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doc

合集下载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作文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作文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作文训练作者:徐树忠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年第10期目前,普通中学的语文教材中,写作教材是附于阅读教材之中的,这样似乎可以加强阅读、写作之间的联系。

实际上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段分析,轻视语言表达;重视理解,轻视运用;重视结果,轻视过程等现象仍较为普遍,严重制约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耗低效现象仍然没有根本性地改变,难怪有人惊呼语文“误尽天下苍生”。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因此,要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广大学生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好阅读和作文教学的关系,加强作文训练。

具体策略如下:一、在“经典”处进行仿写提起仿写肯定有不少人认为此法束缚了学生的思路,不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容易造成学生写作的千篇一律,而事实上从来不借鉴范例、不玩味名篇而能下笔琳琅的天才,即使有也是凤毛麟角,由此可见仿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我在阅读教学中精心选择出那些典型的文章、段落、片段,让学生来仿写。

我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第二小节的一段景物描写时,详细地分析了景物描写的方法:时间上:春——夏——秋空间上:低——高——低修辞:比喻、拟人景物内容: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静景)黄蜂、叫天子(动景)色彩及性状:碧绿、光滑、高大、紫红、轻捷、肥胖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懂得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谋篇布局的章法,按着要求学生写一幅“乡村夕照”图,鼓励学生参与片断模仿,这样既包含着对语感的训练,也包含着对学生构思策略的培养,逐步使学生自觉地运用教师指导的写作策略,自己主动地尝试并坚持训练,从课内到课外,让学生自己找喜欢的句、段、篇,包括描写的、说明的、抒情的、议论的、记叙的等,也就所谓“经典”之处,然后结合自己的实践模仿。

如,模仿《一双手》可拟题“妈妈的白发”;模仿《鼎湖山听泉》可拟题“瘦西湖泛舟”;模仿《死海不死》可拟题“天空不空”;模仿《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可拟题“从热气球到神舟号飞船”等。

例谈写作训练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例谈写作训练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通 过阅读 了解相 关的社会 文化知识 , 培养 语感 , 丰 富思想 , 积 累素材 , 同时学习写作方法和技 巧。 在 阅读教学 中 ,组织学生进行 以语言实践 为核心的写
作 训 练 具 有 许 多优 点 。 首 先 ,有 利 于 促 进 学 生 内化 语 言 知
学 中渗透写作训练 的具体做法 ,我们组织 了阅读 与写作结
习得 的 目的( S w a i n , 1 9 8 5 , 转 引 自王初 明 等 , 2 0 0 0 : 2 0 8 ) ; 其


问题的提 出
次, 有利于增强学生学 习的内驱力 。 学生在有效理解语 言输 入 的基础上 , 通过写作训练运用所学知识 , 易养成有针对性
在英语 听 、 说、 读、 写 四项语 言技能中 , 学生普遍认 为写 作难度最 大。许 多学 生的作文问题突 出 : 内容支离破碎 , 缺 乏 连贯性 ; 词汇贫乏 、 句式 单一 ; 不会 使用主题 句与支撑 句 组段等 。笔 者认 为 , 导致这些 问题 的原因主要有 : 一是 教师 对写作教学认识模糊 ,初 中教学阶段很少开设专 门的英语 写作指导课 , 缺乏系统 的写作训练 ; 二是写作教学往往 是孤 立的, 阅读教学 中, 教 师往 往把重点放在词汇 、 句型 、 语 法学 习以及 文本分析上 , 阅读教学 与写作教 学分离 , 写作训 练的 量不够 。 阅读 是学生英语学 习的主要输入途径 , 而写作是语 言输 出的一种方式 。 大量的阅读虽然保证 了语言 的输入 , 但 外语学 习条件 与二语 习得不同 。为 了使语言输入 真正 在语 言输 出中得 以体现 , 教师要创造一切机 会 , 使学生在输 入的
 ̄ o r e t g n L a n Mt a  ̄ e l e e n ; n @投 e s e 8 r c h{ n B a s l C E d u c a t i o n

谈阅读教学中的习作训练

谈阅读教学中的习作训练

谈阅读教学中的习作训练[摘要]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习作训练是对阅读教学的拓展、延伸、升华,是注重语文学科学践性特点的体现。

叶圣陶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依托教材拓展内涵延伸升华《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材料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而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写作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作表达的过程。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两个“主阵地”。

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

因此,习作训练应融入课堂阅读教学中,而不是游离于课堂阅读教学之外。

一、依托教材,挖掘资源长期以来,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困扰着我们;学生不知写什么的现实苦恼着他们;语文教师有责任解放学生的大脑,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写作潜能,开拓视野,找回写作的乐趣,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如果能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知道学生从写作角度理解吸收知识,从中获得写作素材和写作兴趣,就会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四年级教材中《乌塔》一课,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

当学习到乌塔谈及管理孩子方法时,学生在心中孕育了很久的想法因与乌塔产生了共鸣而顿时爆发出来。

此时学生们有点头赞同乌塔的,有说自己父母如何管制自己而失去自由空间的,有几个人共同交换意见的,有独自在对父母的教育而大提抗议的……此时,课堂上出现了小小的混乱。

我借此契机,因势利导,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学生们谈完自己的想法后,我首先肯定了他们的许多观点,然后动之以情地谈了父母对孩子成才的渴望,情之深,心之切,难免造成部分家长的一些比较极端的做法。

最后,我和学生们达成共识,用爱做桥梁,父母和孩子在许多方面是可以沟通协调的,那如何让父母了解孩子的苦衷呢?此时,有学生大声说:“给爸爸妈妈写信吧!”学生们按捺不住澎湃的心情,释放着心中的积淀,才思泉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的策略研究作者:邵雪华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59期摘要:小学语文课本阅读是进行写作训练的重要材料,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并采取相应的策略:通过阅读促进写作,通过诵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让学生学会仿写,并加强学生写作训练,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写作训练训练策略一、引言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部分老师忽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之间的关系。

文章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的策略,希望能够引起教学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能够对教学实际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很多小学生惧怕写作,存在心理障碍,作文条理不清,结构混乱,往往还有很多的错别字,这是学生的阅读量少、知识面狭窄造成的。

为了更好地进行写作训练,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合理设计作文训练内容,适当降低写作难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由于一些学生对作文存在惧怕心理,学习兴趣不浓,如果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写作训练,则不仅会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例如,在学习《诺贝尔》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学重点是围绕诺贝尔的事迹进行阅读。

当学生阅读完之后,教师可以对写好一个人物所运用的方法进行提示,即选择与人物相关的典型事例进行描写,这是写好人物的前提。

然后让学生选择身边熟悉的人物进行写作训练。

采用这种方法,既能够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够在写作中运用学过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通过阅读促进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学习课文之前应该阅读课文,提前预习。

当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之后,要求学生能够读出感情。

例如,在学习《黄果树瀑布》一课时,学生首先要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熟读文章的生词,熟悉文章的脉络。

当学生阅读完之后,教师可以给出一些优秀的词句和段落,要求学生背诵,并且在写作时能够灵活运用。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
三、 变换 角度 对 课 文进 行 改 写 训 练
败俱伤 。 ” 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阅读 和写作 之间 的紧密关系 。把 阅读 教学和作 文教 学巧妙结合起来 , 在阅读教学 中渗透写作 训练 , 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 感悟 , 更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 中掌握写作
语 言 风 格 于一 体 的 佳 作 ,是 学 生 学 习 写
二、 利用课 文 的“ 空 白点 ” 进 行 续 写
训 练
还 可以让蒲松龄的《 狼》 开 口说话 , 讲讲它 对付屠户的计策 , 狼 的贪婪狡诈便 一 目了 然; 或把《 桃花源记 》 改成新 闻稿 , 将课堂 变成 《 东方 时空》 或《 焦点访 谈》 的节 目现 场, 以新 闻记 者参观桃 花源 、 采访 村 民的 形式再现课文 内容 , 使原本枯燥的文言文
写训 练
事, 或者 以孑 L 乙己自述的形式讲故事 。教 学《 老王》 后, 可让学生试 以老王为第一人 称, 改写课文 中老 王给 “ 我” 送 香油 、 鸡蛋 这一情节。在《 罗布泊 , } 肖 逝的仙 湖》 一课 的教学 中, 以作者去采访 一位见证 了罗布 泊百年沧桑的世纪老人 的形式 , 用世纪老 人 的 口吻 向人 们述 说 罗 布泊 消逝 的 故

语 文教材 中的许多课文 , 故事情节曲
折生动 , 人物描写 栩栩如生 , 文 字 内 蕴 丰
富深 刻 , 一些情 节 、 语言 、 心 理等 方 面的 “ 空 白” , 给人无 限遐想 , 教师在教 学中可
抓 住 这些 空 白点 对 学 生 进 行 多 角 度 、 多 层
次的续 写训练 。如教学《 皇帝的新装》 时, 可让学 生展 开想象 , 写写骗子做新装时装 模 作样的滑稽 动作或游行 大典结束 皇帝 回到皇宫后 的轩 然大波 ; 教学 《 赫尔 墨斯 和雕像者》 时, 想 象赫尔 墨斯 听 了雕像 者 的话 以后 的神态 、 语言 和动作等 。又如教 学《 孔乙己》 后, 请学生设想孔乙 己用手爬 着“ 走” 出咸亨酒 店 以后 的情 况 , 以“ 走 出 咸 亨酒店 的孔 乙己” 为题续写小说 。教学

阅读教学中写作训练的有效渗透

阅读教学中写作训练的有效渗透

试论阅读教学中写作训练的有效渗透【摘要】针对学生习作中经常出现的思想肤浅、材料贫乏、技巧欠缺三大问题,遵循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文教学的要求,尝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渗透写作训练,在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轻松自然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阅读教学写作训练有效渗透【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1-010-01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认为“读写结合是中国语文教学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和语文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这一规律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所接受,以往那种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分离的教学模式逐渐改变。

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老师过于强调两者的联系,而忽略了各自的独立性,甚至出现了一节语文课,前半节是阅读课,后半节是作文课的现象,这无疑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深度。

笔者认为,读写结合应是一方在另一方中的渗透与融合,而不是读与写的简单相加。

本着这一理念,我针对学生习作中经常出现的思想肤浅、材料贫乏、技巧欠缺三大问题,遵循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文教学的要求,尝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渗透写作训练,在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轻松自然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在阅读教学中灵活设计基于文本、关乎人文的探究性问题,渗透审题立意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审题立意能力关键在于加深学生对自我、人生、自然、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远不是用几节作文课向学生作理论讲解就能做到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新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每篇课文都是进行人文教育的良好平台,要开发和利用好这一平台,老师必须注重在课堂中灵活设计探究性问题。

首先,备课时要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审视课文,找准最能激发学生情感波澜的诱发点来设计问题。

例如我在教学《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时,学生对成功充满向往,我适时增加了一个课堂交流活动:对照于加来道的经历,你觉得你具有了哪些使你走向成功的品质?还缺少哪些使你走向成功的因素?对于这类问题,学生乐于讨论探究,而且在以后写“生命的美丽”、“坚守”等话题作文中,能够充分调动由此形成的认识。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浅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训练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浅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训练

体会 、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叶圣 陶
÷.
先生说过 : “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 一反 ,练
合 ,相得 益彰
阅读 教学 中渗透习作训 练
庄 亚 兰
成阅读和写作 的熟练技能 。”小学生 善 于模仿 ,模仿是他们 的年龄特征 ,是学 习过程 中的合理需要 。朱熹也 曾说过 : “ 人作文作诗 ,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 。
只要 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 自己脑力劳动
累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 。 “ 意无 言 则 不 行 ,言 不 畅则 意 不 达” ,作 为一名教师 ,我将 继续努力探 索更 好的教学理念 ,用更好 的方式来 提 高学 生的写作水平 ,让 学生在作文 时能 够得 心应 手 ,作 出更好 的锦 绣文章。
盖 学 文 既 久 , 自然 纯 熟 。 ” 因此 可 以 从
这个角度 ,考虑 引导他们 的阅读取向 。 首先是能在选材立 意 、布局谋 篇 、语 言
运用 、 表达方式等方面为写作提供范例 。 摘 要 :在 阅读教 学 中,挖掘 文本的 习作资 源,积极渗透仿 写、续写、改写 、 无疑教材就是 这样 的范 例。通过对一篇 篇精 美范文的观察 、研习 、化用 ( 能动 模仿 ),可以使 学生从作者创作思路 的
作者简 介:庄亚兰 ( 1 9 6 5 一 ),女 , 福建龙海人 ,大专 ,福建省龙海市实验小学教师 ,小学高级教师 ,研究方 向:小学教育 。
0 6 2 勒
的阅读积累 ,能帮助学生建立丰 富的语 言素材库。语文课本 中的课文 ,就是让 学生仿照 “ 例子”练 习的好材料 ,教 师 要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仿写之 “ 点 ”,
精心选择具有 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 的精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的训练专题总结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的训练专题总结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的训练专题总结阅读教学是学习写作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训练专题总结作为教学资源,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和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的训练专题总结。

一、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阅读对写作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通过精心挑选的优秀作品,能够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解读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写作的魅力,促使他们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的训练专题总结,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分析和总结,让学生通过阅读专题总结来了解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培养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阅读优秀作品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各种不同的写作风格,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来指导学生分析优秀作品的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到写作的精髓,提高写作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的训练专题总结,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写作话题进行专题总结,让学生通过阅读专题总结来学习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阅读是培养学生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学生能够了解丰富多彩的人生和世界,培养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来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文学的魅力,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的训练专题总结,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进行专题总结,让学生通过阅读专题总结来感悟文学的魅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教学渗透写的训练专题总结,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能力和文学修养。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专题总结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全面的写作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因没有好的写作教材而大费周折,其实我们手头的课本,入选篇目大多属经典之作,可取之处颇多。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

”因此,可将写作训练巧妙渗透于阅读教学中,这样做不仅可以沟通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而且可以学以致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呢?可尝试如下方法:
一、模仿
1.仿词。

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是写好文章的基础,是打好扎实的写作功底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些课文的词汇量相当丰富,不妨就拿这些词训练写作能力。

《邓嫁先》一文,写人的常用词语颇丰,如“鲜为人知、元勋、可歌可泣、鞠躬尽瘁、当之无愧、家喻户晓、锋芒毕露、仰慕、层出不穷”等,就可让学生用其中的一些词语造句,或者让学生选择一人,设想情境,用上述词语写一段连贯的话等。

用指定的词语造句、连段,并非易事,必须吃透词语的意义。

2.仿句。

模仿例句造句有用词、字数、格式、修辞等方面的限制,比一般造句要难得多。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百草园乐趣”一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就运用了关联词“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还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饰,读起来琅琅上口;加之作者特别注重景物色彩的搭配和形态的描绘,更让读者赏心悦目,可让学生模仿句子的这些特点,不仅使他们熟悉了课文内容,也学会了运用关联词、修辞等写话,锻炼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其实这样的例文俯拾皆是,如《蒲柳人家》、《春》等。

3.仿片断
教材中的选文,大多都有精彩的片断,在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学以致用,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如朱自清在《背影》一文中,向我们描了父亲过铁道为儿买橘时的感人背影,可让学生就爷爷的脸、母亲的手、爸爸的脚等为描写对象,创设情境,抓住特征,进行“特写镜头”练习;再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捕鸟”一段,作者运用“扫、露、支、撒、系、牵、拉、罩”等8个生动而传神的动词,就凸现了雪地捕鸟的无限趣味,亦可让学生运用几个连续性的动词,写自己喜爱的一项活动。

文章因片断而精彩,经过长期的片断仿写,学生定会写出精彩的篇章。

二、续写
教材中的文章,有的是小说,有的是人物传记、童话等,这些课文描写人物如生,叙述故事曲折生动,文字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包含许多诸如语言、心理、场景和情节等方面的“不确定”与“空白”,令人遐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抓住这些不被人注意的空白点进行拓展,并多方面、多层次的训练,这样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把握文章中心,人物品质,又能引发学生共鸣,激情达义,培养想象力和
创造力。

《最后一片叶子》省略了老画家贝尔曼在风雨之夜爬上梯子在高墙上作画的感人镜头,为了让学生深刻地领悟贝尔曼敢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在授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补写“风雨之夜作画”这一情节。

至于《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之死”和《皇帝的新装》一课的续写,更是绝大多数教师必做的写作练习。

教学时,教师如能诱导学生去发掘那些“余音绕梁,三日未绝”的因素作为写作训练的素材,无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三、改编
教材中还有大量的古诗文,这些古诗文语言简练,蕴含丰富,但给我们的理解带来了一些困难,如我们将这些古诗文改变表现形式,就易于掌握和理解了。

再说文学样式的转换,本来就是一种再创作,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如我们可以把蒲松龄的文言小说《狼》改编成现代话剧小品,让狼开口说“狼语”,使原本学起来枯燥的的文言文一下子变得轻松有趣了;用同样的方法把杜甫的《石壕吏》搬上“舞台”,那凶狠残暴的官吏和悲苦无助的老妇就呼之欲出了。

我们还可以把《天净沙·秋思》、《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白雪歌送武断官归京》等古诗改写成优美的散文,即加深了对原作的理解,又达到了练笔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四、写读后感
有许多课文读完后,总给人一种言尽而意未完的感觉,让人思索和回味。

教师可“趁热打铁”,让学生大胆发表个人看法,一吐为快。

如目睹了《斑羚飞渡》一文中老斑羚从容面对死亡的悲壮,学生大多数都被震撼了,教师可鼓励学生说说心中的想法;哈尔威船长最后选择了“与船共沉”,许多同学都觉得不可理解;
活着该多好!教师可热情引导,激发他们创作的火花,让他们谈谈自己对这位船长生死观的看法。

再如学习完《孔孟论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文章,可布置让学生就文中的某些观点,联系现实生活,谈个人看法;或针对作者的观点提出质疑。

这样的练笔是议的一种,它要靠逻辑思维,也就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直接发表对所读文章的认识、收获、体会、感受。

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练笔,即有利于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明确方向,提高写作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所举几种方法,是常见的练笔方法,另外,像课文的结构、表现手法等均可作为阅读教学中写作训练的渗透点。

这样做不但可以发挥课文对作文教学的指导作用,而且通过写作训练促进对课文的理解与消化,达到阅读与作文教学双赢,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