足为点Q,如图2,是否存在点P,使得△CNQ与△PBM相似?若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类型二 【确定符合相似三角形的动点的运动时间或路程等】典例指引2.(2019年广东模拟)如图,在矩形OABC 中,AO =10,AB =8,沿直线CD 折叠矩形OABC 的一边BC ,使点B 落在OA 边上的点E 处,分别以OC ,OA 所在的直线为x 轴,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O ,D ,C 三点.(1)求AD 的长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一动点P 从点E 出发,沿EC 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C 运动,同时动点Q 从点C 出发,沿CO 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O 运动,当点P 运动到点C 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t 为何值时,以P ,Q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DE 相似?(3)点N 在抛物线对称轴上,点M 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 与点N ,使以M ,N ,C ,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 与点N 的坐标(不写求解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举一反三】(2019·湖南模拟)如图,已知直线y =-x +3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抛物线y =-x 2+bx +c 经过A ,B 两点,点P 在线段OA 上,从点O 出发,向点A 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匀速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AB 上,从点A 出发,向点B 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匀速运动,连接PQ ,设运动时间为t 秒.(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问:当t 为何值时,△APQ 为直角三角形;(3)过点P 作PE ∥y 轴,交AB 于点E ,过点Q 作QF ∥y 轴,交抛物线于点F ,连接EF ,当EF ∥PQ 时,求点F 的坐标;(4)设抛物线顶点为M ,连接BP ,BM ,MQ ,问:是否存在t 的值,使以B ,Q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O ,B ,P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类型三 【确定符合相似三角形的函数解析式或字母参数的值】典例指引3.(2019·江苏中考真题)如图,二次函数245y x x =-++图象的顶点为D ,对称轴是直线l ,一次函数215y 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且与直线DA 关于l 的对称直线交于点B .(1)点D 的坐标是 ______;(2)直线l 与直线AB 交于点C ,N 是线段DC 上一点(不与点D 、C 重合),点N 的纵坐标为n .过点N 作直线与线段DA 、DB 分别交于点P ,Q ,使得DPQ ∆与DAB ∆相似.①当275n =时,求DP 的长; ②若对于每一个确定的n 的值,有且只有一个DPQ ∆与DAB ∆相似,请直接写出n 的取值范围 ______.【举一反三】(2018武汉中考)抛物线L :y =﹣x 2+bx +c 经过点A (0,1),与它的对称轴直线x =1交于点B . (1)直接写出抛物线L 的解析式;(2)如图1,过定点的直线y =kx ﹣k +4(k <0)与抛物线L 交于点M 、N .若△BMN 的面积等于1,求k 的值;(3)如图2,将抛物线L 向上平移m (m >0)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L 1,抛物线L 1与y 轴交于点C ,过点C 作y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L 1于另一点D .F 为抛物线L 1的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P 为线段OC 上一点.若△PCD 与△POF 相似,并且符合条件的点P 恰有2个,求m 的值及相应点P 的坐标.【新题训练】1.(2019·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初三月考)如图1,已知抛物线;C 1:y =﹣1m(x +2)(x ﹣m )(m >0)与x 轴交于点B 、C (点B 在点C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E .(1)求点B 、点C 的坐标;(2)当△BCE 的面积为6时,若点G 的坐标为(0,b ),在抛物线C 1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H ,使得△BGH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则求点H 的坐标(用含b 的式子表示);若不存在,则请说明理由;(3)在第四象限内,抛物线C 1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以点B 、C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E 相似?若存在,求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020·浙江初三期末)边长为2的正方形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点D 是边OA 的中点,连接CD ,点E 在第一象限,且DE DC ⊥,DE DC =.以直线AB 为对称轴的抛物线过C ,E 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从点C 出发,沿射线CB 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过点P 作PF CD ⊥于点F ,当t 为何值时,以点P ,F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D ∆相似?(3)点M 为直线AB 上一动点,点N 为抛物线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M ,N ,使得以点M ,N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2020·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初三开学考试)如图,抛物线y =ax 2﹣2ax +c 的图象经过点C (0,﹣2),顶点D 的坐标为(1,﹣83),与x 轴交于A 、B 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连接AC ,E 为直线AC 上一点,当△AOC ∽△AEB 时,求点E 的坐标和AEAB的值. (3)点C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H ,当5FC +BF 取最小值时,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QHF 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2019·贵州初三)如图,已知抛物线y =13x 2+bx +c 经过△ABC 的三个顶点,其中点A (0,1),点B (﹣9,10),AC ∥x 轴,点P 是直线AC 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P 且与y 轴平行的直线l 与直线AB 、AC 分别交于点E 、F ,当四边形AECP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 的坐标;(3)当点P 为抛物线的顶点时,在直线AC 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以C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2020·河南初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43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D 两点,与y 轴交于点B ,四边形OBCD 是矩形,点A 的坐标为(1,0),点B 的坐标为(0,4),已知点E (m ,0)是线段DO 上的动点,过点E 作PE ⊥x 轴交抛物线于点P ,交BC 于点G ,交BD 于点H .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点P 在直线BC 上方时,请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PG 的长度;(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得以P 、B 、G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DEH 相似?若存在,求出此时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2020·浙江初三期末)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y x =的对称轴为直线l ,将直线l 绕着点()0,2P 顺时针旋转α∠的度数后与该抛物线交于A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点Q 是该抛物线上一点(1)若45α∠=︒,求直线AB 的函数表达式 (2)若点p 将线段分成2:3的两部分,求点A 的坐标(3)如图②,在(1)的条件下,若点Q 在y 轴左侧,过点p 作直线//l x 轴,点M 是直线l 上一点,且位于y 轴左侧,当以P ,B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AM ∆相似时,求M 的坐标 7.(2020·上海初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 =13x 2+mx +n 经过点B (6,1),C (5,0),且与y 轴交于点A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及点A 的坐标;(2)点P 是y 轴右侧抛物线上的一点,过点P 作PQ ⊥OA ,交线段OA 的延长线于点Q ,如果∠P AB =45°.求证:△PQA ∽△ACB ;(3)若点F 是线段AB (不包含端点)上的一点,且点F 关于AC 的对称点F ′恰好在上述抛物线上,求FF ′的长.8.(2019·江苏初三期末)如图,抛物线y=ax2+5ax+c(a<0)与x轴负半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 的左侧),与y轴交于C点,D是抛物线的顶点,过D作DH⊥x轴于点H,延长DH交AC于点E,且S△ABD:S△ACB=9:16,(1)求A、B两点的坐标;(2)若△DBH与△BEH相似,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9.(2019·湖南中考模拟)如图,顶点坐标为(2,﹣1)的抛物线y=ax2+bx+c(a≠0)与y轴交于点C(0,3),与x轴交于A、B两点.(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BC交于点D,连接AC、AD,求△ACD的面积;(3)点E为直线BC上一动点,过点E作y轴的平行线EF,与抛物线交于点F.问是否存在点E,使得以D、E、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O相似?若存在,求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2019·西安市铁一中学中考模拟)如图,抛物线2(0)y ax bx c a =++≠的顶点坐标为(2,1)-,并且与y轴交于点(0,3)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如图1,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BC 交于点D ,点E 为直线BC 上一动点,过点E 作y 轴的平行线EF ,与抛物线交于点F ,问是否存在点E ,使得以D 、E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O V 相似.若存在,求出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2019·广东中考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22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y =ax 2+bx +c 的对称轴是32x =-且经过A 、C 两点,与x 轴的另一交点为点B . (1)①直接写出点B 的坐标;②求抛物线解析式.(2)若点P 为直线AC 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P A ,PC .求△P AC 的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 ,过点M 作MN 垂直x 轴于点N ,使得以点A 、M 、N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若存在,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2019·江苏泗洪姜堰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如图,抛物线2481293y x x =--与x 轴交于A 、C 两点,与y 轴交于B 点.(1)求△AOB 的外接圆的面积;(2)若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沿射线AC 方向运动;同时,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沿射线BA 方向运动,当点P 到达点C 处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问当t 为何值时,以A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B 相似?(3)若M 为线段AB 上一个动点,过点M 作MN 平行于y 轴交抛物线于点N .①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 ,使得四边形OMNB 恰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当点M 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CBNA 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点M 的坐标及四边形CBAN 面积的最大值.13.(2019·陕西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L :()2y ax c a x c =+-+经过点A (-3,0)和点B (0,-6),L 关于原点O 对称的抛物线为L '. (1)求抛物线L 的表达式;(2)点P 在抛物线L '上,且位于第一象限,过点P 作PD ⊥y 轴,垂足为D .若△POD 与△AOB 相似,求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14.(2019·湖南中考真题)如图,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交于点(1,0)A -,点(3,0)B ,与y 轴交于点C ,且过点(2,3)D -.点P 、Q 是抛物线2y ax bx c =++上的动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点P 在直线OD 下方时,求POD ∆面积的最大值.(3)直线OQ 与线段BC 相交于点E ,当OBE ∆与ABC ∆相似时,求点Q 的坐标.15.(2018·四川中考真题)如图,抛物线y =12x 2+bx +c 与直线y =12x +3交于A ,B 两点,交x 轴于C 、D 两点,连接AC 、BC ,已知A (0,3),C (﹣3,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对称轴l 上找一点M ,使|MB ﹣MD |的值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3)点P 为y 轴右侧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P A ,过点P 作PQ ⊥P A 交y 轴于点Q ,问: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A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6.(2019·湖南中考真题)如图1,△AOB 的三个顶点A 、O 、B 分别落在抛物线F 1:21733y x x =+的图象上,点A 的横坐标为﹣4,点B 的纵坐标为﹣2.(点A 在点B 的左侧) (1)求点A 、B 的坐标;(2)将△A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 'OB ',抛物线F 2:24y ax bx =++经过A '、B '两点,已知点M 为抛物线F 2的对称轴上一定点,且点A '恰好在以OM 为直径的圆上,连接OM 、A 'M ,求△OA 'M 的面积; (3)如图2,延长OB '交抛物线F 2于点C ,连接A 'C ,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D ,使得以A 、O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 'C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