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药物分析问答题

合集下载

体内药物分析试题

体内药物分析试题

体内药物分析课程结业检测题
每题10分,共100分。

1、谈谈体内药物分析在药学领域中意义和任务
2、如何根据所取样本、待测物的理化性质设计前处理方法?举例说明。

3、试述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建立的一般步骤。

4、如何快速建立血浆中一个药物的HPLC分析方法?需着重考虑哪些问题?
5、在体内药物分析中采用GC进行分析,待测组分需满足什么条件?
6、简述毛细管电泳法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特点。

7、常用的HPLC手性衍生化试剂有哪些?说明手性异硫氰酸酯衍生化试剂的作用原理。

8、免疫分析如何进行分类?常用方法有哪些?主要区别在哪些方面?
9、荧光分析中何谓激发光谱?何谓发射光谱?常用荧光试剂有哪些?荧光试剂的应用目的是什么?
10、简述CYP代谢酶的分型及其相应的探针药。

另外写一篇关于体内药物分析的综述,要求不少于3000字,不能从网上下载别人的原文,否则按零分处理。

最后的总成绩:综述分数×50%+试题得分×50%。

体内药物分析问答题

体内药物分析问答题

SPE: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就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将液体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吸附,与样品的基体和干扰化合物分离,然后再用洗脱液洗脱或加热解吸附,达到分离和富集目标化合物的目的。

1、简述体内药物分析的对象及特点体内药分的对象:人体和动物体液、组织、器官、排泄物特点:(1)样品量少,不易重新获得(2)样品复杂,干扰杂质多(3)供临床用药监护的检测分析方法要求简便、快速、准确,以便迅速为临床提供设计合理的用药方案及中毒解救措施。

(4)实验室拥有多种仪器设备,可进行多项分析工作。

(5)工作量大,测定数据的处理和阐明有时不太容易。

需相关学科参与.2、简述血浆中游离型药物浓度测定的方法?平衡透析法、超滤法(UF)、超速离心法和凝胶过滤法3、常见的生物样品有哪些?简述常用的去除蛋白质的方法?常见的生物样品有:血液,尿液,唾液,组织,毛发。

去除蛋白质的方法:(1)加入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加入水溶性的有机溶剂;可使蛋白质的分子内及分子间的氢键发生变化而使蛋白质凝聚,使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释放出来。

常用的水溶性有机溶剂有:乙腈、甲醇、乙醇、丙醇、丙酮、四氢呋喃等。

(2)加入中性盐加入中性盐,使溶液的离子强度发生变化。

中性盐能将与蛋白质水合的水置换出来,从而使蛋白质脱水而沉淀。

常用的中性盐有:饱和硫酸铵、硫酸钠、镁盐、磷酸盐及枸橼酸盐等。

(3)加入强酸当pH低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蛋白质以阳离子形式存在。

此时加入强酸,可与蛋白质阳离子形成不溶住盐而沉淀。

常用的强酸有:10%三氯醋酸、6%高氯酸、硫酸-钨酸混合液及5%偏磷酸等。

(4)加入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当pH高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金属阳离子与蛋白质分子中带阴电荷的羧基形成不溶性盐而沉淀。

常用的沉淀剂有CuSO4-NaWO4、ZnSO4-NaOH等(5)酶解法在测定一些酸不稳定及蛋白结合牢的药物时,常需用酶解法。

最常用的酶是蛋白水解酶中的枯草菌溶素。

2012体内药物分析课程必做答案(精品文档)_共7页

2012体内药物分析课程必做答案(精品文档)_共7页

《体内药物分析》课程作业必做题一、问答题题目1什么是体内药物分析?与常规药物分析相比,体内药物分析有哪些特点?答:体内药物分析,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分支,也是现代药学的创新、延伸和发展。

体内药物分析旨在通过各种分析手段,了解药物在体内的数量与质量变化,获得药物动力学的各种参数、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代谢方式和途径等信息。

与常规药物分析相比,体内药物分析有以下特点a干扰杂质多,样品一般需经过分离、净化才能进行分析。

b样品量少(ng/ml — ug/ml),不易重新获得。

在测定前需要浓缩、富集。

C由于药物浓度低,对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专属性要求高。

d要求较快提供结果(临床用药监护,中毒解救等)e要有可以进行复杂样品分析的设备如GC-MS、HPLC等。

f工作量大,测定数据的处理和结果的阐明不太容易。

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有:1)机体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年龄、性别2)病理因素:胃、肠道疾病影响吸收,肝脏疾病影响代谢,肾脏疾病影响排泄3)遗传因素(代谢酶活性差异)酶活性有先天差异,用药个体代谢有快型和慢型之分,如乙酰基转移酶4)药物因素:包括a剂型因素、b手性药物对映体相互作用环境因素:包括a化学物质和合并用药、b人体昼夜节律、营养和精神状态为什么要进行体内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进行体内药物分析的意义:1、在新药评价和新药开发中的意义:①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②代谢物研究——为设计和发现新药提供信息③对药物及其制剂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也是设计新剂型的基础④要开展以上研究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体内微量药物及其代谢物的分离分析方法。

2.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意义:药物进入体内后,大多数药物借助血液分不到作用部位或受体部位,当血药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产生相应的药理效应。

体内药物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本身分析方法学的研究、治疗药物监测、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在代谢分型研究中的应用、体内内源性物质的测定2药物进入体内后一般需经历哪些物理、化学变化?这些变化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如何?答:物理变化——与生物大分子的结合(只有游离药物才能透过生物膜发挥作用,竞争结合导致游离药物浓度变化影响药理、毒理活性)化学变化——代谢反应(一相代谢、二相代谢)产生的药理作用有:1:药理失活作用:一相药物代谢酶可使许多治疗上使用的药物和其他外源性物质失活,与母体药物相比,药理活性降低,而二相代谢酶在药物的药理失活和一相代谢物的进一步失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体内药物分析》试题答案

《体内药物分析》试题答案

体内药物分析试题姓名:专业:年级: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下列药物中,能与氨制硝酸银产生银镜反应的是()A、异烟肼B、地西泮C、阿司匹林D、苯佐卡因2、用直接电位法测定水溶液的PH值,目前都采用()为指示电极A、玻璃电极B、甘汞电极C、金属基电极D、银-氯化银电极3、下列关于药物中杂质及杂质限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质限量是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容许量B、杂质的来源主要是由生产过程中引入的,其它方面不考虑C、杂质限量通常只用百万分之几表示D、检查杂质必须用标准溶液进行对比4、衡量色谱柱效能高低的指标是()A、相对保留值B、分离度C、分配比D、有效塔板数5、药物中属于信号杂质的是()A、氰化物B、氯化物C、重金属D、砷6、用色谱法分离非极性组分,应选用()固定液A、强极性B、中等极性C、非极性D、氢键型7、下列药物中能与三氯化铁试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A、肾上腺素B、盐酸普鲁卡因C、盐酸丁卡因D、苯佐卡因8、盐酸普鲁卡因常用的鉴别反应有()A、重氮化—偶合反应B、氧化反应C、磺化反应D、碘化反应9、甾体激素类药物最常用的鉴别方法是()A、荧光分析法B、红外光谱法C、衍生物测定熔点法D、电位滴定法10、四氮唑比色法可用于测定的药物是()A、醋酸可的松B、甲睾酮C、雌二醇D、黄体酮11、硫喷妥钠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盐反应的生成物显()A、紫色B、兰色C、绿色D、黄色12、下列药物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反应显绿色的是()A、巴比妥B、苯巴比妥C、含硫巴比妥D、可可巴比妥13、下列药物中加稀盐酸呈酸性后,再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即显紫红色的是()A、苯甲酸钠B、氯贝丁酯C、布洛芬D、对氨基水杨酸钠14、用古蔡氏法检查药物中砷盐时,砷化氢气体遇()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砷斑A、氮化汞B、溴化汞C、碘化汞D、硫化汞15、硫酸—亚硝酸钠与()反应生成橙色产物,随即转为橙红色,可用于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

A、司可巴比妥B、硫喷妥钠C、苯巴比妥D、异戊巴比妥16、黄体酮在酸性溶液中可与()发生呈色色应。

2012体内药物分析课程必做答案

2012体内药物分析课程必做答案
(以信噪比(S/N)3∶1或2∶1时的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定量限LOQ(以信噪比(S/N)为10∶1)求算。4、专属性,用6个个体空白样品采用拟定的方法进行测定求算。5、线性范围,将标准品加入空白中,制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液,按拟定的方法进行测定求算。6、稳定性,用。长期贮存稳定性考察、短期室温稳定性、冷冻-解冻稳定性、贮备液稳定性求算。
2、药理激活作用:许多药物和化学物质需要经过代谢激活才能产生药理作用,许多母体药物起初并无药理活性,即所谓前药。
3、药理作用类型的改变:可导致母体化合物药理作用类型的改变。
4、药理活性无改变:一些药物经代谢可生成相同或相似药理活性的代谢物。
5、药物排泄过程的最终结果是终止药理作用。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反应有哪些类型?
加入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甲醇、乙腈、丙酮)
2)组织酶消化法(蛋白水解酶)
酶消化法是在一定的pH范围、一定的温度和一定的反应时间下完成的。
其特点是:水解条件温和,水解效率高,无乳化生成。
有时可合用一些蛋白酶增活剂,以减少酶用量和缩短消化时间。
影响液-液提取和液-固提取效率的因素分别有哪些?
答:液-液提取:1、水相pH;碱性药物:PH高于药物的pKa 2~3单位;酸性物质:<pKa 2~3单位。提取溶剂;一般可根据相似相溶原则进行选择,选择沸点低的溶剂。3、离子强度;增加离子强度,有利于提取。
阐述定量限与检测限的定义、区别及表示方法。
答:检测限LOD系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量。是限度试验参数,无需定量测定。常用%、ppm、ppb表示。常用的方法:非仪器分析目视法、信噪比法,一般以信噪比(S/N)3∶1或2∶1时的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确定检测限。
定量限LOQ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结果应具有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常用%、ppm、ppb表示。常用信噪比法确定定量限,一般以信噪比(S/N)为10

体内药物分析(医学必看 试题带详细解析答案)(精品文档)_共5页

体内药物分析(医学必看 试题带详细解析答案)(精品文档)_共5页

46.体内药物分析一、A型题: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

考生须在5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不需进行临床监测的药物是A.治疗范围较窄的药物B.在体内存在代谢分型的药物C.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的药物D.氨基糖苷类药物E.非处方药正确答案:E2.最常用的生物样品是A.血浆B.尿液C.唾液D.胆汁E.乳汁正确答案:A3.血浆药物浓度通常系指A.游离型药物浓度B.结合型药物浓度C.游离型与结合型药物总浓度D.游离型药物与代谢物总浓度E.结合型药物与代谢物总浓度正确答案:C4.采用全血作为样品测定药物浓度的原因是A.测定全血中药物可提供更多的信息B.全血的净化较血浆的净化更容易C.适用于药物在血浆和红细胞的分配比不恒定患者的药动学研究D.通常所指药物治疗浓度范围系指药物在全血中的浓度范围E.药物在全血中的浓度更能反映药物在体内(靶器官)的状况正确答案:C5.采用溶剂萃取法处理碱性药物时,水相最佳pH值应A.宜高于药物pKa值1~2个pH单位B.宜低于药物pKa值1~2个PH单位C.宜等于药物pKa值D.应高于药物pKa值3~4个pH单位E.应低于药物pKa值3~4个pH单位正确答案:A6.离子对萃取法A.适用于脂溶性药物的萃取B.适用于离子化、水溶性药物的萃取C.适用于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的提取D.适用于分子型药物的萃取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BA.在pH值高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酸与蛋白质阴离子形成不溶性盐沉淀B.在pH值等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强酸与蛋白质分子形成不溶性盐沉淀C.在pH值低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强酸与蛋白质阳离子形成不溶性盐沉淀D.破坏蛋白质结构E.使蛋白质脱水产生沉淀正确答案:C8.对于酶解法,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酶解法水解蛋白质迅速B.酶解法条件温和,可避免药物在酸及高温下分解C.酶解法不适用于与蛋白质结合牢固的药物的游离D.酶解法不适用于尿样中药物代谢的测定E.采用溶剂直接提取酶解液时易形成乳化现象正确答案:B9.用作蛋白沉淀剂的三氯醋酸的浓度通常为A.1%B.5%C.10%D.30%E.60%正确答案:C10.在液-液萃取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采用尽量多的萃取次数,以便使药物萃取完全B.应使用沸点较高的溶剂,以减少溶剂的挥发C.尽量在较高的pH值下萃取,以提高药物的萃取率D.尽量在较低的pH值下萃取,以减少内源性物质的萃取率E.尽量在较高的pH值下萃取,以减少内源性物质的萃取率正确答案:E二、B型题:是一组试题(2至4个)公用一组A、B、C、D、E五个备选。

体内药物分析 (2)

体内药物分析 (2)

体内药物分析题单选题1、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正确的是:C药物效应包括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和毒性。

2、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错误的是; D从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高低就可以判断药物制剂在体内是否有效3、对于生物膜结构描述错误的是;C饱和性4、K+,单糖,氨基酸等生命必需物质通过生物膜转运方式:C主动转运5、红霉素的生物有效性可因下列哪种因素明显增加:B肠溶衣6、下列哪些项不属于外排转运器:D有机离子转运器7、以下哪些不是主动转运的特点:B无结构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8、胞饮作用的特点:A有部位特异性9、以下哪些药物不是P糖蛋白的底物:B 甲氨蝶呤10、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 B小肠11、关于影响胃空速率生理因素不正确的;D 药物的理化性质12、在溶出为限速过程吸收中,溶解了的药物立即被吸收即为 A漏槽状态13、为避免药物的首过效应,常不应采取的给药途径 :D口服14、淋巴系统对 A脂溶性药物的吸收起重要作用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对难溶性药物进行微粉化或制成固体分散物,可以增加体内溶解度或体内吸收16、被动扩散具有以下特征:A需要存在浓度差17、主动转运具有以下特征中的:D存在饱和现象18、胆汁中的胆盐一般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吸收,因为其具有 A表面活性作用19、直接关系到药物的脂溶性,形象药物穿透生物膜的理化性质是 A PKa20、以下不属于药物通过细胞膜被吸收的机理的是:D离子对转运21、以下不属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的是 C 氨基酸22、通常胃液的PH为:B1-3.52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生物药剂学研究必须要以药理实验为基础,其研究范畴不能代替其他医药学科24、全身作用的栓剂在直肠中最佳的用药部位:B应距肛门口约2cm处25、肺部给药的主要吸收机理是:C被动扩散26、以下吸收机理中需要载体蛋白参与的是:C异化扩散2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乳糖可以加速,延缓或阻碍某些药物的吸收28、下列药物中宜空腹服用的是:B在胃中不稳定的药物29、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称为A吸收30、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制顺浓度差 D 进行的不消耗能量的转运31、药物的转运机制不耗能的有 B 被动转运,促进扩散32、药物经口腔粘膜给药可发挥:C局部作用或全身作用33、药物渗透皮肤的主要屏障:B角质层34、药物理化性质对于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影响显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酸性药物在酸性条件下一定有利于吸收,碱性药物在碱性条件一定有利于吸收35、影响片剂中药物吸收的剂型和制剂工艺不包括 A片重差异3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被动扩散需要载体参与37、一般认为在口服剂型中药物吸收的大致顺序为(由大到小)A水溶液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38、关于药物间及药物与辅料间的相互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 药物引起胃肠道PH的改变会明显防碍药物的吸收39、根据药物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以下哪项为II型药物;B低的溶解度,高的通透性40、下列关于药物转运描述正确的是 B异化扩散的速度一般比主动转运快41对低溶解度,高通透性的药物,提高其吸收的方法错误的是D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42、弱碱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大小与PH大小的关系是D随PH增加而降低43、在溶剂化物中,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顺序为C水合物、无水物、有机溶剂化物44、关于肠道灌流法描述正确的是A小肠有效渗透系数是决定药物在小肠吸收速度和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45、研究药物吸收时,生理状态更接近自然情形的研究方法是B肠襻法46、寡肽转运体PEPT1的底物包括C头孢菌素类47、多肽类药物以A结肠作为口服的吸收部位48、多晶型中以C亚稳定型有利于制剂的制备,因为其溶解度、稳定性较适宜49、血流量可显著影响药物在D胃中的吸收速度50、下列有关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描述错误的是D弱碱性药物宜在胃中吸收51、下列各种因素中除A吗啡外,均能加快胃的排空52、关于胃肠道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C一般情况下,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容易吸收53、膜孔转运有利于B水溶性小分子药物的吸收54、影响被动扩散的主要因素是B药物的脂溶性55、各类食物中,A碳水化合物胃排空最快56、某有机酸类药物在小肠中吸收良好,主要因为C小肠的有效面积大57、以下关于氯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D棕榈氯霉素有ABC三种晶形和无定型,其中A晶形是有效晶形58、细胞旁路通路的转运屏障是A紧密连接59、消化液中C胆酸盐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60、胃肠道中影响高脂溶性药物透膜吸收的屏障是B不流动水层61、下列关于经皮给药吸收的论述不正确的是C脂溶性药物的软膏剂,应以脂溶性材料为基质,才能更好地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62、关于注射给药正确的表述是C混悬形注射剂可于注射部位形成药物贮库,药物吸收过程较长63、、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有A结合型与游离型存在动态平衡64、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是指D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65、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小66、药物与蛋白结合后,D不能透过胎盘屏障67、5-氟尿嘧啶不同乳剂给药后,转运进入淋巴的量依次为A WOW型、WO型、OW型68、体内细胞对微粒的作用及摄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D膜间作用、吸附、融合、内吞69、以下关于蛋白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结合率越高,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70、以下关于药物向中枢神经系统转运的叙述正确的是B药物的脂溶性越低,向脑内转运越慢71、有关表观分布容积的描述正确的是B指在药物充分分布的假设前提下,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溶解时所需的体液总体积72、当药物与蛋白结合率较大时,则B药物难以透过血管壁向组织分布73、有关药物的组织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当药物对某些组织具有特殊亲和性时,该组织往往起到药物贮库的作用74、一般药物由血向体内各组织器官分布的速度为B肝、肾、肌肉、皮肤、脂肪组织、结缔组织75、药物代谢1相反应不包括D结合反应76、药物在体内以原型不可逆消失的过程,该过程是D排泄77、药物除了肾排泄以外的最主要排泄途径是A胆汁78、可以用来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药物是C 菊粉、79、药物的脂溶性是影响下列哪一步骤的最重要因素C肾小管重吸收80、酸化尿液可能对下列药物中的哪一种肾排泄不利A水杨酸81盐类可从哪一途径排泄(D)A乳汁 B唾液 C肺 D汗腺82分子量增加可能会促进下列过程中的哪一项(B)A肾小球过滤 B胆汁排泄 C重吸收 D肾小管分泌83下列过程中哪一过程不存在竞争抑制(A) A肾小球过滤 B胆汁排泄 C肾小管分泌D肾小管重吸收84肝肠循环发生在哪一排泄中(B)A肾排泄 B胆汁排泄 C乳汁排泄 D肺部排泄85下列药物中哪一种最有可能从肺排泄(A) A乙醚 B青霉素 C磺胺嘧啶 D二甲双胍86最常用的药物动力学模型是(A)A隔室模型 B药动-药效结合模型 C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D统计距模型87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哪一种变化规律(D)A药物排泄随时间的变化 B药物药效随时间的变化C药物毒性随时间的变化 D体内药物随时间的变化88关于药物动力学的叙述,错误的是(A)A药物动力学只能定性地描述药物的体内过程,要达到定量的目标还需很长的路要走B药物动力学在探讨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C药物动力学对指导新药设计、优化给药方案、改进剂型等都发挥了重大作用D药物动力学是采用动力学的原理和数学的处理方法,推测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89反映药物朱云速率快慢的参数是(C)A肾小球滤过率 B肾清除率 C速率常数D分布容积90关于药物生物半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B)A具一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其生物半衰期与剂量有关B代谢快、排泄快的药物,生物半衰期短C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给药途径有关91通常情况下与药理效应关系最为密切的指标是(C)A给药剂量 B尿药浓度 C血药浓度 D唾液中药物浓度92关于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正确的有(B)A表观分布容积最大不能超过总体液 B无生理学意义C表观分布容积是指体内药物的真实容积D可用来评价药物的靶向分布93某药物的组织结合率很高,因此该药物(D)A半衰期长 B半衰期短 C表观分布容积小D 表观分布容积大94某药物口服后肝脏首过作用大,改为机头注射后(D)A半衰期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B半衰期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C半衰期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 D半衰期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95能够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某些特定和程度的是(D)A分布速度常数 B半衰期 C肝清除率 D 表观分布容积96体内药物分析中,最常用的体内样品是(A)A血浆 B尿液 C唾液 D胃97血浆站全血量的比例(D)A20-30% B30-40% C40-50% D50-60% 98常用的去蛋白质的试剂是(C)A醋酸 B冰醋酸 C甲醇 D盐酸99使用唾液作为治疗药物检测样本,应满足的条件是(C)A血浆中药物浓度足够大 B唾液中药物浓度够大C S/P恒定D P/S足够大100下列研究目的中,体内分析使用毛发样品的是(D)A生物利用度 B药物剂量回收 C药物清除率 D体内微量元素测定101当采用液液萃取法测定血浆中碱性药物时,血浆最佳pH是(D)A 4B 6C 8D 10102临床治疗药物检测适宜选用的体内样品是(A)A血清 B尿液 C头发 D心脏103药物体内代谢类型研究适宜选用的体内样品是(B)A血清 B尿液 C头发 D心脏104体内药物分析中最难、最繁琐,而且也最中意的一个环节是(D)A样品的采集 B蛋白质的去除 C样品的分析 D样品的制备105体内药物分析中去除蛋白质的方法为(A)A加入强酸法 B酶水解法 C液液萃取法D化学衍生化法106可作为体内药物浓度可靠指标的是(C)A尿药浓度 B血清药物浓度 C血浆药物浓度 D唾液药物浓度107药理作用强度与下列哪一项最相关(C)A血液浓度 B摄入量 C血液中游离药物的浓度D与蛋白结合药物的浓度108欲提取尿中某一碱性药物,其pKa为7.8,要使99.9%的药物能被有机溶剂提取,尿液pH应调节到(D)A 5.8B 9.8C 4.8以上D 10.8或10.8以上109测定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是应注意什么问题(A)A测定治疗量时的结合率 B采用超滤法测定 C体内外测定相结合D测定高中低浓度的结合率110在去除蛋白的方法中,哪一种方法的上清液偏碱性(A)A溶剂沉淀法 B中性盐析法 C强酸沉淀法 D热凝固法111以下哪项不是液液提取法的优点(C)A低廉的运行成本 B选择性较好 C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D LC-MS测定是被广泛应用112以下哪个不是影响液液提取的因素(D)A水相pH B提取溶剂 C离子强度 D流速113使用溶剂沉淀法中,含药血清或血浆与有机溶剂的比例为(B)时,可将90%以上的蛋白质去除A 1:1B 1:(2~3)C 1:(4~5)D 1:0.5114液液萃取中,挥去提取溶剂的常用方法是直接通入(A)吹干A氮气流 B氦气流 C氢气流 D氧气流115体液样品(如血浆等)通过固相萃取柱的流速每分钟应控制在(C)A 0.1~0.5mLB 0.5~1.0mLC 1.0~2.0mLD 3.0~4.0mL116在较短时间内,在相同条件下,由统一分析人员连续测定所得结果的RSD称为(A)A重复性 B中间精密度 C耐用性 D稳定性117检测限要求的信噪比限度为(C)A 1.5B 2C 3D 10118定量限要求的信噪比限度为(D)A 1.5B 2C 3D 10119定量分析时要求色谱峰分离度应大于(A)A 1.5B 2C 3D 10120定量分析时色谱峰面积的重复性要求RSD(%)不大于(B)A 1.5B 2C 3D 10121.在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过程中,实际生物样品试验主要考察的项目是(D)A.方法的定量限B.方法的检测限C.方法的定量范围 D.代谢产物的干扰122.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计算回归方程时,权重因子一般选用的是(A)A.1/C<sub>i</sub><sup>2</sup>B.1/C<sub>i</sub>C.<sub>i</sub>D.1123.在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过程中,用空白生物基质试验进行验证的指标是(C)A.方法的定量范围 B.方法定量下限 C.方法的特异性 D.方法的精密度124.用于评价样品处理方法将体内样品中待测物从生物介质中提取出来的能力(D)A.准确度 B.精密度 C.QC样品 D.提取回收率125.在分析过程中,对分析方法进行质量监控(C)A.准确度B.精密度C.QC样品D.提取回收率126.是指在确定的分析条件下测得的体内样品浓度与真实浓度的接近程度(A)A.准确度B.精密度C.QC样品D.提取回收率127.常用相对标准差RSD来表示(B)A.纯度B.精密度C.准确度D.相对误差128.相对误差表示(B)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B.误差在测量值所占比例C.最大的测量值与最小的测量值之差D.测量值与均值之差129.在测量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是(D)A.准确度B.精密度C.专属性D.耐用性130.体内样品测定方法要求,建立标准曲线所用浓度至少应为(D)A.2B.3C.4D.6131、在体内药物分析中,定量下限其准确度应在真实浓度的 CA.<15%B.85%~115%C.80%~120%D.<20%132、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准确度一般应在 B A.<15% B.85%~115% C.80%~120% D.<20%133、在体内药物分析中,质控样品测定结果的偏差一般应 AA.<15%B.85%~115%C.80%~120%D.<20%134、在体内药物分析中,质控样品测定结果的低浓度点偏差应 DA.<15%B.85%~115%C.80%~120%D.<20%135、在色谱定量分析中,采用内标法的目的是 CA.提高灵敏度B.改善分离度C改善精密度D增加稳定性136,表示生物介质中药物最低可测度的是AA.检测限B.定量限C.线性范围D.最低检测浓度137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学研究要求考察稳定性,以下内容中哪一项不属于稳定性实验内容 BA.长期贮存稳定性B流动相稳定性C。

体内药物分析问答与论述题

体内药物分析问答与论述题

现代远程教育《体内药物分析》课程学习指导书作者:张楠2007年 6月体内药物分析练习题1、体内药物分析主要与哪几门学科关系密切?2、RIA、FID、ECD、NPD、GC-MS、UV、GC、HPCE、NP-HPLC、RP-HPLC分别函指什么?3、荧光分光光度法的猝灭作用及其影响因素4、比较反相键合相色谱与正相键合相色谱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6、体内药物分析的对象、任务及特点7、如何处理生物样品中蛋白质?8、体内药物分析方法设立与建立的一般步骤9、内标物应具备的条件及选择原则10、气相色谱仪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11、体内药物分析最常用且易获得的分析样品是什么?12、生物样品处理方法选择的一般原则13、手性药物中对映体药效学差异主要表现哪六个方面?14、气相色谱法中检测器有哪几种?15、何谓抗原决定簇?16、生物样品中待测组分浓集的必要性及浓集的两种方法17、体内药物分析方法设立的主要依据18、药物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19、免疫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0、HPCE法的主要分离模式答案1、为人们提供药物在体内的更多信息即了解药物在体内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获得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各种参数、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代谢的方式和途径等信息;为新药的研制、生产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作出科学估计和评价;为相关学科提供信息和手段如:药物动力学、生物药剂学、临床药物治疗学、临床药理学。

2、放射免疫分析、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氮磷检测器、气相-质谱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3、由于荧光性分子相互碰撞以及与其它物质的作用,有时会显著地减弱荧光发射强度,这种现象叫荧光地猝灭作用。

影响的因素:浓度猝灭、磁性离子猝灭、温度猝灭、溶剂的影响重原子效应4、在反相色谱中流动相得极性大于固定相得极性.洗脱次序为极性大得组分先洗脱,极性小得组分后洗脱。

正相键合相色谱中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的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E: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就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将液体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吸附,与样品的基体和干扰化合物分离,然后再用洗脱液洗脱或加热解吸附,达到分离和富集目标化合物的目的。

1、简述体内药物分析的对象及特点
体内药分的对象:人体和动物体液、组织、器官、排泄物
特点:(1)样品量少,不易重新获得
(2)样品复杂,干扰杂质多
(3)供临床用药监护的检测分析方法要求简便、快速、准确,以便迅速为临床提供设计合理的用药方案及中毒解救措施。

(4)实验室拥有多种仪器设备,可进行多项分析工作。

(5)工作量大,测定数据的处理和阐明有时不太容易。

需相关学科参与.
2、简述血浆中游离型药物浓度测定的方法?
平衡透析法、超滤法(UF)、超速离心法和凝胶过滤法
3、常见的生物样品有哪些?简述常用的去除蛋白质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样品有:血液,尿液,唾液,组织,毛发。

去除蛋白质的方法:(1)加入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加入水溶性的有机溶剂;可使蛋白质的分子内及分子间的氢键发生变化而使蛋白质凝聚,使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释放出来。

常用的水溶性有机溶剂有:乙腈、甲醇、乙醇、丙醇、丙酮、四氢呋喃等。

(2)加入中性盐加入中性盐,使溶液的离子强度发生变化。

中性盐能将与蛋白质水合的水置换出来,从而使蛋白质脱水而沉淀。

常用的中性盐有:饱和硫酸铵、硫酸钠、镁盐、磷酸盐及枸橼酸盐等。

(3)加入强酸当pH低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蛋白质以阳离子形式存在。

此时加入强酸,可与蛋白质阳离子形成不溶住盐而沉淀。

常用的强酸有:10%三氯醋酸、6%高氯酸、硫酸-钨酸混合液及5%偏磷酸等。

(4)加入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当pH高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金属阳离子与蛋白质分子中带阴电荷的羧基形成不溶性盐而沉淀。

常用的沉淀剂有CuSO4-NaWO4、ZnSO4-NaOH等(5)酶解法在测定一些酸不稳定及蛋白结合牢的药物时,常需用酶解法。

最常用的酶是蛋白水解酶中的枯草菌溶素。

4,生物样品预处理的目的是什么?应考虑哪些问题?
目的:(1)使药物从缀合物及结合物中释放。

(2)纯化与富集样品(3)满足测定方法对分析样品的要求。

(4)保护仪器性能,改善分析条件
主要应考虑下列问题:(1)生物样品的种类(2)被测定药物的结构、理化及药理性质、存在形式、浓度范围(3)药物测定的目的(4)样品预处理与分析技术的关系
5,用液液萃取发提取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时,应考虑那些影响因素?
要考虑所选有机溶剂的特性、有机溶剂相和水相的体积及水相的pH值等。

对所选用的有机溶剂,要求对被测组分的溶解度大:沸点低,易于浓集、挥散;与水不相混溶以及无毒、化学稳定、不易乳化等。

最常用的溶剂是乙醚和氯仿等。

提取时所用的有机溶剂要适量。

一般有机相与水相(体液样品)容积比为1:1或2:1。

根据被测药物的性质及方法需要,可从实验中考察其用量与测定响应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有机溶剂的最佳用量。

PH 的影响在溶剂提取中十分重要。

水相的pH随药物的理化性质的不同而异,但生物样品一般多在碱性下提取。

这是因为多数药物是亲脂性的碱性物质,而生物样品中的内源性物质多是酸性的,一般不含脂溶性碱性物质,所以在碱性下用有机溶剂提取时内源性杂质不会被提取出来。

6,固相萃取法的洗脱方式有哪两种?以亲脂性固相萃取柱为例,简述操作过程。

一种是药物比干扰物质与固定相之间的亲和力更强,因而在用冲洗溶剂洗去干扰物时药物被保留,然后用一种对药物亲和力更强的溶剂洗脱药物。

另一种干扰物质较药物与固定相之间
的亲和力更强,则药物被直接洗脱,干扰物质被保留在萃取柱上。

操作步骤:1吸附柱的选择:据检测量大小、待检物质理化性质。

2活化填料:采用甲醇活化,有利于吸附剂和目标物质相互作用,提高回收率,还能起到除杂作用。

3进样:使样品流经吸附柱进行吸附。

4冲洗:用水或者是适当的缓冲溶液对吸附柱进行冲洗,将杂质冲洗掉。

5洗脱:选择适当的洗脱剂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然后进行浓缩检验或者是直接在线检验
7.以色谱法为例,简述色谱条件优化时可进行哪些试验?
(1)试剂与溶剂试验。

照拟定的分析方法进行衍生化反应,萃取分离等样品预处理(反应试剂,衍生化试剂,萃取溶剂等)后,进样分析以考察反应试剂对测定的干扰。

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萃取方法或萃取条件,甚至检测器类型。

使空白试剂信号不干扰药物的测定(如R >1.5)。

本步骤主要考察需经化学反应的预处理过程,若预处理过程仅为生物样品的提取分离,则可不进行该步骤,直接进行空白生物基质试验。

(2)空白生物介质试验。

取空白生物介质,如空白血浆,按照拟定的生物样品预处理与样品分析方法操作。

考察生物介质中内源性物质对测定的干扰,在待测药物(或特定的活性代谢物、内标物质等)的“信号窗”内不应出现内源性物质信号。

(3)质控样品试验。

取空白生物基质,加入待测药物制成标准样品和质控样品,照“生物介质试验”项下方法试验,建立分析方法的定量范围与标准曲线,并进行方法的精密度与准确度、灵敏度、药物的萃取回收率等各项技术指标的评估。

同时进一步考察待测药物(或内标物)与内源性物质(或其它药物)的分离情况。

8.生物样品分析中标准曲线建立的一般步骤(以色谱法为例)
步骤:(1)标准系列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待测药物的标准物质适量,用甲醇或其他适宜溶剂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一定浓度的标准贮备液,冰箱保存备用;精密量取标准贮备液适量,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定量稀释制成系列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的浓度以标准样品中药物浓度的10~50倍为宜,加入量为标准样品总体积的2%~10%。

若为难溶性药物,可使用有机溶剂或适当降低溶液浓度,但应除去溶剂后再加入生物基质,否则,在实际样品测定时应加入等体积的溶剂并涡旋混匀,以抵消溶剂的影响。

线性模式的标准曲线至少应包含6个浓度点(不包括零点,即空白)。

(2)内标溶液的制备。

设定最高浓度为100,最低浓度为1(个体差异),内标溶液的浓度一般选择与标准系列溶液的中间浓度相当。

如:某标准溶液5、10、20、40、80、160、320μg/ml,则内标的浓度应配制成40μg/ml3.
(3)标准系列标准样品的制备。

取空白生物基质(如血浆),加入标准系列溶液适量,涡旋混匀。

为防止在标准溶液加入及涡旋混合时造成的损失:①先加入标准溶液②再加入空白生物基质③涡旋混匀实验中的注意事项:①标准模拟生物样品的最高浓度应高于生物体用药后的达峰浓度,最低浓度应低于最高浓度的10%~5%。

②应先在离心试管中加入标准溶液,再加入空白生物基质后混悬。

③标准溶液加入到试管中后,应先挥干溶剂再加入空白生物基质。

(4)标准曲线的绘制。

以待测药物的检测响应(如色谱峰面积或峰高)或与内标物质的检测响应的比值(内标法)(因变量,y)对模拟血药浓度(自变量,x)求得回归方程(y=a+bx)及其相关系数(γ)。

在一组由至少7个浓度(不包括零点)构成的标准曲线中,至多可有2个浓度点数据,可予剔除。

但应有确切原因,如:(1)样品处理有损失;(2)色谱图有问题;(3)显著偏离标准曲线。

其余应有至少5个浓度点在标准曲线上。

9.萃取回收率能否说明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