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选型计算

支架选型计算
支架选型计算

支护设备选型

(1)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及支架型式

国内外长壁工作面生产经验表明,液压支架是工作面装备中对生产能力影响最大的设备,因此必须把支架的可靠性放在首位,不但要稳定可靠,故障率低,而且使用寿命长。近年来液压支架朝重型化发展,结构型式简单实用,支架工作阻力不断增大,一般为6000kN ~8000kN ,最大达到10000kN 。

根据3号煤层顶、底板条件及工作面采煤设备配套的要求,设计本矿井回采工作面采用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并结合工作面最大采高3.3m 和邻近矿井机械化开采的实践经验,初步确定选用ZY3300/11/23型掩护式液压支架。

1)支架支护强度

支架的结构尺寸确定之后,与支架重量和成本关系最大的参数是支架的支护强度。从理论上分析,合理的支护强度应正好与顶板压力相平衡。支护强度过大,不仅增加支架重量和设备投资,而且给搬运、安装带来困难;过小则会造成顶板过早下沉、离层、冒落,使顶板破碎,造成顶板维护困难。因此支护强度的大小应取决于工作面采场矿压的大小。但由于目前对采场矿压的大小还不能进行准确的定量计算,主要以经验法或实测数据,来确定支架的支护强度。

支架支护强度采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βαγcos 1)(-'??≥K q H q

式中:

q ——液压支架的支护强度,MPa ; H ——采高,平均2.2m ;

γ——顶板岩石视密度,一般取2.3t/m 3

K ——顶板岩石破碎膨胀系数,一般取1.25~1.5; α——工作面倾角,(°);

β——附加阻力系数,二排柱支架取1.6,单排柱支架取1.2;

q '——顶板周期来压动载系数。q '值可按以下情况选取:周期来

压不明显顶板:q '取1.1;周期来压明显顶板:q '取1.3;周期来压强烈顶板:q '取1.5~1.7。

则:a q MP 31.02.16

cos 13.13

.13.22.2=?-??≥

)(

2)支架工作阻力

支架工作阻力P 应满足顶板支护强度要求,即支架工作阻力由支护强度和支护面积所决定。

310P ??=F q

式中:

F ——支架的支护面积,经计算得8.2m 2。

则:N 2542102.831.0P 3k =??=

对支撑式支架,支架立柱的总工作阻力等于支架工作阻力。对于掩护式和支撑掩护式支架,由于受到立柱倾角的影响,支架工作阻力小于支架立柱的总工作阻力。工作阻力与支架立柱的总工作阻力的比值,称为支架的支撑效率η。所以支架立柱的总工作阻力p 总为:

η

p

p =

式中:η——掩护式支架取η=80%。 则:N 31558

.02524

k p ==

总 (2)支架初撑力

初撑力的大小是相对于支架的工作阻力而言,并与顶板的性质有关。液压支架的初撑力,对支架维护顶板的性能方面,要比工作阻力(支护强度)起着更加显著的作用。有足够初撑力的支架,一开始就能和顶板压力取得平衡,可最大限度地减小顶板下沉;初撑力偏低,要等顶板下沉时才能增阻,会增大顶板的下沉量;初撑力过大,会使

顶板反复受拉导致直接顶蠕动,造成直接顶早剥离,使顶板管理困难。所以支架初撑力选择的合理与否,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在坚硬、中硬和破碎的顶板条件下,多趋向于采用较高的初撑力。现在支架的设计中初撑力已高达工作阻力(支护强度)的90%以上。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初撑力与支护强度的比例关系,以顶板的的稳定性不同,一般在60~85%区内选取为宜。

在确定初撑力时,可按以下原则考虑:对于不稳定和中等稳定顶板,为了维护机道上方的顶板,应取较高的初撑力,约为工作作阻力的80%;对于稳定顶板,初撑力不易过大,一般不低于工作阻力的60%,对于周期来压强烈的顶板,为了避免大面积垮落对工作面的动载威胁,应取较高的初撑力,约为工作阻力的75%。

根据3号煤层顶板稳定性情况,顶板为石灰岩,底板为泥岩,属中等稳定顶板,因此,初撑力取工作阻力的80%,即为2524kN。

(3)移架阻力及推溜力

移架阻力与支架结构、吨位、支撑高度、顶板状况是否带压移架等因素有关,通常根据煤层的厚度来考虑,即采高愈大,移架阻力愈大。一般薄煤层支架的移架力为100~150kN;中厚煤层支架为150~300 kN;厚煤层支架为300~400 kN。

推溜力一般为100~150 kN。

(4)支架结构高度的选择

支架结构高度一般指支架的最大和最小结构高度,它必须适应煤层采厚变化所要求的最大和最小支撑高度。最小高度过大,可能会出现压架现象;最大支撑高度过小,可能会造成丢煤,浪费资源,或支架顶空现象。

支架的最大和最小支撑高度,应根据煤层厚度的变化合理选择,片面地认为调高范围越大越好,过大地加大调高范围将增加设备重量及制造成本。

支架高度可由下式计算:

max H =大h -1S +0.2

min H =小h -2S -a -c

式中:

max H ——支架最大结构高度,m ;

min H ——支架最小结构高度,m ; 大h ——煤层最大采高,m ;

小h ——煤层最小采高,m ;

1S ——支架前柱上方顶板下沉量,一般取0.1m ;

2S ——支架后柱上方顶板下沉量,一般取0.2m ; a ——支架前移时可缩余量,一般取不小于

0.05m ;

c ——支架与顶底板间的浮煤,破矸厚度一般取0.1m 。

则:max H =3.3-0.1+0.2=3.4m ;min H =2.15-0.2-0.05-0.1=1.8m ; 根据一些生产的实际经验,为防止伪顶冒落而引起支架顶空现象和一些难于预见的因素,最大结构高度max H 要在计算的基础上,再考虑增加0.1~0.3m 的富裕量,因此,最大结构高度为3.8m 。确定支架的最低高度时还应考虑到井下的允许运输高度。

支架的伸缩比:

1.28

.18

.3H H K min max ===

s s K 值的大小反映了支架对煤层厚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其值越大,

说明支架适应煤层厚度变化的能力越强。采用单伸缩立柱,s K 值一般为1.6左右。若进一步提高伸缩比,需采用带机械加长杆的立柱或双伸缩立柱,其s K 值一般为2.5左右。薄煤层支架可达3。

(5)支架选型

根据支护强度和支架结构高度等参数的计算, 3号煤层采煤工作面选用ZY3600/11/23型掩护式液压支架,液压支架的技术参数见表5-1-5。

表5-1-5支架技术参数

支架选型计算Word版

支护设备选型 (1)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及支架型式 国内外长壁工作面生产经验表明,液压支架是工作面装备中对生产能力影响最大的设备,因此必须把支架的可靠性放在首位,不但要稳定可靠,故障率低,而且使用寿命长。近年来液压支架朝重型化发展,结构型式简单实用,支架工作阻力不断增大,一般为6000kN ~8000kN ,最大达到10000kN 。 根据3号煤层顶、底板条件及工作面采煤设备配套的要求,设计本矿井回采工作面采用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并结合工作面最大采高3.3m 和邻近矿井机械化开采的实践经验,初步确定选用ZY3300/11/23型掩护式液压支架。 1)支架支护强度 支架的结构尺寸确定之后,与支架重量和成本关系最大的参数是支架的支护强度。从理论上分析,合理的支护强度应正好与顶板压力相平衡。支护强度过大,不仅增加支架重量和设备投资,而且给搬运、安装带来困难;过小则会造成顶板过早下沉、离层、冒落,使顶板破碎,造成顶板维护困难。因此支护强度的大小应取决于工作面采场矿压的大小。但由于目前对采场矿压的大小还不能进行准确的定量计算,主要以经验法或实测数据,来确定支架的支护强度。 支架支护强度采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βαγcos 1)(-'??≥K q H q 式中: q ——液压支架的支护强度,MPa ; H ——采高,平均2.2m ; γ——顶板岩石视密度,一般取2.3t/m 3; K ——顶板岩石破碎膨胀系数,一般取1.25~1.5; α——工作面倾角,(°);

β——附加阻力系数,二排柱支架取1.6,单排柱支架取1.2; q '——顶板周期来压动载系数。q '值可按以下情况选取:周期来 压不明显顶板:q '取1.1;周期来压明显顶板:q '取1.3;周期来压强烈顶板:q '取1.5~1.7。 则:a q MP 31.02.16 cos 13.13 .13.22.2=?-??≥ )( 2)支架工作阻力 支架工作阻力P 应满足顶板支护强度要求,即支架工作阻力由支护强度和支护面积所决定。 310P ??=F q 式中: F ——支架的支护面积,经计算得8.2m 2。 则:N 2542102.831.0P 3k =??= 对支撑式支架,支架立柱的总工作阻力等于支架工作阻力。对于掩护式和支撑掩护式支架,由于受到立柱倾角的影响,支架工作阻力小于支架立柱的总工作阻力。工作阻力与支架立柱的总工作阻力的比值,称为支架的支撑效率η。所以支架立柱的总工作阻力p 总为: η p p = 总 式中:η——掩护式支架取η=80%。 则:N 31558 .02524 k p == 总 (2)支架初撑力 初撑力的大小是相对于支架的工作阻力而言,并与顶板的性质有关。液压支架的初撑力,对支架维护顶板的性能方面,要比工作阻力(支护强度)起着更加显著的作用。有足够初撑力的支架,一开始就能和顶板压力取得平衡,可最大限度地减小顶板下沉;初撑力偏低,要等顶板下沉时才能增阻,会增大顶板的下沉量;初撑力过大,会使

管道支吊架设计及计算

浅谈管道门字型支吊架的设计及计算 【文 摘】 用来支撑管道的结构叫管道支吊架,管道在敷设时都必须对管子进 行固定或支承,固定或支承管子的构件是支吊架。在机电工程里,管道支架是分布广、数量大、种类繁多的安装工事,同时管道支吊架的设计和安装对管道及其附件施工质量的好坏取决定性作用。如何采用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整齐美观的管道支吊架是机电安装工程的一个重点。 【关键词】 管道布置 管道跨距 管架分析 管架内力计算 一、 管道的布置 对管道进行合理的深化和布置是管道支吊架设计的前提条件。欲设计安全使用、经济合理、整洁美观的管道支吊架,首先需对管道进行合理的布置,其布置不得不考虑以下参数: 1. 管道布置设计应符合各种工艺管道及系统流程的要求; 2. 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满足施工、操作、维 修等方面的要求,并力求整齐美观; 3. 在确定进出装置(单元)的管道的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外协调; 4. 管道宜集中成排布置,成排管道之间的净距(保温管为保温之间净距) 不应小于50mm 。 5. 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以及大直径管道的布 置,应符合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并力求短而直,切勿交叉; 6. 地上的管道宜敷设在管架或管墩上,在管架、管墩上布置管道时,宜使 管架或管墩所受的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均衡; 7. 管道布置应使管道系统具有必要的柔性,在保证管道柔性及管道对设备、 机泵管口作用力和力矩不超出过允许值的惰况下,应使管道最短,组成件最少; 8. 应在管道规划的同时考虑其支承点设置,并尽量将管道布置在距可靠支 撑点最近处,但管道外表面距建筑物的最小净距不应小于100mm ,同时应尽量考虑利用管道的自然形状达到自行补偿; 9. 管道布置宜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减少气袋或液袋。不可避免 时应根据操作、检修要求设置放空、放净。 二、 管架跨距 管架的跨距的大小直接决定着管架的数量。跨距太小造成管架过密,管架数量增多,费用增高,故需在保证管道安全和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大管道的跨距,降低工程费用。但是管架跨距又受管道材质、截面刚度、管道其它作用何载和允许挠度等的影响,不可能无限的扩大。所以设计管道的支吊架应先确定管架的最大跨距,管架的最大允许跨距计算应按强度和刚度两个条件分别计算,取其小值作为推荐的最大允许跨距。 1. 按强度条件计算的管架最大跨距的计算公式: []t W q L δφ124 .2max =

大型管道支吊架计算选型及安装施工步骤图解

大型管道支吊架计算选型及安装施工步骤图解 1重点、难点分析 难点: 1、管道系统复杂,支架形式多样,选型难以把握,支架易变形产生隐患;措施: 1、采用优质钢材制作; 2、进行满载荷计算,对支架进行受力分析; 3、选取经济可靠的支架; 难点: 2、管道管径大,受力集中;支架数量庞大,安全隐患点多; 措施:

1、对焊工进行技术交底,选用技术过硬焊工进行专职制作;确保焊接质量和效率; 2、对焊缝进行防腐处理,必要时进行探伤检查; 2支吊架的选型 1、计算管道重量 按设计管道支吊架间距内的管道自重、满管水重、保温层重及10%的附加重量(管道连接件等)计算; 2、设计载荷 垂直荷载:考虑制造、安装等因素,采用支吊架间距的标准荷载乘以1.35的荷载分项系数; 水平荷载:水平荷载按垂直荷载的0.3倍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

3、横担抗弯强度计算 横担存在水平推力时抗弯强度按下式计算 横担不存在水平推力时抗弯强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rx、ry ?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1)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时, rx = ry =1.05。 2)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时, rx = ry =1。 Mx、My? ?所验算截面绕x轴和绕y轴的弯矩(N?mm ) Wx、Wy ? ?所验算截面对x轴和对y轴的净截面抵抗矩(mm3 ) f? ?钢材的抗弯、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 4、实例分析 现以两根DN400的无缝钢管一起做支架进行举例说明:

(1)支架具体数据如上图所示,支架间距设置为4.8m一个;(2)计算管道重量: 查阅五金手册并计算可得下表: (3)计算时,以10Kg为基数,即不满10Kg的按照10Kg计算。支架间距为4.8m,即每个支架相当于要承受4.8m管道的重量4.8mDN400无缝钢管重量: M=4.8*每m满水重=4.8*230=1104kg 故受力F=M*g=11040N (4)载荷计算

管路阻力计算和水泵选型

2.1水系统管路阻力估算、管路及水泵选择 a)确定管径 一般情况下,按5℃温差来确定水流量(或按主机参数表中的额定水流量),主管道按主机最大能力的总和估算,分支管道按末端名义能力估算。根据能力查下面《能力比摩阻速查估算表》,选定管型。 b)沿程阻力计算 根据公式沿程阻力=比摩阻×管长,即H y=R×L,pa,计算时应选取最不利管路来计算:第一步:采用插值法计算具体的适用比摩阻,比如能力为,范围属于“6<Q≤11”能力段,K r=,进行插值计算。 R=104+()×= pa/m 第二步:根据所需管长计算沿程阻力,假设管长L=28m,则 H y= R×L=×28= pa= kpa c)局部阻力计算 作为估算,一般地,把局部阻力估算为沿程阻力的30-50%,当阀门、弯头、三通等管件较多的时候,取大值。实际计算采用如下公式: Hj=ξ*ρv2/2,ξ---局部阻力系数,ρv2/2---动压 ρv2/2动压查表插值计算,ξ局部阻力系数参考下表取值:

d)水路总阻力计算及水泵选型 水路总阻力包括:所有管道的沿程阻力、阀门、弯头、三通等管件的局部阻力、室外主机的换热器阻力(损失)、室内末端阻力(损失),后面两项与不同的主机型号和末端相关。计算式为: H q=H y+H j+H z+H m+H f H z——室外主机换热器阻力,一般取7m水柱 H m——室内末端阻力 H f——水系统余量,一般取5m水柱; 总阻力计算完成后,就可以根据总阻力选取流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能提供不小于总阻力扬程的水泵来匹配水系统。选取水泵时要根据“流量——扬程曲线”来确定,但扬程和流量不能超出所需太大(一般不超过20%),避免导致出现水力失调和运行耗能较高。 水系统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与系统水流量和所采用的管径相关,流量、管径及所使用各种配件的多少决定总阻力,流量取决于主机能力(负荷)及送回水温差,流量确定的情况下,管径越大,总阻力越小,水泵的耗能越小,但管路初投资会增大。 PE-RT地暖管的规格(参考)(红色字的为推荐使用规格、计算基准) ?计算例 现有项目系统图如下:

管道支吊架设计及计算

【文 摘】 用来支撑管道的结构叫管道支吊架,管道在敷设时都必须对管子进 行固定或支承,固定或支承管子的构件是支吊架。在机电工程里,管道支架是分布广、数量大、种类繁多的安装工事,同时管道支吊架的设计和安装对管道及其附件施工质量的好坏取决定性作用。如何采用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整齐美观的管道支吊架是机电安装工程的一个重点。 【关键词】 管道布置 管道跨距 管架分析 管架内力计算 一、 管道的布置 对管道进行合理的深化和布置是管道支吊架设计的前提条件。欲设计安全使用、经济合理、整洁美观的管道支吊架,首先需对管道进行合理的布置,其布置不得不考虑以下参数: 1. 管道布置设计应符合各种工艺管道及系统流程的要求; 2. 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满足施工、操作、维 修等方面的要求,并力求整齐美观; 3. 在确定进出装置(单元)的管道的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外协调; 4. 管道宜集中成排布置,成排管道之间的净距(保温管为保温之间净距) 不应小于50mm 。 5. 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以及大直径管道的布 置,应符合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并力求短而直,切勿交叉; 6. 地上的管道宜敷设在管架或管墩上,在管架、管墩上布置管道时,宜使 管架或管墩所受的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均衡; 7. 管道布置应使管道系统具有必要的柔性,在保证管道柔性及管道对设备、 机泵管口作用力和力矩不超出过允许值的惰况下,应使管道最短,组成件最少; 8. 应在管道规划的同时考虑其支承点设置,并尽量将管道布置在距可靠支 撑点最近处,但管道外表面距建筑物的最小净距不应小于100mm ,同时应尽量考虑利用管道的自然形状达到自行补偿; 9. 管道布置宜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减少气袋或液袋。不可避免 时应根据操作、检修要求设置放空、放净。 二、 管架跨距 管架的跨距的大小直接决定着管架的数量。跨距太小造成管架过密,管架数量增多,费用增高,故需在保证管道安全和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大管道的跨距,降低工程费用。但是管架跨距又受管道材质、截面刚度、管道其它作用何载和允许挠度等的影响,不可能无限的扩大。所以设计管道的支吊架应先确定管架的最大跨距,管架的最大允许跨距计算应按强度和刚度两个条件分别计算,取其小值作为推荐的最大允许跨距。 1. 按强度条件计算的管架最大跨距的计算公式: []t W q L δφ124 .2max = L max ——管架最大允许跨距(m )

管道设计计算公式(流速规定、泵的选用)

1流速与管径计算公式 水流速度取0.7 m/s,则管径计算值如下: D= 4×Q 3600×π×V = 4×6000 3600×3.14×0.7 =174 mm 空气管道的流速,一般规定为:干、支管为10~15m/s,通向空气扩散装置的竖管、小支管为4~5m/s。 2泵的选型 水管管路的水头损失=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 沿途水头损失=(λL/d)*V^2/(2g)------------P150(层流、紊流均适用) 局部水头损失=ζ*V^2/(2g) 水管管路的水头损失=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λL/d+ζ)*V^2/(2g) 式中:λ—管道沿途阻力系数;L—管道长度;ζ——局部阻力系数,有多个局部阻力系数,则要相加;d—管道内径, g—重力加速度,V—管内断面平均流速。沿途阻力系数λ和局部阻力系数ζ都可查水力学手册。 λ=64/Re 仅适用于圆管层流。对于紊流,由于运动的复杂性,其规律主要由试验确定,但可在理论上给以某些阐述。P171

沿程水头损失 (1)层流区Re<2320(即lgRe<3.36)λ=64/Re (2)层流转变为紊流过渡区2320<Re<4000(即3.36<lgRe<3.6),试验点散乱,流动情况比较复杂且范围不大,一般不作详细分析。 (3)紊流区Re>4000(即lgRe>3.6)分为紊流光滑区、紊流过渡区、紊流粗糙区。 ①紊流光滑区:不同相对粗糙度△/d试验点均落在直线cd上,说明λ与△/d无关。和层流情况相类似,λ值也仅仅与Re有关。可表示为λ=(Re),但与层流区所遵循的函数关系不同。

②紊流粗糙区:分界线ef右方,λ与Re无关,仅与△/d有关,可表示为λ=(△/d) ③紊流过度粗糙区λ=(△/d,Re)

管道支吊架选择原则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407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管道支吊架选择原则详细 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管道支吊架选择原则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 在进行管道设计时, 首先要考虑满足工艺要求, 还要考虑设备管道及其组成件的受力状况, 以保证安全运转。管道应力分析是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技术, 是管道设计的基础。在管道应力分析过程中, 正确设置支吊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支吊架选型得当, 布置合理, 所设计的管系不仅美观, 而且经济安全。 1 作用 管道支吊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 承受管道的重量荷载(包括自重、充水重、保温重等) 。 (2) 阻止管道发生非预期方向的位移。 (3) 控制摆动、振动或冲击。

2 位置及类型 管道支吊架的位置及其类型对已定管系的受力状态的影响很大, 主要有两个方面。 (1) 对管系的应力分布状态、最大应力值、管系的端点作用力和力矩有影响, 因为这种管系端点的荷载将会传递到与该管端相联接的设备上。因此, 支吊架设置得当, 能改善管系中的应力分布和端点受力以及力矩状况。因此, 管系的柔性不但受到管系形状的影响, 也受到所选定支吊架位置和类型的影响。 (2) 支吊架的设置非常灵活, 可变化的范围较大。支吊架的位置、数量和形式选择往往因人而异。对同一个管系存在着多种支吊架设置方案,不同的设置形式将反映出不同的应力分布,应力值及端点受力。因此, 在进行管道设计时,为使管系具有足够的柔性, 除了应注意管系走向和形状外, 支架位置和型式

综采支架选型方案

目录 前言 (3) (一)矿井及煤层概况 (3) (二)矿方意见 (4) (三)公司推荐方案 (4) (四)选用ZY2400/08/16型液压支架的理由及可行性 (5) (五)工作面顶板压力的估算及支架的支护强度 (6) (六)劳动组织 (7) (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效益估算 (8) (八)、机组、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皮带机选型原则、主要技术参数合理性: (9) (九)ZY2400/08/16型掩护式压支架材质及工艺说明 (10) (十)落煤方法 (12) (十一)安全措施 (13) (十二)优惠条件 (14) (十三)结论 (14) (十四)支架技术参数 (15)

一、矿井及煤层概况 山东鑫国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为一老矿井,地质储量200万吨,可采储量150万吨,为立、斜井开拓,设计生产能力40万吨,有可采煤层6层,本次设计薄煤层32#煤层,并兼顾9#煤层,设计工作面走向长度400米,倾斜长度80米。 32#煤层为稳定煤层,煤层厚0.8—1.3米,平均煤厚1.1米。煤层倾角8—12°,煤质硬度f=1.5—2,,煤的容重1.35 t/m3。煤层埋深130—140m。 32#煤层伪顶为粉砂岩厚0.15m,直接顶粉砂岩厚3.0m;煤层伪底泥质砂岩厚0.3m,其下为粉砂岩厚2.0米。伪顶硬度系数f=2 ,伪底硬度系数f=3。 9#煤层0.7—1.8m,平均厚度1.38m,内含0.05—0.5m夹矸,硬度较大。直接顶为灰色泥灰岩,厚0—2.7m,裂隙发育,f=3—4,底板为黑色泥灰岩,厚0.6—4.86m,f=2—3。 副井罐笼尺寸较小,大型设备只能运输从斜井运输。因斜井下车场原砌碹100m段宽度较窄,支架设计宽度不超过1.2m。 原采煤方法:MG—100型机组落煤,SGB620/40T型刮板输送机运煤,DW14—30/100单体支柱控顶。 从矿领导及下井了解知,顶板垮落跟顶1—2m,矿压显现不明显,选择支架工作阻力可不需要偏大。 二、矿方意见 1、采用走向长臂后退式采煤,综采液压支架+机采落煤+刮板机运输,平巷配置转载机搭接可伸缩式皮带运输。 2、选择支架依32#煤为主,并兼顾9#煤层采高要求,支架宽度不大于1.2m,若32#煤厚度影响通机,可考虑机组割底0.3m。 3、所选支架要体积小、重量轻、强度高、适合该矿井煤层高度的要求、其运输、安装方便。 4、工作面支架、溜子配套:轻型液压支架、液压牵引采煤机、刮板运输机。以提高工作面的生产、运输能力。 三.推荐方案 1、根据32#、9#煤层煤厚综合考虑,选用ZY2400/08/16型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顶板。相应配套设备选用MG160/360—BWD型采煤机落煤,SGZ—630/180型刮板机运输,循环进度0.6米,三班生产,边采边准,每班5个循环。 2、配备部分单体液压支柱、铰接顶梁或π梁作为上下顺槽超前支护。 四、选用ZY2400/08/16型掩护式液压支架的理由及可行性: 1.选型原则:安全可靠,技术可行,投资少, 因井而宜。

消防喷淋系统中的管道支吊架怎么计算的

. 消防喷淋系统中的管道支吊架怎么计算的? 答案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5.1.8 管道支架、吊架、防晃支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管道应固定牢固;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表5.1.8的规定。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检查方法:尺量检查。 2 管道支架、吊架、防晃支架的型式、材质、加工尺寸及焊接质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 管道支架、吊架的安装位置不应妨碍喷头的喷水效果;管道支架、吊架与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00mm;与末端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750mm。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检查方法:尺量检查。 4 配水支管上每一直管段、相邻两喷头之间的管段设置的吊架均不宜少于1个,吊架的间距不宜大于3.6m。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 5 当管道的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50mm时,每段配水干管或配水管设置防晃支架不应少于1个,且防晃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15m;当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 6 竖直安装的配水干管除中间用管卡固定外,还应在其始端和终端设防晃支架或采用管卡固定,其安装位置距地面或楼面的距离宜为1.5~1.8m。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 消防管道中,管道支吊架如何计算,单位KG 一根国标3 号角钢每米重量 边厚度3毫米:每米1.737KG 边厚度4毫米:每米1.786KG 一根国标4 号角钢每米重量 边厚度3毫米:每米1.852KG 边厚度4毫米:每米2.422KG 边厚度5毫米:每米2.976KG 一根国标5 号角钢每米重量 边厚度3毫米:每米2.332KG 边厚度4毫米:每米3.059KG 边厚度5毫米:每米3.770KG 边厚度6毫米:每米4.465KG .

水泵、管道及喷嘴选型计算公式

一、 喷嘴选型 根据要求查雾的池内样本,选10个除磷喷嘴3/8 TDSS 40027kv-lcv(15°R)。 参数:喷角区分40°,额定压力5MPa ,喷量27.7L/min ,喷嘴右倾15°。 二、水泵选型计算 1、水泵必须的排水能力 Q B =20 16.2242024max ?=Q = 19.44 m 3/h 其中,系统需要最大流量16.2)601027.7(10-3max =???=Q m 3/h 2、水泵扬程估算 H=K (H P +H X )= 1.3 ?(178+2)=234 m 其中:H P :排水高度,160+18=178m ;(16mPa ,扬程取160m ) H X :吸水高度,2m ; K :管路损失系数,竖井K=1.1—1.5,斜井?<20°时K=1.3~1.35,?=20°~30°时6K=1.25~1.3,?>30°时K=1.2~1.25,这里取1.3。 查南方泵业样本,故选轻型立式多级离心泵CDL42-120-2,扬程238m ,流量42 m 3/h ,功率45kW ,转速2900r/min 。 三、管路选择计算 1、管径:泵出水管道86.2290042'900'=?== ππV Q d n mm 泵进水管道121.91 90042'900'=?== ππV Q d n mm 其中: Qn :水泵额定流量; 'V 经济流速m/s ;'Vp =1.5~2.2m/s ;='Vx 0.8~1.5m/s ;'dx ='dp +0.025 m ,这里泵进水管流速为1m/s ,泵出水管流速为1.5m/s 。 查液压手册,选泵出水管道内径89mm ,泵进水管道内径133mm 2、管壁厚计算 泵进水口

管道支吊架选择原则

支吊架的选用及设置原则 1.在进行管道设计时, 首先要考虑满足工艺要求, 还要考虑设备管道及其组成件的受力状况, 以保证安全运转。管道应力分析是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技术, 是管道设计的基础。在管道应力分析过程中, 正确设置支吊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支吊架选型得当, 布置合理, 所设计的管系不仅美观, 而且经济安全。 1 作用 管道支吊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 承受管道的重量荷载(包括自重、充水重、保温重等) 。 (2) 阻止管道发生非预期方向的位移。 (3) 控制摆动、振动或冲击。 2 位置及类型 管道支吊架的位置及其类型对已定管系的受力状态的影响很大, 主要有两个方面。 (1) 对管系的应力分布状态、最大应力值、管系的端点作用力和力矩有影响, 因为这种管系端点的荷载将会传递到与该管端相联接的设备上。因此, 支吊架设置得当, 能改善管系中的应力分布和端点受力以及力矩状况。因此, 管系的柔性不但受到管系形状的影响, 也受到所选定支吊架位置和类型的影响。 (2) 支吊架的设置非常灵活, 可变化的范围较大。支吊架的位置、数量和形式选择往往因人而异。对同一个管系存在着多种支吊架设置方案,不同的设置形式将反映出不同的应力分布,应力值及端点受力。因此, 在进行管道设计时,为使管系具有足够的柔性, 除了应注意管系走向和形状外, 支架位置和型式也是相当重要的。 211 间距支吊架间距尤其是水平管道的承重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管道的允许跨距, 以控制其挠度不超限。一般连续敷设的管道允许跨距应按三跨连续梁承受均布荷载时的刚度条件计算, 按强度条件校验, 取刚度条件决定的跨距和强度条件决定的跨距中两者的小值。 212 柔性尽量利用管道的自支承作用, 少设置或不设置支架.要利用管系的自然补偿能力合理分配支吊架点和选择支吊架类型。 213 位移有管托的管道纵向位移不得超过管托的长度;管托长度应留足余量, 并排敷设的管道横向位移不得影响相邻管道。 214 生根条件

管径选择与管道压力降计算(一)1~60

管径选择与管道压力降计算 第一部分管径选择 1.应用范围和说明 1.0.1本规定适用于化工生产装置中的工艺和公用物料管道,不包括储运系统的长距离输送管道、非牛顿型流体及固体粒子气流输送管道。 1.0.2对于给定的流量,管径的大小与管道系统的一次投资费(材料和安装)、操作费(动力消耗和维修)和折旧费等项有密切的关系,应根据这些费用作出经济比较,以选择适当的管径,此外还应考虑安全流速及其它条件的限制。本规定介绍推荐的方法和数据是以经验值,即采用预定流速或预定管道压力降值(设定压力降控制值)来选择管径,可用于工程设计中的估算。 1.0.3当按预定介质流速来确定管径时,采用下式以初选管径: d=18.81W0.5 u-0.5ρ-0.5(1.0.3—1) 或d=18.81V00.5 u-0.5(1.0.3—2) 式中 d——管道的内径,mm; W——管内介质的质量流量,kg/h; V0——管内介质的体积流量,m3/h; ρ——介质在工作条件下的密度,kg/m3; u——介质在管内的平均流速,m/s。 预定介质流速的推荐值见表2.0.1。 1.0.4当按每100m计算管长的压力降控制值(⊿Pf100)来选择管径时,采用下式以初定管径: d=18.16W0.38ρ-0.207 μ0.033⊿P f100–0.207(1.0.4—1) 或d=18.16V00.38ρ0.173 μ0.033⊿P f100–0.207(1.0.4—2) 式中 μ——介质的动力粘度,Pa·s; ⊿P f100——100m计算管长的压力降控制值,kPa。 推荐的⊿P f100值见表2.0.2。 1.0.5本规定除注明外,压力均为绝对压力。

管道支吊架设计和计算

浅谈管道门字型支吊架的设计及计算 【文摘】用来支撑管道的结构叫管道支吊架,管道在敷设时都必须对管子进行固定或支承,固定或支承管子的构件是支吊架。在机电工程里,管道 支架是分布广、数量大、种类繁多的安装工事,同时管道支吊架的设计 和安装对管道及其附件施工质量的好坏取决定性作用。如何采用安全适 用、经济合理、整齐美观的管道支吊架是机电安装工程的一个重点。【关键词】管道布置管道跨距管架分析管架力计算 一、管道的布置 对管道进行合理的深化和布置是管道支吊架设计的前提条件。欲设计安全使用、经济合理、整洁美观的管道支吊架,首先需对管道进行合理的布置,其布置不得不考虑以下参数: 1.管道布置设计应符合各种工艺管道及系统流程的要求; 2.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满足施工、操作、维 修等方面的要求,并力求整齐美观; 3.在确定进出装置(单元)的管道的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外协调; 4.管道宜集中成排布置,成排管道之间的净距(保温管为保温之间净距) 不应小于50mm。 5.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以及大直径管道的布 置,应符合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并力求短而直,切勿交叉;

6. 地上的管道宜敷设在管架或管墩上,在管架、管墩上布置管道时,宜使 管架或管墩所受的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均衡; 7. 管道布置应使管道系统具有必要的柔性,在保证管道柔性及管道对设备、 机泵管口作用力和力矩不超出过允许值的惰况下,应使管道最短,组成件最少; 8. 应在管道规划的同时考虑其支承点设置,并尽量将管道布置在距可靠支 撑点最近处,但管道外表面距建筑物的最小净距不应小于100mm ,同时应尽量考虑利用管道的自然形状达到自行补偿; 9. 管道布置宜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减少气袋或液袋。不可避免时应根 据操作、检修要求设置放空、放净。 二、 管架跨距 管架的跨距的大小直接决定着管架的数量。跨距太小造成管架过密,管架数量增多,费用增高,故需在保证管道安全和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大管道的跨距,降低工程费用。但是管架跨距又受管道材质、截面刚度、管道其它作用何载和允许挠度等的影响,不可能无限的扩大。所以设计管道的支吊架应先确定管架的最大跨距,管架的最大允许跨距计算应按强度和刚度两个条件分别计算,取其小值作为推荐的最大允许跨距。 1. 按强度条件计算的管架最大跨距的计算公式: []t W q L δφ124 .2max = L max ——管架最大允许跨距(m ) q ——管道长度计算荷载(N/m ),q=管材重+保温重+附加重 W ——管道截面抗弯系数(cm 3)

管道设计计算公式(流速规定、泵的选用)Word版

1 流速与管径计算公式 水流速度取0.7 m/s,则管径计算值如下: D=√4×Q 3600×π×V =√ 4×6000 3600×3.14×0.7 =174 mm 空气管道的流速,一般规定为:干、支管为10~15m/s,通向空气扩散装置的竖管、小支管为4~5m/s。 2 泵的选型 水管管路的水头损失=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 沿途水头损失=(λL/d)*V^2/(2g)------------P150(层流、紊流均适用) 局部水头损失=ζ*V^2/(2g) 水管管路的水头损失=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λL/d+ζ)*V^2/(2g) 式中:λ—管道沿途阻力系数;L—管道长度;ζ——局部阻力系数,有多个局部阻力系数,则要相加;d—管道内径, g—重力加速度,V—管内断面平均流速。沿途阻力系数λ和局部阻力系数ζ都可查水力学手册。 λ=64/Re 仅适用于圆管层流。对于紊流,由于运动的复杂性,其规律主要由试验确定,但可在理论上给以某些阐述。P171

沿程水头损失 (1)层流区 Re<2320(即lgRe<3.36)λ=64/Re (2)层流转变为紊流过渡区 2320<Re<4000(即3.36<lgRe<3.6),试验点散乱,流动情况比较复杂且范围不大,一般不作详细分析。 (3)紊流区 Re>4000(即lgRe>3.6)分为紊流光滑区、紊流过渡区、紊流粗糙区。 ①紊流光滑区:不同相对粗糙度△/d试验点均落在直线cd上,说明λ与△/d无关。和层流情况相类似,λ值也仅仅与Re有关。可表示为λ=(Re),但与层流区所遵循的函数

关系不同。 ②紊流粗糙区:分界线ef右方,λ与Re无关,仅与△/d有关,可表示为λ=(△/d) ③紊流过度粗糙区λ=(△/d,Re)

支架制作安装及选型

5.2.1 支架制作安装流程 图5.2.1-1 支架制作安装流程 5.2.2 支吊架制作安装要求 1、支架下料前,先将型钢调直。小型型钢下料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大型型钢可采用火焰切割。割切断面的延边和毛刺,用砂轮磨光机磨光,保证切口端面美观。 2、支架钻孔应使用台钻,严禁使用火焰割孔,直角支架在转角处要采用煨弯,煨制要圆滑均匀。支吊架要做到无毛刺、豁口、漏焊等缺陷,本工程支架采用镀锌型钢支架,因此支架制作好安装前要二次镀锌,在安装后有损坏部分及时刷漆防腐。 3、支架安装要牢固可靠,生根点采用膨胀螺栓的,所钻孔的直径与膨胀螺栓的外径应匹配,严禁在空心砖墙上使用膨胀螺栓,确保生根点的承重能力。在预埋件上焊接生根时要确保焊接质量,防止虚焊及焊接强度不够。 4、成排管道尽量使用综合支架,综合支架的生根点必须在预埋件上焊接,如没有预埋件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膨胀螺栓,以确保支架的承重能力。 5、立管的承重支架安装要牢固可靠,所采用的形式及组合焊接的质量必须达到要求,必要时应做承重试验,支架与管道的锚接必须可靠牢固。 6、管道支、吊架位置要准确,做到横平竖直,平整牢固,与管道接触紧密。在支架上固定管道,采用U型管卡。制作固定管卡时,卡圈必须与管道外径紧密吻合、紧固件大小与管径匹配,拧紧固定螺母后,管道要牢固不动。管卡外露丝扣必须相同,长短一致。 7、垂直管道支架安装应设置防晃支架和固定承重支架。立管底部设一个承重固定支架,同时设置防晃支架;主管三通与管道弯头处应增设支架固定,固定支架必须安装在设计规定的位置上,不得任意移动。立管支架现场制作安装时,采用“吊垂线”法,从立管安装位置的顶端,吊线锤,逐层核对,确保该管线在能够施工的有效尺寸范围内;再确定该管线具体安装位置,标注需要设置支架的地点,测量出该点支架外形尺寸,编号登记,依次制作安装。 9、对采用沟槽连接的大口径水平管,在卡箍连接点,需增设支架。

管道管径的计算 管内流速的选择

关于平台工艺管路设计(三) 本节主题:1.管道管径的计算 2. 管内流速的选择 1.概述 管径的计算在很多资料中都有叙述,一般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根据工艺条件明确:管内介质和流量,选择合适的介质流速,然后就可以计算管径了。管径计算公式很简单,其核心问题是正确选择管内流速以及压降的计算,还有管径选择的经济性分析。本节我们只介绍管径的计算和流速的选择,对于管道摩阻将专题做介绍。本节的目标是能够根据项目的不同需求选择合理的管径。 2.管道管径的计算 计算公式:d=式2.1 其中:d——管子内径m; Q——流量m3/s; V——流速m/s; 根据式2.1,只要确定其中的两个参数,就能推导出第三个变量。 3.管内流速的选择 流速的选择要考虑管材质、流体性质、系统使用寿命、使用频率。对于海洋平台上的管路流速,管子流速一般在1~5m/s 之间,如果流速小于1m/s, 液体中的砂或其他固体可能沉积下来。若大于5m/s, 会对一些部位如控制阀,管件等产生喷射冲刷。在此流速范围内,一般摩阻很小。 下面分为液、气、油气混输三种情况介绍: 3.1液体 (1)对于铜镍合金管推荐流速 ≤2” 1.6m/s 4” <2.2m/s 6” <2.5m/s ≥8” <3.0m/s (2)碳钢管内液体推荐流速和压降

3.2 气体 可参见下图选择 3.3油气混输 油气两相流在管内的流动特点不同于单相流,其情况较为复杂。具有流体流态不稳定、流型变化多、管路中常有气液滑脱和积液现象等特点。 一般油气混输管路管内流速介于最小流速和冲蚀流速之间。 (1)最小流速 如果可能,气液两相流管路中的最小流速应该是大约3m/s,这样可以减少分离设备中的段塞流,这样对于有标高变化的长管路尤其重要。 (2)冲蚀流速 当超过冲蚀速度时,由于流体对管壁的撞击而产生冲蚀,其结果是对弯头和三通等会造成损害。由于流体中含砂等固体,是冲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为了减少流体的冲蚀作用,就要限定流体在管内的流速,依照API RP14E标准,用下面经验公式可计算气液两相流的冲蚀流速: )-0.5 式3.1 Vc=C(ρ m 其中:Vc ——冲蚀流速m/s; C ——经验常数152(用于间断作业);122(由于连续作业) ρm ——在操作情况下气液混合物密度kg/m3; 注意:如果流体中有固体(砂),则流速应该相应减少。 (本节结束,未完待续)整理日期:August 16,2002 Changshilong

给排水工程量计算方法总结

给排水工程量计算方法总结 一、主要分项工程内容 1、给水工程 1.1、室内给水管网; 1.2、给水附件; 1.2.1、控制附件 1.2.2、配水附件 1.3、支架,套管,法兰。 2、排水工程 2.1、排水管网;

2.2、清通设备(支管:地面扫除口,法兰端盖;干管:检查口;室外排水井。)注:地面扫除口是未计价材料,需要单独列项。 2.3、土建类配件。 3、卫生设备 4、零星类土建工程 二、室内给水管网 1、列项:区分室内外、管材、连接方法、规格计算 2、分界线:室内外(检查井、阀门井、水表井或外墙皮1.5m 作为分界) 3、计算规则: 3.1、以标注为准; 3.2、计算至卫生设备中心; 3.3、以室内内墙皮为准。

4、注意:管道与设备的分界线,以标准图为准。 三、排水管网 1、列项:区分室内外、管材、连接方法、规格计算 2、分界线:室内外(排水检查井或外墙皮1.5m 作为分界) 3、计算规则: 3.1、以标注为准; 3.2、计算至卫生设备中心。 4、注意:管道与设备的分界线,以标准图为准。 注:如果卫生设备的水封(存水弯)在楼面以上,分界线以标注或楼面为准;如果卫生设备的水封(存水弯)在楼面以下,分界线以排水横管为准; 四、计算 1、管道水平长:根据平面图(标准、轴线、卫生设备位置推算)

2、管道垂直长:系统图(用标高计算) 3、给水附件: 3.1、控制附件:阀门等 3.2、配水附件:水龙头等。 4、套管: 4.1、镀锌铁皮套管:定额已包含安装费,按被穿管径确定规格。 4.2、钢套管: A、执行室外焊接钢管定额,以延长米计算。 B、按被穿管径加2 号确定规格。 C、厚度计算:穿墙套管以墙厚度确定;穿楼板以下面平,上面加20-30mm 确定长度。 4.3、防水套管:执行第六册定额。

支架选型

一、2-2-601工作面支架选型 1、河南理工大学矿山开发设计研究所设计 (1)支架选型原理 影响液压支架选型的主要因素有顶板(直接顶、老顶)和底板岩性,煤层可采厚度,煤层倾角,煤层瓦斯含量等,支架设计遵循四个原则: ①支护强度与工作面矿压相适应; ②支架架型结构与煤层赋存条件相适应; ③与底板的比压和底板的抗压强度相适应; ④支架通风断面与工作面通风要求相适应。 (2)液压支架支护高度的确定 支架高度一般按下式计算: Hmax≥Mmax+0.2 Hmin≤Mmin-0.2 式中:Hmax、Hmin——支架最大、最小高度,m; Mmax、Mmin——工作面最大、最小采高,m; 工作面最大采高Mmax=2.5m,支架最大高度取为Hmax=2.7m; 采用双伸缩立柱,根据支架设计特点,确定液压支架最小支护高度Hmin=1.2m。 (3)液压支架的架型选择 液压支架选型的主要依据是顶、底板性质、煤层条件和经济成本等,其中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顶板性质。同时还应考虑顶板级别划分的模糊性,在顶板类、级大致估定的条件下,宜侧重于选用防护性

能较好的架型。 2-1煤层大部分已经开采完毕,2-2煤层位于2-1煤层下部,根据《2#下煤层工作面布置》图可知,2-2煤层与2-1煤层层间距1m~6m,因此2-2煤层开采是在2-1采空区冒落压实矸石的再生直接顶下开采。 综合考虑2-2煤层顶底板不稳定或中等稳定,比较破碎易冒落的特性,因此支架的必须具有很强的护顶、防止支架前端的顶板冒落空顶的特性。综合考虑,确定选用两柱式液压支架。 (4)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的确定 根据矿井地质报告中描述:2-2煤层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质软,厚度0.50—12.00m。底板大部为泥岩,质较软,局部为细砂岩,质硬,厚度2.00—8.00m。与2-1煤层层间距为0.10—12.00m,平均5.60m左右。 根据矿井现有生产状况,2#煤层分开区,即2-1煤层和2-2煤层。其中2-1煤层大部分已经开采完毕。依据矿井《2-1与2-2层间距等厚线图》可以得知,两层之间的层间距为1-6m,其中2-2煤层601首采面与2-1煤层层间距2~4m。 一、不考虑应力集中情况下按照Ⅰ~Ⅲ级老顶的额定支护强度下限计算公式: ①按岩石自重法计算 Pn=6Mγ 式中:Pn——液压支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额定支护强度,kN/m2; 6——支架载荷系数;

消防管道支架工程量计算

消防管道支架工程量计算 如题,现在只知道管长,支架的信息没有,有150 100 80 65 50 40 3 2 25管,求一个大概标准的计算方法,尽量详细,小白一个。 我给你大体介绍一下: 1、支架的样式:支架主要的样式有"门"型或“U”支架,也叫防晃支架(多用在DN100及以上的管径)、“L”型或“角尺”支架(多用在小管径及贴墙立管上)。 2、支架的间距:支架的最大间距是有规范的,这个你可以百度的,但实际安装时支架间距比规范要小,法兰连接、螺纹连接时的支架间距要比沟槽连接时大。以消防中最常见的沟槽为例:DN65~DN 150的支架间距一般在4~4.5米左右(支架间距设置时跟梁的间跨有关,因支架经常贴梁边安装),DN25~DN50的支架间距一般在3~3.5米左右。 3、支架的选材:单根DN100、单根DN150的管道一般会选5#角钢或5#槽钢或6#槽钢;两根共用支架时会选8#或10#槽钢;三根管共用时会选1 0#或12#槽钢;DN50~DN80在喷淋中用量较小,DN65在消火栓中用量较多,一般按5#角钢考虑;DN25~DN40一般按3#或4#角钢考虑。 4、支架计算:支架计算时吊臂长度的确实是关键,所以要确定管道标高与楼板底标高(因消防管一般按贴梁底安装考虑,所以梁高很关键),一般地下室支架吊臂较长,楼层内稍短。所以喷淋管支架大致估算:150 100 管按5#槽钢间距4.5米,“U”型支架,单个支架用材1.5米计,80 65 50 管按5 #角钢间距4.5米,“U”型支架,单个支架用材1.5米计,40 32 25管按4#角钢间距3.5米,“L”型支架,单个支架用材1.2米

管道通过能力的实用计算公式及其选择

天然气由气田或气体处理厂进入输气干线,其流量和压力是稳定的。在有压缩机站的长输管道两站间的管段,起点与终点的流量是相同的,压力也是稳定的,即属于稳定流动。长输管道的末段,有时由于城镇用气量的不均衡,要承担城镇日用气量的调峰,则长输管道末段在既输气又储气、供气的条件下,它的起点和终点压力,以及终点流量二十四小时都是不同的,属不稳定流动(流动随时间而变)。天然气的温度在进入输气管时,一般高于(也可能低于)管道埋深处的土壤温度。并且随着起点到终点的压力降,存在焦耳-汤姆逊节流效应产生温降,但由于管道与周围土壤的热传导,随着天然气在管道的输送过程,天然气的温度会缓慢地与输气管道深处的地层温度逐渐平衡。所以天然气在输气干管中流动状态,也不完全是等温过程,为便于理解,我们先给出稳定流动下的水力计算基本公式,再介绍沿线温度分布规律和平均温度。 计算公式随地形条件差异而不同。 在平坦地带,由于气体密度低,对于输气管道任意两点间的相对高差小于200 m的管道,可视为水平输气管段。在稳定输送状态下,管道输送量与管道起、终点压力的函数关系如下: 式中Q——管道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流量,m3/s; C——常数,按此处所取各参数单位时,C值为··s/kg; p1——计算管段起点压力,Pa; p2——计算管段终点压力,Pa; λ——水力摩阻系数; d——管道内直径,m; L——管道计算段长度,m; △*——天然气相对密度; T——管道中天然气平均温度,K; Z——管输平均压力与平均温度下天然气压缩系数。 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带,当输气管道沿线任意两点高差大于200m,位差对输气管道流量的影响就不能忽略不计了。在稳定输送状态下,非水平输气管段的基本流量公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