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中美福利制度
中美两国劳工保护制度的比较及启示-劳动法论文-法律论文-法学论文

中美两国劳工保护制度的比较及启示-劳动法论文-法律论文-法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背景双边投资协定(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简称BIT)作为两个国家就相互间的投资与保护问题达成的书面协议,能够保护签约国彼此之间的投资活动。
尽管就BIT 是否具有促进签约国之间投资的作用存在着不同观点[1],但晚近研究对于BIT 在促进投资自由化,以及促进签约国之间进行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方面的作用仍持较为肯定的态度[2].基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强势地位,迄今为止美国同各国进行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均以其制定的BIT 范本为谈判基础。
中美BIT 谈判曾于2009 年因美国开始制定新版的BIT 范本而终止,并于美国发布2012 年BIT 范本后重启。
2013 年7 月11 日,中美两国同意尽快就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进行实质性谈判。
对于中美签订BIT 的前景,有学者认为,由于中国具有对美投资的能力,因此中美BIT 将促进中美两国进行双向投资,对两国FDI 的促进作用将更为明显。
但同时,由于双方分歧较多,这项谈判也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难达成的一个[3].对于美国2012 版BIT 范本,中美双方在谈判中存在诸多争议焦点,而范本中较为严格的劳工保护条款亦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关注[4].由于中美的劳工保护法律制度存在差异,考察该条款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必要的。
二、美国双边投资协定范本中的劳工保护条款(一)美国2012 版BIT 范本的劳工保护条款美国2012 版BIT 范本①在序言部分即指出(协定双方)通过促进国际承认的劳工权利的方式达到本条约的签约目标,并在协定第13 条规定了劳工保护条款。
协定第13 条名为投资与劳工,其在第1 款指出缔约双方确认其各自作为国际劳工组织(ILO)成员所应承担的义务,以及双方在《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工作中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及其后续措施》(以下简称《宣言》)下的承诺。
中美工作制度对比

中美工作制度对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美两国的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日益频繁,工作制度方面的差异也愈发明显。
本文将从工作时长、假期安排、工资福利、企业管理、劳动法规等方面对中美两国的工作制度进行对比分析。
一、工作时长在中国,一般情况下,上班族的工作时间为每天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即周一至周五,上午9点至12点,下午2点至6点。
而在美国,标准工作时间因行业、地区和企业而异。
大部分企业实行每周工作40小时,但部分行业如科技、金融等可能要求员工加班。
在硅谷等地,加班文化盛行,员工工作时间较长。
二、假期安排中国的假期安排较为固定,国家法定节假日包括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等。
此外,根据《劳动法》规定,员工每年享有带薪年休假,根据工作年限不同,假期天数也有所不同。
美国则没有固定的假期安排,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为员工提供假期。
美国员工享有带薪假期、病假、事假等多种类型的假期。
此外,美国还有什么“家庭和医疗休假法案”(FMLA),为员工在面临家庭或健康问题时提供最长可达12周的 unpaid 休假。
三、工资福利在中国,员工的工资通常由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等组成。
此外,员工还可以享受到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福利。
美国的工资体系较为灵活,员工的工资通常由基本工资、奖金、提成等组成。
此外,美国员工享有较为丰富的福利,如健康保险、退休金计划、带薪休假等。
在福利待遇方面,美国企业普遍重视员工的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提供丰富的培训和晋升机会。
四、企业管理中国的企业管理模式较为严格,企业注重层级关系和权威。
在决策过程中,上级领导的意见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企业的崛起,一些新兴企业开始尝试更加扁平化管理,鼓励员工参与决策,提高工作效率。
美国的企业管理模式相对宽松,注重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企业鼓励员工提出建议,参与决策。
在管理风格上,美国企业更加注重人性化、平等和尊重员工。
中美社保制度比较

第五、两国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的完备性 不同。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以即时政策为基础,同时也是与经 济社会结构直接挂钩的。这就导致社会保障的随机性, 同时制约了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造成机构负担过重和人 为的机构分割。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 障体系,这也是与其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美国社会保障 体系是建立在社会立法基础之上的,因而保障的制度化 和社会化是其最重要的两个特征。
第四、两国社会保障制度功能导向不同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确立的社会保障体制,是在危急 险恶的国际环境下为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目标(优先发展重 工业,加强国防,保障国家的存在和发展),而确定的一种 社会分层安排,其前提是保持国内社会的稳定。改革开放后, 中国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转轨,为确保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 改革的顺利实施,一方面要发挥社会保障对经济的调节功能, 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注意人们的承受能力, 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为经济发展和政治改革创造稳定的环 境。因此可以说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保持社会公平和稳 定为主要导向的。
美国的福利补助 是帮助贫困阶层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和享有某些权益、
带有社会救济性质的社会福利。这里所说的某些权益主要是指接受高等教 育。福利补助的经费是从政府一般收入中开支。政府提供的关于现金和实 物补助的福利项目多达70多项。
(二)美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特点
第一、资金来源的多渠道。 美国的社会保险是政府举办、个人投保的一种社会保障 计划,它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保险项目组 成。其中养老保险资金来源于雇主和雇员缴纳的保险费和 政府的补贴。美国社会保障资金还来源于各种非盈利的民 间组织,如工会、基金会、慈善机构、宗教组织、社会团 体等等。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 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 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 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 度。 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 会稳定发展。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 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然而,由于理论支撑、不 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社会制度及经济发展模式、 水平等因素的差异性和一国发展需要,不同国家 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会存在差别。下面主要简单对 比下我国和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简单的比较 。
中美福利制度的差别

工资福利制度
美:高层公务员的年薪在10万至20万美元之间,尽管要扣除 个人收入税、社会安全和医疗保险费(共约为年薪的30%), 其个人收入仍然是相当可观的。 按照联邦社会保障体系,公务员需按工资的7%的比例向 联邦政府基金注入投资。退休后,个人可从该基金中领取退 休金和享受医疗保险。地方政府公务员类同。 中:我国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 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另外享受地区 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津贴,还有住房、 医疗等补贴、补助。 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 规定享受年终奖金。
中美福利制度的差别
中美两国儿童福利制度比较
一)政策立法 在福利立法方面,中国已经制定了以《宪法》为核心,包括《刑 法》、《民法通则》、《婚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 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 人犯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母婴 保健法》、《传染病防治法》和《收养法》等在内的一系列有关 妇女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法律,以及大量相应的法规和政策 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体系。根据中国宪 法,中国的有关法律对儿童的生命权、生存与发展、基本健康和 保护、教育、休闲和文化活动以及残疾儿童的特殊保护等均有全 面系统的规定,并规定对虐待、遗弃、故意杀害儿童以及偷盗、 拐卖、绑架、出卖、收买儿童等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惩罚。
三)评残的对比 1、 评残机构不具备可比性。在美国和中国,分别由州残疾认定 服务机构和各级基层残联完成对残疾的评定工作,这是由中美两 国不同的制度规定的,并不具备可比性。 2、 美国的不同残疾定义的冲突与矛盾。在美国各残疾人计划中, 残疾至少有三个不同的定义。在雇员的残疾抚恤金计划中和在法 庭上,残疾被定义为身体或精神在伤害和刺激下所受的损害。在 残疾人社会保障保险计划中,残疾是与生病和无业状况联系在一 起的。而在民权法中,残疾即为身体或精神障碍。在缺少一个共 同的定义的情况下,人们大多把残疾和受到的损害联系在一起。 法庭则将钱判于支付判定残疾后的赔偿或津贴上,而不是用于首 先防止伤害的发生或提高残疾人的独立能力。各种针对残疾人设 立的计划中对残疾的不同定义使残疾人无所适从,也使各计划的 执行者之间存在着难以协调的困难。
中美社会福利制度比较

中美社会福利制度比较【摘要】社会福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和发展权利予以福利的制度。
中国和美国分别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产生时间不算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制度;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虽然比中国历史悠久且内容全面完善,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两国在社会福利制度上的问题虽然很不相同,但也有不少值得互相借鉴的方面。
【关键词】中美;社会福利制度;比较一、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美国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从1936年社会安全法案(social security act)实行之后,逐步完善起来的,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联邦社会保险联邦社会保险是为就职人士设立的,在职或曾经工作过的本人及其家属都可参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失业保险金(unemployment insurance)。
失业保险金是一种保险制度。
每月从受保人工资中扣除部分来投保,受保人一旦失业即可获赔,获赔金额一般是原工资的一半。
2、工人赔偿金( worker’s compensation program)。
由雇主向州政府或保险公司投保,工人因工受伤即可申领。
具体赔偿金额和时期由雇主所交的保费多少而定,同时也能报销一定的医疗费用。
工人赔偿金非美籍人士亦可申请,且不会影响他日转换身份或入籍。
3、州立伤残保险金(state disability insurance)。
全美只有加州、纽约州、新泽西州、夏威夷和波多黎各设有此类保险金,专为因短期疾病暂不能工作的人员而设。
换言之,受保人在得病期间必须是受雇的,复原后重新开始工作,保险金就停止赔付。
4、退休金(retirement benefits)。
任何人如果挣得了足够的社会保障分数(credits),并年满退休年龄后都可以领取退休金。
1938年之前出生的人的退休年龄为65岁,1938年之后出生的人的退休年龄逐渐提高,1960年出生的人(含1960年以后出生)的退休年龄为67岁。
中美公务员工资福利制度比较

一
、
中美公务员身份定位比较
及其常委会工作人员、 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政协各级委
员会 机关 工作人 员 、 民主 党派和 工商联 各级 机 关的工作 人 员、 司法机 关工作 人员等。 由于我 国不实行三权 分立 的政治 制度 , 实行“ 也不 政治
美国是 实行联 邦制 的国家 , 员有联邦 政府 公务 员 公务 和地 方政府 公务 员之分 。联邦 政府 公务 员 , 在联 邦行 是指 政机 构 中执 行公务 的人 员 , 们 由美国联 邦人 事管理 总署 他
中图分类号 : 0 5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0 8 5 4 (0 90 — 0 8 0 D 3. 2 A 10 — 9 72 0 )4 0 1 — 4 摘要: 中国和美国的公务 员工资福利制度是构成两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 内容 , 美国的行政 、 立
法、 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 系, 必然要求三权之 间进行相互制衡 , 而三权部 门自成体 系的工资体 系, 在
关键词: 公务员; 工资; ; 福利 隐陛收入 ; 公开透明 作者简介: 赵龙,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法政教研部 , 要研 究方向为宪法与行政法; 主 沈安琪, 共江苏 中
省委党校法政教研部 , 主要研 究方向为宪法与行政 法。
但在绝大数隋况下被叫做“ o e n e t e p o e ” g V m n m ] y e , r 即“ 政府雇员” 。政府与政府雇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雇用关
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研究美国政治体制的过程
■■ -
工作人员。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 , 的涵义愈 干部
加 混 乱 , 延 日益扩 大 , 越 来越庞 杂 , 外 队伍 管理也 越来 越 困
中美两国的儿童福利

1、中国与美国各自的福利思想一、中国儿童福利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来十分重视对下一代的养育,“幼有所长”是传统儒家理想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亦是千百年来无数人士为之奋斗不已的重要社会目标。
中国古代的儿童福利思想,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易经》中“蒙以养正”,《礼运大同篇》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周礼》中“慈幼”的论述都清晰地表达了一种儿童福利的思想,这里既有对儿童成长发展客观规律的尊重,又有原始人道主义对儿童的特别体恤和关爱;同时又蕴含着受中国传统文化家族、团体观念制约视儿童为事业延伸而寄厚望的文化痕迹。
中国儿童福利观的另一个重要源头,是现代西方意识形态,在中国主要是占主导地位的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的儿童观、教育观。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人的生产的理论和对儿童主体发展性的认识。
恩格斯在论述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时明确提出关于人的生产的理论。
这种种观点实际上不仅是社会宣传的主体认识,也是社会民众育儿行为的指导思想。
二、美国儿童福利美国素有“儿童天堂”之称。
在美国人的社会福利观念里,儿童不仅是值得同情的无辜弱势群体,更重要的是,美国人相信儿童是未来的希望,管好他们是管好社会的关键所在。
在殖民时代,宗教组织在早期的儿童救助方面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犹太教、基督教等其他教派也在儿童救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工业革命以后,美国大城市里的孤儿或弃儿越来越多,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
同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原有的儿童福利院存在很多问题。
从前人们认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应该主要依靠民间组织的想法被放弃,美国政府开始主动承担其国民福利的责任。
在儿童福利方面,政府通过不断的立法确立了一系列福利方案,一套完整的儿童福利体制逐渐建立。
2、两国的福利思想由哪些福利制度体现一、中国儿童福利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儿童观基础之上,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内核的中国人的儿童福利观,作为一种社会性的认识,不仅影响政府的儿童福利政策,而且影响着社会大众对儿童福利的期望与评价,影响着社会的福利行为。
中国和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比较

中国和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比较美国社会保障自上世纪30 年代中期建立以来,其发展和演变一直持续到当前,经过70 多年的发展,制度已比较完善,各种项目齐全,现在的调整是一种追求更加完善和高效的调整。
纵观70 多年美国社会保障的演变,有人把社会保障制度称为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政府计划,这项制度为美国职工建立了真正的社会保障,减少了人们对社会风险的恐惧,使得大多数美国人过着体面的生活,成为保证美国社会稳定运行必不可少的一项制度安排。
中国社会保障若从1951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算,到现在已有近60 年的发展。
但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经历了独特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了一个创建、发展、解体、重构、反思与再重构的独特过程,60 年间有过明显的中断,原有的大部分社会保障制度解体,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尚处于改造和初创期,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不完全明朗。
中国的社会保障与美国相比总体上仍存在一定差距。
本章不对中美社会保障的具体项目进行比较(有关中美社会保障主要项目、保障水平、保障的管理等具体的内容将在随后的章节进行详细介绍与比较分析),主要对中美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中美生活保障的发展程度、中美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及中美社会保障制度的明显差别等内容进行一下简单的比较分析。
一、中美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中国社会保障当前的基本模式是统帐结合型的社会保障模式。
中国建国初期建立的是国家型社会保障,主要受当时苏联保障模式的影响。
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逐渐解体,改革开放后进行了大的调整,到现在逐渐明确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混合型社会保障模式。
中国统账结合制度酝酿于上世纪80 年代末,初建于90 年代初,定稿于90年代末。
中国的统帐结合制度受当时英美的新自由主义浪潮和拉丁美洲以智利为代表的私有化改革影响较深。
受这些思潮的影响,中国试图吸取欧洲传统现收现付制的优点和拉丁美洲个人账户以及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的特点,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起来,建立一个部分积累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州立伤残保险金 (State Disability Insurance) 全美只有加州、纽约州、新泽西州、夏威夷和波多黎各设有此类 保险金,专为因短期疾病暂不能工作的人员而设。换言之,受保 人在得病期间必须是受雇的,复原后重新开始工作,保险金就停 止赔付。
实用文档
4
二、生活补助 (Public Service for Low Income Persons) 1、粮食券( Food Stamp)
实用文档
6
在美国,凡是穷人都可以申领白卡,称为 medicaid。享有全额免费医保,年满65岁的公 民或永久居留人士,无论贫富,可再申领 medicare,享有更 高的医疗保险,不去申领算 犯法。一般来说,所谓穷人,是指自己银行账户 内存款少于2000美元,或者月收入少于767美元 者。 除此以外,美国穷人还可以申请SSI,称为“社 会安全补助金”,每人或者每对夫妻可以领到三 百到七百多元的现金补助,如果还有孩子,补助 更多,基本上还是就算国家给你养了。孩子越多, 补助金越高。
美国联邦农业部拨款给州政府发放粮食券,只可换取美国出 产的农作物,不能换取金钱,以救济收入低微的家庭。不过该 补助只限美国公民。 2、学校提供的廉价或免费膳食(School Lunch Program)
这是政府为保证学童的身体健康而设立的全国性营养膳食计 划。非美籍人士也可受益。 3、家居能源补助计划(Home Energy Assistance Program)
实用文档
8
实用文档
9
一、残疾人福利事业的发展
对于完全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不适合参加劳 动、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法定扶养义务人无城 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有关救助制度之中,予 以供养、救济。
中国残疾人享受基本生活实社用文档会救助情况 单位:% 10
二、老人社会福利的发展
中国目前在城乡积极探索其他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障制度, 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城镇高龄老人津贴制度等。当然, 这些制度目前仅仅覆盖少数老年人,绝大多数没有养老 金的老年人仍主要依赖家庭老年保障,有其子女承担养 老责任。
实用文档
7
还有一项给穷人的福利,加粮食券,和SSI一样, 需经社安局审核后,根据个人情况,比如你是 否和子女合住呀,是否有子女补贴呀,来决定 分发数额,也有三五百元不等,这样下来,实 际穷人吃饭是不要钱了。等小孩上了学,学费 全免,学校负责小孩的伙食,也是不要钱的。
政府还给老年穷人分发房屋,只要你递交申请, 政府就给你安排一套一或一套二的老年房,如 果你觉得位置不好,或者嫌其太旧,都可以拒 绝领取,政府再给你换,直到你满意为止。
2、失业补助金( Unemployment Compensation) 只要是遭辞退失业的,不管有无积蓄都可申请。一般补助期是6 至9个月,按各州不同情况可能会有所延长。
3、公共援助金(public assistance) 专为低收入或无收入的失明者、老人、残障者及无收入的家庭
而设。由州政府按各自生活条件发放,申请者将接受调查以证明 有申领资格。
2006年中国老年人养老、医疗保障状况 单位:%,元
实用文档
11
三、妇女和儿童社会福利的发展
1. 妇女社会福利
在1953年政务院修正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中, 就有有关女工人、女职员生育待遇的规定。1988年,国务院颁布 施行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94年劳动部发布了《城镇职 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根据上述规定和办法,国家对女职工采 取了比较全面的劳动保护措施。比如,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 井下等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规定了女职工在月经、怀孕、哺 乳期间相应的保护措施,并且总体上得到执行。随着劳动就业制 度的改革,单位女工保护制度逐步向社会保险方向发展,实行生 育保险制度。生育保险费用由企业按照其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一 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1%)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生育保险 费。女职工生育按照法律、法规享受产假,生育后领取生育津贴 和报销生育医疗费。2006年,全国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为6459万人, 、.医疗补助 1、医药补助(Medicaid)
不同于医疗保险,医 药补助是一个保健计划, 专为收入低微的家庭设 立,可以同时享受医疗 保险,但只限于美国公 民。 2、家中照顾计划(In Home Support Service)
由联邦、州和县政府联合负担,为65岁以上老人、 失明者或残障人士提供家务和非医务性的照顾,使得 受益人能在家安全地生活,无须住进养老院或公共医 疗机构。
专为低收入家庭减轻煤电费用而设,非美籍人士也能享受。 能源补助除帮助支付煤电费外,还可代为修理暖炉、煤气管等 相关暖气设备。 4、廉价公共房屋(Public Low Income Housing)
这项福利有公共房屋、津贴房屋、租金津贴和廉价屋四种形 式,申请人必须年满62岁或收入低微,其中一些房屋补助要求 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
实用文档
1
社会福利是日常生活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国 的社会福利制度相当全 面完善。美国现行的社 会福利制度是从1936年 社会安全法案(Social
Security Act)实行之后,
逐步完善起来的。
实用文档
2
1、联邦社会保险 联邦社会保险是为就职人士设立的,在职或曾经工作过的本人
及其家属都可参加,主要包括退休金 (Retirement Benefits)、抚 恤金(Survivor’s Benefits)、伤残金(Disability Benefits)和医疗福 利(Medicare Benefits)等。
4、孕妇与儿童福利 为保护和增进孕妇及儿童的健康而设,并不分派现金,而是提
供健康服务。
实用文档
3
一、工作保险 1、失业保险金 (unemployment Insurance) 失业保险金是一种保险制度。每月从受保人工资中扣除部分来投 保,受保人一旦失业即可获赔,获赔金额一般是原工资的一半。
2、工人赔偿金( Worker’s Compensation Program) 由雇主向州政府或保险公司投保,工人因工受伤即可申领。具 体赔偿金额和时期由雇主所交的保费多少而定,同时也能报销一 定的医疗费用。工人赔偿金非美籍人士亦可申请,且不会影响他 日转换身份或入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