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2019年中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及比重word资料7页
new 产业结构

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 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
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不断下降 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不断下降 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不断
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 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下 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降 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工业园区占GDP产值(53.2% 工业园区占我区面积(16.7%)
剑 杆 机
生物医药 产业区
我国农业生产还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农业生产还存在哪些问题?
美国还出口35亿美元的鱼及鱼 美国还出口 亿美元的鱼及鱼 产品居世界第1位 产品居世界第 位
请你为我国的农业发展献计献策
美国发展优质农业 农业生产全部实行机械化和自动化
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
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不断下降 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下降 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生物医药 产业区 电子信息 产业区
现代纺织及新 材料产业区
精密机械及汽车 零部件产业区
剑杆机
有梭机 用有梭机织布每人只 能负责4台 用剑杆机织布每人 可以管理12台
为什么只占我区土地面积16. 为什么只占我区土地面积16.7%工业园 16 区却创造了占我区GDP53. 的价值? GDP53 区却创造了占我区GDP53.2%的价值?
电子信息产业 区
有梭机
现代纺织及新材 料产业区 精密机械及汽车 零部件产业区
第三产业增加值(1952年至2016年)

44.61 44.02 47.42 54.11 62.33 72.54 96.79 138.27 163.24 187.09 241.45 277.39 301.86 442.29 584.57 712.08 1008.46 1200.1 1336.83 1561.34 1786.94 1941.21 2146.26 2400.13 2724.75 3126.06 3664.83 4195.72 4792.59 5548.11 6616.07 6957.05 7711.99 8565.39 9536.92 10228.26 11158.5 12154
注:Excel表格,可对数据进行修改编辑,并进行图表分析!
指标名称 单位 频率 来源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第三产业增加值: 合计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195.1 254.8 257 269.1 306.4 324.8 382.8 446.9 476.8 397.7 345.1 337.9 391.6 474.4 471 472 475.2 531 568.3 600.6 633.3 668.3 682.7 689.6 675.5 790 905.1 916.1 1023.4 1121.1 1214 1397 1858.1 2670.7 3096.9 3696.2 4741.8 5650.6 6111.4 7587 9668.9 12312.6 16712.5 20641.9 24107.2 27903.8 31558.3 34934.5 39897.9 45700 51421.7 57754.4 66648.9 77427.8 91759.7 115810.7 136805.8 154747.9 182038 216098.6 244821.9 277959.3 308058.6 346149.7 384221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交通运输、仓储和 邮电通信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29 35 38 39 46 49 71 94 104 69.2 57.4 55 58.4 77.4 85.1 72.3 70.5 84.9 100.2 108.4 118 125.5 126.1 141.6 139.6 156.9 182 193.7 213.4 220.8 246.9 275 338.6 421.8 499 568.5 685.9 812.9 1167.2 1420.5 1689.2 2174.3 2788.2 3244.7 3782.6 4149.1 4661.5 5175.9 6161.9 6871.3 7494.3 7914.8 9306.5 10668.8 12186.3 14605.1 16367.6 16522.4 18783.6 21842 23763.2 26042.7 28500.9 30487.8 33355.3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交通运输、仓储及 邮政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29 35 38 39 46 49 71 94 104 69.2 57.4 55 58.4 77.4 85.1 72.3 70.5 84.9 100.2 108.4 118 125.5 126.1 141.6 139.6 156.9 182 193.7 213.4 220.8 246.9 275 338.6 421.8 499 568.5 685.9 812.9 1167.2 1420.5 1689.2 2174.3 2788.2 3244.7 3782.6 4149.1 4661.5 5175.9 6161.9 6871.3 7494.3 7914.8 9306.5 10668.8 12186.3 14605.1 16367.6 16522.4 18783.6 21842 23763.2 26042.7 28500.9 30487.8 33355.3 第三产业增加值: 批发和零售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第三产业增加值: 住宿和餐饮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第三产业增加值: 金融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第三产业增加值: 房地产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第三产业增加值: 其他服务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中国历年GDP数据

中国历年GDP数据历年主要GDP指标(基于现价;GDP:百万元;人均GDP:元)年份GDP(本币) GDP(美元) 增长率(%) 人均GDP(本币)人均GDP(美元) 人均GDP增长率(%)2010 39,798,315 5,879,063 10.3 29,748 4,394 (N) 2009 34,090,281 4,990,526 9.2 25,605 3,748 8.6 2008 31,404,543 4,521,827 9.6 23,708 3,414 9.1 2007 26,581,031 3,495,664 14.2 20,169 2,652 13.6 2006 21,631,443 2,713,495 12.7 16,500 2,070 12.0 2005 18,493,737 2,257,619 11.3 14,185 1,732 10.7 2004 15,987,834 1,931,644 10.1 12,336 1,490 9.4 2003 13,582,276 1,640,966 10.0 10,542 1,274 9.3 2002 12,033,269 1,453,820 9.1 9,398 1,135 8.4 2001 10,965,517 1,324,818 8.3 8,622 1,042 7.5 2000 9,921,455 1,198,475 8.4 7,858 949 7.6 1999 8,967,705 1,083,279 7.6 7,159 865 6.7 1998 8,440,228 1,019,462 7.8 6,796 821 6.8 1997 7,897,304 952,653 9.3 6,420 774 8.21996 7,117,659 856,085 10.0 5,846 703 8.91995 6,079,373 727,981 10.9 5,046 604 9.71994 4,819,786 559,224 13.1 4,044 469 11.81993 3,533,392 613,223 14.0 2,998 520 12.71992 2,692,348 488,222 14.2 2,311 419 12.81991 2,178,150 409,173 9.2 1,893 356 7.71990 1,866,782 390,279 3.8 1,644 344 2.3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9日现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地区的常住人口[2]有关数据公布如下:第一产业是指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
数说七十年辉煌经济成就

龙源期刊网
数说七十年辉煌经济成就
作者:
来源:《今日中学生·初一版》2019年第10期
从1949年到2019年,70年岁月流金,中国已经彻底摆脱了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就让我们通过一组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来看看中国70年来经济上的不凡成就。
175倍
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90万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比重接近16%。
扣除价格变动因素计算起来,2018年比1952年增长175倍,年均增长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国内经济基础极为薄弱。
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
元人民币。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
1986年国内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2000年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2010年达到41万亿元人民币,超过日本并连年稳居世界第二。
52%
这是2018年我国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1952年,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0.5%、20.8%和28.7%,农业占比较高,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薄弱。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发展趋于均衡。
2012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5.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2018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7.2%、40.7%和52.2%,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4.6万亿
201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6万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223倍,连续两年居世界首位;服务进出口总额7919亿美元,比1982年增长168倍,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历年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统计 中国历年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5.3
40.0
3.7
1.9
-0.5
2003
36.1
3.6
68.8
6.9
-4.9
-0.5
2004
42.9
4.3
62.0
6.3
-4.9
1.2
2005
56.8
6.5
33.1
3.8
10.1
1.8
2006
43.2
5.5
42.5
5.4
14.3
1.1
2007
47.9
6.8
44.2
6.3
7.9
0.3
2008
44.0
66.7
7.8
-5.4
-0.2
1979
84.0
6.4
19.2
1.5
-3.2
0.1
1980
78.1
6.1
20.1
1.6
1.8
0.6
1981
89.4
4.6
-1.7
-0.1
12.3
1.9
1982
56.7
5.1
22.6
2.0
20.7
-0.9
1983
75.0
8.1
33.0
3.6
-8.0
-1.6
1984
69.3
8.1
1.2
63.2
9.0
28.7
3.9
1993
7.6
1.1
64.4
8.9
28.0
3.6
1994
6.3
0.8
66.3
8.6
27.4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016MACR0ECONOMY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生活福祉持续增逬,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逬度符合预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比上年增长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467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386165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534233亿元,增长6.9%。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39%。
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31.2%,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11.0%o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比上年增长5.7%。
国民总收入988458亿元,比上年增长6.2%。
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6%。
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5009元/人,比上年提高6.2%。
2015-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201620152018%■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15-2019年三类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400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
27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辉煌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强国与民富齐头并进
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率
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952-2019年城乡居民存款储蓄余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存款储蓄余额增长
“十一五”我国城乡居民存款储蓄余额与增长速度
2019年我国城乡居民存款储蓄余额
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存款储蓄余额
2019年我国城乡居民存款储蓄余额
人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1978-201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2019-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增长率
2019-2019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增长率
1978-2019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
1950-2019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对比
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比例结构图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成就辉煌
经济平稳高速增长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952-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2019-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2019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9年GDP排名前十的国家
主要年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位次
数据来源:中国资讯行统计数据库
1952-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增长率
国内市场空前繁荣 社会商品极大丰富
1952年—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
2019年—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
2019年-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
全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1中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研究——探讨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化化的关系郝成磊 20130202015 产业经济学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外汇储备、外贸出口额由1978年的全球排名38、30上升到2011年的全球第一;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548.20亿元飙升至2011年的79646.65亿元,增加了24.44倍;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年均增9.62%,远远大于同期的世界经济平均增长水平约为2.5%。
特别是在2000——2010年这一段长达11年的时间里,国内生产总值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0%以上。
经济总量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城镇化水平的变化。
本文通过分析全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研究我国在1978年到2012年期间,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为当前国内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推进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1978年——2012年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一)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变要受经济增长阶段的影响判断不同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所处的阶段,对于把握产业结构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
判断经济增长阶段的主要指标有三个:1.人均收入水平。
人均收入水平是最重要的综合指标。
2.产业结构GDP 比例。
3.就业结构。
2(二)中国产业结构转变受到国内具体条件的影响1.较高速度的增长和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仍将并存。
2.多层面多档次的需求旺盛。
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很大,不同企业使用的设备和产品的技术档次差距很大,不同地区的收入水平和基础设施 建设状况差距很大,这种差距为各类产业的生产和服务提供了客观的市场条件。
3.就业压力很大。
在这16年中,有近2亿劳动力要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每年需要转移1000万人以上.再加上随着工业结构的升级,工业中就业人数的增长会明显慢于工业产值的增长,工业中吸收农业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就业的压力十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