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2)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2021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22年9月22日一、选择题(48分)1.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
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2.唐太宗末年,“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一宰相名号创立并使用;唐中宗以后,取消了尚书省所具有的宰相机关兼行政机关的特权;唐肃宗、唐德宗通过一系列手段基本解决了宰相之间地位不平衡的问题。
唐朝这些政策调整,旨在()A.实现国家权力的相互制约B.有效发挥三省职能与作用C.解决中枢机构之间的矛盾D.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3.明代自永乐年间开始派遣宦官到地方或“监军”或“抚夷”,名为镇守中官,到正德年间,势力膨胀。
但是嘉靖年间镇守中官制度被皇帝轻易废除。
这说明明代()A.皇权专制达到顶峰B.专制体制成熟稳定C.宦官专权现象严重D.行政制度变化无常4.“揭帖”原为明初特许近臣密陈朝政得失的公文,后演变为内阁专享的密奏文书,故称“密揭”。
明中后期,密揭成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包括商榷票拟、随事指陈和承谕答对等。
这种变化表明()A.内阁的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B.官僚队伍能够有效制衡专制皇权C.明代政治体制日益走向僵化D.内阁在中枢决策中具有重要地位5.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在圣彼得大教堂为查理曼加冕,参加仪式的教徒高呼“上帝以西罗马皇帝的金冠授予查理,查理就是伟大的、和平的罗马皇帝和罗马教皇的保护人!”这一事件预示着()A.罗马帝国的分裂B.西欧社会的统一C.教权王权的矛盾D.世俗力量的消亡6.19世纪前期至中期,英国议会能够自主制定法律,政府对立法虽有影响,但尚不能支配议会的立法工作;19世纪晚期,政府逐渐成为议会下院立法工作的领导者,下院在立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主动权。
这一变化反映出英国()A.行政权呈现扩大趋势B.议会丧失权力中心地位C.立法权主体发生变化D.三权分立体制遭到破坏7.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南阳一中2017年秋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3题,66分、)1。
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孟子完整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
到汉代,“五伦”思想发展成“三纲"思想。
据此可知,先秦儒家“五伦”思想的提出A、渗透着浓厚的尊卑等级意识B。
顺应了君主集权统治的需要C。
建构了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D、传承了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答案】D【解析】儒家思想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讲究君臣等级关系,显然符合西周时期分封制度下“家国同构"思想内涵,故D项正确;A中尊卑等级没有体现;B中君主专制是秦朝时期实行;C属于西汉时期特征,不符合先秦时期特征、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
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
都主张“礼”、“法"并用【答案】C【解析】据所学可明白家老子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没有主张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A项排除;儒家、法家、墨家、杂家重视协调的都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不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故B项排除;据材料“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可得出,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故C项正确;由材料可得出儒家主张礼,法家主张法,但这并不是他们的共同之处,故D项排除。
点晴:解题的关键是对儒家、法家、道家、墨家、杂家思想主张的共同点即可、3、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B、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D、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答案】A【解析】“孝心"属于儒家伦理道德,因为“孝心”而无罪免刑则反映了儒家伦理道德影响了司法,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司法审判标准不可幸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但不能说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司法只是受儒学的影响而己,不能说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不是材料的主旨,因为材料主旨是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2(含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2(含答案)时量:90 分钟分值: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计45 分)1.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丰富多彩,其中主张“兼爱”“非攻”的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统一的文字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3.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①颁布“推恩令”②设立中朝③实行察举制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负责审核政令的是()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吏部5.北宋初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军事上采取的措施有()①杯酒释兵权②实行更戍法③设立枢密院④将地方精兵编入禁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
这一制度()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导致地方权力过大C.削弱了相权D.提高了行政效率7.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
这一时期思想领域的主要特征是()A.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B.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C.西学东渐D.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8.古希腊城邦中,以民主政治著称的是()A.斯巴达B.雅典C.科林斯D.底比斯9.罗马法是古罗马留给后人的重要遗产,其核心内容是()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1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这一政体的特点是()A.君主专制B.君主统而不治,议会权力至上C.三权分立D.民主共和11.美国1787 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其中立法权属于()A.总统B.国会C.最高法院D.联邦法院12.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其核心内容是()A.天赋人权、自由平等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三权分立13.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其特点是()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相结合C.君主立宪、议会权力至上D.君主立宪、皇帝权力至上14.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 100 分,答题时间 90 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
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这一变化()A .加强了中央集权B .标志着选官制度的成熟与完善C .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D .是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2.明朝前期,内阁“不过文学侍从”、“其重亦止于票拟”。
到万历年间,内阁阁臣“虽无宰相之名,实有赞襄之责”“举天下国家之务,无巨无细,有一不问阁臣者乎”。
这表明明朝内阁()A .实现了朝廷内部权力再分配B .逐渐掌握了决策权C .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D .直接秉承皇帝旨意3.针对四川易成为割据政权这一难题,宋代通过条条机制把地方权力分割开来,将其分为四路;元代则将陕西行省的所辖区域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使四川这一四塞之国失去北面一塞。
元代的区划设计意在()A .践行山川形便的原则B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力C .提高地方治理的效率D .促进各地的交流发展4.古代雅典城市形态的主要特征是城市形状不规则,没有宫殿,卫城和广场是雅典的两大中心,各大公共建筑宏大、华美,依环境而建,私人建筑密集、简陋,贫富混住,无中轴线但有一条主干道,道路狭窄,布局略显凌乱。
这反映出雅典()A .缺乏城市发展的规划B .城市的经济水平较低C .尊重思想自由的传统D .城邦民主政治的特点5.雅典的将军和骑兵、步兵统帅掌握着军队,关系到国家命运;司库员掌握国库钥匙,是要害部门。
这些重要职务不实行抽签产生,而由公民举手表决,获得多数票者当选,并且不设职务津贴。
这些规定一定程度上有利于()A .军事将领避免失败B .平民扩大政治权益C .政府官员保持廉洁D .贵族操控国家实权6.1873 年5 月,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梯也尔对君主派议员说:“你们不要弄错,民众绝大多数都站在共和国一边。
2022~2023年高二4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

选择题周人是用“夏”来称呼以周邦为首的反商联盟,所谓“诸夏”或“诸华”,是各诸侯国以整体的名义,一体向境内及周边其他各族所宣示的自称。
这一变化A.成为传统华夷观念形成的理论基础B.助推了“家天下”观念的形成与发展C.有助于形成大一统的心理文化认同D.为周朝实行宗法分封提供政治前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华夏”包含的主体随着西周统治的确立和扩展而扩展,因此有助于形成大一统的心里文化认同,故选C项;A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华夏”概念的变化并不是周朝实行宗法分封的政治前提,排除D。
故选C。
选择题在《春秋》《左传》《公羊传》等文献记载中,周朝时期,只有诸侯的“同母之弟”才称“弟”,异母弟则称之为“公子”。
这主要是为了( )A.体现礼乐教化B.强化宗法观念C.维护母系权威D.突出分封差别【答案】B【解析】从西周宗法制来看,异母弟属于庶子,不是嫡子,因此这一规定是为了强化宗法制的嫡庶之别,故答案为B项;这一规定属于宗法制的内容,没有体现出礼乐教化,排除A项;宗法制是为了维护父系权威,排除C项;这一规定不是分封制的内容,排除D项。
选择题西周时期,周天子向受封者颁发“授民授土”的册命书,并由史官当众宣读,受封者获得官属、奴隶、礼器、仪仗等,并要遵循朝靦周王的礼仪“立中廷,北向”,这一史实说明当时A.中央集权的加强B.官僚政治的形成C.君臣关系的强化D.儒家伦理的认同【答案】C【解析】周天子向受封者颁发“授民授土”的册命书,受封者应“立中廷,北向”,即向周王行拜见之礼的礼仪,这一活动强化了周天子与受封者的君臣关系,故选C;西周中央权力尚未形成高度集中,排除A;西周实行贵族政治,排除B;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排除D。
选择题据江陵张家山汉墓竹简《津关令》记载,汉初在帝国东西部之间设有关、津,并利用其间的山河险阻构筑了一道自南向北的要塞。
汉朝廷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防范诸侯王的叛乱B.抵御匈奴人的侵扰C.推行官营商业政策D.有效掌控人口资源【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推行的郡国并行制容易带来诸侯势力坐大的问题,故为了防范诸侯王的叛乱,帝国不仅在东西部之间设有关、津,而且利用其间的山河险阻构筑了一道自南向北要塞,由此将帝国的疆域分为区别对待的“关中核心区”、“关外直辖地”和“关外王国”,以之为依托,层层实施朝廷的地域控制,故选A。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22-2023高二历史四月月考第一次考试试题(二)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22-2023高二历史四月月考第一次考试试题(二)(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2.“国家”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文献。
在《今文尚书。
周书》中,“国家”一共出现过2次,分别出自成王和周公之口其含义与《尚书》《周书》中多次出现的“我邦”“朕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等大致相同。
这反映出西周时期A.专制王权得到强化B.集权已经形成C.贵族等级秩序森严D.家国同构局面确立3.西周时官员任命和诸侯分封均有一个正式而隆重的册命仪式。
在册命时,周王让史官当众宣读册命书,并把册命书交与受命官员。
周王反复强调“勿废朕令”,官员和诸侯也表态要“万年永保臣天子”。
这表明西周时期A.产生了维护等级的儒家伦理思想B.选官制度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C.出现了高度集权的地方行政体制D.君臣关系包含了权利义务内容4.与商朝相比,西周时期很多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未发生重大改变,但上层管理者则来自天子的册封,这一变化A.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范围B.建立起周天子的集权统治C.标志着贵族政治开始确立D.加强了民族认同文化认同5.西周国都的近郊称为乡,主要居住着平民,乡的长官为乡大夫。
根据《周礼》记载,乡大夫每三年对平民的“德行道艺”进行考核,将胜出者推荐给朝廷。
这表明西周时期A.削弱了诸侯国权力B.孕育了后世的选官制度C.废除了世卿世禄制D.出现“礼崩乐坏”的迹象6.西周时,福建首见于中原文献的记载。
《周礼·夏官》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密……………………………………封……………………………………线…………………………………… ——————————————————————————————————————————————————————————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历 史 试 卷(卷面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2.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万物虚无,祸福相依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应当 出自春秋战国时的( )A.孔子B.老子C.庄子D.韩非 4.下列言论属于孟子的是( )A.“性相近也” B .“人无有不善” C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 5.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主要原因是( ) A .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B .董仲舒的改造、推荐 C .“君权神授”的观点,神化了皇权 D .“三纲五常”是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6.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
造 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B.二人所处时代不同C.学术思想不同D.谈论的问题不同 7.“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从历史的角度看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是(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B.小国寡民的思想C.唯物主义思想D.朴素辩证思想;9.韩非子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2023年高二上半年第一次月考历史在线测验完整版(黑龙江省大庆十中)

选择题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以下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是A. 有教无类B. 诲人不倦C. 仁者爱人D.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首倡私学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使得部分身份比较低微的人也能享受到受教育的机会,有一定的平等观念,所以选A选择题西汉时期,位于辽东的高祖庙和长陵高园殿发生火灾,董仲舒起草了一篇《灾异之记》奏稿,指责在辽东立高祖庙不合礼制,发生火灾是上天的警示,皇帝应该整顿吏治,杀一批不法大臣以谢天。
该奏稿内容体现了董仲舒的哪一主张A. “春秋大一统”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天人感应”D. “君为臣纲”【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中认为,“火灾是上天的警示”,皇帝应该杀不法大臣以谢天,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天人感应”学说,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与“火灾是上天的警示”无关;B项材料没有体现;D项主要是三纲五常,与材料无关。
选择题“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
这说明汉字A. 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B. 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C. 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D. 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舞”字的演变看出,汉字是由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发展演变,符合题意,故C正确;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简到繁,A说法错误,应是由繁到简,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最初文字的特点,“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表述太绝对,B错误;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这是文人画的特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
选择题明清时期小说成为文学形式的主流。
其社会原因不包括A. 商品经济的发展B. 市民阶层的崛起C. 统治阶级的重视D. 社会识字率的提高【答案】C【解析】统治阶级重视不属于社会原因,而是政治因素,符合题意,故选C;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崛起、社会识字率的提高都是明清时期小说流行的社会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AB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欧洲封建主阶级的衰落,主要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使✌.封建主所收的实物地租减少 .金银价格下降,物价上涨.重商主义的发展 .农民摆脱了封建主的束缚.开辟新航路引起所谓的“商业革命”,其表现是①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扩大 ②欧洲的商路及贸易中心转移 ③市场和贸易扩大 ④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暴利✌.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②④ .①③④.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殖民扩张活动的主要方向✌.与这两国开辟新航路的方向相同.与这两国开辟新航路的方向相反.与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方向相同,与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方向相反.与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方向相同,与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方向相反.新航路开辟后加快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集中表现为✌.资产阶级人数增加 .资本积累速度加快.雇佣劳动力增加 .封建主阶级衰落.马克思所称的“资本的原始积累”是指✌.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过程 .社会两极分化的过程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不同地区相互隔绝的状态,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请回答 — 题:.新航路开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马可·波罗游记》的流传.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通商要道 .地圆说、罗盘针的应用.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是:①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 ②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③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①②③④ .②③④ .③④ 、①③④.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这一“转折”主要是指✌.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开始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人类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欧洲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亚洲成为历史发展的重心.新航路开辟后引起“价格革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利最多 .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实际收入减少.劳动者实际收入减少而贫困化 .价格革命最大受益者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①大西洋 ②印度洋 ③北冰洋 ④太平洋✌.①②③④ .④①③② .①④② .④②①,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所产生的影响是:①给殖民地带来灾难 ②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③殖民地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世界由孤立开始走向一体✌.①②③ .①②③④ .①②④ .①③④. 世纪早期,葡萄牙控制的殖民据点位于①非洲西岸 ②非洲东岸③印度西岸 ④南美洲东岸✌.①②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②③④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城的反映,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请回答 — 题;.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保留了丰富的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聚集了许多学者和人才 .与拜占廷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下列关于文艺复兴运动性质的叙述,最确切的是:①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新浪潮②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③思想文化领域里的一次伟大变革 ④它把人们从封建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 ✌.①② .③④ .②③ .①③.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这反映了✌.肯定了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人文主义藐视宗教作用的思想 .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蒙娜丽莎》、《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伟大作品的产生,主要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 .世俗社会的生活状况.反对基督教的宗教活动 .封建社会的经济繁荣.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被证实,是通过✌.理论的论证 .科学的推理 .精确的实验 .直接的观察.文艺复兴所提倡的人文主义,其核心是A.肯定人,注重人性,宣扬人道主义B.要求人性从宗教中解放出来,提倡禁欲主义C.反对神学,提倡来世的观念D.推崇人的经验,提倡蒙昧主义.下列不属于意大利人成就的选项是✌.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创作西斯廷教堂拱顶画.指出行星沿椭圆的轨道绕太阳运行 .自制望远镜观测天体,证实了日心说.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产生的最主要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促进了科学事业的发展.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 .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据此回答 题:、 年英国新议会的召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其最重要的原因是✌.议员们提出限制王权的要求 .国王宣布讨伐议会,挑起内战.议会组建军队与王军交战 .议员们拒绝通过征税法案.英国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结成同盟反对封建统治的基础是✌.社会地位一致 .经济利益一致.思想观念一致 .阶级出身一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宗教斗争实质上反映了✌.国教徒与清教徒的矛盾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矛盾 .清教徒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主要在于✌.人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胜利.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进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个“要求”是指✌、资产阶级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启蒙思想呼唤着社会的巨大变革.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殖民扩张亟需政权的强有力支持英美法三国都是走资本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的国家,都曾经受过革命的洗礼,比较彻底地打击和消灭了旧制度和旧习俗,但也各有其不同的特点:英国以自由主义改革著称;法国以共和制的确立和巩固为突出表现;美国则典型地体现了两党制政治的制衡作用。
据此回答 — 题:.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宪法由君主主持制订 .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议会由君主负责召开.《人权宣言》的进步意义体现在✌.宣称人生来是自由的,权利是平等的 .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体现了要求摧毁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思想.从社会转型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颁布表明了✌.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成为定势 .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对 年美国宪法的客观评价是:①巩固了独立战争的胜利成果 ②加强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④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③④ .①②③④.对美国两党政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民主党和共和党②保守党和自由党 ③早期分别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利益和北方资本主义利益 ④早期分别代表贵族地主上层教徒利益和工商业资产阶级、新贵族利益 ⑤后来两党差距缩小,轮番执政,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促进✌.②④⑤ .①③⑤ .①④ .②③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据此回答 — 题:.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发展商品经济和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封建统治陷入了全面危机 .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业已动摇.下列最能代表法国大革命变化规律的基本线索是✌.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保留国王——处死国王——保王党叛乱.大资产阶级掌权——吉伦特派掌权——雅各宾派专政——热月政变.国内外反动势力勾结普奥武装干涉——第一次反法同盟.法国大革命期间,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等政治派别之间斗争激烈,这反映了✌.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 .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妥协性.人民群众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资产阶级不同阶层间的利益冲突.促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高潮的直接推动力是✌.启蒙思想的充分思想动员 .《人权宣言》的颁布.巴黎人民的第三次武装起义 .雅各宾派采取的专政措施.雅各宾派专政被推翻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热月党人统治法国✌、说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倒退现象.说明法国资本主义走上了正常的发展道路.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建立正常统治秩序的愿望.是拿破仑上台的根本原因.法国拿破仑的最终失败说明了✌.法国封建传统根深蒂固 .欧洲封建势力仍很强大.拿破仑违背了历史潮流 .军事专政不符合资产阶级的要求.法国大革命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主要是因为✌.摧毁了许多国家的封建制度 .打败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堡垒俄奥普.革命思想和精神传遍欧洲大陆 .引发了欧洲大陆各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 世纪 年代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英国压迫加剧,北美人民反英意识增强.北部几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各殖民地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北美独立战争结束后,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未完成的任务是✌.各州的宪法尚未制定 . 年宪法还须修正.资产阶级政权尚未真正建立 .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仍存在.北美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运动的不同点是✌.摆脱宗主国束缚 .印第安人和黑人仍受压迫.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出现了一系列独立的国家选择题参考答案:二、材料解析题.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为制造糖酒、糖蜜和食糖而进行的甘蔗生产,与黑奴贸易和贵金属掠夺一起,成为整个 世纪中西班牙的巨大财源。
西班牙国王偿还了他的巨额外债,并资助了他的战争。
国王像发了财的冒险家、贵族、商人一样,从意大利、法国、英国的市场上采购商品。
大量的贵金属像涟漪般的扩散了。
——摘自 ·博德《资本主义史》材料 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很大部分来自于美洲的金银,这与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和一定程度上垄断了对东方贸易有关。
……在对东方的贸易中,西班牙国王要征收 %的贸易税,这样,西班牙就从海外贸易中获得了巨额财富。
但是,西班牙国王却不能保住这些财富。
这是因为,首先,西班牙的军事开支庞大,……从海外得来的金银只能作为抵充。
其次,西班牙本身没有什么商业和工业基础……。
西班牙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呢绒、橄榄油,这些物品的出口根本无法平衡西班牙的进口。
在国际贸易中出现巨额逆差,西班牙就用从美洲获得的金银来弥补。
这样,美洲的金银通过西班牙流到了热那亚、尼德兰、英国、法国和南部德国。
海外的财富没有被西班牙用来进行工业和农业建设,却通过西班牙变成其他国家的原始资本,成为欧洲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摘自朱孝远《近代欧洲的兴起》回答:①在近代史早期,西班牙王国曾经掌握过巨大的财富,依据有关材料分析西班牙财富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