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基础自测九下古诗文词四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练习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可怜已成了白发人!【作者】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国词人,号稼轩居士,山东济南人。

以他“壮岁旌旗拥万夫”这样的豪语,抒写英雄之词,为后人留下了许多雄浑豪放、脍炙人口的词章。

尤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安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为最著名。

辛弃疾是两宋词人中词作最多的作家,共有六百多首。

【背景】此词作于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之时。

辛弃疾二十一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

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天,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即第二次“鹅湖之会”。

陈亮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

他先后书《中兴五论》和《上孝宗皇帝书》,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

这次他到铅山访辛弃疾,留十日。

别后辛弃疾写《贺新郎·把酒长亭说》词寄给他,他和了一首;以后又用同一词牌反复唱和。

这首《破阵子》大约也是作于这一时期。

【主题思想】追忆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

新人教版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基础自测九下古诗文词四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

新人教版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基础自测九下古诗文词四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

。这首词属于
派的代表作品。

﹏醉 ﹏里 ﹏挑 ﹏灯﹏看﹏剑﹏,
﹏梦 ﹏回 ﹏吹 ﹏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 十 弦 翻 塞 外 声 ,
﹏沙﹏场﹏秋﹏点﹏兵歌曲、检阅军队,这是词 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 了词人对军旅生活的眷恋和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秋”既点明了季节,又为战士们出征增添了肃杀气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是
(朝代)爱国词人,与苏轼并称“
”,
留世。
,字幼安,号 派代表人物,有《
, 》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体裁是
,“破阵子”是 ,
答案:1.辛弃疾 稼轩 南宋 苏辛 豪放稼轩长短句 2.词 词牌名 题目 豪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
马 作 的 卢 飞 快 , 弓 如 霹 雳 弦 惊 。
运用比喻(或夸张)修辞,生动地描写出战斗的激烈和顺利。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含答案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5.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这首词上片由“挑灯看剑”写起,描述。

下片首先描写战斗场面,继而直抒胸臆,“”一句,凝聚着作者万千感慨。

6.这首词处处扣着“壮”来写,风格雄壮。

结合画线句中体现“壮”的形象,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5.军旅生活可怜白发生6.画线句抓住了战场上最具典型特征的“马”和“弓”,写出马快弦急,说明战斗的激烈,衬托了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

情感豪迈,风格雄壮。

【解析】5.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这首词上片由“挑灯看剑”写起,描述了词人梦回军营、与部下分食烤肉的场景,也写出了军中奏乐、沙场点兵的雄壮气势。

这正是词人曾经历过而今已失去的生活情景。

从“看剑”“吹角”“分麾下炙”“塞外声”“秋点兵”可以看出写的是“军旅生活”;“可怜白发生”意为“可惜我如今白发已生”,一方面表明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另一方面感慨自己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理想难以实现,此句变雄壮为悲壮,表现了词人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

6.本题考查对关键词句的理解。

这首词处处扣着“壮”来写,风格雄壮。

画线句中“的卢马”和“弓”体现了“壮”的形象。

“的卢”为古代名马,跑的飞快,写出了战马之勇猛。

箭发也如霹雳,极言战斗之激烈,从侧面衬托词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

从而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使诗的风格既有雄壮,又有悲壮。

中考语文复习 古诗词第71首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考语文复习 古诗词第71首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情景。
建功立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八百里③分麾 把酒食分给部下享
炼字:“秋”字
点明了季节,烘托了
下④炙⑤,
用,乐器演奏悲壮
雄壮辽阔的气氛,
五十弦翻塞外 粗犷的军乐,这是
声⑥,
“翻”字写出了战歌 秋天在战场上检阅
嘹亮、乐曲激昂的热
沙场⑦秋点兵。 军队的情景。
烈场面。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古诗词曲梳理
九年级下册 第71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辛弃疾
1 写作背景 2 重点注释 3 作品主旨 4 理解探究
写作背景 辛弃疾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任
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斥、诬 陷。淳熙八年(1181),他被弹劾罢官,不得已在上饶带 湖赋闲家居。陈同甫也是主张抗金的志士,与辛弃疾是 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 词就是辛弃疾寄给陈同甫的。
⑦沙场:战场。 ⑧霹雳:响雷,震雷。这里喻指射箭时弓弦的响声。 ⑨了却:了结,完成。 ⑩天下事:这里指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
作品主旨
全词追忆了雄壮豪迈的军旅生活和紧张激烈的战斗 场面,抒发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和壮志难酬 的悲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激励和慰勉之情。
理解探究
1、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通过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
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2、“沙场秋点兵”中的“秋”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中的“秋”渲染的氛围有何不同?
“沙场秋点兵”中的“秋”渲染的氛围是雄壮辽 阔;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秋”渲染的氛围 是凄凉悲苦。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考频率题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考频率题

1.赏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挑灯看剑”写实,“吹角连营”是想象,表现了词人渴望再有机会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2.赏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了将士们分牛肉的欢乐,军中奏起战斗乐曲的场面,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容和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3.发挥想象,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的场景。

士兵们欢欣鼓舞,饱食将军们分给的烤牛肉,军士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接受检阅。

4.赏析“沙场秋点兵”的“秋”字
“秋”字点明季节,渲染了出征前肃杀的气氛,表现词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愿望。

5.分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表达效果。

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弓弦发声”比作“霹雳”,生动形象地描绘激烈的战斗场面,塑造了一位英勇杀敌的英雄形象。

6结合这首词的题材和思想感情,说说辛弃疾的词为什么被称为“英雄之词”?
题材上,写雄豪勇猛的军营生活;感情上,表达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这些都是英勇战斗、杀敌报国的英雄所为,充满英雄豪气,所以这个说法十分妥帖。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
“,”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渴望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理解性默写答案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基础自测 九下 古诗文 词四首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练习 新人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基础自测 九下 古诗文 词四首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练习 新人

word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时间:8分钟满分:12分)
一、诗歌鉴赏。

(7分)
1.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3分)
答案: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

2.(2018某某第三十四中学模拟)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4分)
答案: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战士们欢欣鼓舞分食牛肉、军中奏起战斗乐曲的热闹场面,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容和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句式整齐,韵律和谐。

二、名句默写。

(5分)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生动地表现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5.(2018某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 / 1。

0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满江红中考语文复习“决胜古诗文”专题讲义(教师版)

0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满江红中考语文复习“决胜古诗文”专题讲义(教师版)

【诗歌原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代·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诵读点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代·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作家作品】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与苏轼合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辛弃疾全集》传世。

【译文】酒醉中挑亮油灯细看宝剑,梦醒时听见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

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这是秋天时在练兵场上检阅军队。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完成君主完成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只可惜(我壮志未酬)白发已生出许多![句析]1.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挑灯”点出时间,“看剑”表示雄心,“吹角连营”渲染了浓厚的战斗气氛,表明作者念念不忘报效朝廷,而又壮志难酬。

2.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

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齐的队伍。

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这个“秋”字用得好。

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3.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用比喻,从视觉和听觉等方面,概括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写马、弓,从侧面描写,旨在衬托人物,进一步刻画了冲锋陷阵、勇猛无比的英雄形象。

4.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帅师北伐,统一南北,表现了作者的最高理想,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5. 可怜白发生: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时间:8分钟满分:12分)
一、诗歌鉴赏。

(7分)
1.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3分)
答案: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

2.(2018大连第三十四中学模拟)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4分)
答案: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战士们欢欣鼓舞分食牛肉、军中奏起战斗乐曲的热闹场面,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容和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句式整齐,韵律和谐。

二、名句默写。

(5分)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生动地表现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5.(2018烟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 。

答案:3.沙场秋点兵 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