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 《济南的冬天》 2019部编版最新课件
合集下载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共25张PPT)

澄清、清亮、蓝汪汪(蓝水晶)
“活”——冬水清澈通透
“绿”——冬水温暖多情,富于生机。
(衬托水的绿)
⑴直接抒发感情。⑵创造意境,流露深情。⑶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如开头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ˇ
ˇ
ˇ
对比手法
济南的冬天与北平的冬天比较济南的冬天与伦敦的冬天比较济南的冬天与热带地方比较
北平:刮风 济南:没有风声。
伦敦:多雾 济南:响晴。
热带:火毒响亮 济南:温晴舒适
突出:温晴
济南的小山地形有何特殊?
“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特殊地理环境。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高
低
薄雪覆盖下的山
秀气
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
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l)妙在雪光、雪色;(2)妙在雪态
(l)比喻 (2)拟人
山上
山尖
山坡
作业:模仿《济南的冬天》写一篇《家乡的冬天》提示:老舍先生写济南冬天抓住了景物特点,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你写家乡的冬天,准备抓住什么特点,融入什么样的情感?
感谢观看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Leabharlann /里/雪/飘DONTTIAN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活”——冬水清澈通透
“绿”——冬水温暖多情,富于生机。
(衬托水的绿)
⑴直接抒发感情。⑵创造意境,流露深情。⑶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如开头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ˇ
ˇ
ˇ
对比手法
济南的冬天与北平的冬天比较济南的冬天与伦敦的冬天比较济南的冬天与热带地方比较
北平:刮风 济南:没有风声。
伦敦:多雾 济南:响晴。
热带:火毒响亮 济南:温晴舒适
突出:温晴
济南的小山地形有何特殊?
“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特殊地理环境。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高
低
薄雪覆盖下的山
秀气
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
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l)妙在雪光、雪色;(2)妙在雪态
(l)比喻 (2)拟人
山上
山尖
山坡
作业:模仿《济南的冬天》写一篇《家乡的冬天》提示:老舍先生写济南冬天抓住了景物特点,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你写家乡的冬天,准备抓住什么特点,融入什么样的情感?
感谢观看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Leabharlann /里/雪/飘DONTTIAN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PPT优秀课件

●济南( )
●暖和(
)
●镶上(
)
●薄雪(
)
●贮蓄(
)
●着落(
)
看护妇( )
一髻( )儿
着急(
)
水藻(
)
澄清 ( )
●响 晴: ●响 亮: ●空 灵: ●安 适: ●澄 清: ●奇 迹: ●水墨画:
活动一、朗读课文,感受景物特点
1.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眼中是个“理想的境界”,他为什 么会有这样的感受?结合具体句子,说说你的探究发现。
第内
四
容 小
章结
内容小结
1.布局谋篇:层次井然 2.标题:“济南的冬天” 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 3.先写: 济南冬天的天气,三组对比 4.再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 5.结束语: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呼应点题 6.比喻和拟人的写法 7.情景交融 8.词语的选用
内容小结
写作特点: 1、善用比喻和拟人,准确而恰到好处,予人美感。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或直接抒情,或创设意境,流露深情, 或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3注意色调对比,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描写。
的喜爱、赞美之情,这才真正是文章的意蕴、文章的核心。
第认
二
字 识
章词
jĬ
济南
C
澄清
认字识词
xiāng
镶
xiǎng
响晴
zǎo
水藻
z
贮蓄
认字识词
暖和 晒太阳
jì
髻儿
dūn
伦 敦
第课
三
文 赏
章析
课文赏析
(一)知识目标: 1、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2、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
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济南的 冬天所寄予的感情。
第2课《济南的冬天》 (共21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①两篇散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季 节景物的特征。 ②两篇散文都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使文章语言极具表现力、感染力。 ③两篇散文在描写景物的同时都融入了作者对景物 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情景交融。 ④两篇散文在描写眼前实景的同时都结合了自己的 想象,虚实结合,丰富了文章内容,引人入胜。
不矛盾。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为标题, 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地方的冬天,不同 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文章最后的“这就是冬天 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 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 的结尾,既和开头的“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 呼应,又点明了题旨,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赞 美之情。
文中分别藏着一位守护摇篮的母亲、 一位细致周到的护士、一位健美优雅的 女孩、一位娇美害羞的少女、一位俏美 小山(秀气) 城外的远山——(淡雅)
结构类型?
6 济南冬天的水——(绿、清亮)总-分-总
三(7)总结全文: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济南的冬天天气有什么特点? 作者用了什么写法突出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济南的冬天天气是温晴的。作者运用了对 比的表现手法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文章开头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 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 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 赞誉济南是个“宝地”。
水藻 着落 暖和 髻
- 初读课文 -
1、这篇散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2、课文一共有几个段落?哪些段落是写山?哪 些段落是写水? 3、课文写了哪些状态下的山?各有什么特点? 写水又有什么特点?
- 划分层次 -
一(1)总写济南是个宝地,指出其温晴的特点。
2-3阳光朗照下的小山(暖、静)
二
4 5
- 写作背景 -
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共64张PPT)

第3段哪一句话写出了小山的地理特征?
阳光朗照下的山: 温晴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 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 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比喻,作者把“这一圈小山”比作“一个小 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山”挡住了寒风, 让山圈里的济南人感到温暖。
拟人,“说”把小山写活了,也烘托出舒适温暖 的环境。
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
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
真得算个宝地。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 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 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 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 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 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 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 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 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 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 真得算个宝地。
不好。因为“卧”字,表现出“安闲、舒适”的状态,既与前边的“暖 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又传神地写出了小村庄和小雪的姿态,就好像 它们都有灵性一样,烘托出一种恬静安逸的气氛。“躺”则表现不出这 种情态。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 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 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 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 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 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 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 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 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 水晶。
里比喻树尖上的积雪如发髻一般。
贮蓄:储存,集聚。 澄清:(水、天空)清亮
环节三: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请边读边注意以下问题: (1)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 并在第一段中找出一个词概括济南冬天的总体 特征。
(1)梳理文章的大致结构,试着划分层次
阳光朗照下的山: 温晴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 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 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比喻,作者把“这一圈小山”比作“一个小 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山”挡住了寒风, 让山圈里的济南人感到温暖。
拟人,“说”把小山写活了,也烘托出舒适温暖 的环境。
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
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
真得算个宝地。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 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 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 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 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 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 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 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 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 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 真得算个宝地。
不好。因为“卧”字,表现出“安闲、舒适”的状态,既与前边的“暖 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又传神地写出了小村庄和小雪的姿态,就好像 它们都有灵性一样,烘托出一种恬静安逸的气氛。“躺”则表现不出这 种情态。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 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 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 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 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 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 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 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 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 水晶。
里比喻树尖上的积雪如发髻一般。
贮蓄:储存,集聚。 澄清:(水、天空)清亮
环节三: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请边读边注意以下问题: (1)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 并在第一段中找出一个词概括济南冬天的总体 特征。
(1)梳理文章的大致结构,试着划分层次
第2课《济南的冬天》 课件(共24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异地之冬:北平 伦敦 热带
对↓↓ 比 (多风) (多雾) (日光毒) 济↓南↓ 冬天:无风声 响晴 温晴
宝地 6
理清文章结构,划分层次。
7
本文结构类型: 总——分——总
本文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 (1) 总写济南是个宝地 第二部分 (2—6)分写济南的山和水 第三部分 (7) 总结全文: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966年8月24日,老舍被 林彪、江青及反革命集团摧 残迫害,不幸逝世,终年67 岁。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 青岛大学任教七年,对山东 产生了深厚感情,他称山东 为“第二故乡"。
老舍1936年在青岛
4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济南的冬天,你 会选……
温晴 宝地
慈善 理想的境界
5
赏析第1自然段
1、作者是如何引出济南冬天的特点的?
23
答题模式: 拟人: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事物)人 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________的特 点,表现出出作者____的感情。
24
可爱 秀气 淡雅
18
写顺序:
由高到低
移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步 换 景 城里 城外
由里到外
空间顺序 19
水的特点
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暖
水 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 绿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清
20
结束语:“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这样 写有何作用?
• 以简短的一句话总结全文,既与开头题目相 呼应,又点了文章的主旨,抒发了作者的赞 美之情。
薄雪覆盖下的山
14
薄雪覆盖下的山
山上 山坡
山尖 山腰
15
山上-矮松-一髻儿白花-(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镶银边)
山坡—白雪黄草(穿花衣) 山腰—落日照薄雪 (害羞)
对↓↓ 比 (多风) (多雾) (日光毒) 济↓南↓ 冬天:无风声 响晴 温晴
宝地 6
理清文章结构,划分层次。
7
本文结构类型: 总——分——总
本文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 (1) 总写济南是个宝地 第二部分 (2—6)分写济南的山和水 第三部分 (7) 总结全文: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966年8月24日,老舍被 林彪、江青及反革命集团摧 残迫害,不幸逝世,终年67 岁。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 青岛大学任教七年,对山东 产生了深厚感情,他称山东 为“第二故乡"。
老舍1936年在青岛
4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济南的冬天,你 会选……
温晴 宝地
慈善 理想的境界
5
赏析第1自然段
1、作者是如何引出济南冬天的特点的?
23
答题模式: 拟人: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事物)人 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________的特 点,表现出出作者____的感情。
24
可爱 秀气 淡雅
18
写顺序:
由高到低
移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步 换 景 城里 城外
由里到外
空间顺序 19
水的特点
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暖
水 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 绿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清
20
结束语:“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这样 写有何作用?
• 以简短的一句话总结全文,既与开头题目相 呼应,又点了文章的主旨,抒发了作者的赞 美之情。
薄雪覆盖下的山
14
薄雪覆盖下的山
山上 山坡
山尖 山腰
15
山上-矮松-一髻儿白花-(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镶银边)
山坡—白雪黄草(穿花衣) 山腰—落日照薄雪 (害羞)
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老舍
活教动学任目务
标
1、我为济南的冬天贴标签
2、我为济南的冬天选景点
3、我为济南的冬天做宣传
我教为学济目南的冬天贴标签
标
如果让你从文中选一个词作为济 南冬天的标签,你会选哪个?为什么?
奇迹 慈善 响晴 标签 温晴
温晴
宝地
理想的境界
我为济南的冬天贴标签
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山清水秀、 四季如春。济南地处中国北方,真的如老 舍先生所写的那么温暖吗?
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对济南的冬天进行描写 名称 景物特征 描写顺序 描写手法 修辞
阳光朗照 的山
薄雪覆盖 的山
城外远山
水
景物描写渗透着作者 对济南的冬天怎样的感情?
情与景是如何相互融合在一起的?
活动任务: 1.查找间接抒情的语句。 2.查找直接抒情的语句。 3.反复诵读,体验情感。
读一读
小山 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 儿。 这一圈小山 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 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 低声地 说:“你们放心吧,这儿 准保暖和。” 真的,济 南的人们 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 山, ^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 ^有了依靠。他们由 天上看到山上, ^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 也 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 ^今天夜里山草也 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 ^他们也并不着急, ^因为 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 啥还希望别的呢!
我为济南的冬天做宣传
为济南的冬天选合适的宣传语。
1.齐读第四段,运用《春》的语言赏析方法对第 四段进行语言的品味和赏析。 【赏析角度】主要角度:修辞、关键词。其它 供选角度:句式、轻声、儿化、叠字、语气词。 2.品味和赏析的内容用文字旁批在课本空白处。
活教动学任目务
标
1、我为济南的冬天贴标签
2、我为济南的冬天选景点
3、我为济南的冬天做宣传
我教为学济目南的冬天贴标签
标
如果让你从文中选一个词作为济 南冬天的标签,你会选哪个?为什么?
奇迹 慈善 响晴 标签 温晴
温晴
宝地
理想的境界
我为济南的冬天贴标签
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山清水秀、 四季如春。济南地处中国北方,真的如老 舍先生所写的那么温暖吗?
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对济南的冬天进行描写 名称 景物特征 描写顺序 描写手法 修辞
阳光朗照 的山
薄雪覆盖 的山
城外远山
水
景物描写渗透着作者 对济南的冬天怎样的感情?
情与景是如何相互融合在一起的?
活动任务: 1.查找间接抒情的语句。 2.查找直接抒情的语句。 3.反复诵读,体验情感。
读一读
小山 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 儿。 这一圈小山 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 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 低声地 说:“你们放心吧,这儿 准保暖和。” 真的,济 南的人们 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 山, ^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 ^有了依靠。他们由 天上看到山上, ^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 也 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 ^今天夜里山草也 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 ^他们也并不着急, ^因为 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 啥还希望别的呢!
我为济南的冬天做宣传
为济南的冬天选合适的宣传语。
1.齐读第四段,运用《春》的语言赏析方法对第 四段进行语言的品味和赏析。 【赏析角度】主要角度:修辞、关键词。其它 供选角度:句式、轻声、儿化、叠字、语气词。 2.品味和赏析的内容用文字旁批在课本空白处。
【课件】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妙在雪态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 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动写静,写 出动人的形态。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 点儿粉色”
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 女,写出雪娇美的情态。
薄雪覆盖下的山(4)
作者按怎样的写作顺序描写雪后山景的?
山上
空高 间
山尖
顺 山坡 序低
山腰
松树的尖上顶白花(像看护妇) 全白(镶银边) 白雪黄草(穿花衣) 薄雪露粉色(害羞)
学了课文,请你回想下自己家乡的冬天有怎样的特点,仿照 课文,写一篇文章,字数500字左右。
要求: 1.注意抓住特点来写。 2.写一个段落,不少于2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4.写完后小组互评,用红笔批注其中的写景方法。
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4) 秀气
城外的远山(5)
安闲、淡雅
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 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运用拟人手法,烘托出舒适温暖的环境。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山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 出小山的可爱、慈善,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山的热爱之情。
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 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从人们的感受写,不仅描绘笑容,表现了济南人对冬 天的喜爱和对小山的特殊情感,也洋溢着作者对济南 的冬天的无限喜爱。
课堂检测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D )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 篮里。 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C.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4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 冬天》 课件( 49张pp t)
别忘了掌握以下字词的意义 响晴 ——很晴朗,晴朗无云。 响亮 ——很明亮。 慈善 ——温和,合乎人心意。 贮蓄 ——存放,储藏。 秀气 ——美丽而柔弱。 空灵 ——灵活而不可捉摸,文中指清净。 水墨画 ——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 冬天》 课件( 49张pp t)
2、课文一共有几个段落?哪
些段落是写山,哪些段落是 写水?
一共6段,其中2、3、4段 写山;第5段写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 冬天》 课件( 49张pp 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 冬天》 课件( 49张pp t)
3、概括一下这几段写了什么状态下的山? 各有什么特点?写水又有什么特点?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 冬天》 课件( 49张pp 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 冬天》 课件( 49张pp t)
1、这篇散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 些景物?
阳光、山、雪、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 冬天》 课件( 49张pp 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 冬天》 课件( 49张pp 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 冬天》 课件( 49张pp 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 冬天》 课件( 49张pp t)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 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
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 写景散文。题目明确交待
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地理位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 冬天》 课件( 49张pp t)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 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 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冬天的校园
我们往日那充满活力的校园,一下子变得宁
静起来,枯萎的小草穿上了冬爷爷为它精心制作 的黄色大衣,上面凝着一层厚厚的霜,看上去是 那样柔软,让人不忍心踩踏下去。一阵寒风吹过, 旁边树儿“沙沙”作响,紧接着,几片黄叶落了 下来在空中打转,犹如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在空 中为我们表演!而在这冬天最令人注意的自然是 那发出阵阵香味的腊梅花,瞧,那铃铛般黄色的 小花。这儿一簇,那儿一簇,美极了。摘下一朵, 仔细一看,发现它有好几层花瓣,每一层都是五 片。
作业直通车
借鉴课文某些写法,就你家乡冬天 的风景写一个片段。注意抓住特点来写, 不少于200字。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力求语 言生动形象;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 爱之情。)
1、凌霜傲雪的铁骨——梅花
冬天是威严的,冷酷无情的。然而,梅花
就开在冬天,它对冬天仿佛有着一种特殊的感 情。你看,它迎着风雪开放,而且开得那么美, 那么艳。你一定看到了吧!那凌霜傲雪的铁骨, 那疏影横斜的劲枝,那喷吐幽香的花蕊是多么 令人钦佩,多么使人心醉啊!梅花的美,不正 是冬天赋予的吗?
4、朗读第6自然段,思考 (1)、写冬天济南的水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水 有怎样的特点?
按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
暖(水面冒着热气)、绿(水中绿藻、水藻绿衬 托水绿)、清(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亮 (水上,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 么清凉,那么蓝汪汪的),突出冬天济南的水清 澈透明的特点。 (2)、“水也忍不得冻上”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 法?有何作用?
2、朗读2—5自然段,思考
(1)、描写济南的山是按照怎样的顺序 来写的?冬天,济南的山有怎样的特点?
描写济南的山是按照从里到外,从 上到下的顺序。
写出了济南的山温暖(阳光朗照下 的山)、秀气(薄雪覆盖下的山)、淡 雅(城外的远山)的特点。
(2)、“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分析这句有何作用?
(3)给本自然段分层并概括层意。 (4)第4段中“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 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
微露出点粉色。”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
(5)第4段“那些小山太秀气!”运用了什么 辞手法?有何作用?
3、朗读第4自然段,思考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2)、第4段围绕哪个字按什么顺序描绘薄雪覆 盖下的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响亮 ——很明亮
慈善 ——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这里 指温和,合乎人心意
秀气 —清秀,这里指美丽而柔弱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设若:假若。 贮蓄:存放、储藏。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介绍作者 老舍,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 家、戏剧家。著名作家。 被誉为 “人民艺术家”。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 戏剧 《茶馆》《龙须沟》等。 戏剧《茶馆》被西方人 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 迹” 。
老舍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 夏天是热情奔放的, 秋天是收获幸福的, 谈到冬天,大家常会联想到那凛冽的北风、刺骨 的寒流以及那肃杀的气象;又会想起“千里冰封、万 里雪飘”的辽远,想起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的孤寂。 北方的冬天,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 望而却步,然而北中国的济南,由于特殊的地形,冬 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到是那么的“慈善” 可亲、笑容可掬。今天,就让我们追随老舍先生的足 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馨,济南那 秀气的山、澄绿的水。……
这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从总体上写济南 冬天的特点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 (3)、“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 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 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句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写老城晒着阳光,暖和和安适地睡着,等春
风把它们唤醒,“睡着”“唤醒”运用拟人的修 辞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 感觉与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 特点。
3、无私奉献的冬
冬天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他步伐蹒跚,
历尽苍桑,饱受风雪的磨难,但是他依然不改 对大自然的爱恋。你看,越冬的麦苗身上,是 他盖上的棉被;繁叶落尽的树下,是他执意培 上的冬肥;害虫肆虐的田间,是他施上的杀虫 剂。他使青松更苍翠,使冬梅更芬芳,使天更 高,地更远。人们更坚强,他把自己最好的东 西都奉献给了这个世界,对于自己,没有丝毫 保留。当春天的脚步逐渐走近的时候,他又是 那样断然离去,把希望与祝愿给了新的一年。
整体感知
1、作者描绘的美景可归纳为几幅 画面?请你为这几幅画分别拟写一 个小标题。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概括 各部分内容。
1、作者描绘的美景可归纳为几幅画面? 请你为这几幅画分别拟写一个小标题。 三幅
一幅: 小山摇篮图
二幅: 雪霁初晴图
三幅: 空灵水晶图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
学
1.了解济南冬天的景物特点。
习
2.学习老舍先生的写景方法。
目
3.抓住特点写写家乡的景物。
标
4.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品质。
检 查 预 习
济南( Jǐ )着落( zhuó ) 宽敞( chǎng )贮蓄( zhù ) 澄清( chéng )暖和( huo ) 发髻( jì )水藻( zǎo ) 看护 ( kān ) 薄雪 ( báo )
与课文有关经历
1918年,师范毕业后在北京任教; 1924年,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 1930年,回国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 山东大学担任教授。
作者称山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济南 的冬天》为1931年在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
文体 写景散文 选自
《一些印象(四五六七)》 《老舍全集》第十四卷,人民 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朗读第6自然段,思考 (1)、写冬天济南的水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水有怎样的特点? (2)、“水也忍不得冻上”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 法?有何作用? (3)、“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运用什么修辞 手法?有何作用? (4)、“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运用什么修 辞手法?有何作用? (5)“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 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 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 手画的吧。”分析两个“卧”字的作用。
(5)“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 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 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 代的名手画的吧。”分析两个“卧”字的作用。
两个“卧”字,表达出舒服安适之感,把 济南的山景想象成“水墨画”,突出了冬日雪 景只有黑白两色而又清新淡雅的特点,表达作 者衷心的喜爱。
(3)给本自然段分层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统领全段,点 出小雪可以把小山点缀得更秀美。
第二层(看吧······更美的山的肌肤)写雪后山 景的秀美动人和薄雪的娇美情态。
第三层(等到快日落······那些小山太秀气): 写小山太秀气,受不住大雪。
(4)、第4段中“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 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 微露出点粉色。”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
第一部分(1):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 特点。
第二部分(2—6)):具体描写济南冬天的 山水景色,突出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和赞美。
一层(2):承上启下,引出对济南冬天山和水的 描写。 二层(3—5):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3段:济南的地理特点。 4段:薄雪覆盖下的山。 5段:城外远山。 三层(6):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济南冬天的总体特征:温晴。写北平、伦敦、 热带是为了与济南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无风声、 无重雾、无毒日,突出“温晴”的特点,赞誉济 南是个“宝地”,为下文作铺垫。
2、朗读2—5自然段,思考
(1)、描写济南的山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冬 天,济南的山有怎样的特点? (2)、“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分析这句有何作用? (3)、“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 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 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句运用什么修 辞手法?有何作用? (4)、“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 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 何作用?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水写得含情脉脉, 突出了水绿得特点。
(3)、“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运用什么修 辞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
(4)、“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运用什么 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蓝汪汪、清亮亮 的天空比作“蓝水晶”,突出了天的清亮、晴 朗,生动形象。
4、乡村的冬天
田地蒙着一层薄薄的霜,透过那层薄薄的
霜,可以看到下面僵化的土地,冻硬而干裂。 田里的刚刚出土的麦苗是那样怯弱,原本绿嫩 的叶子,显然已被冬天贴上了自己特有的标签, 像孩子冬天被冻坏的脸。冬天田野的呼声更甚, 让单独走在路上的人心里发毛,那树干上没有 了枝叶,却被风摇曳得吱吱作响,像在悲泣, 又像在疯狂地舞蹈。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融情于景,把夕阳斜
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 描绘出了夕阳斜照下的雪色娇美的情态。表达了 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第4段“那些小山太秀气!”运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济南雪后山 景的美丽而娇弱的情态,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重点探究
1、朗读1自然段,思考 (1)、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请你 用三个词来概括。 (2)、济南冬天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为什么要写北平、伦敦、热带的冬天?
1、朗读1自然段,思考
(1)、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请你用三个词 来概括。
无风 晌晴 温晴 (2)、济南冬天的总体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要 写北平、伦敦、热带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