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白鹅 一等奖教案

合集下载

《白鹅》教学设计一等奖6篇

《白鹅》教学设计一等奖6篇

《白鹅》教学设计篇10教材简析:《白鹅》这篇课文重点表现了白鹅高傲的性格特点。

刚把这只白鹅抱回家时,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印象。

继而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这一过渡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板一眼”“一丝不苟”的吃相。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还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特点的。

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学习难点: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

教、学具准备: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设计理念: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个性化地阅读,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设计特色: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师生交流,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认读“我会认”的字,理解部分词语。

教学流程:(略)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美文赏读,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激情导入,引入新课。

这篇课文是著名的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写的,他在这篇课文的前面曾经这样写到:抗战胜利后八个月零十天,我卖脱了三年前在重庆沙坪坝自建的小屋。

我对这小屋是在毫无留恋,因为这屋太简陋了,这环境太荒凉了。

倒是屋里养的一只白鹅,使我恋恋不忘……同学们,读到这里,你想问点什么吗?是啊,这究竟是一只怎样的白鹅,为什么会让作者恋恋不忘呢?二.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这究竟是一只怎样的白鹅。

四年级语文教案 13 白鹅【市一等奖】

四年级语文教案 13 白鹅【市一等奖】

白鹅【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角”,正确读写“高傲、局促不安、扬长而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白鹅的特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由画导入。

1.出示丰子恺的两幅漫画,请学生欣赏画,自由谈论画。

2.这些漫画很有意思,能欣赏到这些幽默有趣的漫画,我们得感谢一个人(出示丰子恺的头像),他就是丰子恺(板书:丰子恺)。

他是个画家,尤其擅长漫画,还精通音律,更是一位出色的作家。

今天,我们一起读一读他写的文章《白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独立朗读课文。

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遇到生字、难字、难句时作上不同的标记。

2.把难读的句子提出来,同学们相互启发读。

3.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

全文主要写了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三、学习生字、词语。

1.首先我们一起来消除一下课文的生字词:头姿声呵斥叫引大叫狂净一丝不如若堂气伺养不周重京三候着近强调读准“颈、吭、倘、供”的字音和“看守、窥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倘若、供养不周”等词语。

2.知道什么是“净角”吗?3.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4.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

四、作业布置。

1.写生字。

2.抄写生词。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抓“高傲”:理清脉络。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丰子恺笔下的白鹅。

白鹅给你留下的总的印象是什么?(高傲)2.请同学们快速看看课文,文中和“高傲”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哪些?出示:傲慢、傲然、架子十足。

3.你们发现了吗,作者还用了一句话,就把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和对白鹅总的感受都概括了出来?出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白鹅部编版教学设计一等奖

白鹅部编版教学设计一等奖

白鹅部编版教学设计一等奖《白鹅部编版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白鹅部编版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高傲、郑重、京剧、滋味、倘若、侍侯、脾气、责备、临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课时目标】1、认识生字8个,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倘若、从容不迫、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

2、能流利地朗读,初步了解白鹅的高傲。

3、能初步了解作者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的课文思路。

【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

2、幻灯片一组。

【教学过程】一、赏画导入:醇厚的文化享受1、出示丰子恺的四幅漫画,请学生欣赏画,自由谈论画。

2、这些漫画很有意思,能欣赏到这些幽默有趣的漫画,我们得感谢一个人(出示丰子恺的头像),他就是丰子恺(板书:丰子恺)他是个画家,尤其擅长漫画还精通音律,更是一位出色的作家。

今天,我们准备一起读读他写的文章《白鹅》。

(设计意图:丰子恺的漫画是我国当代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珍珠,给人的影响颇大。

幽默有趣的漫画既为孩子的课堂学习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也为孩子认识丰子恺,了解丰子恺找到了一个支点。

就是这些轻松随意的生活幽默画,拉近了二十世纪初一位名人与孩子的距离,拉近了孩子与文本的距离。

在简单的对话里,在自然中的交流中,给予了孩子醇厚的文化享受。

)二、整体感受,纯朴的文本认识过程1、学生自主读文,教师巡回指导。

2、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交流第一次读后感悟。

)3、这篇文章生字、陌生的词语特别多,我们来读一读:出示词语:伸长头颈狂吠一丝不苟供养不周一日三餐京剧严肃郑重饮水倘若脾气邻居蹲着奢侈譬如窥伺堂倌颇像侍候⑴ 挑你认为难读的读给大家听?(生读)⑵ 谁能一口气读下来?(生读)4、我们再来看这些四字词语:出示词语:厉声呵斥引吭大叫厉声叫嚣厉声叫骂昂首大叫⑴ 谁能读?(生读)⑵ 发现什么规律了吗?5、虽然说的都是鹅的叫声,但毕竟还是有细微和差别的,我们来看下列几个句子,这五个句子对应五个词语,你能找到吗?出示句子:⑴ 鹅伸着脖子,放开喉咙大叫。

白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白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白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1、白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读准生字新词,随文理解部分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四自然段,背诵喜欢的段落。

3、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初步体会到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1、课件。

2、课前组织(猜谜活动):说它是条牛,不能拉车走,说它力气小,却能背屋走。

小小轰炸机,攻击用针吸,痒的叫妈咪,快喷杀虫剂。

一位小姑娘,身穿花衣裳,飞舞花丛中,长得最漂亮。

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走路摆架子,说话伸脖子。

【教学过程】一、欣赏白鹅图,揭题1、你们想看看白鹅吗?(播放有关鹅各种神态的图片)可以和你同桌说说你想说的。

2、集体交流:刚才你们在说些什么呀?3、揭题。

板书:白鹅4、过渡:同学们所感叹的是白鹅的外表很美;丰子恺爷爷笔下的白鹅又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好吗?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准读正确。

好吗?开始吧。

(生自由读课文,师指导。

)2、(出示词语)同学们,老师摘录了文中的.一些新词,请你读一读,能选择几个词,说一两句话,简单地介绍一下文中的白鹅吗?同桌试说,指名说。

3、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就在书上写一写。

(师巡视,如发现错误率高的字,实物投影出示,指导书写。

)4、刚才同学们介绍了文中的白鹅,那么认为:白鹅是怎样的一个动物?请快速浏览课文,划出这个句子;它的高傲集中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5、小结:板书:叫声高傲步态吃相三、聚焦“高傲”1、(机动)从“姿态”中感悟:⑴ 出示句子: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

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到“好一个高傲的动物!”⑴ 你是怎么理解的?模仿“左顾右盼”,你说它在想什么呢?⑴ 指导朗读。

2、从“叫声”中感悟:⑴ “鹅的叫声”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的高傲呢?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⑴ 同桌交流,集体交流:研读句子: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一等奖教案:部编四下语文《白鹅》教学方案

一等奖教案:部编四下语文《白鹅》教学方案

一等奖教案:部编四下语文《白鹅》教学方案教学目标- 了解并理解《白鹅》这篇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教学准备- 部编四下语文课本《白鹅》- 多媒体设备- 黑板和粉笔- 学生练习册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白鹅》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白鹅的兴趣。

学习课文(20分钟)1. 教师朗读课文《白鹅》,并引导学生跟读。

2. 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确保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分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和主题。

2.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例如:- 文中的白鹅和小鸭子之间有什么样的友谊?- 为什么白鹅要帮助小鸭子找妈妈?- 你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友谊故事?合作写作(25分钟)1. 将学生再次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撰写一篇与《白鹅》相关的故事。

2. 学生可以选择续写《白鹅》的情节,或者创造一个新的故事,但故事的主题要与友谊相关。

3. 教师在写作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故事。

2. 全班进行评价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作业要求学生将合作撰写的故事整理成文,并交到教师处。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理解《白鹅》这篇课文的内容和主题,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写作的形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部编四下《白鹅》教案:一等奖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四下《白鹅》教案:一等奖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四下《白鹅》教案:一等奖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课文《白鹅》的内容和主题。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白鹅》的情节和主题。

2. 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3. 运用创造性思维,设计并表达自己的故事情节。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呈现一些与鹅有关的图片和问题,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白鹅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2. 阅读与理解(15分钟)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白鹅》,并在阅读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疑惑和理解。

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分享并解答彼此的问题。

3. 分析人物形象(10分钟)指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小女孩、白鹅和其他人物。

让学生讨论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并给出相关的支持性证据。

4. 创作故事情节(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设计自己的故事情节。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可以改变人物的行为、增加新的情节等。

每个小组需要设计一个开头、发展和结尾,并用口头或书面方式表达出来。

5. 小组展示和评价(1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设计的故事情节,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研究内容,回顾课文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让学生思考他们在小组合作中的收获和困难,并提出自己的反思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课文情节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创造力。

3. 收集学生的作品,评价他们对课文进行再创作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写下自己设计的故事情节,并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完整的作品。

2. 组织学生进行剧本创作和表演,将他们的故事情节真实地呈现给其他同学和家长。

《白鹅》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白鹅》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白鹅》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白鹅》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白鹅》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笔下的白鹅的鲜明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准确描摹的方法。

(三)品味欣赏本文生动而风趣的语言,感受作者的生活情趣。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可让学生回忆曾经读过的以“鹅”为题材的诗文来导入新课。

如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讨论:这首诗突出了鹅的什么特点?这首诗写鹅,抓住了鹅的外形特征和动作,语言简洁,色彩鲜明,画面感强。

但毕竟是儿童之作,而且全诗总共才18字,不可能包含更丰富的内容。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白鹅》,内涵要丰富得多,语言也很有特色,生动幽默,而且富有童趣,值得一读。

(也可让学生描述自己曾经见过的鹅,或展示相关图片、音像资料,由此引入课文)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白鹅》写于1946年夏天。

抗战期间,丰子恺内迁重庆,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

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而人们内心更是焦虑苦闷。

丰子恺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鸽。

养鹅,这成了作者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

三、范读课文四、讨论课文1一4段内容1.作者笔下的鹅有什么鲜明特点?傲慢(高傲、最傲人、架子十足)。

注意对这些词语的意义加以比较: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傲人:骄傲自大,瞧不起人。

架子十足:非常自高自大的样子。

【提示:这几个词词义相近,用以形容白鹅,既突出强调了白鹅的鲜明个性,又避免了单调,富有变化。

(要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境来分析,如:“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中的“高傲”就是作者在看到这只雪白的大鸟伸长脖颈左顾右盼的姿态时情不自禁发出的赞叹。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白鹅的傲慢?结合文中的描写作具体来分析。

《白鹅》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白鹅》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白鹅》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想说些什么吗?(播放有关鹅各种神态及活动的录像,展示课文中的白鹅图。

)2.简介作者丰子恺。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强调读准“颈、吭、倘、供”的字音和“看守、净角、譬如、窥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倘若、供养不周”等词语,特别注意翘舌音、多音字的读音。

2.知道什么是“净角”吗?(播放“净角”脸谱图像)“角”是多音字,在“角色”中读“jue”,而不是“jiao”。

自己读两遍。

(点评:字词是构建语文大厦的基石。

四年级的阅读课,识字教学也不能放松。

)3.自由大声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

说说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感知文本中的白鹅形象。

)4.小结,肯定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白鹅某方面的特点。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课文是怎么写的?自己读第一、二自然段,你认为哪些句子很重要,和全篇课文有联系的?用横线画下来。

(自学)说说你画了哪些句子,为什么?2.学生谈体会,老师小结:整篇课文都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来写。

第二自然段也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

相机板书:好一个高傲的白鹅叫声步态吃相(点评:以“怎么写”为着眼点,引导从课文的中心句、过渡段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表达顺序。

)3.齐读第一、二自然段,加深体会课文中心句及过渡段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播放白鹅的录像或出示白鹅的图片。

你想说什么?你想用你熟悉的哪首诗来赞美它?(美丽、洁白……)(《咏鹅》)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描写白鹅的文章,大家一定会对白鹅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齐读课文题目。

3.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丰子恺先生,你能介绍一下对他的了解吗?丰子恺(1898~1975) 曾用名丰润、丰仁,号子恺,浙江崇德(今桐乡)人。

他一生涉猎文学、绘画、音乐、翻译、书法等各艺术领域,并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他曾经教过书,做过编辑,也曾潜心作画著书。

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上海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对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 初读课文1.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画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边画边把新词读两遍。

(3)利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联系上下文或借助词典理解字义。

(4)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白鹅?重点介绍了哪方面?第2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讨论。

(1)字音。

①颈(jāng)勿读jìng。

②“看守”的“看”是多音字,这里读kān。

③“净角”的“角”是多音字,这里读jué。

④“奢侈”的“侈”读chā,勿读chì。

⑤“供养”的“供”是多音字,在这里读gāng。

⑥“窥伺”的“伺”读sì,勿读cì。

“侍候”的“侍”读shì。

(2)字形。

①形近字:厉—历;据—剧;倘—淌;侍—待;脾—碑;蹲—遵;邻—领;供—拱。

②难写字:“餐”的“又、食”的最后一笔都是点。

“脾”的右边笔顺为先写“白”,再从“白”中写一竖撇,然后写横、竖。

(3)难解字。

①“厉”与“历”区别:“厉”一般含有严格、严肃的意思。

②净角:(出示净角脸谱)是一种戏曲角色,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人物,通称花脸。

③扬长而去:指狗偷完鹅的食物后大模大样地离开,与偷食前形成了鲜明对比。

(4)课文从鹅的姿态、叫声、步态和吃相中,介绍了白鹅高傲的性格特点。

文章重点写了白鹅的吃相,第2自然段在全文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在教学时,教师可设计表演环节,如要求学生在体会文句之后,边读边表演,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文中优美词句的意思,更准确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使原本沉寂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在理解“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与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时,一位同学扮演鸭,另一位同学扮演鹅,看的学生也能在笑声中很好地把握鹅步态的突出特点。

2.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白鹅图,让学生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并让学生仿照丰子恺爷爷的画来画一画。

由于创设了情境,学生对这种可爱的小动物会非常感兴趣,画得也会特别认真。

画完后,通过比较,学生们会发现丰子恺爷爷把鹅画得栩栩如生,而自己画得不像。

经过交流,让学生了解到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抓住鹅的主要特点。

“那丰子恺爷爷笔下的白鹅有什么特点呢?”这个问题能再一次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兴趣。

1.学习课文,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初读课文后,作者笔下的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看看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白鹅的高傲,并在相应内容的旁边注明。

(第1自然段:姿态;第3自然段:叫声;第4自然段:步态;第5~7自然段:吃相。

)二 自学讨论,深入感悟1.读自己喜欢的部分,画出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表现白鹅的高傲的,在书中空白的地方标注,再试着读出自己的体会。

2.交流讨论。

(1)描写鹅的姿态。

作者抓住“大鸟”刚进院子的动作:伸长头颈,左顾右盼,作者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你见到这样的“大鸟”会怎么想?(“好大的架子,真是目中无人!”“真是傲气十足哇!”……)指导学生读出“大鸟”的高傲神态。

(2)描写鹅的叫声。

从“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可以看出,它在看门时特别认真,一丝不苟,遇到情况,表现出无所畏惧的样子。

它的各种叫声就是它的语言。

假如鹅会说话,它在不同情况下会说什么?(见到生客,它会大声训斥说:“你是谁?没有主人允许不准进来,快出去!”听到篱笆外有人走路时,它会引吭大叫:“外面是谁呀?不许进入我的领地,快走开!”……)白鹅真是个高傲的家伙,可也看出它的尽职,难怪主人喜欢它。

快读读,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指导朗读) (3)描写鹅的步态。

作者写鹅的步态,跟鸭子对比着写,写鸭“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令人一下子就想到了鸭子走路的姿态,屁股一扭一扭的,很快速且慌慌张张的样子。

而写鹅时却说“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净角出场是什么样?看投影,用一个词概括。

(大模大样;一摇三晃;迈着四方步……)鹅与鸭这样鲜明的对比,更显出鹅的高贵和傲气十足。

请你们读出这种感受。

(4)描写鹅的吃相。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前文已经介绍了鹅吃什么,怎样吃,这里又不厌其烦地说明,突出了它吃相的可笑。

可笑在必须有三样东西下饭,可笑在一丝不苟的吃法,可笑在循规蹈矩的做法。

可见其高傲。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堂倌”指过去一些饭馆或茶馆里的招待人员,地位低下。

作者这样比喻,是有意降低自己的地位,显示鹅的尊贵。

“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附近的狗都知道白鹅的吃法,了解它的吃食规律,可见它是多么严格地遵守着吃饭的三眼一板。

在这里,作者称它为“鹅老爷”,确实很准确,它摆老爷架子,耍老爷脾气,作者像是在责怪它,其实流露出的是对鹅的深深的爱意。

还有很多例子,你自己读读,体会一下,背诵下来。

三 小结学法,深化认识同学们,我们通过朗读课文,找出了描写鹅高傲的重点词句,通过多方面体会,感受到了鹅的高傲的特点,以及作者对鹅的无比喜爱之情。

在此,作者是怎样将白鹅这一特点展现出来的?你学到了哪种表达方法?(①抓特点,细观察;②打比方法;③举例法;④用词准确生动,幽默风趣;⑤恰当运用修辞手法;⑥有序,过渡自然。

)请同学们观察一种动物,试着用这些方法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出你的喜爱之情。

1.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加强学习的迁移。

比如,讲到白鹅吃饭“三眼一板”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三眼一板”是什么意思?你能结合这段文字,找出有关的句子说说吗?学生读了这段文字,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知道了课文中是指白鹅吃饭的时间固定、吃的食物固定、吃饭的顺序也是固定的,这就是“三眼一板”。

2.实践证明,学生对想象的环节是喜闻乐见的,这能从他们乐此不疲的表情中看出来。

可以由此指导朗读,让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加深对“高傲”的理解。

教学时,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为主线,贯穿始终。

学完每部分内容,都要带着学生用各种形式朗读这句话,同时用课件反复出示这句话,使学生感受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1.在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ā”。

头颈(jāng jìng) 大模大样(mó mú)相似(sì shì) 奢侈(chì chā)步调(diào tiáo) 譬如(bì pì)2.看拼音,写词语。

gāoào高傲zhèn g zhòn g郑重zāwèi滋味tāngruò倘若shì hòu侍候pí qì脾气3.给下面的字换一部分组成新字,再分别组词。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可爱)的动物 (美妙)的音调 (缓慢)的步调(大声)地叫骂 (严厉)地责备 (小心)地侍候5.课文中的白鹅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白鹅总的特点是“高傲”,作者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具体描写它的高傲。

写“叫声”时,用狗的“狂吠”与鹅的“引吭大叫”对比,突出鹅的高傲;写“步态”时,与鸭的“急速”“局促不安”对比,显出鹅“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写吃相时,用狗“窥伺”“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与之对比,彰显鹅的老爷派头。

这些鲜明的对比,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鹅的高傲。

 6.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反语?有什么作用?1.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1975) 曾用名丰润、丰仁,号子恺,浙江崇德(今桐乡)人。

他一生涉猎文学、绘画、音乐、翻译、书法等各艺术领域,并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等十余种,画集《子恺漫画》等多种,另有学术论著和译作多部,对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丰子恺最负盛名的是他的散文作品。

他的散文和他的漫画,风格、神韵极为相似。

绘画上他力求用形状色彩来代替语言文字,写作中则注意用语言文字状物绘形,表现视觉色彩。

他写散文,总是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题材,以自己的所感,用最质朴的文字坦率地表达出来,在朴素到接近白描的文字中,倾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而引起共鸣。

2.鹅鹅,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灰雁和原鹅改良的品种。

鹅的身体呈白色和灰色,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肉质突起,雄的突起较大,像戴了顶帽子;颈长,嘴扁而阔,脚上趾间有蹼。

它身躯庞大,完全失去飞行能力,在地上行走不便,但在池塘或在河流中却能自如畅游。

鹅是鸟纲雁形目鸭科动物的一种。

鸭科动物繁杂,我们常说的大雁、天鹅、鸭、鸳鸯等都是鸭科动物。

这些动物中的一些被人类驯化成了家禽,这些成员外形和习性各异:有些食植物,有些则食鱼;有些只能漂浮在水面上,有些则擅长潜水;有些是飞行能力最强的鸟类之一,有些则不善于飞行。

有几种天鹅,如疣鼻天鹅和大天鹅是体型最大的游禽,也是体型最大的飞禽之一。

疣鼻天鹅也是最优雅的鸟类,常见于欧洲的公园中,但是我国不太常见。

家鹅的祖先是雁,大约在三四千年前,人类已经驯养。

现在世界各地均有饲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