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大纲
园林设计与艺术原理重点总结

园林设计与艺术原理重点总结第一篇:园林设计与艺术原理重点总结园林设计与艺术原理1、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与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筑山理水叠石),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成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环境。
2、园林美:园林美是园林设计师在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生活美的高度概括而产生的审美意识与园林形式的向机统一。
3、园林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艺术。
主要研究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其中包括园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园林设计的艺术构思和总体布局,园设创作的各种手法,形式美构图原理,园林中运用等。
功能分区:休憩游乐区,政治文化,科学,服务设施,园务管理……4、园林学:园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生物境域的学科,通俗的说就是研究园林的学科。
5、地形:地表面的外观,是指地球表面的三维空间的起伏变化。
微地形:起伏最小的地形成为微地形。
一、地形的类型与特征1、平坦地形:1)开阔空旷暴露,缺少私密性,因此要应用其他空间限制因素(植被、墙体)加以改造,满足各种需求。
2)平坦地形属于外向型空间,具有多方向特征,空旷、宁静,空间单调,无视线交点,视线开阔。
2、凸地形1)特点:比周围环境地区高,则视线开阔,具有延伸性。
2)造景应用:A、可组织成为观景之地B、凸地形形成作为景观的焦点,形成选景之地C、当高处的景物到达一个体量时,还能产生一种控制感(颐和园的万寿山、佛香阁)3、凹地形1)特点:比周围的地形低,视线封闭 2)造景应用:A、凹地形的低凹处能汇集视线可精心布置景物B、凹地形坡面既可观景也可布置景物二、地形的功能作用(一)生产功能1、改变小气候2、改善种植条件,增加绿化面积(二)使用功能1、丰富活动界面2、控制游览速度和游览路线3、组织排水1)地表的排水由地面决定,在地形设计中应考虑地形与排水的关系,地形和排水对坡面稳定性的影响。
2)合理安排排水和汇水线。
3)若地形起伏过大或坡度不大,但同一坡面延伸过长时,则会引起地表径流,产生滑坡,因此,地形起伏变化应适度,坡度应适中。
《园林艺术原理》课件

中央公园
堪称全球城市公园的典范,是奥 尔斯特德(Olmsted)最诗意的 设计之一,以人们对大自然的渴 望为出发点,打造出一片广阔自 然的绿地。
汉普顿宫
世界上最伟大的宫廷花园之一, 采用对称结构以呈现几何形态的 标志性特色,擅长通过水景、喷 泉和迷宫的形式表现文化元素和 主题精神。
园林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园林艺术原理》PPT课 件
本课程介绍了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和表现形式,深入探讨了著名园林作品及 其设计思路,并探讨了园林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园林艺术概述
东方园林
强调意境和内涵,力图在有限空 间内采用材料布置、景观构成和 人工修建技术,创造出天人合一 的生态环境。
西方园林
以宫廷为背景,侧重于规则化造 园,强调尺度感和整体性,注重 形式美、雕塑美和运动美。
2
仿古式园林
以古代建筑、文化、趣味、意境等方面为主要设计元素的园林形式。其主要特点 是通过重现古人的意境和审美,强调历史与文化的渗透。
3
现代式园林
采用现代化的材料和技术手段,注重功能性和美感的结合,体现出现代园林的时 尚感和科技感。
实例分析:著名园林作品
拙政园
园林综合造制艺术的鸿篇巨制, 创造出阴阳错落勾连、水天一色 的蓝天之境、白云之庙、收藏一 代杰作的典范优秀模范。
1 植绿净化城市
2 城市设计与规划
3 文化遗产保护
通过园林艺术手段建造出 绿意盎然的公园植物、花 坛和绿化隔离带等,减轻 城市污染,扮靓城市形象。
在城市规划中融入园林艺 术元素,打造出宜居、人 性化、环保性城市。 园林 艺术还可以营造出自然性、 规则性、意境性不同的城 市氛围。
园林艺术是中国悠久文化 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借 助园林艺术的手段和方 法,"标本兼治"地实现 文化保护、修缮和开发利 用。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 第三章 园林布局形式

深圳抽象式园林
三、决定园林形式的因素
(一)园林性质和内容 (二)地区的自然条件 (三)所处的环境条件 (四)文化传统与审美意识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纪念碑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烈士雕塑
美国华盛顿韩战纪念园——排雷兵雕塑群
• 纪念性园林布局形式特点——多采用中轴对称、
规则式园林的基本特征
4、建筑
强调建筑控制轴线。主体建筑组群和单体建筑多采 用中轴对称均衡设计,多以主体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 形成与广场、道路相组合的主轴、副轴系统,形成控 制全园的总格局。
规则式园林的基本特征
5、道路广场
广场多呈规则对称的几何形, 主轴和副轴上的广场形成主次分 明的空间;
道路均为直线形、 折线形或几 何曲线形。广场与道路构成方格 形式、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 不对称的几何布局,它的曲线部 分有圆心,是一段圆弧。
自然式园林的主要特征
1、地形、地貌
自然式园林讲究“因高堆山”、“就低挖湖”,追 求因地制宜,以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力求“虽由人 作,宛自天开”。地形的剖面线为自然曲线。
自然式园林的主要特征
2、水体
自然式园林中的水体是独立的空间,自成一景, 形式多样,人可接近。水体轮廓为自然的曲线,水 岸为自然曲线的斜坡.
规则严整和逐步升高的地形处理,从而创造出雄伟崇 高、庄严肃穆的气氛。
美国华盛顿韩战纪念园——士兵雕塑
美国华盛顿韩战纪念园——士兵雕塑
• 案例2:动物园——主要属于生物科学的展示范
畴,要求公园给游人以知识和美感,所以,从规划 形式上,要求自然、活泼,创造寓教于游的环境。
动物园
动物园 美国华盛顿韩战纪念园——士兵雕塑
二、新形式的发展与演变
《风景园林设计(Ⅰ)》课程教学大纲

《风景园林设计(Ⅰ)》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Landscape design (Ⅰ)课程编码:总学时:48 实验学时:学分:2.5适用对象:园林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先修课程:《园林艺术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表现技法》等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园林专业大学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
2.课程目的和任务:了解掌握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学会综合应用正确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
通过2、3个不同类型的园林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要求,合理地做出庭院、花园与小居住组团的总平面设计、方案构思设计等各阶段的设计方案;用手绘绘制园林鸟瞰图或局部透视图,进一步表达设计意图,写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说明书,等文字说明,完成园林设计所必须的基础设计工作资料。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园林艺术设计原理授课学时:12基本要求:1-1 了解园林规划设计在园林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1-2 了解园林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1-3掌握园林造景的方法1-4掌握园林建筑的布局1-5了解园林色彩学1-6掌握园林植物种植设计1-7掌握园林环境设计与人的行为心理重点:掌握园林造园基本设计手法和表达形式难点:掌握环境设计与人行为心理特点第2章:中小型园林设计的方法和特点授课学时:16了解小游园、小区级公园、街头绿地、机关单位的花园、大门入口广场。
设计根据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设计手法,掌握小型园林的共性与特征。
重点:小型园林场地设计的共同特性,以及不同区别设计特点难点:对于不同性质的场地,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和表形形式第3章:大、中型园林的规划设计授课学时:18了解植物园、动物园、游乐园场地设计方法与特点,掌握市级综合性公园、风景区设计过程.重点: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难点:中小型园林设计的方法和特点三、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为40,其中理论学时40,无实验学时。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园林设计》唐学山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7年第一版实验指导书:参考书:《中国建筑史》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1《建筑美学》汪正章著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2-01《国外建筑钢笔徒手画精选》赵喜伦著中国建材工业出版2004-01《建筑设计课题表现技法》(日)吉田研介著,王英健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1五、课程考核本课程不进行考试,学生成绩评定以学生设计图及设计能力的表现为主,结合学习态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综合诌定。
园林艺术教学大纲

园林艺术教学大纲一、绪论园林艺术是一门融合建筑、园艺、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设计和规划,创造具有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园林空间。
园林艺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设计能力和园林规划能力,引导他们对自然与人文的理解,创造出具有独特韵味和意义的园林作品。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园林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2.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设计理念。
4.促进学生在园林设计领域的专业发展,为其未来从事相关职业做好准备。
三、教学内容1.园林艺术的概念和发展历史2.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3.园林规划的方法与技巧4.素描、色彩和构图基础5.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6.景观照明与水系设计7.公园、庭院、广场等不同场所的设计要点8.环境艺术与生态景观设计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联系。
2.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项目中。
3.小组合作和个人创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4.定期组织展示和评议活动,激励学生分享成果、相互学习和提高。
五、教学评估1.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程度。
2.课堂作业,检验学生对具体设计技能的掌握能力。
3.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具体的园林设计项目。
4.毕业设计,要求学生根据园林规划理论和实践经验,完成一份符合实际要求的设计方案。
六、教学资源1.图书资料:园林设计相关教材、专业书籍等。
2.实验设备:室内外设计实验室、计算机软件等。
3.外部资源:邀请行业专家、知名设计师等进行讲座和指导。
七、教学保障学校将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资源支持,保障园林艺术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教师将秉承严谨务实、扎实工作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个性化辅导,助力他们全面提升园林设计水平和综合能力。
八、总结园林艺术教学是一项既传承传统又开拓创新的工作,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教学,培养学生对自然、人文和美学的感悟能力,引导他们成为具有设计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园林设计师。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 第六章 园林形式构图原理

用基坐把主景抬高,在竖向上突出主景;
2、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焦点; 3、运用动势向心 4、面向朝阳
上述几种突出主景的方法往往不是单独处理,常常是 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此外,还有色彩、体量、形态、质地等也都具有强调 主景的作用。
凡尔赛宫拉通娜泉池及壮观的中轴
东北农业大学校园
构图重心
可借山峰、宝塔、大树等。
(4)俯借:是指俯视可借看的景物。
(5)应时而借:是指利用一年四季的自然季相变化景色
和朝夕景象而言。就植物四季变化而言, 有春借桃柳、夏借塘荷、秋借红叶、冬借冰雪。
(6)映借(镜借):是在室中设镜,通过大面积
的镜面将室外景色借进室内。 此外,平静的水面也可映出一份天地来。
第一步:首先确定思想主题。 第二步:考虑园林的主景。主景是核心,是重点,要有艺术
感染力,要体现园林的主题; 第三步:位置安排。一般全园的主景常设在全园的平面构图
中心和立面构图中心。平面与立面构图中心可以 合二为一,也可以分开。 第四部:考虑配景。配景起衬托主景的作用,处于从属地位 。
突出主景的方法:
• 规则式园林主景常设在几何重心(有对称性); • 自然式园林则把主景设在自然重心(不对称,但
均衡)上。
英国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法国
三、对比与谐调
• 对比:组成整体的要素之间在同一性质上彼此的 个性强而共性弱;
• 谐调:组成整体的要素之间在同一性质上彼此的 个性弱而共性强。
• 对比是为了取得变化,谐调是为了达到统一;
园林形式构图中对比与谐调运用主要方法:
1、形 状对比7、色 彩对比源自2、体 量对比对比与 谐调
3、方 向对比
4、开 合对比
6、虚 实对比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 第七章 园林山水地形艺术

本章学习重点:
1、了解园林中地形和水体的类型; 2、掌握地形对园林的影响及设计原则; 3、掌握园林地形和水体设计艺术要点;
第一节 园林地形艺术
一、地形对园林的影响
• 1、控制游人视线 • 2、影响园林导游 • 3、改善园林小气候 • 4、影响地表径流量 • 5、影响排水方向和速度
孤东海堤
颐和园东堤
(3)桥与汀步:可使水面隔而不断。
• 平桥:梁板桥、曲桥(折线桥、曲尺桥); 拱桥:单拱桥、多拱桥; 亭桥、廊桥:
④ 礁:是水中散置的点石。石体要求玲珑奇巧或
浑圆厚重,只作为水中的孤石欣赏,不许游人登 临。在小水面中可替代岛的艺术效果。
C、岛的布局
① 水中设岛忌讳居中、整形,一般多设于水面的一侧或 重心处;
② 大水面可设1~3个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岛屿,不宜 过多;
③ 分布须自然疏密,与全园景观的障景、借景结合; ④ 岛的面积要根据所在水面的大小而定,宁小勿大。
② 宁静的水面具有一定的倒影能力,水面会呈现出环境的色 彩,倒影的能力与水深、水底和壁岸的颜色深浅有关;
③ 急速流动的、喷涌的水因混入空气而呈现白沫,例如混气 式喷泉喷出的水柱就富含泡沫;
④ 当水面波动时,或因水面流淌受阻不均匀而产生湍流时, 水面会扭曲倒影或水底面图案的形状 。
二、园林水体的功能特点
(2)分散形式
将水面分割、分散成若干个小块状、条状,彼此明通或暗通 ,可以形成各自独立的小空间,空间之间采取实隔或虚隔。也 可形成曲折、开合、明暗变化的带状溪流或小河相通,具有水 陆迂回、岛屿间列、小桥凌波的 水乡景色。
五、园林水体的类型与名称
(1)规则式:河(运河)、水池、喷泉、涌泉 、
第四章 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

在园林绿地的布局中,由于受功能、组 成部分、地形等各种复杂条件制约,往往 很难也没有必要做到绝对对称形式,在这 种情况下常采用不对称均衡的手法。
不对称均衡的布置要综合衡量园林绿地 构成要素的虚实、色彩、质感、疏密、线 条、体形、数量等给人产生的体量感觉, 切忌单纯考虑平面的构图。
不对称均衡的布置小至树丛、散置山石、自
强调种植重点
1)中轴对称的手法:
在园林布局中,确定某个方向作为轴线,在轴线 上安排主要景物,在主要景物两侧和对立面安排次要 景物陪衬主景。
2)主景升高的手 法:
为使主景更 加突出,而将主 景置于较高处, 犹如“鹤立鸡 群”。在园林中 主建筑或主景物 一般体量较大, 或者安排在地势 较高的位置就是 这种手法的运用。
对比与协调只存在于统一性质的差异之间,要在共同 的因素,如体量大小,空间的开敞与封闭,线条的曲直,色 调的冷暖、明暗,材料质感的粗糙与细腻等,而不同性质的 差异之间不存在协调对比,如体量大小与色调冷暖就不能比 较。对比的手法有形象的对比、体量、方向、空间、明暗、 虚实、色彩、质感的对比等。
(1)形象的对比 园林中构成园林景物的线、面、体和空间常具有各种不同的形 状,在布局中只采用一种或类似的形状时易取得协调和统一的 效果即调和,相反则取得对比。园林布局中,形象的对比是多 方面的。以短衬长,长者更长,以低衬高,高者更高,这都是 形象对比的效果
一、线条美:线条是构成景物外观的基本因素,是造园家的 语言。用它可以表现起伏的地形线,曲折的道路线、婉转的 河岸线、美丽的桥拱线、丰富的林冠线,严整的广场线、挺 拔的峭壁线、丰富的屋面线。
直线表达的含义
➢ 长条横直线---水平线的广阔宁静 ➢ 竖直线-------给人以上升、挺拔之感 ➢ 短直线-------表示阻断与停顿 ➢ 虚线---------产生延续、跳动的感觉 ➢ 斜线---------使人联想到山坡、滑梯的动势和危机感。 直线类合成的图案和道路,表现出耿直、刚强、秩序、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实验大纲
The Experiment of Landscape Art and Design principle
1.理论课程课号:02600045z
适用专业:园林专业、规划专业
理论课程总学时:40学时
实验总学时(周学时):8学时
学分:0学分
开出实验个数:(综合设计实验2个)
应开实验学期:5
2.实验课程简介
本实验课的特点是到有代表性的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及有特点的绿地实地考察。
3.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各绿地规划、布局的形式及各组成要素布局特点。
要求学生能理解理论联系实践。
4.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园林设计》。
5.考核办法:交实验考察报告
(一)实验项目1 (太阳岛公园、松花江滨河路参观实习)
1.实验特点:
实验类型:综合试验类别:专业基础计划学时:4学时每组人数:10 首开日期:90年
2.实验目的与要求:
了解公园各分区布局,各要素占整个公园的比例关系,植物种植规划及品种。
3.主要仪器设备:
4.实验内容提要:
在了解各分区布局的同时,对重点地段进行绘制、测量,对好的景观进行评价。
5.实验操作要点:
注意体会出入口的确定,广场、建筑及小品与环境之间的比例关系。
6.注意事项:
①交通安全②爱护公园花草树木
(二)实验项目2 (专类园参观、踏查)
1. 实验特点
实验类型:综合试验类别:专业基础计划学时:4学时每组人数:10人首开日期:90年
2.实验目的与要求:
了解公园及各种专类园、各分区布局,各要素占整个公园的比例关系,植物种植规划及品种。
3.主要仪器设备:
4.实验内容提要:
在了解各分区布局的同时,对重点地段进行绘制、测量,对好的景观进行评价。
5. 实验操作要点:
注意体会出入口的确定,广场、建筑及小品与环境之间的比例关系。
6. 注意事项:
①交通安全,②爱护公园花草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