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第18课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课件4华东师大版

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完成资本主义原始 积累,对外不断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
他们凭借经济和军事优势,对亚洲、 非洲、拉丁美洲进行了异常残酷的殖民征 服,逐步建立起世界殖民体系。
同时,亚非拉地区面对奴役和侵略, 亚非拉人民不断的抗争。直到二战后,西 方国家建立的世界殖民体系才最终崩溃。
练习:
C 1、今天印度和巴基斯坦冲突的历史根源是( )
A、民族矛盾
B、宗教冲突
C、印巴分治
D、经济利益
C 2、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崩溃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帝国主义力量的削弱
C、非洲人民的斗争
D、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
3、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各有一个国家为争取收回运河主 权而进行了斗争,这两个国家及其收回的运河分别是?
2、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 的主权
印度 工农 业的 巨大 发展
新加坡
新加坡利用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 优越的地理位置,建设港口和机场,使 新加坡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它还重点发 展了通讯、金融等服务业。上世纪90年 代初,新加坡的海运业、炼油业、造船 业和电子电气工业已经闻名于世,它还 是世界著名的外汇交易市场。新加坡政 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注意美化 环境,把新加坡城建成为美丽的花园城 市。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 识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 等,这些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精编课件1 华东师大版

亚洲四小龙
韩
台
国
湾
首
台
尔
北
101 63
大
大
厦
楼
香 港 中 银 大 厦
新 加 坡 鱼 尾 狮 像
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亚洲的韩国、台湾、新加坡及香港(当时还未回归)四个国家或地 区先后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所 谓“东亚模式”引起全世界关注,它们也因此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印度在1974年5月爆炸了第一颗核装置。1998年在48小时内连续进行了5次地下核试验。2004年 9月20日,印度空间研究所发射了首颗用于国内教育的人造卫星。2007年1月10日,印度发射首个返 回式太空舱,并开展“登月计划”。
印度的迅猛发展
印度核电站
为保障能源自给,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印度就十分重视发展核能,目前核能发电量已居亚洲 第三。到2008年,印度年核电装机容量将由目前的2700兆瓦增至6700兆瓦。目前正在建造8座核电 站,其中6座为重水反应堆核电站,2座为轻水反应堆核电站,计划于2008年初建成。
第18课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印度、巴基斯坦独立
“印度独立法案”(蒙巴顿方案)
为印巴日后的长期冲突埋下了伏笔
路易斯·蒙巴顿
印、巴独立标志着英国对印度长达277年的侵略
英国东南亚盟军总司令 曾任印度总督 和近200年的殖民统治终结,加速了英帝国主义殖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体系的瓦解。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印度首任总理 亚非会议和不结盟运动发起人
印度的迅猛发展
印度著名软件公司外景
在最能体现综合国力的科学技术领域,印度也取得一些较大成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印 度的工业生产年增长率连续5年超过8%。自90年代以来,计算机软件业迅猛发展,软件开发人员占 全世界30%。
华师大版历史九下第18课《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word教案

华师大版历史九下第18课《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word教案【内容标准】(1)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
(2)简述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进展所进行的斗争。
(3)明白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考试标准】识记:印度独立后经济进展的成就;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终止了非洲遭受欧洲殖民者长达500年奴役的历史;1999年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主权。
明白得:二战后,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复杂的要紧因素。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明白亚非拉民族国家的振兴,分析中东矛盾的缘故2、过程与方法:设咨询—讨论教学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进展与和平的重大作【教学要点】重点: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难点: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导入。
【新课探究】(一)印度独立后经济进展的成就1947年,按照英国提出的“蒙巴顿方案”,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
(“蒙巴顿方案”造成了克什米尔咨询题,成为印巴两国关系紧张的根源)印度独立后,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90年代后,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优先进展重工业,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市场经济进展,大力进展高科技,科技水平和军事力量快速提升,信息软件产业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综合国力有了较大的增强。
(二)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和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并成为亚洲“四小龙”。
(三)非洲国家的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长达500年的历史终止,殖民体系在非洲最终崩溃(四)1999年,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主权。
【总结巩固】学习本课,让学生感悟到,亚非拉各国在取得民族独立后,必须大力进展经济,推进社会进展,增强综合国力,为此必须按照自己的国情,选择适合本国进展的道路。
同时也不回避,在亚非拉一些民族和国家之间,在复杂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也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并发生了地区性冲突。
(八年级资料)亚非拉的独立与振兴

第18课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开展\、了解非洲民族独立浪潮、拉美民族独立运动与成果等历史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与崩溃是人类历史开展的必然。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开展;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难点:印巴分治;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使殖民地与半殖民地人民深受鼓舞,纷纷掀起民族解放与民族独立运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出示课件,学生阅读)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18课“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二、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阅读)三、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准备〔5分钟完成阅读教材,完成空白处,要与时间赛跑啦!〕〔一〕、印度的独立和开展1、印度的独立:_____年8月,在_____的旗帜下,根据“__________〞,印度和巴基斯坦宣告独立。
2、印度的开展:⑴初期:走尼赫鲁式的“社会主义〞道路,结果印度的经济开展落后于东北亚和东南亚大多数国家。
⑵90年代后:实行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的政策,扭转了长期停滞落后的状况,综合国力有了较大增强,成为亚洲一枝举足轻重的力量。
〔二〕、新加坡和韩国的崛起1、时间:20世纪60年代。
2、措施:抓住西方兴旺国家实行产业结构调整而向开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及时调整。
3、结果:迅速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三〕、“非洲年〞1、1952年,埃及纳赛尔领导反帝反封建革命,赢得独立。
2、1960年,非洲有个国家获得独立,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体系。
这一年,被称为“〞。
3、1990年的,西南非洲的宣告独立,标志着殖民体系在最终崩溃。
第18课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第18课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教材解读:本节课主要讲述印度、新加坡、非洲、巴拿马等国家和地区的独立和发展状况。
自主学习:背景:结束后,先后席卷亚非拉各洲,土崩瓦解。
一、印度独立和发展独立:印度人民在“”的旗帜下,经过长期的斗争获得新生。
年8月,根据“”,印度和巴基斯坦宣告独立。
发展:初期,试图走式的“”道路,发展国有经济,优先发展,限制外国和进入印度,鼓励、压制竞争,实行的工业化战略。
20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大力调整政策,实行的政策,扭转了长期停滞落后的状况,综合国力有了较大增强,成为亚洲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探究:1、印度经济能够取得较快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二、新加坡和韩国的崛起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的经济以为主,新加坡仅是从事的港口城市。
崛起:到了60年代,它们抓住西方发达国家实行产业结构调整而向的机遇,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迅速成为新兴的国家。
探究:1、“亚洲四小龙”指的是哪些国家?2、它们经济能够飞跃发展的原因有哪些?三、“非洲年”年,非洲有个国家获得独立,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体系,这一年被称为“”。
探究:1、二战前对埃及进行殖民统治的国家是哪个?埃及独立运动的领导人是谁?2、殖民体系在非洲最终崩溃的标志是什么?三、巴拿马运河的回收背景:二战后,拉丁美洲国家普遍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步伐,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等国出现“经济奇迹”。
古巴人民在的领导下,推翻亲美的独裁政权,走上了道路。
在古巴革命的影响下,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不断加强。
回收:年12月31日,美国把运河及运河区正式交还巴拿马政府。
斗争取得胜利。
探究:完成下表反馈练习1、下面是九年级某班小明同学围绕“印度的独立和振兴”制作的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与史实明显不符,此处是A.独立时间B. 斗争对象C. 领导人D. 发展状况2、新华网新德里2012年3月29日电,国家主席胡锦涛29日在新德里会见了印度总理辛格,就中印关系发展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交换意见,达成新的重要共识。
第18课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第18课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中考目标】1.以印度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
2.简述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美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
,被称为“【课时作业】1.历史结论的提出,必须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下列历史结论,不正确的是()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意味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矛盾的彻底消除C、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D、纳米比亚的独立,宣告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的历史结束2.下面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同学为“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图片展准备的一组图片。
其中能入选的有()A. ①③B. ③④C. ①④D. ②④3.1947年,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取得独立的国家是( )A .委内瑞拉B .印度C .巴拿马D .纳米比亚4.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在亚洲,英国殖民者的“蒙巴顿方案”对印度实行 “分而治之”的政策,其划分的原则是( )A.按居民的宗教信仰B.按历史沿革C.按行政区划D.按与英国的关系5.某校准备邀请一学者作报告,下列适合出现在海报“内容”中的是( )A .《蒙巴顿方案》出台B .巴以边界划定C .纳米比亚独立D .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6..2010年足球世界杯在南非举行,一时间非洲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大地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下面关于非洲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古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B.1956年纳赛尔宣布从英国殖民者手中将巴拿马运河收归国有C.非洲曾经是三角贸易的受害者D.20世纪90年代,纳米比亚的独立,宣告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的历史结束A.非洲独立年B.黑暗大陆C.美国后院D.东欧消费者的天堂8.某历史兴趣小组正在进行以“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下列不属于这一主题的是 ( )A .印度独立B .非洲独立年C .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D .玻利瓦尔解放南美9.小刚同学以“二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独立与振兴”为主题作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1959年,古巴人民通过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②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③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④亚非拉国家独立后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
第18课: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精品课件(华师大版历史九下)

1、古巴:武装斗争,走上社 会主义道路 2、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 的主权
印度 工农 业的 巨大 发展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将印度誉为“发展中国家发展 高科技的榜样”。比尔·盖茨说,未来的世界软件超 级大国,不是美国,不是日本,而是印度。印度在刚 摆脱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时,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 兴的局面,颇具远见卓识的首任总理尼赫鲁就指出, 一个民族要获得真正的独立和振兴,就必须依托高科 技的发展。为此,从50年代开始,印度就投入巨资, 仿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模式,在全国陆续建起了6个 “印度理工学院”。这些学院的毕业生,逐渐成为缔 造印度IT产业大厦的精英。在美国的卡耐基·梅隆大 学对全球32家软件公司颁发的“顶级质量”认证中, 印度企业便独占了17家。在全球软件开发市场中,印 度占据了16.7%的份额,其软件出口占了美国市场的 60%以上。
葡属殖民 地独立 殖民体系最 终崩溃
80—90年代
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1、古巴革命
时间:1959年 领导人:卡斯特罗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斗争
1964年开始 1977年,巴美签订了关于巴拿马运河的新条约 1999年,巴拿马运河区的主权和管辖权完全回到巴拿马手中
亚洲国家的 独立与振兴
印度独立:1947
印巴分治:印度与巴基斯坦
韩国、新加坡经济发展迅速
亚非拉 的奋起
非洲民族的 独立浪潮
埃及 独立
时间:1952年 领导人:纳赛尔 收回苏伊士运河
非洲独立年:1960年 纳米比亚独立:帝国主义 在非洲的殖民体系的崩溃
练习
拉丁美洲 捍卫 民族主权的斗争
古巴:武装斗争,走 上社会主义道路 巴拿马:收回巴拿马 运河的主权
九下第18课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概述

预习检测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提到哪些国家或事情
亚洲:印度、新加坡、韩国 非洲:高潮:1960年非洲年;结束:1990年纳米比亚 拉美:巴拿马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英王王冠上 最璀璨的一颗宝石”
一、亚洲国家 (一)印度
章西女王
圣雄甘地
甘地领导人民开展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
一、美国 概况:战后成为最强国家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黄金时代” 20世纪70年代——滞胀 20世纪80年代——复兴
二 、欧盟(1993年)
欧洲单一货币:欧元启动(1999年)。 地位作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推动国际格局向多 极化趋势发展。
三、日本 概况:
传统文化与西方事物并存
科技领域成绩卓著
印度科技中心 班加罗尔
军事实力不可小视
பைடு நூலகம்
一、亚洲国家——(一)印度
1、独立:1947年,印巴分治 2、发展:工农业有了巨大发展,科技成就显著,
综合国力有了较大增强,成为亚洲一支举足轻 重的力量。
(二)其他亚洲国家
你知道亚洲四小龙之称的是哪些国家和地区吗?
建设成就巨大
第18课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内容标准】 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独立
和振兴的概况。 简述战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独立斗争。
“亚非拉国家”
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位于亚洲、非 洲和拉丁美洲.
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 水平上看,它们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 差距,正在奋起,正在发展,所以也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进入持续高速增长时期, 20年代80年代,日本国民生产总值(GDP)跃居世界第二,仅 次于美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1)知道印度国家独立和民族振兴的基本概况。
(2)知道巴拿马运河收回的情况。
(3)了解新加坡和韩国的崛起。
(4)了解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2、能力培养:
(1)结合地图,指出印度、韩国、新加坡、巴拿马运河的地理位置。
(2)探究印巴冲突不断的根源,锻炼学生分析探究能力。
(3)比较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加坡、韩国与中国的国情,锻炼学生分析对比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运动,是促使西方殖民体系土崩瓦解的根本原因。
(2)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亚非拉国家为争取民族独立,振兴和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体现了亚非拉人民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与地位。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印度的独立与振兴,非洲独立年,巴拿马运河的收回。
(2)难点:“蒙巴顿方案”,新加坡、韩国崛起的原因。
三、教学、学法
图片欣赏、地图识别、分析对比、分析阐述、合作探究、归纳总结。
四、教学辅助工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流程设计
导入新课:新航路开辟以来,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先后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饱受殖民压迫与掠夺之苦。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新课教授: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与发展:(板书)
创设情境:印度与巴基斯坦是我国西南边陲的两个主要邻国(结合地图),下面我们来看一段与这两个国家相关的新闻报道。
设置问题:实际上,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巴关系时紧时缓,双方武装冲突几乎没有中断过;那么二战结束以来,什么问题成为印巴冲突不断的主要诱因?该问题的历史根源是什么?(克什米尔问题,“蒙巴顿方案”)
教师讲解:“蒙巴顿方案”既是印度民众长期民族解放斗争的成果;又是造成印巴冲突不断的主要根源。
印度民众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长期斗争,到1947年终于结束了厄运时代;这年8月英国被迫出台“蒙巴顿方案”,承认印度自治领的独立地位;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1947年8月,根据“蒙巴顿方案”,印度与巴基斯坦宣告独立(板书)。
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
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
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
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合作探究:假如你是联合国处理国际争端、冲突的官员;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试着提出一套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方案?(小组讨论)
过渡:独立后的印度是怎样发展民族经济,实现民族振兴的呢?
设置问题:20世纪初期(20世纪50—80年代)印度实行怎样的经济发展战略?90年代以来,印度的经济发展战略又做了怎样的调整?
2、独立后印度的民族振兴之路(板书):
初期——实施内向型的工业化战略(板书):发展国有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限制外国资本和商品进入印度,鼓励垄断,压制竞争;导致印度经济发展落后于东北亚和东南亚大多数国家。
90年代以来——实行开放和经济“自由化”政策(板书):该政策的实行,使印度扭转了长期停滞落后的状况,综合国力有了较大增强,成为亚洲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印度现在不但能制造飞机、汽车、远洋轮船、各种机床和仪器,还建立了原子能发电站,发射了自己设计和制造的人造地球卫星和通讯卫星,在新兴的信息软件产业领域,其实力仅次于美国,在全
球软件开发市场中,印度占据了16.7%的份额,其软件开发出口占了美国市场的60%以上。
军事方面,印度已发展成为拥有航空母舰和核武器的亚洲军事强国。
但是,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矛盾复杂及周边局势紧张等因素却严重阻碍了印度的和谐健康发展。
3、新加坡、韩国的崛起(板书):
过渡:印度独立后,亚洲的中国、缅甸、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韩国等也先后宣告独立;其中新加坡、韩国两国独立后的民族振兴之路最值得我们关注;从60年代开始,它们抓住西方发达国家实行产业结构调整而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迅速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图片展示新加坡、韩国两国六七十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突出成就)
历史比较: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新加坡、韩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西方经济学家把这一时期两国经济腾飞称为“70年代奇迹”;那么同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怎样?是否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学以致用:结合教材98页小字部分新加坡、韩国飞跃发展的原因,谈谈二战后新加坡、韩国的经济腾飞对于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即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二)、非洲国家民族独立运动:(板书)
过渡: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下,非洲地区掀起了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潮;
引导、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以下问题提示试着总结出非洲国家民族解放斗争进程中的几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
问题设置:什么历史事件点燃了非洲国家民族独立斗争的燎原之火?哪一年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期?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非洲国家民族独立斗争的胜利结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非洲最终崩溃?
1、点燃:埃及“七月革命”和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
2、高潮:1960年——“非洲独立年”。
(板书)
3、结束:1990年,纳米比亚宣告独立,标志着殖民体系在非洲最终崩溃。
(板书)(三)、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板书)
过渡:二战后,拉丁美洲国家普遍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步伐,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就,巴西、墨西哥等国曾出现过“经济奇迹”;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亲美独裁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古巴革命的影响下,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不断加强:教师讲授: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的蜂腰地带,纵贯巴拿马地峡。
全长约81千
米,宽152~304米,最高处高出海面25米。
有船闸6座(结合地图、图片)。
运河使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航程缩短1万多千米。
可通5万吨海轮。
通过运河需要8~9个小时,平均每天有40多艘船只通过。
1903年美巴签订《巴美条约》,美国获得开凿运河和“永久使用、占领和控制”运河及运河区的权利。
1904年美国开凿运河,1914年完工,1920年正式开放。
运河区对宽16.1千米,在美国的控制下成为“国中之国”。
60余年间,美国共获利450多亿美元,而巴拿马仅得11亿美元。
二战后,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及运河区主权进行了长期斗争。
经过谈判,1974年2月,美国被迫宣布废除1903年签订的《巴美条约》1977年9月,美国与巴拿马政府签订了归还运河的新条约,取消美国永久占领运河的特权,规定到1999年年终巴拿马完全控制运河区。
1999年12月31日,美国把运河及运河区正式交还巴拿马政府;(板书)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四)、课堂小结:
通过对印度独立和振兴、新加坡和韩国崛起、非洲国家民族独立斗争、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斗争等内容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是促使西方殖民体系瓦解的根本原因,亚非拉国家为争取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体现了亚非拉人民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