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药物分析问答题

合集下载

体内药物分析问答题

体内药物分析问答题

SPE: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就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将液体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吸附,与样品的基体和干扰化合物分离,然后再用洗脱液洗脱或加热解吸附,达到分离和富集目标化合物的目的。

1、简述体内药物分析的对象及特点体内药分的对象:人体和动物体液、组织、器官、排泄物特点:(1)样品量少,不易重新获得(2)样品复杂,干扰杂质多(3)供临床用药监护的检测分析方法要求简便、快速、准确,以便迅速为临床提供设计合理的用药方案及中毒解救措施。

(4)实验室拥有多种仪器设备,可进行多项分析工作。

(5)工作量大,测定数据的处理和阐明有时不太容易。

需相关学科参与.2、简述血浆中游离型药物浓度测定的方法?平衡透析法、超滤法(UF)、超速离心法和凝胶过滤法3、常见的生物样品有哪些?简述常用的去除蛋白质的方法?常见的生物样品有:血液,尿液,唾液,组织,毛发。

去除蛋白质的方法:(1)加入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加入水溶性的有机溶剂;可使蛋白质的分子内及分子间的氢键发生变化而使蛋白质凝聚,使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释放出来。

常用的水溶性有机溶剂有:乙腈、甲醇、乙醇、丙醇、丙酮、四氢呋喃等。

(2)加入中性盐加入中性盐,使溶液的离子强度发生变化。

中性盐能将与蛋白质水合的水置换出来,从而使蛋白质脱水而沉淀。

常用的中性盐有:饱和硫酸铵、硫酸钠、镁盐、磷酸盐及枸橼酸盐等。

(3)加入强酸当pH低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蛋白质以阳离子形式存在。

此时加入强酸,可与蛋白质阳离子形成不溶住盐而沉淀。

常用的强酸有:10%三氯醋酸、6%高氯酸、硫酸-钨酸混合液及5%偏磷酸等。

(4)加入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当pH高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金属阳离子与蛋白质分子中带阴电荷的羧基形成不溶性盐而沉淀。

常用的沉淀剂有CuSO4-NaWO4、ZnSO4-NaOH等(5)酶解法在测定一些酸不稳定及蛋白结合牢的药物时,常需用酶解法。

最常用的酶是蛋白水解酶中的枯草菌溶素。

习题第七章 体内药物分析法【执业药师 药物分析】

习题第七章 体内药物分析法【执业药师 药物分析】

一、A1、可作为体内药物浓度可靠指标的是A、尿药浓度B、血清药物浓度C、血浆药物浓度D、唾液药物浓度E、肌肉药物浓度【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当药物在体内达到稳定状态时,血浆中药物的浓度能够反映药物在靶器官的状况,因而,血浆药物浓度可作为体内药物浓度的可靠指标。

【该题针对“体内样品种类”知识点进行考核】2、在体内药物分析中最为常用的样本是A、尿液B、血液C、唾液D、脏器E、组织【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体内样品包括各种体液和组织。

但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最为常用的样本是血液,它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药物在体内的状况。

【该题针对“体内样品种类”知识点进行考核】3、一般成人每天分泌唾液约A、1~2LB、1.5~2LC、2~3LD、1~1.5LE、0.5~1.5L【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一般成人每天分泌约1~1.5L。

【该题针对“体内样品种类,体内药物分析法-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14、健康成人一日排尿量为:A、2~5LB、1~5.5LC、1~6LD、2~7LE、1~5L【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尿液包括随时尿、晨尿、白天尿、夜间尿及时间尿几种。

健康成人一日排尿量为1~5L,尿液的pH值在4.8~8.0之间。

【该题针对“体内样品种类,体内药物分析法-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5、尿液的PH值:A、4.8~9.5B、4.8~8.0C、4.8~9.0D、5.0~8.0E、5.5~8.0【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健康成人一日排尿量为1~5L,尿液的pH值在4.8~8.0之间。

【该题针对“体内样品种类,体内药物分析法-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6、体内药物分析中去除蛋白质的方法为A、加入强酸法B、缀合物水解法C、液-液萃取法D、固相萃取法E、化学衍生化法【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去除蛋白质常用的方法包括蛋白沉淀法和蛋白分解法。

其中蛋白沉淀法常用的方法包括:加入有机溶剂、强酸和无机盐。

【该题针对“体内样品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7、丙酮沉淀蛋白时,上清液pH值为2。

《体内药物分析》试题答案

《体内药物分析》试题答案

《体内药物分析》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药物分析方法属于体内药物分析范畴?(D)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D. 生物样品分析法答案:D解析:体内药物分析主要关注生物样品中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分析,因此生物样品分析法属于体内药物分析范畴。

2. 下列哪种生物样品最适合进行体内药物分析?(C)A. 血液B. 尿液C. 唾液D. 胃液答案:C解析:唾液中药物浓度与血液中药物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取样方便、无创,因此唾液是最适合进行体内药物分析的生物样品。

二、填空题1. 体内药物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取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样品处理、药物提取、分析方法选择、数据分析2. 体内药物分析中常用的生物样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血液、尿液、唾液、胆汁三、判断题1. 体内药物分析中,生物样品的取样时间对分析结果有较大影响。

(√)解析:生物样品的取样时间直接关系到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因此对分析结果有较大影响。

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体内药物分析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解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了液相色谱的高分离效能和质谱的高灵敏度和准确度,是体内药物分析中常用的方法。

四、简答题1. 简述体内药物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答案:体内药物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分析生物样品中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药物研发、临床用药、药效评价和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其意义在于:(1)有助于了解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特性,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依据。

(2)有助于监测临床用药过程中的药物浓度,指导合理用药。

(3)有助于评价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

(4)有助于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2. 简述体内药物分析中生物样品处理的方法。

答案:体内药物分析中生物样品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蛋白沉淀法:利用有机溶剂、盐析等方法使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沉淀,从而分离出药物。

《体内药物分析》试题答案

《体内药物分析》试题答案

体内药物分析试题姓名:专业:年级: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下列药物中,能与氨制硝酸银产生银镜反应的是()A、异烟肼B、地西泮C、阿司匹林D、苯佐卡因2、用直接电位法测定水溶液的PH值,目前都采用()为指示电极A、玻璃电极B、甘汞电极C、金属基电极D、银-氯化银电极3、下列关于药物中杂质及杂质限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质限量是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容许量B、杂质的来源主要是由生产过程中引入的,其它方面不考虑C、杂质限量通常只用百万分之几表示D、检查杂质必须用标准溶液进行对比4、衡量色谱柱效能高低的指标是()A、相对保留值B、分离度C、分配比D、有效塔板数5、药物中属于信号杂质的是()A、氰化物B、氯化物C、重金属D、砷6、用色谱法分离非极性组分,应选用()固定液A、强极性B、中等极性C、非极性D、氢键型7、下列药物中能与三氯化铁试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A、肾上腺素B、盐酸普鲁卡因C、盐酸丁卡因D、苯佐卡因8、盐酸普鲁卡因常用的鉴别反应有()A、重氮化—偶合反应B、氧化反应C、磺化反应D、碘化反应9、甾体激素类药物最常用的鉴别方法是()A、荧光分析法B、红外光谱法C、衍生物测定熔点法D、电位滴定法10、四氮唑比色法可用于测定的药物是()A、醋酸可的松B、甲睾酮C、雌二醇D、黄体酮11、硫喷妥钠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盐反应的生成物显()A、紫色B、兰色C、绿色D、黄色12、下列药物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反应显绿色的是()A、巴比妥B、苯巴比妥C、含硫巴比妥D、可可巴比妥13、下列药物中加稀盐酸呈酸性后,再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即显紫红色的是()A、苯甲酸钠B、氯贝丁酯C、布洛芬D、对氨基水杨酸钠14、用古蔡氏法检查药物中砷盐时,砷化氢气体遇()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砷斑A、氮化汞B、溴化汞C、碘化汞D、硫化汞15、硫酸—亚硝酸钠与()反应生成橙色产物,随即转为橙红色,可用于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

A、司可巴比妥B、硫喷妥钠C、苯巴比妥D、异戊巴比妥16、黄体酮在酸性溶液中可与()发生呈色色应。

2012体内药物分析课程必做答案

2012体内药物分析课程必做答案
(以信噪比(S/N)3∶1或2∶1时的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定量限LOQ(以信噪比(S/N)为10∶1)求算。4、专属性,用6个个体空白样品采用拟定的方法进行测定求算。5、线性范围,将标准品加入空白中,制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液,按拟定的方法进行测定求算。6、稳定性,用。长期贮存稳定性考察、短期室温稳定性、冷冻-解冻稳定性、贮备液稳定性求算。
2、药理激活作用:许多药物和化学物质需要经过代谢激活才能产生药理作用,许多母体药物起初并无药理活性,即所谓前药。
3、药理作用类型的改变:可导致母体化合物药理作用类型的改变。
4、药理活性无改变:一些药物经代谢可生成相同或相似药理活性的代谢物。
5、药物排泄过程的最终结果是终止药理作用。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反应有哪些类型?
加入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甲醇、乙腈、丙酮)
2)组织酶消化法(蛋白水解酶)
酶消化法是在一定的pH范围、一定的温度和一定的反应时间下完成的。
其特点是:水解条件温和,水解效率高,无乳化生成。
有时可合用一些蛋白酶增活剂,以减少酶用量和缩短消化时间。
影响液-液提取和液-固提取效率的因素分别有哪些?
答:液-液提取:1、水相pH;碱性药物:PH高于药物的pKa 2~3单位;酸性物质:<pKa 2~3单位。提取溶剂;一般可根据相似相溶原则进行选择,选择沸点低的溶剂。3、离子强度;增加离子强度,有利于提取。
阐述定量限与检测限的定义、区别及表示方法。
答:检测限LOD系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量。是限度试验参数,无需定量测定。常用%、ppm、ppb表示。常用的方法:非仪器分析目视法、信噪比法,一般以信噪比(S/N)3∶1或2∶1时的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确定检测限。
定量限LOQ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结果应具有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常用%、ppm、ppb表示。常用信噪比法确定定量限,一般以信噪比(S/N)为10

体内药物分析(医学必看 试题带详细解析答案)(精品文档)_共5页

体内药物分析(医学必看 试题带详细解析答案)(精品文档)_共5页

46.体内药物分析一、A型题: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

考生须在5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不需进行临床监测的药物是A.治疗范围较窄的药物B.在体内存在代谢分型的药物C.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的药物D.氨基糖苷类药物E.非处方药正确答案:E2.最常用的生物样品是A.血浆B.尿液C.唾液D.胆汁E.乳汁正确答案:A3.血浆药物浓度通常系指A.游离型药物浓度B.结合型药物浓度C.游离型与结合型药物总浓度D.游离型药物与代谢物总浓度E.结合型药物与代谢物总浓度正确答案:C4.采用全血作为样品测定药物浓度的原因是A.测定全血中药物可提供更多的信息B.全血的净化较血浆的净化更容易C.适用于药物在血浆和红细胞的分配比不恒定患者的药动学研究D.通常所指药物治疗浓度范围系指药物在全血中的浓度范围E.药物在全血中的浓度更能反映药物在体内(靶器官)的状况正确答案:C5.采用溶剂萃取法处理碱性药物时,水相最佳pH值应A.宜高于药物pKa值1~2个pH单位B.宜低于药物pKa值1~2个PH单位C.宜等于药物pKa值D.应高于药物pKa值3~4个pH单位E.应低于药物pKa值3~4个pH单位正确答案:A6.离子对萃取法A.适用于脂溶性药物的萃取B.适用于离子化、水溶性药物的萃取C.适用于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的提取D.适用于分子型药物的萃取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BA.在pH值高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酸与蛋白质阴离子形成不溶性盐沉淀B.在pH值等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强酸与蛋白质分子形成不溶性盐沉淀C.在pH值低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强酸与蛋白质阳离子形成不溶性盐沉淀D.破坏蛋白质结构E.使蛋白质脱水产生沉淀正确答案:C8.对于酶解法,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酶解法水解蛋白质迅速B.酶解法条件温和,可避免药物在酸及高温下分解C.酶解法不适用于与蛋白质结合牢固的药物的游离D.酶解法不适用于尿样中药物代谢的测定E.采用溶剂直接提取酶解液时易形成乳化现象正确答案:B9.用作蛋白沉淀剂的三氯醋酸的浓度通常为A.1%B.5%C.10%D.30%E.60%正确答案:C10.在液-液萃取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采用尽量多的萃取次数,以便使药物萃取完全B.应使用沸点较高的溶剂,以减少溶剂的挥发C.尽量在较高的pH值下萃取,以提高药物的萃取率D.尽量在较低的pH值下萃取,以减少内源性物质的萃取率E.尽量在较高的pH值下萃取,以减少内源性物质的萃取率正确答案:E二、B型题:是一组试题(2至4个)公用一组A、B、C、D、E五个备选。

体内药物分析课程必做作业(答案)

体内药物分析课程必做作业(答案)
必做
影响液-液提取和液-固提取效率的因素分别有哪些?
必做
影响液-液提取的因素有:水相pH提取溶剂离子强度
影响液-固提取的主要因素有:固定相 洗脱液流速 样品装载量
4
评价分析方法的效能指标包括哪些项目?如何求算?
必做
试述体内药物分析方法设定的一般步骤。
答:首先进行文献查阅,设计方案,然后通过实验加以验证。一般实验步骤如下:
必做
2
药物进入体内后一般需经历哪些物理、化学变化?这些变化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如何?
答:物理变化——系指药物与生物大分子如血浆蛋白的结合反应。
化学变化——系指药物的代谢反应,包括一相代谢(氧化、还原、水解反应)和二相代谢反应(各种结合反应)
由于药物的作用强度与血液中游离药物的浓度密切相关,同时药物经代谢后活性发生了变化,故药物的物理、化学变化与药理作用密切有关。
电化学检测器——适合于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物质,要求流动相必须有一定的电导率,一般为盐类、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物。
质谱检测器——具有定性定量功能和高的灵敏度。
必做
8
什么是手性药物?为什么要研究手性药物?
必做
常用手性色谱方法有哪些?
答:分子结构中含有不对称碳原子(即手性中心)的药物称为手性药物。
因手性药物两对映体在体内的生物活性有差异,包括药效学差异(竞争拮抗等)和药动学差异(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为正确评价两对映体的作用和进行对映体药物的质量控制,所以要研究手性药物。
必做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答: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可分为三大类:
光谱法——包括比色法、紫外法和荧光法。方法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所需设备简单。其缺点是不具备分离功能,选择性较差,对前处理要求高;比色法和紫外法灵敏度较低。

习题第七章 体内药物分析法【执业药师 药物分析】

习题第七章 体内药物分析法【执业药师 药物分析】

一、A1、可作为体内药物浓度可靠指标的是A、尿药浓度B、血清药物浓度C、血浆药物浓度D、唾液药物浓度E、肌肉药物浓度【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当药物在体内达到稳定状态时,血浆中药物的浓度能够反映药物在靶器官的状况,因而,血浆药物浓度可作为体内药物浓度的可靠指标。

【该题针对“体内样品种类”知识点进行考核】2、在体内药物分析中最为常用的样本是A、尿液B、血液C、唾液D、脏器E、组织【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体内样品包括各种体液和组织。

但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最为常用的样本是血液,它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药物在体内的状况。

【该题针对“体内样品种类”知识点进行考核】3、一般成人每天分泌唾液约A、1~2LB、1.5~2LC、2~3LD、1~1.5LE、0.5~1.5L【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一般成人每天分泌约1~1.5L。

【该题针对“体内样品种类,体内药物分析法-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14、健康成人一日排尿量为:A、2~5LB、1~5.5LC、1~6LD、2~7LE、1~5L【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尿液包括随时尿、晨尿、白天尿、夜间尿及时间尿几种。

健康成人一日排尿量为1~5L,尿液的pH值在4.8~8.0之间。

【该题针对“体内样品种类,体内药物分析法-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5、尿液的PH值:A、4.8~9.5B、4.8~8.0C、4.8~9.0D、5.0~8.0E、5.5~8.0【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健康成人一日排尿量为1~5L,尿液的pH值在4.8~8.0之间。

【该题针对“体内样品种类,体内药物分析法-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6、体内药物分析中去除蛋白质的方法为A、加入强酸法B、缀合物水解法C、液-液萃取法D、固相萃取法E、化学衍生化法【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去除蛋白质常用的方法包括蛋白沉淀法和蛋白分解法。

其中蛋白沉淀法常用的方法包括:加入有机溶剂、强酸和无机盐。

【该题针对“体内样品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7、丙酮沉淀蛋白时,上清液pH值为2A、9~10B、8.5~9C、8~8.5D、7.5~8E、7~7.5【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使用乙腈或甲醇时,上清液的pH值为8.5~9.5;丙酮沉淀蛋白时,上清液pH值为9~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E: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就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将液体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吸附,与样品的基体和干扰化合物分离,然后再用洗脱液洗脱或加热解吸附,达到分离和富集目标化合物的目的。

1、简述体内药物分析的对象及特点体内药分的对象:人体和动物体液、组织、器官、排泄物特点:(1)样品量少,不易重新获得(2)样品复杂,干扰杂质多(3)供临床用药监护的检测分析方法要求简便、快速、准确,以便迅速为临床提供设计合理的用药方案及中毒解救措施。

(4)实验室拥有多种仪器设备,可进行多项分析工作。

(5)工作量大,测定数据的处理和阐明有时不太容易。

需相关学科参与.2、简述血浆中游离型药物浓度测定的方法?平衡透析法、超滤法(UF)、超速离心法和凝胶过滤法3、常见的生物样品有哪些?简述常用的去除蛋白质的方法?常见的生物样品有:血液,尿液,唾液,组织,毛发。

去除蛋白质的方法:(1)加入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加入水溶性的有机溶剂;可使蛋白质的分子内及分子间的氢键发生变化而使蛋白质凝聚,使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释放出来。

常用的水溶性有机溶剂有:乙腈、甲醇、乙醇、丙醇、丙酮、四氢呋喃等。

(2)加入中性盐加入中性盐,使溶液的离子强度发生变化。

中性盐能将与蛋白质水合的水置换出来,从而使蛋白质脱水而沉淀。

常用的中性盐有:饱和硫酸铵、硫酸钠、镁盐、磷酸盐及枸橼酸盐等。

(3)加入强酸当pH低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蛋白质以阳离子形式存在。

此时加入强酸,可与蛋白质阳离子形成不溶住盐而沉淀。

常用的强酸有:10%三氯醋酸、6%高氯酸、硫酸-钨酸混合液及5%偏磷酸等。

(4)加入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当pH高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金属阳离子与蛋白质分子中带阴电荷的羧基形成不溶性盐而沉淀。

常用的沉淀剂有CuSO4-NaWO4、ZnSO4-NaOH等(5)酶解法在测定一些酸不稳定及蛋白结合牢的药物时,常需用酶解法。

最常用的酶是蛋白水解酶中的枯草菌溶素。

4,生物样品预处理的目的是什么?应考虑哪些问题?目的:(1)使药物从缀合物及结合物中释放。

(2)纯化与富集样品(3)满足测定方法对分析样品的要求。

(4)保护仪器性能,改善分析条件主要应考虑下列问题:(1)生物样品的种类(2)被测定药物的结构、理化及药理性质、存在形式、浓度范围(3)药物测定的目的(4)样品预处理与分析技术的关系5,用液液萃取发提取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时,应考虑那些影响因素?要考虑所选有机溶剂的特性、有机溶剂相和水相的体积及水相的pH值等。

对所选用的有机溶剂,要求对被测组分的溶解度大:沸点低,易于浓集、挥散;与水不相混溶以及无毒、化学稳定、不易乳化等。

最常用的溶剂是乙醚和氯仿等。

提取时所用的有机溶剂要适量。

一般有机相与水相(体液样品)容积比为1:1或2:1。

根据被测药物的性质及方法需要,可从实验中考察其用量与测定响应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有机溶剂的最佳用量。

PH的影响在溶剂提取中十分重要。

水相的pH随药物的理化性质的不同而异,但生物样品一般多在碱性下提取。

这是因为多数药物是亲脂性的碱性物质,而生物样品中的内源性物质多是酸性的,一般不含脂溶性碱性物质,所以在碱性下用有机溶剂提取时内源性杂质不会被提取出来。

6,固相萃取法的洗脱方式有哪两种?以亲脂性固相萃取柱为例,简述操作过程。

一种是药物比干扰物质与固定相之间的亲和力更强,因而在用冲洗溶剂洗去干扰物时药物被保留,然后用一种对药物亲和力更强的溶剂洗脱药物。

另一种干扰物质较药物与固定相之间的亲和力更强,则药物被直接洗脱,干扰物质被保留在萃取柱上。

操作步骤:1吸附柱的选择:据检测量大小、待检物质理化性质。

2活化填料:采用甲醇活化,有利于吸附剂和目标物质相互作用,提高回收率,还能起到除杂作用。

3进样:使样品流经吸附柱进行吸附。

4冲洗:用水或者是适当的缓冲溶液对吸附柱进行冲洗,将杂质冲洗掉。

5洗脱:选择适当的洗脱剂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然后进行浓缩检验或者是直接在线检验7.以色谱法为例,简述色谱条件优化时可进行哪些试验?(1)试剂与溶剂试验。

照拟定的分析方法进行衍生化反应,萃取分离等样品预处理(反应试剂,衍生化试剂,萃取溶剂等)后,进样分析以考察反应试剂对测定的干扰。

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萃取方法或萃取条件,甚至检测器类型。

使空白试剂信号不干扰药物的测定(如R>1.5)。

本步骤主要考察需经化学反应的预处理过程,若预处理过程仅为生物样品的提取分离,则可不进行该步骤,直接进行空白生物基质试验。

(2)空白生物介质试验。

取空白生物介质,如空白血浆,按照拟定的生物样品预处理与样品分析方法操作。

考察生物介质中内源性物质对测定的干扰,在待测药物(或特定的活性代谢物、内标物质等)的“信号窗”内不应出现内源性物质信号。

(3)质控样品试验。

取空白生物基质,加入待测药物制成标准样品和质控样品,照“生物介质试验”项下方法试验,建立分析方法的定量范围与标准曲线,并进行方法的精密度与准确度、灵敏度、药物的萃取回收率等各项技术指标的评估。

同时进一步考察待测药物(或内标物)与内源性物质(或其它药物)的分离情况。

8.生物样品分析中标准曲线建立的一般步骤(以色谱法为例)步骤:(1)标准系列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待测药物的标准物质适量,用甲醇或其他适宜溶剂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一定浓度的标准贮备液,冰箱保存备用;精密量取标准贮备液适量,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定量稀释制成系列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的浓度以标准样品中药物浓度的10~50倍为宜,加入量为标准样品总体积的2%~10%。

若为难溶性药物,可使用有机溶剂或适当降低溶液浓度,但应除去溶剂后再加入生物基质,否则,在实际样品测定时应加入等体积的溶剂并涡旋混匀,以抵消溶剂的影响。

线性模式的标准曲线至少应包含6个浓度点(不包括零点,即空白)。

(2)内标溶液的制备。

设定最高浓度为100,最低浓度为1(个体差异),内标溶液的浓度一般选择与标准系列溶液的中间浓度相当。

如:某标准溶液5、10、20、40、80、160、320μg/ml,则内标的浓度应配制成40μg/ml3.(3)标准系列标准样品的制备。

取空白生物基质(如血浆),加入标准系列溶液适量,涡旋混匀。

为防止在标准溶液加入及涡旋混合时造成的损失:①先加入标准溶液②再加入空白生物基质③涡旋混匀实验中的注意事项:①标准模拟生物样品的最高浓度应高于生物体用药后的达峰浓度,最低浓度应低于最高浓度的10%~5%。

②应先在离心试管中加入标准溶液,再加入空白生物基质后混悬。

③标准溶液加入到试管中后,应先挥干溶剂再加入空白生物基质。

(4)标准曲线的绘制。

以待测药物的检测响应(如色谱峰面积或峰高)或与内标物质的检测响应的比值(内标法)(因变量,y)对模拟血药浓度(自变量,x)求得回归方程(y=a+bx)及其相关系数(γ)。

在一组由至少7个浓度(不包括零点)构成的标准曲线中,至多可有2个浓度点数据,可予剔除。

但应有确切原因,如:(1)样品处理有损失;(2)色谱图有问题;(3)显著偏离标准曲线。

其余应有至少5个浓度点在标准曲线上。

9.萃取回收率能否说明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萃取回收率有别于前述准确度效能指标项下的分析方法回收率,分析方法回收率是采用“回收实验”或“加样回收试验”得到的药物自样品中的回收率,它表示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又称相对回收率。

萃取回收率则称为绝对回收率,它是指经预处理(如萃取)后能将生物样品中的药物用于分析的比例,如以色谱分析为例,它是指能将多少比例的药物自样品中萃取出来用于进样分析。

10.试述放射免疫分析法中游离标记物语结合标记物的分离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

①第二抗体沉淀法用RIA反应中试剂抗体(一抗)来源动物的IgG免疫另一种动物,制得抗IgG血清(二抗)。

RIA反应结束时,加入二抗,使其形成抗原-一抗-二抗的双抗体复合物;但因一抗含量甚微,此复合物也少,不易离心分离,一般还需加入一定量的与一抗同种动物的血清或IgG,使其与二抗形成较大量的可见沉淀物,与双抗体复合物共同沉淀;离心后,即可有效的分离B与F。

也可将二抗与某些颗粒固体物相连,制成固体二抗,分离B与F效果也好。

②聚乙二醇(PEG)沉淀法PEG能非特异地沉淀抗原抗体复合物等大分子蛋白质,而不沉淀小分子抗原。

其优点是沉淀物完全且经济简便,但非特异性结合率较高,且当温度高于30℃时,沉淀物易复溶。

③PR试剂法将二抗与PEG按一定比例混合成悬液,是二抗法与沉淀法相结合的方法。

此法保留了二者的优点,节约了二者的用量,分离迅速,简便。

④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可吸附小分子游离抗原或半抗原,而大分子蛋白质(如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则留在溶液中。

利用此原理,在反应后加入活性炭颗粒,使游离的标记抗原(F)吸附到颗粒上,再离心使颗粒沉淀,上清液中含标记抗原抗体复合物(B)供测定。

该法主要用于小分子抗原或药物的测定。

11.用HPLC法进行体内药物分析时有哪些直接进样的方法,各有什么特点?(1)直接进样与沉淀蛋白进样;(2)柱切换技术;(3)胶束色谱;(4)限进填料。

12.免疫分析法的基本特点及基本试剂组成。

特点(1)特异性:一种抗原分子只能与由它刺激产生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2)可逆性: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是由于两者的分子结构及立体构型相互吻合,它仅发生在分子的表面,并依靠抗原一抗体分子间的静电力作用,疏水作用,氢键作用及范德华引力等而存在.是可逆反应,改变反应条件可使结合物发生水解.(3)最适比例性: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具有一定的量比关系.只有当抗原抗体两者的分子比例合适时,才能发生最强的结合反应.三种基本试剂:标记抗原,未标记抗原和特异抗体。

13.毒物产生毒性作用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有哪些?(1)毒物的成分(2)起作用的剂量:安全剂量,中毒量,致死量中毒量:毒物引起个体中毒并出现中毒症状的剂量;造成死亡的剂量称为致死量(LD)某一毒物能引起某种动物的群体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成为全数致死量(LD10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称为半数致死量(LD50)(3)作用途径与方式:摄入途径,吸收和分布特性,给药的浓度和速度(4)受作用的生物体:同生物体的种属有关(5)个体因素:年龄、性别、体重、健康状态、身体素质以及生活习性14.改良Stas-otto法的适用条件及操作流程。

当分析目标不够明确,或怀疑有多种毒物存在时,可采用改良Stas-Otto法进行分离萃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