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
国家新规范建筑面积计算规则2024版

国家新规范建筑面积计算规则2024版在2024年,中国国家提出了新的规范,对建筑面积计算进行了统一和规范化。
这一规范的制定旨在规范建筑行业,提高建筑质量,促进城市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国家新规范建筑面积计算规则2024版。
首先,新规范对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规定。
建筑面积不再是简单地以建筑外墙边线或者外表面积计算,而是根据不同功能建筑按照特定的规则进行分类计算。
例如,住宅建筑的建筑面积以室内净面积为基础;商业建筑的建筑面积除了包括室内净面积,还包括公共设施面积、商业设施面积等。
这样的分类计算方法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建筑的实际使用面积。
其次,新规范对建筑面积计算中的“墙体面积”进行了详细的界定。
墙体面积不再简单地是指建筑外墙的表面积,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非承重墙体,只计算一半的墙体面积;对于有开窗的墙体,将窗洞的面积从墙体面积中扣除。
这样的界定使得建筑面积计算更加精确,避免了过高或过低估计建筑面积的情况。
第三,新规范对建筑的功能区划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建筑的功能区划包括公共区域、私人区域、服务区域等。
新规范对这些功能区划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公共区域面积应符合人流量的需求,私人区域的面积按照人均占用面积计算等。
这样的规定使得建筑的各个功能区划更加合理和科学,提高了建筑的使用效率和舒适度。
此外,新规范还对公共设施、通道、电梯等进行了具体的规定,要求建筑中应有足够的公共设施服务人员的需求,通道的宽度和电梯的数量应满足建筑使用的需要。
这样的规定保障了建筑的使用便利性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国家新规范建筑面积计算规则2024版的出台,对于规范建筑面积的计算和功能区划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一规范的制定,使得建筑面积计算更加准确和规范,使得建筑的功能区划更加合理和科学,提高了建筑的质量和使用效率。
这对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 注意点:1、多层建筑物的层高指上下两层楼 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不是净高的概 念了,要和单层的作区别。
❖ 注意点:2、建筑物最底层的层高:
❖ (1)有基础底板的指基础底板上表面结构标 高至上层楼面的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 (2)没有基础底板的指地面标高到上层楼面结 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 这里的高度指室内地面标高至顶面板板面 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 单层建筑物内如带有部分楼层者,亦应计算建 筑面积。这部分主要指厂房、剧院、礼堂内的 部分楼层。如图所示,只计算二层以上楼层面 积,底层不再计算面积。如车间内为生产服务 而建的单层房间,这部分不再另计建筑面积。
四、多层建筑物
❖ 多层建筑物首层应按外墙勒脚以上结构 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应 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 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 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 注意点:2、建筑物间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应和 自然层一致,所以按照层高分界,按照2.2m分界。
❖ 注意点:3、如果建筑物间的架空走廊有永久性顶盖 “无围护结构的”,按照“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 /2计算”,如果“无顶盖,无围护结构的”,不计 算建筑面积。
❖ 两个建筑物间有围护结构的架空通廊,按通廊的 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没有围护结构的架空通 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 注意点:1、建筑物的门厅大厅,无论多高,一律 按照一层计算。
❖ 注意点:2、建筑物的门厅、大厅内设有回廊时, 按照结构地板水平面积计算,这里是 “结构地板 水平面积”
❖ 注意点:3、门厅、大厅内设有回廊时,应视同结 构和用途的分层,和自然层一致,所以按照层高分 界,按照2.2m分界。
建筑面积计算的一般规定

建筑面积计算的一般规定1 层高超过2.2米的楼层均应计算建筑面积,层高不超过2.2米的建筑楼层不计算建筑面积。
2 单层建筑物,不论其层高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穿过建筑物的通道及建筑物内的门厅、大厅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3 建筑面积有预售面积和竣工建筑面积之分,预售建筑面积的计算依据是建筑施工图,竣工建筑面积的计算依据是竣工后的实际建筑物尺寸。
计算全部建筑面积的范围1 单层建筑物内设有部分楼层者,层高超过2.2米应计算建筑面积;高低连跨的单层建筑物,需分别计算建筑面积时,应以结构外的边线为界。
2 整栋建筑物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之和计算;其一层及各层建筑面积均按外墙的部位,按结构(柱)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3 建筑物外外墙的部位,按结构(柱)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4当外墙为非垂直墙面时,按离地、楼面以上2.0米处的外墙或结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5 突出建筑物主体结构或外墙的玻璃幕墙、金属板幕墙或组合幕墙,均按幕墙的框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为方便起见框架突出主体结构或外墙一律按150毫米计算。
6 地下室、半地下室及相应的对外出入口建筑面积,按其中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水层及保护墙)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7 建于坡地的建筑物利用吊脚空间设置架空层或深基础地下空间加以利用时,其层高超过2.2米,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8 建筑物门厅、大厅内设有回廊时,其层高超过2.2米以上的的按其上口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9 室内楼梯间、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垃圾道、烟道等均按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10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屋面板底距楼面楼面净高超过2.0米部分的空间,计算该部分的全部建筑面积。
11 屋面顶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按围护结构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12 设有结构层的书库、立体仓库、立体车库按结构层计算建筑面积,没有结构层书库按承重书架层计算建筑面积。
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一、一般规定l.房屋面积计算系指外围水平面积及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其中包括房屋建筑面积、共有建筑面积、使用面积等的测算。
2.房屋建筑面积计算按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层高2.20 米(含2.20 米,下同)以上的永久性建筑。
3.房屋共有建筑面积系指各产权人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
4.房屋使用面积系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房屋的内墙面水平面积计算。
5.房屋层数是指房屋的自然层数,一般按室内地坪±0米以上计算。
假层、附层(夹层)、插层、阁楼(暗楼)、装饰性塔楼,以及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水箱间不计层数。
6.房屋所在层次是指本权属单元的房屋在该幢楼房中的第几层。
地下层次以负数表示。
二、计算全部建筑面积的范围1.永久性结构的单层房屋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单层房屋内如带有部分楼层者,符合规则一般规定的亦应计算建筑面积。
2.多层和高层房屋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
3.房屋内的技术层(管道层、附层、夹层等)层高在2.20 米以上的按其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4.穿过房屋的通道,房屋内的门厅、大厅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门厅、大厅内的回廊部分,层高在2.20 米以上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5.楼梯、楼梯间、电梯(观光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按房屋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6.属永久性结构有上盖的室外楼梯,按各楼层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7.房屋天面上属永久性建筑,层高在2.20 米以上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按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8.原始设计斜面结构屋顶下加以利用的空间,高度在2.20 米以上的部位,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9.挑楼、全封闭的阳台接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10.与房屋相连的有柱走廊、两房屋间有上盖和柱的走廊,均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11.房屋间永久性的、封闭的架空通廊,按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12.层高在2.20 米以上的地下层(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车库、地下商场等)及其相应出入口,按其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保护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2023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2023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本规则适用于2023年及以后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
1.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总则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结构外围水平面积,包括房屋的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
建筑面积的计算应遵循国家、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的标准和规范,并遵循本规则。
2. 计算全部建筑面积的范围(1)单层建筑物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多层建筑物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
(2)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时,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应按其相应自然层划分,并计算建筑面积。
(3)高低联跨的建筑物,应以高跨结构外边线为界分别计算建筑面积。
(4)结构内外边线重合时,应按中心线计算建筑面积。
(5)建筑物的变形缝应按自然层合并在建筑物面积内。
3. 计算一半建筑面积的范围(1)半地下室、地下车库的上开口部分。
(2)室外踏步、楼梯、阳台、挑檐等。
(3)宽度超过2.10m的雨篷及流淌檐。
(4)有顶盖的采光井。
4. 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1)层高在2.2m以下的房屋,净高在2.05m以下的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2)突出房屋墙面的构件、配件、艺术装饰、挑檐、垛沿及旗杆等。
(3)无功能作用的柱间壁墙、门窗套、装饰性的幕墙等。
(4)建筑物间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有顶盖的楼梯口、水箱间等。
(5)单层建筑物内分隔出的单层房间,舞台及后台悬挂幕布、布幕等。
(6)建筑物内宽度小于300mm的变形缝、沉降缝等。
(7)独立烟囱、烟道、地沟、油(水)罐、气柜、水塔、贮油(水)池、贮仓、栈桥、地下人防通道、地铁隧道等构筑物。
(8)单层高架仓库和单层多层高架仓库屋顶的高度不低于8m,小于10m时,按单层计算;大于10m时,按多层计算。
(9)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深基础架空层的建筑面积,设计加以利用并有围护结构的,按其外围水平面积计算;设计加以利用,无围护结构的建筑吊脚架空层,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
(10)多层建筑物坡屋顶内和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设计加以利用并有维护结构的,按其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的1/2计算。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GB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GB
根据GB规定,建筑面积分为建筑总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和净使用面积三种不同的计算方式。
1.建筑总面积:是指建筑物各楼层的总面积,包括地下室、地上楼层和屋顶部分。
建筑总面积用于评估建筑物的整体规模和承重能力。
其计算方式为:每层建筑面积的总和加上屋顶面积。
2.建筑占地面积:是指建筑物在地面上占据的面积,通常以地块的投影面积来计算。
建筑占地面积用于评估建筑物在地面上的占用情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其计算方式为:建筑物的最大外形尺寸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3.净使用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实际可供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壁、柱子、楼梯等构件所占用的面积。
净使用面积用于评估建筑物内部功能空间的大小和可利用性。
其计算方式为:建筑物内部每个房间的面积的总和减去墙壁、柱子等构件所占用的面积。
此外,GB规定了建筑面积计算中的一些常用术语和计算方法,如建筑高度、建筑物深度、套内面积等。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GB还涉及到不同建筑类型的特殊要求,如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办公建筑等。
总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GB的制定旨在统一建筑面积计算方法,提高建筑面积计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参考依据。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 解:压桩:3.14×(0.352-0.242)(以桩截面尺寸为准) ×26.35(设计桩长含桩头长度)×250(根数)
• 接桩:250(题意中单根桩长为13米,设计桩长为26米,所以 接桩数量同管桩根数)
• 送桩: 3.14×(0.352-0.242)(以桩截面尺寸为准)×(3.6 桩顶标高-0.3室外标高+0.5桩架综合高度)×250(根数)
。
例1:某打桩工程,设计预制方桩300mm*300mm,桩长 18m(6m*3)共200根,自然地面标高-0.6m,桩顶标高-
2.15m 采用柴油打桩机施工,方桩包角钢接头。计算打桩、接桩、 送桩工程量并根据14年计价定额计算综合单价(型钢含量不
调整)
• 解:1、打桩:18*0.3*0.3*200=324m³
(五)地下室、半地下室(车间、商店、车站、车库、仓库等), 包括相应的有永久性顶盖的出入口,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括 采光井、外墙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 计算1/2面积。(详见教材P226)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增加了建筑物架空层的面积计算规定,取消 了深基础架空层;
26.71
1.4*(1.2+0.3*2)*(12.6-2.4-2.0/22.0/2)
20.66
1.4*(1.2+0.3*2)*(4.8-1.8/22.0/2)*2
14.62
5/A-B
1.4*(1.2+0.3*2)*(5.4-2.0/2-1.8/2) 8.82
B/1-2
1.4*(1.2+0.3*2)*(6.6-2.0/2-1.8/2) 11.84
放坡系数:k=B/H 坡度:1:k=H:B
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

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一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角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层建筑物高度在2.20米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高(2)度不足2.20米者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
(3)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净高超过2.10米的部分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米至2.1米的部位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净高不足1.2米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
二单层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者,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维护结构的,应按其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层高不足2.20米者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
三多层建筑物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0米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米者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
四多层建筑物坡屋顶内和场馆看台下,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净高超过2.10米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米至2.1米的部位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当设计不利用或室内净高不足1.2米时不应计算面积。
五地下室,半地下室,(车间,商店,车站,车库,仓库等)包括相应的有永久性顶盖的出入口,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括采光井,外墙防潮层及其保护墙。
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米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米者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
六坡地的建筑物吊角架空层,深基础架空层,设计加以利用并有维护结构的,层高在2.20米及以上的部分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米的部分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
设计加以利用,无围护结构的建筑物掉角架空层,应按其利用部位水平面积的二分之一计算;设计不利用的深基础架空层,坡地掉角架空层,多层建筑物坡屋顶内,场馆看台下的空间不应计算面积。
七建筑物的门厅,大厅,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门厅,大厅设有回廊时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不足2.20米者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
八建筑物间有架空走廊(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
一
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角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层建筑物高度在2.20米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高
(2)度不足2.20米者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
(3)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净高超过2.10米的部分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米至2.1米的部位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净高不足1.2米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
二
单层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者,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维护结构的,应按其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层高不足2.20米者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
三
多层建筑物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0米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米者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
四
多层建筑物坡屋顶内和场馆看台下,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净高超过2.10米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米至2.1米的部位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当设计不利用或室内净高不足1.2米时不应计算面积。
五
地下室,半地下室,(车间,商店,车站,车库,仓库等)包括相应的有永久性顶盖的出入口,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括采光井,外墙防潮层及其保护墙。
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米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米者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
六
坡地的建筑物吊角架空层,深基础架空层,设计加以利用并有维护结构的,层高在2.20米及以上的部分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米的部分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
设计加以利用,无围护结构的建筑物掉角架空层,应按其利用部位水平面积的二分之一计算;设计不利用的深基础架空层,坡地掉角架空层,多层建筑物坡屋顶内,场馆看台下的空间不应计算面积。
七
建筑物的门厅,大厅,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门厅,大厅设有回廊时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不足2.20米者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
八
建筑物间有架空走廊(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米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米者计算二分之一面积。
有永久性顶盖无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二分之一计算。
九
立体书库、立体出库、立体出库,无结构层的应按一层计算,有结构层的应按其结构面积分别计算。
层高在2.20米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米者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
十
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应按其围护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
20
米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米者计算二分之一面积。
十一
建筑物外有结构维护的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应按其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米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米者计算二分之一面积。
有永久性顶盖无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二分之一计算。
十二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二分之一计算。
十三
建筑物顶部有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层高在2,20米及以上者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 米者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
十四
没有围护结构不垂直水平面而超出底板外檐的建筑物,应按其底板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0米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
层高不足2.20米者计算二分之一面积。
十五
建筑物内的室内楼梯间、电梯井、观光电梯井、提物丼、管道丼、通风排气竖井、垃圾道、附墙烟囱应按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
十六
雨篷结构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超过2。
1米者,应按雨棚结构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二分之一计算。
十七
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应按雨篷结构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二分之一计算。
十八
建筑物的阳台均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二分之一计算。
十九
有永久性顶盖无维护结构的车棚、货棚、站台、加油站、收费站等,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二分之一计算。
二十
高低联跨的建筑物,应以高跨结构的外边线为界分别计算建筑面积;其高低跨内部连接时,其变形缝应计算在低跨面积内。
二十一
以幕墙作为围护结构的建筑物,应按幕墙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
二十二
建筑物外墙外侧有保温隔热层的,应按保温隔热层的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
二十三
建筑物内的变形缝,应按其自然层合并在建筑物面积内计算。
二十四
下列项目不计算面积;
1 建筑物通道(骑楼、过街楼的底层)
2 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夹层。
3 建筑物内分隔的单层房间、舞台及后台悬挂幕布、布景的天桥、挑台等。
4 屋顶水箱、花架、凉棚、露台、露天游泳池。
5 建筑物内的操作台、上料平台、安装箱和罐体的平台。
6 勒脚、附墙柱、垛、台阶、墙面抹灰、装饰面、镶贴块料面层、装饰性幕墙、空调室外搁板(箱)、飘窗、构件、配件、宽度在2.10米以内的雨棚,以及建筑物内不相连的装
饰性阳台、挑廊。
7 无永久性顶盖的架空走廊,室外楼和用于检修、消防等的室外钢楼梯、爬梯。
8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9 独立烟囱、烟道、地沟、油(水)罐、气柜、水塔、储油(水)池、储藏、栈桥、地下人防通道,地铁隧道。
钢筋力学
钢筋重量表(kg/米)
¢4=0.099kg ¢18=2.00kg
¢5=0.154kg ¢20=2.47kg
¢5.5=0.186kg ¢22=2.98kg
¢6=0.222kg ¢25=3.85kg
¢6.5=0.26kg ¢28=4.38kg
¢8=0.395kg ¢32=6.31kg
¢10=0.617kg ¢36=7.99kg
¢12=0.888kg ¢40=9.87kg
¢14=1.21kg ¢50=15.42kg
¢16=1.58kg
钢筋每米的重量计算方法;
G=0.006165xd2 (钢筋的直径)
估算钢筋重量的方法;
钢筋的长度=配件钢筋面积÷钢筋间距
钢筋施工图例及表示方法;一般钢筋,
常用构件代号;
比例与坡度
用已知数斜段、高、底宽,乘以表中相应的系数值,就得出所求的高、底宽或斜段长度。
表(坡度计算系数表)
1梁平法施工图中的梁编号;(集中标注)
(注:(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记入跨数。
2柱平法施工图中的柱编号:
4墙(剪力)平法施工图中的类型及代号(墙梁类型及代号)
1受拉钢筋(d为钢筋直径)
2受压钢筋
钢筋一般送试件长度;
短比例试件;5d+200
长比例试件;10d+200
一纵向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表;
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ƒy
la=a×───×d
ƒt
式中;la代表锚固长度。
a代表钢筋外形系数,光面钢筋为0.16;带肋钢筋为0.14;螺旋肋钢丝为0.13。
ƒy代表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值(Mpa)
ƒt代表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值(Mpa)当混凝土等级高于C40时,按C40算。
d为钢筋的公称直径(mm)
注;1 当光圆钢筋的末端做180°弯钩时,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3d。
2 在任何情况下,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50d。
二抗震地区的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aE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一.二级抗震等级LaE=1.15La
三级抗震等级LaE=1.05La
四季抗震等级LaE=La
表;
说明;1 四级抗震等级LaE=La
2 弯锚时,有些部位的锚固长度≥0.4LaE+15d,具体见各类构件的标准构造详图。
3 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如滑膜施工)时,其锚固长度乘以修正系数1.1。
4 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
5 d为钢筋直径。
建筑配筋计算方法
按承载能力计算;R≥r0S
R代表结构抗力。
r0代表结构重要性系数。
S代表载荷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