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一、填一填(第1-9题每空1分,第10-12题每题2分,第13题3分,共25分)

1、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百位是第( )位。

2、10个十是( ),100里面有( )个一。

3、47里有( )个十和( )个一。

4、9个一和4个十组成的数是( ),再增加1个一是( )。

5、和5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6、最大的两位数是( ),再增加1个一是( )

7、90前面一个数是( ),69后面一个数是( )。

8、一个数的个位上是5,它比40大,比50小,这个数是( )

9、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是9,这个数可能是( )

30+( )=38 54=4+( ) ( )-3=60 75=( )

+( )

12、在○里填上“

>”、“<”或“=”

78○87 99○100 11-6○6 80-10○70+10

13、在48、56、45、64、49、85这六个数中,选择合适的数填在圈里。 十位上是4的数 个位上是5的数 比50大的数

分) 12 - 7 = 14 - 5 = 4 + 9 = 9 + 8 = 13 - 6 =

18 - 9 = 59 - 9 = 50 + 8 = 2 + 40 = 45 - 5 =

30 + 5 = 75 - 5= 57 - 50 = 17 - 0 = 20 + 5 =

15-5+8= 11-9+8= 5+9-8= 15-8+2= 13-7-6=

三、数一数。(10分)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四、分一分(

1、按水果种类分一分,在下面涂一涂。

2、还可以按( )分,请 把分组的结果填在表格中。

3、提出

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问题: 算式:

五、看图列式计算(6分)

1、 ?个

2、

15个 ?支

五、辩一辩,在正确答案下面画“√”(4分)

(1)草莓60个,苹果比它多得多, (2) 的价钱比30元少一些。

苹果可能有多少个? 一个书包多少元?

六、解决实际问题。(25分)

个数

20个 65个 90个 10元 27元 32

= ( )

= ( ) 20支

= ( )

划走了几只?

()

答:划走了()只。2、

原来有多少本书?

()

答:原来有()本书。

3、 28个橘子,10个装一袋,圈一圈这些橘子可以装满几袋?

口答:这些橘子可以装满()袋。

4、我们一共摘了49个草莓。

()

()

)个草莓。

5、把这些草莓都装进纸箱里,装得下吗?在正确答案后面打“√”。

()

答:装得下。()装不下。()

还剩30本书

借走4本书

我摘了20个。

我摘了29个。

小红小明

小红比小明少摘了几个草莓?

划走了一些,

还剩下9只。

湖边一共有17只小船。

七、附加题:(10分)

小明过生日,请来了5个小朋友和他一起吃饭。每人一个饭碗,2人一个菜碗,3人一个汤碗,请你算一算,他们一共用了()个碗。(小提示:a、一共有几人吃饭。b、可以画一画哦。)

2018年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套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 教学计划 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 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数学实践活动。本册的教学重点是 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 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 100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教养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 1 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数学试卷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数学试卷 答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预祝同学们取得满意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 满分36分) 1、各项均不为零...的等差数列}{n a 中,52a -2 9a +132a =0,则9a 的值为( ) A 、0 B 、4 C 、04或 D 、2 2、 以)1,5(),3,1(-B A 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方程是( ) A 、083=--y x B 、043=++y x C 、063=+-y x D 、023=++y x 3、设一元二次不等式012 ≥++bx ax 的解集为? ?? ???≤≤-311x x ,则ab 的值是( ) A 、6- B 、5- C 、6 D 、5 4、在ABC ?中A a cos =B b cos ,则ABC ?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5、若0a b a >>>-,0c d <<,则下列命题中能成立的个数是( ) ()1ad bc >;() 20a b d c +<;()3a c b d ->-;()4()()a d c b d c ->- A 、1 B 、2 C 、3 D 、4 6、在ABC ?中,A =0 45,a =2,b =2,则B =( ) A 、300 B 、300或1500 C 、600 D 、600或1200 7、在ABC ?中,B =135?,C =15?,a =5,则此三角形的最大边长为 A 、35 B 、34 C 、 D 、24 8、若钝角三角形三内角的度数成等差数列,且最大边长与最小边长的比值为m , 则m 的范围是( ) A 、(1,2) B 、(2,+∞) C 、[3,+∞) D 、(3,+∞) 9、已知直线06=++my x 和023)2(=++-m y x m 互相平行,则实数m 的值为( ) A 、—1或3 B 、—1 C 、—3 D 、1或—3 10、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为?? ? ???-=--1)74() 7 4 (11 n n n a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A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一、选择题 1. 在式子a 1,π xy 2,2334a b c ,x + 65, 7x  +8 y ,9 x +y 10 ,x x 2 中,分式的个数是( ) A .5 B .4 C .3 D .2 2. 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1)()(22 =--a b b a B .b a b a b a +=++12 2 C .b a b a +=+111 D .x x ÷2=2 3. 下列关于分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当x =2时, 21-+x x 的值为零 B .无论x 为何值,1 3 2+x 的值总为正数 C .无论x 为何值,13 +x 不可能得整数值 D .当x ≠3时,x x 3-有意义 4. 把分式)0,0(2 2≠≠+y x y x x 中的分子分母的x 、y 都同时扩大为原来的2倍,那么分式 的值将是原分式值的( ) A .2倍 B .4倍 C .一半 D .不变 5. 下列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三边之比为5∶6∶7 B .三边满足关系a +b =c C .三边之长为9、40、41 D .其中一边等于另一边的一半 6.如果△ABC 的三边分别为12 -m ,m 2,12 +m ,其中m 为大于1的正整数,则( ) A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12 -m B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m 2 C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12+m D .△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7.直角三角形有一条直角边为6,另两条边长是连续偶数,则该三角形周长为( ) A. 20 B . 22 C . 24 D . 26 8.已知函数x k y = 的图象经过点(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B.函数的图象只在第一象限 C .当x <0时,必有y <0 D.点(-2,-3)不在此函数的图象上 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y 轴上点A (0,2)出发, 经过x 轴上点C 反射后经过B (6,6),则光线从 A 点到B 点所经过的路线是( ) A.10 B.8 C.6 D.4 10.为迎接“五一”的到来,同学们左了许多拉花布置教室, 准备召开“五一”联欢晚会,小刚搬来一架高2.5米的木梯, 准备把拉花挂到2.4米高的墙上,则梯脚与墙距离应为( ) A.0.7米 B.0.8米 C.0.9米 D.1.0米 二、填空题 第9题图

2020-2021重庆巴川中学九年级数学下期中一模试卷(带答案)

2020-2021重庆巴川中学九年级数学下期中一模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D是△ABC的边BC上一点,已知AB=4,AD=2.∠DAC=∠B,若△ABD的面积为a,则△ACD的面积为() A.a B.a C.a D.a 2.如图,点D,E分别在△ABC的AB,AC边上,增加下列条件中的一个:①∠AED=∠ B,②∠ADE=∠C,③AE DE AB BC =,④ AD AE AC AB =,⑤AC2=AD?AE,使△ADE与 △ACB一定相似的有() 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 3.如图,河堤横断面迎水坡AB的坡比是1:3,堤高BC=12m,则坡面AB的长度是() A.15m B.203m C.24m D.103m 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N为边AD上一点,连接BN.过点A作AP⊥BN于点P,连接CP,M为边AB上一点,连接PM,∠PMA=∠PCB,连接CM,有以下结论: ①△PAM∽△PBC;②PM⊥PC;③M、P、C、B四点共圆;④AN=AM.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4B.3C.2D.1 5.观察下列每组图形,相似图形是()

A . B . C . D . 6.已知2x =3y ,则下列比例式成立的是( ) A . B . C . D . 7.在ABC V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1:2AD BD =,那么下列条件中能够判断//DE BC 的是( ) A . 1 2 DE BC = B . 3 1 DE BC = C . 1 2 AE AC = D . 3 1 AE AC = 8.如图,在以O 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两边OC 、OA 分别在x 轴、y 轴 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k y x = (x >0)与AB 相交于点D ,与BC 相交于点E ,若BD=3AD ,且△ODE 的面积是9,则k 的值是( ) A . 92 B . 74 C . 245 D .12 9.如图,在ABC ?中,//DE BC ,9AD =,3DB =,2CE =,则AC 的长为( ) A .6 B .7 C .8 D .9 10.如图,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硬纸板DEF 来测量操场旗杆AB 的高度,他们通过调整测量位置,使斜边DF 与地面保持平行,并使边DE 与旗杆顶点A 在同一直线上,已知DE=0.5m ,EF=0.25m ,目测点D 到地面的距离DG=1.5m ,到旗杆的水平距离DC=20m ,则旗杆的高度为( ) A .5 B .(105 1.5) m

2020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要点:认识图形(二)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 2. 立体图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 需要8个小正方体。 第二要点:分类与整理 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2)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第三要点:认识人民币

1.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块)、角(毛)、分。 2. 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 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第四要点:100以内数的认识 1. 自然数:用以表示物体的个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即数码0,1,2,3,4,…… 2. 单数:个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数。 3. 双数:个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数(0除外)。 4. 整十数: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0除外)。 5个十,5个一,组成起来是55。(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 读作:五十五(语文用字)写作:55(数学用字) 6. 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就是一百。 7*. 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再看个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第五要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十位加、减十位,个位加、减个位。 1. 不进位的加法20 + 30 = 50 67 + 2 = 69 68 + 30 = 98 2. 不退位的减法80 - 50 = 30 69 - 2 = 67 98 - 30 = 68 二、进位加法(凑十法) 1. 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五五相凑就满十。 2. 凑十法的口诀: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第六要点:小括号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一个算式里没有括号,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最新高一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必修模块5)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ABC 中,若∠A =60°,∠B =45°,23=a ,则=b ( ) A. 23 B. 3 C. 32 D. 34 2. 已知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都是正数,且16113=a a ,则=5a ( ) A. 1 B. 2 C. 4 D. 8 3. 不等式1 21+-x x 0≤的解集为( ) A. ??? ??-1,21 B. ?? ????-1,21 C. ),1[21,+∞??? ??-∞-Y D. ),1[21,+∞??? ? ?-∞-Y 4. 不等式0)12)(2(2>--+x x x 的解集为( ) A. )4,2()3,(---∞Y B. ),4()2,3(+∞--Y C. ),3()2,4(+∞--Y D. )3,2()4,(---∞Y 5. 已知b a b a ,,0,0>>的等比中项是1,且b a n a b m 1,1+=+=,则n m +的最小值是( ) A. 3 B. 4 C. 5 D. 6 6. 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5,555==S a ,则数列}1{ 1 +n n a a 的前100项和为( ) A. 100 101 B. 10099 C. 101 99 D. 101100 7. 在△ABC 中,若C c B b A a sin sin sin <+,则△ABC 的形状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正三角形 8. 若数列}{n a 满足121,211+- ==+n n a a a ,则2013a =( ) A. 31 B. 2 C. 2 1- D. -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9. 在△ABC 中,若B C A b a 2,3,1=+==,则C sin =__________。 10. 等比数列}{n a 中,40,204321=+=+a a a a ,则65a a +等于__________。 11. 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满足31105=S S ,则20 5S S =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CGS2009-2010学年度下册期中文化素质调研试卷 八 年 级 数 学 亲爱的同学:人生就像花一样,尽力地发芽,尽力地生长,尽力地开花,尽力地结果。枝可长可短,花可香可淡,果可大可小,但只要尽力了,就是圆满无悔的人生。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优秀的你! 一、我的选择我做主(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式子: a 2、x y π+、32x 、1+x x 、x x x )1(+、x 1+y 1,分式的个数有( ) A 、 3个 B 、4个 C 、 5个 D 、 2个 2、把分式方程 21-y -y y --21=1的两边同乘y -2,约去分母,得 ( ) A 、 1-(1-y )=1 B 、 1+(1-y )=1 C 、 1-(1-y )=y-2 D 、 1+(1-y )=y-2 3、如果 1 12 --x x 的值为0,则代数式x 1+x 的值为 ( ) A 、 0 B 、 2 C 、 -2 D 、 ±2 4、已知函数y = x k 的图象经过点(2,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点(-2,-3)一定在此函数的图象上。 B 、此函数的图象只在第一象限。 C 、y 随x 增大而增大。 D 、此函数与x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为0。 5、在反比例函数y =x 2 的图像上有三点A 1(x 1,y 1)、A 2(x 2,y 2)、A 3(x 3,y 3),已知x 1 < x 2 <0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卷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4 4 2 2020~202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数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得分 1、在2,-3,-5这三个数中,任意两数积的最小值为 ( ) A.-6 B.-10 C.-15 D.15 2、在Rt △ABC 中,∠C=90°,若sinA=21,则∠A 的度数是( ) A .30° B .45° C .60° D .90°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P 点的坐标(。。,45tan 30cos ),则P 点关于轴对称点P '的 坐标为 ( ) A .( 1,23 ) B .(23,1-) C . (1,23-) D . (23 -,-1) 4、袋中有3个红球,2个白球,若从袋中任意摸出1个球,则摸出白球的概率是( ) A .51 B . 52 C .32 D .31 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其中主视图和左视图都 是腰长为4、底边为2的等腰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 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 ) A .π2 B .π2 1 C .π4 D .π8

A B C D P E 第6题 第7题 A B C D F E B (4,4) A (1,40 x y O C D 第10题 O x y B A D C E 第9题 A D E F B C I H G 第8题 6、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 外取一点E ,连接AE 、BE 、DE .过点A 作AE 的垂线交DE 于点P .若AE =AP =1,PB =5.下列结论:①△APD ≌△AEB ;②点B 到直线AE 的距离为2;③EB ⊥ED ;④S △APD +S △APB =1+6.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 7、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 E 、 F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若EF = 2,BC =5,CD =3,则tan C 等于 A .43 B .34 C .53 D .54 8、如图,在△ABC 中,AD=DE=EF=FB ,DG ∥EH ∥FI ∥BC ,已知BC=a ,则DG+EH+FI 的长是( ). A .52a B .32a C .2a D .43 a 9、如图,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0,1),⊙C 的圆心坐标为(0,-1),半径为1.若D 是⊙C 上的一个动点,射线AD 与y 轴交于点E ,则△ABE 面积的最大值是( ) A .3 B .311 C .3 10 D .4 10、如图,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 4)和(4, 4),抛物线2()y a x m n =-+的顶点在线段AB 上运动,与x 轴交于C 、D 两点(C 在D 的左侧),点C 的横坐标最小值为-3,则点D 的横坐标最大值为( ) A .-3 B .1 C .5 D . 8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8 分) 11、.计算:x y ax y 4232 ÷??? ??-=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72页)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位置) 单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单元教学要求: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各一课时 NO:1 教学内容:上下(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 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 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典型题】高一数学下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1)

【典型题】高一数学下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1) 一、选择题 1.设l 为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l α,//l β,则//αβ B .若l α⊥,l β⊥,则//αβ C .若l α⊥,//l β,则//αβ D .若αβ⊥,//l α,则l β⊥ 2.陀螺是汉族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也称陀罗,北方叫做“打老牛”.陀螺的主体形状一般是由上面部分的圆柱和下面部分的圆锥组成.如图画出的是某陀螺模型的三视图,已知网格纸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该陀螺模型的体积为( ) A .1073 π B . 32 453 π+ C . 16323π+ D .32333 π+ 3.已知,,,A B C D 是同一球面上的四个点,其中ABC ?是正三角形,AD ⊥平面ABC ,26AD AB ==,则该球的体积为( ) A .48π B .24π C .16π D .323π 4.对于平面 、β、γ和直线a 、b 、m 、n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若,,,,a m a n m n αα⊥⊥??,则a α⊥ B .若//,a b b α?,则//a α C .若//,,,a b αβα γβγ==则//a b D .若,,//,//a b a b ββαα??,则//βα 5.<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称之为鳖臑.若三棱锥P ABC -为鳖臑,PA ⊥平面,2,4ABC PA AB AC ===,三棱锥P ABC -的四个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则球O 的表面积为( ) A .8π B .12π C .20π D .24π 6.从点(,3)P m 向圆2 2 (2)(2)1x y +++=引切线,则切线长的最小值( ) A .26B .5 C 26 D .427.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1111,2AA A D a A B a ===,点P 在线段1AD 上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a x x 312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33分) 1.把23x x m +-分解因式得2 3(1)(2)x x m x x +-=++,则m 的值是( ) A .2 B .3 C .—2 D .—3 2.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 A .()2 22b a b a -=- B .()2 2224y x y x +=+ C .()()a a a 21212822-+=- D .()()y x y x y x 4442 2 -+=- 3.如果分式 2 ||5 5x x x -+的值为0,那么x 的值是( ) A .0 B .5 C .-5 D .±5 4.若不等式组的 解集是x<2,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2一5时,方科的解是正数 D .无法确定 7.把多项式m 2(a-2)+m(2-a)分解因式等于 ( ) A .(a-2)(m 2+m) B .(a-2)(m 2-m) C .m(a-2)(m-1) D .m(a-2)(m+1) 8.如果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x>3,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3 B. m≤3 C. m=3 D. m <3 9.某商贩去菜摊买黄瓜,他上午买了30斤,价格为每斤x 元;下午,他又买了20斤.价格为每斤y 元.后来他以每斤2 y x +元的价格卖完后,结果发现自己赔了钱,其原因是( ) A .x y C .x ≤y D .x ≥y 841 x x x m +<->

2020年初三下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第1页 共22页 初三数学第2页 共22页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函数是二次函数的是( ) A .12+=x y B .22 1y x =- + C .22+=x y D .22 1-=x y 2.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a ≠0)的图像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像关于直线x=1对称 B .函数y=ax 2+bx+c (a ≠0)的最小值是-4 C .-1和3是方程ax 2+bx+c=0(a ≠0)的两个根 D .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3.已知二次函数y=x 2 -3x+m (m 为常数)的图像与x 轴的 一个交点为(1,0),则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 -3x+m=0的两实数根是( ) A .x 1=1,x 2=-1 B .x 1=1,x 2=2 C .x 1=1, x 2=0 D .x 1=1,x 2=3 4.如图,在⊙O 中,OC ⊥弦AB 于点C ,AB=4,OC=1, 则OB 的长是( ) A . 3 B .5 C . 15 D . 17 5.如图,□ABCD 的顶点A 、B 、D 在⊙O 上,顶点C 在⊙O 的直径BE 上,∠ADC=70°,连接AE ,则∠AEB 的度数为( ) A .26° B .24° C .25° D .20° 6.在直角坐标系中,⊙P 、⊙Q 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 四个点中,在⊙P 外部且在⊙Q 内部的是( ) A .(1,2) B .(2,1) C .(2,-1) D .(3,1) 7.已知⊙O 的半径为5,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3, 则反映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的图形是( ) 8.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至少有两个钝 角”时,假设正确的是( ) A .假设三个外角都是锐角 B .假设至少有 一个钝角 C .假设三个外角都是钝角 D .假设三个外角中只有一个钝角 9.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D 是⊙O 上的点,∠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套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学期教案 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 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数学实践活动。本册的教学重点是 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 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 100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教养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 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 1 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 1 时=60 分,知道珍惜时间。

初二下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二第二学期数学期中测试试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平行四边形 C. 矩形 D. 直角三角形 2. 点A 的坐标为(2,3),则点A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 ). A. (-2,3) B. (2,—3) C. (3,2) D. (-2,-3) 3. 若x=2y ,则分式 y x+3y 的值为( ). A. 15 B. 25 C. 14 D. 12 4. 若y 与x 成反比例。且当x=2时,y=4,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 ). A. y=2x B. y=4x C. y=8x D.y=16x 5. 下列分式变形正确的是( ). A . 4x 2 = 2x B. -x+1x+1 = -1 C. 2x 4x-6 = x 2x-3 D. 1-x+1x-2 =x-2-x+1x-2 6. 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 B. 对角线相等 C. 四个角都是直角 D.对角线互相平分 7. 关于反比例y=-2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像在第一、三象限 B. 图像经过(2,1) C. 在每个象限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D. 当x>1时,-2

2020-2021初三数学下期中试卷带答案(1)

2020-2021初三数学下期中试卷带答案(1) 一、选择题 1.有一块直角边AB=3cm ,BC=4cm 的Rt △ABC 的铁片,现要把它加工成一个正方形(加工中的损耗忽略不计),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 A . 67 B . 3037 C . 127 D . 6037 2.若反比例函数k y x = (x<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 的值可以是( ) A .-1 B .-2 C .-3 D .-4 3.如图,线段CD 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C (1,2)、D (2,0),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将线段CD 放大得到线段AB ,若点B 坐标为(5,0),则点A 的坐标为( ) A .(2,5) B .(2.5,5) C .(3,5) D .(3,6) 4.在Rt ABC ?中,90,2,1C AC BC ∠=?==,则cos A 的值是( ) A 25 B 5 C 5 D . 12 5.若3 5 x x y =+,则x y 等于 ( ) A . 3 2 B .38 C . 23 D . 85 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F 是边AD 上的一点,射线CF 和BA 的延长线交于点

E ,如果 12C EAF C CDF =V V ,那么S EAF S EBC V V 的值是( ) A . 12 B . 13 C . 14 D . 19 7.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比是1:3,那么它们的对应中线之比是( ) A .1:3 B .1:4 C .1:6 D .1:9 8.已知线段a 、b 、c 、d 满足ab=cd ,把它改写成比例式,错误的是( ) A .a :d =c :b B .a :b =c :d C .c :a =d :b D .b :c =a :d 9.如图,在ABC ?中,//DE BC ,9AD =,3DB =,2CE =,则AC 的长为 ( ) A .6 B .7 C .8 D .9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E (﹣4,2),点F (﹣1,﹣1),以点O 为位似中心,按比例1:2把△EFO 缩小,则点E 的对应点E 的坐标为( ) A .(2,﹣1)或(﹣2,1) B .(8,﹣4)或(﹣8,4) C .(2,﹣ 1) D .(8,﹣4) 11.在小孔成像问题中,如图所示,若为O 到AB 的距离是18 cm ,O 到CD 的距离是6 cm ,则像CD 的长是物体AB 长的( ) A . 13 B . 12 C .2倍 D .3倍 12.如图,在△ABC 中,AC =8,∠ABC =60°,∠C =45°,AD ⊥BC ,垂足为D ,∠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点E ,则AE 的长为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内容及简析 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四、单元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单元教学措施 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六、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2~P3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高一下册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2020最新)

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数 学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os45cos15sin 45sin15-o o o o = A . B C .12- D .12 2. 已知1 tan 3 α=,则tan2α= A.34 B.3 8 C.1 D.12 3. 下列等式中恒成立的是A A. ππ1sin cos()cos sin()662αααα+-+=- B.π1tan tan(+)41tan α αα-=+ C. π sin()sin cos 4 ααα+=+ D.sin cos sin ααα= 4.若数列{}n a 满足212n n a -=,则 A. 数列{}n a 不是等比数列 B. 数列{}n a 是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 C. 数列{}n a 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D. 数列{}n a 是公比为1 的等比数列 5.在△ABC 中,∠B A. 45° 6.1135(2n -+++++L A.21n - B. 7. 已知△ABC A .310 C .358.已知钝角.. 三角形ABC 的公差d 的取值范围是A.02d << B. 1sin10-o = A .2 B 10.已知数列{}n a A.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11.若等差数列{}n a n 12.在△ABC 中,∠B =60°,a =2,c =3,则b =_________. 13.若等比数列{}n a 中,122,6a a ==,则12n a a a +++=L _________. 14.已知数列{}n a 满足1112n n a a --=(2,n n ≥∈N ) ,且31 3 a =,则1a =___________,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期末测试卷六套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期中测试卷01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x 的取值范围是( ) A .0x ≥ B .0x > C .2x ≤ D .2x < 2.如图,在ABCD Y 中,AE CD ⊥于点E ,65B ∠=?,则DAE ∠等于( )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 B 1= C . D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B .对角互补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C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角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5.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25DAE ∠=?,AE 交对角线BD 于E 点,那么BEC ∠等于( ) A .45? B .60? C .70? D .75? 6.如图,一根木棍斜靠在与地面(OM )垂直的墙(ON )上,设木棍中点为P ,若木棍A 端沿墙下滑,且B 沿地面向右滑行.在此滑动过程中,点P 到点O 的距离( ) A .不变 B .变小 C .变大 D .无法判断

7.如图,在ABCD Y 中,90ODA ∠=?,10 cm AC =, 6 cm BD =,则AD 的长为( ) A .4 cm B .5 cm C .6 cm D .8 cm 8.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边长之和为6,斜边长为2,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 A .0.25 B .0.5 C .1 D .25 9.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 ,则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之和为( ) A .23 cm B .24 cm C .27 cm D .249 cm 10.如图,已知ABC △的面积为24,点D 在线段AC 上,点F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且4BC CF =,DCFE 是平行四边形,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3 B .4 C .6 D .8 11.如图所示,已知在三角形纸片ABC 中,3BC =,6AB =,90BCA ∠=?.在AC 上取一点E ,以BE 为折痕,使AB 的一部分与BC 重合,A 与BC 延长线上的点D 重合,则DE 的长度为( ) A .6 B .3 C . D 12.在x 轴上,且到原点的距离为2的点的坐标是( ) A .(2,0) B .(2,0)- C .(2,0)或(2,0)- D .(0,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当3x =-_________. 14.如图,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AD 交于点O ,120AOD ∠=?,8BD =,则AB 的长为_________.

2020-2021初三数学下期中试卷及答案(3)

2020-2021初三数学下期中试卷及答案(3) 一、选择题 1.如图,已知直线a∥b∥c,直线m、n与直线a、b、c分别交于点A、C、E、B、D、F,AC=4,CE=6,BD=3,则BF=() A.7B.7.5C.8D.8.5 2.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是x轴上任意一点,BC平行于x轴,分别交y=3 x (x >0)、y=k x (x<0)的图象于B、C两点,若△ABC的面积为2,则k值为() A.﹣1B.1C. 1 2 D. 1 2 3.在△ABC中,若=0,则∠C的度数是() A.45°B.60°C.75°D.105° 4.如图,△ABC 中,AD 是中线,BC=8,∠B=∠DAC,则线段AC 的长为() A.43B.42C.6D.4 5.如图,△OAB∽△OCD,OA:OC=3:2,∠A=α,∠C=β,△OAB与△OCD的面积分别是S1和S2,△OAB与△OCD的周长分别是C1和C2,则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 3 2 OB CD =B. 3 2 α β =C.1 2 3 2 S S =D.1 2 3 2 C C = 6.如图,正方形ABCD中,M为BC上一点,ME⊥AM,ME交CD于点F,交AD的延长线于点E,若AB=4,BM=2,则△DEF的面积为() A.9B.8C.15D.14.5 7.河堤横断面如图所示,堤高BC=5米,迎水坡AB的坡比1:3,则AC的长是( ) A.10米B.53米C.15米D.103米 8.如图,在△ABC中,cos B= 2 2 ,sin C= 3 5 ,AC=5,则△ABC的面积是() A. 21 2 B.12C.14D.21 9.如图,BC是半圆O的直径,D,E是?BC上两点,连接BD,CE并延长交于点A,连接OD,OE,如果70 A ∠? =,那么DOE ∠的度数为() A.35?B.38?C.40?D.42?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l)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所得的点的坐标是() A.(0,5)B.(5,1)C.(2,4)D.(4,2)11.如图,河堤横断面迎水坡AB的坡比是1:3,堤高BC=12m,则坡面AB的长度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