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权下的自我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 6.3《神权下的自我》(共38张PPT)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 6.3《神权下的自我》(共38张PPT)
宣扬人性、歌颂人的价值、 共同:
前者注重人性中的本能; 差异: 后者更崇尚人的理性;
反映了什么?
文艺复兴从初级(质朴) 高级(高雅精致)发展历程
三、文艺复兴的评价
“文艺复兴”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是一场复古运 动吗?
(1)性质:
(2)影响: ①在思想方面,是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 想基础。
6、路德教与旧教相比的变化:
(1)神职人员用德文代替拉丁文主持教堂礼拜; (2)摒弃了由教皇、主教和教士等组成的教会制度 否认他们是通向天国钥匙的掌管者; (3)废除了修道院制度,坚持教士有结婚的权利; (4)简化了宗教礼仪,铲除了教士和俗人之间的隔 阂;
(5)新教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认为教会应 从属于国家。
中世纪圣母子
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
《蒙娜丽莎》( 高77厘米,宽53厘米,现藏于 巴黎的卢浮宫)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画 中人物坐姿优雅, 笑容神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 使人物内心丰富的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 合。这种臻于完美的生动肖像作品,实为人文主义 关于人的崇高理想的光辉体现。
扮演教皇特使(甲)和马丁· 路德(乙)进行一场辩论
(设计台词):
甲:只要买赎罪券的钱币落进钱柜叮当一响,那个罪人的灵魂就从炼狱直飞 天堂,快给钱吧。 乙:“当钱币投入钱柜叮当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 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忏悔才是基督的正 道。” 甲:“圣礼”是把上帝的恩典传授给圣徒们必不可少的媒介,如果没有我们 尊贵的主教和教士你们的灵魂就永远不能得到上帝的饶恕 乙: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真诚忏悔都可以直接和上帝发生关系而无须教会和 主教,信仰的唯一依据就是《圣经》,信仰耶稣就能得救 甲:教皇敕令:命令你在60天内收回《九十五条论纲》,否则你们这些异教 徒一定会被处死! 乙: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撕毁敕令) 教皇在德国的特使回去报告教皇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 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 ”

神权下的自我适合公开课课件

神权下的自我适合公开课课件
——恩格斯
神权下的自我适合公开课
7
一、人的沉沦与呼唤
材料一 14、15世纪,生产力的提高,导致西欧封
建社会内部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在14世纪
城市经济比较繁荣的意大利,最先出现了对基督教文
化的反抗。
——人民版历史必修教材
材料二 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 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在 地中海贸易中的特殊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 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这些也是意大利文 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
材料:意大利人则将活字印刷传入欧洲的功劳,归功 于伦巴地出生的意大利印书家帕菲洛卡·斯塔尔迪,他 见到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来的活字版书籍,采用活字 法印书。活字印刷术经过德国迅速传到欧洲其他国家, 促使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
神权下的自我适合公开课
9
5、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 。 6、导火索:黑死病在欧洲流行。 7、直接原因:教会严格控制人们思想,激起资产 阶级与平民的不满。
发展
15.C中后期 —16.C
美三 术杰
高峰

16.C以后

神权下的自我适合公开课
12
二、人的发现与发展:文学篇
例1 但丁与《神曲》
《神曲》叙述但丁在梦中游历了地狱、炼狱和天堂。 其中,炼狱是从地狱到天堂的必经之路。
《神曲》片段一: 但丁“发现”当时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正在 地狱的一个火窟中永受煎熬。但丁对痛苦的教 皇说:你留在这里吧,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 于悲惨,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 《神曲》片段二: 你随我来,让人们去议论吧,要像竖塔一般, 任凭狂风呼啸,塔顶都永远岿然不动。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文艺复兴最早发生在哪个国家?哪些因素促成了文艺

专题六 二 神权下的自我课件

专题六 二  神权下的自我课件

英国:
文艺复兴高潮阶段
16--17世纪,
1、神权下,谁在追求“自我”?追求怎样的“自我”?
国 籍 人物 但丁 代表作 历史地位 主要的观点 思想核心
意 大 利
彼特 拉克 薄伽丘
达芬奇
英 国
莎士 比亚
文艺复兴初期“三杰”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1265-1321) (1304-1374) (1313-1375)
第一部分:古典文化的“再生” · 人性的启蒙 ——文艺复兴 (14-17世纪)
(一)神权下,为什么追求“自我”? 1、这些追求“自我”的人代表哪个阶层?是统治者吗? 为什么此时此地他们要追求“自我”? (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1.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材料一:中世纪(约476年~1453年),基督教神学:提倡禁欲 主义,否定人生,否定现实,追求天堂的幸福,认为人生来是有罪 的。……人生是一个苦难的历程,人的罪孽就只有求助于教会,用 忏悔、祈祷来求得上帝的恩泽,从罪恶中拯救出来,死后才能进入 天堂。上帝主宰一切,人是毫无价值的,是上帝的奴仆,是上帝的 羔羊,只能忠顺地听从神的摆布。
雕 塑 : 《 安 东 尼 奥 索 》
·
中世纪时期的圣母 冷漠,缺少人情
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 突出了人性
圣彼得大教广场
专题六 第二节
14-17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第一部分:古典文化的“再生” · 人性的启蒙 ——文艺复兴 (14-17世纪)
(一)神权下,为什么追求“自我”? 1、这些追求“自我”的人代表哪个阶层?是统治者吗?为什么此 时此地他们要追求“自我”? 2、他们为什么要借助“复兴”这种形式?他们“复兴”的是什么 时期的文化? 3、它真的是一场文化的复古运动吗? 4、你认为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 (二) 1、神权下,谁在追求“自我”?如何追求“自我”? 2、他们追求的“自我”都一致吗? 3、他们追求的“自我”的主流思想是什么? (三)神权下,追求“自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了解)

神权下的自我优质课课件

神权下的自我优质课课件

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
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
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
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神权下的自我优质课课件
2、彼特拉克(1304-1374)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
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 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 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 己是凡人,我只要求人的幸 福。” ——彼特拉克
神权下的自我优质课课件
神权下的自我优质课课件
拉斐尔的父亲 是一位宫廷画师, 所以他继承了父亲 的绘画天赋。不幸 的是,他七岁丧母、 十一岁丧父,小小 年纪就进入画室帮 工,三十七岁就离 开了人间。
欧洲文学史上第一 部现实主义著作 神权下的自我优质课课件
(第四天开头一个小插曲): 有一位死心塌地皈依天主的教徒将儿子从小带至深山中
隐修,以杜绝人欲横流的尘世生活的诱惑。从小与世隔绝的 青年,跟着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的姑娘。青年问父 亲这些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把女性看作洪水猛兽, 吓唬说她们都是祸水,叫“绿鹅” 。谁知儿子却说:“爸 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
二 神权下的自我
(14-17世纪)
神权下的自我优质课课件
神权下的自我优质课课件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 思想 史上 的三 次大 的思 想解 放运 动智者运动 起源来自公元前5世纪神灵和自然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复兴
公元14——17世纪
基督教的神学
启蒙运动 成熟
公元17、18世纪
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
神权下的自我优质课课件
(1)神”高于一切,主宰一切; (2)人是神的附属品;
“神权至上”
(3)提倡禁欲主义,人性被湮灭;

神权下的自我(课件)

神权下的自我(课件)

D
B 提倡现世生活的享乐 D 号召消灭专制王权
4、下列哪一种观点有悖于人文主义思想 、
A
A 人是罪恶、消极的存在,只有上帝才是完美的 人是罪恶、消极的存在, B 大多数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 大多数时候, C 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 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 D 真心的贵族高贵并非天成,而是后天修成的 真心的贵族高贵并非天成, 5、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最核心的观点是 、马丁 路德的宗教思想最核心的观点是 A 废除修道院制度 C 反对赎罪 D 信仰得救
一、古典文化的“再生” 古典文化的“再生” ——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 时间 原因
代表人物 及作品 14—17世纪 世纪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意大利最早)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意大利最早) 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基督教的神权统治 文化条件:保留了大量的古希腊、 文化条件:保留了大量的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 文学:初期 但丁、 文学:初期——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文学三杰) 但丁 彼特拉克、薄伽丘(文学三杰) 高潮——莎士比亚 高潮 莎士比亚 艺术: 芬奇 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美术三杰) 芬奇、 艺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美术三杰)
1.人的灵魂得救靠自己的虔诚信仰;(信仰得救) 1.人的灵魂得救靠自己的虔诚信仰;(信仰得救) 人的灵魂得救靠自己的虔诚信仰;(信仰得救 2.人人有权读 圣经》 人人有权读《 2.人人有权读《圣经》、直接和上帝沟通 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运动, 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教会内部的继续 1.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1.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2.使西欧人从长久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 使西欧人从长久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 2.使西欧人从长久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 3.为启蒙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3.为启蒙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3:6.2 神权下的自我 课件(48张)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3:6.2 神权下的自我 课件(48张)

【解析】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的黑 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 揭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故 C项正 确。排除 A、 B两项; D项 “抨击 ‘灵魂获救 ’的骗局”是对宗教的彻 底否定,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 【答案】 C
4.意义: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 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将西欧人从长期的基 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思考讨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被丑化的神父漫画 1.为什么说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提示: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三、与上帝直接对话 1.背景:中世纪的德国处于经济分散、政治分裂的状态,罗马 天主教教廷在德国的势力最大,对德国的剥削与压迫最多。 2.导火线: 1517年,教皇以修缮圣彼得大教堂为名,大量出售 “赎罪券”。 3.过程 (1)兴起:马丁· 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主张人的灵魂得救 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圣经》代表着 理性,代表着思想自由。 (2)发展:路德的思想和主张引发了德国和欧洲反对天主教会的 宗教改革运动,形成了路德教、加尔文教等新教派。
思维导图
3新课堂· 互动探究 主题一 文艺复兴大师的人文主义色彩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 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 “她们 全都是祸水,叫绿鹅。 ”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 “爸 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 ” —— 薄伽丘《十日谈》
二、人性的启蒙 1.初期 (1)表现形式: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 (2)代表人物及作品: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 彼特拉克。这三人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 2.高潮 (1)表现形式:歌颂人间的仁爱,提升人性的尊严。 (2)代表人物及作品:英国的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神权下的自我优秀课件

神权下的自我优秀课件
马丁· 路德
补充材料
1、基督徒是全然自由的众人之主,不受任何人管辖;基督徒是
全然顺从的众人之仆,受每个人的管辖。 ——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2、信仰和信足以将别人看为最羞辱的都在上帝面前变为宝贵的。 3、你只管去欢欢喜喜吃你的饭,心中快乐喝你的酒,因为上帝已 经纳悦你的作为。 4、穿美好的衣服,追求正当的生活,乃是必须,而不是罪。 5、谁不爱美酒、女儿和歌,就终身是个傻瓜。 ——选自《路德文集》
他认为出卖赎罪券是“欺骗”和“捏造”,是犯了错误, 是宣传与“基督教不符”的道理。
特使:只要买赎罪券的钱币落进钱柜叮当一响,那个罪人的灵魂 就从炼狱直飞天堂,快给钱吧。 路德:当钱币投入钱柜叮当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 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 终生忏悔才是基督的正道。 特使:“圣礼”是把上帝的恩典传授给圣徒们必不可少的媒介, 如果没有我们尊贵的主教和教士你们的灵魂就永远不能得到上 帝的饶恕 路德: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真诚忏悔都可以直接和上帝发生关系 而无须教会和主教,信仰的唯一依据就是《圣经》,信仰耶稣 就能得救 特使:教皇敕令:命令你在60天内收回《九十五条论纲》,否则 你们这些异教徒一定会被处死! 路德: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 见(撕毁敕令) 特使回去报告教皇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 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 ”
2、教皇出售“赎罪券”激起了德国民众反抗
推销员说:“你投下银钱, 现在我看见你父亲的左腿已经 迈出炼狱的火焰只剩右腿还在 火里面;再继续加钱吧!” 那人说:“不必了。我父 亲并没有右腿!”
马丁·路德(1483— 1546)维滕堡大学神学教 授,德国宗教改革的推动 者。 他提出最有力的论点 是“基督教的最终权威是 《圣经》而非教皇”。他 是第一位将圣经翻译成德 语的人。加上活版印刷的 推波助澜,各地开始将《 圣经》翻译成当地语言, 将《圣经》平民化和普及 化。

神权下的自我优质课课件.ppt

神权下的自我优质课课件.ppt
11
神权下寻“我”:文学
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文学“三杰” (a b)
但丁
《神曲》
彼特拉克 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
《十日谈》
(“人曲”)
12
神权下寻“我”:文学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
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
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
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
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13
二 神权下的自我
文艺复兴(14-17世纪)
1
希腊罗马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
公元
中世纪
476年
公元1453年
2
请观察图片,提取历史信息。
教皇为国王加冕
“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 建立了神权统治
教会焚烧书籍 教会处死“异端分子”3
在基督教神学统治下,哪些神学观点会让中世纪 的欧洲人压抑、迷失自我,不敢有自我?
2.商人却要追求怎样生活? 世俗的享乐和现世的幸福
6
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复苏发展和资本 主义萌芽,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 现世生活悲观绝望的态度,开始追 求世俗人生的乐趣。
7
文艺复兴背景:
……意大利,……那里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那里的新 兴资产阶级——大商人、企业主、银行家为了增加财富,就需 要扩大业务,改进经营,提高效率,因而也就需要……各种人 才。他们要求物质享受和优美的艺术欣赏,这就需要为他们服 务的教师,医生,建筑师,艺术家等为他们的现实生活增添乐 趣。 ……
第九天无主题。 第十天恋爱,或是……
18
思考:
1.文艺复兴初期如何表达“自我”?
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 运用文学、艺术等形式表达。
2.表达了怎样不的足“自?我”遗? 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