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救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的基本方法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事故处置注意事项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事故处置注意事项引言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在各个行业中被广泛使用,它们具有高储能和易燃的特性,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将不可估量。
因此,正确的处置措施对于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事故处置的注意事项。
1. 火灾事故初期处理在火灾事故初期,应立即进行以下处理:•紧急报警:立即拨打火灾报警电话,并向相关人员发出火灾警报。
•安全疏散: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组织和指挥。
•关闭气源:尽快关闭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供应源,以阻止火势蔓延。
•使用灭火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尝试使用灭火器对起火点进行初期扑救。
2. 压缩气体火灾处置注意事项压缩气体火灾具有以下特点,因此在处置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远离起火点:在发生压缩气体火灾时,应立即远离起火点,并尽量远离有可能引发爆炸的区域。
•避免直接喷灭火剂:对于压缩气体火灾,应尽量避免直接喷洒灭火剂,以免造成喷洒灭火剂过量导致压力增加,引发爆炸等更严重的后果。
•选择合适的灭火剂:针对不同种类的压缩气体,选择合适的灭火剂进行扑灭。
例如,对于可燃气体,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进行扑灭。
•防止压力释放:在处置压缩气体火灾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压力的过快释放,以减轻火势并控制火灾蔓延。
3. 液化气体火灾处置注意事项液化气体火灾具有以下特点,因此在处置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切勿用水扑灭:液化气体火灾不能用水扑灭,因为水与液化气体发生化学反应会加剧火势,还有引发爆炸的风险。
•使用干粉灭火器:对于液化气体火灾,应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扑灭。
干粉灭火器具有隔离氧气和液化气体的能力,能有效地控制液化气体火灾。
•避免直接接触:在处置液化气体火灾时,应避免直接接触燃烧物,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和火势蔓延。
•阻止泄露:在液化气体火灾发生时,需要尽快采取措施阻止液化气体的泄露,以减轻火势和控制火灾蔓延。
结论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事故处置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危险化学品的灭火措施

危险化学品的灭火措施一、气态危险化学品的灭火压缩或液化气体总是被储存在不同的容器内,或通过管道输送。
遇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一般应采取以下基本措施。
(1)扑救气体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势,必须立即用长的点火棒将火点燃,使其恢复稳定燃烧。
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着火源将会发生爆炸。
(2)实验室钢瓶管道出口处如发生燃烧,应尽快关闭钢瓶阀门。
同时应扑灭外围被火源引燃的可燃物火势,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
二、液态危险化学品的灭火遇易燃液体火灾,一般应采取以下基本措施。
(1)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压力容器及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
(2)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比重、水溶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
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汽油、苯等),可用普通蛋白泡沫、轻水泡沫扑灭,沙土、卤代烷扑救;比水重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二硫化碳)起火时可用水扑救,水能覆盖在液面上从而将火扑灭,用泡沫也有效。
三、固态危险化学品的灭火易燃固体、自燃物品一般都可用水和泡沫灭火器扑救,相对其他种类的化学危险品而言是比较容易扑救的,只需控制住燃烧的范围,逐步扑灭即可。
但也有少数易燃固体、自燃物品的扑救方法比较特殊,如2,4-二硝基苯甲醚、二硝基萘、萘、黄磷等。
2,4-二硝基苯甲醚、萘、二硝基萘等是能升华的易燃固体,受热发出易燃蒸气。
火灾时可用雾状水、泡沫扑救并切断火势蔓延途径,但不能以明火扑灭视为完成灭火工作。
扑救这类物品火灾时,一定不能被假象所迷感,明火扑灭时向燃烧区域的上空及周围喷射雾状水,并用水浇灭燃烧区域及其周围的一切火源。
黄磷是自燃点很低,在空气中能很快氧化并自燃的固体。
遇黄磷火灾时,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对着火的黄磷应用低压水或雾状水扑救。
对磷块和冷却后已固化的黄磷,应用钳子钳入贮水容器中。
少数的易燃固体和自燃物品不能用水和泡沫扑救,如三硫化二磷、铝粉、烷基铝、保险粉等。
扑救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的基本方法正式版

扑救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的基本方法正式版火灾是一种危险的事故,特别是涉及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火灾更加危险。
为了保护人员安全和限制火势的蔓延,应该采取以下基本方法进行扑救。
1.切断或隔离气源:在火灾开始时,首先应该尽快切断或隔离火源附近的气体源。
这可以通过关闭阀门或切断管道供应来实现,以防止气体继续流入火灾区域并引起更严重的火势。
2.使用适当的灭火器:针对涉及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火灾,应选择合适的灭火器进行扑救。
常见的灭火器包括二氧化碳(CO2)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和氟利昂灭火器等。
不同类型的灭火器适用于不同的火势和气体类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注意安全距离:在扑救涉及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火灾时,应与火源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
这是因为这些火灾可能伴随爆炸风险,因此需要确保人员的安全。
避免靠近火源和应保持在安全地点。
4.快速报警和撤离:在火灾发生时,应立即触发火灾报警系统,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即使尚未找到合适的灭火工具或方法,也应优先考虑人员的生命安全。
撤离过程中,应使用安全通道并避免使用电梯。
5.防止火势蔓延:涉及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火灾在燃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有害气体。
为了防止火势蔓延,应采取措施降低火源周围的温度,例如使用大量的水进行冷却,并确保周边没有可燃材料。
6.防止反复点火:在涉及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火灾中,有时火势可能会重新点燃,这是由于残留的燃料或燃气没有完全燃尽所致。
因此,在扑灭火灾之后应继续观察和冷却火源,以防止火势的反复点燃。
7.寻求专业帮助:在扑救涉及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火灾时,如果火势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或扑灭,应立即呼叫消防队伍寻求专业救援。
消防队员配备有专业的装备和技能,可以更好地处理各种类型的火灾,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总之,面对涉及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火灾,及时切断或隔离气源、使用适当的灭火器、保持安全距离、快速报警和撤离、防止火势蔓延、防止反复点火以及寻求专业帮助是基本的扑救方法。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溢漏、着火的应急措施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溢漏、着火的应急措施一、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概念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
(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 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2)温度在21.1℃,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雷德蒸气压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
该类物品当受到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会增大容器的内压力,使容器破裂爆炸或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导致火灾、中毒事故。
二、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危险特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包括在周围环境温度下不能液化的永久性气体,在环境温度下经加压能变为液体的液化气体,以及经加压溶解在溶剂中的溶解气体和液态空气、液态氧气等冷冻的永久性气体。
其区分标准是指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蒸气压大于300kPa的气体。
1.易燃易爆性在现行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的165种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中,约有54.1%的是可燃气体,有61%的气体具有火灾危险。
可燃气体的主要危险性是易燃易爆,所有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可燃气体,遇着火源都能发生着火或爆炸,有些可燃气体遇到极微小能量着火源的作用即可引爆。
可燃气体着火或爆炸的难易程度,除受火源能量大小的影响外,还取决于其化学组成,而其化学组成又决定着可燃气体燃烧浓度范围的大小、自燃点的高低、燃烧速度的快慢和发热量的多少。
综合可燃气体的燃烧现象,其易燃易爆性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较液体、固体易燃,且燃速快,一燃即尽。
这是因为一般气体分子间力小,容易断键,无需熔化分解过程,也无需熔化、分解以消耗热量。
(2)一般规律是由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较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燃速快,火焰速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
如氢气(H2)较甲烷(CH4)、一氧化碳(CO)等组成复杂的可燃性气体易燃,且爆炸浓度范围大。
这是因为单一成分的气体不需受热分解的过程和分解所消耗的热量。
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危(wei)险化学品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化学品及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火灾时,其扑救方法差异很大,若处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扑灭火灾,反而会使灾情进一步扩大。
此外,由于化学品本身及其燃烧产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毒害性和腐蚀性,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灼伤。
因此,扑救危(wei)险化学品火灾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又非常危(wei)险的工作。
从事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的人员和消防救护人员应熟悉和掌握化学品的主要危(wei)险特性及其相应的灭火措施,并定期进行防火演习,加强紧急事态时的应变能力。
一旦发生火灾,每一个职工都应清晰地知道他们的作用和职责,掌握有关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人员的疏散程序和危(wei)险化学品灭火的特殊要求等内容。
(1)扑救初期火灾①迅速关闭火灾部位的上下游阀门,切断进入火灾事故地点的一切物料;②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应使用挪移式灭火器,或者现场其他各种消防设备、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
(2)采取保护措施为防止火灾危及相邻设施,可采取以下保护措施:①对周围设施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②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③有的火灾可能造成易燃液体外流,这时可用沙袋或者其他材料筑堤拦截飘散流淌的液体,或者挖沟导流将物料导向安全地点;④用毛毡、海草帘堵住下水井、阴井口等处,防止火焰蔓延。
(3)火灾扑救扑救危(wei)险化学品火灾决不可盲目行动,应针对每一类化学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来安全地控制火灾。
化学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 其他人员不可盲目行动,待消防队到达后,介绍物料介质,配合扑救。
压缩或者液化气体总是被贮存在不同的容器内,或者通过管道输送。
其中贮存在较小钢瓶内的气体压力较高,受热或者受火焰熏烤容易发生爆裂。
气体泄漏后遇火源已形成稳定燃烧时,其发生爆炸或者再次爆炸的危(wei)险性与可燃气体泄漏未燃时相比要小得多。
遇压缩或者液化气体火灾普通应采取以下基本对策。
(1)扑救气体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势,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稳定燃烧。
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理

•
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汽油、苯等),用直流水、雾状水灭 火往往无效。可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轻水泡沫扑灭。用干粉扑救时 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 比水重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二硫化碳)起火时可用水扑救,水能 覆盖在液面上灭火。用泡沫也有效。用干粉扑救,灭火效果要视 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降低燃烧强 度。
• (六)遇易燃液体管道或贮罐泄漏着火,在切断蔓延方向,把火 势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同时,对输送管道应设法找到并关闭进、 出阀门,如果管道阀门已损坏或是贮罐泄漏,应迅速准备好堵 漏材料,然后先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或雾状水等扑灭地上 的流淌火焰,为堵漏扫清障碍,其次再扑灭泄漏口的火焰,并 迅速采取堵漏措施。与气体堵漏不同的是,液体一次堵漏失败, 可连续堵几次,只要用泡沫覆盖地面,并堵住液体流淌和控制 好周围着火源,不必点燃泄漏口的液体。
(四)扑救爆炸物品堆垛时,水流应采用吊射,避免强力水流 直接冲击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炸。
(五)灭火人员应积极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尽量利用现场的地 形、地物作为掩蔽体或尽量采用卧姿等低姿射水;消防车 辆不要停靠离爆炸物品太近的水源。 (六)灭火人员发现有发生再次爆炸的危险时,应立即向现场 指挥报告,现场指挥应迅即作出准确判断,确有发生再次 爆炸征兆或危险时,应立即下达撤退命令。灭火人员看到 或听到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至安全地带,来不及撤退时, 应就地卧倒。
•
测试人员还应进行不问断巡回监测。
• (二)对辐射(剂)量大于0.0387C/kg的区域,灭火人员不 能深入辐射源纵深灭火进攻。对辐射(剂)量小于0.0387C /kg的区域,可快速出水灭火或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扑救,并积极抢救受伤人员。 • (三)对燃烧现场包装没有破坏的放射性物品,可在水枪 的掩护下佩戴防护装备,设法疏散,无法疏散时,应就地 冷却保护,防止造成新的破损,增加辐射(剂)量。
2024年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2024年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在2024年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事故中,应急处置方案至关重要。
首先,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立即通知应急救援队伍赶往现场。
其次,在现场及时确定火灾发生的原因和燃烧物质类型。
在火灾现场,要确保安全人员做好警戒工作,同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火势蔓延,保护周围环境安全。
除此之外,必须做好现场火灾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治工作,才能确保事故处置的全面性和周到性。
火灾现场应急处置需根据不同的火灾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
对于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首要任务是尽快扑灭火源,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
同时,要做好现场人员疏散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当发生液化气体泄漏时,应及时关闭气源阀门,利用适当的装置将泄漏物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减少泄漏风险。
除了控制火势和疏散人员外,应急处置还需要做好事故后续处理工作。
立即开展事故调查,梳理事故原因,制定详细的事故报告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对事故受伤人员进行全面的医疗救治,并做好善后工作,对受伤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
总之,在2024年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事故中,应急处置方案必须紧急有效,全面细致,以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最终实现事故处置的成功。
第 1 页共 1 页。
危险化学品火灾消防

危险化学品火灾消防总论危险化学品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化学品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火灾时,其扑救方法差异很大,若处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扑灭火灾,反而会使灾情进一步扩大。
此外,由于化学品本身及其燃烧产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毒害性和腐蚀性,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灼伤.因此,扑救化学危险品火灾是一项极其重要又非常危险的工作.灭火注意事项扑救化学品火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灭火人员不应单独灭火;出口应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灭火时还应考虑人员的安全.灭火对策扑救初期火灾:迅速关闭火灾部位的上下游阀门,切断进入火灾事故地点的一切物料;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应使用移动式灭火器、或现场其它各种消防设备、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
采取保护措施为防止火灾危及相邻设施,可采取以下保护措施:对周围设施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有的火灾可能造成易燃液体外流,这时可用沙袋或其他材料筑堤拦截飘散流淌的液体或挖沟导流将物料导向安全地点;用毛毡、海草帘堵住下水井、阴井口等处,防止火焰蔓延。
火灾扑救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决不可盲目行动,应针对每一类化学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来安全地控制火灾。
化学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
其它人员不可盲目行动,待消防队到达后,介绍物料介质,配合扑救.扑救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的基本对策压缩或液化气体总是被储存在不同的容器内,或通过管道输送.其中储存在较小钢瓶内的气体压力教高,受热或受火焰熏烤容易发生爆裂。
气体泄漏后遇火源已形成稳定燃烧时,其发生爆炸或再次爆炸的危险性与可燃气体泄漏未燃时相比要小得多。
遇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一般应采取以下基本对策。
①扑救气体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势,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稳定燃烧。
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
②首先应扑灭外围被火源引燃的可燃物火势,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扑救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的基本方法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扑救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的基本方法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总是被储存在不同的容器内,或通过管道输送。
其中储存在较小钢瓶内的气体压力较高,受热或受火焰熏烤容易发生爆裂。
气体泄露后遇着火源已形成稳定燃烧时,其发生爆炸或再次爆炸的危险性与可燃气体泄漏未燃时相比要小得多。
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一般应采取以下基本方法:
(一)扑救气体火灾切忌盲目灭火,即使在扑救周围火势以及冷却过程中不小心把泄漏处的火焰扑灭了,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也必须立即用长点火棒将火点燃,使其恢复稳定燃烧。
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首先应扑灭外围被火源引燃的可燃物火势,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
(三)如果火势中有压力容器或有受到火焰辐射热威胁的压力容器,能疏散的应尽量在水枪的掩护下疏散到安全地带,不能疏散的应部署足够的水枪进行冷却保护。
为防止容器爆裂伤人,进行冷却的人员应尽量采用低姿射水或利用现场坚实的掩蔽体防护。
对卧式贮罐,冷却人员应选择贮罐四侧角作为射水阵地。
(四)如果是输气管道泄漏着火,应首先设法找到气源阀门。
阀门完好时,只要关闭气体阀门,火势就会自动熄灭。
(五)贮罐或管道泄漏关阀无效时,应根据火势大小判断气体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材料(如软木塞、橡皮塞、气囊塞、粘合剂、弯管工具等)。
(六)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即可用水扑救火势,也可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但仍需用水冷却烧烫的罐或管壁。
火扑灭后,应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同时用雾状水稀释和驱散泄漏出来的气体。
(七)一般情况下完成了堵漏也就完成了灭火工作,但有时一次堵漏不一定能成功,如果一次堵漏失败,再次堵漏需一定时间,应立即用长点火棒将泄漏处点燃,使其恢复稳定燃烧,以防止较长时问泄漏出来的大量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从而潜伏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准备再次灭火堵漏。
(八)如果确认泄漏口很大,根本无法堵漏,只需冷却着火容器及其周围容器和可燃物品,控制着火范围,直到燃气燃尽,火势自动熄灭。
(九)现场指挥应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遇有火势熄灭后较长时间未能恢复稳定燃烧或受热辐射的容器安全阀火焰变亮耀眼、尖叫、晃动等爆
裂征兆时,指挥员必须适时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
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事先规定的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带。
(十)气体贮罐或管道阀门处泄漏着火时,在特殊情况下,只要判断阀门还有效,也可违反常规,先扑灭火势,再关闭阀门。
一旦发现关闭已无效,一时又无法堵漏时,应迅即点燃,恢复稳定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