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原理与拖动第6章课件(二)

合集下载

电机及拖动课件PPT

电机及拖动课件PPT

已知总槽数Z、极对数p和相数m为,则
电机绕组: 产生感应电势、产生磁势
电角度表示,定义为360°空间电角度。
每一相绕组都有首端,又有末端,以A相为例,则三相绕组A-X、B-Y、C-Z、在空间上分布为A-Z-B-X-C-Y共有六部分,即总的绕组应
分为六部分,分属AZBXCY,每一部分在每极下占有的电角度称为相带,一般用600相带
定义( n0- n )为转差,把转差与同步转速n0 之比的百分值 叫做转差率S。即:
S= ( n0 -n )/ n0 *100%
N
如果用一原动机或其它
T
转矩去拖动异步电动机,
使它的转速超过同步转速,
n >n0 ,S<0,旋转磁场切割转
n0
子导体的
n
方向相反,导体中的电动势与电流方向都反向。由左手 定则知电磁力与旋转磁场和转子的旋转方向相反,这是制动 转矩。这时原动机对异步电动机输入机械功率,而通过电磁 感应由定子向电网输送电功率,电动机处在发电机状态。
• 每个极面下每相占有的槽数。已知总槽数Z、 极对数p和相数m为,则
q Z 2 pm
q>1——分布绕组 整数槽绕组——q为整数 分数槽绕组——q为分数
槽距角
• 相邻两槽之间的电角度
已知总槽数Z、极对数p:α=(P×360)/Z
N
S
N
S
α
A Z B X C Y A ZB X C Y
槽电动势星形图
E E 0
所以该电机被称为异步机q1,也叫感y应1 电机。
E y1
E y1(q
1)
Eq1 qEy1kq1
一个线圈组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9异步电动机的参数测定
绘出短路特性曲线IK =f(UK)和PK = f(UK)。

电机及拖动第四版第6章同步电机及同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电机及拖动第四版第6章同步电机及同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2 3 掌握同步发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分类 了解同步电机的主要结构 掌握同步电机的额定值,了解励磁方式
第6章 同步电机及同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6.1.1 同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分类
Operating principle and classify of synchronous generator
第6章 同步电机及同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6.1同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与结构 Basic operating principle and structure of synchronous generator
教学内容:
6.1.1 同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分类 6.1.2 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 6.1.3 同步电机的额定值及励磁方式
6.1 同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与结构 6.2 同步发电机的空载运行 6.3 同步发电机的电枢反应与机电能量转换 6.4 同步发电机的负载运行 6.5 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 6.6 同步电动机和同步调相机 6.7 同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同步电机及同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基本要求: 1.掌握同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凸极机和隐极机的基本 结构特点并熟悉同步电机的额定值; 2.掌握对称负载运行时的电枢反应和机—电能量转换关系; 3.了解同步电机中各种电抗的物理意义及大小关系; 4.了解同步电机的电动势方程式、相量图和等效电路; 5. 掌握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功率、转矩和运行特性; 6. 掌握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的条件与方法,有功功角特 性及有功功率的调节,无功功率的调节及V形曲线; 7. 掌握三相同步电动机的功角特性、矩角特性与V形曲线; 8. 对同步调相机作一般了解; 9. 了解同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

《电机与拖动基础》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ppt课件

《电机与拖动基础》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ppt课件

例1-2 电动机拖动的生产设备常需要作正转或反转运动, 如电力机车的前行和倒退,就要求牵引电动机能正、反 转。分析前图中的直流电动机如何能反转(顺时针旋转)?
解:图中的电动机模型要顺时针旋 转需获得一个顺时针方向的电磁转 矩,由左手定则可知:电磁力的方 向取决于磁场极性或导体中电流的 方向,所以直流电动机获得反转的 方法有两个:一是改变磁场极性, 二是改变电源电压极性使流过导体 的电流方向改变。
T 2N9
5P N 59 051 53 08.7 2N 7•m
nN
1500
《电机及拖动基础》直流电机
1、电机型号
Z 2—7 2
1号为短铁心,2 号为长铁心
一第 般二 用次 途改 直型 流设 电计 机
电枢铁心长度 机座号
1号最小,12 号最大
型号表明电机所属的系列及主要 特性。知道了型号,可从相关手 册中查出电机的许多技术数据。
注意:两者只能改变其一,否 则,直流电动机的转向不变。
改变电源极性(导体电 流方向)而反转示意图
f
-
n
f+
三、电机的可逆原理(补充)
任何一台电机既可作发电机运行,也可作 电动机运行,这一性质称为电机的可逆原 理。 电机的实际运行方式由外施条件决定:
如果电机转子输入机械能,而电枢绕 组输出电能,电机作为发电机运行; 如 果在电枢绕组中输入电能,转子输出机 械能,则电机作为电动机运行。
1-刷握 2-铜丝辫 3-压紧弹簧 4-电刷块(石墨材料)
二、转子
1.电枢铁心
作用:通过磁通和嵌放 电枢绕组。
铁心冲片
材料:为减小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电枢铁心 用0.35mm或0.5mm厚的硅钢片叠成,表面有绝 缘层。

电机与拖动基础_第六章第2版_(许建国_著)习题答案

电机与拖动基础_第六章第2版_(许建国_著)习题答案

第六章6 . 1 题6 . 1图所示的某车床电力拖动系统中,已知切削力F=2 000 N ,工件直径d=150 mm ,电动机转速n=1 450 r /min,减速箱的三级转速比1j =2 ,2j =1.5 ,3j =2 ,各转轴的飞轮矩为2aGD =3. 5 N ·2m (指电动机轴), 2b GD = 2 N·2m ,2c GD =2 . 7 N·2m ,2d GD =9 N·2m ,各级传动效率1η=2η=3η=90% ,求:题6 . 1图( 1 )切削功率; ( 2 )电动机输出功率; ( 3 )系统总飞轮矩;( 4 )忽略电动机空载转矩时,电动机电磁转矩; ( 5 )车床开车但未切削时,若电动机加速度dtdn =800 r /min ·1-s ,忽略电动机空载转矩但不忽略传动机构的转矩损耗,求电动机电磁转矩。

解: ( 1 )切削转矩 150215.020002=⨯=⨯=d F T N ·m工件转速 min /7.24125.121450321r j j j n n f =⨯⨯==切削功率 KW n T T P ff 796.360107.2411416.321506023=⨯⨯⨯⨯=⨯=Ω=-π( 2 )电动机输出功率 KW PP 207.59.09.09.0796.33212=⨯⨯==ηηη( 3 )系统总飞轮矩 23222122221221222j j j GD j j GD j GD GD GD dc b a+++==55.425.1295.127.2225.3222222=⨯⨯+⨯++ 2.m N( 4 )电动机电磁转矩 m N n P P T M .29.3414501416.3210207.56060/2322=⨯⨯⨯⨯==Ω=π( 5 ) dt dn GD T a M 3752=+12121)(3751ηdt dn j GD b +21222121)(3751ηηdt dn j j GD c+32123222121)(3751ηηηdt dn j j j GD d =⨯375800(3.5+9.0222⨯+2229.05.127.2⨯⨯+32229.025.129⨯⨯⨯) =⨯3758004.769=10.17 2.m N6 . 2 龙门刨床的主传动机构如题6. 2图所示。

电机与拖动pptppt课件

电机与拖动pptppt课件

当电枢旋转到右图所示位置时
原N极性下导体ab转到S极 下,受力方向从左向右,原S 极下导体cd转到N极下,受力方 向从右向左。该电磁力形成逆 时针方向的电磁转矩。线圈在 该电磁力形成的电磁转矩作用 下继续逆时针方向旋转。
与直流发电机相同,实 际的直流电动机的电枢并非单一 线圈,磁极也并非一对。
直流电 动机的 工作原 理示意 图:
绪论
0.2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本课程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供用电技术方向)和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以及拖动系统的运行性能、分析计算、电机选择及试验方法, 培养在电机及电力拖动方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 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6.掌握电枢电动势和电磁转矩的计算公式; 7.理解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中电枢电动势和电磁转 矩的性质; 8.了解直流电机的换向过程和改善换向的方法; 9.了解直流电机的各种励磁方式; 10.掌握电磁功率的关系式,并理解直流电机中机电能量 是可以彼此互相转换的; 11.了解电机的可逆原理。了解如何判断一台电机是电动 状态还是发电状态; 12.掌握根据发电机惯例和电动机惯例的稳态运行基本方 程式; 13.掌握自励直流发电机的自励建压过程和条件; 14.掌握直流发电机的运行特性; 15.掌握他励直流电动机运行时电机内的功率关系。
本课程的内容有直流电机、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同步 电机、驱动和控制微电机、电动机的选择八个部分。
绪论
0.3 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电机与拖动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同时又具有专 业课的性质,涉及的基础理论和实际知识面广,是电磁学、动力 学、热力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用理论分析电机及拖动的实际问 题时,必须结合电机的具体结构,采用工程观点和分析方法。掌 握基本理论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计算方法。

电机与拖动PPT课件

电机与拖动PPT课件
14
直流电 动机的 工作原 理示意 图:
15
1.1 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1.1.2 直流电机的主要结构
主磁极:产生恒定的气隙磁通,由铁心和励磁绕组构成 换向磁极:改善换向。 定子 电刷装置:与换向片配合,完成直流与交流的互换
本课程的内容有直流电机、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变压 器、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同步电机、 驱动和控制微电机、电动机的选择八个部分。
5
绪论
0.3 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电机与拖动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同时又具有专 业课的性质,涉及的基础理论和实际知识面广,是电磁学、动力 学、热力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用理论分析电机及拖动的实际问 题时,必须结合电机的具体结构,采用工程观点和分析方法。掌 握基本理论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计算方法。
10
当原动机驱动 电机转子逆时针旋 转时同,线圈abcd 将感应电动势。如 右图,导体ab在N极 下,a点高电位,b 点低电位;导体cd 在S极下,c点高电 位,d点低电位;电 刷A极性为正,电刷 B极性为负。
11
当原动机驱动电机转子逆时针
旋转1800 后,如右图。
导体ab在S极下,a点低电位, b点高电位;导体cd在N极下,c点 低电位,d点高电位;电刷A极性 仍为正,电刷B极性仍为负。
4
绪论
0.2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本课程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供用电技术方向)和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以及拖动系统的运行性能、分析计算、电机选择及试验方法, 培养在电机及电力拖动方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 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工学第六章

电工学第六章

型号 电压 转速
Y132S-6 380 V 960r/min
三相异步电动机 功 率 3 kW 电 流 7.2 A 功率因数 0.76
频 率 50Hz 联 结Y 绝缘等级 B
4. 额定电流 IN IN = 7.2A
→额定状态下定子三相绕组上的线电流
5. 额定功率因数λN = cosN
P1N = √3 UNIN cosN
P0 = PCu+PFe + PMe
η=
P2 P1
100%
【例】某三相异步电动机,极对数 p = 2,定子绕组三角形
联结,接于 50 Hz、380 V 的三相电源上工作,当负载转矩
TL= 91 N·m 时,测得 I0 = 30 A,P1= 16 kW,n = 1470 r/min, 求该电动机带此负载运行时的 s 、P2 、ŋ 和λ。
解: n0 =
60 f1 2
= 1500 r/min
s n0 n = n0
1500-1470 1500
= 0.02
P2
=
T2
2πn 60
= 91 ×
2×3.14 60
× 1470 W= 14 kW
η= PP21 100% = 87.5%
λ = P1
= 0.81
√3 U1l I1l
对称三相绕组 通入对称三相电流
O ωt
U1 V1 W1
U2 V2 W2 U3 V3 W3
ωt = 0o
V4
U1 N
W3
U4 S
V3
W2
N U3
W4 V1 S U2 W1
V2
ωt = 180o
V4
U1 S
W3
U4 N

电机拖动控制(机电传动控制)6--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

电机拖动控制(机电传动控制)6--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

ƒ 第六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第六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ƒ 主要内容: ƒ 6.1常用低压电器 ƒ 6.2电气原理图 ƒ 6.3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 ƒ 6.4其他常用基本控制线路 ƒ 6.5自动循环工作控制线路第六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学习要求: ¾ 熟悉各种电器的工作原理、作用、特点、应 用场所和表示符号;¾ 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中基本控制 环节和常用的几种自动控制方式;¾ 学会设计一些简单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

电力拖动控制是指对电动机的起动、调速、 停止、反转、制动等过程所实施的控制。

可按 作用方式分为手动控制与自动控制。

ƒ 手动控制:用闸刀、转换开关等手控电器来实 现电动机传动控制。

ƒ 自动控制:用自动电器来实现电力拖动控制, 控制系统也向无触点连续控制、微机控制发展, 但由于继电器—接触器所用的控制电器结构简 单价格便宜,对小型机床、老机床的改进中也 还是很重要,本章,主要介绍最常用的控制电 器与执行电器,在此基础上,分析继电器—接 触器的基本路线。

6.1 常用控制电器与执行电器1.概念 ☆控制电器(用于生产机械中)多属低压电器,U <500V☆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以及用来控制、 调节和保护用电设备的电气器具。

2.分类ぬ电器按动作性质可分为以下两类。

✡ (1)非自动电器:这类电器没有动力 机构,依靠人力或其他外力来接通或切断电路, 如:刀开关、转换开关、行程开关等。

✡ (2)自动电器:这类电器有电磁铁等 动力机构,按照指令、信号或参数变化而自动 动作,是工作电路接通和切断,如:接触器、 继电器、自动开关等。

ぬ电器按其用途又可分为以下三类。

✡ (1)控制电器:用来控制电动机的起动、反 转、调速、制动等动作,如:磁力起动器、接触器、 继电器等。

✡ (2)保护电器:用来保护电动机,使其安全 运行,以及保护生产机械使其不受损坏,如:熔断器、 电流继电器、热继电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大学
1 N1 自耦变压器变比: k A = U′ = UN kA N2 U′ 1 减压系数: α = = UN kA 1 电机电流: I = αI I KN (I 2 : 变压器副侧) st KN = kA 1 1 ′ I st = I st = 2 I KN = α 2 I KN (I1 : 原侧) kA kA 1 忽略变压器空载电流: I1 = ′ I2 kA
电机原理及拖动( 电机原理及拖动(下)
东北大学
边春元 2007.8
东北大学
内容介绍
三相异步电动机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同步电动机 控制电机 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的选择
东北大学
第二节 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关于起动
绕线式: 绕线式:起动可调到最佳 笼型: 电网可能不允许; 不大,降压时T 更小( 笼型:Ik大,电网可能不允许; Tk不大,降压时 st更小(满足电 网),适于轻载起动。 (直接起动) ),适于轻载起动。 直接起动) 适于轻载起动 特殊笼型:深槽、双笼、高滑差。(起动转矩大) 特殊笼型:深槽、双笼、高滑差。(起动转矩大) 。(起动转矩大
定子串电阻、电抗 减压Υ − ∆起动 自耦变压器
负载对起动转矩的要求 要求: 要求: Tmin > TL 如果不满足要求,应加大起动电流。 如果不满足要求,应加大起动电流。 问题: 图6-6 问题:蠕动 要求: ′ 要求: Tmin
2 = Tmin KV ≥ K S TL max
KV:电压波动系数(0.85~0.95); s:加速转矩系数(1.15~1.2)。 电压波动系数( ); K 加速转矩系数( )。
教材P210 图6-20 高起动转矩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教材
深槽,双笼异步电动机(看一下) 深槽,双笼异步电动机(看一下) 挤流效应(趋表效应) 挤流效应(趋表效应)
东北大学
第三节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分级起动
理想起动特性( 理想起动特性(图6-24 ) 内容: 内容: 什么是理想起动特性 函数公式 起动级数已知和未知,转子电阻算法 习题6-39 习题
N1
′ E ′ p ′N 1 k ω 1 TY T ′ Bδ = ≈ = 1 =1 ′ TYY T Bδ E 1 p N 1′k ω 1
′ Bδ p PY P′ 1 = ≈ = ′ 2 PYY P Bδ p
东北大学
YY/D联结(图6-31 :改变相序 接近恒功率调速 改变相序)
YY → D : U 1 = C ′ E1 = 3 , E1 ′ kω1 = 1, p′ p
笼型电机起动的要求
满足:电网(希望 和负载(希望T 满足:电网(希望Ik小)和负载(希望 k大)。 电网对起动电流的要求
经常起动 ⇒ 电流冲击造成压降 ≤ 10%U N 电网要求 偶尔起动 ⇒ 电流冲击造成压降 ≤ 15%U N
东北大学
如果不满足要求,应降低起动电流。 如果不满足要求,应降低起动电流。 办法: 办法:
东北大学
结论:良好起动,以上两项要求应权衡。 结论:良好起动,以上两项要求应权衡。
直接起动
一般,首选直接起动。 以下电机可以直接起动。 一般,首选直接起动。7.5kW以下电机可以直接起动。 以下电机可以直接起动 现代设计的笼型异步电动机 : 根据直接起动的电磁力和发热设计其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 根据直接起动的电磁力和发热设计其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
东北大学
输出功率
接线举例
′ ′ P′ T ′Ω1 Bδ p ≈ ≈ P TΩ 2 Bδ p ′
60 f1 ( n1 = ) p
YY/Y联结(图6-30 :改变相序 恒转矩调速 改变相序)
YY → Y : U 1 = C ′ ′ E1 = 1, kω1 = 1, E1 k ω1 p′ p = 2, ′ N1 =2
变频调速
VVVF、DTC、矢量控制(SPWM、SVPWM) 、 、矢量控制( 、 )
东北大学
恒磁通变频的概念
U1 = C
f1 ↑→ Φ m ↓ (U 1 ≈ E1 = 4.44 f1 N1k w1Φ m ) → T ↓ (T = CT Φ m I 2 cos ϕ 2 )
I 2 = I 2 N T < TN
设电网允许: I ′
st
Rst(或
(rk + Rst )2 + xk2
UN
=
U1
2 rk + xk 2
=
αU N
2 rk + xk 2
东北大学
解得: 解得: 同理: 同理:
Rst =
x st =
1
α
2 rk2 + (1 − α 2 )x k − rk
2 x k + (1 − α 2 )rk2 − x k
作业: 作业:6-33~6-38 串频敏变阻器起动
原因:串电阻分级起动结构复杂、维护量大。 原因:串电阻分级起动结构复杂、维护量大。 起动转矩改善(教材图 在起动过程中, 起动转矩改善(教材图6-27) 。(在起动过程中,能保持较大的起动转矩) ) 。(在起动过程中 能保持较大的起动转矩)
东北大学
减压起动
不满足电网要求时采用减压起动。 不满足电网要求时采用减压起动。 基本问题(减压时的起动电流) 基本问题(减压时的起动电流) 设U为电机端电压 为电机端电压 I0很小(可以忽略) 很小(可以忽略)
U ↓→ Φ m ↓→ I 0 ↓
东北大学
得初始起动电流: 得初始起动电流:
I st =
′ )2 + ( x1 + x2 )2 ′ (r1 + r2
3
kω1
= 2,
′ N1
N1
=2
′ E 1′ p ′N 1 k ω 1 TD T ′ Bδ = ≈ = = ′k ω 1 ′ TYY T Bδ E1 p N 1
′ Bδ p PD P′ 3 = ≈ = = 0 .866 PYY P Bδ p ′ 2 变级调速:分级调速;电机工艺复杂,不经济。 变级调速:分级调速;电机工艺复杂,不经济。
转差功率回馈型:串级调速(转子串电阻的改进),η高 转差功率回馈型:串级调速(转子串电阻的改进), 高 ), 转差功率不变型: 转差功率不变型:变p、变f, η高 , 高
东北大学
转差功率: 转差功率 p cu 2
p s = PM − Pm
PM = TΩ1
对于变s: 对于变 T = TL = C
Pm = (1 − s )PM
PM = C
p s = sPM
s ↑ n ↓ ⇒ p s ↑⇒ η ↓
变极调速
( )
东北大学
原理 异步机极数是定子绕组结构决定的(笼型) 异步机极数是定子绕组结构决定的(笼型) 两个“ ):多级 低速) 多级( 两个“半”绕组顺串(图6-28 ):多级(低速) 绕组顺串( 两个“ 两个“半”绕组反串或顺并(图6-29) :少级(高速) 绕组反串或顺并( ) 少级(高速) 变级(改变接法时,应同时变相序) 变级(改变接法时,应同时变相序)? p=1,空间角度(α): 、120、240 ,空间角度( ): ):0、 、 p=2,空间角度(α): 、240、480(120)(反转) ,空间角度( ): ):0、 、 ( ) 反转) 变极前、 变极前、后、转矩和功率关系 气隙磁密
r2′ 2 ′ 3I 2 2 P E1 sf r ′ r2′ 3 p E1 s = 3p 2 12 2 T= M = = s 2π f r ′ + (sx ′ ) 2πf1 2πf1 r ′ 2 Ω1 1 2 2 2 + x ′2 2 p s
电机绕组电压减小系数α 电网电流减小系数α 转矩减小系数α 2 电机电流减小系数α
端子电机) 端子电机 Υ − ∆ 起动 (6端子电机) 接线图: 教材图6-16:K1、K3闭合(降压起动) K3断开、 k2闭合(正常运行)。 由教材图6-17可看出加到一相的电压不同。
UN ′ I st = Iφ = 3 Zk (Y)
第四节 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调速方法
n = (1 − s )n1 = (1 − s )
变s 变p 方法 变n 1 变f1
60 f 1 p
转差功率消耗型: 转差功率消耗型:变s
降定子电压调速 绕线式转子串电阻 ⇒ η(低) 转差离合器调速 (滑差电机 )
U1
U1 = ZK
堵转电流: 堵转电流:
I KN
st
UN = ZK
U1 = = α (减压系数) Tst = α 2Tk 减压系数) UN
,就满足 I st
电机电流减小: I 电机电流减小:
I KN
希望: 希望:只要
= αI KN ( 达到减小起动电流的目的。 达到减小起动电流的目的。 α < 1)
(电机无力 ) 电机无力
f1 ↓→ Φ m ↑→ I 0 ↑↑
I 0 (无功 ) ≥ I N (电机电流大,但不出 力) 电机电流大,
恒磁通变频: 恒磁通变频: m = Φ mN = C Φ
E1
f1
=C
U1
f1
=C
东北大学
基速的提法 基速:电机额定速度 基速以下,恒转矩调速,U1与f1协调控制; 基速以上,恒功率调速(弱磁调速), f1 ↑ E1/f1=C时的人为特性 时的人为特性 恒磁通调速 (U 1 ≈ E1 = 4.44 f1 N 1k w1Φ m )
U 1 = αU N
东北大学
定子串电阻、 定子串电阻、电抗 接线图(图6-14) (小电机:串电阻,大电机:串电抗)
原理(等效电路见教材图6-15 ) :
U1 < U N
电阻和电抗的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