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关于大学生学习动力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学习动力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普及化阶段。

学习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最基本的活动,大学生的学习动力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成效。

但是,目前部分大学生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感到迷茫,对大学的生活感到不满及失望,高校普遍面临着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严峻挑战。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现状及原因,其主要原因包括:专业的选择与理想的落差,大学生活缺乏规划,对待大学学习的认识有偏差,自制力不强,社会的功利风气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质量等因素。

针对现状和原因,提出加强和提升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对策:如对大学学习生活进行合理的规划;正确认识大学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强化学生的自制力;不限定专业的选择,建立自由的学术氛围;借鉴“住宿学院制”,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就业体系,帮助学生融入社会;尊重子女的学习兴趣进行专业选择等。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动力;学习动机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llege enrollment,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has entered the extended enrollment of universities. Learning is the most basic activities in the university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 effectiveness of learning has great relate with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But some students feel confused for the study of university, feeling dissatisfied and disappointed for the life of the college. The college generally faces serious challenges in the lack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Based on the survey, this article analysis the reas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shortage, the main reasons are as follows: the uneveness between the imagination and reality of professional choice, the lack of planning during the university life, the cognition windage to understand the university of learning, students self-control is not strong, the social utilitarian atmosphere impact on learning,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education and other factors. Some countermeasures which aim at the status quo and reason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such as planing the life of the university reasonably; understanding the university study correctly; establishing the correct learning motivation; strengthening students' self-control; creating a free academic style, don't limited the professional choice; refering to the "residential college"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 good school environment; developing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creating employment system to help students blend into the community; parents should change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the elite education; respecting on children's choice for learning professional interesting and so on.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Dynamic; Learning Motivation;目录一、相关概念界定 (1)(一)学习动力 (1)(二)学习动机 (2)(三)学习动力系统 (2)二、大学生学习动力现状分析 (3)(一)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普遍不高 (4)(二)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4)(三)大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 (6)(四)大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较低 (6)(五)学习动机具有功利化倾向 (7)三、大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8)(一)专业的选择与理想的落差 (8)(二)对大学生活缺乏规划 (9)(三)对大学学习的认识有偏差 (9)(四)大学生自制力不强,容易受到非学业上的影响 (10)(五)社会的功利风气影响学生的学习 (11)(六)教师的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动力 (11)四、加强和提升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对策研究 (11)(一)学生方面 (11)1、对大学学习生活要有合理的规划 (11)2、正确认识大学学习 (12)3、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12)4、认识自制力的作用,强化学生的自制力 (12)(二)学校方面 (13)1、不限定专业的选择,建立自由的学术氛围 (13)2、借鉴“住宿学院制”,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 (13)3、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3)4、建立就业体系,帮助学生融入社会 (14)(三)家庭方面 (14)1、家长转变传统的精英观念 (14)2、尊重子女的学习兴趣进行专业选择 (14)3、关注子女的学习生活,建立平等交流沟通的关系 (15)致谢 (16)参考文献 (16)附录 (18)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普及化教育阶段。

国内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综述

国内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综述

学术研讨Academic research■ 宋思颖国内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综述摘要:以2006年-2015年国内在大学生学习动机方面的文献为对象,将已有文献分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单一因素相关性研究和对策研究,总结研究结果,展望研究方向,期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国内;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综述任何行为的付出背后都有与之对应的驱动因素,大学阶段是学生对接独立的社会生活的重要阶段,因此探讨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寻找激发学习动机的途径,是大学生教育最重要的内容。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展开了大量研究,文章将2006-2015年以来,国内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将其研究分为4个类型:文献综述、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单一相因素相关性研究和策略研究。

其中,针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综述在此次检索时间范围内还没有。

以下对调查研究、关系研究、影响因素研究和激发策略四个方面的文献分别进行回顾和分析。

1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盛瑶环等(2006)对赣南医学院的5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学习动机系统是一个由多个动机组成的复杂结构,个体之间有差异,但有一个显著特点是求知和发展才能,普遍存在于学生的动机之中[1]。

众多学者研究了内生动机和外生动机在不同维度上的比较。

在性别差异方面,“依赖他人评价”、“关注人际竞争”和”选择简单”维度上,女生动机强于男生,而男生“内生动机”通常高于女生[2][3][4]。

公办大学生比民办大学生更倾向选择简单的任务;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的内生动机水平高,他们在学习的“热衷性”和“挑战性”上都强于城市学生;低年级学生的内生学习动机高于高年级学生[3]。

高职艺术类大学生在挑战性、热衷性、依赖他人评价三个维度上,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在选择简单任务、关注人际竞争、追求回报三个维度上随年级的升高而升高[4]。

在其他影响因素中,刘健(2007)发现实用主义是影响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5]。

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综述

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综述

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综述摘要:学习动机是教育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我国学习动机问题虽然也受到了较多关注,但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还不多。

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以此提出了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一、引言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大学门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与此同时带给高校教育工作者一个难题:当代高校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那么珍惜大学学习的机会。

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习兴趣低、刻苦钻研能力弱是很多大学生的通病,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着较大挑战。

本文从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探究其存在的不足,找出更优化的策略。

二、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及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策略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国内学者已经研究的很具体、深入,主要从内外在因素两方面。

激发策略也围绕这两个方面。

池丽萍等对大学生学习动机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的研究发现,效能感高的被试对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活动的结果都充满自信,因而学习动机表现出较强的内生性,他们敢于迎接挑战并兴趣盎然、乐此不疲,而不必受制于外部因素(如他人评价、回报)。

张爱莲通过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归纳出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其中起促进作用的依次为:生存与发展、求知与完善、责任感、上进心、成功的激励、考试压力、父母的期望等。

由此可见在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中更多的是由于内部动机的推动。

其中,提到考试压力的全部是积极性居中的学生,表明考试压力只能将学习动机维持在中等水平,很难激发出学生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机。

证明了内部动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与远大志向有关的远景性学习动机比与考试压力等有关的近景性学习动机对学习的推动作用更为稳定和持久。

张绍翔从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理论出发,根据湖北省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对武汉市 8 所高校在读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的数据结果分析发现,大学生并不是缺乏学习动机,只是受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才会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

浅谈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与兴趣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一)

浅谈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与兴趣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一)

浅谈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与兴趣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一)摘要: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其学习结果,并对其个性、品质、思维方式、未来发展都产生较大影响。

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现状并不容乐观。

本方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现状的主要表现、原因以及相应对策方面做了简单的分析。

笔者通过深入学生,通过调查和访谈方式对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初步了解。

了解到当全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浓。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学习兴趣一、大学生学习现状的主要表现首先,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既无长期目标,也无近期目标,对自己在大学期间以及每学年、每学期究竟要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要求很少考虑。

其实厌倦学习、逃避学习。

把学习视为苦差事,千方百计逃课;上课不听讲,不做笔记;课后不复习,抄袭作业l有些学生甚至沉迷于网络,荒废了学业。

再次无成就感,无抱负和理想,无求知欲和上进心。

既对学校制订的各种奖励措施没有兴趣,也对各种惩罚措施没有压力和紧迫感另外当代大学生还缺乏适宜的学习方法,听课困难。

部分学生缺乏综合概括的思维能力,又不能适应大学里边听、边记、边思考的课堂学习,常常是感到进度太快抓不注重点。

加上大学教师一般都是上课来下课走,与教师对话少,疑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答,十几个课时下来便无法听懂授课内容而产生苦恼,失去信心。

学习信心和动力缺乏的学生由于对学习总体上是一种消极的态度,所以也不可能努力地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些学生所学的学科并不一定都是自己的选择,学习缺乏热情。

平时与专业教师、高年级的学生、研究生接触机会又较少,因而对自己所学的学科只是一知半解;还有些学生则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是热门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同学相比会产生自卑感和挫折感,从而导致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

大学生刚刚经过紧张的高考冲刺,来到大学校园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

那种万人争过独木桥后,面对一片宽阔大草原的放松,那种进入大学后飘飘然的美好感觉,使不少学生开始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喘口气,歇一歇的想法,想不起来要去设定新的人生座标体系,对自己今后的发展茫然无知,人生目标不清晰。

学习动机-文献综述

学习动机-文献综述

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引言动机通常是指直接推动划门趋向某种目标的内部动因,或者说是激发和维持目标指向行为的内部过程。

动机既是先前活动产生的后果,又是直接指向未来目标、驱动随后行为的内部动力。

动机是一种多维度、多层面的心理现象,不是一种稳定的个体特质,具有随环境、领域变化而变化的特点。

在动机问题的研究中,学习动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学习动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机,是社会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主观反映。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和教育的要求也会发展变化,而且社会环境是复杂的,这就决定了学习动机不仅是动态的、变化的,还是受个体对环境认知及差异左右的,因而也是复杂的、以多种形式存在的。

教育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学习是由动机引起的有目的的活动,动机则是学习的起点和动因。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观意图,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1。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其学习动机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

目前在一部分大学生中存在学风不正、学纪松懈、成绩下降等现象。

究其原因,固然存在不善于学习、知识基础较差等方面的原因,更1黄希庭,郑涌,等.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1-35.主要的是因为缺乏适度的学习动机2。

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在高等教育改革日趋深化的今天,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献综述一、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结构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可以从内在需要、外部诱因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自20 世纪末以来,我国学者就开始从生理学、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多个视角对其结构进行了解析。

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组成成分的研究主要从动机的需要理论和动机的取向两方面展开的3。

黄希庭等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需要可分为 6 种基本类型:生理、安全、交往、尊敬、发展和贡献。

根据这 6 种需要在学习上的体现,编制了问卷并对大学生施测,测查结果显示,问卷中的 6 种动机与 6 种需要相对应:求知进取的动机对应发展的需要,社会取向动机对应贡献的需要,物质追求的动机对应生理的需要,害怕失败的动机对应安全需要,个人成就动机对应尊敬的需要,小群体取向动机对应交往的需要。

当前大学生学习动力地研究

当前大学生学习动力地研究

当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研究——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涿州校区为例11级社会工作一班 1190101075 陈涛一、前言部分大学对于个人而言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期间我们全面提升自己面向社会的各种素质,包括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等。

而对于社会而言,大学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群体,他们扮演者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传播知识文化、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承担社会责任等。

但是,部分大学生却虚度了大学四年的时光,不仅浪费自己的光阴,也浪费了社会资源。

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出现了弱化及偏向的情况。

为了让大学生找到方向,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效率,为此,通过调查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大学生成为贡献社会、服务社会的优秀人才。

二、文献搜集情况在所查询的文献中,仅有一篇文章说大学生学习的动力充足,源自大学生的功利学习;几乎所用文章都认为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而且出现荒废学业,而沉迷于网络或者投入到社团、学生会以及社会实践中去,不能正确权衡学业与其他社会事业的关系。

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在大学已迷失方向,处于迷茫之中,浑浑噩噩的度过四年最宝贵的时间,而这样的人又如何担当起创建和谐社会,带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呢。

三、正文部分(一)相关概念下面先介绍一下两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学习动力的相关概念的解释。

“从心理学上来说,学习动力是学习主体对学习行为价值判断基础上的心理驱动总合,是由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构成的认知系统;学习动力系统是由学习需要、目标(动力的源泉和核心)、自信心(动力的支撑、调节器)、情绪情感(动力的激励、促进器)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结构”(周贤君,2007a)。

而学习动力系统包括两个子系统,即内部动力系统和外部动力系统,通俗点说就是内因与外因。

周贤君认为“学习内部动力系统是指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内的、能推动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各种力量构成的有机整体。

大学生学习动机文献综述

大学生学习动机文献综述

兰州城市学院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信息检索与应用》课程期末考试方案兰州城市学院课程期末考试论文学院名称:传媒学院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学生姓名:周泰霖任课教师:徐丹大学生学习动机文献综述一、学习动机简述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并维持学习活动、并致使其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表现为学习的志向、愿望或兴趣等, 对学习起推动作用。

学习动机的主要构成成分有外来动机(学习活动是为了外部报酬、奖励或荣誉) 、内在动机(学习活动是为了学会所学的内容本身)、认识兴趣(求知欲)及成就动机。

外来学习动机通过激发内部动机来发挥作用, 因此, 学习动机的培养关键在于内部动机的形成。

学习动机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习动机强的大学生不但能够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 把自己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到学习对象上, 而且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最终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其总体主流来说是正确的、积极的、高效的, 大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很好地完成学业。

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学习动机不明确或学习动机不正确, 出现盲目厌学混日子,毕业应聘无所长的现象。

高等院校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及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遵循学习的基本规律, 积极思考和寻求科学合理的教育对策,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及学习管理, 明确每一阶段的学习任务, 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动机。

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动机除具备动力性、方向性、隐蔽性、复杂性等动机的一般特征外,还有大学这一人生特殊学习阶段自身的特点。

(一)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多元性。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多元性主要表现为四类:(1)报答性和附属性学习动机。

(2)自我实现和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

(3)谋求职业和保障生活的学习动机。

(4)事业成就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和不稳定性,在同一个大学生身上也会有多种不同的学习动机同时存在,并由一种或多种学习动机起主导作用,而对于起主导作用的学习动机,又会随时问及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影响因素与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影响因素与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影响因素与研究【摘要】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是其持续学习和成长的内在驱动力,受内在因素和外部影响的共同影响。

内在因素包括学习兴趣、学习目标、自我控制能力等,外部影响因素包括家庭环境、社会支持等。

培养途径和提高方法包括建立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寻求外部帮助等。

大学生应注重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和毅力,从而实现自身学习动力的提升。

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实践意义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综合分析影响因素,未来应重点研究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质量。

结论总结了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培养和提高方法,对大学生学习动力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影响因素、内在因素、外部因素、培养途径、提高方法、实践意义、综合分析、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影响因素与研究引言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学习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动力。

随着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影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

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研究中,关于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理论和研究成果,但是从新时代背景下出发,学习动力的影响因素也需做出新的解释和研究。

深入探讨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1.2 研究目的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是影响他们学习成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其影响因素又是多方面的。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以及学习动力的培养途径和提高方法。

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提高学习动力,从而提升其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

本研究也旨在探讨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实践意义,为高校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和动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研究一、前言部分在现实意义上,大学对社会承担着三项主要的功能,即传播知识文明,扩大知识领域,运用研究成果为公众服务。

对个人而言,大学是全面提升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培育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

大学的重要作用,更在于培养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但是,部分大学生却虚度了大学四年的时光,不仅浪费自己的光阴,也浪费了社会资源。

近年来,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出现了弱化及偏向的情况。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倾向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学生学习动力的高低不仅能够影响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效率,而且对高校的学风建设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为此,通过调查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大学生成为“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的人。

二、正文部分(一)学习动力相关概念研究心理学认为,学习动力是学习主体对学习行为价值判断基础上的心理驱动总合,是由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构成的认知系统(周贤君,2007);学习动力系统是由学习需要、目标(动力的源泉和核心)、自信心(动力的支撑、调节器)、情绪情感(动力的激励、促进器)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结构(陈平,2001)。

学习动力系统包括两个子系统,即内部动力系统和外部动力系统。

周贤君认为学习内部动力系统是指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内的、能推动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各种力量构成的有机整体。

该系统包括学习的需要、学习愿望、学习兴趣与爱好、学习动机、理想信念等内部因素。

学习外部动力系统指存在于个体外部,能够激发推动个体学习活动的各种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它包括社会需要、家庭期望、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学习环境、实践活动等(周贤君,2007);张彦博认为内在动力是指产生于学习者自身需要,推动学习的一种力量,它以动机为核心,包括学习目的、兴趣、自觉性、努力程度、对专业的认可度等主要因素。

外在动力是指由外界客观环境、要求或激励因素等诱发出的一种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外界激励或压力,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施于的激励作用,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激励(张彦博,2009)。

(二)数据收集方法及分析方法的研究在对大学生学习动力问题的调查方法上,大多数采用了问卷调查方式,且以某个特定区域群体为研究样本。

廖瑛和郭存芝对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安徽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四所高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访谈法,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收回问卷753份,有效问卷731份,他们选择了不同高校的学生来进行调查,从而保证了样本的多样性、代表性与普遍性(廖瑛,郭存芝,2009);郑林科和王建利对西安石油大学进行调查,采用原日本“大学生人格调查”中的附加“学习动机量表”和自编“学习动力量表”抽样全校学生13154人,用SPSS 处理数据,统计方法有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二值逻辑回归分析等,客观的反映出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郑林科,王建利,2008);陈萍等选取了两所北京市管市属高校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的选取为随机抽样,通过两所大学的数据对比方式,反映现状存在的客观因素(陈萍,马丁,刘雪飞,2009)。

大部分文献对数据的分析均是采用的算术平均等简单的描述统计分析。

(三)学习动力状况调查指标的研究对于学习动力状况调查指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方面。

在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所采用的调查指标都趋于相同,李宝富等在他们的文献中,对大学生学习动力状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方面(李宝富,周昕,王海燕,2006);郑林科等在他们的文献中,对于学习动机量表有十二个变量:修学专业、求知事业、结交友人、异性朋友、结婚成家、家庭父母、修养个性、人生探索、经济赚钱、买房住居、精神健康和就业工作等。

学习动力量表有五项指标:学习受强烈兴趣驱动(兴趣驱力);学习受明确目的驱动(目的驱力);学习受功利欲念驱动(功利驱力);学习受积极态度驱动(态度驱力);学习受勤奋努力驱动(勤奋驱力)(郑林科,王建利,2008);廖瑛等通过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两条支线研究,主观因素有学习目标、学习兴趣、社交障碍等,客观因素有应试教育、考试制度、课程设置等(廖瑛,郭存芝,2009)。

(四)学习动力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的研究对于学习动力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大部分学者的观点一致。

外部原因方面主要是社会、家庭及学校。

对于社会因素,主要是大学生受到毕业学生求职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受到功利价值的影响及社会的不公平性竞争,致使学习兴趣下降;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人生目标的短浅和功利。

在家庭因素上,主要原因是有父母不和经济拮据、父母的教育方式和过高的期望值,其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和高期望值是主因。

学校因素主要集中在高校基础设施落后;教师教学水平;学校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的自由学习;考试制度不健全;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内部原因主要集中在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理想信念、意志。

对于学习需要主要是学习目标、学习计划不明确;丘锡彬提出的学习主体意识淡化;知识价值观偏差。

学习兴趣则主要是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缺乏探索精神。

学习动机集中于学习动机不明;注重短期功利性行为,学生心态浮躁、目光短浅。

在理想信念上,由陈运普及唐福姣提出的:在理想信念的选择中出现困惑与迷茫;误把成就感当作理想信念,使理想信念功利化与实用化;部分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妥,目标缺失。

对于意志主要集中于自信心不强;自我控制差,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心智发展不成熟(周贤君,2007)(丘锡彬,2008)(陈运普,唐福姣,2009)。

(五)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对策的研究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对策的研究上,大部分的学者具有相同观点。

在学生方面,周贤君等学者主要对策有: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调整健康心理(周贤君,2007)。

陈运普及唐福姣建议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教育结合起来,加强理论教育、树立共同理想(陈运普,唐福姣,2009)。

牛津大学第一副校长麦克米伦教授提出要改变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对知识要有质疑精神(文静,2004)。

在《如何学习最有效》一书中,针对改善学习动力提出改变低效的学习习惯(Allan Mundsack,James Deese,Ellin K. Deese,Clifford ThomasMorgan,2002);曾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建议是:培养自学能力;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为适应今后的工作或进一步的深造做准备;学习上化被动转向主动;进入角色,熟悉生活,提高适应能力(李开复,2005)。

在学校方面,刘秀娟等学者认为应该深化教育改革;改革考试考评方式;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及管理;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设置专业导论课,强化学习目的;加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正确对待基础薄弱学生;加强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做好学习规划(刘秀娟,2009)。

浙江师范大学针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提出了实行“四个自主”: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量和学习进程;另一项是教育改革,使学生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杨竞红,2004)。

在教师方面,刘秀娟等学者的主要对策是改革教学方法。

黄赣生及胡硕利还提出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师风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廖瑛及郭存芝建议应加强导师与专职辅导员在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中的作用;重视和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刘秀娟,2009)(黄赣生,胡硕利,2009)(廖瑛,郭存芝,2009)。

在《Tools For Teaching》一书中,对于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动力上建议:激发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教师应不断更新观念;在课余时间与学生的交谈、关心他们的烦恼、激励他们自主学习、指导他们的自发研究;满足学生选修这门课的需求;采用积极的教学行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设计有效的课程结构,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降低分数的重要性;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阅读(Barbara Gross Davis,1993)。

在家庭方面,只有廖瑛及郭存芝对此提出对策。

他们认为家庭教育应当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

因此,家庭教育应该在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兴趣,制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帮助他们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廖瑛,郭存芝,2009)。

三、总结在分析方法方面,各学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不同年级、专业及院校等进行调查,保证了样本的多样性。

但基于个人调查的能力,将采用问卷调查对本院校本学院的不同年级及专业进行调查;在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时,学者们多采用回归分析及少数的对比分析,保证了分析的客观性,对此在分析中也将用回归分析来分析大部分数据,对比分析用于年级、专业,还将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来挖掘出大学生学习动力状况的过去,现状及未来发展变化短期趋势。

对于分析指标及原因上,各学者的观点基本一致,主要有习目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也因此将会借鉴这些指标及相关论点,但结果将以调查数据为基准,在此基础上分析。

在对策研究上,首先学校、学生、教师方面的对策建议较多,也较为完善,但关于家庭的对策较少,因而在对于家庭因素的对策上会提出、借鉴相关对策。

其次,借鉴国外优秀大学针对于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对策较少。

借鉴优秀大学的措施将有利于学校更好的应对和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动力,考虑到国情的不同,将会适当的借鉴或加以改善使之适合我国国情。

主要参考文献[1]Barbara Gross Davis.Tools For Teaching[M].Wiley, John & Sons, Incorporated,1993.[2] 陈平.论学习动力[J].课程·教材·教法,2001(07).[3]Allan Mundsack,James Deese,Ellin K. Deese,Clifford Thomas Morgan.How to Study 5/e[M]. McGraw-Hill,2002.[4]杨竞红.四个“自主选择”促成才——浙师大学子可提前毕业[N].教育信息报,2004(03).[5]文静.世界著名大学校长:大学生应怎样学习[N].中国青年报,2004-08-10.[6]李开复.大学里最重要的七项学习[N].中国青年报,2005-02-22.[7]李开复.开复谈学习学会“无师自通”[N].中国青年报,2005-05-10.[8]陈晶.大学生学习动力分析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02).[9]李宝富,周昕,王海燕.大学生学习动力变化的心理因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3)[10]李群.大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01).[11]周贤君.论大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优化[J].教学改革与管理,2007(03).[12]郑林科,王建利.大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动力的预测模型研究——基于西安石油大学13154名抽样学生的分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13]丘锡彬.完善大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思考[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8(11).[14]李晶冰.浅谈大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陕西教育,2008(12).[15]张彦博.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分析与优化对策[J].法治与社会,2009(02).[16]刘秀娟.论大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及对策[J].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04).[17]廖瑛,郭存芝.影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统计与咨询,2009(05).[18]陈萍,马丁,刘雪飞.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习动力问题研究的调查报告——基于两所北京市管市属高校的调查[J].理工高教研究,2009(05). [19]陈运普,唐福姣.理想信念对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07).[20]黄赣生,胡硕利.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商情,2009(24).[21]杨超.文科大学生学习动力与对策研究——以辅导员工作为着眼点[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22]李春宇.部分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0(01).[23]单明,刘春玲.浅析大学生学习动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0).[24] 黄希庭、徐凤姝.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5]江光荣.《选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6] 黄希庭. 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7] 杨娇丽,陈鹏编著.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个案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28] 李鲁平.大学生压力应对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C].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