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生态学第01讲-旅游生态与环境管理的概念及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第一章生态旅游学概述PPT课件

第一章生态旅游学概述PPT课件

闲暇时间
闲暇 个人在工作、睡眠及其他基本 需求之外的时间
游憩 闲暇时间内从事的所有活动
游憩活动谱
工作时间
家庭内游憩 日常休闲 一日游
旅游
阅读、园艺、听歌剧、上饭 走访景点、临时离开住地或工 商务旅行
看电视、社 馆、运动(参 野炊等 作地到访问目的地,
交等
与或观看比
停留期间参与活动
赛)、社交等
并使用游泳设施
2、生态旅游(Ecotourism)的定义:生态旅游的概念就象是 画在沙滩上的一条线,其边界是模糊的,而且被不断地冲刷、 修改。
1983年谢贝洛斯· 拉斯喀瑞( H.Ceballos Lascurá in )首次定义了“生态旅游”,表述了生态旅游的 两个基本特点:旅游对象是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方式不对自 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以健康、安全、稳定的生 态系统为载体,为体验、了解、认识、欣赏、研究生态 美而开展的负责任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自然区域或人 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体验、了解、 欣赏当地文化与自然,从而激发保育环境,促进当地社 区福利改善的负责任的旅游活动。 (陈世清,2004)
地理范围
家庭
当地
区域
全国 国际
图1 游憩活动谱(Boniface and Cooper,1987)图2 ຫໍສະໝຸດ 游基本体系二 生态旅游概念
1、生态旅游(Ecotourism)的提出:由谁最早提出,目前主 要有4种说法 ,多数认可1983年谢贝洛斯· 拉斯喀瑞 ( H.Ceballos Lascurá in )。
○ Elizabeth Boo, 1992,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 动植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目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当 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有助于 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 ○"Ecotourism is responsible travel to natural areas that conserves the environment and sustains the well being of local people." (IES, 1991)

《生态旅游环境保护》课件

《生态旅游环境保护》课件
导游在旅游过程中向游客解 释生态旅游的重要性和保护 措施。
生态旅游路牌
路牌指引游客走向合适的生 态旅游区域,减少游客对环 境的破坏。
保护生态旅游资源的措施
• 加强生态旅游区的管理和监督 • 设立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 • 推行生态旅游教育和宣传
生态旅游与经济的关系
生态旅游可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经济繁荣和可持续性发展。
案例分析
生态旅游小木屋
小木屋以环保材料建造,提 供独特的生态旅游体验。
生态旅游导游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生态旅游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规范旅游活动,减少对自然资源 的破坏,促进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
保护优先
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护大自然的原则是生态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
可持续性
生态旅游应该具备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损害环境和资源。
文化尊重
尊重和保护当地文化和社区,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
《生态旅游环境保护》 PPT课件
生态旅游是一种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旅游形式,旨在保护自然环境和 促进社区发展。
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一种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旅游方式,旨在
生态旅游的影响
生态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增长,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 质量,同时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旅游生态学课件

旅游生态学课件


③所谓旅游环境,就范围而言,包括旅游目的 地和旅游依托地,而更重要的是旅游目的地, 就内容而言,包括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自然与社 会两方面因素,而更重要的是旅游资源状况 (刘振礼),④旅游环境是指人们进行旅游活动, 能产生美感,获得精神与物质享受以及知识乐 趣的环境,也包括自然环境,科学技术条件, 社会、经济及政治等环境,旅游活动既受这些 环境的影响,也对这些环境发生作用(陈光裕);

旅游生态学是以旅游—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诠释旅 游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各种影响,旅游生态和旅游业是 相互促进的.旅游生态是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是旅游 业的物质基础,旅游环境是旅游业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墓 础,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都是建立在旅游环境的基础 之上的,没有了旅游环境的旅游业将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将会失去其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 生态的发展必然会对旅游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2、旅游生态系统的结构




旅游生态系统中,自然要素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 物、土壤等成份,各成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旅游区的自然生 态环境; 人文要素主要包括旅游者、旅游业及其服务体系、当地居民与其 生产、生活方式等成份,各成份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旅游区 的旅游经济和社会系统。 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和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依 存,共同构成区域内具有特定结构、能完成特定功能的自然、经济 与社会复合系统,即旅游生态系统。 在旅游生态系统中,自然生态系统与环境是维持和发展旅游生态系 统的基础和前提,是旅游者旅游的主要对象物,也是当地生态旅游业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构成了旅游生态系统的主导因素。
生态旅游学与旅游生态学比较
思考题



1、旅游生态学是如何产生的? 2、旅游生态学的概念? 3、旅游环境的概念? 4、生态旅游的概念? 5、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有何异同?

生态旅游环境PPT精选文档

生态旅游环境PPT精选文档
即进出口在同一位置的游道,游客游至终点必须按原 路返回。
完全游道的计算方法:C=R*D÷B 不完全游道的计算方法: C=R*D÷(B+B*E÷F)
❖C为环境日容量,单位为人次;R为游道全长,单位为m; ❖B为游客占用合理的游道长度 ;(一般为2m); ❖D为周转率(D=景区开放时间/游完全游道所需时间); ❖F为游完全游道所需时间;E为沿游道返回所需时间。
五、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
(一)生态旅游环境容量饱和和超载的类型与调整
淡季休生养息与环境补给 轮流开放,分区开发
时 短期性饱和和超载
局部性饱和和超载 空

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




价格调节


人工治理受损环境,


加快旅游环境恢复



载 长期连续性饱和和超载
整体性饱和和超载 载
开发邻近替代性生态旅游区
(三)生态旅游促进区域社会进步
1、增加了就业机会,稳定了社会秩序
按国际惯例,旅游业直接就业与间接从业人员比例是1︰ 5。
2、提高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3、通过示范作用,提高了生态旅游区人们的素质 4、促进了生态旅游区政治环境改善,提高管理水平和技能 5、消除生态旅游区民族隔阂,有利于社会安定 6、促进生态旅游区民族文化的发展
旅游产品周期律的影响
充分挖掘生态旅游资源特色, 开发吸引力大的生态旅游产品 充分实现资源和环境价值,实施综合开发
重视旅游宣传促销,实施“引凤”凤工程
注意生态旅游产品更新换代,克服衰退现象
以“热”带“冷”,促进生态旅游全面发 展
第三节 生态旅游环境保护
一、生态旅游的良性影响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4. 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理论 生物一方面需要从环境中不断获取物质和能 量,不断适应改变的环境;另一方面生物也 不断改变周围环境。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5. 生物间相互作用理论 生物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着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的关系。 正相互作用、负相互作用、中性作用。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1. 地域分异规律(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是由于太阳辐射、海陆位置、海拔高度等因素的 时空差异,而引起的自然环境与生物群落在空间 地域上发生分化及由此产生的差异。
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地域性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植被分布水平地带性
❖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或沿经度方向从高到 低的有规律分布
旅游生态学与生态环境保护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旅游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体系 ✓旅游生态学的主要理论基础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旅游生态学理论框架体系
❖ 旅游生态学属于生态学的一门年轻分支学科, 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与生态学理论,尚未形 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旅游生态学的主要理论基础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13. 景观生态学原理 旅游生态学有很多涉及景观层次的研究,需要景
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作为指导。 景观整体性、异质性、等级性、尺度效应、动态
变化。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指 既满足当代人需要,有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 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括公平性、可持续性、共同性、 发展性、和谐性、协调性、需求性、安全性、 高效性、参与性10个原则。

旅游生态学第01讲-旅游生态与环境管理的概念及基本理论_ppt课件

旅游生态学第01讲-旅游生态与环境管理的概念及基本理论_ppt课件
旅游环境是旅游的前提。 良好的环境是旅游业建立和发展的基础。 广义的旅游环境: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环境。 狭义的旅游环境:旅游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
成功的旅游业关系链条
旅游者愉悦 的体验
优质的自然 资源
难以抗拒的 吸引力
旅游环境问题
旅游环境污染与破坏,旅游对环境的负面作用和消极 影响,统称为旅游环境问题。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10处)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湖南)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四川) 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 三江并流(云南) 四川卧龙熊猫保护基地(四川) 中国南方喀斯特(重庆武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江西) 中国丹霞(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
、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 云南澄江化石地(云南) 新疆天山(新疆)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在潜心研究美国使用杀 虫剂所产生的种种危害之后,
于1962年发表了环境保护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作者通过对污染 物富集,迁移,转化的描写,阐明了人类同大气,海洋,河流,土壤 ,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初步揭示了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寂静的春天
雷切尔· 卡逊
技术等。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我们共同的未来》是这样定义可持续发展的: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 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包括了三个要素: 人类需要(基本需要、高层需要) 资源限制(环境和资源的承受力) 公平(代间、代际)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发展”和“增长”
旅游生态学
考核方式与评分
出勤:10分(每次扣2分); 作业:10分(至少10次,没少一次扣2分); 小论文:30分; 考试:50分(随堂,开卷,最后一次课考试)

《生态旅游学讲义》课件

《生态旅游学讲义》课件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旅游的关注不断增加,生态旅游将继续成为未来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们将展望生态旅游的未来,并探讨可能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生态旅游资源
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生 态资源
自然生态资源包括壮丽的山 川、美丽的湖泊和丰富的动 植物。文化生态资源则展示 了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历 史遗产。
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和 开发
评价和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是 确保旅游活动与环境保护相 协调的关键。我们将学习如 何评价和开发可持续的生态 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和管 理
保护和管理生态旅游资源是 维持其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 我们将探讨保护和管理生态 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和有效策 略。
第四章:生态旅游营销和服务
生态旅游的市场定位 和目标市场
了解市场定位和目标市场是制 定有效的生态旅游营销策略的 关键。我们将探讨如何找准市 场定位和吸引目标市场的方法。
生态旅游营销策略和 手段
有效的营销策略和手段可以帮 助我们增加市场份额并吸引更 多的游客。我们将学习生态旅 游营销的最佳实践和创新策略。
生态旅游服务体系和 质量管理
《生态旅游学讲义》PPT 课件
欢迎来到《生态旅游学讲义》PPT课件!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将一起探索生 态旅游的魅力和重要性,以及它对我们和地球的影响。
第一章: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保护为目的,通过旅游活动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可持续旅游方式。本章将介绍生态旅游的特征、原则,以及它对环境保护 和社区发展的重要性。
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是吸引游 客和保持客户满意度的关键。 我们将研究生态旅游服务体系 和质量管理的最佳方法。
第五章:生态旅游案例分析
国内外生态旅游典型案例
通过分析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典型 案例,我们将深入了解成功的生 态旅游项目和他们在可持续发展 方面的成就。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DNA和蛋白质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个体 间DNA的差异比蛋白质大;种群间的个体差异比种 群内的个体差异大,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比较高。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细胞水平的多样性
细胞水平的多样性主要指染色体的多样性。
如,中华地鳖的染色体数目有23、24、25和33、 34、35等类型;草甸碎米荠的染色体竟有16-96 条,共54种类型。
几个阶段:
• 包括:⑴地衣植物群落阶段

⑵苔鲜植物群落阶段

⑶草本植物群落阶段

⑷木本植物群落阶段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水生演替
• 典型的水生演替系列依次是: • ①沉水植物群落阶段 ②漂浮植物群落阶段 ③苇塘阶
段 ④苔草草甸阶段 ⑤疏林阶段 ⑥中生森林阶段
• 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直立水生植物阶段 [沼泽(挺水)植物阶段] 、湿生草本植物阶段和木本 植物阶段。
1、渐进式的物种形成 遗传多样性导致物种形成
一个物种的种群生存条件发生变化,它的命运就会发生变化, 也许灭绝,也许进化成为新物种,也许分布的范围会发生变 化,这一切都决定于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即:遗传多样性越丰富,进化成为新物种的可能性就越大。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已经灭绝或者在我国境内绝迹的物种:





处于濒临灭绝状态的物种:
银杉 野骆驼人参 金丝猴旅游生态学珙理论桐基大础熊猫 坡垒
我国稀有动物物种:




鹿



金 丝 猴
大 鲵 ( 娃
白 鳍 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尼梯田(云南)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1年(1项):昆曲 2003年(1项):中国古琴艺术 2005年(2项):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
2009年(25项):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福建南音、 南京
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 、《格萨尔》
史诗 、浙江龙泉青瓷 、 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
纳斯》、蒙古族呼麦 、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 舞、书法、篆刻、 剪纸、 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 艺、 端午节、妈祖信俗、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2010年(2项):京剧、中医针灸
2011年(2项):赫哲族伊玛堪说唱、中国皮影戏
2012年(1项):福建木偶戏 2013年(1项):珠算
该报告分为“共同的问题”,“共同的挑战”,“共同的努力”三
大部分。指出,需要一种全新的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持续的 发展不仅仅能够于某一时期在某些地区实现,而是要在整个星球上 延续到遥远的未来。这种全新的发展道路就是“可持续发展”。
报告中首次采纳“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云冈石窟(山西)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辽宁) 澳门历史城区(澳门) 安阳殷墟(河南) 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广东)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河南) 元上都遗址(内蒙古)
中国的世界文化景观名单(4处)
庐山(江西) 五台山(山西)
杭州西湖(浙江)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发展”和“增长”

增长:“一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 ,
一般用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和GNP衡量。

发展:经济增长和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
增长(手段)≠发展(目标) 增长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增长的结果 绿色GDP是衡量发展的新尺度
什么是“可持续性”
(3)旅游资源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旅游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
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损耗和地区特色的消失。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
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体。 ——《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
三、旅游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
1、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由来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人类对环境的正式挑战
公害事件的发生,范围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运动不断的深入,使
得环境保护进入了国际社会生活。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来自世界113个国
家和地区的代表会聚一堂,共同讨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问题。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首次研讨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 大会通过《人类环境宣言》向全球呼吁:现在已经达到历史上这样
(1)保护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 内容 顺境自然景观:保存完好的原始景观,往往极为 脆弱 逆境自然景观:生态系统逆向演替所形成的自然 景观 特异自然景观:自然形成的以奇异特征吸引顾客 的自然景观
顺境自然生态景观
逆境自然生态景观
元谋土林
陆良沙林
天津贝壳堤
特异自然生态景观
高尔夫球场占地面积较大,不科学、不合理的开发建造过
程很有可能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建设一般要经过清除原有植被、地形改造、改良土壤、种
植草皮等多个过程;
球场运营过程中的施肥和喷洒农药成了目前球场污染的核
心,通常大家所说的球场环保问题也主要指球场运营过程
中所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施肥和使用农药是草坪养 护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改善草坪质量和维护草坪持久性 的决定性因素。
一个时刻,我们在决定世界各地的行动时,必须更加谨慎的考虑他 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
自此,联合国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
《我们共同的未来》
——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
1983年3月成立了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夫人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
员会,并与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了研究报告《我们的未来》。
提交时间:第8周周五(考试同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
采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和方法规划和管理旅游资源。
章节介绍
第一讲 旅游生态与环境管理的概念及基本理论 第二讲 旅游的环境冲击 第三讲 旅游资源保护管理与政策法规 第四讲 旅游资源保护的方法 第五讲 旅游环境承载力管理 第六讲 景区环境影响评价
《寂静的春天》 ——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思 《增长的极限》 ——引起世界反响的“严肃忧虑”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人类对环境的正式挑战 《我们共同的未来》 ——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
《寂静的春天》
—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思
“可持续性”最初应用于林业和渔业,指的是保持林业和渔业资源延
桂林山水
地下溶洞
(2)保护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是保护文化完整性和文
化遗产的需要
世界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45处世界文化遗产
截至2013年6月22日,中国已有45处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
利(48处),居世界第二位。
其中文化遗产31项(其中文化景观4项),自然遗产10项,
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
——环境与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已由单纯注重环境问题逐步
转移到环境与发展二者的关系上来,在这一背景下,联合国环境与发
展大会(UNCED)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 地球宪章》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
会议一致同意:发达国家对全球环境恶化负有主要责任、应当 向发
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作为官方发展援助并以优惠条件转让有益于环境的 技术等。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我们共同的未来》是这样定义可持续发展的: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 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包括了三个要素:

人类需要(基本需要、高层需要)
资源限制(环境和资源的承受力) 公平(代间、代际)
寂静的春天
雷切尔· 卡逊
《增长的极限》
——引起世界反响的“严肃忧虑”
1968年,来自世界各国的几十位科学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等
学者聚会罗马,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的国际协会——罗马俱乐部 ,并与1972年提交了俱乐部成立后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增 长的极限》。 报告深刻阐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基本联系 。报告认为: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 消耗和环境污染这五项基本因素的运行方式是指数增长而非线 形增长,全球的增长将会因为粮食短缺和环境破坏于下世纪某 个时段使地球的支撑力达到极限,最好的方法是限制增长,即 “零增长”。
旅游环境:一些使旅游活动的以存在和进行的外部条
件总和构成旅游环境。
旅游环境是旅游的前提。 良好的环境是旅游业建立和发展的基础。 广义的旅游环境: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环境。 狭义的旅游环境:旅游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
令人愉悦的自然环境——旅游的目的
一旦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旅游者购买不到高品质的旅游产 品,也就无法从旅游中获得满意的体验。
旅游活动对地表和土壤的冲击
旅游开发的影响
占用土地 开发建设对景观和生态的破坏
海岛观光的影响
设施建设占陆填海,破坏岛屿生境
改变水动力学,影响海洋生态
旅游占用土地资源,破坏 植被
登山健行的影响
地表植被影响严重 为接待进行的开发活动
洞穴活动的影响
改变环境理化性质
破坏旅游底质
为接待登山健行的 游客而进行的开发 活动
洞穴旅游活动对洞穴的环境 存在严重危害
旅游活动对植物的影响
直接影响:移除、踩踏、采集
间接影响:外来植物入侵、营养盐、车辆废气、水土
流失
高尔夫球场建设涉及到大面积的植被更换
高尔夫球场对环境的影响一般来讲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球
场建设与球场运营。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单(27处)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 长城(北京) 敦煌莫高窟(甘肃) 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 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
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
布达拉宫(西藏) 福建土楼(福建)
续不断的一种管理战略。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在潜心研究美国使用杀
虫剂所产生的种种危害之后,
于1962年发表了环境保护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作者通过对污染
物富集,迁移,转化的描写,阐明了人类同大气,海洋,河流,土壤 ,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初步揭示了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中国的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4处)
泰山(山东) 黄山(安徽) 峨眉山和乐山大佛(四川) 武夷山(福建)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10处)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湖南)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四川) 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 三江并流(云南) 四川卧龙熊猫保护基地(四川) 中国南方喀斯特(重庆武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江西) 中国丹霞(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 、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 云南澄江化石地(云南) 新疆天山(新疆)
草原自驾游对草原植被的伤害-碾压作用
旅游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对野生动物的干扰
对野生动物的消费
弃物伤害
非法的采集作用导致大量 珍稀动物走向灭绝„„
世界三大非法贸易
毒品贸易
盗窃艺术品贸易
动物走私
旅游弃物对动物的伤害
旅游活动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水体浑浊,沉积加剧,光线受阻 营养物质排入,水质恶化 旅游机械的物理伤害 燃料级污水排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