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模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学院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莆院教[2011]53号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和《福建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实施福建省一般本科院校办学水平提升计划的意见》,为明确学校本科教学改革总体思路,深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近年来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

深化教学改革,狠抓教学质量,是我校多年来一直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十一五”期间,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件精神,以实施“质量工程”为契机,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得以明确确立,教学质量意识开始深入人心,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声誉进一步增强。

(一)办学定位进一步明确。经过学习和讨论,全校上下更新了教育思想观念,明确了“以培养本科层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办学定位。学校的办学思路更加明确,发展规划更加合理,教学中心地位更加突出,教学质量意识更加强化,为学校实现更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师资队伍建设制度,教师数量不断增加,年龄、职称、学历结构趋于合理,

截至2010年底,682名专任教师中,高职称教师279人,其中教授49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377人,其中博士31人;主讲教师授课情况良好,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的学生评教优良率都超过90%,为学校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

(三)教学条件显著改善。学校在办学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努力加强实验室改造,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基本满足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要求;改造校园网,改善校园环境,为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四)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学校每年开展校内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工作,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特色专业建设,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取得一定的成效。现有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教学名师4人,校级教学名师14人;省级精品课程15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113门;省级教学团队3个,校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4个,校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32项,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75项。

(五)教学管理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学校健全了教学规章制度,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了督导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为主体,领导听课和学生教学信息员信息采集为补充的多元教学评价体系,完善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管理更趋科学化和规范化。

(六)教风、学风建设成效明显。学校重视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建设,广大教师在工作任务较为繁重的情况下,认真教书育人,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不断提高;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学习风气浓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水平不断提升。

虽然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办学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专业结构与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需要进一步加强等。

二、学校教学改革总体思路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也是学校“十二五”期间工作的重心所在。全校上下必须深刻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精神,以实施“质量工程”为契机,围绕《福建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实施福建省一般本科院校办学水平提升计划的意见》精神,立足于学校长远发展的内在需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固树立全员质量观,确立教学中心地位,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强化责任意识,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总体思路是:着眼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改善教学条件为保障,以学科、专业建设和调整为依托,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学分制改革、课程建设为重点,以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素

质和水平为关键,加强通识教育,拓宽专业面向,突出实践教学,全面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

三、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实施方案

(一)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要充分利用、融合我校学科涵盖理、工、文、管、医、教六大学科门类的优势,加强文理渗透、理工结合,不断完善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学校本科教学改革总体思路,进一步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多课程、少课时,增加专业必修课、选修课课程数,适度压缩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单门课程课时数,改革并优化公共基础课程,扩大选修课的种类与数量,提高实践教学学时(学分)比例,删减内容陈旧与重复课程,增加新兴、综合和交叉课程。通过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教学内容更新,使修订后的培养方案更加能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实践教学,大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合理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行业、企业单位专家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的长效机制;

继续争取爱国华侨、力宝集团董事长李文正博士的鼎力支持,推进会计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的“海外合作班”合作教育。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学校的科研、人才培养工作要紧密联系社会企业、行业的需求,积极主动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争取

政府、社会、企事业等渠道的合作与支持,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在教学资源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努力获得人、财、物等资源的共建共享;进一步密切专业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积极推进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聘任、邀请行业、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以讲座、授课、参与科研等方式与学校的全方位合作教育。以福建省政府组织开展闽台高校合作教育为契机,积极参与闽台高校合作教育,在2011年6个本科专业(含方向)招生200人的基础上,争取更多专业融入闽台高校合作教育,探索建立闽台高校合作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引进台湾优质教育资源,深化“校校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开展闽台高校师生双向交流,探索推动闽台高校学生互招、学历学分互认、师资互聘的新办法,为海西建设及产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2、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程评估制度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优化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的课程结构,保证实践教学课程学时(学分)合理比例,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

以突出应用性、实践性为目标,按照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完善学校课程建设评估制度和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学校课程建设平台,推动课程“立体化资源”和“助学模块”建设,促进课程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推进网络答疑、讨论和师生交流,保证课程建设服务于教学。每年立项建设20门左右校级精品课程。积极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力争在“十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