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写话《小兔子过河》教学设计(葛金玲)
《小兔过河》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小兔过河》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小兔过河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故事,教育幼儿要勇敢、聪明,善于解决问题。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能够讲述小兔过河的过程。
难点:让幼儿通过图片和引导,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的小兔过河的故事。
三、教学准备:1. 小兔过河的故事课件或图片。
2. 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或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小兔过河的故事情节。
2. 讲述故事:讲述小兔过河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小兔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讨论:提问幼儿,让幼儿讲述小兔过河的过程,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4. 创作:发给幼儿画纸和画笔,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的小兔过河的故事。
5.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故事。
五、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复述小兔过河的故事,并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兔过河的故事。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估幼儿在创作自己的小兔过河故事时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复述故事和创作故事的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小兔过河的角色扮演,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小兔过河的过程。
2.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小兔过河故事创作,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有趣的故事。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理解程度,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有趣,以及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等方面。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反馈:将教学课件、故事文本和作业要求发送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给予支持和指导。
十、教学改进:根据教学评价和反思的结果,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进,例如增加故事的互动性,引入更多的游戏元素,或者调整作业的要求,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小兔过河教案

小兔过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兔过河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2. 培养学生阅读和讲故事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小兔过河的故事书籍或故事片。
2. 画有河流和其他环境要素的教具。
3. 课堂展示板和标签。
4. 分组卡片。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 利用教具或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小兔过河的故事情节,并逐一提及关键角色。
2. 讲故事(10分钟)- 在课堂展示板上使用图片或关键词逐步呈现小兔过河的故事情节。
- 引导学生参与讲故事的过程,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场景和角色。
3. 合作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掌握一个场景或角色。
- 学生们讨论并准备展示自己掌握的内容。
-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并分享。
4. 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要传达的教育意义,例如勇气、团队合作等。
第二课时1. 团队合作活动(10分钟)- 将学生分为两个队伍,每个队伍站在一侧的河岸。
- 在河流中放置数个教具,例如木块或纸板。
- 按照小兔过河的故事情节,要求学生通过搭建"桥梁"让小兔安全过河。
- 鼓励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并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2. 分析与总结(10分钟)- 学生回顾团队合作活动的过程,并与小组成员分享他们的经验。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激发他们思考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3. 小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学生们在活动中展现的团队合作与问题解决能力。
-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能力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讲故事和分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考察学生在团队合作活动中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3. 评估学生对小兔过河故事情节和教育意义的理解程度。
五、教后反思1. 总结学生的研究收获和活动中的问题。
2. 考虑如何改进教学过程和活动设置。
3. 为下一节课的延伸教学做好准备。
小兔过河教案

小兔过河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故事《小兔过河》,帮助学生了解小兔过河和过马路的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小兔的经历,培养学生的勇敢、自信和自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过马路的安全意识。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小兔过河》的图片,红绿灯模型。
2. 材料准备:学生参与实践过马路的安全指导。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用图片展示故事《小兔过河》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导入新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于过马路的认知程度。
3. 呈现故事:教师用图片或手势配合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小兔过河》故事。
4. 故事讲解:教师在讲解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小兔是如何解决过河问题的。
重点引导学生注意过马路的安全问题和规则。
5.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为小兔和过路人两组,由一名学生扮演小兔,另一名学生扮演过路人。
小兔需要提前观察过往车辆和红绿灯的颜色,合适的时机过马路。
过路人需要守纪律,不干扰小兔的观察和过马路。
学生根据角色扮演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讨论和解决。
6. 安全指导:教师通过举例、图片展示和实践指导的方式,详细说明过马路的安全规则和方法。
包括等红绿灯、寻找人行横道、观察路况等方面的内容。
7. 小结归纳:教师让学生结合故事和实践经验,总结过马路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规则。
五、教学反思通过讲故事和实践指导的方式,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过马路的安全问题。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学生能够亲身体验过马路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和纠正学生的行为,保证教学过程的安全性和秩序性。
在教学结束后,可以进行小结和总结,加深学生对于过马路安全规则的记忆和理解。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兔过河》看图讲述活动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兔过河》看图讲述活动1. 活动目标•能通过图片理解故事情节,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表述物品颜色、形状、大小等基础语言知识与能力。
•培养幼儿观察力与思考能力,提高幼儿合作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准备•准备教具:幼儿故事书《小兔过河》。
•准备教材:关于小兔过河的图片。
•准备卡片,还魂草(地星)、船、大蘑菇、垂钓竿等物品。
3. 活动流程第一步:导入1.给孩子们介绍故事中的人物及场景,并询问孩子们是否有读过这本书。
2.引导孩子们通过图片分析故事的情节,展开话题,鼓励孩子们自由发言。
第二步:讲述1.运用图片技术,将故事情节讲述清晰,生动,真实。
2.运用色彩搭配,体现场景、人物、情绪等元素的表现。
3.通过对元素的描绘,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构建事件发展的线索。
第三步:练习1.演示物品卡片:蘑菇卡、草卡、船卡、竿卡等。
2.让幼儿自由选取自己心仪的卡片。
3.分组讲述和展示各自的卡片物品,并描述物品的特点、用途等内容。
第四步:巩固1.让幼儿听一遍故事、看一遍图片,也许有新的想法。
2.在看的过程中,有特别想法的幼儿可以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得老师的指导。
3.再次让幼儿用刚刚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表达能力,描述故事中的元素。
4. 教学评价与讲解1.鼓励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描述对故事的理解。
2.学生表达和发散能力的提高,及时做出评价,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的认识和理解。
3.鼓励幼儿高度参与和配合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和配合能力。
4.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幼儿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5. 教学评估1.通过评估幼儿的表达能力、思维逻辑、合作精神等因素,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2.基于实际效果,及时修正教学方案,对孩子们的成长做出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6. 参考资料教育部,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021. 幼儿语言和认知发展指数标准. 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
《小兔过河》看图写话教学设计

(封面)《小兔过河》看图写话教学设计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看图,看懂图意,展开合理的想象,会用正确流利的句子清楚表达图意。
2、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并在写话中运用阅读和生活中积累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根据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并会用正确流利的句子清楚表达图意。
课前热身:看图猜字。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刚才你是怎样猜出字谜的?(板书:看、想)2、养成边看边想的好习惯,对我们的学习可有帮助啦。
今天我们就边看边想,学习写话。
(板书:小兔过河)3、我们学过很多看图的方法,谁还记得?(课件出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从人到景……)二、看懂图意。
电脑出示图片1、那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仔细观察这幅图,(出示图画,稍停顿,给学生预留观察的时间)2、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看到了谁在干什么?3、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幅图画就是告诉我们大象背着小白兔过河采蘑菇。
4、如果我们能给这个句子加上时间、地点,就更具体了。
出示句式:,在,背着。
(时间)(地点)(谁)(谁)(干什么)谁来试试?三、编故事。
过渡: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这么短的时间就看懂这幅图的意思了。
现在我们仔细地再来观察这幅图,把图上的内容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好吗?(一)看图,了解故事梗概。
1、了解图画故事主要意思。
师:好,那我们就开始编故事了。
在编故事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故事会具体一点:想想大象为什么要背小白兔过河?他们是怎样过河的?结果怎样?(板书:为什么过河怎样过河结果怎样)2、学生自由说图意。
(二)看图,指导编故事过程。
电脑出示图片(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仔细观察,展开想象,看谁把故事变得更生动!1、想象故事起因:大象为什么要背小白兔过河?。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兔过河》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兔过河》第一章:主题活动导入1.1 活动目的: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2 活动准备:准备一张小兔图片和一张河流图片。
准备一些小动物的玩具,如小鱼、小鸟、小鸭等。
1.3 活动过程:向幼儿展示小兔图片和河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小兔和河流的特点。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见过的小动物过河的经历。
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小兔过河的情景。
1.4 活动延伸:邀请幼儿用画笔和颜料绘制小兔过河的场景。
让幼儿角色扮演小兔过河的故事,并表演给其他幼儿观看。
第二章:故事分享与讨论2.1 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2 活动准备:准备一本关于小兔过河的故事书。
2.3 活动过程:阅读故事书《小兔过河》给幼儿听,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2.4 活动延伸:邀请幼儿用画笔和颜料绘制故事中的场景。
让幼儿角色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并表演给其他幼儿观看。
第三章:游戏活动3.1 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2 活动准备:准备一些小动物的玩具,如小兔、小鱼、小鸟等。
准备一个河流的模型或者用绳子摆成河流的形状。
3.3 活动过程: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河流模型。
每个小组的任务是帮助小动物们过河,只能通过河流模型。
引导幼儿合作使用玩具小动物通过河流模型,注意不要让小动物掉入河流中。
3.4 活动延伸: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体验和感受。
让幼儿尝试创造自己的游戏规则,并与其他幼儿分享和玩耍。
第四章:手工制作4.1 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细节处理能力。
4.2 活动准备:准备一些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4.3 活动过程:向幼儿展示如何制作小兔过河的手工制品,如小兔、河流、小桥等。
引导幼儿按照示例,使用彩纸、剪刀和胶水制作自己的小兔过河手工制品。
大班语言活动小兔过河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小兔过河》教案一、活动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能够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小动物过河的情景。
3. 学会换位思考,懂得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片。
2. 河岸、小动物手偶。
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河岸和小动物手偶,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思考小兔为什么过河困难,以及其他小动物是如何帮助小兔过河的。
3. 分组讨论:请幼儿分组讨论,如果自己是故事中的小动物,会如何帮助小兔过河。
4. 创作环节:请幼儿用画笔、彩泥等材料创作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过河的情景。
5. 展示分享: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想法。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鼓励幼儿在家讲述故事,并创作小动物过河的情景。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班级环境中,供全体幼儿欣赏。
五、活动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引导幼儿思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在创作环节,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给予鼓励和支持,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活动。
3.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幼儿的帮助他人的意识。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故事情节,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 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小动物过河的情景。
难点:1. 学会换位思考,懂得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2. 使用恰当的词语和表情表现故事情节。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故事课件、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换位思考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河岸和小动物手偶,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思考小兔为什么过河困难,以及其他小动物是如何帮助小兔过河的。
幼儿园《小兔过河》教案

幼儿园《小兔过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小兔过河的基本情节;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小兔过河三、教学步骤1. 导入1.引出本次教学的主题及背景;2.向孩子们介绍故事的主人公;3.跟孩子们互动询问一些开放性问题,比如:“小兔最开始在做什么?”等。
2. 导入课文1.教师口述或朗读小兔过河故事;2.引导孩子们参与进来,比如询问孩子们故事的情节、角色、场景等方面;3.给孩子们讲述故事中的重要情节。
3. 情感教育1.引导孩子们思考本故事中的情感素材,例如:小兔的勇气、毅力、坚持不懈等;2.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小兔过河中的情感的感受;3.谈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意义和团队精神。
4. 再现故事情节1.分小组让孩子们通过一些小游戏创造类拟真场景,比如凑成“小兔家”、“小河流”等;2.通过孩子们的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再现小兔过河中的情节;3.引导孩子们体验小兔越过重重困难的心路历程,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结束及课后提示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再提醒孩子们小兔的勇气和毅力值得肯定;2.提示孩子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用小兔的故事一样勇敢成长;3.课后通过朗读故事或者动手做一些主题相关的手工,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重点1.学习小兔过河的基本情节;2.完成情境模拟,再现故事情节;3.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团队精神。
五、教学难点1.引导孩子们在情感方面有所体验和感悟;2.学习小兔过河的基本情节,并进行情境模拟。
六、教学评估1.评估孩子们对小兔过河故事的掌握情况;2.评估孩子们在模拟故事情节时的表现;3.评估孩子们在课堂互动合作中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兔子过河》看图写话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刚才你是怎样猜出字谜的?(板书:看、想)
2、养成边看边想的好习惯,对我们的学习可有帮助啦。
今天我们就边看边想,学习写话。
(板书:看图写话)
3、我们学过很多看图的方法,谁还记得?
(课件出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从人到景……)
二、看懂图意。
1、那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仔细观察这幅图,(出示图画,稍停顿,给学生预留观察的时间)
2、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看到了谁在干什么?
3、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幅图画就是告诉我们大象背着小白兔过河采蘑菇。
(简笔画板书:)
4、如果我们能给这个句子加上时间、地点,就更具体了。
出示句式:
,在,背着。
(时间)(地点)(谁)(谁)(干什么)
谁来试试?
三、编故事。
过渡: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这么短的时间就看懂这幅图的意思了。
现在我们仔细地再来观察这幅图,把图上的内容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好吗?(一)看图,了解故事梗概。
1、了解图画故事主要意思。
师:好,那我们就开始编故事了。
在编故事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故事会具体一点:想想大象为什么要背小白兔过河?他们是怎样过河的?结果怎样?(板书:为什么过河怎样过河结果怎样)
2、学生自由说图意。
(二)看图,指导编故事过程。
(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仔细观察,展开想象,看谁把故事变得更生动!1、想象故事起因:大象为什么要背小白兔过河?
(1)创设情境,说心理活动。
现在,你们都是小白兔,老师想采访一下你们,小白兔,看到河对岸那又香又嫩的蘑菇,却采不到,请问你现在心里感觉怎样啊?
(2)学生练习说。
2、想象故事经过:他们怎样过去采蘑菇呢?
(过渡)小白兔正着急的时候,大象伯伯出现了,猜猜小白兔会对大象说什么?大象又会说什么呢?
(1)角色扮演,想象对话:
师:我们来当当小演员吧!女同学扮演小白兔,男同学扮演大象伯伯,
小白兔说:“?”
大象伯伯说:“。
”
(同位练习说、表演说、自由带动作说)
(2)进入角色,想象动作:
师:大象好高啊!小白兔那么矮小,它是怎样坐到大象的背上的?它还会有什么办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蹲下、跳、卷、坐)
师:嗯,你们就像小白兔一样聪明,办法真多!现在挑你喜欢的一种,同桌之间说说吧!
(3)观察画面,详细描述:
师:可以过河去啦!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看看小白兔坐在大象的背上有什么表情、动作?
句式训练:
小白兔稳稳当当地坐在大象的背上,一边,一边。
小白兔稳稳当当地坐在大象的背上,一手,一手。
师:谁能把小白兔的表情和动作连起来说说?(自由说指名说)
3、想象故事结果:他们能采到蘑菇吗?
(过渡)小白兔终于如愿以偿,坐在大象的背上高兴地一边摇着篮子,一边唱着歌儿,过河了。
结果会怎样?谁来说说?它们又会说什么呢?
句式训练:
小白兔说:“?”
大象伯伯说:“。
”
(同桌练习说,指名说)
(三)看图,练习完整说故事。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图画,展开想象,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整个过程都编出来了。
你们真棒!等会可要挑战一下自己说故事了。
1、出示“好词”。
师:老师送给你们一份礼物——“智慧树”。
(出示贴有词语的小树)同学们看看树上有什么“宝贝”?(学生读词语)
2、练习说故事。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看着图画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完整的说一说吧!说的时候可以用上“智慧树”上的词语,当然,也可以用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
(自由说、指名说、老师说)
四、写故事
(过渡)同学们,这个故事有意思吧?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笔来,把这个故事写下来,看哪个小作家最棒!(板书:写)
1、提示写话要点: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老师说写话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吗?
(课件出示:开头空两格,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尝试运用好词好句。
)
2、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