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跨国互联电网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外电力系统大电网发展趋势分析

国外电力系统大电网发展趋势分析1 国外常规电网发展情况分析由于电力交易需求的发展和不同电源互补调剂的需要,国外常规电网同步网的规模有增大的趋势。
(1)北美电网互联情况北美电力系统包括了美国东部、西部和得克萨斯以及加拿大魁北克4个互联系统。
美国东部、西部和得克萨斯3大系统之间只有非同步联系。
东部电力系统和西部电力系统分别与加拿大的几个地区电力系统并网运行,西部的加利福利亚电网和南部得克萨斯电网与墨西哥电网连接。
加拿大、美国、墨西哥三国主要因能源构成不同和电力交易需求的发展促进了电网互联。
新英格兰的大部分是燃油发电机及核电,电价比较高,因此从加拿大的新不伦瑞克和魁北克引入水电。
魁北克和安大略的水电供给纽约和新泽西地区。
在1989-1990年加拿大干旱时期,纽约向魁北克送电。
美国西北部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进口水电,输送到整个西部,主要是加利福尼亚地区。
加州还从墨西哥进口地热电力,按照固定的协议送电。
西南部地区基本自给自足,只与墨西哥有少量交换。
国际互联一般作为后备。
加拿大和美国各地区之间已建有许多联络线。
1998年统计,在美国-加拿大之间有79条输电线,美国-墨西哥之间有27条输电线,大部分为交流输电线路。
最大的输电项目是丘吉尔瀑布电站从拉布拉多至魁北克及美国新英格兰,通过长期合同输送丘吉尔瀑布发出的电力。
美国西部电网的南部加利福尼亚州与墨西哥之间也有三条230kV线路和一条69kV联络线路,德克萨斯和墨西哥之间有几条138kV线路和一些其他线路。
(2)巴西电网互联情况巴西水电资源和电力负荷中心分布不均衡,因此采取加强电网互联的措施,以实现能源的传输和利用。
巴西电网结构按区域可分为南部电网、东南及中西部电网,北部和东北部电网,通过互联形成全国同步电网。
其中南部地区-东南部地区电网通过750kV伊泰普交流干线实现同步互联。
北部-东北部地区电网由单回500KV的交流线路的互联。
北部-南部通过单回500KV交流线路互联,实现跨流域补偿。
国内外电网运营现状对比分析展望

国内外电网运营现状对比分析展望摘要:文章通过对比现阶段美国、英国和中国电网运营模式,了解到了如今电网运营的各个方面,并对今后电网的运营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分析。
目前中国以及欧美国家在对于未来电网的规划都在朝着智能电网发展。
关键词:电网运行模式;电网发展现状;对比分析0.引言能源短缺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渐暴露,电网的发展和各项性能面临着新的挑战。
智能电网建设被提上日程,传统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电网建设的发展。
在当今全球全面发展智能电网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做好对于电网运营管理,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等措施来迎接智能电网大时代的到来。
1. 国外电网运营模式以及发展状况1.1英国1.1.1 电网运行现状英国电网调度机构分两级,即国家电网公司输电网控制中心和各区域配电网公司配电网运行控制中心,分别负责各自调度管辖范围内设备的安全监控、停复役操作、检修维护安排,所不同的是,输电网运行控制中心还要负责全网负荷的实时平衡[1]。
英国国家电网将整个国家分成11个区来进行调度管理,每个设3至7个变电站,每个区域设有一个经理,下设的每个变电站配有一名工程师,每个变电站设有操作队。
目前,英国输电网中的变电站已实行无人值班制度,工程师会定期进行维修与检查。
在英国国家电网公司,各配电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都设置有专人负责工程的监督,几个变电站自身都有高级专职人员负责检查故障,汇报给国家电网或者配电公司的调度控制中心[1]。
1.1.2 发展现状为了更好的落实英国低碳转型计划的国家战略,英国提出了智能电网的建设,并制定了详细的智能电网建设的规划。
目前英国已经开展的工作如下:(1)加大对智能电表的安装据了解,英国将于2020年前把普通家庭正在使用的4700万块普通电表换成智能电表。
这一项工程预计耗资86亿英镑,在未来的20年或可因此受益146亿英镑。
(2).组建智能电网示范基金英国对智能电表技术投入了600万英镑科研资金,资助比例最高可达项目总成本的25%,英国煤气电力市场办公室还提供了5亿英镑,协助相关机构开展智能电网试点工作。
海外电力市场发展现状和前景

海外电力市场发展现状和前景摘要:随着国内电力能源形势日益紧张,海外电力投资政策利好,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投入到海外电力市场的浪潮中。
本文通过对海外电力市场的发展需求、能源现状、参与企业的状况进行分析,对未来发展前景和电力相关单位的竞争趋势进行展望。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全面展开,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正式签署,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稳步推进,区域合作基金相继推出,“两优”贷款、出口信贷等金融支持政策不断完善,中国企业“走出去”迎来了巨大的机遇。
今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顺利召开,国际产能、基础设施、能源、科技等领域迈入更深层次的合作互通。
1 海外电力市场发展需求从需求端来看,“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大都是发展中国家,虽然近几年随着外来资金的投入,在基础设施、能源方面的条件有所改善,但无论从国内需求还是未来区域经济合作的角度分析,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这些国家电力消费潜力、装机容量仍然有极大的增长空间,对于电力建设的需求仍极其旺盛。
此外,“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如俄蒙中亚及沿海岸线国家)煤炭、天然气资源丰富,也为其发展常规火电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同时,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需求,部分由落后能源设施带来的环境、社会问题逐渐显现,因此,以清洁能源为主的建设需求也将是“一带一路”能源发展的重点方向。
从竞争端来看,受经济增速放缓和产业政策调整影响,国内电力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国家能源局对煤电项目提出“取消一批、缓核一批、缓建一批”,国内电力投资企业逐渐将海外电力设施作为投资重点,窗口公司、工程公司、大型设备制造商、电力设计院也纷纷将海外电力工程项目作为业务开拓的重中之重,竞争态势更具白热化。
2 海外能源市场发展情况根据《BP世界能源展望》(2017版),预计从2015年到2035年,世界能源需求年均增长1.3%。
几乎所有增长都来自新兴经济体,中国和印度贡献超过一半。
国内外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德国“工业4.0”战略的核心是建立一个高度数字化的生产平台,实现生产 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精益化。这个平台包括了生产设备、物流系统、控制系 统等各个方面,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在这 个平台上,企业可以灵活地调整生产模式和生产流程,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2、美国
美国是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心之一,也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另一个领军者之一。 美国政府提出了“先进制造业”战略,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等手段, 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美国在智能制造领域拥有很多领先的企业和技 术,如通用电气、惠普、苹果等企业都在积极推进智能制造的实践。
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如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 的研发和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我国智能制造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我国制造业基础依然 薄弱,大部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其次,我国智能制造发展 不平衡,东部地区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最后,我国智能制造发展还 面临着人才短缺和技术瓶颈等问题。
国内外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与 分析
目录
01 一、国际智能电网的 发展现状
03
三、智能电网发展的 挑战与未来趋势
02
二、中国智能电网的 发展现状
04 参考内容
智能电网是电力系统的一种现代化形态,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通信和控制 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分析和优化。在国内外,智能电网的 发展正在不断推进,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次演示将探讨国内外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智能制造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和技术创新成果的支持。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 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体系。
国内外电力系统发展现状

国内外电力系统发展现状电力系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国内外电力系统的发展现状具有很大差异。
我将以中国和美国为例,介绍国内外电力系统的发展现状。
首先,国内电力系统的发展现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力系统网络,全国电网形成了东西、南北多个跨区域电网,并实现了整体联网运行。
中国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持续增长,已经超过了1.8亿千瓦。
电力交流输电线路的总长度达到了180万公里,直流输电线路的总长度超过了5万公里。
电网规模和接入率均居世界前列。
同时,中国电力系统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风电和光伏发电。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风能和太阳能市场。
其次,国外电力系统的发展现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市场之一,拥有大规模的电力系统网络。
美国的电力系统主要由4个相互联网的区域电网组成,分别是东部、西部、中部和得克萨斯电网。
美国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超过了1.2亿千瓦,其中包括传统的火力发电、核能发电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
美国的风能和太阳能装机容量也在不断增长,但与中国相比规模较小。
同时,美国还积极推广智能电网和能源储存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的来说,国内外电力系统的发展现状存在一些共同的特点和挑战。
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和供应能力都在不断提高。
其次,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对传统能源结构带来了挑战,并且也面临着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等问题。
此外,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也面临着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因此,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国内外的电力系统都在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例如,通过推广智能电网和能源储存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灵活调度和优化运行。
同时,加强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利用,提高其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加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可靠性。
通过这些措施,国内外电力系统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电能的需求,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分析美国智能电网发展现状及前景

分析美国智能电网发展现状及前景美国智能电网走向微型化微型电网或是供电商的替代选择微型电网应用障碍仍存美国智能电网的市场数据:目前美国电网的可靠率高达99.97%每年花费1500亿美元弥补0.03%故障率带来的损失Pareto计划投1500万-2000万美元改造该校的中央系统智能电网,又被称为电网“高速公路”,是当今国际最前沿的新能源产业之一,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争相研发的热点。
美国是智能电网概念最早的提出者,也是发展智能电网最早的实践者,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美国的智能电网又称统一智能电网,是指将基于分散的智能电网结合成全国性的网络体系。
这个体系主要包括:通过统一智能电网实现美国电力网格的智能化,解决分布式能源体系的需要,以长短途、高低压的智能网络联结客户电源;在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营建新的输电电网,实现可再生能源的优化输配,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清洁性;这个系统可以平衡跨州用电的需求,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电力优化调度、监测和控制,从而实现美国整体的电力需求管理,实现美国跨区的可再生能源提供的平衡。
这个体系的另一个核心就是解决太阳能、氢能、水电能和车辆电能的存储,它可以帮助用户出售多余电力,包括解决电池系统向电网回售富裕电能。
实际上,这个体系就是以美国的可再生能源为基础,实现美国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体系的优化管理。
美国发展智能电网重点在配电和用电上,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用户服务的提升。
它的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是:高温超导电网、电力储能技术、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系统集成(RDSI)和实现传输可靠性及安全控制系统,这个电网发展战略的本质是开发并转型进入“下一代”的电网体系,其战略的核心是先期突破智能电网,之后营建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系统集成(RDSI)与电力储能技术,最终集成发展高温超导电网。
美国智能电网发展现状根据美国能源部数据显示,虽然目前美国电网的可靠率高达99.97%,但美国仍需每年花费1500亿美元弥补0.03%故障率带来的损失。
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智能电网技术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作为能源行业的创新突破点,智能电网技术旨在通过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等手段来提高电网运行效率、优化能源配置、提供更可靠的电力供应。
本文将全面分析当前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同时展望未来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
智能电网技术的核心是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应用,通过在电网中加入传感器、智能计算设备和通信网络,实现了对电网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测、可靠安全的数据传输以及智能控制。
当前,全球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进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尤以美国、中国、欧盟等地处于智能电网发展的前沿。
在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启动了“送变电”项目,建立起了全国性的智能电网示范区,探索智能电网技术应用的最佳实践。
同时,各大电力公司也纷纷投资于智能电网技术研发,并在一些城市开展了智能电网的试点工作。
在当前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中,一些具体技术成果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
首先是基于大数据的电网状态诊断和预测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电网的运行状态,预测潜在故障,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其次是智能配电网技术,针对分布式发电、能源储存和电动车充电等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配电网可以实现对多能源的有效管理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智能电表技术、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电网安全保障技术等方面也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未来,智能电网技术仍然将继续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首先是智能电网将更加普及和智能化。
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智能电网技术将逐渐普及到更多地区和居民家庭。
同时,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将进一步推动智能电网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其次是智能电网将更注重能源的清洁和可持续性。
尽管传统能源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使智能电网更加注重清洁能源的集成和利用,推动能源体系的低碳化和可持续发展。
如今电网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如今电网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电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电力的依赖程度的增加,电网的发展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对电网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详尽的了解。
目前,电网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它不仅仅提供了电力供应,还承载着能源传输、电力调度和安全保障等重要职责。
然而,传统的电网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供需失衡、能源浪费以及部分区域的电力不稳定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国家都在加快电网的升级和改造。
一方面,通过引入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以及增加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等,改变了传统的电力供应方式。
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电网中,使得电力的传输、调度和管理更加高效和可靠。
未来电网的发展趋势可以总结如下:1. 智能化: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将实现智能化管理,实时监测和调节电力供需,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效率。
智能电表、智能电网和智能家居等概念已经开始在一些地区得到应用。
2. 网络化:电网将逐渐向分布式发展,由中央化的供应模式向能源互联网转变。
分布式电力资源的利用将有助于提高电网的弹性和韧性,减少供需失衡的问题,并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电网的数字化和互联互通将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提高整个能源系统的效率。
3. 储能技术的发展:储能技术在解决电力供应和需求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差异中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技术将更加成熟和广泛应用。
电池技术的突破将带来更高的能源密度和更低的成本,使得储能设备更加便宜和可靠。
4. 微电网的兴起:随着分布式发电和储能技术的普及,微电网将成为未来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电网可以在电网断电时提供独立的电力供应,同时还可以通过电力交换网与主电网进行互联。
这种灵活且可靠的能源供应模式将有助于提高整个电网系统的稳定性。
然而,未来电网的发展依然面临一些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技术经济第21卷世界跨国互联电网现状及发展趋势宋卫东(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100761摘要:介绍了欧洲大陆电网、北欧电网、东欧/前苏联电网、地中海电网、南部非洲电网、北美联合电网的现状,归纳总结了主要跨国互联电网的联网规划和开展的联网研究,分析了跨国互联电网在联网范围扩大、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发挥和适应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跨国互联电网;联网规划;联网研究;超级智能电网中图分类号:TM727;F206文献标志码:BPresent Situation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TransnationalInterconnected Electric SystemsSONG Wei-dong(State Power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0761,China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overall introduction of the world ’s major transnational interconnected electric systems including the UCTE,the NORDEL,the IPS/UPS,the Mediterranean Interconnection,the SAPP and the North American Bulk Power System,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lans and studies of the major transnational interconnection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trends,and it also analyzes the choice of the manner for the transnational power interconnection,the role of the transnational power interconnection in the optimized allocation of energy resourc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ies in the interconnected grids.Key words:transnational interconnected power grid;interconnectionplan;interconnection research;super smart grid文章编号:1008-1682(200905-0062-06收稿日期:2009-08-04作者简介:宋卫东(1966—,男,山西朔州人,高级工程师,从事信息研究工作。
E-mail:%***************************0引言电网互联是电力工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世界各国电网发展的大势所趋。
受区域经济一体化、能源资源优化利用、提高供电可靠性、区域电力市场开放等因素的推动,跨国互联电网不断向前发展。
目前,主要的跨国互联电网包括欧洲大陆电网、北欧电网、东欧/前苏联电网(IPS/UPS 、地中海东南电网、地中海西南电网、北美联合电网和南部非洲电网。
其中,欧洲大陆电网已实现与地中海西南电网同步运行,并正在进行与IPS/UPS 同步运行的可行性研究;地中海西南电网和南部非洲电网也在不断扩大联网范围。
正在规划建设中的跨国互联电网有海湾合作组织互联电网(GCC 等。
近10年来,我国也先后开展了与越南、俄罗斯的电网互联和电力交换。
跨国互联电网中的各成员国电网,在本国区域电网和跨国互联电网范围内联网运行,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产生规模效益,降低发电成本,均衡系统负荷,减少系统备用容量,为电力市场开放、购销合同的签订和电力交换提供基础,提高供电的安全国外电力电力技术经济Electric Power TechnologicEconomics 第21卷第5期2009年10月Vol.21No.5Oct.2009第5期性和可靠性,改善供电质量,减少系统扰动。
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电网技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如何融合现代互联电网和新型智能电网技术、实现风能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电和远距离输送,正在成为跨国互联电网技术发展的研究热点。
1跨国互联电网现状1.1欧洲大陆电网欧洲大陆电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同步互联电网,以400kV(380kV交流电网为主网架,通过220kV和400kV(380kV交流线路互联,覆盖欧洲大陆包括奥地利、波黑、比利时、保加利亚、瑞士、捷克、德国、丹麦西部、西班牙、法国、希腊、克罗地亚、匈牙利、意大利、卢森堡、黑山、马其顿、荷兰、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等在内的24个国家和地区的29个电网运营商,供电人口约为5亿。
2007年,欧洲大陆电网220kV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度约为22万km,接入电网总装机容量约为6.46亿kW,用电量约为2.56万亿kW·h,各成员国间的交换电量约为3041亿kW·h[1]。
欧洲大陆电网所覆盖的国家国土面积普遍较小,工业高度发达,负荷密度大,电网结构密集。
欧洲输电联盟(UCTE是由欧洲大陆各输电系统运行机构组成的协会。
UCTE通过制定一系列技术规范和运行规程协调欧洲大陆各国电网的规划和运行,确保欧洲大陆电网和电力市场的安全可靠运营。
1.2北欧电网北欧电网由挪威、瑞典、芬兰和丹麦东部电网构成,以220~400kV线路为主网架,通过高压交、直流线路联网,形成容量互补和互为备用的联合电力系统。
2007年北欧电网四国装机容量合计9431万kW,发电量约为3973亿kW·h,供电人口约为2466万人,220kV及以上线路总长度为30340km,用电量约为4009亿kW·h,最高负荷达6808万kW。
发电量构成为水电54.0%,核电21.8%,火电21.7%,风电2.4%[2]。
北欧电网与周边的俄罗斯、爱沙尼亚、德国、波兰等通过高压交直流线路互联。
北欧输电协会(NORDEL是由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5个北欧国家的输电系统运行机构组成,负责北欧电网的协调规划和运行。
主要目标是保证北欧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保持北欧电力供需平衡;确保北欧电网有充足的输电能力;提高北欧电力市场运营效率。
1.3南部非洲电网南部非洲电力联盟(SAPP共有博茨瓦纳、莫桑比克、马拉维、安哥拉、南非、莱索托、纳米比亚、民主刚果、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等12个成员国。
除马拉维、安哥拉和坦桑尼亚外,其余9个国家实现了电网互联,形成南部非洲电网,互联线路电压等级有400、275、220和132kV。
2007年南部非洲电网装机容量为5232.7万kW,最高负荷4242.9万kW[3]。
1.4IPS/UPS电网IPS/UPS同步互联电网覆盖独联体、波罗的海的14个国家,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蒙古。
互联电网采用750-330-110kV%和1150-500-220-110kV%2种电压等级序列(其中1150kV线路按500kV降压运行。
2007年装机容量约为3.37亿kW,年发电量1.285万亿kW·h,用户数2.8亿,跨越8个时区。
1.5地中海地区的互联电网地中海东南电网(LEJSL包括利比亚、埃及、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5个国家,通过400/220 kV线路实现同步互联。
2007年互联电网总装机容量3961.6万kW,220kV及以上线路总长度38561km[4]。
地中海西南电网(TAM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通过6条联络线互联: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2条225kV线路,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2条90kV、1条150kV 和1条225kV线路。
2007年电网总装机容量1699.8万kW,%220kV及以上线路总长度21079km[4]。
连接西班牙和摩洛哥的400kV交流海底电缆,跨越直布罗陀海峡,于1997年投入运行。
1999年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开始与欧洲大陆电网同步运行。
2006年7月连接西班牙和摩洛哥的第2条宋卫东:世界跨国互联电网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外电力电力技术经济第21卷交流海底电缆投运。
1.6北美联合电网北美联合电网由美国的东部电网、西部电网、德州电网和加拿大的魁北克电网组成,覆盖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境内的下加利福尼亚州,总装机容量8.3亿kW ,230kV 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度约为34万km ,服务人口3.34亿[5]。
东西部电网通过直流背靠背联网。
东部电网与魁北克电网并网运行。
西部电网与加拿大的安大略和滨海地区以及墨西哥并网运行。
德州电网与西部电网通过直流背靠背联网。
2跨国互联电网规划与互联研究2.1欧洲大陆电网规划及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电网互联研究近年来,欧洲输电联盟将电网协调规划作为确保欧洲大陆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内容,成立了协调规划工作组具体负责欧洲大陆电网的协调规划。
2008年公布了第1份《UCTE 电网规划》,主要内容包括UCTE 超高压输电系统规划、UCTE 内跨国互联线路和UCTE 与周边国家跨国互联线路的发展规划等。
此外,UCTE 还开展了与周边国家联网的一系列研究,包括与IPS/UPS 同步互联的可行性研究、与土耳其电网同步互联的可行性研究、通过突尼斯与利比亚的联络线实现与地中海东南电网联网的研究及与乌克兰和摩尔多瓦电网同步互联的研究评估等[6]。
2.1.1IPS/UPS 与欧洲大陆电网同步互联研究2002年初,独联体电力委员会表示希望IPS/UPS 电网与欧洲大陆电网同步互联,为此UCTE 于2003年完成了稳态潮流分析,在此基础上,双方组成工作小组开始了同步互联的可行性研究。
2008年11月UCTE 公布了IPS/UPS 电网与欧洲大陆电网同步互联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双方同步互联是可行的,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技术、运行和组织措施,并建立相关的立法框架来实现。
研究认为执行研究阶段所确定的措施和条件是一个长期过程,同步互联需要更长的时间。
为了在欧洲大陆电网和IPS/UPS 间建立一个世界级的电力市场平台,需要进一步协调相关利益方的实际情况。
为完善和实施上述具体措施,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主要内容是:长期观察以证实IPS/UPS 的动态性能,在先进的动态模型上进行深入的动态模拟试验;对严重扰动造成IPS/UPS 的紧急情况进行分析,对双方系统的运行导则、防御和恢复计划相互适应并协调一致;在IPS/UPS 的一系列控制区域内分析同步运行的技术和组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