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物化实验思考题答案资料

合集下载

物化实验的思考题答案

物化实验的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1. 在本实验中,哪些是系统哪些是环境系统和环境间有无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提示: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系统和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存在会影响燃烧热测定的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校正来减小其影响。

2. 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确定的提示: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和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

3. 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

4. 试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提示: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和环境间的热交换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药品的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正。

5. 使用氧气钢瓶和氧气减压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提示:阅读《物理化学实验》教材P217-2206. 什么是燃烧热它在化学计算中有何应用答:燃烧热是指在一定压力、温度下,某物质完全氧化成相同温度的指定产物时的焓变。

在化学计算中,它可以用来求算化学反应的焓变以及生成焓。

7. 什么是卡计和水的热当量如何测得答:即量热计及水每升高1K 所需吸收的热量。

利用标准物质(如苯甲酸)进行标定。

8. 通过燃烧热测定实验,能否自己设计实验,利用数据来判断煤、柴油、天然气哪个热值最大答:液体样品燃烧热的测定方法:取一只预先称好重量的玻璃小球直径约, 用注射器将样品装进小球, 再在煤气灯上把小球的玻璃管口封死。

玻璃小球在装样前后重量之差就是液体样品的重量。

再取一片预先压好的带有点火丝的标准样品如苯甲酸, 称重后系在氧弹的点火电极上, 将装好样品的玻璃小球放在此样品片下面如图所示, 充氧气后,点火, 标准样品先燃烧, 放出的热使玻璃小球裂开, 此才液体样品被点燃, 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物化实验思考题答案

物化实验思考题答案

物化实验思考题答案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1.在本实验中,哪些是系统?哪些是环境?系统和环境间有无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提示: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系统和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存在会影响燃烧热测定的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校正来减小其影响。

2.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确定的?提示: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和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

3.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

4.试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提示: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和环境间的热交换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药品的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正。

5.使用氧气钢瓶和氧气减压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提示:阅读《物理化学实验》教材P217-220实验三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1. 在停止抽气时,若先拔掉电源插头会有什么情况出现?答:会出现真空泵油倒灌。

2.能否在加热情况下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漏气对结果有何影响?答:不能。

加热过程中温度不能恒定,气-液两相不能达到平衡,压力也不恒定。

漏气会导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体系内部压力的不稳定,气-液两相无法达到平衡,从而造成所测结果不准确。

3. 压力计读数为何在不漏气时也会时常跳动?答:因为体系未达到气-液平衡。

4.克-克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才适用?答:克-克方程的适用条件:一是液体的摩尔体积V与气体的摩尔体积Vg相比可略而不计;二是忽略温度对摩尔蒸发热△vapHm的影响,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可视其为常数。

三是气体视为理想气体。

5. 本实验所测得的摩尔气化热数据是否与温度有关?答:有关。

6. 本实验主要误差来源是什么?答:装置的密闭性是否良好,水本身是否含有杂质等。

最新物化实验思考题答案上资料

最新物化实验思考题答案上资料

一.恒温槽装配和性能测试1.恒温槽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是什么?答:①浴槽:盛装介质②加热器:加热槽內物质③搅拌器:迅速传递热量,使槽内各部分温度均匀④温度计:观察槽内物质温度⑤感温元件:感应温度,指示加热器工作⑥温度控制器:温度降低时,指示加热器工作,温度升高时,只是加热器停止工作。

2.为什么开动恒温槽之前,要将接触温度计的标铁上端面所指的温度调节到低于所需温度处,如果高了会产生什么后果?答:由于这种温度控制装置属于“通”“断”类型,当加热器接通后传热质温度上升并传递给接触温度计,使它的水银柱上升。

因为传质、传热都有一个速度,因此,出现温度传递的滞后。

即当接触温度计的水银触及钨丝时,实际上电热器附近的水温已超过了指定温度。

因此,恒温槽温度必高于指定温度。

同理,降温时也会出现滞后状太。

3.对于提高恒温槽的灵敏度,可以哪些方面改进?答:①恒温槽的热容要大些,传热质的热容越大越好。

②尽可能加快电热器与接触温度计间传热的速度,为此要使感温元件的热容尽量小,感温元件与电热器间距离要近一些,搅拌器效率要高。

③做调节温度的加热器功率要小。

4.如果所需恒定的温度低于室温如何装备恒温槽?答:通过辅助装臵引入低温,如使用冰水混合物冰水浴,或者溶解吸热的盐类盐水浴冷却(硝铵,镁盐等)二.络合物组成和不稳定常数的测定—等摩尔系列法(老师发的卷子,题目不知道了)1.答:计算溶剂体积→取溶质→溶解→转移→定容[M+]+[A+]不变,取相同浓度[M]和[A]配成一系列CM /(CM+CA)不同的溶液。

2.答:[M+A]不变,改变[M],[A]当MAn 浓度最大时,n=CA/Cn,通过测定某一络合物含量发生相应变化的物量光密度D=ad,D-CM /(CM+CA)求极大值点n.3.答:分别配制只有金属离子以及只有配体,且PH与络合物相同的标准溶液,测两者吸光度,在坐标系两点上作直线,求出该直线方程,取测得络合物的吸光度,再减去直线再此浓度的直线对应吸光度,则为真实络合物的吸光度。

物化实验思考题答案

物化实验思考题答案

物化实验思考题实验一1、凝固点降低法在什么条件下适用?答案:在稀溶液且溶质在溶液中不发生解离或缔合的情况下适用。

【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答案:首先要能很好的溶解溶质当溶质在溶液里有解离、缔合、溶剂化或形成配合物等情况时不适用一般只适用于强电解质稀溶液。

其次凝固点不应太高或太低应在常温下易达到。

如水、苯、环己烷等。

】2、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为什么会产生过冷现象?如何控制过冷程度? 答案:过冷现象是由于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在温度降到凝固点以后,没有晶体析出而达到过饱和状态的现象。

原因是刚刚析出的固体颗粒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吉布斯函数高。

为了控制过冷程度,因而寒剂的温度不能大大低于待测的凝固点,而且在凝固点附近时应该加速搅拌。

当过冷后温度回升,立即改用原先较缓慢的搅拌方式。

3、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或太少会有何影响?答案:根据稀溶液依数性,溶质加入量要少,而对于称量相对精密度来说,溶质又不能太少。

实验二1、在实验步骤1中配置1、2、3号样品时,加入的各物质的量是否准确对分配系数的测定结果有无影响?答案:1,2号样品对分配系数的测量没有影响,分配系数为两相对浓度的比值,不准确不影响测量。

2、滴定CCl4层中的I2时,为何要先加入KI溶液?此处加入的KI溶液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答案:用KI可以有助于CCl4中的I2被提取到水层,有利于Na2SO3的滴定顺利进行;无影响。

实验三1、本实验如何达到汽液两相平衡?答案:在实验条件下,液相的饱和蒸气压与气相的压力相等时,两相就达到平衡了。

2、若沸点仪中冷凝管底部的小球体积过大或过小,对测量有何影响?答案:若体积过大,冷凝回流回来的液体不能回到溶液中,使得所测得的不是此溶液的气相组成,而是偏向于分馏,影响实验结果;若体积过小,则小球室里面的液体量不足,不够测2次(或有些实验要求测3次)折射率,从而会加大实验的偶然误差。

十个物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数据记录格式

十个物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数据记录格式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思考题】1. 在氧弹里加10mL蒸馏水起什么作用?答:在燃烧过程中,当氧弹内存在微量空气时,N2的氧化会产生热效应。

在一般的实验中,可以忽略不计;在精确的实验中,这部分热效应应予校正,方法如下:用0.1mol·dm-3 NaOH 溶液滴定洗涤氧弹内壁的蒸馏水,每毫升0.1 mol·dm-3 NaOH溶液相当于5.983 J(放热)。

2. (1)本实验中,那些为体系?那些为环境?(2)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3)如何降低热损耗?答:(1)氧弹中的样品、燃烧丝、棉线和蒸馏水为体系,其它为环境。

(2)实验过程中有热损耗:内桶水温与环境温差过大,内桶盖有缝隙会散热,搅拌时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使热容易向外辐射。

(3)降低热损耗的方法:调节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低0.5-1℃,内桶盖盖严,避免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实验完毕,将内筒洗净擦干,这样保证内筒表面光亮,从而降低热损耗。

3. 在环境恒温式量热计中,为什么内筒水温要比外筒的低?低多少合适?答:在环境恒温式量热计中,点火后,系统燃烧放热,内筒水温度升高1.5-2℃,如果点火前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低1℃,样品燃烧放热最终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高1℃,整个燃烧过程的平均温度和外筒温度基本相同,所以内筒水温要比外筒水温低0.5-1℃较合适。

实验四完全互溶双液系的平衡相图【思考题】1. 该实验中,测定工作曲线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与测定样品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是否需要保持一致?为什么?答:在该实验中,测定工作曲线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与测定样品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应保持一致,因为温度不同,物质的折射率不同;而且测定样品的折射率后,要在工作曲线上查折射率对应的气液相组成。

2. 过热现象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在实验中尽可能避免?答:过热现象使得溶液沸点高于正常沸点。

在本实验中,所用的电热丝较粗糙,吸附的空气作为形成气泡的核心,在正常沸点下即可沸腾,可避免过热现象。

大学物化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大学物化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实验一 燃烧热的的测定1. 说明恒容燃烧热(V Q )和恒压燃烧热(P Q )的差别和相互联系。

区别:恒容燃烧热在数值上等于燃烧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变化值,恒压燃烧热在数值上等于燃烧过程中系统地焓变联系:对于理想气体 P v Q Q nRT =+∆2. 在这个实验中,那些是体系,那些是环境?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这些热损耗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内筒和氧弹作为体系,而外筒作为环境。

实验过程中有热损耗。

有少量热量从内筒传到外筒,使得内筒水温比理论值低,而使得燃烧焓偏低。

3. 加入内筒中水的温度为什么要选择比外筒水温低?低多少合适?为什么?答:因为本实验中要尽量避免内外筒之间的热量交换,而内筒中由于发生反应,使得水温升高,所以内筒事先必须比外筒水温低,低的数值应尽量靠近化学反应使内筒水温升高的值,这样,反应完毕后,内外筒之间达到一致温度,而外筒温度在反应开始前和反应后数值相等,说明热量交换几乎为0,减小了实验误差。

4. 实验中,那些因素容易造成误差?如果要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应从哪几方面考虑?答:内外筒开始反应前的温度差造成误差,我们应提高软件质量,使软件调试出的温度如(3)所述,有利于减小误差。

又如点燃火丝的燃烧带来的一定的热量,造成误差,应寻求一种让反应自发进行的方法,或寻求一种更好的点火材料。

实验二 Pb-Sn 体系相图的绘制1.是否可用加热曲线来做相图?为什么?答:不能。

加热过程中温度难以控制,不能保持准静态过程。

2.为什么要缓慢冷却合金做步冷曲线?答:使温度变化均匀,接近平衡态。

3.为什么坩埚中严防混入杂质?答:如果混入杂质,体系就变成了另一多元体系,使绘制的相图产生偏差。

实验三 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的测定1. 配1、2、3各溶液进行实验的目的何在?根据实验的结果能否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答:实验1是为了计算I 2在CCl 4和H 2O 中的分配系数。

实验2、3是为了计算和比较平衡常数K ,当2Kc ≈3Kc 时,可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

(完整版)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1. 简述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实验原理。

答:蔗糖在⽔中转化为葡萄糖与果糖,其反应为:()()()果糖葡萄糖蔗糖612661262112212O H C O H C O H O H C H +?→?++由于⽔是⼤量存在的,H +是催化剂,反应中它们浓度基本不变,因此蔗糖在酸性溶液中的转化反应是准⼀级反应。

kt c c -=0ln ln由⼀级反应的积分⽅程可知,在不同时间测定反应物的相应浓度,并以ln c 对t 作图,可得⼀直线,由直线斜率可得k 。

然⽽反应是不断进⾏的,要快速分析出反应物的浓度是困难的。

但蔗糖及其转化产物,都具有旋光性,⽽且它们的旋光能⼒不同,故可以利⽤体系在反应进程中旋光度的变化来度量反应的进程。

溶液的旋光度与溶液中所含旋光物质的旋光能⼒、溶剂性质、溶液浓度、样品管长度及温度等均有关,当其他条件均固定时,α=βc 。

在某⼀温度下测出反应体系不同反应时刻t 时的a t 及a ∞,以()∞-ααt ln对t 作图可得⼀直线,从直线斜率即可求得反应速率常数k ,半衰期k t 2ln 1=。

2. 在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如果所⽤蔗糖不纯,对实验有何影响?答:本实验通过旋光度的测定来测蔗糖反应速率,蔗糖是右旋性物质,其[]ο6.66 20=D α,葡萄糖是右旋性物质,其[]ο5.52 20=D α,果糖是左旋性物质,其[]ο9.91 20-=D α,因此随着反应的进⾏反应体系的旋光度由右旋变为左旋。

若蔗糖不纯,所含杂质如果⽆旋光性对实验⽆影响,如果具有⼀定的旋光性会影响实验旋光度的测量,使实验结果不准确。

3. 在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测旋光度时不作零点校正,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答:⽆影响,本实验中,所测的旋光度αt 可以不校正零点,因αt -α∞ ,已将系统的零点误差消除掉。

物化实验思考题答案精

物化实验思考题答案精

物化实验思考题答案精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1.为何测电动势要用对消法?对消法的原理是什么?答:因为原电池的电动势定义是在I=0时才能测出准确值,当电路中有电流时,电极处产生极化作用,即电极电势降低,测量值低于实际值,故必须在I=0时测,而只有对消法可以做到其理由是在待测电池上并联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加电势,这样待测电池中就没有电流通过,外加电势差的大小就等于待测电池的电动势。

2.在用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时,若检流计的光点总向一个方向偏转可能是什么原因?答:可能是因为此时的电动势值偏大,或偏小,也就是某一个值在调节时就偏大或偏小,一开始值调过大或设置值刚开始时过小。

3.怎样用实验值计算标准电极电势?“标准”是指什么条件?答:运用公式可得,“标准”指的是在此时的室温下,发生的电极反应。

4.测电动势为什么要用盐桥?如何选用盐桥以适用于不同的系统?答:为了尽量减小液体接界电势,所以要用盐桥来消除。

选用盐桥溶液时,只要不与原溶液发生作用即可使用。

5.标准电池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接电路时,一定要“正接正,负接负”,在开始测原电池电动势前要先校正。

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七、思考题 1.什么叫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其与温度的定量关系遵循什么方程?答:在一定温度下,纯液体与其气相达平衡时蒸气的压力称为该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饱和蒸气压与温度遵循Clausius-Clapeyron 方程。

2.本实验是采用什么方法测定的水的饱和蒸气压的?使用的测量装置叫什么?答:本实验是采用静态法即平衡管法测定的水的饱和蒸气压的。

使用的测量装置叫平衡管。

3.什么时候读取压力计上的读数?使用真空泵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当平衡管B管和C管液面相平时读取压力计上的读数。

真空泵在使用时,开、关之前都应先使真空泵与大气相通,否则可能产生倒吸现象。

4.压力计上的读数就是该液体的蒸气压吗?其与克—克方程中的p是什么关系?答:不是,压力计上的读数就是管中的压强与外界压强的差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1.本实验为什么需要在恒温下进行?答:因为反应速率k受温度的影响大,(kT+10)/kT=2-4,若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比较大,则测定的结果产生的误差较大。

2.为什么在测定κ0时要用0.0100mol·dm-3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κ∞时要用0.0100mol·dm-3的CH3COONa溶液?答:κ0是反应:CH3COOC2H5+NaOH →CH3COONa+C2H5OH 体系t=0时的电导率,但是CH3COOC2H5与NaOH混合的瞬间就已开始反应,因而混合后第一时间测的κ也不是t=0时的电导率。

根据CH3COOC2H5与NaOH体积和浓度都相等,二者混合后浓度均稀释一倍,若忽略CH3COOC2H5的电导率,0.0100 mol·dm-3NaOH所测κ即为κ0;κ∞是上述反应t=∞时的电导率,当反应完全时,CH3COONa的浓度和t=0时NaOH浓度相同,若忽略C2H5OH的电导率,0.0100mol·dm-3的CH3COONa所测κ即为κ∞。

3.为什么NaOH溶液和CH3COOC2H5溶液要足够稀?答:因为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本质原理是乙酸乙酯和水发生水解反应,若氢氧化钠浓度过高的话则会抑制水的电离,而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不高,所以只能配稀溶液。

只有溶液足够稀,每种强电解质的电导率才与其浓度成正比,溶液的总电导率才等于组成溶液的各种电解质的电导率之和,才可通过测定反应液的电导率来跟踪反应物浓度的变化。

4.本实验为什么可用测定反应液的电导率的变化来代替浓度的变化?答:因为本实验的反应液中只有NaOH 和NaAc 两种强电解质,并且OH-离子的电导率比Ac-离子的电导率大许多。

在反应溶液的浓度相当低的条件下,可近似地认为溶液的电导率与OH-离子的浓度成正比,所以可用测得的反应液的电导率来代替浓度变化。

5.本实验为什么要求NaOH溶液和CH3COOC2H5溶液混合一半时就开始计时?反应液的起始浓度应该是多少?答:乙酸乙酯微溶于水,刚开始反应时乙酸乙酯和水分层,混合不均匀;随着水解的进行,生成的乙醇和乙酸乙酯及水能互溶,其次,故反应一半时开始计时能够提高测定的准确率;反应液的起始浓度应为0.0100 mol·dm-3。

6.利用反应物、产物的某物理性质间接测量浓度进行动力学研究应满足哪些条件?答:该物理性质需要满足的条件:易于测量,并能用数值表示;该性质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是稳定的;该物理性质和反应物、产物的浓度之间有一个明确的推导公式。

实验七+实验八电动势及化学反应热力学函数变化值的测定1.为什么不能用伏特计测量电池电动势?答:(1)用伏特计测量,有电流通过电池,电池的内阻电压下降,使所测电动势偏低;(2)有较大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极化作用使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极电势,测得的电动势小于电池的可逆电动势;(3)有电流通过电池时,电池会发生化学反应使溶液的浓度改变,导致电动势的改变,从而破坏了电池的可逆性。

2.对消法测量电池电动势的主要原理是什么?答:利用对消法可以使电池在无电流通过的条件下测得两极间的电势差,这时电池反应是在接近可逆条件下进行的,这一电势差即为电池的平衡电动势。

3.盐桥有什么作用?应选用什么样的电解质做盐桥?答:盐桥起到降低液接电势和使两种溶液相连构成闭合电路的作用,常用于电池实验材料。

电解质条件:不与两种电解质溶液反应且阴阳离子的迁移数相等,而且浓度要高。

4.为什么本法测定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时,电池内进行的化学反应必须是可逆的,电动势又必须用对消法测定?答:因为Gibbs-Helmholtz方程是建立在可逆过程上的,根据电动势的定义,要在电流等于零时才能测出准确值,当电路中有电流时,会使电极处产生极化作用,也就会使电极电势降低,从而使测量值低于实际值,所以必须在电流等于零时才能测,故必须用对消法测定。

5.什么是盐桥?答:盐桥是由琼脂和饱和氯化钾或饱和硝酸铵溶液构成的,常用在原电池中,用来在两种溶液中转移电子。

实验二十(Ⅲ)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1.液体表面张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答:与液体的成分、溶质的浓度、温度及表面气氛等因素有关。

2.表面张力仪的清洁与否对所测数据有何影响?答:气泡不能连续平稳地通过压差计,读数不稳,数据不准确。

3.为什么不能将毛细管插进液体里去?答:如果毛细管末端插入到液体内部,毛细管内会有一段液柱产生压力,则测定管中的压力会变小,ΔP max会变大,测量结果偏大。

4.气泡如果出得很快对结果有何影响?答:会使测得的表面张力结果偏大,因为逸出太快,读数不稳定,还没达到ΔP最大值时气泡已破裂,ΔP最大值偏小。

5.本实验为什么要读取最大压力差?答: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成正比,与气泡曲率半径成反比,当气泡曲率半径r为最小即毛细管半径R时,压力差达到最大,故要读取最大压差。

6.为什么不需要知道毛细管的半径?答:因为做实验时用的是同一支毛细管,其尖口的半径r不变,而r/2=k,由测蒸馏水(纯水)的压力差和在不同温度下查表得到的σH2O计算出来,所以可以不必知道毛细管脚尖口的半径。

实验九蔗糖转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1.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与哪些条件有关?该反应作为一级反应的必要条件是什么?答:条件:温度、催化剂的浓度及催化剂的种类;必要条件:温度2.为什么可以用蒸馏水来校正旋光仪的零点?在本实验中,若不进行校正,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为什么?答:因为蔗糖溶液以蒸馏水作溶剂,这样就消除了溶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且蒸馏水没有旋光性,其旋光度为零,故可以用蒸馏水来校正旋光仪的零点;无影响,本实验中,因为测定反应速率常数k利用旋光度的差值(αt-α∞),不用蒸馏水校正,lg(αt-α∞)对t作图得到的斜率仍正确。

3.配制蔗糖溶液时,蔗糖浓度配制准确与否对求出的反应的速率常数k有无影响?答:无影响,因为反应的速率常数只与温度和催化剂浓度有关。

4.当把蔗糖溶液和盐酸溶液相互混合时,你认为是把盐酸倒入蔗糖好,还是把蔗糖倒入盐酸更好?请说明理由。

答:把盐酸倒入蔗糖好。

如果将蔗糖倒入盐酸中,由于H+浓度高,反应速率大,一旦加入蔗糖则马上分解产生果糖和葡萄糖,在开始测量时,已经有一部分蔗糖产生了反应,记录t时刻对应的旋光度已经不再准确,影响测量结果。

反之,将盐酸溶液倒入蔗糖溶液中,由于H+的浓度小,反应速率小,计时之前所进行的反应的量很小。

5.使用旋光仪测定旋光度是以三分视野分界线消失且较暗的位置读数,可否以三分视野分界线消失且较亮的位置读数?那种方法更好?答:不能以三分视野消失且较亮的位置读数。

第一种方法更好,因为人的视觉在暗视野下对明暗均匀与不均匀比较敏感,调节亮度相等的位置更为准确。

若采用视场明亮的三分视野,则不易辨明三个视场的消失。

实验二溶解热的测定1.温度和浓度对溶解热有无影响?答:有影响。

温度,压力以及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用量,是影响溶解热的显著因素。

对于固态晶体的溶解,在水合,形成水化膜,扩散时有差别,所以温度和浓度都会影响以上过程进行的难以程度,以及相应的热效应。

2.本实验为什么要测量热体系的热容?答:因为在溶解过程中有温度变化,则热量有变化,溶解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会被量热体系吸收一部分,所以要测量热体系的热容。

实验二十(Ⅰ)乙醇蒸发焓的测定1.静态法测蒸汽压的原理是什么?答:把待测物放在一个封闭体系中,在不同温度下,直接测量蒸汽压或在不同外界压力下测液体的沸点。

2.能否在加热情况下检查是否漏气?答:不能。

因为温度升高,使气体的压力增大,且温度不能恒定,气液两相不能达到平衡,同时,压力增大会弥补因漏气减小的压力,造成不漏气或漏气程度很小。

3.如何判断等压计中试样球与等压计间空气已全部排出?如未排尽空气对实验有何影响?答:在使试样球内液体沸腾了3-5分钟,可以认为其中空气已被全部排出。

试样球与等压计间有空气会使所测蒸汽压降低导致所测沸点降低。

4.试验时抽气及漏入空气的速度应如何控制,为什么?答:抽气速度以使气泡一个一个地逸出为宜,如发现气泡成串上窜,缓缓打开进气活塞,漏入空气时也要缓缓打开进气活塞。

因为要有空气倒灌入a、b管中蒸汽压测量值将会降低。

5.升温时如液体急剧汽化应作何处理?答:缓缓放入空气,使系统压力慢慢升高,以保持等压计两液面平齐,以免使等压计内的乙醇急剧沸腾,使液封量减少。

6.每次测定前是否需要重新抽气?答:不需要,因为不同温度其饱和蒸汽压也不同,而且饱和蒸汽压随着浓度梯度升高而升高,即压力计的测量值在减小,设计温度升高梯度,可以避免每次测定前重新抽气这一步骤。

7.等压计的U形管内所贮液体起何作用?答:(1)封闭气体,防止空气进入a,b弯管内;(2)作等压计用,以显示U形管两端液面上的压力是否相等。

实验二十(Ⅱ)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1.作乙醇-环己烷标准溶液的折光率-组成工作曲线的目的是什么?答:求平衡体系的两相组成,组成与沸点之间的关系。

2.每次加入烧瓶中的乙醇或环己烷是否应严格按记录表规定的精确值来进行?答:乙醇及环己烷的量可以不是很准确,因为工作曲线已经绘制出来,只要通过测定折光率就可以知道其组成。

3.测定乙醇和环己烷的沸点时为什么要求烧瓶内必须是干燥的,而测定混合液的沸点组成时则可不必将原先附在瓶壁的混合液绝对除净?答:测试纯样时,如果烧瓶内不是干燥的,所测得的沸点就不是纯样的沸点,测试混合样时,其沸点和气液组成都是实验直接测定的,绘制图像时只需要这几个数据,并不需要测试样的准确组成,也跟试样的量无关。

4.如何判定气液相已达平衡状态?收集气相冷凝液的小球过大或过小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当温度计读数稳定时表示气液相已达平衡状态,体积过大,冷凝液回流液体不能回到溶液中,会造成分馏影响实验结果;若体积过小,则收集不到足够的溶液。

5.为什么工业上常生产95%酒精?只用精馏含水酒精的方法是否可能获得无水酒精?答:因为种种原因在此条件下,蒸馏产物只能得95%的酒精。

不可能只用精馏含水酒精的方法获得无水酒精,95%的酒精含有5%的水,它是一个共沸物,在沸点时蒸出的仍是同样比例的组分,所以利用分馏法不能除去5%的水。

工业上无水乙醇的制法是现在此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苯,再进行蒸馏。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1.2.指出公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答:公式(1):Q p,m=Q U,m+∑v B(g)RT ∑νB(g)为反应中产物气体物质的总物质的量与反应物气体物质总物质的量之差;R为气体常数;T为反应的绝对温度。

公式(2):-Mm Q V,m -m 点火丝Q 点火丝-m 棉线Q 棉线=C 量热计ΔT C 量热计为量热计的热容,表示量热计,每升高1℃所需吸收的热量;△T 为样品燃烧前后量热计温度的变化值;m 为待测物质的质量;M 为待测物质的相对摩尔质量;Q v,m 为待测物质的恒容燃烧热;m 点火丝为点火丝的质量;Q 点火丝为点火丝的燃烧热;m 棉线为棉线的质量;Q 棉线为棉线的燃烧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