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课堂·六年级语文校本作业(背诵积累)
六年级语文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作业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校本作业(六)年级(语文)(总分120分)第一部分阅读乐园(56分)(一)课内阅读A篇(21分)草原(节选)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不用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
1.上面的文字节选自的《》,作者是第一位获得“”称号的作家,我还知道他写的《》、《》。
(5分)2.把短文补充完整。
(3分)3.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
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
(4分)3.“绿毯”指的是,“白色的大花”指的是。
如此美景会让我想起诗句“,,。
”(5分)4.这种境界是指。
(2分)5.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仿写一个排比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B篇(12分)狼牙山五壮士(节选)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选文记叙了的情景。
(2分)2.“这声音”指的是什么?从“这声音”里面你能够感受到五壮士的怎样的情怀? (3分)3.选文描写五壮士的表现时,用上了点面结合的写法。
2024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三 校本作业

语文校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1.根据下面描述的意境,写出合适的诗句。
(1)在风和日图的春天,我来到调水之流:看到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不禁吟通起朱熹《春日》里“,”的诗句。
春风徐徐,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处都是春天的景象。
此时此,我仿佛听到诗人在深情地吟通:“,。
”(2)我还知道其他描写春景的诗句:,。
2.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1)下列目的中,适合用浏览的阅读方法来实现的一项是()A.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B.对有启发的地方作批注C.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概要D.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2)妈妈新买了一台全智能洗衣机,还带有烘干功能,可是妈妈不太会用,她拿着洗衣机的用户手册,应该仔细阅读哪个部分?A.洗衣机安全注意事项及警告B.洗衣机使用说明C.洗衣机清洁和维护D.洗衣机保修政策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
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
(1)我能从“攒着”“”“”等词语感受到“我们”玩竹节人时的入迷。
(2)补充句子,体现小朋友观看时的入迷。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吸引了许多小朋友,他们围在熊猫馆的栏杆前观看。
你看,一个小朋友瞪大双眼,;另一个小朋友,还有一个小朋友。
4.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人们认为天体上若有生命存在,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一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潭。
(1)语段中用加点部分分要点说明理由,好处是(2)模仿上面语段的写法,以“竞选班级劳动委员”或“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为话题写一段话。
教师评价:_________。
六年级下册校本作业

六年级下册校本作业(1——3单元)1、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一、看拼音写词语hóng hú jiào huì zhēng biàn( ) ( ) ( )pán yú cāng cāng liáng liáng( ) ( )二、翻译字、词。
弈:_______ 诲:________鸿鹄:____________援:_______________缴:________弗:_________辩斗:___________去:________________沧沧凉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思援弓缴而射之。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此不为()。
3、《两小儿辩日》选自(),这个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同时告诉我们()。
4、孔子的名言:(),()。
四、阅读短文并回答。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度”字(1)先自度其足( ) (2)吾忘持度( )(2)宁信度( )2、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何不试之以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2020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背诵课文、古诗词、日积月累(完美版)

2020年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背诵课文、古诗词、日积月累(完美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务台小学六年级下册背诵课文、古诗词、日积月累一、要求背诵默写的重点课文:8、《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12、《为人民服务》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单元背诵默写资料(含答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六年级上册1-8单元背诵默写汇总一、本单元内容回顾。
(1)《草原》一文中表现蒙汉两族同胞之间感情深厚的语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丁香结》一文中,作者用________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________。
“_ _______,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________也是解不完的。
”我们既要有赏花的情调,又要有解结的心志。
(3)《宿建德江》中诗人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客观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含而不露的淡淡忧愁。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采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并和王维《鸟鸣涧》中的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词句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花之歌》中作者以第______人称自述的方式,将花描述为“________ ________”“从苍穹坠落的星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婚礼的冠冕”“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等,为花描绘出一个个积极向上的形象。
(7)《过故人庄》中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二、本单元内容回顾。
(1)《七律·长征》这首诗中列举红军长征途中的两场典型战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诗句中我们知道,这两场战役分别是巧渡____________和飞夺____________。
(2)《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按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叙述,依次写了五壮士“接受任务→____________→引上绝路→____________→英勇跳崖”五个阶段的情景。
2024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18 古诗三首 校本作业

语文校本六年级上册18 古诗三首基础平台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山郭.(guō) 花木成畦.(wā)B.排闼.(dà) 茅檐.(yán)C.莺啼.(tí) 九曲.(qū)D.八十寺.(sì) 颠簸.(pǒ)2.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正确的字,填在括号里。
〔涯崖〕学海无()天()海角悬()峭壁3.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浪淘风簸.自天涯(簸:颠簸。
)B.水村山郭..酒旗风(山郭:山城,山村。
)C.南朝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
)D.书.湖阴先生壁(书:书信。
)4.“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这两句诗既写了湖阴先生家的环境清静幽雅,又暗示了( )A.主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B. 主人高雅的生活情趣C.诗人孤独、寂寞的内心D. 诗人无所事事的生活5.下列关于《浪淘沙》(其一)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黄河裹挟黄沙、奔腾而来的汹涌气势。
B.“如今直上银河去”说明诗人由黄河联想到了传说中的银河。
C.“同到牵牛织女家”表达了诗人要和家人一起去牛郎织女家中做客的意愿。
D.这首诗的后两句,诗人展开了浪漫的想象,表现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
能力舞台6.课内阅读阅读杜牧的《江南春》,回答下列问题。
(1)全诗围绕“春”具体写了等景物来衬托美丽的春景。
(2)“千里”是采用(虚写实写)的方法,诗中的“”也是这样的用法,体现出。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江南特有的景物,使人印象深刻,留下美感。
B.本诗后两句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特别引人遐想。
C.本诗寥寥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拓展擂台7.课外阅读。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三单元校本作业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三单元校本作业(一)班级:____姓名:____等级:____一、积累小能手(根据语境写词语)。
小时候,我们总是用 bīng gùn ( )儿或 xiàng pí ( )来跟会做竹节人的人交换竹节人。
我最喜欢一个威风 lǐn lǐn ()、浑身gē da ( )肉的“壮汉竹节人了。
有了它,有时我会玩得忘了写作业,妈妈气得直 duò jiǎo ( )。
每当这时,我只好 jǔ sàng ( )地把它放在 chōu ti ( )里,继续写作业。
二、运用小标兵(单项选择题)。
1.下列横线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裂缝( fèng ) 鏖战犹酣(lù)B .豁开( huò) 赫赫伟绩( hè )C 咚锵( jiāng ) 虎视眈眈( dān )D .俨然( yǎn ) 一哄而散( hòng )2.“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对画横线的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武术技能B .做事所耗费的精力和时间C 本领,造诣D .素养3.下列句子中的画横线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 .这衣服上的纽扣设计真是别出心裁。
B .他就是当年那位叱咤风云的将军。
C .这本书写得津津有味,同学们都抢着看。
D .如果再不努力,你就会前功尽弃! ③竹节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
B .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C .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D .我也凑过去,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5.下面对课文人物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 .课文中的老师是一个贪玩的老师,不让“我”玩,自己倒玩得开心。
B .课文中的老师是一个既有责任心又富有童趣的老师,他没收“我”的玩具,并不是反对“我”玩游戏,而是怕影响学习,才没收玩具的。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校本作业综合(2)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校本作业综合(2)一、基础知识1. 读拼音写词语。
biān pào ɡuāi qiǎo piězuǐwán qiánɡjīxiè2.比较字形、字音组词语。
瀑() 镇() 腊() 虑()爆() 填() 蜡() 滤()胖() 绣() 挣() 肢()绊() 锈() 筝() 织()3.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
( )的笑容( ) 的生活( )的火光( )地涌向河岸悄悄地() 得意地()4、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1)“身强力壮”的“强”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强”的解释有:①力量大(跟‘弱’相对)。
②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
③使用强力;强迫。
④使强大或强壮。
在“身强力壮”这个词语中应选第解释;在“强身之道”这个词语中应选第种解释。
(2)“出其不意”的“意”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
“意”的解释有:①意思。
②心愿;愿望。
③意料;料想。
在“出其不意”这个词语中应取第解释。
在“词不达意”这个词语中应取第解释5、从下列词语中选择3个各造一个句子。
专心致志无缘无故震耳欲聋张灯结彩恍然大悟闻所未闻造句:(1)造句:(2)造句:(3)二、积累与拓展1、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写出自己积累到的3个成语。
语心长美不收天海角司见惯精益精成语:2、默写古诗《石灰吟》。
3、学习了《为人民服务》你一定了解了文中不少相关的知识,请完成下列练习。
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写道:“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地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用了二十余年时间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诗:“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的意思是:三、综合性学习在《难忘小学生活》的综合性学习中,你一定有很多收获,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请把自己对某位老师、某位同学的毕业赠言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对老师的赠言:对同学的赠言:2、本次综合性学习使我懂得了四、阅读能力(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借助注释,完成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雅课堂·六年级语文校本作业
(背诵积累)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默写古诗词
诗经·采薇(节选)
,。
,。
这首诗节选自(《》),它是我国()的诗歌总集。
这首诗抓住()两季特点,反映了()。
春夜喜雨
朝代:()作者:()
,。
,。
,。
,。
这首诗写的是()。
前两句写了(),直接赞美了(),后四句集中写(),最后诗人猜测()。
诗中没有一个一个“喜”字,但处处体现诗人的()。
本诗押的是(),韵脚分别是()、()、()。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朝代:()作者:()
,。
,。
,。
,。
天净沙·秋
朝代:( )作者:()
,,。
,。
“天净沙”是()名,这首曲是描写秋景的,但其中没有秋景的悲凉,有的却是色彩鲜明的美丽秋景。
如曲中()、()、()三个词语,让我们感觉到秋天是多么的色彩鲜明。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山中访友》课文题目运用了的修辞手法,题
目中的“友”指的是。
2.《怀念母亲》的作者是,他在北京大学被称为“”。
课文以
的形式,介绍了作者的两位母亲:一位是,一位是。
“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对祖国母亲。
我们还学过他的文章《》。
3.《穷人》是国作家写的一篇。
文章记述了
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通知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渔夫和桑娜的美好品质。
4.《唯一的听众》记述了我在一位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的美德。
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教授的之情。
5.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以的形式,从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
6.课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大量运用了、等表达手法,把土地上一切事物都当成自己,字里行间处处充满着对这片土地的,表达出对它们的感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7.《少年闰土》节选自的小说《》,文中回忆了闰土给“我”讲的四件事:
、、、,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是,从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的农村少年,同时也流露出“我”。
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是写的
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9.《月光曲》讲述了国著名音乐家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既表现了音乐家,有表现了他。
10.《伯牙绝弦》中“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这句话指把视为知音。
从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我们可以感受出他当时的心情(用一个成语概括),可见二人感情(用成语概括)。
千百年来,“知音”典故不但在华夏大地传为美谈,而且名扬海外。
11.《中华少年》是一首诗,诗中选取来自、、、
四个地方的族、族、族、族儿童作为代表,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三、请将相关的诗句的上下句和诗人用线连起来
水光潋滟晴方好一枝红杏出墙来苏轼
两岸青山相对出麦花雪白菜花稀李白
梅子金黄杏子肥孤帆一片日边来范成大
春色满园关不住山色空蒙雨亦奇叶绍翁
葡萄美酒夜光杯只是近黄昏贾岛
只在此山中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
夕阳无限好云深不知处李商隐
姑苏城外寒山寺独钓寒江雪张继
孤舟蓑笠翁夜半钟声到客船柳宗元
四、根据情境写诗句
1.远眺洞庭,平静的湖面在皎洁的月光的辉映下,明亮而迷蒙,美丽的君山在其中,你不由吟道:“,。
”
2.中秋的夜晚,小芳在院子里对这一轮圆月,想着远在异乡的朋友,祈祷道:“
,”。
3.站在瀑布脚下,昂首仰望,瀑布倾泄而下,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下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
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
4.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 ,
”。
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
王昌龄发出了“,”的满腔豪情。
5.人们常用杜甫的“,”一句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唐朝大诗人王昌龄用“,”
来表示自己坚贞的操守,光明磊落的品格。
曹植质问哥哥苦苦相逼的诗句“,。
”
6.“,”刚刚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确实“,。
”
7.“ , ”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
”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
写出了敬亭山的百看不厌。
8.一个人要想不被社会所淘汰,就必须读书,正如宋代大文字家朱熹所说:“,。
”当然,光读书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做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就必须把读书和实践结合起来,正如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的:“,。
”
五、根据要求写诗句
1.诗中山:
2.诗中水:
3.诗中花:
4.诗中鸟:
5.诗中长江:
6.诗中黄河:
7.诗中春:
8.诗中夏:9.诗中秋:
10.诗中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