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是班主任工作之本

合集下载

师德师风,教育事业的立身之本

师德师风,教育事业的立身之本

师德师风是教育事业的立身之本。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秉持着高尚的道德标准,塑造良好的师风形象。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在教育事业中践行。

首先,师德师风是教育事业的灵魂。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

只有具备高尚的师德,才能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公民。

因此,我们必须严守职业道德,遵守法律法规,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其次,师德师风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学生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以身作则,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指导他们。

我们要懂得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我们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引领他们走上正确的成长之路。

第三,师德师风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只有教师具备崇高的师德,才能有效地传递知识,引导学生的成长。

师德的缺失往往会导致教育事业的低效和不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教师的师德意识,加强师德师风的教育和管理,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最后,如何在教育事业中践行师德师风呢?首先,我们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担当。

其次,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育理念的更新。

同时,我们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关心学生的成长和需求。

此外,我们还要注重自身品行修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总之,师德师风是教育事业的立身之本。

通过遵守职业道德、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等方式,我们可以践行师德师风,为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只有以高尚的师德师风引领教育事业,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师德 — 教师的立身之本

师德 — 教师的立身之本

师德—教师的立身之本
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遵守教育伦理和职业道德规范,以良好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品德修养和优秀的教育实践为基础,成为教育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素质。

首先,师德是教师立身之本,是教师职业发展和成长的基础。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领者和榜样,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

其次,师德对于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的师德水平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效果。

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教师才能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以及灵活运用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此外,师德也是维护教师职业形象和社会声誉的重要保障。

教师是社会的守望者和传递者,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价值观念。

教师必须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教书育人的初心,做到守纪律、遵规范、讲文明、树形象,以良好的师德塑造教师的职业形象,树立良好的社会声誉。

总之,师德是教师立身之本,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是教师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也是维护教师职业形象和社会声誉的必要条件。

教师应时刻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心,不断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为社会培养有德有才的新一代。

教师要以德施教 以德立身 践行立德树人

教师要以德施教 以德立身 践行立德树人

教师要以德施教以德立身践行立德树人教师要以德施教,以德立身,践行立德树人。

这是教师的职责和使命,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要求。

教师以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教诲和引导,使学生不仅在学术上有所进步,更在德育上有所涵养。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引路人,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

教师要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并在道德品质上有所提升。

教师要做到言教和身教相一致,做到言行合一,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

教师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注重德育。

教育不仅仅是纯粹的知识传授,更是培养学生的品质和修养。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在平凡的日常教育中,注重培养和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师要注重以身作则,践行立德树人。

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

教师要保持高尚的人格,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同时给予关爱和帮助,在生活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智慧。

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要以德施教,以德立身,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

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注重德育,并以身作则,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

教师要时刻牢记教育是神圣的事业,教师是神圣的职业,要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负责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四有老师讨论活动体会

“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四有老师讨论活动体会

“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四有老师讨论活动体会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师者必须以德为先,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本。

每一位老师都必须认真学习“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为育人理念。

“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我们学校是农村学校,是薄弱学校,我们学校应以什么为育人理念?这是我们这次开展的“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争做四有好老师、争当四个引路人大讨论活动讨论活动主要议题。

我校在校学生有80%左右是留守儿童,有的是单亲,有的是孤儿,还有的是残疾。

这些学生家庭教育是不健全的,缺少感恩教育、励志教育、道德教育。

比如十月八日,我们学校八年级一个女生离家出走到外省市(河南、上海);近段时间因琐事二个学生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将引出现极端事件;九年级有一女生因家长教育方式不当,进而到学校欲行极端行为。

这些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家庭道德教育缺失,容易造成留守儿童道德失范以及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扭曲。

留守儿童长期无法得到父母在道德观念、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直接引导及帮助,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文化、思想、行为的影响。

在与我校的一些留守儿童交流中发现,许多留守儿童认为读书就是为了挣钱,他们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文化、思想、行为的影响,学习动机被功利化了。

因此,“立德树人”是我们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主方向!我们学校培养的不是只会考高分的“学霸”,认真读书,长大了就能多挣钱,而是有着健全道德的人。

立人先立德,这是从古至今不变的命题。

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而“立德”之所以被摆在首要位置,就是因为无论什么时候,道德永远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师德—教师的立身之本

师德—教师的立身之本

师德—教师的立身之本师德,作为一种行业道德,既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标志。

良好的师德是教师必备的品质,也是教师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当今社会,教师的角色越来越被重视,对师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培养教师的良好师德已成为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首先,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

教师作为社会的高尚职业,必须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

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倾心公益,扎根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尊重师长,学会待人接物和处事原则,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教师也应该具备热爱学生、悉心育人的责任感,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素质上得到全面提升。

其次,师德是教师自我修养和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人类思想道德的引领者、文化传承者和社会发展的推动者。

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关注时事语境和教育改革动态,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

最后,师德也是教师维护职业尊严和形象的重要保障。

教师是社会权威的代表之一,其形象和声誉不仅关系到自身的职业发展,也关系到整个教育行业的发展。

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言行举止,积极营造热爱工作、崇尚职业、分享经验、尊重合作的良好职业氛围。

要树立教师职业操守的观念,始终保持职业敬业精神,把爱岗敬业、雷厉风行的精神融入教育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客户服务能力。

总之,师德是教育行业的重要标志,也是教育行业的立身之本。

教师要时刻关注自身的职业操守和专业标准,坚守道德底线,遵守教育法规,切实履行教师的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只有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专业能力,以教师的真诚、爱心和善良感染和引领学生成长,才能追求更高品质的教育,推动教育进步和发展。

教师要以德施教 以德立身 践行立德树人

教师要以德施教 以德立身 践行立德树人

教师要以德施教以德立身践行立德树人教师是社会的栋梁,是国家的未来。

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教师的辛勤耕耘和教书育人的辛勤付出。

教师要以德施教,以德立身,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作为社会的精英,身上的责任重大,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上有过硬的本领,更要在思想和行为上做出表率,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

只有以德为先,才能真正取信于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道德的熏陶和教育。

教师要以身作则,把道德品质融入到日常教学教育中,用自己的榜样影响和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崇德向善中茁壮成长,在真、善、美的影响下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教师要以德立身,就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

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作为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的知识储备保持领先地位,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强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情感修养。

只有不断地开阔自己的心胸,提高自己的情感素质,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

要不断锤炼自己的品行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教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敬业精神,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才能在教育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践行立德树人是教师的神圣使命和崇高追求。

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让学生在处处见到师范,处处受到教育。

教师要以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教学氛围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只有树立正确的导向,才能让学生在社会大潮中立稳脚跟,才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只有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践行所讲的道德,才能使学生在转瞬即逝的人生中受益终身。

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是教师育人的根本任务,更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

教师演讲稿:师德,教师的立身之本

教师演讲稿:师德,教师的立身之本

教师演讲稿:师德,教师的立身之本尊敬的领导、敬爱的同仁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师德,教师的立身之本”。

师德,是我们教师职业的根本,是我们立足于教育岗位上的基石。

教师作为社会的引路人,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塑造他们的人格。

只有具备高尚的师德,我们才能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引领他们向上成长。

首先,师德是榜样。

众所周知,学生是“模仿动物”,他们对老师的行为举止、言谈举止都会进行模仿。

因此,我们作为教师,首先要作为良好的榜样,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教给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处事原则。

其次,师德是责任。

教育是一项圣职,我们肩负着培养国家栋梁的重大使命。

我们要牢记自己的责任,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

要有耐心细致的教学态度,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和困惑,为学生排忧解难。

只有做到责任到人、全力以赴,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人才。

再次,师德是爱心。

教师应具备满腔的爱心和激情,对待学生要以无私的爱心、宽容的胸怀。

关心学生成长,关爱他们的情感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支持。

只有与学生真心相待,才能让他们建立起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校的归属感。

最后,师德是学术规范。

教师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和教育理论,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要遵守教育规范,严禁替学生抄袭、作弊,要教授正确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

各位同仁,教师是光明的引路人,我们的行为影响着学生一代又一代的成长。

师德,是我们教师立身之本,也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让我们携手共进,以高尚的师德塑造好自己,培养好学生,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请从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三个方面,谈一下如何自我修养师德。

请从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三个方面,谈一下如何自我修养师德。

请从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三个方面,谈一下如何自我修养师德。

自我修养师德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从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三个方面,谈一下如何自我修养师德。

1、以德立身
以德立身是教师自我修养的基础。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师德师风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准则。

其次,要热爱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心做好教育工作。

第三,要始终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素质。

第四,要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

2、以德立学
以德立学是教师自我修养的核心。

首先,要始终坚持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次,要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第三,要注重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不断拓展学术视野和知识面。

第四,要注重与同事的协作和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3、以德施教
以德施教是教师自我修养的重要体现。

首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优点和不足之处,因材施教。

其次,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实践。

第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
水平,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

第四,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自我修养师德是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教育事业的重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是班主任工作之本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沟通家长和社会的桥梁,是学生思想教育的骨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班主任的肩上担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他们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

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

作为班主任,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所以,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健全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要达到此目标,班主任必须要有爱心、耐心、热心和责任心;应该善于理解、宽容、忍耐、疏导学生;应该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一、用爱心去理解和宽容
苏霍姆林斯基把爱孩子看作是教师最重要的品德,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身为班主任,我把我所带的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

遇到任何事情都象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去理解他们。

对学生的宽容(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加上恰到好处的点拨,就能赢得学生双倍的尊重,就能增强教育的效果,激励学生健康地成长。

二、用耐心去沟通和疏导
学生阶段的教育,是培养美德,矫正陋习的时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因为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控制能力一般都较差,有些道理似懂非懂,但有些道理并非不懂,而是管不住自己。

事实上,他们也往往对自身存在的弱点不满意,只是一旦遇到具体事例就容易旧病复发。

因此,对待学生,我的方针是:忍耐——教育——再忍耐——再教育。

如果有谁奢望通过一两次教育,就能使一个问题学生彻底转变、焕然一新,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班主任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否则就会一次容忍、两次对立、三次顶牛、四次冲突;而师生关系一旦转变成对立冲突的紧张模式,那教育纯粹就是一句空话。

所以,忍耐是班主任必修的一项基本功,正是凭着这个法宝,我解开了许多看似难以解开的症结,也打开了许多看似难以开启的心扉。

三、用热心去关爱和感化
许多教师都把成绩不好的学生当作“差生”,不对其抱有希望,不想管他,不放心让他做任何事情。

而且有的班主任还不希望班里的“好生”受到他们的影响,那些“好生”就不会理“差生”,那么,能与“差生”玩在一起的只有“差生”。

这时候,他们会情绪低落,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于是就可能出现一系列不良后果:逆反、逃学、打架等等。

有这种行为的班主任,是否在反省自己最初的行为葬送了一个人的一生呢?其实,这些学生尤其需要教师,特别是需要班主任那颗融冰化雪的热心,去碰撞出他们内心深处的火花。

因为这种“差生”在班级中被冷落太久,会有较之于别人更为深刻的不安全感。

班主任要理解他们在班级氛围中所承担的沉重的心理压力,经常给他们帮助,与他们谈心,交流情感,去唤醒他们心中沉睡的一些美好的东西,让他们的内心充满激情和希望。

这时,你就会发现,原来他们也有许多优点,也是可塑之材。

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剖璞见玉,努力寻
找其闪光点,挖掘出生长点,再培土浇水施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成为有用之才。

四、用无私奉献去践行职责
泰戈尔说:“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优美的,但是让我做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

”班主任应该具有这种只要能培育出红花,就心甘情愿做一片绿叶的自我奉献精神。

班主任工作的突出特点是:劳身费神。

近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是坚持早到晚走。

无数个清晨,当别人还在甜美的梦乡中,我已走在清冷的上班路上;无数个夜晚,当金秀县城已是万家灯火时,我才踏上归途,因为理解就要倾注心血,尊重就要付出真诚,疏导就要花费时间精力。

多年来,我坚持通过电话、家访、书信等多种方式,随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做到工作有的放矢。

为了教书育人,我付出的劳动,已经远远不止八小时的工作量;无数次披星戴月,多少个不眠之夜,有时换来的却是学生的埋怨,甚至是家长的不理解和不配合,但我从不轻言放弃。

太阳洒向人间的光和热是无私的,作为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是不需要回报,无论怎样我都无怨无悔。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就在于“教育者与自己的教育对象的每一次接触,都能激发他们心灵的热情”。

那么,教育的真谛究竟是什么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如果说诗人所表现的,是春雨对生命万物的无声滋润,那么,教师对学生孜孜不倦地教诲,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忍耐和疏导,不正恰似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