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PPT模板
合集下载
中日甲午战争-已修改(全面)_图文

海、广州、汉口、天 津等城市,民族工业 有所发展,其他一些 地方也出现了商办厂 矿企业。
《时局图》是近代 爱国者谢缵泰所作 ,图中“不言而喻 ,一目了然”的对 联,生动形象地揭 露了清政府的腐败 和帝国主义列强对 中国的侵略。 有人为此画题诗曰 :“沈沈(沉沉) 酣睡我中华,哪知 爱国即爱家。国人 知醒宜今醒,莫待 土分裂似瓜”。
满蒙
中国
朝鲜 日本
台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大陆政策
1、原因: (1)1868年日本明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新,首先是
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的国 力逐渐强盛。(2)但是由于改革不彻底,日本仍 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3)人民起义不断 。
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日本统治者要
求2对、外五侵大略步扩:张第寻一求步出是路侵。占中国的台湾;第二
三、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1895-1898年间,国
4、影响:
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
◆对中国:
企业,资本在万元以
①宣告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上就有六十多家,其
②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中80%属于轻工业
③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不仅原来较好的上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民族 危机空前严重;
④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 ⑤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 义的发展。
1、胜负之决定因素
对于一场战争,事后的分析往往是由果溯因的推演,理由很多, 但价值不大。
回归当日之情境,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因素无非两条:一是 决策层的决心和调动资源的能力;次是军事力量的对比和统帅的临 机指挥的能力。
在这两点上,清政府和北洋水师全面落后于日本。
2、战前之形势
甲午中日战争-(共31张ppt)

甲午中日战争
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熟练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明确帝国主义瓜分中 国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2、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左宝贵、邓 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清朝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3、学会通过《甲午战争示意图》掌握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事迹,培养 识图能力。通过分析三国干涉还辽和门户开放的内容理解其实质,提高学生的 分析理解历史史实的能力。
材料说明了什么?
新课讲解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1)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这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 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2)1894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 政府“助剿”, 处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
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这次 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
口岸 宁波、上海
庆、苏州、杭州)
地。
其他 协定关税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列强由商品输出,发展到资 本输出。
新课讲解 俄国
三国干涉还辽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法国 履行对俄结盟义务
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
德国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
日本 清政府
探究研讨 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是什么?
帝国主义(日俄)瓜分中国矛盾的激化
学习目标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马关条约》,“门户开放”政策 难点:《马关条约》的影响,对“门户开放”政策的理解。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预习P10-P15页课本,回答以下预习问题: 1、日本为什么要发动甲午战争?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 中日战争”? 2、《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3、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有哪些?
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熟练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明确帝国主义瓜分中 国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2、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左宝贵、邓 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清朝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3、学会通过《甲午战争示意图》掌握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事迹,培养 识图能力。通过分析三国干涉还辽和门户开放的内容理解其实质,提高学生的 分析理解历史史实的能力。
材料说明了什么?
新课讲解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1)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这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 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2)1894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 政府“助剿”, 处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
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这次 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
口岸 宁波、上海
庆、苏州、杭州)
地。
其他 协定关税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列强由商品输出,发展到资 本输出。
新课讲解 俄国
三国干涉还辽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法国 履行对俄结盟义务
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
德国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
日本 清政府
探究研讨 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是什么?
帝国主义(日俄)瓜分中国矛盾的激化
学习目标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马关条约》,“门户开放”政策 难点:《马关条约》的影响,对“门户开放”政策的理解。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预习P10-P15页课本,回答以下预习问题: 1、日本为什么要发动甲午战争?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 中日战争”? 2、《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3、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有哪些?
甲午战争优质课件PPT

钱无万数
2021/02/01
14
眈眈无厌彼硕鼠,民则何 辜罹此苦。成败利钝非所 睹,何况闽粤百万户。人 人效死誓死拒,万众一心
谁敢侮。
2021/02/01
15
“若午夜暴闻轰雷, 惊骇无人色,奔走相 告,聚哭于市中”。
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 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2021/02/01
16
清政府传令沿海各省
2021/02/01
3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
1、根本原因:日本的“大陆政策” 2、有利条件:国际形势及列强态度 3、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2021/02/01
4
思考: 哪些事件反映了日本发动 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
1、制定大陆政策 2、1894年出兵朝鲜 3、东学党起义平息后继续增兵
2021/02/01
禁止援助台湾军民,而且 连刘永福派人到大陆募集 的捐款也被扣留,甚至封 锁去台湾的船只。
2021/02/01
17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感谢您的观看!本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更适合学习需要和特点。为了 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下载后可以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第五节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2021/02/01
1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
1、根本原因
2021/02/01
2
“大陆政策”是一个旨 在征服中国和世界的侵略政 策。它的第一步是侵略中国 的台湾;第二步是征服朝鲜; 第三步是侵占中国的东北和 蒙古;第四步是征服全中国; 最后侵占亚洲,称霸世界。
5
二、战争经过
2021/02/01
14
眈眈无厌彼硕鼠,民则何 辜罹此苦。成败利钝非所 睹,何况闽粤百万户。人 人效死誓死拒,万众一心
谁敢侮。
2021/02/01
15
“若午夜暴闻轰雷, 惊骇无人色,奔走相 告,聚哭于市中”。
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 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2021/02/01
16
清政府传令沿海各省
2021/02/01
3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
1、根本原因:日本的“大陆政策” 2、有利条件:国际形势及列强态度 3、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2021/02/01
4
思考: 哪些事件反映了日本发动 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
1、制定大陆政策 2、1894年出兵朝鲜 3、东学党起义平息后继续增兵
2021/02/01
禁止援助台湾军民,而且 连刘永福派人到大陆募集 的捐款也被扣留,甚至封 锁去台湾的船只。
2021/02/01
17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感谢您的观看!本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更适合学习需要和特点。为了 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下载后可以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第五节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2021/02/01
1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
1、根本原因
2021/02/01
2
“大陆政策”是一个旨 在征服中国和世界的侵略政 策。它的第一步是侵略中国 的台湾;第二步是征服朝鲜; 第三步是侵占中国的东北和 蒙古;第四步是征服全中国; 最后侵占亚洲,称霸世界。
5
二、战争经过
中国历史之中日甲午战争PPT模板

中 日 甲 午 战 争 为 19 世 纪 末 日 本 侵 略 中 国 和 朝 鲜 的 战 争 。 它 以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7月25日丰岛海 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 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 日 本 称 日 清 战 争 , 西 方 国 家 称 第 一 次 中 日 战 争 /SinoJapanese War)。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 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 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 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 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日本方面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 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当 时的日本,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1888 年,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因此急需对外 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但日本作为一个岛 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 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 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 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为此,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所谓 “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 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 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 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 霸世界,实现所谓的“八纮一宇”。而甲午 中日战争就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前两个 步骤的重要环节,由于其自身实力资源都不 具备相应条件,所以实行以战养战的策略来 达到目标的实现。
中国
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 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取得的近 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 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割 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出 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 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 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 地位急剧下降。甲午战争直接导致 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 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 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 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 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 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日本方面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 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当 时的日本,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1888 年,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因此急需对外 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但日本作为一个岛 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 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 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 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为此,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所谓 “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 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 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 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 霸世界,实现所谓的“八纮一宇”。而甲午 中日战争就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前两个 步骤的重要环节,由于其自身实力资源都不 具备相应条件,所以实行以战养战的策略来 达到目标的实现。
中国
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 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取得的近 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 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割 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出 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 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 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 地位急剧下降。甲午战争直接导致 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 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 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 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甲午海战》课件

缺乏现代化思维
甲午海战中,清政府在军事、政治、 经济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缺乏现代化思 维的问题。例如,清政府在军事上未 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和指挥系统 ,导致指挥混乱和信息不畅;在政治 和经济方面,清政府未能及时推进现 代化改革,导致国家实力和竞争力下 降。
对现代海军建设的启示
重视现代化装备和技术
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冲锋向前,与日舰展开了激烈的炮战。在战斗中 ,邓世昌身先士卒,与敌军展开肉搏战,最终壮烈牺牲。
邓世昌的英勇事迹激励了其他官兵,他们纷纷挺身而出,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最 终取得了胜利。
丁汝昌
丁汝昌是北洋水师的提督,他在 甲午海战中担任指挥官。
在黄海海战中,丁汝昌指挥北洋 水师迎击日军,他采取了灵活的
历史记忆与现实利益
中日两国在甲午海战的历史问题上存在分歧和争议,但也应 该看到两国在现实利益上的共同点和合作空间。未来中日关 系的发展,需要双方在历史问题上求同存异,在现实利益上 加强合作。
竞争与合作并存
中日两国在某些领域存在竞争关系,但在其他领域也存在广 泛的合作空间。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需要在竞争与合作之 间寻求平衡,推动两国关系的稳定和发展。
国际地位下降
甲午海战的失败使中国的 国际地位大幅下降,西方 列强开始瓜分中国。
日本崛起
甲午海战的胜利使日本成 为亚洲强国,为其在二战 前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03 甲午海战的影响和意义
对中国的影响
民族危机加深
甲午半殖民地化程度,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甲午战争前,中日曾有过多次外交交 涉,但双方在朝鲜半岛和琉球等问题 上存在严重分歧,关系逐渐紧张。
甲午战争前的海军建设
清朝在19世纪后期开始加强海军建设,购进了多艘铁甲舰和巡洋舰。但这些舰只 的装备和训练相对落后,与西方列强的海军实力存在较大差距。
甲午中日战争(PPT课件)(4)

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 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 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 的油轮就会统统走台湾岛的右边,会增加日本的 运油成本。台湾海峡是日本石油的生命线,如果 中国政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主力舰和 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日本出兵,马上 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 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 做对华抗战的准备。
(直接原因)
契 机
寄望“调停” 清政府
无心备战
(可乘之机)
朝 鲜(东学党起义)
历史背景
帝国主义
(有利条件)
默 许
纵
容
大陆政策
积极扩张 蓄谋已久
甲午战争
(根本原因)
提
供
(直接原因)
契 机
寄望“调停” 清政府
无心备战
(可乘之机)
朝 鲜(东学党起义)
丰岛 1894.7
牙山
先定守局 再图进取
大东沟
不许出海
迎战
制海权源自旅顺花园口九连城
模块二
角色模拟 见证历史
中日答记者问模拟现场
模块三
穿越时空 漫话未来
日本跟中国每100年打一次仗,19 世纪爆发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中日 战争),20世纪打了日中战争(我们叫 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 再次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 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 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 上?
——摘自2004年第20期《读者》
中华民族不是一 个好战的民族!
但中华民族却是 一个不屈的民族!
东方有一片海
• 东方有一片海, 海风吹来童年的梦, • 天外有一只船, 请带我漂向那天边, • 东方有一片海, 海风吹破五千年的梦; • 天外有一只船, 船一去飘来的都是泪! • 再不愿见那海, 再不想看那只船, • 却回头又向它走来, 却又回过头, • 向——它——走——来!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模板

• 8、()的签订,标志中国完全陷入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 《辛丑条约》
• 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 出列强侵华的发展趋势是
• A.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
• B.从开口通商到割占土地 • C.从单独侵华到共同侵华
D
• 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 八国联军侵华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
• 2、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
• 3、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
• 二、经过(略)
***
八国联军侵华
• 三、结果
• 1、中国战败
• 2、《辛丑条约》
• (1)内容
• 巨额赔款;划“使馆界”;拆炮驻兵;
• 严禁反帝;设外务部。
• (2)影响
**
本课学习要点回顾
• 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 • 2、《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背景、经过、结果。 • 4、《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 春愁难遣,看山落泪,正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和故 乡山水的热爱。末两句诗中,诗人又用逆挽句式 描述了去年今日台湾被割让时,四百万台湾人民 同声痛哭,俯地悲泣的情景。这一催人泪下的情 景生动地表明了全体台湾人民是热爱祖国的,台 湾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这一角度讲, 这首诗鲜明地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又具有珍 贵的史料价值。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具 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这主要是由于诗人与自 己的人民同呼吸,共爱憎,泪洒在一起。“感人 心者,莫先乎情。”这首诗的动人,主要是因为 它真实而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的情感和心声。
• A.威胁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 B.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为直接目的
• C.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 • D.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
甲午中日战争ppt课件

战略和战术布局
清朝战略布局
由于对日本缺乏足够的认识,清 朝在战略上过于自信,未能在战 争初期充分利用其优势。
日本战略布局
日本则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计划, 利用快速、灵活的战术打击清朝 的弱点,并积极寻求外交手段解 决争端。
战争前的外交关系
外交关系紧张
甲午战争前,中日外交关系紧张,双 方在朝鲜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大连湾失守后,旅顺的 形势更加严峻。
03
日军攻陷旅顺后,进行 了惨无人道的屠杀,旅 顺全城仅36人逃生。
04
结果:金州、大连湾、 旅顺失守,日军占领了 辽东半岛南端。
威海卫之战及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日军在刘公岛外海面发起对刘公 岛的总攻。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清 政府以战败求和,派遣李鸿章为 谈判代表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 马关春帆楼举行谈判。
06
相关图片和资料链接
战争相关图片
01
甲午中日战争 明信片
02
战争老照片
北洋水师军舰 老照片
03
04
黄海海战战役 图
相关历史文献资料链接
01
《甲午战争史》
02
《北洋海军兴衰史》
03
《黄海海战纪实》
04
《甲午战争全记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甲午中日战争
contents
目录
• 背景介绍 • 战争前的态势 • 战争过程及重大事件 • 战争的影响和后果 • 历史启示和经验教训 • 相关图片和资料链接
01
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01
清朝末期,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 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 出现了严重问题,国力衰退,民 不聊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经济军事实力大增 为20世纪大举 侵华 埋下伏笔
信息化
位卑未敢忘忧国
孙子兵法
匹夫之责
情报
战备不懈 兵者 诡道也
大战略
谍战
居安思危
现代化
时刻准备着
与时俱进
Thanks… Made By Dingo
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
日本
Japan
背景
Background
日本资源匮乏市场狭小 急 于从扩张中找到出路
国际
International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 向帝国主义过渡
甲午战争 war
中日兵力 troop
大比拼 PK
代价
price
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影响
Influence
中国陷入深重的民族危机 半殖民地化 程度加深
浅析 甲午战争 胜败因素 —— 周迪文
120年前,以丰岛海战为中日主权争端愈发地靠近战争的边缘!
——是历史的耦合,还是时间的巧合?
甲午战争
百年国殇! 无疑都是横在历史与现实间的
甲午 戰 争 大事记
中国
China
洋务运动后清朝出现“同治中 兴”景象 外强中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