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考点速记颅脑疾病
外科颅脑疾病知识点总结

外科颅脑疾病知识点总结一、颅脑肿瘤颅脑肿瘤是指生长在颅脑组织内的肿瘤,它包括原发性颅内肿瘤和颅外肿瘤转移到颅内的继发性肿瘤。
颅脑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无转移及侵袭性,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手术切除后通常不易复发。
而恶性肿瘤生长迅速,有转移及侵袭性,主要发生于中年人和老年人,手术切除后易复发和转移。
颅脑肿瘤的临床表现是比较多样的,通常包括头痛、呕吐、视力障碍、运动障碍等。
颅脑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脑血管造影等。
颅脑肿瘤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切除,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也可以选择放疗或化疗。
在手术切除颅脑肿瘤时,外科医生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大小、位置等因素做出合适的手术方案,并且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尽量保留周围正常脑组织,以减少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二、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是指发生在脑血管内或外的各种疾病,包括动脉瘤、动脉狭窄、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炎等。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也是比较多样的,通常包括头痛、眩晕、视力障碍、言语障碍等。
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脑血管造影、头颅CTA、头颅MRA等。
对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介入治疗,如动脉瘤栓塞术、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等。
在进行介入治疗时,外科医生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出现并发症。
三、颅脑外伤颅脑外伤是指由外力作用于颅脑部位所造成的损伤,它包括颅脑损伤和颅内血肿两大类。
颅脑外伤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伤力的大小和部位,通常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
颅脑外伤的诊断主要依靠头颅CT、头颅MRI等影像学检查。
对于颅脑外伤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镇静、降颅压、抗感染等措施,手术治疗包括颅内血肿清除、颅骨修复等。
在手术治疗颅脑外伤时,外科医生需要尽快对患者进行手术干预,以防止颅内高压、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四、其他颅脑疾病除了上述提到的颅脑肿瘤、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外,颅脑部位还可能发生其他各种疾病,如颅内感染、颅内压增高、颅内占位性病变等。
脑部疾病知识点总结

脑部疾病知识点总结一、脑部疾病简介脑部疾病是指影响大脑功能的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脑肿瘤、脑创伤、脑炎、脑病变等。
脑部是人体的控制中枢,它控制着我们的思维、情绪、行为和身体功能,因此脑部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都会产生严重影响。
二、常见脑部疾病1. 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是指侵害脑血管系统的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造成脑血管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动脉硬化、高血压、脑动脉瘤、脑静脉血栓等。
患者常常表现为突发性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症状,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2. 脑肿瘤脑肿瘤是指发生在脑部的肿瘤,可以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两种。
原发性脑肿瘤起源于脑组织,转移性脑肿瘤则是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通过血液或淋巴转移到脑部。
脑肿瘤的症状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肢体无力等。
3. 脑创伤脑创伤是指外力作用于头部,导致脑组织受到损伤的疾病。
脑创伤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严重的脑创伤会导致颅内出血、脑挫裂伤等严重后果。
脑创伤的症状包括头痛、意识障碍、记忆丧失、呕吐等。
4. 脑炎脑炎是指脑部发生炎症的疾病,病原体可以是病毒、细菌、真菌等。
脑炎的症状比较多样化,包括发热、头痛、精神异常、抽搐、肢体无力等。
脑炎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
5. 脑病变脑病变是指脑部发生的结构性或代谢性改变,导致脑功能异常。
脑病变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脑萎缩、代谢障碍、脑水肿、脑缺血、脑部感染等。
脑病变的症状取决于损害的位置和严重程度,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晕厥、行为异常、肢体无力等。
三、脑部疾病的诊断1. 临床检查临床检查是诊断脑部疾病的基本方法,包括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意识状态评估、感觉运动检查、生命体征监测等。
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脑部疾病的重要手段,包括CT、MRI、脑血管造影、脑电图等。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脑部的结构和功能情况,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位置和严重程度。
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考点速记:颅脑疾病

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考点速记:颅脑疾病1.颅内压增高定义颅内压持续在 2.0KPa(200mmH2O)以上病因“两小一大”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大;颅内占位性病变使颅内空间相对变小;先天性畸形使颅腔体积变小。
临床表现“三主征”即: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诊断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头颅 CT、MRI、X 线片或腰椎穿刺)治疗一般处理平卧、吸氧、禁食、避免用力等病因治疗病变切除、急诊减压手术等药物治疗主要是 20%甘露醇的应用其他激素、冬眠亚低温、脑脊液外引流等2.头皮损伤(1)头皮裂伤:注意掌握头皮裂伤特点:出血多、不易感染、缝合时间可延长至 24 小时。
(2)头皮血肿分类特点皮下血肿体积小,疼痛感明显帽状腱膜下血肿体积大,可出现贫血或休克骨膜下血肿局限于骨缝之内(3)头皮撕脱伤:治疗应注意压迫止血、防治休克、清创、抗感染,可行植皮或血管吻合手术。
3.颅骨骨折(1)颅顶骨骨折:线性骨折无特殊处理,注意有无合并出血 ; 凹陷性骨折深度大于 1.0cm 考虑手术。
(2)颅底骨折:治疗重点预防颅内感染。
分类特点颅前窝骨折鼻出血、脑脊液鼻漏、熊猫眼征颅中窝骨折鼻出血、脑脊液耳漏、面瘫、听力下降颅后窝骨折耳后乳突部淤斑,后祖颅神经损伤4.脑损伤(1)脑震荡:特点是伤后昏迷 ?清醒 ?逆行性遗忘 ?辅助检查无异常(2)脑挫裂伤:特点是对冲伤、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症状体征、 CT检查可确诊。
(3)颅内血肿分类出血来源临床特点外伤史、意识障碍(中间清醒硬脑膜外血期)、瞳孔改变、锥体束征、脑膜中动脉最常见生命体征变化、CT可见“梭形肿高密度”占位病情重、意识障碍进行性加桥静脉或皮深、与脑挫裂伤同时存急性在、 CT 可见“新月形高密层动、静脉硬脑膜下血度”占位肿老年人多见、外伤轻微、病情慢性桥静脉进展慢、 CT可见“新月形等或低密度”占位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CT皮层或皮层下动、脑内血肿可见“皮层或皮层下不规则静脉高密度血肿影”治疗:手术指征:幕上血肿>40ml,幕下血肿 >10ml 或/ 和中线移位>1.0cm分临床表诊断鉴别诊类现断早症状不明显,可有吞咽食物梗噎感期中进行性咽下困难,病人消瘦、持续性胸背痛、晚声音嘶哑、Horner 综合征及远处脏器转移症状期诊断:X线双重对比造影、食管拉网脱落细胞检查来确诊;鉴别诊断:食管炎、食管憩室、食管静脉曲张、食管良性肿瘤、贲门失驰症。
脑部疾病医学知识点

脑部疾病医学知识点脑部是人体控制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核心器官,也是一些潜在疾病的主要发生地。
脑部疾病涵盖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疾病,包括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以及脑部损伤等。
本文将着重介绍一些常见的脑部疾病及其相关医学知识点。
一、中风与脑卒中中风也被称为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的血流供应中断而导致的脑部损伤。
脑卒中是中风的一种类型,主要分为两种: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
前者是因脑血管破裂导致大量出血,后者则是由于脑血管堵塞阻断了脑部的血液供应。
中风的症状包括突发的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言语困难,以及突发的头痛等。
中风的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吸烟等。
早期识别症状并尽早就医是减少中风后果的关键。
二、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人体的运动能力。
其症状包括颤抖、肌肉僵硬和运动缓慢等。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与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有关,导致多巴胺水平降低,从而影响了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尽管目前还没有找到帕金森病的治愈方法,但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可以帮助控制症状。
此外,运动和锻炼对延缓帕金森病的进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三、脑肿瘤脑肿瘤是一种在脑部或脊髓中形成的异常细胞增殖。
它们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
脑肿瘤的症状根据其位置和大小而异,包括头痛、视力问题、听力问题和情绪变化等。
诊断脑肿瘤通常需要进行核磁共振(MRI)和脑部扫描等检查。
治疗脑肿瘤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尽管恶性脑肿瘤的治疗较为困难,但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四、癫痫癫痫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
癫痫发作是由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引起的,可以导致短暂的意识丧失、肌肉抽搐和异常感觉等症状。
癫痫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癫痫发作。
对于一些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则可以考虑。
五、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影响脑神经元的活动和记忆能力。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强记忆必背重点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强记忆必背重点一、脑膜炎:1.化脓性脑膜炎:糖明显下降,氯化物下降,蛋白明显升高,细胞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2.病毒性脑膜炎:糖正常,氯化物正常,蛋白升高,细胞数升高,以淋巴为主。
3.结核性脑膜炎:糖明显下降,氯化物下降,蛋白明显升高,细胞数升高,以淋巴增高为主。
二、心梗化验:1.心肌梗死起病6小时内增高的化验:(2PK(肌酸磷酸激酶)。
2.增高3~6日降至正常的心梗化验:GOT(也称AS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3.增高1~2周内恢复正常的心梗化验:LDH(乳酸脱氢酶)。
4.增高可持续1~3周的心梗化验:白细胞计数。
三、神经1.脑出血:病因主要为高血压合并脑动脉硬化。
常于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发作有反复呕吐、头痛和血压增高。
可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和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CT示高密度影。
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
2.脑血栓形成:病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压。
安静状态下起病,大多无头痛和呕吐。
意识正常或轻度障碍。
CT示低密度影。
3.脑栓塞:栓子常来源于心脏如风湿性心瓣膜病变的附壁血栓。
多无前驱症状。
一般意识清楚或有短暂性意识障碍。
有颈动脉系统或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4.视神经病损表现:同侧单眼盲;视交叉:双颞侧盲;视束:双侧视野同向偏盲;颞叶视辐射。
5.双侧同向上象限盲辐射为:对侧同向下象限盲。
6.内囊病变表现为三偏。
7.下运动N元瘫痪的特点:弛缓性瘫。
8.周围性瘫痪的肌张力改变特点是:肌张力减低。
9.锥体束损害的反射改变: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10.鉴别中枢性和周围性瘫痪最有意义的体征是:前者有病理反射Babinski征。
11.脊髓颈膨大横贯性损害引起:双上肢周围性瘫痪,双下肢中枢性瘫痪。
12.双侧旁中央小叶及其附近中央前后回受损引起痉挛性截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及尿潴留。
13.当C5一T2脊髓前联合受损时可出现双上肢痛温觉减退或缺失,但触觉及深感觉保留。
14.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出现在起病后第3周。
2020年执业医师考试颅内肿瘤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神神经系统
颅内肿瘤
大纲要求
(1)临床表现
(2)诊断与鉴别诊断
(3)治疗
一、大脑半球肿瘤的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
2.局灶症状和体征:位于大脑半球功能区或其附近的肿瘤可表现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是由于肿瘤压迫或侵犯邻近脑神经组织所引起。
(1)精神症状主要是人格改变和记忆力减退,最常见于额叶肿瘤。
(2)癫痫发作包括全身性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特别以额、顶、颞叶的肿瘤为多见。
(3)锥体束损害症状进行性运动功能障碍,一个或多个肢体的无力、瘫痪、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等。
(4)进行性感觉障碍如偏身感觉障碍、深感觉及辨别觉的障碍。
(5)失语分为运动性和感觉性失语两种基本类型,见于优势大脑半球肿瘤,通常右利者为左半球。
(6)视野改变颞叶深部和枕叶肿瘤影响视辐射神经纤维,可出现视野缺损、同向偏盲而鞍区肿瘤可致双颞侧偏盲等改变。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颅内肿瘤的诊断不仅要求有无肿瘤存在,尚需要确定肿瘤的部位和性质。
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神经系统检查和下列一种及几种辅助检查相结合。
如:CT、MRI、其他X线检查技术、PET、神经电生理学检查。
2.鉴别诊断
蛛网膜囊肿
脑脓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
结核瘤
脑寄生虫病
脑血管病
良性颅内压增高
三、治疗
降低颅内压——第一步、最重要
切除肿瘤——根本措施
辅助治疗——脱水、放化疗、基因治疗
第1页。
新整理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妊小儿颅内出血考点速记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妊小儿颅内出血考点速记许多血液病、脑血管发育异常及颅内外其他病变均与小儿颅内出血(I C H)的发生有关,其病因可以是单一的,亦可由多种病因联合所致。
常见于颅脑外伤、新生儿产伤、缺氧常致颅内出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白血病、脑肿瘤、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等,也常致颅内出血。
1.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畸形是儿童时期I C H的常见原因之一,可分为先天性、感染性与外伤性。
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包括血管瘤和动静脉瘘。
感染性脑动静脉畸形如颅内细菌性或真菌性动脉瘤,系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感染栓子所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也可导致小儿颅内动脉瘤的发生。
外伤性脑动静脉畸形较少见。
其他类型的脑血管畸形有毛细血管扩张、海绵状血管瘤、软脑膜静脉及毛细血管的畸形、脑底异常血管网等。
2.血液病血液病是小儿脑血管病的重要病因,血友病患儿中2.2%~7.4%发生I C H。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例中发生I C H者占10%。
其他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凝血障碍等血液病,以及抗凝疗法的并发症,均可发生I C H。
3.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颅内出血(N I C H)主要发病因素为产伤及缺氧,前者正逐渐减少,后者有增加趋势。
其中在 4.其他尚有部分小儿I C H的原因不明,称为小儿特发性脑出血。
颅脑外伤、颅内肿瘤、中毒性脑病等,还可因维生素K缺乏症、维生素C缺乏症、肝病、高血压或结缔组织病等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I C H。
脑出血是小儿颅内出血临床表现之一。
脑出血系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
常见于大脑半球,幕下脑出血(小脑或脑干)较少见。
发病前可有外伤、过度兴奋等诱因。
起病较急,常见表现有突发头痛,呕吐,偏瘫,失语,惊厥发作,视物模糊或偏盲,感觉障碍,血压、心率、呼吸改变,意识障碍等。
重症患儿一般均有明显的生命体征的改变,并易伴发消化道出血,心肺功能异常,水、电解质紊乱,特别严重者可伴发脑疝死亡。
脑外科疾病整理笔记

脑外科疾病整理笔记一、颅内压增高1、概念高于20cmH2O为颅内压增高;1、颅内高压的产生:颅内血肿最常见,第二常见为颅内肿瘤;颅脑损伤四部曲:外伤——血肿——颅内高压——脑疝最后死亡;临床遇到颅脑损伤病人诊断顺序:(1)、先看有无脑疝:两瞳孔是否等大,是否有意识障碍;(2)、无脑疝看有无颅内高压:颅内高压三组征;(3)、无颅内高压再看有无血肿;从最严重的开始排除检查!库欣反应两大,两小记忆方法:(库欣反应记忆:颅内压增高然后脑疝就是快死了,死了就是心跳呼吸停止,所以心率呼吸慢慢减慢,剩下血压、脉压就增大)1、三主征:喷射样的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是最关键的客观依据,这个是最客观的体征,其余两个是症状;延伸—临床上和库欣有关的概念:*库欣反应:是由库欣于1900年曾用等渗盐水灌入狗的蛛网膜下腔以造成颅内压增高,当颅内压增高接近动脉舒张压时,血压升高、脉搏减慢、脉压增大,继之出现潮式呼吸——血压下降,脉搏细弱,最终呼吸停止,心脏停搏而导致死亡。
*库欣溃疡:是指在颅脑损伤、脑病变或颅内手术后发生的应激性溃疡。
溃疡可见于食管、胃与十二指肠。
此种溃疡通常深而具穿透性,偶尔整块局部胃肠壁完全溶解,引起穿孔。
*库欣综合征:本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高皮质醇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满月脸、多血质外貌、向心性肥胖、痤疮、紫纹、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
*颅内占位性病变,CT首选,X线只能看骨折,无法看到颅内病变;*额叶、颞叶最多见颅内血肿;*枕骨大孔疝,小脑幕切迹疝要求掌握!!大脑镰下疝不要求*颅内高压禁止腰穿,最容易导致枕骨大孔疝,尤其是后颅窝;*腰穿禁忌症——低血压;对于头部外伤,神志清楚,CT未发现血肿,也要留院观察;*甘露醇为降低颅内高压首选药,假如有脑疝,先用甘露醇稳定颅内压后再手术;二、脑疝高血压因颅内出血引起脑疝;先甘露醇降低颅压,再看是否符合手术指征,进行手术;*有无瞳孔散大是是否有脑疝的鉴别要点!*对冲伤机制:左枕部着地,右侧额颞叶受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考点速记:颅脑疾病
1.颅内压增高
2.头皮损伤
(1)头皮裂伤:注意掌握头皮裂伤特点:出血多、不易感染、缝合时间可延长至24小时
(2)头皮血肿
(3)头皮撕脱伤:治疗应注意压迫止血、防治休克、清创、抗感
染,可行植皮或血管吻合手术。
3.颅骨骨折
(1)颅顶骨骨折:线性骨折无特殊处理,注意有无合并出血;凹陷
性骨折深度大于1.0cm考虑手术。
(2)颅底骨折:治疗重点预防颅内感染。
4.脑损伤
(1)脑震荡:特点是伤后昏迷?清醒?逆行性遗忘?辅助检查无异常
(2)脑挫裂伤:特点是对冲伤、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颅内压增
高症状体征、CT检查可确诊
(3)颅内血肿
治疗:手术指征:幕上血肿>40ml,幕下血肿>10ml或/和中线移位>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