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学生“六五”普法知识竞赛试题

合集下载

六五普法基础知识测试的题目和答案

六五普法基础知识测试的题目和答案

六五普法基础知识测试的题目和答案近几年,普法知识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学习,而其中就包含了六五普法的知识,同时普法知识还推动我国向法治社会的发展。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六五普法基础知识测试卷,希望对你有用!六五普法基础知识测试卷选择题1、下面几部法律中,专门保护我们小学生的法律是(B)A、《义务教育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D、《教师法》2、法律是什么(D)A、规则B、习惯C、纪律D、有强制力的规则3、小明踢完足球后,将复读机遗忘在学校的球场边,后得知被同学小强拾得,便找其追讨,小强却一口回绝,其理由是拾得的东西理应归自己,拒不归还。

小明这时应该怎么办?请你为他出个主意(B)A、纠集同学帮忙,强行讨回B、向学校保卫科报案,或向陈某说明拾物不还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C、抽查小强的书包D、把小强的手机扣下来不还。

4、在马路的十字路口,尽管车杂人多,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是有条不紊,道路畅通无阻。

它告诉我们(A)A、要遵守交通规则B、社会生活要有规则C、遇事要互相礼让D、如果两边没有车,即使是红灯也可以通过5、遇到有坏人进行抢劫、盗窃、强奸、杀人时,遇到有人打架、斗殴、械斗时,自己、家人或旁人在紧急状态下需要公安机关帮助时,都可以打报警求助电话。

请问下列号码中哪一个是报警求助电话?(B)A、119B、110C、120D、1226、当“我”独自在家时,下列哪个行为容易发生危险:(D)A、要锁好防盗门B、不要给陌生人开门C、入夜开灯后拉好窗帘D、当有人敲门时,先打开门,再问对方是谁7、下列哪个场所,不需要每日升挂国旗(D)A、北京天安门广场、新华门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D、小学校8、中华人民共和国(B)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B、公民C、群众D、自然人9、国徽及其图案可以用于(C)A、商标、广告B、日常生活的陈设布置C、法院D、私人庆典活动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项?(A)A、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B、营业性歌舞厅可以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C、只要有正式营业执照的商店,就可以向未成所人出售烟酒D、任何经营场所可以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11、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的场所不包括(D)A、博物馆B、科技馆C、图书馆D、歌舞厅12、下面哪个是合格的家长?(D)A、爸爸打哭孩子,说:“再不听话还打你!”B、爸爸让孩子给自己买烟C、孩子打坏了别人的玻璃时,父母拒绝赔偿D、孩子生病时,父母急忙带她去医院13、小丽考试没考好,班主任老师打了小丽一耳光。

六五普法知识竞赛考试的题目和答案(2)

六五普法知识竞赛考试的题目和答案(2)

六五普法知识竞赛考试的题目和答案(2)16.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是( )。

A、个人自行申报B、代扣代缴C、代扣代缴和个人自行申报D、可不缴税17.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 )的标准执行。

A.用工单位所在地B.劳务派遣单位所在地C.被派遣劳动者户籍所在地D.工资发放地18.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民主专政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D、社会主义初级制度19.《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 )周岁。

A、二十二周岁B、二十周岁C、十八周岁D、十六周岁2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年举行一次。

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 )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2/3B、1/3C、2/5D、1/5六五普法知识竞赛试卷简答题1.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的是什么?答案: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谁的意志?答案:党和人民的意志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帅是什么?答案:宪法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是什么?答案: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哪些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答案: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6.青少年怎样成为一个合法的公民?答案:要增强法律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自觉学法、守法、用法。

7.宪法在我国国家生活中有怎样的地位?答案:是国家的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权威玫法律效力。

8.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经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9.宪法规定我国国家的根本制度是什么?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六五普法法规知识竞赛考试的试题

六五普法法规知识竞赛考试的试题

六五普法法规知识竞赛考试的试题普法知识中,包含着很多板块,而其中就有六五普法,而人们学习六五普法是可以树立正确的三观,预防犯罪的。

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六五普法法规知识竞赛试卷,希望对你有用!六五普法法规知识竞赛试卷选择题1.宪法规定,我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是( )。

A.全体公民B.全国各族人民C.18周岁以上有政治权利的公民D. 18周岁以上的公民2.依宪法规定,下列领导人员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的是( )。

A.国家副主席B.中央军委副主席C.国务院副总理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3.依宪法及选举法规定,省、直辖市人大代表受( )监督。

A.选民B.选民和原选举单位C.原选举单位D.上级人大4.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职权由(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C.中央军事委员会行使D. 国家主席行使5.何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别墅,当他得知有一栋大楼将要建设,从此别墅不能再眺望海景时,就将别墅卖给了一直想得到一套可以眺望海景房的张某。

何某的行为违背了民法的哪一项原则?( )A.诚实信用原则B.等价有偿原则C.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原则D.自愿原则6.小娟,女,6 岁,父母双亡,无遗产,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也早已故去,大哥小辉14 岁,对其无法照料。

小娟尚有伯父健在,而且经济状况良好,小辉请求他担任小娟的监护人,但他认为纯属累赘,不愿担任。

以下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小娟的伯父有义务担任监护人B.小娟的伯父可以拒绝担任监护人,但必须得到其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其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C.小娟的伯父愿意担任监护人的,可以直接自动成为监护人D.小娟的伯父愿意担任监护人的,必须得到其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其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7.康某出差将6岁的儿子小军委托邻居梁某照看。

一日,小军将隔壁的小孩打伤,花掉医药费近千元。

这一损失应由谁承担?( )A.由梁某承担,可责令康某适当赔偿B.由康某承担,若梁某有过错的,梁某负连带责任C.由康某承担,梁某承担补充责任D.由康某与梁某承担连带责任8.下列关于个人合伙的表述,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合伙虽然有成员、有组织,在这一点上类似社团法人,但是它仅仅是准团体,其组织程度相当低,尚不足以在成员之外或之上,升华出独立的法律人格B.合伙人须共同劳动、共同经营、共担责任,合伙人只出资不劳动、不经营者,不可以作为合伙人C.合伙可以起字号,在民事活动中,可以以商号名义出现D.合伙合同约定合伙事务由一人或数人执行的,其他合伙人不参与执行,但有监督权9.住所地在长春的四海公司在北京设立了一家分公司。

“六五”普法知识竞赛题库总计300道题

“六五”普法知识竞赛题库总计300道题

“六五”普法知识竞赛题库(总计300道题)第一部分单选题(共245道题)一、公共法律法规★《宪法》(25 道)1、(A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依法治国B、以德治国C、全面推进依法行政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D )A、人民民主专政B、社会主义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A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B、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C、国务院D、中央军事委员会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坚持下列选项中哪一种形式的分配制度?(D )A、按劳分配B、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相结合C、按需分配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5、下列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D )A、多党制B、一党制C、两党制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6、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C )。

A、3年B、4年C、5年D、6年7、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C )。

A、公民B、国民C、人民D、全体公民8、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龄条件是年满( B )。

A、16周岁B、18周岁C、20周岁D、23周岁9、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B )A、在不成文宪法的国家中,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B、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C、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的行为约束D、宪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10、下列哪一项是我国宪法界定公民资格的依据?(C )A、出生地主义原则B、血统主义原则C、国籍D、以血统主义为主、以出生地主义为辅的原则11、关于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B )A、这部宪法只有正文B、这部宪法由序言和正文构成C、这部宪法由序言、正文和附则构成D、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规定在这部宪法的附则中12、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D )A、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B、休息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C、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未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D、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3、(B )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六五普法知识竞赛试题

六五普法知识竞赛试题

六五普法知识竞赛试题六五普法是指中国自1986年起,每五年开展一次的全民普法教育活动。

普法知识竞赛是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法律素养的重要方式。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六五普法知识竞赛试题内容: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什么?A. 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B. 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独立的C. 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的D. 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冲突的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哪项不属于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A. 财产权B. 人身权C. 选举权D. 知识产权3.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4. 劳动合同应当在什么时间内签订?A. 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B. 用工之日起三个月内C. 用工之日起六个月内D. 用工之日起一年内5. 以下哪项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权利?A. 安全权B. 知情权C. 选择权D. 强制权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些行为构成犯罪?A. 盗窃B. 故意伤害C.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D. 拖欠工资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A. 乱扔垃圾B. 非法排放污染物C. 破坏生态平衡D. 私自砍伐森林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以下哪些行为属于家庭暴力?A. 身体伤害B. 言语侮辱C. 经济控制D. 精神虐待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10. 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承担刑事责任。

()11. 劳动合同应当在用工之日起三个月内签订。

()12.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

()13. 家庭暴力仅指身体上的伤害,不包括精神上的虐待。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4. 请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公民的基本义务。

【推荐下载】六五普法知识竞赛-范文模板 (17页)

【推荐下载】六五普法知识竞赛-范文模板 (1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六五普法知识竞赛篇一:六五普法知识竞赛标准版答案(6)六五普法知识试题(一)宪法1、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年。

A、三年B、四年C、五年2、《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A、法规B、法律 C、规章3、《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c 。

A、政府B、人大C、人民4、《宪法》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 c 的义务。

A、纳税B、教育C、计划生育(二)刑法5、我国《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 c责任。

A、民事B、行政C、刑事6、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A、民事B、治安处罚C、刑事7。

A、从犯B、同案犯C、主犯8、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或者减轻处罚。

A、视情B、不可以C、可以9、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处A、七年B、五年C、十年10、我国刑法规定,A、三人B、二人C、五人11、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 a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A、十年B、五年C、七年12、我国刑法规定,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首要犯罪分子,依法 b处罚。

A、从轻 B、从重C、减轻13、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处 c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A、七年B、五年 C、三年14、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依刑法b 定罪处罚。

A、侵犯人身权利罪B、强奸罪C、侮辱妇女罪15、发送诈骗信息500人次以上,以及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A、3000 B、5000C、7000(三)民法16、我国《民法》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是A、3B、2C、117、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b 。

小学“六五”普法知识竞赛试题

小学“六五”普法知识竞赛试题
小学“六五”普法知识竞赛试题
小学“六五”普法知识竞赛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每题5分,对打“√”,错打“×”,总计60分)
1、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2、食品虽然过了保质期,但外观、口感正常,还是安全的。()
3、只要不影响交通,可以在道路上使用旱冰鞋代步。()
4、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
5、消防通道在没有火灾的时候可以用来停车、堆放杂物。()
6、法律规定:父母、监护人必须保证适龄未成年人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7、乘坐公交汽车,禁止携带鞭炮、香蕉水、汽油等物品。()
8、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9、国旗及其图案不得用作商品和广告。()
10、吸食一两次毒品不会上瘾,我有自控能力。()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国旗是,国歌是。
5、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每年的月日。
6、“六五”普法的工作原则是坚持,服务群众;坚持求实创新,,坚持分类指导,;坚持,同步推进;坚持谁执法谁普法,。
7、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月日。
8、联合国禁毒宣传的大人们的事,是将来的事,与我无关。()
12、《中小学生守则》只在学校里遵守,在校外可以不遵守。()
二、填空题(每题5分,总计40分)
1、“法律六进”是指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进、进企业、进单位。
2、艾滋病传播途径有三条:性传播、传播、母婴传播。
3、火警电话;匪警电话;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六五”普法法律知识测试

“六五”普法法律知识测试

“六五”普法法律知识测试姓名部门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5分, 共20题40分)1、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的时间安排是( D )A.2005年开始,到2010年结束 B.2006年开始,到2010年结束C.2007年开始,到2011年结束 D.20011年开始,到2016年结束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自起施行。

( C )A.2009年10月1日 B.2010年1月1日C.2010年7月1日 D.2010年10月1日3、甲杀害乙后,将乙的尸体打成包裹,雇佣丙运往外地。

甲对丙谎称是鸦片,答应事成之后重谢。

丙信以为真,在运输过程中被查获。

本案中( C )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丙构成贩卖毒品罪;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丙不构成犯罪;C.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丙构成运输毒品罪;D.甲构成贩卖毒品罪,丙构成运输毒品罪。

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 C )A.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C.以人为本 D.统筹兼顾5、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

( C )A.自动终止 B.重新办理C.自动续期 D、需要申请续期6、宪法规定,我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是( D )A.全体公民 B.全体人民C.18周岁以上的公民 D.18周岁以上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7、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是( D )A.党的领导 B.公平正义 C.执法为民 D.依法治国8、职工患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劳动合同期满时,劳动合同( D )。

A.即时终止 B.续延半年后终止C.续延一年后终止 D.续延到医疗期满时终止9、甲雇乙为其建房,在建设中,乙砌砖时不慎将一砖掉落,将在工地玩耍的小孩丙砸伤,花去医药费2000元。

丙伤害的损失应由( D )。

A.甲承担,因甲系雇主;B.乙承担,因损害系其所为;C.丙之监护人承担,因其疏于监护;D.甲、乙与丙之监护人分担,因三方对该损害均无过错。

10、张某同李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买主张某预先交付1万元定金,后张某又不想购买李某的房屋,根据《担保法》规定,对1万元定金,张某( D ) A.有权要求抵作价款 B.有权要求李某返还C.有权要求李某双倍返还 D.无权要求李某返还11、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学生“六五”普法知识竞赛试题
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

)
l“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每年的___ ,“全国道德宣传日”是每年的_______ 。

2 我国现行宪法由序言和总纲、________、国家机构、________共四章构成。

3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共有、_____章_________条。

4 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荣誉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身权利。

二、判断题(共30分,每题3分。

正确打√,错误打×)
l、学生在教育活动期间擅自离开活动区域而发生事故的,可免除学校责任。

( )
2、现有一名13周岁的男孩,为中国籍新加坡人,不具有义务教育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 )
3、只要是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采取任何行为都是正当防卫。

( )
4、照相馆没经小丽同意以她的照片作为宣传照,侵犯了小丽的肖权。

( )
5、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 )
6、一切破坏公共安全的行为都要依据《刑法》予以严惩。

( )
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
8、国务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
9、公民的所有财产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是一部管立法的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 )
三、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

)
1.我国己建立了一套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

下列不属下其中的是( )
A 立法保障 B行政保障 C 司法保障
2 下列不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有 A 劳动B服兵C 受教育 ( )
3、下列属于第一继承顺序的有 ( )
A父母、祖父母 B 配偶、子女 C 兄弟姐妹
4.在我国,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 ( )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批评建议权
C 人身自由权
5.在我国,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必须 ( )
A具有大学文化 B是共产党员 C 年满18周岁且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6 我国法律赋予公民的最基本权利是 ( )
A 受教育权
B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 人身自由权
7 公民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正规、最权威和最有效的途径是 ( )
A、诉讼 B 正当防卫 C 揭发检举
8.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 )
A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 规定了公民的
权利和义务
9.受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案件的国家机关是 ( )
A 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10 在我国,行使最高立法权的机关是 ( )
A 最高人民法院
B 国务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住条是 ( )
A 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
B 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
C 不断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12、自选商场对其怀疑有偷窃行为的顾客进行搜身检查 ( )
A 必要的,可以防止那些个不自觉的人
B 不注意方式、方法
C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违法行为
I3.某出租车司机拒绝将拾得的财物归还原主的行为,属于 ( )
A 民事违法行为
B 违纪行为
C 正当的合法行为
14.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 ( ) A 学费 B杂费 C 学费和杂费
15.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_____ 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 )
A、体罚
B、体罚、变相体罚
C、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四、简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
1.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
2.我国《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者的义务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共10分)
小明为某校八年级的学生,今年14岁,很调皮,不爱学习,让班主任伤透了脑筋。

2007年4月,班主任先后两次就“要不要小明继续在校读书”问题在全班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给小明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他再也不肯到学校读书了。

小明的父母觉得他继续上学也不会有前途,就送他到一家商场当服务员。

小明在当服务员期间,结识了一些不良青年,学会了吸烟、喝酒、赌博,而且小偷小摸,曾偷了同事少量钱财,受到了商场的警告。

9月份的某天晚上,他竟入户盗窃,因数额较大,触犯了刑法,在逮捕归案时,公安人员不开警车,不穿警服,不扩大知情面,并对小明进行了不公开的审问。

1.材料中哪些人的行为分别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哪些规定?(4分)
2.材料中哪些人的行为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哪些规定?(3分)
3.小明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3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回分。

)
1. 12月4日:9月2O日。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国旗国徽国歌首都
3.8;63。

4.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隐私权。

二、判断题:(共30分,每题3分。

正确打√,错误打×)
序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三、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

) 序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B
B
A
C
C
A
B
序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C
C
A
C
C
四、简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
1.(1)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2)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6)其他方面的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等。

2.(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校行为规定,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这是最重要的义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五、案例分析题:(共10分)
1.小明和他的父母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家庭保护”中“必须让适龄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规定;商场负责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社会保护”中“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规定;小明的班主任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学校保护”中“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规定。

2.公安人员的行为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司法保护”中“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的规定。

3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如果不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有错误不改,任其发展卜之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中学生一定要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谨慎交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