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生技[2005]172号 6kV~66kV并联电容器运行规范

合集下载

kV及以下变电站通用运行规程

kV及以下变电站通用运行规程

k V及以下变电站通用运行规程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110kV及以下变电站通用运行规程江苏省电力公司二〇一四年二月前言为规范江苏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对所辖110kV及以下变电站的运维管理,提高公司变电运维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针对110kV及以下变电站的设备巡视、运行要求、设备操作、事故及异常的处理等方面制定了原则要求,对变电站设备具有特殊监视及运行操作等要求的,需在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中根据本通用规程的原则加以明确。

本规程起草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无锡供电公司、泰州供电公司、南通供电公司、淮安供电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许建刚、吴曦、唐达獒、江红成、黄薛凌、廖英祺、刘其锋、潘晴宇本规程由江苏省电力公司运维检修部提出并解释。

目录110k V及以下变电站通用运行规程1适用范围1.1本规程适用于公司系统内各110kV及以下变电站的运维管理。

各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的有关管理规定与本规程有矛盾者,均应根据本规程予以修订。

1.2本规程规定了对变电站电力设备的运行监视、运行维护、运行操作、事故及异常情况处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1.3公司系统内各级相关调控人员、变电运维人员、相关领导和管理人员等均应熟悉本规程。

2引用标准2.1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2.2国家电网安质〔2013〕945号《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线路部分)〉修订补充规定的通知》2.3DL/T572-2010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2.4DL/T574-1995 《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2.5DL/T603-2006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运行及维护规程》2.6国家电网生技[2005]172号《110(66)kV-500kV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运行规范》《高压开关设备运行规范》《110(66)kV-500kV互感器运行规范》《10kV-66kV干式电抗器运行规范》《10kV-66kV消弧线圈运行规范》《直流电源系统运行规范》《110(66)kV-750kV避雷器运行规范》《10kV-66kV并联电容器运行规范》2.7苏电生〔2010〕2097号关于印发《变电站电气设备倒闸操作规范》的通知2.8苏电调〔2011〕370号《江苏电力系统调度规程》2.9苏电生〔2012〕1144号关于印发《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的通知2.10苏电运检〔2012〕1727号《江苏省电力公司变电站防误操作技术规定(修订稿)》2.11苏电生〔2011〕1818号《设备非电量保护装置管理规定》2.12苏电调〔2012〕1456号《江苏电网220kV系统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运行规定》2.13苏电运检[2013]421号江苏省电力公司关于印发《江苏省电力公司变电站运维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的通知2.14苏电运检〔2013〕1007号《江苏省电力公司变电站交直流电源设备运维管理规定》3总则3.1变电站的运行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系统能否实现安全经济运行,因此,变电运维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严格执行有关的规程、制度以及上级颁布的有关运行管理规定,确保安全供电。

66kV电容器保护通用技术规范

66kV电容器保护通用技术规范

66kV电容器保护通用技术规范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66kV电容器保护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1. 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3)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 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 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 标准技术参数”、“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本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7. 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响较大,应在专用部分中详细说明。

目次66kV电容器保护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395)1总则 (397)1.1引言 (397)1.2供方职责 (397)2技术规范要求 (397)2.1使用环境条件 (397)2.2保护装置额定参数 (397)2.3装置功率消耗 (398)2.466kV电容器保护总的技术要求 (398)2.566kV电容器保护装置的技术要求 (400)2.6柜结构的技术要求 (400)3试验 (401)3.1试验要求 (401)3.2性能试验 (401)3.3现场试验 (401)4技术服务、工厂检验和监造 (401)4.1卖方提供的样本和资料 (401)4.2技术资料,图纸和说明书格式 (401)4.3供确认的图纸 (401)4.4买卖双方设计的图纸 (401)4.5其他资料和说明书 (402)4.6卖方提供的数据 (402)4.7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 (402)4.8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402)4.9质量保证 (402)4.10项目管理 (403)4.11现场服务 (403)4.12售后服务 (403)4.13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403)1 总则1.1引言提供设备的厂家、投标企业应具有ISO 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年检记录,宜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

电力电容器运行规程

电力电容器运行规程

第五篇电力电容器1 基本要求1.1 保护装置完善、可靠:1.1.1 6kV电力电容器组,应采用瞬时过电压保护;1.1.2 380V电力电容器组,应采用自动空气开关或熔断器保护;1.1.3 在高压电网中,若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大于20A,用过流继电保护或熔断器不能满足保护时,则电力电容器组应装设单相接地短路保护装置;1.1.4每个电力电容器应装设单独的熔断器加以保护,对380V电容器,内部有保护装置时,可以不另装设;1.1.5保护单独电力电容器的熔断器,熔丝的额定电流可为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2.0倍。

1.2 电力电容器组,每次与线路断开时,应经自动放电装置放电,但电力电容器直接接在变压器或电动机上时,可不需特备放电电阻。

1.3 电力电容器的放电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每千乏的容量,其放电电阻的能量损耗不得超过1W。

放电电阻值必须符合下式:R≤15×106×V2/Q式中:R—放电电阻值,单位:ΩV—线路的相电压,单位:kVQ—电力电容器的容量,单位:kVar1.4 电容器的操作应合理选择开关:1.4.1 6kV电力电容器组与线路的连接和断开须用真空1开关;1.4.2 380V电力电容器组与线路的连接和断开,可用自动开关或闸刀开关操作。

1.5 电力电容器长时间过电压运行时,工作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电压的1.1倍,流过电容器的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的1.3倍,或遵守制造厂规定。

1.6 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应停止电力电容器的运行,防止过电压损坏电容器。

1.7 任何电压等级的电力电容器组均禁止带电荷合闸,为此电容器组每次重新合闸时,必须在电容器组短路10分钟(放电)后进行。

1.8 电力电容器停电,必须三相短路接地,放电10分钟后才能进行检修作业。

2 运行巡检2.1 6kV电力电容器组的巡检周期电力电容器组在运行中每班巡视一次。

2.2 6kV电力电容器组的巡视内容2.2.1 电力电容器组的室内空气温度不得超过制造厂规定,如无规定时不应超过40℃。

电网设备电容器技术标准执行指导意见

电网设备电容器技术标准执行指导意见
GB/T 11024.2-2001
GB/T 11024.3-2001
GB/T 11024.4-2001 JB/T 5346-2014
GB/T 12747.2-2017
GB/T 17886.2-1999
GB/T 17886.3-1999
DL/T 969-2005
DL/T 355-2010
标准名称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阻尼式限流器使 用技术条件
原因分析:并联电容器介质损耗因数测量与电容器热稳定性能相关,出 厂试验和型式试验必须测量并联电容器介质损耗因数,并且应从严执行。
(2)《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通用技术要求》(GB/T 30841-2014)表 9 规定:装置额定电压(方均根值)6kV 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方均根值) 30kV,建议执行支撑标准《6kV-110kV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技术规范》(Q/GDW 11225-2014)表 13 规定:电压等级 6kV 工频耐受电压(方均根值)23/30kV, 电压等级 10kV 工频耐受电压(方均根值)30/42kV。
和并联电容器组的保护 标称电压 1kV 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 并联电容器 第 4 部分:内部熔丝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
标称电压 1kV 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 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 第 2 部分:老
化试验、自愈性试验和破坏试验 标称电压 1kV 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 用非自愈式并联电容器 第 2 部分:
老化试验和破坏试验 标称电压 1kV 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 用非自愈式并联电容器 第 3 部分: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状 态评价导则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状 态检修导则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技术监督导则
电容器支撑标准是支撑上述主、从标准中相关条款的

关于66kv干式电抗器支座底部基础面发热分析与处理

关于66kv干式电抗器支座底部基础面发热分析与处理

关于66kv干式电抗器支座底部基础面发热分析与处理摘要:干式空心电抗器具有防火性能好、参数稳定、线性特性好、起始电压分布均匀、无渗漏、噪音低、抗短路电流能力强的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而近年来,在新建及扩建的变电站工程中,均有出现过电抗器投运后,由于干式空心电抗器方钢支柱等结构形式决定了其运行时将在周围产生比较强烈的磁场,处于一定区域范围的闭合环路,将产生环流而导致异常发热,从而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引起支座底部基础面发热的现象。

这不仅造成能量损失,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同时对人身的安全造成隐患。

本文结合阿克苏750千伏变电站66千伏干式电抗器支座底部基础面发热的现象分析产生发热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此避免类似施工质量缺陷的再次出现,减少人力物力的损失。

关键字:干式空心电抗器发热支座底部1.发热原因分析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导体在变化的磁场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干式空心电抗器邻近的导体在其产生磁场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假如这些导体形成了环状回路,就会在回路中产生电流,使导体发热,与此同时,磁场还会在导体产生涡流损耗。

当磁力线穿过导体在与磁力线垂直的平面上会产生感应电动勢,此电动势在导体中形成闭合回路造成环流,称为涡流。

干式电抗器的结构为空心结构,在工频条件下运行时,不但会产生在水平方向的漏磁,在垂直方向上也会产生漏磁,而且漏磁感应强度较大,在漏磁范围内存在闭合的金属环路时,就会产生环流。

干式空心电抗器产生的磁场还容易使邻近的金属钢管遮栏、接地网、支座底部基础面、支持底座的接地引下线等由于电磁感应而产生环路损耗和涡流损耗,导致导体出现发热的现象。

查阅阿克苏站66千伏并联电抗器投运后支柱瓷瓶法兰发热记录,发现阿克苏站并联电抗器型号为 BKGKI-1500066W。

阿克苏站66千伏并联电抗器支座底部基础面发热图谱如下图:对现场情况进行了实地勘察后,发现:原设计电抗器基础为混凝土基础,不含钢筋,接地方式是环电抗器基础做半圈接地与主网相连,并有明显断开,以防止电抗器运行时产生涡流;在经过与现场施工人员沟通后,再现现场情况:现场预埋件为十二个,但在素混凝土上无法固定,土建施工人员特把其中三三相连然后在模板外侧加支架固定,固定好后进行浇筑,其中预埋件三三相连并未形成闭合圆环,符合电抗器基础浇筑原则,但未与电气施工人员沟通,电气施工员在做支腿接地时按图半圆施工,最后形成的结果如图(示意图),形成潜在闭环。

国家电网生技[2005]172号 10kV~66kV干式电抗器运行规范

国家电网生技[2005]172号 10kV~66kV干式电抗器运行规范

10kV~66kV干式电抗器管理规范国家电网公司发布输变电设备管理规范编委会人员名单:张丽英余卫国李向荣熊幼京曾海鸥李龙沈力袁骏刘铭刚崔吉峰王国春王钢薛建伟张启平孙旦卢放张伟房喜丁永福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卫东汤美云汪宵飞方定江姚勇庞景新彭毅飞王世辉郭贤珊刘溟彭洪范10kV~66kV干式电抗器运行规范关于印发输变电设备运行规范的通知国家电网生技[2005]172号公司系统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为认真贯彻落实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规范生产设备管理,提高输变电设备运行水平,公司总部组织各区域电网公司编制完成了《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范》等10类输变电设备运行规范(以下简称《输变电设备运行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据此认真做好各类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管理工作。

执行中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向公司总部生产技术部反映。

本《输变电设备运行规范》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1.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范(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2.110(66)kV~500kV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运行规范(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3.高压开关设备运行规范(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4.110(66)kV~500kV互感器运行规范(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5.10kV~66kV干式电抗器运行规范(附编制说明)(即为本册)。

6.10kV~66kV消弧线圈运行规范(另册出版)。

7.直流电源系统运行规范(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8.110(66)kV~750kV避雷器运行规范(另册出版)。

9.6kV~66kV并联电容器运行规范(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10.72.5kV及以上电压等级高压支柱瓷绝缘子运行规范(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国家电网公司(印)二00五年三月三十一日目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引用标准第三章设备的验收第四章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第五章运行巡视检查项目及要求第六章缺陷管理及异常处理第七章事故处理预案第八章培训要求第九章设备的技术管理第十章备品备件管理第十一章更新改造10kV~66kV干式电抗器运行管理规范编制说明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干式电抗器设备管理机制,使其达到制度化、规范化,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运行规范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运行规范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规范书一.电容器巡视检查第一条正常巡视周期为每小时巡检一次;每周夜间熄灯巡视一次。

第二条特殊巡视周期(一)环境温度超过规定温度时应采用降温措施,并应每半小时巡视一次;(二)设备投入运行后旳72h内,每半小时巡视一次。

(三)电容器断路器故障跳闸应立即对电容器旳断路器、保护装置、电容器、电抗器、放电线圈、电缆等设备全面检查;(四)系统接地,谐振异常运行时,应增长巡视次数;(五)重要节假日或按上级指示增长巡视次数;(六)每月结合运行分析进行一次鉴定性旳巡视。

第三条正常巡视项目及原则第四条特殊巡视项目及原则二设备运行规定和操作程序第五条电力电容器容许在额定电压±5%波动范围内长期近行。

电力电容器过电压倍数及运行持续时间如下规定执行,尽量防止在高于额定电压下运行。

第六条运行中旳电抗器室温度不应超过35℃,不低于-25℃。

当室温超过35℃时,干式三相重电抗器线圈表面温度不应超过85℃,单独安装不应超过75℃。

第七条电容器组电缆在触面旳表面状况。

停电超过一种星期不满一种月旳电缆,在重新投入运行前,应用摇表测量绝缘电阻。

电力电容器容许在不超过额定电流旳30%状况下长期运行。

三相不平衡电流不应超过±5%。

第八条电力电容器运行室温度最高不容许超过40℃,外壳温度不容许超过50℃。

第九条电力电容器组必须有可靠旳放电装置,并且正常投入运行。

高压电容器断电后在5s内应将50伏如下。

第十条电力电前,除各项试验合格并按一般巡视项目检查外,还应检查放电回路,保护回路、完好。

构架式电容器装置每只电容器应编号,在上部三分之一处贴45℃~50℃试温蜡片。

在额定电压下合闸冲击三次,每次合闸间隔时间5分钟,应将电容器残留电压放完时方可进行下次合闸。

第十一条装设自动投切装置旳电容器组,应有防止保护跳闸时误投入电容器装置旳闭锁回路,并应设置操作解除控制开关。

第十二条电容器熔断器熔丝旳额定电流不不不小于电容器额定电流旳1.43倍选择。

变电所并联电容器的运行和保护方式

变电所并联电容器的运行和保护方式

变电所并联电容器的运行和保护方式哈尔滨电业局王岩摘要:对电容器的运行、试验和电容器的保护方式做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电容器运行维护装设在变电所的并联电容器组用于进行无功补偿,对改善用户电压质量,提高供电系统经济运行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局大多数变电所都安装了电容器,由于电容器运行投切较频繁和制造有其特殊性,使电容器相对成为出故障较多的设备,如单只电容器出现渗漏油、鼓肚、击穿,整组发生接地、短路、单相电容击穿造成的事故。

所以保证电容器安全运行,加强运行管理和技术监督是整个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认真学习贯彻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近期发布了《高压并联电容器管理规范》中对技术标准、运行规范、检修规范、技术监督规定、预防高压并联电容器事故措施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尤其是落实预防高压并联电容器事故的各项措施。

1、《6kV-------66kV并联电容器运行规范》设备运行维护项目、手段及要求:电力电容器允许在不超过额定电流的30%运况下长期运行。

三相不平衡电流不应超过±5%。

现场存在问题是一些电容器测量电流表没有按三相进行配置,综合自动化变电所没有采集电容器的三相电流,使运行人员无法对三相电流进行检测和不平衡电流的计算,无法对电容器运行出现的不平衡状态进行监视和比较,以尽早发现电容器运行不正常状态。

电力电容器运行温度最高不允许超过40℃,外壳温度不允许超过50℃,有必要在单只电容器外壳上贴试温纸或采用红外线测温进行检查,运行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测温,以便于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安装于室内电容器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进入电容器室应先开启通风装置,在一些变电所电容器室空间较小,环境温度高,应改善通风条件。

电容器的投入要考虑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努力提高功率因数。

首先投入或切除电容器,再调整分接开关,减少分接开关动作次数。

在每天早晨负荷开始上升时,当变压器无功表计指示的无功数值接近或大于该段母线上的电容器的补偿容量时,就应该投入电容器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并联电容器管理规范国家电网公司发布输变电设备管理规范编委会人员名单:张丽英余卫国李向荣熊幼京曾海鸥李龙沈力袁骏刘铭刚崔吉峰王国春王钢薛建伟张启平孙旦卢放张伟房喜丁永福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高宏伟王多刘学仁胡拓乔丽芳郑海涛李玉明王维洲邓中前言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确立的把公司建设成为“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公司的发展目标,为了认真落实公司“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规范生产设备管理,提高输变电设备的运行水平,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公司系统各区域电网公司在对近5年输变电设备评估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技术标准》等12类输变电设备技术标准(简称《技术标准》);《110(66)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范》等10类输变电设备运行规范(简称《输变电设备运行规范》);《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检修规范》等11类输变电设备检修规范(简称《输变电设备检修规范》);《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技术监督规定》等10类输变电设备技术监督规定(简称《输变电设备技术监督规定》);《预防110(66)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事故措施》等7类预防输变电设备事故措施(简称《预防设备事故措施》)。

《技术标准》是做好各类输变电设备的设计选型和管理工作的基础,《技术标准》同时对设备选用、订货、监造、出厂验收、现场安装和现场验收等环节提出了具体技术要求。

《输变电设备运行规范》对输变电设备运行管理中的设备验收、巡视和维护、缺陷和故障处理、技术管理和培训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是认真做好各类输变电设备运行管理工作的依据。

《输变电设备检修规范》规定了输变电设备检查与处理、检修基本要求、检修前的准备、大修内容及质量要求、小修内容及质量要求、输变电设备检修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试验项目及质量要求、检修报告的编写及检修后运行等内容,是认真做好各类输变电设备检修管理工作的依据。

《输变电设备技术监督规定》拓展了技术监督专业的范围和内容,进一步加强输变电设备技术监督工作,规范生产设备管理,提高输变电设备运行水平,以专业技术监督为基础,以开展设备技术监督为手段,实现对电网和设备全方位、全过程的技术监督。

《预防设备事故措施》是各单位认真做好各类输变电设备事故的预防措施,是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有效手段,这些措施是针对输变电设备在运行中容易导致典型、频繁出现的事故而提出的预防性措施,主要包括预防输变电设备在安装、检修、试验和运行中的事故,以及预防发生事故的技术管理措施等内容。

为了方便基层单位工作人员实际工作中使用,现按具体的输变电设备进行分册,每一分册基本包含了《技术标准》、《输变电设备运行规范》、《输变电设备检修规范》、《输变电设备技术监督规定》、《预防设备事故措施》等五方面的内容。

本管理规范是由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编写,国家电网公司享有其专有知识产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授权不得翻印。

本《规范》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部提出、归口解释。

本《规范》负责起草单位:西北电网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高宏伟、王多、刘学仁、胡拓、乔丽芳、郑海涛、李玉明、王维洲、邓中。

本《规范》由国家电网公司批准。

6kV~66kV并联电容器运行规范关于印发输变电设备运行规范的通知国家电网生技[2005]172号公司系统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为认真贯彻落实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规范生产设备管理,提高输变电设备运行水平,公司总部组织各区域电网公司编制完成了《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范》等10类输变电设备运行规范(以下简称《输变电设备运行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据此认真做好各类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管理工作。

执行中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向公司总部生产技术部反映。

本《输变电设备运行规范》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1.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范(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2.110(66)kV~500kV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运行规范(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3.高压开关设备运行规范(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4.110(66)kV~500kV互感器运行规范(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5.10kV~66kV干式电抗器运行规范(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6.10kV~66kV消弧线圈运行规范(另册出版)。

7.直流电源系统运行规范(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8.110(66)kV~750kV避雷器运行规范(另册出版)。

9.6kV~66kV并联电容器运行规范(附编制说明)(即为本册)。

10.72.5kV及以上电压等级高压支柱瓷绝缘子运行规范(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国家电网公司(印)二00五年三月三十一日目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引用标准第三章设备验收第四章设备运行维护项目、手段及要求第五章设备巡视检查项目、手段及要求第六章设备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第七章事故和故障处理预案第八章培训要求第九章技术管理6kv~66kv并联电容器运行规范编制说明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并联电容器的运行管理,使其达到标准化、制度化,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程、制度及《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的。

第三条本规范对并联电容器运行管理中的验收、巡视和维护、缺陷管理、技术培训、技术管理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四条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6kV~66kV并联电容器的运行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网、省公司可根据本规范,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二章引用标准第六条以下为本规范引用的标准、规程和导则,但不限于此。

GB 11025—1989 并联电容器用内部熔丝和内部过压力隔离器GB 15116.5—1994 交流高压熔断器并联电容器外保护用熔断器GB 50227—19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Jl47—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DL 402—1991 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DL 442—1991 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DL 462—1992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订货技术条件DL/T 604—1996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订货技术条件DL/T 628—1997 集合式高压并联电容器订货技术条件DL/T 653—1998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放电线圈订货技术条件DL/T 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DL/T 840—2003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JB/T 8958—1999 自愈式高电压并联电容器GB 50227—19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DL/T 840—2003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设备评估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并联电容器技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并联电容器技术监督规定国家电网公司预防并联电容器事故措施第三章设备验收第七条电容器在安装投运前及检修后,应进行以下检查。

(一)套管导电杆应无弯曲或螺纹损坏;(二)引出线端连接用的螺母、垫圈应齐全;(三)外壳应无明显变形,外表无锈蚀,所有接缝不应有裂缝或渗油。

第八条成组安装的电力电容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三相电容量的差值宜调配到最小,电容器组容许的电容偏差为0~5%;三相电容器组的任何两线路端子之间,其电容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应不超过1.02;电容器组各串联段的最大与最小电容之比应不超过1.02。

设计有要求时,应符合设计的规定;(二)电容器构架应保持在水平及垂直位置,固定应牢靠,油漆应完整;(三)电容器的安装应使其铭牌面向通道一侧,并有顺序编号;(四)电容器端子的连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线应对称一致,整齐美观,母线及分支线应标以相色;(五)凡不与地绝缘的每个电容器的外壳及电容器的构架均应接地;凡与地绝缘的电容器的外壳均应接到固定的电位上。

第九条电容器的布置和安装。

(一)电容器装置的构架设计应便于维护和更换设备,分层布置不宜超过三层,每层不应超过两排,四周及层间不应设置隔板,以利通风散热;(二)构架式安装的电容器装置的安装尺寸不应小于表1数值。

器之间应设置网状遮栏。

电容器构架与墙或构架之间设置检修通道时,其宽度不应小于1000mm。

(四)单台电容器套管与母线应使用软导体连接,不得利用电容器套管支承母线。

单套管电容器组的接壳导线,应由接线端子的连接线引出。

第十条在电容器装置验收时,应进行以下检查。

(一)电容器组的布置与接线应正确,电容器组的保护回路应完整、传动试验正确;(二)外壳应无凹凸或渗油现象,引出端子连接牢固,垫圈、螺母齐全;(三)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应符合设计规定;(四)电容器外壳及构架的接地应可靠,其外部油漆应完整;(五)电容器室内的通风装置应良好;(六)电容器及其串联电抗器、放电线圈、电缆经试验合格、容量符合设计要求。

闭锁装置完好。

第十一条电容器组串联电抗器应进行下列外观检查:支柱及线圈绝缘等应无严重损伤和裂纹;线圈应无变形;支柱绝缘子及其附件齐全。

在运到现场后,应按其用途放在户内、外平整、无积水的场地保管。

运输或吊装过程中,支柱或线圈不应遭受损伤和变形。

电抗器外露的金属部分应有良好的防腐蚀层,并符合户外防腐电工产品的涂漆标准,并符合相应技术文件的要求。

油浸铁芯电抗器无渗漏油及附属装置齐全完整。

第十二条串联电抗器应按其编号进行安装,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三相垂直排列时,中间一相线圈的绕向应与上下两相相反;(二)垂直安装时各相中心线应一致;(三)设备接线端子与母线的连接,在额定电流为1500A及以上时,应采用非磁性金属材料制成的螺栓,而且所有磁性材料的部件应可靠固定。

第十三条串联电抗器在验收时,还应进行下列检查。

(一)支柱应完整、无裂纹,线圈应无变形;(二)线圈外部的绝缘漆应完好;(三)油浸铁芯电抗器的密封性能应足以保证最高运行温度下不出现渗漏;(四)电抗器的风道应清洁无杂物。

第十四条电容器装置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

(一)设计的资料及文件,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二)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件及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三)调整试验记录;(四)备品、备件清单。

第十五条电容器组安装及检修后应进行以下预防性试验(包括交接试验)项目,试验结果应符合《预防性试验规程》中相关部分。

(一)极间(极对地)绝缘电阻;(二)tanδ及电容值;(三)低压端对地绝缘电阻。

第四章设备运行维护项目、手段及要求第十六条电容器装置必须按照有关消防规定设置消防设施,并设有总的消防通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