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景观设计师三谷彻及其作品精品PPT课件
北京园博园创意展园PPT课件

彼得拉茨园
雾中叶脊
花园的主通道是由两排脊状结构的细锯面花岗岩组成 ,在入口处高度将将及膝 ,而到了花园中心最低洼的地方 ,花岗岩高
达3米 , 随后再缓慢降低 ,到出口处又只有及膝高 ,一排排弯曲着平行的花岗岩片石,好像一片树叶的脉络 。顺着通 道往里走 ,你会被埋进树叶的脉络里
彼得拉茨园
雾中叶脊
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赋予项目以全新的含义 。 作品注重人与环 境的交流 ,人类与地球 、与宇宙神秘事物的联系 ,强调大自 然谜一般的特征 ,如水声 、风声 、石的材质与光影的运用。
彼得沃克园
镜子 无穷
平行
让人在真实与虚幻之间穿行 。尽管花园本身的空间较为私密,甚至有些幽闭 , 但它能够通过内部延展 ,传递出丰富而无垠的绿色。
彼得沃克园
两面镜墙 ,把花园扩展到无穷 ,这是一个对空间的体验 ,它将参观者与其周围的大地树木一起放置到一个几乎无限广阔的环境中 ,让人在与 虚幻之间穿行。
彼得沃克园
彼得拉茨园
雾中叶脊
彼得.拉茨(Peter Latz) 是德国当代著名的景 观设计师 ,他用生态主义的思想和特有的艺 术语言进行景观设计 ,在当今景观设计领域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作品始终贯彻生态 的思想 , 同时与艺术完美结合 。他尤其擅长 用生态的手法 ,巧妙将旧工业区改建为公众 休闲、娱乐的场所 。他的作品为世界许多旧 工业区的改造树立了典范 ,在当今风景园林 规划设计领域影响广泛 ,其代表作品有杜伊 斯堡风景园公园和港口岛公园。
流水印
曲水流觞-文化与艺术表达
景观建筑师朱育帆以锈钢板铸造的并非一件理查德•塞拉 式的雕塑 ,而是一个广场式开放空间的“路引 ”,其中 糅合了东方人对于景观的认知 ,规范和提示着人在环境 中的行为。
日式景观庭院的特色 ppt课件

ppt课件
世界各地庭院建筑各有特点,这其中包括中国式假 山,小桥流水的庭院,日本庭院的筑山式回游庭园, 枯山水庭园,茶道庭园,东南亚自然和谐的热带庭 院设计,还有典雅的欧美庭院设计,每一种都独花卉植物 花卉是重要的造园手法,如果庭园小径的两边簇拥着开花植物,能给漫步其中的人增添祥和安逸
的感觉。要注意层次的组合,篱笆或四周适合使用较高植载,小径两侧则应选择低矮的品种。 造景元素:苔藓和草
质地柔软,走在上面会给人愉悦温馨的感觉。日式庭院中,在湿润的地方适当种植苔藓,还能增 添悠远的岁月气息。东方式庭院中的草多为点缀式,而且往往还要植些些灌木,置几块石头。 造景元素:高大植载
26
ppt课件
27
13
ppt课件
在大多数日式庭园里,经常要修剪树木和灌木,使它们大小相宜,并留下足够的空地(在 较大的园里需要修剪的通常只是那些郁郁葱葱的松树)。虽然适宜栽种的乔木种类为数不少, 但是春天开花的果树给人的诱惑力却是最大的。可以考虑种植一些亮黄色的日本木瓜,苹果花, 或一到春天就开玫瑰红花的贴梗木瓜。
8
ppt课件
9
ppt课件
三、落叶乔木
它在倾诉季节的推移,它是背景植物的首选。 树种包括阔叶树的梧桐、梅花、安息香、枫树类、连香树、木瓜、 麻栎、光叶榉、短柄栎、日本辛夷、樱花类、紫薇、桦树类、白桦、 婆罗花、朝鲜花楸、山茱萸、日本紫茎、木槿、玉兰类、四照花等。 作为配置的树木,可以种在门旁的树池里、通道边。此外,还能以 主庭的常绿树为背景栽种在前侧,或孤植,数棵从植在草坪上,另 外,习惯上把落叶乔木作为掩饰石灯和瀑布的衬景树。
三谷彻

品 川 中 央 公 园
品川中央公园的设计概念成形于1989年, 到最终实现整整花费了14年时间。 这是日本泡沫经济从爆发至崩溃, 以及其后延续低迷的一段时间 ——这也是这个景观所期待的——在城市中建造一个"巨大的统一体", 伴随走过这段漫长的岁月。
品 川 中 央 公 园
首先,这个看上去是一个统一体的18000平米的场地, 实际上由2个公园(其中之一横跨港区与品川区) 以及7个项目规划所提供的空地与建筑墙体后退空地所组成的一体空间; 其次,这个18000平米的场地与城市基础设施通过精心的设计得以融合在一起。 45m×400m的长形南北向形状与贯穿城市的地下交通网的轨迹相辅相成。 这样的城市景观设计一定程度上是由1987年至1989年品川城市规划中 所大胆做出的步行与车辆分离的决定分不开的。
品 川 中 央 公 园
1989年的夏天,将"巨大的统一体"通过"环境艺术的场所“ 的设计语言而使其具象化这个概念模型得以生成。 其中一大特征就是试图通过地形所具有的特点创造出场所的独特性格。 执着于场地微地形的目的就是为了在高层建筑林立的城市之中, 通过运用设计语言从而创造一个高水平的城市休闲空间。 其二就是考虑使用落叶树的群植来覆盖整个场地, 本设计最终选择的是选用连香树作为主要树种。
三 谷 彻
环 艺
庄 宇 博
132
ROKI 全 球 总 部 景 观
目 录
人物简介 重要成就 设计理念 三谷彻式花园 ROKI全球总部景观简介 ROKI全球总部景观 品川中央公园简介 品川中央公园 风之丘墓园平面图 风之丘墓园
人 物 简 介
三谷彻(Mitani, Toru),日本景观设计大师,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硕士, 东京大学(University of Tokyo)工学博士, 早年曾就职于皮特-沃克与玛莎-施瓦茨合作景观事务所 (事务所名称为: Office of Petere Walker & Martha Schwartz), 现为studio on site事务所合作伙伴, 并任日本千叶大学(Chiba University)园艺学研究科教授。。
日本枯山水庭院ppt课件

日本园林总体特色
• 日本是个具有得天独厚自然环境的岛国,气候温暖多 雨,四季分明,森林茂密,丰富而秀美的自然景观, 孕育了日本民族顺应自然、赞美自然的美学观。
• 日本园林以其清纯、自然的风格闻名于世。它着重体 现和象征自然界的景观,避免人工斧凿的痕迹,创造 出一种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
• 日本园林的小巧而精致,枯寂而玄妙,抽象而深邃, 用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韵效果.
日本人具有很深的无常感和孤寂感,使人产生一种解脱和 超越的渴望,更追求超脱世俗的禅的思想,而日本的禅宗也追 求自然,因此,日本的审美更趋向于禅的简朴、枯高、自然、 幽玄、脱俗等性格特征。
7
枯山水代表作
*京都大德寺大仙院 *龙安寺庭院 * 银阁寺庭院 *东福寺的本坊庭院 *西芳寺庭院 *桂离宫庭院
8
32
33
34
35
西芳寺
在南北朝时代 (1339年),梦窗 国师入山之后改为禅 宗,并完成寺园改造。 园林有枯山水部分和 池泉部分,枯山水部 在山腰,堆积了一组 坐禅石、须弥山、龙 渊水组石、龟石、鹤 石、蓬莱石。是日本 最早的枯山水范例。
9
龙安寺
京都龙安寺中的庭院布景 是日本枯山水的典型代表 作之一,15块大小各异 的假山分布在白砂之上, 被理解成大海上的岩岛, 也有人将之解读为在海上 翻腾的蛟龙。据说,15 块石头位置巧妙,无论从 庭院的哪一个角度观赏, 都不能一次将它们尽收眼 底
• 北庭是在青苔坪上也按井田制用小方石拼成方阵 图。
• 东庭以天象的北斗七星为主题用圆石点缀而成。18
桂离宫
皇家园林的三个代表作之一, 舟游与回游结合的池泉园林, 其中还有书院和茶室,显出 当时造园的综合性。全园面 积42 900平方米,在一池五 岛之中构筑有洲浜、半岛、 土山、缓坡等地形景观,石 组、园桥、古书院、新书院、 月波楼、松琴亭、笑意轩、 园林堂、赏花亭、卍字亭等, 仿有日本景观的天桥立,又 依白居易和苏东坡诗意和诗 意命名景点,其中的洲浜、 书院雁行布局的书院建筑群 和草庵风茶庭成为江户时代 的经典。
日本园林分析ppt课件

明治时代 大正时代 昭和时代
平成时代
近代以来,日本的庭院形式 多样,既延续着以往各种庭 院的形式,又有新的创新和 发展
西历纪元 57-300 367-592 593-708 710-784
784-1191 1192-1334
析
素
类
史
院
目 录 。
日 本 园 林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日 本 园
第 一
林章
简
史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洗手钵和蹲踞:洗手钵是茶室的必备品,高的称洗手钵,矮的称蹲踞。
小品石塔或者模型神社:体型较小,用于观赏。
尘穴:它是茶道的必备品,处于茶室蔺口附近的挂刀除下,腰挂附近,血 隐附近。
鸟居:是神社园林中的一个入口标志。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日本造园要素 ------景石
在古代的日本存在着巨石崇拜的情结,人们认为神是依附于巨石而存 在的,所以就将巨石化作为神的化身而进行祭拜,而为了祭拜仪式的举行 而清净出的场地被认为是日本最早的庭院。但真正意义上的日本庭院文化,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道教的阴阳五行说以及蓬莱仙境的思想。
三谷彻作品:品川中央公园

三谷徹作品:品川中央公园手法简单而意境深远———作为著名的日本当代景观设计师,三谷彻将日本传统园林中的创作元素与西方现代设计手段相融合,在城市和自然景观设计中灵活运用,形成一种独树一帜的风格。
品川中央公园位于东京都港区,公园周围布满高层建筑,中间形成一个狭长的人行空间,面积1.8万平方米。
1989年项目的设计概念成型,到最终完成历时14年。
这个看上去是一个统一体的场地,实际上由两个公园和7个项目规划所提供的空地与建筑墙体后退空地组合而成。
南北走向、45米×400米的长条形状与贯穿城市的地下交通网轨迹相辅相成,这些都为后期的项目设计打下了良好基础。
整个设计非常执着于场地微地形打造,试图通过地形特点塑造公园特性。
受周边地理环境的制约,地形整体下凹。
为了照顾到使用轮椅的人群,设计形成了供轮椅使用的5°以下和排水、植栽使用的1°以下的合成斜坡。
缓慢且不易被发觉的斜坡设计,自然地将人们从一楼引导至地下一层。
各个高度和层面与周边空间巧妙融合,观赏到的绿地效果也不同。
公园上方,两座天桥将两侧建筑连接,于是,公园与周边建筑形成一个“巨大的统一体”。
为了凸显长为400米的场地进深,公园在纵线方向等距离栽植了5株一组的连香树。
冬天,连香树落叶以后,搭配其间的小叶青冈就凸显出来。
连香树的植栽区域呈楔形,整体被设计成高于地面40厘米的台座,对公园的空间划分作用重大。
场地还被划分为13个28米×28米的正方形小广场。
正方形、楔形和天桥等线条按各种排布相结合,为狭长的公园带来很强的节奏感。
在步行空间,设置了知名设计师设计的7个景观小品,分别代表了品川海岸—水、高轮的大城门—石、二十六夜待—光、海滨的风—风、品川台场—土、黑目川河道—草和御殿山的樱—树木等具备历史价值的事物,希望以此让人们了解并回顾品川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与风俗。
没有设计的设计-三谷彻

90-1998)
Peter Walker and Marthe Schwa
rtz 事务所设计师(1989)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场地实际工作室访问学者(1988)
儿童联合会设计师(1987)
教育经历: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建筑学博士 (1992)
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建筑学硕士(1987)
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建筑学硕士(1983)
学习与借鉴~
通过不同的形状和材料达到 环境与建筑的相互融合,并通 过环境设计来引导人的心理 感受,可以用在爱心广场主体 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设计之中
结语~
大到空间的组织和安排,小到每一个 细节,时时考虑死者家属的感受,考 虑每一个阶段心理的变化,营造不同 的气氛,令陪伴的家属达到精神上的 抚慰,并令人认为死亡是庄严,安详, 宁静的。
44
11
55 33
6
2 6
2
10
10
99 88
77
1葬礼厅 2火葬厅
3 休息厅
4停车场
5火葬场前庭 6水庭 7挖掘出的古代墓穴 8风之椅
9风之丘 10等候厅外的花园
案例分析-------人流分析~
主入口
火葬车及辅助设施入口
次入口 次入口
人流 车流
案例分析~空间分析~
交通空间
休息空间 功能空间
休息空间
案例分析~轴线分析~
八角形的葬礼厅、三角 形的休息厅和正方形的 火葬厅 ,用三个不同性质 的庭院串联起来;椭圆形 的风之丘以其流线型的 外表达到了与建筑的完 美融合
景观主轴线 景观次轴线
土木构筑物代表发掘出的古代墓穴
发掘出的古代墓穴
几乎位于椭圆的中心处,,一个长长的座椅在一口空井处, 这被称为“风之椅”的地方,能使人们意识到从井底发出的 幽幽的风之音乐
著名景观大师设计作品分析PPT课件

2021/7/24
7
六本木新城最高的象征性主体建筑物森大厦,是一栋地上54层、地下6层,总建筑面积为369451m2,由世界知名建筑事 务所KPF设计的大楼。大厦不仅设有高速电梯直接到达顶层,也设有电动手扶梯到达各楼层。
2021/7/24
8
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六本木新城还规划了大量公园和绿地。在开发之前,这个区域就是树木丛生的绿
佐々木先生的作品,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人性化”设计,他以“能够与环境进 行对话”作为设计理念,创作不少景观设计佳品,六本木新区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之一。
2021/7/24
3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日本东京商业密集区六本木。六本木新区是集店铺、住宅、事 务所建筑群并结合广场和公共空间形成的复合街区,占地面积11.6hm2,建 筑面积89400m2。是日本目前规模最大的都市再开发计划之一。六本木新城 (RoppongiHills)是日本东京著名的购物中心和旅游中心,包括东京凯悦大 酒店、维珍TOHO影城、朝日电视台、森大厦、森艺术中心、新城住宅、露 天广场、毛利庭园、屋顶庭园等一批标志建筑和景观设施。该项目由投资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日本森大厦株式会社历时17年开发建设,是日本最大 规模的城区开发项目,并于2003年4月25日竣工开始使用。
2021/7/24
4
设计理念
在景观设计上体现“城市中心文化”与“垂直庭院城市”的理念,将城 市高楼屋顶的空间装扮成绿色的广场和庭园,绿色步道串连整个城市空 间。六本木新城综合楼实施了最大的绿化,让居民可以使用楼顶庭园。 曲线绿篱、石墙、小河、小草坪与树木,把散置庭园连接在一起,形成 一个主题。世界知名的艺术家们创作的公众艺术作品和街头设施随处可 见,整个城区展现出充满艺术氛围的独特街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代表作品
• (一)品川中央公园
•
在地挺立在品川中央
公园,随着风生水起的四季变化,彰显流动的时空,构
筑了一处朴实而有韵味的城市空间。
• “即使是在超高层大楼密布的城市空间里,也需要有 一块能让人感受到四季变化、感受到树木生命力的空间。 长时间在办公室工作后,看见这一片桂花树,你会感受 到一个完全不同于工作的心理境界,这才是以人为本的 设计。”
二、代表作品
• (一)品川中央公园
• “草”雕塑宛如孩提时代
• “水”雕塑隐喻实际 的潮水退潮联动涨落
经常嬉戏的野地造型,体
二、代表作品
• (一)品川中央公园
•
“土”雕塑造型内部的墙 面由各种土捣固制成,看 上去如同地层
•
“木”雕塑象征环抱品川 市岛津山一棵历史悠远的
二、代表作品
• (一)品川中央公园
二、代表作品
• (一)品川中央公园
• 品川中央公园位于品川Inter-City(A-1区) 和品川Grand-Commons(B-1区)之间长约 400 m、宽约45 m的空间中。作为人行通道的 核心环境地区,中央公园被划分为三个部分,1 号公共空地位于中央公园的中心地带,2号公园 (汐公园)位于中央公园北段,3号公园(杜公 园)位于中央公园南段。
(1989年) • 5.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场地设计工作室访问学者 (1988年) • 6.儿童联台会设计帅 (1987年)
一、简介
• (三)主要作品: • 1.名取文化中心环境设计 • 2.格磨科学国城镇中心景观设计 • 3.风之丘墓园 • 4.Isar Buro公园 • 5.Novar:is Pherma k. k.环境设计 • 6.桑德药品筑波综合研究所内庭 • 7.獭户内海广播庭园 • 8.府中市美术馆前庭 • 9.播磨城市中心和荒野公园广场 • 10.朝日电视台屋顶庭园 • 11.品川中央公园
二、代表作品
• (一)品川中央公园
• 中央公园的两侧地面都 布置有上至2层人行通 道和下至建筑群地下1 层的楼梯。
二、代表作品
• (一)品川中央公园
• 任何为公众开发的环境都要与当地的人文特征 相联系,这既是对城市文脉在时光中的延续,也 是体现城市内涵的理想方式。在品川中央公园内 布置了以传统品川自然风光为主题设计的7个抽 象雕塑,分别命名为水、石、光、风、土、草、 木,向行走其中的人们讲述有关新型都市的过去 和将来。
二、代表作品
• (一)品川中央公园
• 由于中央公园长400 m,纵深很大,内部空间显得非 常安静舒适。品川Inter-City和品川Grand-Commons 有8栋高层写字楼和2栋住宅,这些建筑的裙房区,商店、 饭店等商业设施林立,使行人在品川中央公园颇有都市 繁华中求幽静的感受。为了缓解高层建筑群体对品川中 央公园内部空间的压力,在地面种植了290棵高大的树 木,并形成以步行者林荫景观大道为主题的景观。通过 道路铺地和阵列的桂花树不断变化轴线方位,在中央公 园中,整齐的树木和设计抽象的小品等景观给行人强烈 的人为意象性,并非模拟一个真实的自然环境。但行人 与意象性的自然景观很容易相互流动,在工作之余驻足 观望,或在购物美餐后信步闲庭,可以获取心理上的意 境感受。人的心情和步伐随着景观不断变化。
•
——三谷彻
二、代表作品
• (一)品川中央公园
• 作为人行通道的核心环境地区,中央公园被划分为三 个部分,1号公共空地位于中央公园的中心地带,2号公 园(汐公园)位于中央公园北段,3号公园(杜公园) 位于中央公园南段。为了使中央公园具备足够的宽度, A-1和B-1区的外墙分别后退了7.5 m,为公众奉献了寸 土寸金的宝贵空间。在裙房屋面上,设计师也是丝毫不 放过每一个能做出环境的空地。公园两侧向公园中央作 了缓坡,缓坡上种植了低矮的树丛和草坪,因此形成了 一个船底形状的公园断面。公园内的树列、方石列、水 景及变化的铺地相互交错布置,形成空间形态比较丰富 的景观。
一、简介
• (四)设计理念:试图为人们提供一个轻松的场所。
• 在生活中,紧张超负荷的工作之余,人们非常需要那 种平和、轻淡、简洁和平凡的享受空间。三谷彻正是要 给人们创造这样的空间场所。
• “在现代风景概念中,庭园也具有其新的内涵。在相 互交流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怎样去挖掘其中的特殊点, 以往的大多数名庭能够告诉我们很多。但是我们需要描 述的主题并不是回避现时代的都市生活,而是此时此刻 存在的自然风景整体的再现。不是各自独立的庭,而是 努力创造更适合社会生活形式的新庭园。这也是作为园 林设计模式的庭园创造,也可以认为是我们现时代庭园 的根源……”——三谷彻
自然风景的再现
——日本景观设计师三谷徹及其作品
一、简介
• 景观建筑师 建筑学博土 • 出生年月 1960年3月24日子日本静冈县沼津 • (一)教育经历: • 1.东京大学研究生院 建筑学博士 (1992年) • 2.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 景观建筑学硕士(1987年) • 3.东京大学研究生院 建筑学硕士 (1983年) • 4.东京大学 建筑学学士 (1983年)
• “石”雕塑是取自岩石表 • “风”雕塑非常像一个排
面的造型
风装置的造型,排风装置 的顶面成为一个观景台,
可以远眺中央公园的景色
二、代表作品
• (一)品川中央公园
• “光”雕塑是在内侧的墙面上使用镜面盘,反映光影的变 化
二、代表作品
• (一)品川中央公园
• 时间流动的再现
二、代表作品
• (二)播磨城市中心和荒野公园广场
• 播磨城市中心和荒野公园广场位于兵库县播磨科学学 国都市内 总面积为3.85hm2。
• 三谷先生尝试了人工与自然强烈对比的手法。
• 花坛、人工锦装的硬质广场与两排木杉构成的’荒野 ‘空间形成对比。
一、简介
• (二)职业经历 : • 1.滋贺县立大学环境规划系副教授 (1996年一现在) • 2.Studio on site 工作室合作者 (1998年一现在) • 3.Sasaki环境设计事务所首席景观设计师和项目负责人
(1990年) • 4.Peter Wake,and Mathe Schwartz事务所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