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020年高考物理压轴题汇编(含解题过程)
2020年高考物理压轴题汇编大全(带答案)

2020年高考物理压轴题汇编大全(带答案)1(20分)如图12所示,PR是一块长为L=4 m的绝缘平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空间有一个平行于PR的匀强电场E,在板的右半部分有一个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一个质量为m=0.1 kg,带电量为q=0.5 C的物体,从板的P端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进入磁场后恰能做匀速运动。
当物体碰到板R端的挡板后被弹回,若在碰撞瞬间撤去电场,物体返回时在磁场中仍做匀速运动,离开磁场后做匀减速运动停在C点,PC=L/4,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取g=10m/s2 ,求:(1)判断物体带电性质,正电荷还是负电荷?(2)物体与挡板碰撞前后的速度v1和v2(3)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4)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图122(10分)如图2—14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长L=2m 的木板C,质量m c=5kg,在其正中央并排放着两个小滑块A和B,m A=1kg,m B=4kg,开始时三物都静止.在A、B间有少量塑胶炸药,爆炸后A以速度6m/s水平向左运动,A、B中任一块与挡板碰撞后,都粘在一起,不计摩擦和碰撞时间,求:(1)当两滑块A、B都与挡板碰撞后,C的速度是多大?(2)到A、B都与挡板碰撞为止,C的位移为多少?3(10分)为了测量小木板和斜面间的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在小木板上固定一个轻弹簧,弹簧下端吊一个光滑小球,弹簧长度方向与斜面平行,现将木板连同弹簧、,放手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后弹小球放在斜面上,用手固定木板时,弹簧示数为F1簧示数为F,测得斜面斜角为θ,则木板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多少?(斜面体固定在地2面上)4有一倾角为θ的斜面,其底端固定一挡板M ,另有三个木块A 、B 和C ,它们的质 量分别为m A =m B =m ,m C =3 m ,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其中木块A 连接一轻弹簧放于斜面上,并通过轻弹簧与挡板M 相连,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A 静止在P 处,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木块B 在Q 点以初速度v 0向下运动,P 、Q 间的距离为L.已知木块B 在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木块A 相碰后立刻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一个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木块B 向上运动恰好能回到Q 点.若木块A 静止于P 点,木块C 从Q 点开始以初速度032v 向下运动,经历同样过程,最后木块C 停在斜面上的R 点,求P 、R 间的距离L ′的大小。
各高考物理压轴题精编附有祥解36道

各省市高考物理压轴题精编(附有祥解)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长为I 的长方形木板B 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 的小木块A , m 〈 M 现以地面为参照系,给A 和B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 (如图5),使A 开始向左运动、 开始向右运动,但最后 A 刚好没有滑离L 板。
以地面为参照系。
(1) 若已知A 和B 的初速度大小为v o ,求它们最后的速度的大小和 方向。
(2) 若初速度的大小未知,求小木块A 向左运动到达的最远处(从地面上看)离出发点的距离。
解法1:(1)AM m 、亠亠亠 解得: v v o , 方向向右 M m(2) A 在B 板的右端时初速度向左,而到达程中必经历向左作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B 板左端时的末速度向右,可见 A 在运动过 再向右作加速运动直到速度为 V 的两个阶段。
设l i 为A 开始运动到速度变为零过程中向左运动的路程,本题第(2)问的解法有很多种,上述解法 2只需运用三条独立方程即可解得结果,显然是比较简捷的解法。
2、如图所示,长木板 A 右边固定一个挡板,包括挡板在内的总质量为 光滑的水平面上,小木块 B 质量为M ,从A 的左端开始以初度。
设此速度为v , A 和B 的初速度的大小为 V o ,则由动量守恒可得:Mv 0 mv 0 (M m)v过程中向右运动的路程,L 为A 从开始运动到刚到达 B 的最左端的过程中 B 运动的路程,如 A 与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 ,则由功能关系可知: 1 2 Mv 2 2 图6所示。
设 对于 对于Afl l 12 fL mv 0 2 1 2 2mv o fl 21 2mv2由几何关系 (I 1 I 2) 由①、②、 ③、④、⑤式解得 解法2: 对木块A 和木板 fl 〔(M m)v 2 2由①③⑦式即可解得结果ml4MB 组成的系统,由能量守恒定律得:1 2 -(M m)v 2 ⑦2M m l11l4Ml iB 吕風化h ---------- 1---------------------- 尹ffl 5刚好没有滑离B 板,表示当A 滑到B 板的最左端时,A 、B 具有相同的速I 2为A 从速度为零增加到速度为 V 的1? _________n1 -------------- 1 1 1 1 1 1 111 - _ 1h1.5M ,静止在故在某一段时间里 B 运动方向是向左的条件是2V p 15g2V 0I 3 -⑧20g3、光滑水平面上放有如图所示的用绝缘材料料成的型滑板,(平面部分足够长)速度V o 在A 上滑动,滑到右端与挡板发生碰撞, 已知碰撞过程时间极短,碰后木块B 恰好滑到A 的左端停止,已知 B 与A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 在A 板上单程滑行长度为I ,求:…3v 0 (1) 若-,在B 与挡板碰撞后的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对木板A 做正功还是负160g功?做多少功?(2) 讨论A 和B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否有可能在某一段时间里运动方向是向左的, 如果不可能,说明理由;如果可能,求出发生这种情况的条件。
2016年——2019年高考物理压轴题汇编(含解题过程)

2016年——2019年高考物理压轴题汇编一、力学综合:考察运动规律、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功能关系、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物体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数理综合应用能力等1、【2017·新课标Ⅲ卷】(20分)如图,两个滑块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A =1 kg 和m B =5 kg ,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木板的质量为m =4 kg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
某时刻A 、B 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v 0=3 m/s 。
A 、B 相遇时,A 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 2。
求(1)B 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2)A 、B 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
【答案】(1)1 m/s (2)1.9 m【解析】(1)滑块A 和B 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也在地面上滑动。
设A 、B 和木板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 1、f 2和f 3,A 和B 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a A 和a B ,木板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为a 1。
在物块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前有① ② ③由牛顿第二定律得④ ⑤ ⑥设在t 1时刻,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设大小为v 1。
由运动学公式有⑦ ⑧联立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式,代入已知数据得⑨(2)在t 1时间间隔内,B 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为⑩ 设在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 1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 2,对于B 与木板组成的体系,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⑪由①②④⑤式知,a A =a B ;再由⑦⑧可知,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A 的速度大小也为v 1,但运动方向与木板相反。
由题意知,A 和B 相遇时,A 与木板的速度相同,设其大小为v 2,设A 的速度大小从v 1变到v 2所用时间为t 2,则由运动学公式,对木板有11A f m g μ=21B f m g μ=32()A B f m m m g μ=++1A A f m a =2B B f m a =2131f f f ma --=101B v v a t =-111v a t =1 1 m/s v =201112B B s v t a t =-132()B f f m m a +=+2122v v a t =-⑫ 对A 有⑬ 在t 2时间间隔内,B (以及木板)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⑭ 在(t 1+t 2)时间间隔内,A 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 ⑮ A 和B 相遇时,A 与木板的速度也恰好相同。
2020山东省高考压轴卷 物理 (含解析)

2020山东省高考压轴卷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bc、ca回到原状态,其V-T图象如图所示,p a、p b、p c分别表示状态a、b、c的压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过程ab中气体一定吸热B.p c=p b<p aC.过程bc中分子势能不断增大D.过程ca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对外界做的功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氢原子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也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B.用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的金属铂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6.41 eVC.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该原子外层就一定失去一个电子D.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1、m2、m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3.A、B两小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车的x-t图象为抛物线的一部分,第7s末图象处于最高点,B车的图象为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车的初速度为7m/sB .A 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m/s 2C .A 车减速过程运动的位移大小为50mD .10s 末两车相遇时,B 车的速度较大 4.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m ,在恒力F 的作用下,紧靠在天花板上保持静止,若物体与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 )A .物体可能受3个力作用B .物体一定受4个力作用C .天花板对物体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为sin F μθD .物体对天花板的压力大小一定为sin F θ5.滑雪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
如图所示,某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从雪坡上先后以初速度之比v l :v 2=3:4沿水平方向飞出,不计空气阻力,则运动员从飞出到落到雪坡上的整个过程中( )A .运动员先后在空中飞行的时间相同B .运动员先后落在雪坡上的速度方向不同C .运动员先后落在雪坡上动量的变化量之比为3:4D .运动员先后落在雪坡上动能的增加量之比为1:16.公元2100年,航天员准备登陆木星,为了更准确了解木星的一些信息,到木星之前做一些科学实验,当到达与木星表面相对静止时,航天员对木星表面发射一束激光,经过时间t ,收到激光传回的信号,测得相邻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是T ,测得航天员所在航天器的速度为v ,已知引力常量G ,激光的速度为c ,则( )A .木星的质量22v T M G π=B .木星的质量M =π2c 3t 32GT 2C .木星的质量M =4π2c 3t 3GT 2D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可以求出木星的密度7.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3∶1,原线圈两端接入一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R 为负载电阻,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都是理想电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若电压表读数为36 V ,则输入电压的峰值为108 VB .若输入电压不变,副线圈匝数增加到原来2倍,则电流表的读数增加到原来的4倍C .若输入电压不变,负载电阻R 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输入功率也增加到原来的2倍D .若只将输入电压增加到原来的3倍,则输出功率增加到原来的9倍8.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v 向右匀速运动,现将质量为m 的物体竖直向下轻轻地放置在木板上的右端,已知物体m 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为保持木板的速度不变,从物体m 放到木板上到它相对木板静止的过程中,须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作用力F ,那么力F 对木板做功的数值为( )A .214mvB .212mv C .2mv D .22mv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专题01 直线运动-江苏省五年(2016-2020)高考物理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江苏省五年(2016-2020)高考物理试题分项汇编
直线运动
1、(2016·江苏卷·T5)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 和位置x 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小球在下落的过程中速度方向向下,与题中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故为负值,所以C 、
D 错误;小球的运动为匀变速运动,根据ax v v 2202=-可知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为二次函数,故A 正确;
B 错误.
2、(2021·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一辆汽车以20m/s 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当驾驶员发现前方有险情时,立即进行急刹车,刹车后的速度v 随刹车位移x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设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当汽车刹车后的速度减小为12m/s 时,刹车的距离x 1为
A. 12m
B. 12.8m
C. 14m
D. 14.8m 【答案】B。
高考物理压轴题总汇编

1(20分)如图12所示,PR是一块长为L=4 m的绝缘平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空间有一个平行于PR的匀强电场E,在板的右半部分有一个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一个质量为m=0.1 kg,带电量为q=0.5 C的物体,从板的P端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进入磁场后恰能做匀速运动。
当物体碰到板R端的挡板后被弹回,若在碰撞瞬间撤去电场,物体返回时在磁场中仍做匀速运动,离开磁场后做匀减速运动停在C点,PC=L/4,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取g=10m/s2 ,求:(1)判断物体带电性质,正电荷还是负电荷?(2)物体与挡板碰撞前后的速度v1和v2(3)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4)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图122(10分)如图2—14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长L=2m的木板C,质量m c=5kg,在其正中央并排放着两个小滑块A和B,m A=1kg,m B=4kg,开始时三物都静止.在A、B间有少量塑胶炸药,爆炸后A以速度6m/s水平向左运动,A、B中任一块与挡板碰撞后,都粘在一起,不计摩擦和碰撞时间,求:(1)当两滑块A、B都与挡板碰撞后,C的速度是多大?(2)到A、B都与挡板碰撞为止,C的位移为多少?3(10分)为了测量小木板和斜面间的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在小木板上固定一个轻弹簧,弹簧下端吊一个光滑小球,弹簧长度方向与斜面平行,现将木板连同弹簧、,放手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后弹小球放在斜面上,用手固定木板时,弹簧示数为F1簧示数为F,测得斜面斜角为θ,则木板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多少?(斜面体固定在地2面上)4有一倾角为θ的斜面,其底端固定一挡板M ,另有三个木块A 、B 和C ,它们的质 量分别为m A =m B =m ,m C =3 m ,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其中木块A 连接一轻弹簧放于斜面上,并通过轻弹簧与挡板M 相连,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A 静止在P 处,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木块B 在Q 点以初速度v 0向下运动,P 、Q 间的距离为L.已知木块B 在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木块A 相碰后立刻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一个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木块B 向上运动恰好能回到Q 点.若木块A 静止于P 点,木块C 从Q 点开始以初速度032v 向下运动,经历同样过程,最后木块C 停在斜面上的R 点,求P 、R 间的距离L ′的大小。
2016江苏高考压轴卷 物理 Word版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KS5U2016江苏高考压轴卷物 理考试范围:必修一、必修二、选修3-1、3-2、3-3、3-4、3-5;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共9小题,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1年中俄曾联合实施探测火星计划,由中国负责研制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与俄罗斯研制的“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一起由俄罗斯“天顶”运载火箭发射前往火星.由于火箭故障未能成功,若发射成功,且已知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9,火星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下列关于火星探测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发射速度只要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即可B .发射速度只有达到第三宇宙速度才可以C .发射速度应大于第二宇宙速度、小于第三宇宙速度D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的23倍2、如图所示,虚线a 、b 、c 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 ab =U bc ,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 、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 .三个等势面中,a 的电势最高B .带电质点通过P 点时的电势能较Q 点大C .带电质点通过P 点时的动能较Q 点大D .带电质点通过P 点时的加速度较Q 点大 3、如图所示,一个圆形线圈的匝数n =100,线圈面积S=200cm 2,线圈的电阻1r =Ω,线圈外R=Ω的电阻,把线圈放入一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接一个阻值4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已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B.初始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0.4WbC.线圈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4×104-W D.前4s内通过R的电荷量为4×104-CHe),经过同一电压的加速电场后,它们的速度大小4、原来都是静止的质子和α粒子(氦核42之比为2(B)1:2 (D)1:15、一个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仅使其中一个力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此力的方向始终未变),在此过程中其余各力均不变.那么,图中能正确描述该过程中物体速度变化情况的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五年(2016-2020)高考物理 真题专题点拨——专题12 交流电和变压器(含解析)

专题12 交流电和变压器【2020年】1。
(2020·新课标Ⅱ)特高压输电可使输送中的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大幅降低.我国已成功掌握并实际应用了特高压输电技术.假设从A 处采用550 kV 的超高压向B 处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P ,到达B 处时电压下降了∆U 。
在保持A 处输送的电功率和输电线电阻都不变的条件下,改用1 100 kV 特高压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变为∆P ′,到达B 处时电压下降了∆U ′。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 )A 。
∆P ′=14∆P B 。
∆P ′=12∆P C 。
∆U ′=14∆U D. ∆U ′=12∆U 【答案】AD【解析】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ΔP =(P U )2·r ,损失的电压ΔU =P U·r,当输送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损失的功率变为原来的14 ,即ΔP ′=14ΔP ,损失的电压变为原来的12,即ΔU ′=12ΔU ,故选AD 。
2。
(2020·新课标Ⅲ)在图(a )所示的交流电路中,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R 1、R 2、R 3均为固定电阻,R 2=10Ω,R 3=20Ω,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已知电阻R 2中电流i 2随时间t 变化的正弦曲线如图(b )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B. 电压表的示数为100V C. 电流表的示数为1.0A D 。
变压器传输的电功率为15.0W【答案】AD【解析】交流电的频率为1150Hz 0.02sf T ===,A 正确;通过R 2电流的有效值为2A1A 2I ==, R 2两端即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知22110V 10V U IR ==⨯=,根据理想变压器的电压规律1122U n U n =可知原线圈的电压11221010V 100V n U U n ==⨯=,电阻R 1两端分压即为电压表示数,即 V 01220V 100V 120V U U U =-=-=,B 错误;电流表的示数为2A 310A 0.5A 20U I R ===,C 错误;副线圈中流过的总电流为2A 1A 0.5A 1.5A I I I =+=+=,变压器原副线圈传输的功率为2215W P I U ==,D 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2020年高考物理压轴题汇编一、力学综合:考察运动规律、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功能关系、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物体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数理综合应用能力等1、【2017·新课标Ⅲ卷】(20分)如图,两个滑块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A =1 kg 和m B =5 kg ,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木板的质量为m =4 kg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
某时刻A 、B 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v 0=3 m/s 。
A 、B 相遇时,A 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 2。
求(1)B 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2)A 、B 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
【答案】(1)1 m/s (2)1.9 m【解析】(1)滑块A 和B 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也在地面上滑动。
设A 、B 和木板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 1、f 2和f 3,A 和B 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a A 和a B ,木板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为a 1。
在物块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前有① ② ③由牛顿第二定律得④ ⑤ ⑥设在t 1时刻,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设大小为v 1。
由运动学公式有⑦ ⑧联立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式,代入已知数据得⑨(2)在t 1时间间隔内,B 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为⑩ 设在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 1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 2,对于B 与木板组成的体系,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⑪由①②④⑤式知,a A =a B ;再由⑦⑧可知,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A 的速度大小也为v 1,但运动方向与木板相反。
由题意知,A 和B 相遇时,A 与木板的速度相同,设其大小为v 2,设A 的速度大小从v 1变到v 2所用时间为t 2,则由运动学公式,对木板有11A f m g μ=21B f m g μ=32()A B f m m m g μ=++1A A f m a =2B B f m a =2131f f f ma --=101B v v a t =-111v a t =1 1 m/s v =201112B B s v t a t =-132()B f f m m a +=+2122v v a t =-⑫ 对A 有⑬ 在t 2时间间隔内,B (以及木板)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⑭ 在(t 1+t 2)时间间隔内,A 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 ⑮ A 和B 相遇时,A 与木板的速度也恰好相同。
因此A 和B 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为⑯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⑰(也可用如图的速度–时间图线求解)【考点定位】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过程问题,要特别注意运动过程中摩擦力的变化情况,A 、B 相对木板静止的运动时间不相等,应分阶段分析,前一阶段的末状态即后一阶段的初状态。
2、【2017·新课标Ⅰ卷】(20分)真空中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 1的匀强电场,一带电油滴在该电场中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 0。
在油滴处于位置A 时,将电场强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变。
持续一段时间t 1后,又突然将电场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变;再持续同样一段时间后,油滴运动到B 点。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1)求油滴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
(2)求增大后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保证后来的电场强度比原来的大,试给出相应的t 1和v 0应满足的条件。
已知不存在电场时,油滴以初速度v 0做竖直上抛运动的最大高度恰好等于B 、A 两点间距离的两倍。
【答案】(1)2012v v gt =- (2)00221111[22()]4v v E E gt gt =-+ 015(1)v t g >+ (2)由题意,在t =0时刻前有1qE mg =⑥油滴从t =0到时刻t 1的位移为21011112s v t a t =+⑦ 油滴在从时刻t 1到时刻t 2=2t 1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为22112112s v t a t =-⑧ 由题给条件有202(2)v g h =⑨212A v v a t =-+21122212s v t a t =-2012121()()2A A s v t t a t t =+-+01A B s s s s =++0 1.9 m s =式中h 是B 、A 两点之间的距离。
若B 点在A 点之上,依题意有12s s h +=⑩ 由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式得00221111[22()]4v v E E gt gt =-+⑪ 为使21E E >,应有00211122()14v v gt gt -+>⑫即当010(1v t g<<⑬或01(1v t g>⑭ 才是可能的:条件⑬式和⑭式分别对应于20v >和20v <两种情形。
若B 在A 点之下,依题意有21x x h +=-⑮由①②③⑥⑦⑧⑨⑮式得00221111[22()]4v v E E gt gt =--⑯ 为使21E E >,应有00211122()14v v gt gt -->⑰即011)v t g>+⑱ 另一解为负,不符合题意,已舍去。
【考点定位】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虽然基本知识、规律比较简单,但物体运动的过程比较多,在分析的时候,注意分段研究,对每一个过程,认真分析其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应用相应的物理规律解决,还应注意各过程间的联系。
3、【2017·新课标Ⅱ卷】(20分)如图,两水平面(虚线)之间的距离为H ,其间的区域存在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
自该区域上方的A 点将质量为m 、电荷量分别为q 和–q (q >0)的带电小球M 、N 先后以相同的初速度沿平行于电场的方向射出。
小球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电场区域,并从该区域的下边界离开。
已知N 离开电场时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M 在电场中做直线运动,刚离开电场时的动能为N 刚离开电场时动能的1.5倍。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求(1)M 与N 在电场中沿水平方向的位移之比;(2)A 点距电场上边界的高度; (3)该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答案】(1)3:1 (2)13H (3)2E q= 【解析】(1)设带电小球M 、N 抛出的初速度均为v 0,则它们进入电场时的水平速度仍为v 0;M 、N 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t 相等,电场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大小均为a ,在电场中沿水平方向的位移分别为s 1和s 2;由运动公式可得:v 0–at =0①21012s v t at =+② 22012s v t at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12:3:1s s =④(2)设A 点距离电场上边界的高度为h ,小球下落h 时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v y ,则;22y v gh =⑤ 212y H v t gt =+⑥ 因为M 在电场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01y v s v H=⑦ 由①②⑤⑥⑦可得h =13H ⑧ (3)设电场强度为E ,小球M 进入电场后做直线运动,则0y v qE v mg =,Eq a m=⑨ 设M 、N 离开电场时的动能分别为E k1、E k2,由动能定理: 22k1011()2y E m v v mgH qEs =+++⑩ 22k2021()2y E m v v mgH qEs =++-⑪ 由已知条件:E k1=1.5E k2 联立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解得:2E q =【考点定位】带电小球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动能定理【名师点睛】此题是带电小球在电场及重力场的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关键是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分析小球在水平及竖直方向的运动性质,搞清物理过程;灵活选取物理规律列方程。
4、(2016四川卷,10)(17分)避险车道是避免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设施,由制动坡床和防撞设施等组成,如图竖直平面内,制动坡床视为与水平面夹角为θ的斜面。
一辆长12 m 的载有货物的货车因刹车失灵从干道驶入制动坡床,当车速为23 m/s 时,车尾位于制动坡床的底端,货物开始在车厢内向车头滑动,当货物在车厢内滑动了4 m 时,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38 m ,再过一段时间,货车停止。
已知货车质量是货物质量的4倍。
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货车在制动坡床上运动受到的坡床阻力大小为货车和货物总重的0.44倍。
货物与货车分别视为小滑块和平板,取cos θ=1,sin θ=0.1,g =10 m/s 2。
求:(1)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制动坡床的长度。
【解析】(1)解:设货物质量为m ,受到货车支持力大小为1N ,车对货物摩擦力大小为1f ,受力分析如图货物与货车间滑动摩擦因数为1μ,货物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为1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1cos mg N θ= ① 11sin mg f ma θ+= ② 111f N μ=③联立方程①②③,代入数据得215m/s a = ④ 方向沿坡面向下 (2)解:设货物对车压力大小为1N ',对车摩擦力大小为1f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11N N '= ⑤ 11f f '= ⑥车质量为4m ,受到坡面支持力大小为2N ,坡面对车阻力大小为2f ,受力分析如图车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为2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14cos N N mg θ'=+ ⑦ 2124sin 4f mg f ma θ'+-= ⑧ 由题意得 20.445f mg =⨯ ⑨联立⑤⑥⑦⑧⑨代入数据得22 5.5m/s a = ⑩ 方向沿坡面向下设货车和货物共同的初速度大小为0v ,货物相对货车滑动4m 用时t ,货物相对地面位移大小为1x ,货车相对地面位移大小为2x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210112x v t a t =- ⑪ 220212x v t a t =- ⑫ 124m x x -= ⑬联立⑪⑫⑬,代入数据得248m x = ⑭车长为L ,货物相对车滑动4m 时车头距顶端L ',坡长为S 2S L x L '=++⑮ 代入数据,解之得98m S = ⑯答:(1) 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为215m/s a =,方向沿斜面向下(2) 制动坡床的长度为98m S =5、【2018海南卷】如图,光滑轨道PQO 的水平段QO=2h ,轨道在O 点与水平地面平滑连接。
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A 从高h 处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在O 点与质量为4m 的静止小物块B 发生碰撞。
A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