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题目我的父亲母亲【我的父亲母亲散文】
我的父亲母亲的亲情散文

我的父亲母亲的亲情散文我的父亲母亲的亲情散文温晴的下午,好朋友拿来光碟,和我一起看他父母七十寿辰的庆典。
光碟剪辑的声音和画面,近乎完美地记录了儿孙和亲朋对老人高寿的祝福。
欢快与祥和,点缀着两位老人,点缀着四方八面的客人,也点缀着那个美丽的日子。
看着,看着,我的目光,似乎穿过了荧屏,越过了大山,清晰地看到了我的年迈的双亲。
我的爹爹妈妈,都是八十好几的耄耋老人了。
在我们村,在方圆几十里的山里山外,这样高龄的老人,已经很难一见了。
岁月的风霜,残酷地让双亲一天天地衰老,一天天地衰弱。
儿时的父母印象,一天天,一天天变得模糊。
父亲几乎没上过学,颠沛流离的日子,让他从小就饱尝生活的惨淡和艰辛。
听父亲说,在那些不堪回首的年月,爷爷奶奶带着一家老小,不知经历多少周转,历经多少磨难,才来到现在的地方定居。
住过山洞,住过草棚。
匪患和兵患,一次次让不成样子的家,饱受摧残和折磨。
新中国的诞生,使父亲一家人感受到了阳光和温暖,好日子,终于渐渐地走近了久违的生活。
所以,即使到今天,父亲母亲对共产党,对毛主席,总是感怀颇深,常常念念不忘。
解放后,由于勤劳和胆识,父亲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担任生产队长。
一张张奖状,一面面奖旗,记载着父亲的坚韧、付出和成功。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找出那些奖状和奖旗,那双粗糙得有些变形的手,在奖状和奖旗上颤抖着轻轻地抚摸,眼睛里,因此而闪动着异样的光彩。
每次看完,总是很怀念地和母亲回忆曾经的那些岁月,或愉悦,或感叹,或失落……每次看完,总忘不了叮嘱母亲把这些宝贝收捡好。
而且,折叠这些宝贝的时候,父亲和母亲,总是那么细致、庄重……母亲从小就给人家做帮工。
七八岁的时候,给人家放羊;十多岁,就和大人一起干重活了。
说实话,我实在难以想象母亲的童年是怎样艰难地度过的,更难想象,母亲的少女时代,会不会也有其他人的那些美丽和美好。
太早太多的劳作,让母亲练就了硬朗的身体。
别看母亲瘦小,无论是帮人苦工,还是集体劳动,母亲超乎寻常的劳动能力得到了人们充分的认可。
散文:我的父亲母亲

散文: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虽然他们并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也没有享
受到许多物质上的乐趣,但他们却给了我最宝贵的爱与关怀。
我的父亲是一个坚强而勤劳的人。
他是一个农民,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地工作,为了让
家庭生活得更好,他从不抱怨劳累。
我记得小时候,每次我生病的时候,他总是紧紧
地抱着我,不停地安慰我,直到我感觉好了为止。
他总是对我说:“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父亲都会一直在你身边,支持你。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他对我的深深的爱。
我的母亲是一个温柔而体贴的人。
她是一名家庭主妇,对家庭的付出无法计数。
她为
我做了无数次美味的饭菜,每天都关心我的生活,确保我有一个舒适的家。
她总是耐
心地倾听我的烦恼,为我提供支持和建议。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遇到了困难,感
到很沮丧,母亲花了很多时间与我交流,鼓励我不要放弃,最终我成功地克服了困难。
她的鼓励和支持让我有了坚强的内心。
父亲母亲是我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
他们教会了我诚实、善良和努力工作的价值观。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只有通过努力工作和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虽然我的父亲母亲并不完美,他们也有自己的缺点,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们的爱与尊重。
他们是我生命中最伟大的人,他们的爱和关心使我成为一个更优秀和更幸福的人。
无论遇到什么挑战,我知道我永远可以依靠我的父亲母亲。
他们是我坚强的后盾,永
远支持着我。
我感到非常幸运能够拥有他们作为我的父母,他们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
财富。
散文:我的父亲母亲

散文:我的父亲母亲散文:我的父亲母亲我的父亲母亲寒冷的冬天里,得到父亲病逝的消息,在白雪皑皑中,我回到家乡。
村长告诉我,母亲坚持要把父亲的遗体从城里抬回来,自己陪着父亲走一遍那条令他们刻骨铭心的恋爱之路。
母亲因父亲逝去非常伤心,整日坐在父亲E课的教室外默想,别人怎么劝也没用。
我与母亲回到家中,母亲叫我把多年不用的织布机找出来,执意要亲自织一块布给父亲挡棺用。
看着母亲坐织布机前瘦小而执着的背影,母亲和父亲初恋的往事便清晰地显现出来。
几十年前,满山满野树叶金黄透明的时节,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20岁的父亲从县城来到三河屯当老师,成为三河屯有史以来第一个教书先生。
在欢迎的人群里,身穿红棉袄的母亲‘下子就被父亲吸引住了,兴奋与羞涩显现在她18岁年轻而娇羞的脸上,心中怀揣爱情的秘密,一口气跑回家去。
母亲是村里最漂亮的女子,新校舍落成时挂在房梁的红布便由母亲来织。
心里装着父亲,母亲织布格外用心。
织好后,母亲满心欢喜跑去学校.想当面交给父亲,却被村里的小伙子半路接过去了。
男人建造学校时,妇女们不能靠近,连送饭也只能远远的。
母亲变着花样做了葱花油饼、葱花炒鸡蛋、蘑菇馅饺子,用一只大清花瓷碗送去,期待着父亲能够吃上。
学校第一天上课时,许多人都去了,站在教室外边听。
父亲洪亮的读书声成为母亲心里最动听的音乐,从此伴随她的一生。
尽管路远许多,为了能看见父亲,母亲绕过后井到学校边的前井打水。
有一次,母亲已从井里打好水,突然瞥见父亲挑着水桶远远地走来,便把水又倒回井里重新打,等父亲来临。
不料,村里热情的小伙子硬是抢着替父亲挑水,令母亲很气恼。
听说父亲常送路远的学生回家,母亲就到那条路附近等候。
有一天,母亲和父亲在路上相遇了,由于心中慌乱,母亲忘了提篮子,被父亲叫了回来。
这是他们的第一次面对面接触。
父亲吃派饭轮到母亲家了,母亲早早做好,穿一身粉红袄,手扶门框。
站阳光里甜甜地笑着迎接父亲。
那一场景成为父亲心中永恒的`画面。
饭后约好第三天再来吃蒸饺。
【261】“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简龙婷作品

【261】“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简龙婷作品我的父亲简龙婷(北京)小时候,我最讨厌的人就是父亲。
在我幼年朦胧的记忆里,家里总是剑拔弩张,气氛沉重。
父亲脾气暴躁,而且年纪轻轻就身患顽疾,又治疗不当,身体状况极差,无法从事体力劳动,这就使他的脾气更坏了。
他嘴里总没有什么好话,还经常向母亲挥舞他的拳头。
而我的母亲,身材矮小孱弱,总是默默地伺候他,还得要忍受他的粗暴。
终于有一天,或许是我的母亲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日子了,她和我父亲离婚了。
但是我的奶奶以及周围其他人都告诉我,是因为我母亲嫌弃我们家太穷,没有楼房。
但不管怎样,她离开了。
他们离婚公证那天,公证员问我要跟着谁,我没有回答,但我一直站在父亲身边,我母亲拽我,我也不理。
所以,我就自然而然跟着父亲了。
那年我才只有六岁,还不太明白这一行为的意义,以及不同的选择会给我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所以我完全是遵循自己的内心。
由于母亲常年外出打工,我与她感情并不深厚,而且在此之前,我就已经从许多人那里听说了她与别人的风言风语,所以对她心有抵触。
但更重要的还是,年幼的我十分依赖我的奶奶。
为了奶奶,我选择了同样感情疏远的父亲。
母亲离开后,我好多年都没有再见到她,只是偶尔听到只言片语,说到她离婚再嫁,日子同样过的不好,她新的丈夫也打她,还让她永远失去了再次成为母亲的资格。
而我的父亲离婚后也很快外出打工了,他的身体依然很不好,多次回家治疗,数度病危。
而在此期间,我和他不但没有培养起相依为命的深情厚谊来,反而产生了直接的冲突,矛盾日渐尖锐。
他每次回到家,总是两袖清风,一身病骨,满脸颓容。
看谁都不顺眼,和爷爷奶奶说话时恶声恶气,对我更是恶语相向。
我至今都记得一幅画面,他举着一根磨旧了的扁担,扬言说要打死我,我吓得躲到奶奶身后。
我当时年幼怯懦,被吓得好几天放学不敢回家。
但我不会像爷爷奶奶那样一昧的忍让他,明明他那么恶劣,还依然四处筹钱,带他求医问药。
我虽不敢和他正面顶撞,但我会用冷漠嘲讽又充满仇恨的目光瞪视他,在心里告诉自己要忍耐,总有一天能够反抗他的暴虐。
我的父亲母亲-亲情散文

我的父亲母亲-亲情散文我的父亲母亲-亲情散文好几次提笔,想为我的爸妈写点儿什么,可总是静不下心来。
我知道回忆需要安静,所以我选择了这个下雨的星期天。
双手托腮坐在窗前,细细端详雨中那个清新却略带苦涩的世界。
白桦树下那一阵清风,那一串雨露,那一片再也回不去的落叶……所有这些,都让我渐渐归心于平静,手中的笔已在不经意中走进了老家——我出身在浙北的一个小农村里,爸妈是再也朴实不过的农民,还有一个比我小两岁的妹妹,一家四口,日子过得平淡、真实。
任凭异乡的岁月如何淡漠,我对家的记忆依然清晰。
父亲是家里的老大,他的亲身父亲在生下他后便和我奶奶离了婚,而我爸则跟了他的母亲,因此在当时的家庭环境里,我爸的生活处境相当的艰难。
后来我爸跟我聊天的时候经常谈起他的读书时代,他说,那些日子经常背个书包再牵一头牛,经过学校时,把书包往教室一扔,然后开开心心地放牛去了。
父亲不爱说话,很沉默,这样的性格造就了他的诚实、善良和热心,村里如果谁需要帮忙,只要招呼一声,刮风下雨,他都乐此不疲。
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每逢大年三十,村里人都把大条大条的活鱼往我家里送,当然不是送给我们吃的,而是要我爸给他们做鱼丸。
我爸做的鱼丸可谓是打遍村里无敌手,不仅如此,每次做好后,还挨个帮他们煮好,美其名曰:好鱼丸要配好火候才有好味道。
也就因为这个,常常导致我们自家的年夜饭一拖再拖,而我爸却很快乐。
因为生活的困难,父亲断断续续念完初一就辍学了,可他对我们的教育是严厉的。
记得我刚上“学前班”那天,父亲给我买了一个白色的塑料文具盒,用毛笔浸上红色的油漆在文具盒的底部写上了我的名字,说:“这样就不怕弄丢了。
”可没过几天我还真把它弄丢了(现在已记不起当时是怎么丢的,好好的放在书包里,怎么会丢了呢?呵呵。
)下午放学胆胆怯怯回到家中,只见桌上赫然放着我那个丢了的文具盒,爸爸一脸严肃,问我丢了东西怎么还敢回家。
我却理直气壮地说道:“丢了就丢了,现在不是捡回来了么。
”只见爸爸迅速起身,拿起文具盒就朝门外扔了出去,我被吓得浑身打颤(记忆中这是爸爸唯一一次对我凶)。
我的父亲母亲的现代散文

我的父亲母亲的现代散文我的父亲母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以种地为生,是他们以勤劳的双手养育了我们儿女六个。
现如今父亲七十六、母亲七十五却仍然种着十多亩田地,也曾劝他们少种点或者干脆不种了,可说什么父母亲就是不答应,他们说我们能干一天是一天,等那天干不动了就不干了。
那时候再让你们养着,现在干活就当我们锻炼身体,给你们减轻一点负担。
其实父母亲就是不种地了,也不会是我们的负担,相反,以二老多年的勤劳和节俭,有些事他们会倒过来帮我们。
在外人看来,父母的身体还算硬朗,其实我知道他们的身体已经大不如以前了。
母亲有高血压、风湿病,膝关节哪里经常痛,前年做过手术,效果不是很好。
只是母亲有点虚胖,咋一看还有些富态,其实身体已是很差,记忆力也不行了。
父亲曾笑着对我说,你妈呀,一天找一百次钥匙,你看刚才明明看到她放口袋里的,这不,现在又在找。
相对于母亲,父亲的身体略微好些,记忆力也还行,可毕竟岁月不饶人,父亲的头发早就全白了,牙齿也掉得差不多了,清瘦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睛总是见风流泪,曾劝他去看医生,他总是淡淡的说,没必要看了,老了、就像老化的机器每个零件都松动了,锈了,不中用了。
随即又笑着补充说,这是自然规律,谁也不能违背。
我听了,心里特别难受,父亲在我心中可一直都是家里的主心骨和顶梁柱呀,他和母亲把我们六个孩子抚养大,操持我们成家立业,现如今,我们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儿女,在不知不觉中便能体验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因此每想到当年父母亲在那么艰苦的年月里,把我们六个孩子拉扯大是多么的不易,往事从未走远,就像昨晚的的电影,历历在目。
说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其实不然,父亲的农民身份是特殊年代留下的印迹。
原来,父亲在小小的村子里可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他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学校的佼佼者,后来被县里免试保送到省城的师范读书,他不仅书读得好,还会吹笛子,拉二胡,是那一届同学们公认的才子。
师范毕业之后,父亲当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父亲与母亲的结合,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来读过书的父亲在同事中不乏追求者,可父亲的姑姑早已和嫂子(我的奶奶)商量好,为他保媒,奶奶见了母亲很是喜欢,于是就为他们定下亲事,父亲是个孝子,又见母亲勤劳、善良也就默许了亲事。
我的父亲母亲现代散文

我的父亲母亲现代散文我的父亲母亲现代散文散文以优美的语言、流畅的句子、生动的描述,给人以美的享受,满足人类心灵的要求,具有很高的审美属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的父亲母亲现代散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的父亲母亲现代散文篇1今天晚上,爸爸插着腰,扶着墙,站在卫生间门口看着我们刷牙!我笑他,他就赶紧躲进去卫生间,当我说别躲,让我拍个照,他又出来摆回刚刚的pose,让我哭笑不得!弟弟说:老爸是在学你的。
所以突然有了想法,要写写我的爸爸妈妈!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爸爸,第一个闪现出来的词是:可爱。
而我的妈妈,我就想到了一个身份:交通警察,因为她总是很严肃,要求完美。
所以,在我心里,她就是我家的家庭警察!她让孩子们多了一份敬畏!我认为,可爱一词对人的赞誉是极高的,可爱意味着他是善良的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人,而且还是幽默的,有趣的人。
从小,我和爸爸关系就特别好,不仅我,我们兄弟姐妹四个人都和爸爸关系特别好,以致于妈妈经常吃醋!但当着他们两的面,我们都会说更亲妈妈!但当他俩吵嘴时,我们都不约而同地帮爸爸,一旦发现妈妈吃醋的苗头,我们又立刻回来帮妈妈!小时候,即便爸妈拌拌嘴,也是充满了乐趣!我从来没有和爸爸吵过架,即便是吵嘴脸红都没有过。
他的性格好到没有机会和他吵!在别人眼里,父亲是严肃的!我的爸爸却是可爱的,他从来没有打过我!我印象中,他只象征性的打过哥哥,那时候我上小学,因为奶奶的介入,孝顺的爸爸才动了手!我从来不知道家庭暴力是什么样的!妈妈也从来没对我们动过手,其因有二:其一是妈妈的绝对权威,只要她发出"嗯哼"一声,我们立刻停止一切动作自动察觉错误并立刻改正!那简直比军令还管用!我相信现在没有一个父母可以做到,我妈妈不用说话,一个表情或一声"嗯哼"就做到了!这点我是想法佩服她的!她常常说:"让父母亲多说一句话就是不孝了"。
这罪名扣的这么大,我们可不敢随便领了去!其二,我们小时候是全村出了名的听话懂事的好孩子!轮不到机会给他们揍!上的了学,下的了地,煮的了饭,干的了活!这样的好孩子,全村屈指可数!妈妈作为家庭警察虽然权威,但家里所有的家务活几乎都是她做的,爸爸受得了唠叨,所以也就拥有了一辈子的幸福,他一辈子几乎没洗过衣服煮过饭,妈妈也只会吩咐他泡泡茶,煮煮开水!他两分开都不行的,记得姐姐生淼淼的时候,妈妈去照顾姐姐,爸爸在深圳照顾阳阳,结果每天脸不好好洗,中午饭也都叫外卖,突然好像生活不能自理的刚离开父母上中学的青少年!妈妈一般不苟言笑,但却经常被爸爸逗得哈哈大笑,从小,我就听妈妈在爸爸的挑逗下哈哈大笑!有时全家也会被他逗乐!爸爸,总会在生活的语言中,说出让人开怀大笑的话,通俗而不低俗!我们全家,没有一个人会骂人,这也和爸爸妈妈有关系,第一是我们从来没见过他们打吵架,顶多拌拌嘴!也从没听过他们说离婚,日子不过了这样的`话。
散文:我的父亲母亲文章3篇

父母是教科书,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时刻影响着孩子,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我的父亲母亲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我的父亲母亲文章:我的父亲母亲昨天回家看望年老的父母,闲谈时,妈妈说,看看现在的人多能干,还举了些例子。
父亲不爱听了,别说那些,我不爱听。
我知道父亲又想起了他年轻的时候。
父亲出生在三十年代,那时的社会贫穷,落后。
他是家中的长子。
十几岁就和我爷爷去天津漕运,风里来雨里去,受尽了苦。
成人后做了民兵连长,在县里能干是出了名的,满墙的奖状是最好的证明。
和母亲婚后养育了我们姐妹五个,七口之家吃饭,穿衣,维持生活在那时真的不是现在能想象出来的。
父亲母亲就开始做豆腐,豆腐脑,每天三更半夜就起来开始干活,天亮了就出去买。
不管春夏秋冬,每天如此。
可是也转不了几个钱,只够维持生活的。
每当我们几个上学交学费时,就会衣襟见肘。
父母没有办法,只好改变策略,建起了小型冰棍厂,自己做,批发,零售。
生意还很红火。
这时我的两个哥哥姐姐都大了,在家帮助父母,全家齐心合力。
不但盖起了两座房,还给他们都结了婚。
剩下我继续上学。
父母并没有满足,又开始和另外三家合资开起了大型冷库。
如果大家齐心合力的话,生意肯定会红红火火。
可是人多,心不齐,厂子没有朝想象的方面发展,最终两年后我们首先退了出来。
这是白洋淀旅游发展起来了。
父亲母亲买了船只搞起了旅游。
在所有导游中,父亲是最棒的,每天的收入也是最高的。
两个哥哥也是数得着的。
时间如流水,岁月催人老。
此时父亲已经六十多了,感到吃力了,就把事情交给了两个哥哥。
和母亲在白洋淀里开始捕鱼,每天早晨四点他们就到淀里划船捕鱼,六点多回来到早市上去卖,吃完早饭又开始一天的忙碌。
风里来雨里去,历尽艰辛。
此时我也结婚了,按说他们没有了负担,儿女成家立业,他们可以安享晚年。
可是善良,耿直的父母依然操持着自己的劳动,不要儿女们一分钱。
前几年,父亲得了脑血栓,从不得病的他躺在床上,那不肯认输的眼神,我们看了都心痛。
父亲第一次流下了眼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题目我的父亲母亲【我的父亲母亲散文】父母是伟大的,父亲严厉,母亲慈祥,我的父亲母亲怎么写?我为大家整理了我的父亲母亲散文,欢迎各位参考。
我的父亲母亲【1】他们,极为平凡。
平凡到将他们随意丢进人潮,你第一眼绝对不会注视到的程度。
我的父亲,他没有万贯的家财,没有位高的职权,但他一样也不少于旁人,因为他是一个父亲。
有人说父爱如山,我正是在慢慢的成长里才真切地感受到这伟岸的父爱。
父亲憨厚不多言,每句话像是细斟慢酌出口,因此句句都显得特别有分量。
自然,父亲是一家之主,家里的大事基本上由父亲决定。
小些时候,骨子里是怕父亲的。
他不常将笑容溢于言表,神态总归是严肃的。
心里委屈装事,多半是在母亲前抱怨,奶奶旁撒娇,极少找向父亲。
可是母亲却说婴孩时的我多半时间都是父亲抱大的,我一直觉得不可思议。
知道父亲偏袒我,是在逐渐懂事的年龄段。
和母亲闹脾气,好面子的自己赌气不吃她做的饭,而后饥肠辘辘呕在一角的时候,是父亲偷偷盛一碗饭亲自给她女儿送过去。
外出求学拿零花钱的时候,素来节俭的父亲突然变的阔绰起来,他总是问够吗?我答够了够了,他还是要多塞给你一些。
小时候母亲不在家,他会细致的帮我梳辫子,之所以说细致,是因为他整整梳了半个多小时。
还认不清美丑的我就顶着歪歪扭扭的辫子去上学。
和哥哥闹别扭,挨打的永远是老大,免于灾难的永远是我。
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那我这辈子和上辈子该是有多么幸运!父亲是慈爱的父亲。
劳累繁重的活儿都是父亲做的。
每逢饭点,那些我总认为难啃的粗粮馒头又总是他先挑走的。
我所出生的村庄,虽小却也是算热闹的。
往后那些年,村民开始大肆的迁移户口至城市。
原本温馨的庄子马上沦为了自然村。
父亲与母亲都是规矩的庄稼人,除去收成,再无任何经济来源。
这样普通不过的家庭硬是供两个孩子读书,已属不易。
马上面临搬家买房的现实,父亲的负担重了。
父亲没有别些本领,只能靠一身气力。
听说木材赚钱,父亲就磨锋利了斧头,奔向山林深处。
林间山势陡峭,树木蓊郁,那么粗的树干,都是靠父亲的肩膀一棵棵扛出来的。
我能想到的是父亲如何汗如雨下,肩负重荷,步履维艰的迈过那湿滑的针叶林地。
那一年,父亲舍不得给自己买一件衣服,甚至是一双袜子。
他就那样黑了、瘦了、老了。
拿起昔日的照片,那个身穿v领针织衫,一头乌发而年轻帅气的父亲,在生活的重压下,再也回不来了。
每每想到这些,心底涌起的满满都是对父亲的疼惜。
父亲,是我的大树。
从他那里得到的最多的是感悟。
他的身体力行告诉我,不论贫困或者富贵,要遵循自己的方向,踏实稳重的做个好人,做个善良的人。
母亲属心灵手巧的人。
幼时记忆中的她总是忙农活,顾家务,一向极少坐下来歇息。
村子里那一年妇女间流行编织围巾,母亲听闻便学了去。
买了五彩的毛线,便左一搭右一搭地在指尖缠缠绕绕。
所过之处,那缤纷的色彩就规律的如竹编似的拼在了一起。
母亲对每种毛线的色彩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所以织出来的围巾的色彩搭配远胜于其他人。
母亲是勤奋的。
每个清早,她都是第一个起床的。
她特别会合理利用时间。
热早餐的时间里,她便开始梳洗打扮。
幼年,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看母亲扎辫子。
她先是解开昨日早晨扎好现已松散的辫子,拿梳子把头发梳理顺畅。
一下、两下。
几下子之后,已顺畅的头发就完全披于肩。
有时也会遇到发丝打结,极难梳理的地方,性急的母亲每每此时便会使些力气焦急的拉扯它们。
静谧的清晨,阳光洋洋洒洒地从玻璃窗映射进来,我总能在柔和的光线里看见那被拉扯下来的三两根纤细的发丝伴着细小的尘埃在空中温柔的落下。
母亲就这样在轻而暖的阳光里不紧不慢,娴熟地将一股发搭在另一股上,由上而下,匀称而细致。
好多个清晨,我就这样躺在被窝里,睁着惺忪的睡眼,仔细看母亲一下一下完成这一系列过程。
因了我观察的认真、恒久以及母亲扎发的细致完美,那些画面才得以身居脑海,清晰至久。
母亲又是极勤俭的。
冬日好不容易闲下来的时光,她喜欢做些针线活儿。
她常常把家人的废旧衣物裁剪成布片。
或拼砌成漂亮的门帘,或裁剪为耐实的鞋垫儿。
那废弃了的碎布边角和那五彩的丝线可是母亲最得意的宝贝。
这些看似没用的东西总能在母亲手里变个花样儿。
尚不止这些,少年无知的我总是对美丽的小事物心生艳羡。
同伴穿了漂亮的白裙子,嘴上不语的我,把羡慕呀全投进了那长长又久远的注视中。
幼时家贫,母亲便扯了碎花纯棉的布料,精心为我缝剪了一件合身的衬衫。
裁缝机吱吱扭扭的转着,等着穿新衣的人儿呀,心里无限欢乐。
邻居都夸母亲针线做得好,于是母亲的形象便在我心里高大了起来。
年少的我心里充满了对母亲的崇敬,所以那针脚的走势都被我牢牢的注视了去。
母亲常说,女孩子懂点儿女工总是好的。
我想是得益于母亲的遗传和教授,后来初学女工的我竟也能得心应手。
母亲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尽管知识浅薄,却总能在寡淡如水、波澜不惊的日子里保持着自己的乐趣,精致且斑斓的生活着。
这便是我的父母双亲。
伟岸深沉的父亲,灵巧勤俭的母亲。
这些年里,他们勤勤恳恳,忙忙碌碌,风霜渐渐遮蔽掉容颜。
若我算得上是优秀的,那么功劳也应都归功于他们。
世间事总是有奇妙存在的可能性。
些许人明明如此简单和普通,却在你心里至关重要,任谁都替代不去。
岁月苍苍,时光凉薄,我别无他求,唯愿我的双亲平安喜乐,康健无恙!我的父亲母亲【2】再过个年,父亲就将走进人生七十五岁的大门,如果母亲还在的话,今年正是她七十三岁大寿。
然而,人生无常,母亲离开我们已快十四年了。
父亲是一名资深的共产党员,也曾是本地的父母官。
为官三十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在经历了人生坎坷苦难,悲欢离合,大起大落后的今天,变得木讷了。
人生的苦难有十分,他自己就尝了八分:幼年丧母,中年挨斗,花甲丧妻,老年丧子。
前几天是父亲的生日,我们便又回到了他的身边。
一来为他祝寿,二来再去看看刚刚出院十天的老人病情是否好转。
自从20xx年春天老人得病开始,身体状况逐年衰弱。
由于血栓作用,大脑周边的系微血管已堵塞很多,使老人的记忆逐日衰退。
医生说,最后会丧失一切记忆,步入痴呆。
不认得亲人,不记得任何事情,出外走路有走丢的可能。
只是当时看着治疗后的父亲并无大碍,谁也没有想得过多。
从那时起,我们兄妹几个便尽心尽力的去关心和照顾好老人。
20xx年的深秋,父亲第二次发病,住在市里离我们单位不远的医院。
当时由于我的工作已到了紧要关头,每天都在夜以继日的忙着,无暇去看一眼躺在病床上且离我近在咫尺的父亲,在工作的忙碌中煎熬着自己作为人子的良心。
只是在忽然变天的那个晚上(当时医院还没有取暖),利用吃饭的时间来到医院,为父亲添加了御寒的物件。
那次治疗后,父亲很快就好转起来。
20xx年的国庆过后,我举家搬到了小城,结束了自己因工作在异地的每天往返,离开了生活四十年的故乡。
在车辆即将开动的瞬间,看着老人恋恋不舍的眼神,我努力着自己温馨的笑容,只与他们简单的挥挥手。
“清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山山岭岭唤我回,一石一草把我留……”我知道,回家的路每天都在我的心里畅通着,因为这里有我每日都牵挂的亲人。
今年的父亲节前,我将老人再次的接到小城,一家人在酒店里高兴的为老人过了属于他的节日。
饭后,一家人来到了歌厅,在这个节日,我要倾心的为老人献上几首歌曲。
这是父亲平生第一次光顾这个灯光迷离的场所。
作为曾经文艺舞台的活跃者,父亲的戏剧唱得非常好。
曾在地方组建小剧团参加各类演出。
出演过评戏《刘巧儿》里的赵金财(赵柱儿的爹)、《铡美案》里的包拯等,只是对以后的歌曲类很少涉及。
在正规的场合听我的歌只有一次,那是我复员后参加当地的“庆七一”活动。
可当时的条件有限,无论是音响还是伴奏都非常的差劲。
为了让父亲能真实的感受到现代声像的魅力及用心的聆听一次我的歌声,我将尽力的唱出自己的心声,献给我亲爱的父亲。
也许,这会是他一生中最后的一次了。
当刘和刚的《父亲》音乐响起,我便不自觉的走进了意境,泪水不能抑制的流了下来。
一曲动情的《父亲》中,我看见了老人眼里隐隐的泪花。
也是平生第一次,父亲为我鼓掌,说:我儿子唱得真好,和原唱差不多。
接下来,我又为老人演唱了崔京浩的《父亲》和刘欢的《人生第一次》。
我第一次听到的呦,是你的喊,我第一次看见的呦,是你的脸;我第一次挣下地钱捧到你眼前;我第一次爱上地人哦,领到你跟前;无论我走到哪里,总把你挂念;我就是抱上了儿孙,我还是你的铁蛋蛋。
每首歌在父亲的面前唱响,都会深深的感觉到震颤,也仿佛只有此刻才真正的领会到了歌曲的内涵和想要表达的意境。
我就像一个曾经的孩子想在父亲面前得到夸奖一样,毫无顾忌的唱,毫无顾忌的流泪。
因为,我终于能将自己满腔的爱在歌声中唱给我最疼爱的老父亲,于我,满足了。
八月中旬,利用儿子放假的间隙,我们一家再次的回到老宅,又一次近距离的与父亲度过了一周相聚的日子。
中秋节回家,父亲破例的与我们哥几个坐在一桌,让我们喝酒吃菜,并说过完节后就将每年两次季节性的预防药挂上。
那一天,我们全家一起真的好开心,好和谐,好幸福,好圆满。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谁知刚刚挂完药后,老人的病情竟然突然加重。
从过节开始,仅仅十天,老人的记忆突然消失,并于国庆前几天走失了。
那天下午,当一上午心惊肉跳的我接到电话后,便找到了难耐的理由。
于是,和姐姐及爱人赶忙开车往家里赶。
好在吉人天相,父亲走出几里路后,因口渴,来到了我们家族外嫁的姑姑家里。
发觉老人不对劲,便硬性的挽留下来。
当我开车去接他回来时,看见父亲那无助的眼神和疲惫的样子慢慢的走在路边,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时,我的眼泪霎时涌满眼眶。
这还是我那精干贤达、叱咤风云的父亲吗?那一刻,我的心很疼很疼……第二天,我和姐姐便将老人接到了市里的专科医院继续治疗。
看着ct片,医生说:好转的可能性很小,他的边缘血管和形成的病灶已大面积堵塞,我们只能尽力。
其实,我们何尝不知?只是这次来得太突然,来得我们心里还没有丝毫的准备。
我们不甘心一个前十天还和我们有说有笑的老人,竟突然地失去了记忆,那么快,那么的没有道理。
就算一切都是无望,我们也要努力,哪怕最后的结局熄灭了我们心中剩余的那丝光亮。
于是,注定今年的国庆假日我要陪着他们。
随着日期的逐渐减少,我们心中的光亮也在一天天暗淡。
老人开始每天烦躁的叙说,不认得任何人,不知道身在何处,只是一味的说:回家吧,回家吧。
经过两个周期的治疗不见效果,我们终于将老人送回了家中。
回来以后,老人还是不断地叙说。
也许是有病乱投医吧,续母找来了神婆,为父亲“跳大神”。
神婆说是母亲来接父亲,抱着父亲的魂魄不放手,致使老人神志不清丧失记忆。
于是,众人便来到母亲的坟前,依照神婆的指示开始了所谓的挽救行动。
父亲生日那天,我们回到家中,在没有谁暗示的情况下,父亲竟然认出了我和爱人。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