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识图

合集下载

最新冠状动脉造影体位图片

最新冠状动脉造影体位图片

冠状动脉造影图片
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体位
冠状动脉造影体位的选择以充分暴露病变为原则,由于冠脉造影的局限性,即便是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也宜多角度投射。

常用冠脉造影投照体位。

冠脉造影投照角度示意图
黑色箭头代表X线的方向;A.前位、侧位、左前斜、右前斜;B.头位和足位的区分主要以图像增强器的位置而定,当图像增强器斜向患者的头端时,称为头位(cranial);当图像增强器斜向患者的足端时称为足位(caudal)。

C.右前斜30°(RAO 30°)和左前斜40°;D.头位30°和足位20°
冠脉造影常用体位
❑左冠状动脉:6个
RAO30°+CRA、Cau20 °;AP+CRA、
CAU30 °;LAO45 °+CRA、CAU20 °;
❑右冠状动脉:3个
LAO45°;RAO20°+CRA 20 °;RAO30°
左冠状动脉造影导管
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
不同轴同轴
同轴调整
10
正位(AP)+头位(Cra)30º
LAD近、中段,LAD与对角支分叉处
、LCX开口、近端,LCX体部和OM
右肩位可以显示LAD中远段2/3的血管右前斜(RAO)30º+头位(Cra)20º(右肩位)
LCX起始部、LCX体部、钝缘支(OM
RAO30º+CAU20º(肝位)
LAO45º+CAU20º(脾位、蜘蛛位)。

《冠状动脉造影》PPT课件

《冠状动脉造影》PPT课件

术后用药
手术后,患者需要继续服用必 要的药物,如抗凝药、抗生素 等。
康复指导
医生会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康复 指导,包括饮食、运动等方面 的建议,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03
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解读
正常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总结词
无阻塞性病变
详细描述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冠状动脉通畅,无阻塞性病变,血流正常。
异常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06
冠状动脉造影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发展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01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进行分析,提高诊断准
确性和效率。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02
OCT技术能够提供更高分辨率的血管结构信息,有助于更精确
地评估冠状动脉病变。
血管内超声(IVUS)
03
IVUS能够实时监测冠状动脉血管壁和斑块情况,为治疗提供更
精确的指导。
临床应用前景
早期诊断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不断发 展和完善,未来可能实现更早的
诊断,提高患者生存率。
个性化治疗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患者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 果和患者满意度。
预防性干预
通过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早期发现和 干预,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 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适用人群与禁忌症
适用人群
主要用于疑似冠心病的患者,特别是中老年人、有冠心病家族史、长期吸烟、 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
禁忌症
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碘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冠状动脉造 影。
02
冠状动脉造影的过程
术前准备
患者评估
术前用药
医生对患者的病史、心电图、心脏超声等 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 行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及术后护理PPT课件

冠状动脉造影及术后护理PPT课件
6、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血管再狭窄病变。
第二十第二七十页七页,,课课件件共有共41有页 41页
禁忌症
❖ 1.对碘过敏。 ❖ 2.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 3.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
❖ 4.电解质紊乱。 ❖ 5.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 6.发热 感染 凝血障碍
❖ 7.严重三支病变
第二第十二八十八页页,,课课件件共共有4有1页41页
能算是一种急救治疗手段,而不是“保命符”。对于已经获
救的心梗病人,最重要的是二级预防——防复发。
第三第十三五十五页页,,课课件件共共有4有1页41页
改变生活方式
注意体重
定期运动
减轻生活压力
第三十六页,课件共有41页
戒烟限酒
健康饮食
低胆固醇、低脂
低盐
低糖
多吃
谷类
水果、蔬菜 家禽、鱼
少吃
猪肉、牛肉 油炸食物
能达800ml。
2、对于术前肾功能异常(尤其是肌酐清除 率<30mL/min), 术前6~12h及术后12h持 续静脉输入生理盐水1~1.5mL/(kg.h)水化治
疗。
第三十第三二十页二页,,课课件件共有共41有页 41页
术后护理——心电监护
冠状动脉常见并发症:
1、冠状动脉内膜撕裂及夹层
2、冠状动脉痉挛 3、冠状动脉闭塞
性质
l 压迫、发闷、紧缩、烧 灼感,但不尖锐
l 不象针刺或刀割样痛, 偶伴濒死感
l 发作时病人常不自觉地 停止原来的活动
第第十十一一页页,,课件件共共有有441页1页
持续时间
心绞痛:疼痛出现后常逐渐加重,3~ 5min内逐渐消失,可数天或数周发作 一次,亦可一天内多次发作。

一文读懂手把手教你做冠脉造影(精美图文教学)

一文读懂手把手教你做冠脉造影(精美图文教学)

一文读懂手把手教你做冠脉造影(精美图文教学)现阶段,冠状动脉造影仍然是冠心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为实现“今天做造影,明天就上班〞的平安、准确,熟练掌握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是重中之重。

本期,我们步步为营的讲解方式,手把手向您介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细节,缺乏之处,欢送批评指正。

本文内容欢送转发分享,既可以用作新手入门的参考,又可以用于教学资料。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知识的共享,让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提升自我。

1.完善术前检查,排除相关禁忌症:三大常规肝肾功、电解质、BNP凝血全套甲状腺功能输血前全套心电图心脏超声造影剂皮试〔局部医院已取消〕2.备皮+消毒+铺巾常规消毒桡动脉及股动脉穿刺区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已为主流,但桡动脉穿刺不难见到高位桡动脉、严重迂曲、血管直径过细、严重血管痉挛等情况,所以股动脉区域常规消毒有备无患。

桡动脉及股动脉区域常规消毒铺巾3.器械准备下列图中列举了冠状动脉造影术中所使用的器械,现广泛使用的多功能造影导管,即可同时用于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的导管。

这种导管在经右桡动脉操作时极为方便,但有时通过左侧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型号便偏小,可借助其他类型造影导管进行操作。

介入器材多为亲水涂层,沾水便极为滑利、便于操作。

猪尾造影管用于左心室造影检查,但左心室造影并非所有中心都常规开展的工程。

4.药物配制每个中心常规配制的药物不太一样,局部中心还喜欢使用混塔的“鸡尾酒〞。

我中心常规配制药物:肝素钠〔用于术中肝素化,60-80U/Kg〕,维拉帕米及硝酸甘油缓解血管痉挛。

“鸡尾酒〞配置及其浓度5.桡动脉穿刺及置管穿刺点定位:约桡骨茎突上一横指,桡动脉搏动较强处。

此处桡动脉搏动一般较为良好,且血管走形较直,便于穿刺。

且此处桡动脉离桡骨骨面较近,便于术后压迫止血。

为何不直接选择腕关节桡动脉搏动最强处呢?是因为此处虽便于穿刺,但可能术后不利于止血,故非上上之选。

桡动脉穿刺置管采用的是广为使用的Seldinger穿刺法,如下列图所示。

冠状动脉造影识图CCU(共60张PPT)

冠状动脉造影识图CCU(共60张PPT)
左前降支的远端: 右前斜+足位(肝位):从受检者肝区观测心脏
供应部分(45~55%)左室,室间隔前2/3,心尖,右室前壁; 右前斜(RAO)30º+头位(Cra)20º(右肩位)
60% 1/3 终止于后室间沟下 同心性病变:斑块以管腔中心均匀分布
右冠状动脉(RCA, Right Coronary Artery ) 右冠状动脉(RCA, Right Coronary Artery )
左据前)斜 、(右L室A前O支)3405%º 终止于前室间沟心尖部
TIMI 0级:无灌注,即阻塞远端无血流
10%终止于后室间沟中1/3——非常巨大,一旦近端闭塞,导 致后壁下壁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解剖 升主动脉
Valsalva窦
右冠开口 (94%)
左冠开口 (92%)
主动脉左瓣
主动脉后瓣 主动脉右瓣
冠状动脉解剖
左冠状动脉及其分支
左前降支:左主干延续,沿前室间沟走行,绕过心尖 (78%),止于心脏的膈面;供应部分(45~55%)左室,
室间隔前2/3,心尖,右室前壁;分支:对角支(3-
5), 间隔支(S1化学消融目标动
脉),左圆锥支,右)。室前支 (第一支又称左圆锥支
冠状动脉解剖
左冠状动脉及其分支
o 肋骨与脊柱相连,向前下方走行,如果在图像中看不到脊柱,可 右冠状动脉(RCA, Right Coronary Artery )
➢ 二级,轻度狭窄,狭窄小于30% 冠状动脉狭窄的判断方法
右冠状动脉(RCA, Right Coronary Artery ) 右前斜(RAO)+头位(Cra)(右肩位)
远段(Ⅷ):左前降支转角处以下部分
回旋支动脉分段:
近段 (Ⅺ):开口部到第一钝缘支发出处 远段 (XIII): 第一钝缘支发出处到回旋支动脉终末

冠脉CTA的临床应用PDF版另有word版

冠脉CTA的临床应用PDF版另有word版

冠脉CTA的临床应用目录➢冠状动脉解剖➢冠脉CTA的适应症➢冠脉CTA的阅图➢冠脉CTA与冠脉造影一、冠状动脉解剖主动脉有3个窦:左冠窦、右冠窦及无冠窦;左冠开口于左冠窦、右冠开口于右冠窦。

➢冠状动脉分为两个大支,一个是右冠(红色),一个是左冠;➢左冠的起始部为左主干(黄色),左主干在房室沟水平分为前降支(LAD,绿色)和回旋支(LCX,棕色)左冠和右冠的结束部分都叫左室后侧支(PL,黑色);右冠的另一重要心左缘和右缘:右冠分出锐缘支(粉红色),回旋支分出钝缘支(粉红色)右室动脉圆锥部:右冠和前降支发出对称的一对动脉圆锥支(淡蓝色)(可能多对)在前降支和回旋支夹角中发出的一支血管叫对角支(蓝白相间色);前降支和后降支遥相呼应组成一个环,他们发出十几对间隔支(白色)深入室间隔内部供血。

➢房室结主要由右冠发出的房室结支(绿白相间色)供血,大概93%;➢窦房结主要由窦房结(绿白相间色)支供血,约65%的人窦房结支由右冠发出,35%由左冠回旋支发出。

右优势型:67%,右冠分出后降支均衡性:28%,左右两边都分出一支后降支ⅠⅡⅢⅣⅠⅡⅢⅣⅪVⅤⅥⅦⅨⅧⅩⅪⅫXIIIⅤⅥⅦⅧⅩⅪXIII ⅨⅫ冠状动脉分段标准冠状动脉开口异常二、冠脉CTA的适应症冠状动脉CTA的适应症➢用于排除冠心病✓不典型症状等冠心病可能性较低的患者✓有心前区不适但其他检查手段不支持冠心病✓急性胸痛伴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但ECG阴性✓非心脏外科手术前除外冠心病➢用于冠状动脉桥血管的检查➢用于冠状动脉畸形的检查冠状动脉CTA的反适应症➢健康体检➢已确诊的冠心病或高度可疑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存在严重钙化(Agatston钙化积分>400)➢评价是否存在支架内再狭窄➢过敏等不能使用对比剂的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定性与定量➢心肌存活及心肌灌注的检测与评价三、冠脉CTA识图冠脉CTA图像模式➢表面成像(VR模式):显示心脏和冠脉的表面轮廓,主要观察冠脉的起源、走行等大体轮廓。

如何看冠脉CTA

如何看冠脉CTA

13
第三步,冠脉探针
利用冠脉探针以狭窄处为中心,向上、向下各显示7个断
层,共显示15mm长的冠脉管腔横截面。
仔细观察存在病变的探针,中间白色为管腔,白色管腔
周围灰色的组织为非钙化斑精选块202,1版该课件斑块呈环形生长。
14
血管造影(DSA)可清晰看到左前降支(LAD)近段存在一处狭窄,与冠 脉CTA结果吻合。提示,CTA可准确识别非钙化斑块。 【诊断】前降支近段管腔重度狭窄。
精选2021版课件
15
斑块性质的分析
1.斑块的识别: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 2.CTA的优势: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小钙化斑块,CTA判 断管腔狭窄准确。 3.CTA的局限:对于大钙化斑块,CTA存在开花状伪影,无法 判断管腔狭窄。
精选2021版课件
16
病例3
1.非钙化斑块在冠脉CTA上为灰色。 2.非钙化斑块,CTA识别准确。
影(黄色箭头所示),但要真正判断和识别心肌桥, 需要在曲面重建和冠脉探针上进行观察。
精选2021版课件
26
曲面重建(CPR)观察肌桥
精选2021版课件
27
CTA观察桥血管
桥血管的术后随访:观察近端吻合口、桥、远端
吻合口、吻合口远端血管4个方面。
精选2021版课件
28
第一步:看表面成像,看桥的数量和走形
精选2021版课件
8
当钙化斑块较小时,不影响CTA对管腔的观察;但当钙化 斑块较大时,冠脉CTA则无法评价管腔狭窄程度。
冠脉CTA显示LAD钙化斑块较大,几乎看不到管腔,而造影却显示管腔未见狭窄, 原因是经冠脉CTA后处理后出现伪影,看到的斑块比实际大,出现偏差。
精选2021版课件

冠脉CTA读片基础教程ppt课件

冠脉CTA读片基础教程ppt课件

冠脉CTA读片基础教程
33
• 5.斑块分类:斑块可分为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非 钙化斑块在CTA上呈灰色,钙化斑块呈高亮白色,混合斑块兼有 灰色和高亮白色。
• 6.斑块与狭窄: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小钙化斑块,CTA判断 管腔狭窄准确。
• 7.大钙化斑块不可观察:对于大钙化斑块,CTA存在开花状伪影, 无法判断管腔狭窄。
14
选中要观察的血管,然后以管腔中心为轴线,进行多角度切面。
冠脉CTA读片基础教程
15
CPR为什么看多个图像呢
漏掉斑块
发现斑块
低估斑块
因为,当斑块偏心生长时,一个切面不能正确的反应斑块的大小,有时还会漏
掉斑块,因此需要多个角度。
冠脉CTA读片基础教程
16
看是否有狭窄
冠脉CTA读片基础教程
20
• 冠脉探针:结合曲面重建(CRP),看横截面
冠脉CTA读片基础教程
21
冠脉探针 图中看到的一串小白点就是冠脉探针技术。
冠脉CTA读片基础教程
22
冠脉探针就是真实显示管腔横截面,避免在后处理过程中的图 像变形。
冠脉CTA读片基础教程
23
以图像中的小点为中心,向上、向下1mm一层,分别各显示7个断层,加上和小点
42
5.根据上图可以判 断为:
A.LCX无重度狭窄. B.LCX重度狭窄 C.RCA无重度狭窄 D.无法评价
冠脉CTA读片基础教程
43
冠脉CTA读片基础教程
44
窄,管腔没有闭塞。
冠脉CTA读片基础教程
27
LAD近端见点状钙化,管腔无明显狭窄。
当钙化较小时,并不影响管腔观察。
冠脉CTA读片基础教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冠状动脉呈“C”型,观察RCA开口、起始部 至后降支;
左前斜(LAO) 45º
右冠状动脉呈“L”型,观察RCA远端分 支及其开口情况
后前位(AP)+ 头位(Cra) 20º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定 正常影像的判断 在多个必要的或常用的投照角度上清楚地暴露了全部冠状 动脉主干,主要分支和分叉部位,显示左右冠状动脉及其 分支没有缺如,管径从其开口至其末端逐渐变细,管壁光 滑柔软,无狭窄等,血流TIMI III级。 正常的影像差异:左主干长短不一,个别无左主干;相同 名称的冠状动脉其管径相差很大,主要分支血管如对角支、 钝缘支和锐缘支的长短及管径也有很大差异,上述的主要 分支血管数目也不相同;胖瘦会影响心脏的位置,相同投 照角度下血管走行会有一定差异。
冠状动脉造影识图
CCU
冠状动脉血管树解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意图
冠状动脉解剖
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都是在左右 房室沟间走形。 左前降支在前室间沟走形 后降之在后室间沟走形
左前降支的远端: 60%终止于后室间沟下1/3 30%终止于前室间沟心尖部 10%终止于后室间沟中1/3——非常巨大,一旦近端闭 塞,导致后壁下壁心肌梗死。
观察LM、LAD、LCX开口,LCX体部、OM开口和体部
左前斜(LAO) 45º + 足位(Cau) 45º (蜘蛛位)
观察LM、LAD、LCX开口病变(三分叉), LCX体部、钝缘支(OM)开口和体部
左前斜(LAO) 45º + 足位(Cau) 45º (蜘蛛位)
冠状动脉造影
左前斜(LAO) 45º
前降支左侧发出向左下走行,对角支(DX)从前降支右侧发出向 右下走行
o 右前斜位(RAO):前降支(LAD)位于图像上部,间隔支(SP)垂
直于前降支发出向下走行

o 左侧位:前降支(LAD)与回旋支(LCX)勾勒出心脏的轮廓
右肩位
左肩位
T
H
A N
K
S
冠状动脉解剖
升主动脉 左冠开口 (92%) 主动脉左瓣
Valsalva窦
右冠开口 (94%)
主动脉后瓣 主动脉右瓣
冠状动脉解剖
1主要分支
左冠状动脉(LCA, Left Coronary Artery)
左主干(LM,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 左前降支(LAD, Left Anterior Decending Branch) 左回旋支(LCX, Left Circumflex Branch )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其他异常所见 “瘤样”扩张 溃疡 钙化 夹层 血栓 气栓 痉挛 心肌桥压迫现象 侧枝循环
冠状动脉血流分级——TIMI血流分级法 TIMI 0级:无灌注,即阻塞远端无血流 TIMI 1级:部分灌注,造影剂通过阻塞段,但不能使远端冠状动脉充分显影 TIMI 2级:经过3-4个心动周期后,前向造影剂才使冠状动脉完全显影 TIMI 3级:完全灌注,前向造影剂在3个心动周期内使冠状动脉完全显影
回旋支动脉分段:
近段 (Ⅺ):开口部到第一钝缘支发出处 远段 (XIII): 第一钝缘支发出处到回旋支动脉终末
冠状动脉分段(国内)
2冠状动脉分段 右冠状动脉分段:
近段(Ⅰ):开口到右冠第一个较大的右室支动脉
发出处或第一个弯曲部
中段 (Ⅱ):第一个较大的右室支动脉发出处到锐
缘支动脉发出处 远段(Ⅲ):锐缘支动脉到后室间沟止
冠状动脉解剖
冠状动脉分布优势类型 表示由哪一侧冠状动脉供应室间隔的膈面和左室的膈 面部分 定义1. 该冠脉到达后十字交叉并发出后降支PDA 定义2. 该冠脉发出PDA并同时有大的左室后侧支PLV 比例: 85%右优势, 8%左优势, 7%均衡型
左、右冠状动脉分布类型
冠状动脉造影
投照体位以图象增强器的位置而定,即从图象增强器位置来观察心脏,而不是根据球管的位置。
右前斜+足位(肝位):从受检者肝区观测心脏
左前斜+足位(脾位、蜘蛛位):从受检者脾区观测心脏
冠脉造影常用体位
左冠状动脉:6个
RAO30°+CRA、Cau20 °;AP+ CRA 、 CAU30 °;LAO45 ° + CRA、CAU20 ° ;
右冠状动脉:3个
LAO45°; RAO20°+CRA 20 ° ; RAO30°
四级,重度狭窄,狭窄介于50%~90%间
五级,次全闭塞,狭窄程度大于90% 六级,完全闭塞,管腔完全闭塞,无血流通过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狭窄的形态特征 局限性病变:病变长度< 10mm 管状病变: 病变长度10~20mm 弥漫性病变:病变长度>20mm 偏心性病变:病变斑块偏向管腔一侧 同心性病变:斑块以管腔中心均匀分布 成角性病变:病变处血管成角>45度 狭窄性病变:病变血管管腔狭窄但未闭塞 闭塞性病变:病变血管无造影剂显影 不规则性病变:轻度的管腔不光滑病变<25%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狭窄的判断方法 目测直径法
通常使用,有经验的术者准确性很高 相对耗时,治疗前为获得准确的
计算机密度测定法
病变情况方使用。
冠状动脉内超声面积测定法
是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 度最准确的方法,但技术条件要求高,耗费资金大而 不作常规。
冠状动脉造影
Proudilit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 一级,正常,无冠状动脉狭窄 二级,轻度狭窄,狭窄小于30% 三级,中度狭窄,狭窄介于30%~50%间
冠状动脉解剖
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分段标准
CAG-RCA(均衡型)
Ⅰ Ⅰ Ⅱ Ⅱ ⅪV Ⅲ Ⅳ Ⅲ Ⅳ
CAG-LCA(均衡型)



Ⅶ Ⅸ Ⅻ

Ⅵ Ⅶ
Ⅺ XIII Ⅸ

Ⅹ Ⅷ


XIII
冠状动脉分段(国内)
2冠状动脉分段
左前降支动脉分段:
近段 (Ⅵ):左主干末端到第一间隔支或第一对角支 发出处 中段(Ⅶ):第一间隔支到左前降支转角处 远段(Ⅷ):左前降支转角处以下部分
冠状动脉造影识图小窍门
一般常识 o 左前斜位(LAO):脊柱位于图像右侧,心尖指向左侧 o 右前斜位(RAO):脊柱位于图像左侧,心尖指向右侧 o 肋骨与脊柱相连,向前下方走行,如果在图像中看不到脊柱, 可 根据肋骨的走行方向判断脊柱的位置 o 主动脉沿脊柱自下而上走行,导引导管走在其中(股动脉入 路),故导引导管在图像的部位总与脊柱一致 右冠状动脉(RCA) o 左前斜位:形状似“C” o 右前斜位:形状似 “L”
冠状动脉造影的常用投照体位
正位:图象增强器直接对着胸骨 左、右侧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其X线与正位垂

左、右前斜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且斜向观测心脏 头、足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的头部或足部 右前斜+头位(右肩位):从受检者右肩观测心脏 左前斜+头位(左肩位):从受检者左肩观测心脏
观察LM、LAD、LCX开口、近端,LCX体部和 OM开口
后前位(AP)+ 足位(Cau)
冠状动脉造影
右前斜(RAO)30º +足位(Cau)30-45º (肝位)
观察LAD、LCX起始部、LCX全程、钝缘支
(OM) 全程
右前斜(RAO)30º +足位(Cau)30-45º (肝位)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左前斜(LAO) 45º + 头位(Cra) 20º
观察左主干开口、LAD中、远段和对角支开口和全程
左前斜(LAO) + 头位(Cra)
左肩
冠状动脉造影
观察LAD中、远段
右前斜(RAO)30º +头位(Cra)20º (右肩位)
观察LAD中、远段
右前斜(RAO)+头位(Cra)(右肩位)
冠状动脉造影
右冠状动脉呈“C”型,观察RCA开口、起始部至后降支;
左前斜(LAO) 45º
后前位(AP)+ 头位(Cra) 20º
右冠状动脉呈“L”型,观察RCA 远端分支及其开口情况
冠状动脉造影识图小窍门
o 回旋支(LCX))永远最靠近脊柱
o 左前斜位(LAO):前降支(LAD)位于图像左侧,间隔支(SP)从
右冠状动脉(RCA, Right Coronary Artery )
15段法
Austen WG,Edwards JE,Frye RL,et al. A reporting system on patients evaluated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irculation 1975,51 (suppl): 5-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