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周边位移量测记录表
施工原始记录

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填前地表处理原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质检员:质检工程师:现场监理: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填土路基施工原始记录表施工单位:山东黄河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NRC-5 监理单位:河北四方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号:现场监理:填石路基施工原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路基翻浆处理原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强夯施工原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沉降量观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垫层土工织物施工原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开挖基底原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大开挖基底原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墩台基础工程原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基础工程施工原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施原砌体工程施工原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台后、锥坡填土施工原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施工单位:山东黄河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NRC-5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施工单位:合同号: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预应力构件压浆原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施原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预应力张拉施工原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梁板安装原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混凝土施工原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预制构件施工原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原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施原-023水稳拌和楼现场施工控制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水稳施工现场控制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沥青路面施工现场控制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沥青拌合楼现场施工控制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透层、粘层和封层施工原始记录施工单位:合同号: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交通安全设施安装施工原始记录施工单位:合同号: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隧道工程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隧道工程周边位移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隧道工程周边位移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隧道工程周边位移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施原-033隧道净高检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间距检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竖直度检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施工日志施工单位:合同号:。
监控量测要求(必测)

洞内外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1、监控量测目的在隧道施工期间实施监测,是加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防止重大事故发生的有力措施.通过监测工作为业主及施工方提供及时、可靠的安全、质量信息,及时准确预报安全隐患,避免事故发生,科学指导设计和施工,实现“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的根本目的。
主要有以下几点:(1)确保安全;(2)指导施工;(3)修正设计;(4)积累资料。
2、监控量测依据(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2014);(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细则》JTG/T F60—2009;(4)《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监控量测内容3。
1监控量测项目隧道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见表3。
1。
表3。
1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必测项目表《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注:依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b—隧道开挖宽度,h.0—隧道埋深. 3。
2监控量测频率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量测的量测频率主要根据规范、位移速度和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确定,见表3。
1,当按表3。
1选择量测频率出现较大差异时,取较高的量测频率作为实施的量测频率.也可以参考表 3.2、3.3量测间隔时间来确定。
施工状况发生变化时(各开挖、支护工序衔接),增加量测频率。
选测项目量测频率基本与必测项目相同。
表3.2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频率(按位移速度)表3。
3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频率(按距开挖面距离)注:b-隧道开挖宽度,d-天。
各项量测作业,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15~20d结束。
4 测点布置及量测方法4。
1洞内、外观察隧道掌子面每次爆破后和初喷后通过肉眼观察、地质罗盘和地质锤检查,描述和记录围岩地质情况:岩性、岩层产状、裂隙、地下水情况、围岩完整性与稳定性.判断围岩级别是否与设计相符,必要时应拍照,测量地下水流量,观察支护效果。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3660-2020试验检测标准规范确认记录表

14
增加了7.5机械开挖
是
增加了“7.5机械开挖内容”
组织培训,宣贯新规范“开挖中新增的机械开挖方法”中修订内容
部室负责人
年月日
审核人
年月日
组织培训,宣贯新规范“监控量测内容”中修订内容
12
取消了原规范11.3.9止水条相关规定
是
删除了原规范“11.3.9遇水膨胀止水条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头处不得留断点,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mm。2止水条定位后至浇注下一段混凝土前,应避免被水浸泡。3振捣混凝土时,振捣棒不得接触止水条。”
组织培训,宣贯新规范“止水条”中修订内容
组织培训,宣贯规范范围中修订的条款内容
3
2取消了原规范中“交工验收”一章。
是
由原规范第19章“交工验收”删除。
组织培训,宣贯规范规范删除内容
4
3增加了“风险控制”内容
是
增加了“4.4风险控制”章节,增加了“4.4.1应建立健全隧道施工安全质量风险控制体系。
4.4.2隧道施工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安全质量风险辨识、评估以及其他风险控制工作。
组织培训,宣贯规范“超前地质预报”中修订内容
11
修订了原规范“监控量测内容”
是
删除了原“9.1.5监测、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必须紧密配合,共同研究、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或施工方法。”;原规范“9.1.4现场量测仪器,应根据量测项目及测试精度选用。宜选择简单适用、稳定可靠、操作方便、量程合理、便于进行结果处理和分析的测试仪器。”现更改为“18.1.4现场量测仪器,应根据量测项目及测试精度选用。宜选择简单适用、稳定可靠、操作方便、量程合理、便于进行结果处理和分析的测试仪器,并经过有效检校。”;增加了“18.1.5监控量测数据应真实、有效、规范并经过复核,有可追溯性,及时填报反馈报表。”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必测项目数增加、方法增加(新增拱脚下沉项目,新增全站仪等非接触量测方法,测点布置及测试精度,间隔时间均进行了不同程度修改);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选测项目数增加(新增地表水平位移项目,地表下沉量测间隔时间增加);原规范“9.2.5各项量测作业均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l5~20d结束。对于膨胀性和挤压性圆岩,位移没有减小趋势时,应延长量测时间。”修改为“18.1.10各项量测作业均应持续到量测断面开挖支护全部结束,临时支护拆除完成,且变形基本稳定后15~20d。”新增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量测断面布置间距要求及周边位移测点要求:“全断面法宜设置1条水平测线。台阶法每个台阶宜设置1条水平测线。中隔壁法或交叉中隔壁法等分部开挖法,每开挖分部宜设置1条水平测线。双侧壁导洞法,每开挖分部宜设置1条水平测线。偏压隧道或者小净距隧道可加设斜向测线。同一断面测点宜对称布置。不同断面测点应布置在相同部位。”新增 18.2.5拱顶下沉测点应符合下列规定:“双车道及以下隧道每个量测断面应布置1~2个测点,三车道及以上隧道每个量测断面应布置2~3个测点。采用分部开挖法时,每开挖分部拱部应至少布置1个测点。”对地表下沉量测进行了补充;新增非接触量测要求;新增信息反馈程序框图;新增隧道信息化施工基本流程图。
隧道工程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工程监控量测方案隧道工程为城市道路隧道,根据新奥法的基本原理,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对围岩实行监控量测,其目的在于掌握围岩动态,对围岩稳定性作出评价;为确定支护结构形式、支护参数和支护时间提供依据;了解支护结构的受力大小和应力分布;评价支护结构的合理性及其安全性,为施工提供指导,以确保施工和运营的安全并防止地表下沉。
1监测方案编制依据(1)设计施工图;(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042—94) ;(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5)我单位与业主签订的委托监测合同;(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9)《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10)现场踏勘资料及本单位多年来在岩土工程安全监控量测方面的经验、水平、现有量测设备等。
2具体的监测项目该工程监测项目计划遵照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及委托监测合同的要求,根据围岩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法,同时考虑量测费用的经济性基础上进行确定。
该隧道在实施阶段的监控量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大类,其中必测项目一般包括:隧道地质情况和初期支护状态观察、周边位移净空收敛测试、拱顶下沉观测、锚杆轴力及抗拔力测试;选测项目一般包括:地表下沉观测、钢支撑内力及外力发展情况测试、支护及衬砌表面应力及裂隙量测,爆破振速监测等。
必测项目的各项参数在隧道施工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必须按规范要求的频率进行量测,选测项目在考虑经济性的基础上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量测的内容和频率。
在监测过程中监测小组按照监测成果的时效(特殊情况下应缩短资料的处理时间)通过对各量测项目现场测试数据的归纳和整理,动态地掌握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化信息并及时地将其反馈到施工现场,一方面用于指导施工,另一方面根据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位、应力发展情况,用于对支护系统和支护参数的修改,确保隧道在施工和运营中的安全。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项目和方法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项目和方法一、监控量测的内容隧道监控量测的项目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大小和设计要求综合选定。
量测项目可分为必测项目A和选测项目B两大类。
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外观察,洞内观察可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
浅埋暗挖法各种监控量测项目的简介见表10-1。
(1)洞内观察: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
观察中发现围岩条件恶化时,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观察后应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态记录表和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
对已施工地段的观察每天至少应进行1次,主要观察围岩、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钢架等的工作状态。
(2)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岩溶发育区段地表和洞身埋置深度较浅地段,其观察内容应包括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地表植被变化等。
表10-1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注:b—隧道开挖宽度;h—隧道埋深。
二、监控量测的方法(一)目测观察1.目的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开挖前的地质勘探工作很难提供非常准确的地质资料,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开挖面附近围岩的性质、状态进行目测。
另外,对开挖后初期支护稳定状态进行目测,也是监控量测中的重要项目。
2.目测观察的内容开挖后对无支护围岩的目测内容包括:(1)围岩类型及分布特征、结构面位置和产状、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几何特性、节理裂隙的填充物的性质和状态等。
(2)开挖工作面的围岩稳定状态,顶板有无剥落掉块现象。
(3)是否有涌水、涌水量大小、涌水位置、地下水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色度等)。
开挖后对已支护段的目测内容包括:(1)有无锚杆被拉断或垫板陷入围岩内部的现象。
(2)喷射混凝土是否产生裂隙或剥离,要特别注意喷射混凝土是否发生剪切破坏。
(3)钢拱架有无被压屈现象。
(4)是否有底鼓现象。
3.目测结果如果发现异常现象,要详细记录发现的时间、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以及附近监控量测点的各项监控量测数据,及时综合观察测量数据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管理细则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1、为加强隧道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充分发挥监控量测在隧道安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规范铁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工作,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O1-200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F60-200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2、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为初期支护参数的调整和二次衬砌施作的时机提出依据,是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可靠、指导施工过程和施工安全监控的重要手段,是铁路隧道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铁路隧道施工作业中关键的重要作业环节,监控量测须纳入工序管理。
第二章监控量测职责及组织机构1、监控量测组织机构:组长:**副组长:** **组员:** *** *** ***2、监控量测职责隧道监控量测实行施工单位、业主第三方、公司三级管理制度。
⑴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对监控量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并组织第三方开展评估工作。
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小组,配备专业监控量测人员和设备,建立健全监控量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⑵根据设计要求,编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经项目部总工程师审核后报监理、建设单位审批后实施。
⑶按批准的实施细则组织实施,作好量测记录,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⑷根据揭示的地质情况,及时调整监控量测方案。
⑸配合监控量测评估单位对现场监控量测的检查和复核工作。
⑹根据监控量测复核成果,及时向建设、施工、监理和设计单位反馈安全评估意见。
按规定向建设、监理单位提报监控量测抽检、复核报告。
第三章监控量测方法1、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在施工过程对开挖工作面周围的岩石特性、围岩状态、地下涌水情况等进行观察,并绘制地质素描和现场拍照,并对开挖后支护状态进行观察记录。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要点(共68张PPT)

2、监测方案制定
• (1)现场监控量测小组按照监控量测设 计的要求,结合初始调查结果编制实施 方案,经业主、监理审查批准后实施。
• (2)确定监测项目、仪器、测点布置原 则、量测频率、数据处理、反馈方法、 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并在施工的全过 程中认真实施。
第十二页,共68页。
3、监控量测项目
(1)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隧道埋深 h (m)
h≤ 50
50<h≤ 300
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
0. 10~ 0. 50
0. 40 ~ 0. 70
0. 20~0. 70
0. 50~2. 60
0. 30~1. 00
0. 80~3. 50
拱顶相对下沉(%)
0. 01~0. 05
0. 0 1 ~ 0. 04
0. 03~0. 11
0. 03~0. 07
0. 06 ~0. 15
0. 06~0. 12
0. 10~0. 60
300<h≤ 500
0. 20 ~ 0. 60 0. 60~1. 50 2. 40 ~3. 50 3. 00 ~5. 00
0. 04~0. 08 0. 10 ~0. 25 0. 10~0. 60 0. 50~1. 20
第三页,共68页。
设计、施工、监测一条龙作业方式
工程地质调查 与相关实验 工程开挖与支
护设计
施工与监测
是否稳定
第四页,共68页。
返回
支护中的几个现象
• 每一个开挖步骤都可引起围岩中的一次调整 ,所以每一个步骤的影响是好是坏,要作评 估;
• 洞形可以影响一开挖就形成的自承体系的形 态,自承体系形态好,调整得就快,所以开 挖的洞形是能促进围岩自承体系的手段之一 ;
隧道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云南省半角至新村公路工程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批准: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乌东德水电站半角至新村公路工程一标项目经理部二O一四年三月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编制原则1三、工程概况13。
1地形与地貌23.2 地质条件23。
3 地震效应23。
4 主要设计参数3四、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34。
1 隧道监控量测目的34。
1.1为设计和修正支护结构形式及参数提供依据34。
1。
2为正确选择开挖方法和支护施作时间提供依据44.1.3为隧道施工和长期使用提供安全信息44。
2隧道监控量测项目及方法44。
2。
1隧道监控量测项目44.2。
2监控量测方法44.3隧道测点、断面的布置84。
3信息处理与及时反馈方案94.3。
1数据采集94。
3。
2量测数据的处理94。
3.3量测数据的分析及预测预报94。
4信息反馈与监控104。
4。
1力学计算法104.4.2经验法10五、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125.1项目管理125。
2监控量测工作的注意事项125.3质量保证措施13一、编制依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云南省半角至新村公路工程第一标段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等.国家、省部和中国中铁集团有限公司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实施细则等。
我方自行踏勘本标段施工现场和调查周边环境所获得的资料。
我方拥有的人员和机械设备情况、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科技创新成果以及多年来在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施工和管理经验.二、编制原则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设计图纸进行施工,遵守相关施工规范、标准及实施细则,确保本工程施工质量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
根据业主对工程工期的要求,合理地配置施工队伍、机械设备和工程材料等资源,以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加强安全管理,采用切实可行的安全保证措施,确保本工程无重大安全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缩短工艺衔接时间,合理优化施工流程.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现场施工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上次收敛值(mm)
间隔时间℃)
Ⅰ(mm)
Ⅱ(mm)
平均(mm)
自检意见
监理意见
原始记录本
表号
册号
页码
序号
测量:测量工程师:质检工程师:监理工程师:
页码共页
隧道周边位移量测记录表
JTG F60-2009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编号:
项目名称
分部工程
施工单位
合 同 段
分项工程
监理单位
单位工程
工程部位
检验单位
桩号范围
施工日期
检测日期
测线编号
桩 号
量测断面编号
距洞口距离(m)
钢尺读数(mm)
埋设日期
观测日期
观测时间
观测值
温度修正值(mm)
修正后观测值(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