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技能考核(四大穿刺)评分标准

临床医生技能考核(四大穿刺)评分标准
临床医生技能考核(四大穿刺)评分标准

一、病史采集评分标准年级:专业:姓名:

二、病历书写评分表年级:专业:姓名:

三、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年级:专业:姓名:

七、腹膜腔穿刺术评分标准年级:专业:姓名:

八、外科换药评分标准年级:专业:姓名:

骨髓穿刺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科室:姓名:成绩:监考老师:日期:项目评分标准分值扣分及原因适应症(8分) 1.抽取骨髓液,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等的检查。2.用于了解某些各2分恶性肿瘤是否存在骨髓转移。3.用于病原微生物的监测。 4.紧急情况下作为液体输注途径。 禁忌症(6分) 1.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或出血性疾病活动性出血时。2.血小板各2分重度减低伴显著出血倾向时。3.穿刺部位皮肤、皮下组织感染。 准备(28分)医生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帽子。 3分患儿准备:向患儿家长讲明穿刺的目的、必要性,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常见并发症,并签知情同意书。查“凝血四项”。术前测血压、脉搏。 6分用物准备:骨髓穿刺包、无菌手套、注射器、利多卡因、载玻片、推片、持物钳、砂轮、碘酒、棉签。 5分穿刺点部位: 1.髂前上棘穿刺点:髂前上棘后1~2cm处。

2分 2.髂后上棘穿刺点: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 2分 3.胸骨穿刺点:胸骨柄、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隙的部位. 2分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消毒局部皮肤3遍,直径 15cm。 2分麻醉:铺无菌洞巾;术者与助手核对麻药无误;用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3ml;左手拇指、食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皮肤、皮下和骨膜麻醉。 6分骨髓穿刺(42分) 1.穿刺:操作者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髓穿刺针与骨面垂直刺入。当穿刺针针尖接触坚硬的骨质后,沿穿刺针的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穿刺针,并向前推进,缓缓刺入骨质. 10分 2.抽取骨髓液: 拔出穿刺针针芯,接上干燥的20ml注射器,用适当的力量抽取骨髓液,抽取的骨髓液一般为0.1~0.2ml。 10分 3.涂片:将20ml注射器水平移至载玻片上方,迅速将骨髓液滴在载玻片上,助手立即制备骨髓液涂片数张。 8分 4.加压固定: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加压固定。

四大穿刺操作 适应症禁忌症

四大穿刺操作适应症禁忌症 1、胸穿:适应症:(3)明确胸腔积液的性质;穿刺抽液或抽气减压;胸腔穿刺给药。禁忌症:(4)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极度衰弱不能配合的病人;剧烈咳嗽难以定位者;穿刺点局部皮肤有炎症;血友病患者。 【肩胛线或腋后线7~8肋间,腋中线6~7肋间,腋前线5肋间。首次600,以后<1000,诊断性50~100】 2、腹穿:适应症(3)明确腹腔积液的性质;穿刺抽液减轻腹胀呼吸困难症状;腹腔穿刺注药。禁忌症(3):肝性脑病前兆者;结核性腹膜炎有粘连性包块者;非腹腔积液患者(包括巨大卵巢囊肿等)。 【先排尿,量腹围测血压,取左髂前伤棘于脐连线外中1/3交点处,脐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1cm,偏左或偏右1.5cm,或者取脐水平线于腋前线,腋中线延长线的交点处。错位进针,20~100送检,3000~4000,】 3、骨穿:适应症:(3)各种白血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鉴别诊断,骨髓培养及涂片找寄生虫;不明原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增多或减少及形态学异常。禁忌症(2):血友病患者;穿刺点局部皮肤有炎症。 【髂前上棘后上方1~2cm处,髂后上棘,胸骨柄,腰椎棘突。1~1.5cm,干燥注射器0.1~0.2ml,涂片6~8张,骨髓培养2~3ml】 4、腰穿:适应症:(3)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脑血管意外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肿瘤性疾病的诊断跟治疗。禁忌症(3):颅内压升高者;穿刺点有炎症者;休克、衰竭或者濒死者。 【髂后上棘连线于后正中线交点,即第3、4腰椎棘突间隙,或者上一或者下一椎间隙,成人4~6cm,小儿2~3cm,正常侧卧位压力70~18.mmhg或者40~50滴/分,去枕平卧4~6小时】 5、导尿术:适应症(4):尿潴留;留置尿管或计每小时尿量变化;留尿做细菌培养;盆腔手术前准备,膀胱造影测压及探测尿道有无狭窄。 【0.5%碘伏或者0.1%洗必泰,14号导管,男15~20cm,女6~8cm,10~15ml 水固定,】

四大穿刺考核评分表

考生姓名:所在科室:评分: 患者姓名:住院号:病案号:床号: 评分项目评分细则满分扣分 准备阶段(20分) 准备用物 检查用品是否齐备:腹穿包、安尔碘、2%利多 卡因注射液、注射器、棉签、胶布、无菌敷料 5 着装穿戴工作服、戴口罩、戴帽 5 病人准备 向病人解释穿刺目的、消除紧张感、并嘱其排 空小便 5 病人(模型)坐在靠背椅上,或平卧、半卧、 稍左侧卧位均可 5 操作阶段(80分) 消毒铺巾 (20分) 定位:应以叩浊部为准;选择左下腹部脐与髂 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为穿刺点 8 常规消毒术区皮肤,直径15cm 5 戴无菌手套 2 覆盖并固定无菌洞巾 5 麻醉穿刺 (40分) 检查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胶管是否漏 气及破损 5 2%利多卡因局部腹膜壁层逐层浸润麻醉(皮肤 至腹膜) 5 用血管钳夹闭穿刺针后面的胶管,使之不漏气 5 左手食指和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针头 3 右手将穿刺针在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 3 当进针阻力突然消失时,应用止血钳固定穿刺 针针体 4 接上注射器后,再松开止血钳 5 注射器抽满后用血管钳夹闭胶管,取下注射器 5 将抽出液注入弯盘及专门准备的容器中 5 穿刺结束 (20分) 抽完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 压迫片刻 5 用胶布固定覆盖术口,大量放液后患者缚以多 头腹带 5 将抽出液送化验、记量(诊断性取液取50ml, 放液一次通常为<3000ml) 5 术后嘱病人静卧。告诉病人有不适立即通知工 作人员 3 整理物品 2

考生姓名:所在科室:评分: 患者姓名:住院号:病案号:床号:评分项目评分细则满分扣分 准备阶段(20分) 准备用 物 检查用品是否齐备:胸穿包、安尔碘、2%利多 卡因注射液、注射器、棉签、胶布、无菌敷料 5 着装穿戴工作服、戴口罩、戴帽 5 病人准 备 向病人解释穿刺目的、消除紧张感 5 病人(模型)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 椅背上,前额伏于手臂上;不能起床者取半坐 卧位,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5 操作 阶段 (80分) 消毒铺 巾(20 分) 定位:选择肩胛下角线或腋后线7-8 肋间作为 穿刺点;或腋中线第6、7肋间隙作为穿刺点; 包裹性积液,可根据X线或B超引导进行穿刺; 气胸穿刺点常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 8 常规消毒术区皮肤,直径15cm 5 戴无菌手套 2 覆盖并固定无菌洞巾 5 麻醉穿刺(40分) 检查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胶管是否漏 气及破损 5 2%利多卡因局部逐层浸润麻醉 (注意穿刺点应选在下一肋骨的上缘) 5 用血管钳夹住穿刺针后面的胶管,使之不漏气 5 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 4 右手持穿刺针沿麻醉部位经肋骨上缘垂直缓慢 刺入 4 当有突破感时停止 2 接上注射器后,再松开止血钳(诊断性抽液 50-100ml;减压抽取首次不超600ml,以后每 次不超1000ml) 5 注射器抽满后用血管钳夹闭胶管,取下注射器 5 将抽出液注入弯盘及专门准备的容器 5 穿刺结束(20分) 抽完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 压迫片刻 5 用胶布固定覆盖术口 5 将抽出液送化验、记量 5 术后嘱病人静卧(态度和蔼)。告诉病人有不适 立即通知工作人员 3 整理物品 2

骨髓穿刺术操作规范、考核标准

骨髓穿刺术(1) 【适应症】 1?各种白血病诊断、治疗效果观察。 2.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如: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恶 性组织细胞病等。 3.诊断部分恶性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骨髓转移肿瘤等。 4.寄生虫病或传染病检查,如找疟原虫、黑热病及伤寒等病原体。 5.骨髓液的细胞培养。 6、为骨髓移植提供足量的骨髓。 【禁忌症】 血友病患者禁做骨髓穿刺。有出血倾向者,操作时应特别注意。 【注意事项】 1.术前应做出、凝血检查,有出血倾向者操作时应特别注意,血友病者禁止做本项检查。 2、注射器与穿刺针必须干燥,防溶血。 2 .胸骨穿刺时,不应用力过猛,避免穿透内侧骨 板。 3.?穿刺针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防折断。胸骨穿刺时,不应用力过猛,避免穿透内侧骨板。 4.避免反复抽吸,抽吸骨髓液量不宜过多,否则易混血(骨髓稀释)。 5.反复抽吸时应及时插入针芯,以免针腔被堵或骨髓液流出。 6.骨髓液抽出后应立即涂片,否则会很快凝固,影响涂片及分类。 【操作步骤】 一、准备工作 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穿刺的目的、意义,操作过程及并发症,消除其顾虑及精神紧 张。取得同意并签协议。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 3 ?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必要时做过敏试验或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4 .骨髓穿刺包、无菌手套、治疗盘(弯盘、2%利多卡因、0.5%碘伏、棉签、胶 带) 需作细菌培养者准备培养基。 5?衣帽整齐、戴口罩、规范洗手。 6?穿刺前测脉搏、血压,并以观察病情变化。 二、操作方法 1.摆体位:胸骨和髂前上棘为穿刺点时,病人取仰卧位;棘突为穿刺点时病人取坐位或侧卧位;髂后上棘为穿刺点时病人取侧卧位。 2?选择穿刺点:①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髂前上棘后1?2cm的髂嵴上:②髂后上 棘穿刺点: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③胸骨穿刺点: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 第一、二肋间隙的位置;④腰椎棘突穿刺点: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 3?常规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用碘伏消毒3遍,直径约1 5厘米。打开穿刺包,确 认灭菌标识及有效期,检查包内物品是否完善,戴无菌手套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左手 捏住手套反折处,右手对准手套5指插入戴好。已戴手套的右手,除拇指外4指插入另一手套反折处,左手顺势戴好手套。铺无菌洞巾。 4.局麻:检查并抽取2%利多卡因5ml,在穿刺点做皮肤、皮下、骨髓麻醉。 5?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位置上(胸骨穿刺约 1.0cm,髂骨穿刺约1.5cm )。术后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胸骨穿刺时,应保持针体与胸骨成30°?40。角)。针尖接触骨质后,左右旋转针体,缓慢钻刺,当感到阻力消失、穿刺针在骨内固定时,表示针尖已进入髓腔。 6.拔出针芯,放在无菌盘内,接上10ml或20ml无菌干燥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适量骨髓液送检(首先应抽吸0.1?0.2ml用作制备骨髓涂片;若需作骨髓细菌培养或造血干细胞培养,应在制备骨髓涂片后再抽吸1?2ml骨髓液送检)。

四大穿刺流程

腰椎穿刺术 术前准备: 1、术者准备:口罩、衣、帽、鞋穿戴整齐,修指甲、洗手。 2、物品准备:环境舒适、保护隐私(窗帘、屏风),备齐用物(腰穿包、测压管、培养瓶、手套、碘伏、麻药、注射器、胶布、知情同意书、纸和笔)、放置合理。 3、患者准备:核对、做好解释、评估、签知情同意书。 考官:物品已准备完毕,是否可以开始 1.体位:病人侧卧位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双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协助使病人躯干呈弓形。 2.确定穿刺点:双侧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交会处为穿刺点。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可上移或下移一个腰椎间隙。 3.消毒、麻醉: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皮肤(15cm大小,三遍,消毒范围一次比一次略小),盖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助手打开注射器和麻药)。 4.穿刺: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的方向或略向头侧缓慢刺入,针尖稍斜向头部、针体偏向臀部,成人进针深度约4~6cm,儿童则为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的落空感。此时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可见脑脊液流出。 5.测量脑脊液压力: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70~ 0,或40~50滴/分钟。 180mmH 2 6.留送检标本: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 7.拔针: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 8.交待注意事项:嘱患者去枕平卧4-6h,观察脑脊液,洗手记录。

胸腔穿刺术 术前准备: 1、术者准备:口罩、衣、帽、鞋穿戴整齐,修指甲、洗手。 2、物品准备:环境舒适、保护隐私(窗帘、屏风),备齐用物(胸穿包、手套、碘伏、麻药、5ml、50ml注射器、胶布、知情同意书、纸和笔)、放置合理。 3、患者准备:核对、做好解释、评估、签知情同意书。 考官:物品已准备完毕,是否可以开始 1.体位: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自然呼吸。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2.确定穿刺点:穿刺点可行超声波定位,或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胸液较多时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隙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胸透或B型超声检查确定穿刺方向与深度,以确保穿刺成功。穿刺点用蘸甲紫(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作标记。气胸病人选择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中线第4~5肋间。 3.消毒: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皮肤,铺消毒洞巾。 4.麻醉:选下一肋骨的上缘为穿刺点,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先注射皮下出现皮肤橘皮样皮丘改变,然后自皮至胸膜层进行逐次麻醉。 5.穿刺:术者以左手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在局麻部位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明已穿入胸膜腔。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穿刺针可应用三通穿刺针或较粗的长针后接胶皮管,穿刺前应关闭三通针,先将胶皮管用止血钳夹住,然后进行穿刺。穿入胸膜腔后再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或松开胶皮管止血钳,抽取胸腔积液。 如用较粗的长穿刺针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应先将针座后连接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然后进行穿刺,进入胸腔后再接上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吸胸腔内积液,抽满后再次用血管钳夹闭胶管,而后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弯盘,记量或送检。 6.拔针:抽液结束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

四大穿刺术评分标准

项 目操 作 要 求分 值 得分备注 提问部分30分适应 症 1.诊断性穿刺,确定积液性 质。 3 2.穿刺抽液或抽气,减轻对肺 脏的压迫或抽吸脓液治疗脓 胸。 3 3.胸腔内注射药物。3禁忌 症 出血性疾病及体质衰弱、病情 危重、难以耐受操作者。 3 注意 事项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的 目的,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 者,可术前半小时给安定 10mg,或可待因30mg镇静止 咳。 3 2.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 应,如发生连续咳嗽或出现头 晕、出汗、心悸等胸膜反应 时,应立即停止抽液,并皮下 注射肾上腺素或做相应处理。 3 3.一次抽液不可过多、过快, 诊断性抽液50~100ml。减压抽 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 次不超过1000ml。脓胸应尽量 抽尽。做细胞学检查至少需 100ml,并应立即送检。 3 4.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 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 腔负压。 3 5.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 胸腔穿刺术评分标准 考生姓名: 考试时间:

免穿透膈肌损伤腹腔脏器。3 并发症胸膜反应、血气胸、脓胸、空 气栓塞等。 3 操作准 备 工 作 10 1. 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意 义,操作过程及并发症,取得 患者的同意并签协议书。 2 2.有药物过敏史者,必要时做 普鲁卡因皮试。 2 3.器械准备:胸穿包、无菌手 套、治疗盘(碘酒、酒精、棉 球、胶布、局麻药)、椅子、 盛放胸水的容器、试管、需做 细菌培养者准备培养瓶。如需 胸腔内给药,应准备好所需药 品。 2 4.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年 龄,避免弄错。 2 5.衣帽整齐,戴口罩,规范洗 手。 2 1.体位: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 背,两前臂置于椅背,前额伏 于前臂上。重症患者可取半坐 卧位,患侧前臂上举置于枕 部。 6 2.穿刺点定位:可用甲紫在皮 肤做标记。 (1)胸腔穿刺抽液:胸部叩诊 实音最明显部位,常选:1.肩 胛下角线7~9肋间;2.腋后线7 ~8肋间;3.腋中线6~7肋间; 4.腋前线5~6肋间。 (2)包裹性胸腔积液,可结合 X线及超声波定位进行穿刺。 10

四大穿刺考核评分表格

腹腔穿刺术考核评分表 考生姓名:所在科室:评分: 患者姓名:住院号:病案号:床号:评分项目评分细则满分扣分 准备阶段(20分) 准备用物 检查用品是否齐备:腹穿包、安尔碘、2%利多 卡因注射液、注射器、棉签、胶布、无菌敷料 5 着装穿戴工作服、戴口罩、戴帽 5 病人准备 向病人解释穿刺目的、消除紧张感、并嘱其排 空小便 5 病人(模型)坐在靠背椅上,或平卧、半卧、 稍左侧卧位均可 5 操作阶段(80分) 消毒铺巾 (20分) 定位:应以叩浊部为准;选择左下腹部脐与髂 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为穿刺点 8 常规消毒术区皮肤,直径15cm 5 戴无菌手套 2 覆盖并固定无菌洞巾 5 麻醉穿刺 (40分) 检查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胶管是否漏 气及破损 5 2%利多卡因局部腹膜壁层逐层浸润麻醉(皮肤 至腹膜) 5 用血管钳夹闭穿刺针后面的胶管,使之不漏气 5 左手食指和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针头 3 右手将穿刺针在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 3 当进针阻力突然消失时,应用止血钳固定穿刺 针针体 4 接上注射器后,再松开止血钳 5 注射器抽满后用血管钳夹闭胶管,取下注射器 5 将抽出液注入弯盘及专门准备的容器中 5 穿刺结束 (20分) 抽完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 压迫片刻 5 用胶布固定覆盖术口,大量放液后患者缚以多 头腹带 5 将抽出液送化验、记量(诊断性取液取50ml, 放液一次通常为<3000ml) 5 术后嘱病人静卧。告诉病人有不适立即通知工 作人员 3 整理物品 2 胸腔穿刺术考核评分表 考生姓名:所在科室:评分:

患者姓名:住院号:病案号:床号:评分项目评分细则满分扣分 准备阶段(20分) 准备用 物 检查用品是否齐备:胸穿包、安尔碘、2%利多 卡因注射液、注射器、棉签、胶布、无菌敷料 5 着装穿戴工作服、戴口罩、戴帽 5 病人准 备 向病人解释穿刺目的、消除紧张感 5 病人(模型)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 椅背上,前额伏于手臂上;不能起床者取半坐 卧位,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5 操作阶段(80分) 消毒铺 巾 (20 分) 定位:选择肩胛下角线或腋后线7-8 肋间作 为穿刺点;或腋中线第6、7肋间隙作为穿刺 点;包裹性积液,可根据X线或B超引导进行 穿刺;气胸穿刺点常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 隙。 8 常规消毒术区皮肤,直径15cm 5 戴无菌手套 2 覆盖并固定无菌洞巾 5 麻醉穿 刺 (40 分) 检查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胶管是否漏 气及破损 5 2%利多卡因局部逐层浸润麻醉 (注意穿刺点应选在下一肋骨的上缘) 5 用血管钳夹住穿刺针后面的胶管,使之不漏气 5 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 4 右手持穿刺针沿麻醉部位经肋骨上缘垂直缓慢 刺入 4 当有突破感时停止 2 接上注射器后,再松开止血钳(诊断性抽液 50-100ml;减压抽取首次不超600ml,以后每 次不超1000ml) 5 注射器抽满后用血管钳夹闭胶管,取下注射器 5 将抽出液注入弯盘及专门准备的容器 5 穿刺结 束(20 分) 抽完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 压迫片刻 5 用胶布固定覆盖术口 5 将抽出液送化验、记量 5 术后嘱病人静卧(态度和蔼)。告诉病人有不 适立即通知工作人员 3 整理物品 2 腰椎穿刺术考核评分表 考生姓名:所在科室:评分: 患者姓名:住院号:病案号:床号:

内科四大穿刺-胸穿腹穿腰穿骨穿

胸腔穿刺 【适应证】 为明确胸腔积液的性质,需做胸腔穿刺抽液检查以助诊断;对有大量积液或积气而产生肺压迫症状者,以及脓胸患者须抽液进行治疗时;必须向胸腔内注射药物等。【禁忌证】 (1)穿刺部位有炎症、肿瘤、外伤。 (2)有严重出血倾向、自发性气胸、大喀血、严重肺结核,肺气肿等。 【胸腔穿刺的注意事项】 (1)凝血缺陷、出血性疾病和服用抗凝药物治疗者,应做相应处理后再行此术。 (2)胸穿部位的麻醉要充分,以防胸膜休克的发生。 (3)穿刺应紧贴肋骨上缘进针,以免刺伤肋间血管和神经。并应使针、乳胶管或三通开关、针筒等保持密闭,以免空气进入胸内造成气胸。 (4)穿刺要细心,手法应熟练,消毒应严格,以免引起新的感染、气胸、血胸或误伤血管、心脏、肝脏和脾脏。 (5)在穿刺过程中应避免咳嗽。并应随时观察患者的变化。如有脸色苍白、出汗、头晕、心慌、脉搏变弱,应立即停止穿刺。并让患者平卧,必要时给氧气吸入,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或苯甲酸钠咖啡因等。另根据病情做相应处理。 (6)抽液必须缓慢,如因治疗须大量抽液,则应在穿刺针后接三通开关,治疗放液不宜过多。必要时可分次抽吸,第一次抽液量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抽液量一般在1000ml左右。 (7)如抽出血性液体,应立即停止抽液。 (8)须向胸腔内注射药物时,抽液后接上备好的盛有药液的注射器,抽胸液少许与药液混合,再行注入,以确保注入胸腔内 【如何选择胸腔穿刺定位点】 (1)胸腔穿刺抽液:先进行胸部叩诊,选择实音明显的部位进行穿刺,可结合X 线及B超定位。穿刺点可用甲紫在皮肤上作标记,常选择:肩胛下角线7~9肋间;腋后线7~8肋间;腋中线6~7肋间;腋前线5~6肋问。 (2)包裹性胸膜积液:可结合X线及超声波定位进行穿刺。 (3)气胸抽气减压:一般选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4~5肋间。因为肋间神经及动静脉沿肋骨下缘走行,故应经肋骨上缘穿刺以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胸腔穿刺的全过程】 1.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2.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胸液较多时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或超声检查确定,穿刺点用蘸甲紫(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标记。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 4.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四大穿刺术

四大穿刺术 胸穿 胸穿就是用穿刺针从胸壁的肋骨间隙穿入至胸膜腔(肺与胸壁之间),抽取胸膜腔内的液体。在结核等病理情况下出现大量胸水时,胸穿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抽取的胸水进行相关检查,可以鉴别胸水的性质即癌性胸水、结核性胸水等,因此胸穿有可作为一种诊断方法。常用、简单、有效。一、胸腔穿刺术的操作步骤 1.穿戴工作服、帽、口罩,洗净双手。 2.向病人解释穿刺目的,对于过分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予 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镇痛。 3.准备消毒器械及穿刺包。 4.扶病人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手臂上。 5.一般选择肩胛下角线或腋后线7-8 肋间作为穿刺点(必要时结合X 线及超声波检查确定,并用龙胆紫在皮肤上做标志)。 6.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 7.检查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胶管是否漏气及破损。 8.2%利多卡因局部逐层浸润麻醉(注意穿刺点应选在下一肋骨的上 缘)。 9.用血管钳夹住穿刺针后面的胶管,使之不漏气。 10.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麻醉部位经肋骨上缘垂 直缓慢刺人,当有突破感时停止。 11.接上注射器后,再松开止血钳(此时助手用止血钳固定穿刺针防 止针摆动及刺入肺脏)。 12.注射器抽满后再次用血管钳夹闭胶管才能取下注射器。 13.将抽出液注入弯盘及专门准备的容器中。 14.抽完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 固定。 15.将抽出液送化验、记量。 16.术后嘱病人静卧。告诉病人有不适立即通知工作人员。 17.整理物品。 重要提示:①严格无菌操作。始终保持胸腔负压,穿刺时或松开注射器时胶管一定夹闭;避免在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损伤腹腔内脏器;③一次抽液不应过多、过快,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但如为脓胸,应尽量抽净。 1、胸穿:适应症:(3)明确胸腔积液的性质;穿刺抽液或抽气减压; 胸腔穿刺给 药。 禁忌症:(4)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极度衰弱不能配合的病人;剧烈咳嗽难以定位者;穿刺点局部皮肤有炎症;血友病患者。

四大穿刺记录模板

胸腔穿刺术记录 为进一步协助诊治,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及签知情同意书后今特行胸腔穿刺术。准备消毒器械及穿刺包,扶病人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手臂上。选择肩胛下角线或腋后线7-8 肋间作为穿刺点(结合X线及超声波检查确定,并用龙胆紫在皮肤上做标志)。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检查穿刺针通畅,胶管无漏气及破损。用2%利多卡因局部逐层浸润麻醉,选在下一肋骨的上缘为穿刺点。用血管钳夹住穿刺针后面的胶管,使之不漏气。以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麻醉部位经肋骨上缘垂直缓慢刺人,当有突破感时立即停止。接上注射器后,再松开止血钳抽取胸水。注射器抽满后,再次用血管钳夹闭胶管并取下注射器,共抽出淡黄色液体 ml。抽完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取抽出液送化验。术后嘱病人静卧,并嘱患者如有不适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及时处理。整理物品后,术毕。 腹腔穿刺术记录 为进一步协助诊治,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及签知情同意书后今特行胸腔穿刺术。。准备好消毒器械及穿刺包后,嘱病人平卧(半卧、稍左侧卧位均可)。取左下腹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为穿刺点(必要时超声波定位穿刺)。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致腹膜壁层逐层行局部麻醉。检查穿刺针通畅后,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点逐层刺入腹壁,待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立即停止。用注射器抽液,同时记量,共抽出黄色腹腔液体ml。取腹腔积液送检验。术毕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压迫数分钟,再用胶布固定。术后嘱病人静卧,并嘱患者如有不适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及时处理。整理物品后,术毕。 腰椎穿刺术记录 为进一步协助诊治,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及签知情同意书后今特行胸腔穿刺术。。准备消毒器械及穿刺包。协助病人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使病人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以髂嵴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皮肤后,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检查器械,确定穿刺针通畅,针芯正确配套后,用2%利多卡因局部逐层浸润麻醉。左手固定局部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的方向缓慢刺入,当感觉突破感,后将针芯慢慢抽出,即可见脑脊液流出。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插人针芯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术后嘱病人静卧,保持去枕平卧体位4-6小时。并嘱患者如有不适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及时处理。整理物品后,术毕。记录穿刺过程。严密观察4-6小时。 骨髓穿刺术 为进一步协助诊治,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及签知情同意书后今特行胸腔穿刺术。常规消毒﹑铺手术巾﹐取(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时)仰卧位(髂后上棘穿刺时应取侧卧位。腰椎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髂前上棘为穿刺点,用2%利多卡因做

四大穿刺

操作 胸腔穿刺术 核对患者姓名,告知操作目的及风险,并签操作知情同意书 准备:利多卡因,5ml50ml注射器,消毒棉签,纱布,胶布,试管,胸穿包,口帽手 1.穿刺前先测量血压、脉搏。排除相关禁忌症。 体位:模拟人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患侧前臂上举双手抱于枕部。 2.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一般常取腋后线第7-8肋间,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由超声定位确定。 3.洗手,带好戴口罩帽子,告知患者放松平静呼吸,接下来需给你进行胸穿,请您配合 4.常规消毒皮肤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直径约15厘米。 5.戴无菌手套 6.打开无菌胸腔穿刺包,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针尾橡皮管有无漏气,将针尾橡皮管用止血钳夹住。 7.覆盖消毒洞巾。抽取0.5%利多卡因5毫升在穿刺点的下一肋骨上缘自皮肤至胸膜壁层逐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8.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在局麻处肋骨上缘缓慢进针,当阻力感消失时,表示已到达胸膜腔。 9.接上注射器,放松夹橡皮管的血管钳,轻轻回抽直到胸水被吸引出来。若未见胸腔积液,可再调整进针方向及深浅,再行试抽。注射器抽满胸水后用血管钳夹住橡皮管后取下注射器,将液体先注入培养管、标本检验试管,然后注入容器并计量。 10.一次抽液量应少于1000ml。第一次小于600ml。 11.抽液结束时,按压穿刺口、消毒,局部用消毒纱布覆盖、按压后固定。 12.术后再次测血压,严密观察,问患者有没有胸闷、头晕心慌,观察术中有无胸膜反应,有无出血,气胸等症状表现。 13.安慰患者,平卧休息,保持纱布干燥,不适及时告知医生,收拾物品,锐器放锐器盒,写操作记录。 14.胸穿适应症:1.诊断性穿刺抽液,确定胸腔积液性质;2创伤性血气胸、张力性气胸、自发性气胸,减轻肺组织受压3急性脓胸穿刺抽液,辅助治疗;4胸膜腔内注射药物 15.胸穿禁忌症:1穿刺部位有炎症;2肿瘤,严重肺结核、大咯血;3凝血功能异常、有出血倾向。 腹腔穿刺术 核对患者姓名,告知操作目的及风险,并签操作知情同意书。 准备:利多卡因,5ml注射器,消毒棉签,纱布,胶布,试管,腹穿包,口帽手 1.穿刺前测量血压、脉搏、腹围及检查患者腹部体征。排除禁忌症 2.术前告知排尿 3.患者通常取仰卧位,腹水量少的可以取左侧卧位。术者站于穿刺部位同侧。 4穿刺点选择 (1)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 (2)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处。 (3侧卧者取脐水平线与腋前线延长线的交点。 (4)少量腹腔积液或包裹性积液,可用B超定位后穿刺。

四大穿刺术

1.明确胸腔积液性质,抽液减压和胸膜腔内给药 2.明确气胸的性质,抽气减压和治疗。 [方法] 1.体位:1)、胸腔积液,患者面向椅背坐于椅上,两前臂平放在椅背上缘,前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应上举抱于枕部。2)、气胸,取坐位或半卧位。 2.穿刺点:1)、胸腔积液的穿刺点,应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的部位进行。常选取肩胛下角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或腋中线第6-7肋间,有时也可取腋前线第5肋间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可根据X 线或超声波检查定位。2)、气胸的穿刺点,常取患侧第二、三肋间锁骨中线外1cm的部位。穿刺点确定后可用蘸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作标记。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 4. 用2%利多卡因在下位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5.术者左手示指和中指固定穿刺点部位皮肤,用止血钳夹牢三通活栓橡皮管,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缓缓刺入,当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已穿入胸腔。取50ml注射器接于橡皮管端,助手应用止血钳固定穿刺针,防止穿刺针刺人过深伤及肺组织。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或气体。如用针尾上套有橡皮管的穿刺针,应先将橡皮管用血管钳夹闭,然后再进行穿刺,进入胸腔后,接上注射器,由助手协助松开血管钳,术者进行抽液或抽气,注射器抽满后由助手再次夹闭橡胶管,然后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容器,予以记量或送检。 6.操作完毕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穿刺部位,用胶布固定。嘱患者静卧。[注意事项] 1.穿刺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其顾虑,对精神过度紧张者,给予地西泮10mg,或者可待 因0.03以镇静止痛。 2.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 昏厥等胸膜过敏反应,或出现连续性咳嗽、气短、咳泡沫痰等现象,`应立即拔出穿刺针,并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0.5ml,或根据临床表现作相应对症处理。 3.一次抽液不可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只需50—l00ml即可;减压抽液一般首次不超过600ml, 以后每次抽液不超过1000ml;如为脓胸,尽量每次抽净。疑为化脓性感染时,助手用无菌试管留取标本,然后作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肿瘤细胞,至少应需l00ml 液体,并应立即送检,以免细胞自溶。 4.在操作过程中,应具备严格的无菌观念,同时要防止空气进人胸膜腔,始终保持胸膜腔内负压, 5.需进行药物治疗时,可在抽液完毕后将药物经穿刺针注入。 6.应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隔肌伤及腹腔内脏器。

四大穿刺

附件3. 基础生命支持(BLS)技能测试表 项目评分标准及细则分 值 得分 操作准备1、仪表端庄、衣帽整齐、佩戴胸卡。(少一种扣0.5分) 2、纱布2块、弯盘2个、手电筒。(少一种扣0.5分,包括物品摆放有序) 3、简述BLS的目的: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发 生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少一项扣0.5分) 1 1 2 评估患者举手示意计时开始(开始计时): 1、检查周围环境。 2、判断意识:轻拍重唤。 3、判断呼吸:解开上衣,判断呼吸(方法正确,用时至少5秒,但不超过 10秒)。 1 1 1 启动 应急 反应 系统 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呼叫帮助并获得AED。(10秒内必须启动,否则不通过) 2 检查 脉搏 检查脉搏:手法正确,用时至少5秒,但不超过10秒。 2 高质量的CPR 将患者去枕平卧硬板床上或放在地上 1、确定部位:胸骨下半部。 2、按压手法:成人/ 儿童/ 婴儿。 3、足够的速率:至少分钟100次(即在大于13秒、小于16秒内 施以每组30次胸外按压)。否则不通过。 4、足够的幅度:成人/ 儿童/ 婴儿。30次按压中至少应有23次符合标准, 否则不通过。 5、让胸壁完全回弹:按压和回弹时间比:1:1。 6、尽量减按压中断:两次胸外按压周期之间的间隔小于10秒,否则不通过。 2 5 5 8 8 5 10 AED 开始早期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可口述) 5 畅通气道1、无颈部损伤(仰头提颏法)。 2、有颈部损伤(推举下颌法)。 4 人工呼吸1、方法:成人连续给两次呼吸。平静呼吸、缓慢吹气(吹气时间为1秒, 潮气量约500-600ml)。否则不通过。 2、每次人工呼吸应产生明显的胸廓隆起。 3、避免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 4、按压-通气比例。比例错误者不通过。 10 5 5 5 有效指征5个循环后,以吹气2次结束,进行评估。(口述有效指征:心音 及大动脉搏动恢复、收缩压≥60mmHg、肤色转红润,瞳孔缩小、 对光反射恢复,自主呼吸恢复)(判断呼吸和循环,用时至少5秒,但不超 过10秒) 6 举手示意操作结束(超过2.5分钟者不通过) 整理1、用纱布清洁患者口鼻周围,头复位,穿好衣裤,盖好被子,继续高级生 命支持 2、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1 1 质量评估1、操作熟练,沉着冷静。 2、关心、体贴患者,有爱伤观念。 2 2

骨髓穿刺术操作规范、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术操作规范 骨髓穿刺术(bone marrow puncture)是采集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临床上骨髓穿刺液常用于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也可用于造血干细胞培养、细胞遗传学分析及病原生物学检查等,以协助临床诊断、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等。 【适应证】 (1)各类血液病(如白血病、再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的诊断。(2)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需行骨髓细菌培养或寻找疟疾及黑热病等原虫者。(3)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及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 (4)恶性肿瘤可疑骨髓转移者。 (5)了解骨髓造血机能,有无造血抑制,指导抗癌药及免疫抑制药的使用。【禁忌证】 1、由于凝血因子缺乏而有严重出血者如血友病; 2、穿刺部位皮肤有感染者; 3、晚期妊娠者。 【准备工作】 1、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穿刺的目的、必要性,签字同意后实施; 2、查“凝血四项”,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输血浆或相应凝血因子纠正后再实施; 3、过敏体质者,需行利多卡因皮试,阴性者方可实施; 4、器械准备:骨髓穿刺包(弯盘1个、18号、16号或12号骨髓穿刺针1个、消毒碗1个、镊子1把、止血弯钳1把、消毒杯2个、纱布2块、干棉球数个、无菌洞巾)、无菌手套(2个)、5ml注射器2个及20ml注射器1个、2%利多卡因一支、载玻片10张、推片1个、持物钳、砂轮、碘酒酒精棉球。 【操作方法】 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穿刺的目的、必要性,签字同意后实施; 1、洗手:术者按7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双手后,准备操作。 2、穿刺部位及体位选择①髂前上棘穿刺点:髂前上棘后1~2cm处,该处骨面平坦,易于固定,操作方便,危险性极小。病人取仰卧位。②髂后上棘穿刺点: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病人取侧卧位。③胸骨穿刺点:胸骨柄、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隙的部位。此处胸骨较薄,且其后有大血管和心房,穿刺时务必小心,以防穿透胸骨而发生意外。但由于胸骨的骨髓液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时,仍需要进行胸骨穿刺。病人取仰卧位。④腰椎棘突穿刺点:腰椎棘突突出的部位。病人取坐位或侧卧位。5、2岁以下小儿选胫骨粗隆前下方。(临床上以髂前上棘、髂后上棘为最常用,尤其髂后上棘骨质薄、骨髓腔大、量多,难于稀释)。 3、打开穿刺包,术者戴无菌手套。(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助手将一次性洞巾、注射器递给术者放至穿刺包内)检查穿刺包物品齐全;检查骨髓穿刺针是否通畅,成人用16或18 号穿刺针,儿童用12号穿刺针,将骨髓穿刺针的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胸骨穿刺约1.0cm);检查注射器有无漏气。 4、消毒由助手持持物钳将2.5%-3%碘酒棉球、75%酒精棉球分别夹入2个消毒杯内(注意持物钳应水平或向下持拿,整个过程避免污染),术者左手持镊子,夹持碘酒棉球水平交至右手的弯止血钳中,以穿刺点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消毒局部皮肤3遍,(每1圈压上一圈1/3),直径大约15cm,待干燥后再用酒精棉

医学四大穿刺

【适应症】 1.各种白血病诊断。 2.有助于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等血液病的诊断。 3.诊断部分恶心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骨髓转移肿瘤等。 4.寄生虫病检查,如找疟原虫、黑热病病原体等。 5.骨髓液的细菌培养。 【禁忌症】 血友病者禁作骨髓穿刺。有出血倾向患者,操作时应特别注意。 【准备工作】 器械准备:骨髓穿刺包,手套,治疗盘(碘酒、乙醇、棉签、胶布、局部麻 醉药等),需作细菌培养者准备培养基。 【问答】 1判断骨髓取材良好的指标是什么? (1)抽吸骨髓一瞬间,病人有特殊的疼痛感。 (2)抽出的骨髓液内含有脂肪小粒。 (3)显微镜下可见骨髓特有的细胞。如巨核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原始及幼稚粒、红细胞。 (4)骨髓细胞分类计数中杆状核细胞与分叶核细胞之比大于血片细胞分类中的杆状核细胞与分叶核细胞之比。 2骨髓穿刺有哪些部位? 一般选髂前上棘为穿刺点,必要时亦可选用髂后上棘、脊椎棘突、胸骨、胫骨 粗隆前下方等部位。 3 2岁以下小孩骨髓穿刺选择哪一部位为好? 以胫骨粗隆前下方为好,因为其他常用穿刺部位尚未骨化好。 4胸骨骨髓穿刺的位置、进针方向及进针深度如何? 胸骨中线第2肋间水平为穿刺点。进针方向使与骨面成30°~45°角,向头 侧倾斜。进针深度约1cm。5骨髓取材作细胞学检查,抽吸骨髓液多少量为恰当?抽吸0.2mL为恰当,因为抽吸过多,骨髓液将被血液稀释。 6骨髓穿刺前对穿刺针应进行哪些方面的检查? 针管(或称针套)与针心长短、大小是否配套。针心插入针管内,针心柄上 的凸出的栅应能嵌入针管柄上的凹口内,使针心不转动。针管尖端与针心端 方向是否一致。针尖锐利否。固定器能否固定。穿刺针与注射器乳头是否密合。 7抽不出骨髓液有哪些可能? (1)穿刺位置不佳,未达到骨髓腔。 (2)针管被皮下组织或骨块阻塞。 (3)某些疾病可能出现“干抽”,如骨髓纤维化,骨髓有核细胞过度增生(慢 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四大穿刺

一、胸腔穿刺术(thoracentesis) 常用于检查胸腔积液的性质、抽液(气)减压或通过穿刺胸膜腔内给药。 穿刺点: 1、一般常取肩胛下角线第7-8肋间,腋后线第7肋间,腋中线第6肋间,腋前线第5肋间; 2、胸腔积液,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音实音最明显的部位,并在B超定位后进行穿刺; 3、包裹性积液应在超声波定位后进行穿刺;如为气胸,穿刺点选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 4、标记穿刺点。穿刺点避开局部皮肤感染灶。 适应症: 1、诊断性穿刺,以检查胸腔积液的性质。 2、抽液(气)以减轻对肺组织的压迫。 3、胸腔内注射给药。 禁忌症: 1、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以耐受操作者。 2、出血倾向、应用抗凝剂、出血时间延长或凝血机制障碍者。 3、穿刺部位皮肤感染或带状疱疹病人,待感染控制后再实施操作。 4、血小板计数<50×109 /L者,应在操作前先输血小板。 注意事项: 1、术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签知情同意书后实施。 2、术前应常规进行叩诊,确定穿刺点无误后实施操作。 3、应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肌损伤腹腔内脏器。 4、严格无菌操作。 5、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 6、应由肋骨上缘进针,避免损伤肋间血管和神经,抽液过程中常规固定穿刺针,避免针头 摆动损伤肺组织。 7、一次抽液不应过多、过快。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气胸时一次抽 气不超过1000ml。诊断性穿刺50-100ml液体即可。做细胞学检查至少100ml,并应该立即送检,以免细胞自溶。 8、操作中应叮嘱患者避免深呼吸和咳嗽,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患者有不适,不能坚持 者,应停止抽液,拔除穿刺针。 二、腹膜腔穿刺术abdominocentesis 常用于检查腹腔积液性质、给药、抽取积液,进行诊断和治疗疾病。 穿刺点选择: 1、脐和髂前上棘间连线中外1/3的交点为穿刺点,放腹水时通常选用左侧穿刺点(最常用)。(不易损伤腹壁动脉) 2、脐和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上方1cm,偏左或右1.5cm处。(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 3、少量腹水患者取侧卧位,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的交点。(常用于诊断性穿刺) 4、少量或包裹性积液,需在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 适应症: 1、抽液作化验和病理检查,以协助诊断。 2、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短者,适量放液以缓解症状。 3、腹腔内注射药物或拟行腹水回输者。 4、进行诊断性穿刺,以明确腹腔内有无积液、积脓、积血。

四大穿刺要点

胸穿 概述 胸穿就是用穿刺针从胸壁的肋骨间隙穿入至胸膜腔(肺与胸壁之间),抽取胸膜腔内的液体。在结核等病理情况下出现大量胸水时,胸穿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抽取的胸水进行相关检查,可以鉴别胸水的性质即癌性胸水、结核性胸水等,因此胸穿有可作为一种诊断方法。常用、简单、有效。 胸膜腔穿刺的简称。 适应症 1.外伤性血气胸。 2.诊断性穿刺。 3.胸腔积液。 禁忌症 1.病情垂危者。 2.有严重出血倾血,大咯血。 3.严重肺结核及肺气肿者。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肺复张后低血压 2.复张后肺水肿 3.气胸 4.痛性晕厥 5.支气管胸膜瘘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适量应用镇静药。 2.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过敏反应;或出现连续性咳嗽、气短、咳泡沫痰等现象时,立即停止抽液,并皮下注射 0.1%肾上腺素 0.3-0.5ml,或进行其他对症处理。 3.一次抽液不应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如为脓胸,每次尽量抽尽。疑为化脓性感染时,助手用无菌试管留取标本,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瘤细胞,至少需100ml,并应立即送检,以免细胞自溶。 4.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 5.应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隔肌损伤腹腔脏器。 6.恶性胸腔积液,可注射抗肿瘤药或注射硬化剂诱发化学性胸膜炎,促使脏层与壁层胸膜粘连,闭合胸腔,防止胸液重新积聚。具体方法是于抽液500-1200ml后,将药物加生理盐水20-30ml稀释后注入。推入药物后回抽胸液,再推入,反复2-3次,拔出穿刺针覆盖固定后,嘱病人卧床2-4小时,并不断变换体位,使药物在胸腔内均匀涂布。如注入药物刺激性强,可致胸痛,应在术前给强痛定等镇痛剂。 骨髓穿刺术 骨髓穿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