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脉开通后的十二种景象
阐释“小开顶大开顶通中脉”

阐释“小开顶大开顶通中脉”《阐释“小开顶大开顶通中脉”》明玥根据2014年3月13日答疑录音整理,未经了空居士本人校对,请以当日录音为准。
师兄:请详细开示小开顶、大开顶、通中脉的区别?师父:非常好,小开顶、大开顶这是属于道教金丹大道那边的名词,佛教这边一般就不用大开顶小开顶的词。
在藏密那边它也有所谓的破瓦法,跟小开顶大开顶应该来说是一致的,但是他们的理论就还是值得探讨一下,他们以为说什么开顶呀头上裂开一条缝呀,其实没有的,还有什么开顶之后元神才能出壳,才能往生,都是不对的。
所谓的元神那是能量和意识,我们的意念结合体,什么东西都会穿过去的,哪需要头上裂开一条缝呢,这真的都是误解了。
那么中脉又是讲什么呢?中脉在道教古代里面有些叫中黄,是指人体中间有一个巨大的通道,我为什么加巨大二个字,其实它并不是通道,这是身体里面络脉系统开通到一定的程度,它是全方位的互相沟通,使修炼者会觉得下丹田的能量旋转的可以上升到头顶,从头顶冲出去,会有这个现象,所以道教所说的中脉它不是一个小小的气脉。
藏密所说的中脉,是一条小的气脉,以我自己个人的修证,乃至我几十年来跟同修们共修探讨,发现我们人体的气脉确实主干道就是奇经八脉和十二经络,其它的都是比较细小的东西,当然也有十五别络,接下去都是那些络脉细条的、小条的。
藏密所描绘的中脉乃至左右二脉,据我观察应该就是我们身体的督脉和左右的太阳膀胱经,藏密它的初级功夫就是修三脉七轮,从这点上也看得出,确实三脉就是督脉和左右的太阳膀胱经,这七轮虽然画的这么多但是跟道教的三丹田是异曲同工。
那我们接下来继续再讲大开顶,什么叫做大开顶呢?修炼者觉得体内的能量能够从头顶上冒出去,使自己的身体感觉到明显的虚无通透了,这就是大开顶。
大开顶的过程中,有些人会感觉到好象有个我或者一股能量从头顶冒出去,那就是所谓的出阳神,大开顶是炼气化神和炼神还虚的分水岭,也就是说修炼者大开顶之后,就开始进入金丹大道的炼神还虚阶段,那还什么虚呢?那就是肉身的虚无通透感。
中脉七轮

中脉七轮(详细)什么是「人体七轮脉」?气轮(Chakra)系统是在古代东印度便开始盛行,结合了哲学,灵学,心理学及性,气轮(Chakra)也有人称为轮脉或是人体的能源中心,将人体沿着脊柱分为七个能源中心,这七个能源中心经过古代的灵修人士以所谓”第三眼”观察人体后发现,气轮是以类似莲花或是盘旋的轮状出现,所以名为「七重轮」。
每一个气轮打开时,就会充满能量并以健康的速度旋转,可是如果气轮关上时,能量便减弱并且不再旋转。
而这七个气轮每个都有其不同的功能与相对应的色光,这色光由下往上就如同彩虹的颜色排列-红,橙,黄,绿,蓝,靛,紫。
从气轮的开合大小,旋转速度以及色光的强弱,)则可看出一个人生理及心各方面的特性与健康程度。
我们可以经由气轮接收后传达精神上的、社交上的以及性能量上的能量。
有些学派说是五个,有些说是六个,除此之外,也有第八轮的存在,在人的头顶之上,是人的灵性所在,如果开发得宜,句说可以结合纯洁的宇宙白光,不管如何,对各气轮的位置及功用,各派皆有一定的共识。
但若把所有疾病与情绪全部根据气轮来归纳,又太没有弹性了。
事实上气轮与气轮之间的能量是互通的,愈是真正有智慧、身心灵平衡健康的人,愈能打开全部气轮。
气轮的能量跟所有宇宙的循环道理一样,有不足、有过量,可以运用不同的色光来补足与排解达到平衡,如红色可平衡蓝色,橘色可平衡紫蓝色,紫色可平衡黄色等,气轮甚至有不同的专属频率或音符,这些音符会震动对应的气轮,进而唤醒或开启它们。
气轮也各有专属的相关元素,如五行一般,这些元素包括金、木、水、火、土以及空气等,也有不同的对应感官,例如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能量的电磁场,或说像一个大型的液体水晶,在这电磁场里,有七重轮的色光,外围自然形成一层层的彩虹光芒,便是「体光」;虽然体光可以藉自我的醒悟、宗教修行、静坐冥想等改变,但其中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便是佩带或运用水晶了。
人体第一轮-海底轮(Muladhara).海底轮:位于生殖器与肛门之间,脊椎尾骨对应器官:脊髓,血液,神经系统,小肠,膀胱,肛门等排泄器官,男性生殖器官,睪丸,女性阴道对应光:红色光或黑色光对应水晶:石榴石,烟晶,黑色碧玺,黑曜石,红碧玉,红宝石等红色光使用注意事项:红色光是最容易使用过当的色光,使用过多时会产生不能控制的情绪激动或者运动过度,身体则可能会有发烧,发炎或面部潮红,血压升高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产生肿瘤。
开脉之后的境界

开脉之后的境界经脉是生命先天通道与后天表现。
生命先天通道就是灵性,形而上的道与个体禀赋。
道是宇宙与生命自组织功能,是灵性。
在人体,中脉表现形而上的道。
中脉是会阴至百会间凌空连线。
其间真气贯通则有中脉,真气阻隔则无中脉。
中脉不通则真气阻塞百病丛生。
中医用药石刺激气血治疗疾病,所以只治病而无法抵达先天。
而修炼内丹就是后天返先天,以修行改造天命,就是打通中脉。
但打通中脉是艰难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大体说,修炼内丹从入门到抵达中脉有四种征候,修行者可据此判断修行境界。
征候就是气感。
判断气感对保持修炼信心非常重要。
一、气感如幻影这是修习内丹的起手功夫。
练习气功的入门途径很多,打通任督二脉是进一步往上修行的基础。
打通任督二脉的征候是下丹田越来越热直到全身沸腾,迫使热流冲开尾闾,循脊柱经头顶降落丹田,此后随着打通中脉可能开启“天眼”,看见体内气机流荡,有些人甚至“看见”神仙。
腹泻、辟谷等身体反应都可能在这一阶段发生,这些是清理肠胃的表现。
但这一阶段的气感不是先天气,而是幻影;所看见境界大部分是自心欲望显现,而不是真实境界。
如果修习者把这些看成“真的”就可能走火入魔。
分清楚打坐中哪些反应真哪些反应假非常重要。
这一阶段打坐中看见的气机非常绚烂,但有形无质,好像“冷光”,对身体的作用比较有限。
这些幻境表明修行还停留在思想层次,最好办法是置之不理或提起疑情。
这一阶段可延续一年甚至数年。
二、气感如虚空第一阶段过去慢慢进入第二阶段,打坐中气感逐渐消失,感到身体内“空荡荡的”。
这一阶段修行最大敌人是寂寞。
很多修行者忍受不住寂寞而放弃。
出现这种景象不是“气感消失”,而是修行突破思想层次进入上一个台阶。
这是从炼后天气过渡到炼先天气的必然情景。
后天气如臂膀可以随意调动;而先天气无法用意念调动,只能靠入静培养。
打一个比方。
修炼先天气像面对一棵树苗,修行最好办法是集中注意力默默觉察体内气机变化。
这就是入静。
入静程度越深越持久,修行进展就越迅速。
打通中脉是众生脱离苦海地捷径

打通中脉是众生脱离中脉被藏密称之为"命脉","大道脉",梵语称作"啊缚都底",藏语功能性。
比如"命脉"即表示中脉为一切众生之命根,这里指其重要性而言的;都帝"是梵语,意为能产生俱生妙慧;"武玛"是藏密的称呼,有成就之母的意思;"此而生之意。
中脉之重要,是因为它是众生脱离苦海的捷径,成佛涅磐的唯一路径通具足,而且生死涅磐已无差别,故而《协巴多杰根本续》中有偈云:"气不入中(“从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
所以至人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二。
浩然大均,乃曰涅磐。
”在《涅磐见法即见空,诸法性空,即成见佛,物我两忘,不一不异。
所以通达空境的摄一心,过去未来同成一体。
古来今往都是一样,穷本极末无二致。
浩浩(因为在生活常态中,人们总是以后天识神为主。
而得于禅定中的大智慧所以佛教又有积慧成佛之说。
这样看来密宗执中脉说中有偏颇之嫌,然而若是讲性命双修,可是连命功也修不成者不是也大大地有人在吗。
)那么怎样才能算是真正打通中脉呢现在将中脉开通之后的一些现像一。
力大无穷。
(这个力,愚以为不能单单认为是肌肉力量,应该是像武二。
具备五眼六神通。
三。
修者应具备九彩虹影光明体。
(这九彩虹影光明体应该是佛菩萨现世四。
修者所有之言语,一切均为咒语般有奇效。
(什么是咒语,应该说是层次的修行以后,自然就能将普通言语变成像“咒语般有奇效”。
)五。
得十方诸佛之智慧灌顶。
(这个说法颇似积慧说)六。
对一切经论通达而无障碍。
(当初五祖即是此无师自通)七。
通达过去,现在,未来之三世宿业智。
八。
中脉开通之后,修者应大悲普周遍尘,中脉开通之后刹(疑为此处少九。
具无漏神通。
1。
不要用功法治病(若是刻意用功治病是否会影响功夫长进)。
当然,修视为正常。
【原理】:人类的绝大多数疾病是心病。
心病既除,大多数人的身体疾病往又一个的疾病去费心地修练了。
中脉开通后出现的十二种境象--2

中脉开通后出现的⼗⼆种境象--2中脉开通后出现的⼗⼆种境象作者⽣根活佛(1)明亮:中脉打通之后,体内存积的毒素也已经排完了,那时你的眼睛会更加清澈明亮,⽬光炯炯,好像能够洞穿⼀切⼀样,此时眼睛明亮,⼼智更加明亮。
(2)温暖:如果⾝体⾥存有毒素多的话,要不就太热,要不就太冷,冷热不平衡,所以容易得疾病,打通中脉之后,你的体内有平和的常温、四肢温暖、百脉畅通。
(3)能量:打通中脉之后,你的⾝⼼清净明亮,内⼼深处的智慧⾃然开发,灵慧显现出来,你不仅能接收到宇宙的能量,会感应到元⽓,元光的能量,也能够将宇宙的能量与⾃⾝体内的真⽓融汇⼀处,使⼤⾃然的能量转化成⾃⾝的能量。
(4)轻安:打通中脉之后,你的⾝⼼轻安,⾝⼼⾃由安然,这时候,你会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异常敏锐、⼼智空明、灵慧现前,进⼊⾃显⾃明、任运成就、清净⽆染的境界,空性如空寂(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正如《⽆垢光荣经》所记载的:“⼀切诸法皆悉空寂,⽆⽣亦⽆灭,⽆⼤亦⽆⼩,⽆漏亦⽆为”)。
(5)⼒量:打通中脉之后,你的⾃⾝会产⽣⼀股强⼤的磁⼒,凝神聚⽓,⼼不散乱,⾝⼼具⾜⼒量强劲⽽放松,⽓⾎通畅。
这个时候的你已经真⽓内敛,⼼⽆旁骛,⾃在轻安了。
(6)调整:中脉打通之后继续静坐,此时你的体内会⾃然产⽣⼀种牵引⼒,就好像有⼀种⽆形的⼒量将你的⾝体向上牵引⼀样的感觉,⾝体坐姿会⾃动拉直调正,整个⾝⼼的境界都会不由⾃主地⾃动调整,这也是⼀种⾝⼼平衡的境界。
(7)开发:打通中脉之后,会出现前腔紧贴后背的现象,也就是你的前腔会⾃动地向脊背那边靠拢收缩,这是你进⼊打通中脉渠道之后,⾃然产⽣的⼀种聚散开合的灵性宁静智慧。
(8)通畅:就是通⾏⽆阻及畅通⽆阻的意思,打通中脉之后,你的中脉通畅,⽓和明点通⾏⽆阻,⽽且内在⽓机充盈,正⽓绵绵,消化吸收功能及排泄系统都变得很强健通畅。
排泄物及⾝上都⽆⼀点臊臭味。
(9)清净:打通中脉之后,你从内⼼开放,想得开也看得破了,能放下很多以前的执着之事,放下“法、我⼆执”,进⼊⼀种妙乐⾃在、恬淡虚⽆的境界。
打通中脉的一个简单方法

打通中脉的一个简单方法打通中脉是一种中医方法,目的是调理人体经络系统,促进气血顺畅,达到身体健康的效果。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方法,帮助打通中脉。
1.打通中脉的概念:中脉是人体手臂内侧的一条脉搏,起于中指,在胸前上行,以肩井穴为起点,一直延伸到两乳头之间的中脘。
通过打通中脉,可以促进经络的畅通,调节气血,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代谢能力。
2.寻找中脉:中脉位于手臂内侧,具体位置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找到:a.弯曲手臂,靠近身体,手掌向上。
b.用另一只手指的中指,从掌心向上推动,直到感觉到脉搏跳动。
c.脉搏跳动的位置即为中脉所在。
3.调整呼吸:平稳而深沉的呼吸对打通中脉非常重要。
坐下或站立时,双脚自然分开,双手自然放在腹部,舒展胸腔,慢慢地进行深呼吸。
吸气时,腹部膨胀,尽量向外膨胀;呼气时,腹部收缩,尽量向内收缩。
保持这种呼吸方式,令气息顺畅而深入。
4.使用手指按摩:使用中指,在中脉上轻轻按摩,从肩井穴开始,向下推到中脘。
按摩时,可以用适当的力量,但不要过度用力,以免造成不适。
可以按摩5-10分钟,每天进行。
5.利用热敷:将热毛巾或热水袋放在中脉的位置,持续约15分钟。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打通经络。
6.食疗调理:中医讲究通过饮食调理身体。
可以选择一些有益于中脉的食物,如深色蔬菜、绿色食品、鱼类和豆制品等。
同时,避免辛辣刺激、油腻和过冷过热的食物。
7.运动锻炼:适度的运动锻炼有助于经络通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太极拳等。
每天坚持30分钟的运动可以帮助打通中脉。
8.调节情绪:情绪对中脉的通畅也起到一定的影响。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过度的压力和焦虑,有助于中脉的畅通。
总结起来,打通中脉需要通过多种方法综合调理。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呼吸、按摩、热敷、食疗、运动锻炼和情绪调节等手段来促进中脉的通畅。
不过,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身体状况各不相同,建议在进行中脉调理时,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快速打通中脉

快速打通中脉
这样吸气吸的是自己身体里面的浊气,呼气呼的越长越好。
顶住百汇呼气小腹会自然往里收的,每吸一次气呼出来,下一次吸气的时候会比上一次吸的更深的,按这样的方法吸几次后一会就会吸到海底轮的。
这样中脉就打通了。
打通中脉后,每一次都要从海底轮开始吸气了,这时你的泥丸宫一使劲就会有一种吸力,这种吸力你越吸越有力的。
最后你要会运用这种吸力,要运用自如想吸哪儿吸哪儿。
你一但找到这种吸力后,越吸你的身体会越直的,真气会充满你的全身,你会自然面然的成为一个金刚萨堹的。
中脉行功运气法

中脉行功运气法中脉,出于佛家气功,是十四经络以外的一条经络线,气功前辈在长期的练功实践中,发现入体存在着一条笔直宽阔而粗细可通过意念调节的经络线,并把这条经络称之为“中脉”。
中脉位于任督二脉之中,它的线路起于会阴,止于百会,途经下丹旧、中丹田、上丹田。
从功理上讲,中脉行功运气法符合阳升阴降的原则。
通过此功法的练习,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自己的功夫增进一层,能调节内气连续运行.另外,由于此功法注重性命双修,所以中脉行功运气法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功法。
一、预备功法排除大、小便,宽衣解带,放松身体,特别注意天目、膻中、会阴、百会四穴的放松注意情绪的安定,在开功15分钟前不要学习、工作,尽量让自愉悦起来。
二、正功第一步:吐纳功取半跏趺坐或全跏趺坐,然后行吐纳功,吸气用鼻,气息以细匀缓深无声为佳。
初学者不要面面俱到,实践会教你学会的。
吸气时,意想大自然之元气随鼻而入,头脑清新。
吸足气后吐气,用口吐气,要一“哈”而尽,也可出声。
意想体内之不适感如烦、恼、乐,以及胸腹中之浊气随“哈'而出。
身体无比松适,能达到“其心不动,其心亦冥冥”为佳。
第二步:丹田内守功此功之丹田,乃肚脐至命门、会阴这三穴之间的圆形空腔。
意守时要做到“如无似无绵绵长存”,待丹田有了气感,然后温养之。
第三步:中脉功轻提会阴,将丹田之气上引邮行,外以吸气助之,将此真元之气沿中脉上行进入百会穴,并停留片刻,然后目上翻引内气顺着任脉而下,经百会、祖窍、承泣、膻中到丹田。
注意翻目引气时不要上翻太过,过则伤神。
引气之时,舌抵齦交穴,此时会感到似有水感,此时不可松口,仍需闭目。
如果引气下行时,同时用意念放松,即“意气相合”,则效果更佳,特别注意放松腹部。
吸气:意领真气循督脉而上,注意意念要绵绵若存,万勿强求真元之气循经而冲百会。
因为气通督脉时有三关难过:长强、夹脊、顶枕穴。
若强行,气感不足时会出偏差;气足时,易练成幻丹。
到达百会穴后,使真气聚之又聚,令之足,然后吸悠悠之气,缓缓细长,意气相合,将真元之气下导,经百会、上丹田、中丹田到下丹田,然后固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脉开通后的十二种景象中脉开通后的十二种景象中脉开通后的十二种景象境1 眼睛清澈明亮,眼神坚定有力,目光象能够穿透人体、物体一样.道家所谓" 碧眼方瞳是神仙",指的就是这种修炼者中脉打通后百脉皆通时出现的境象.2 体内产生所谓的"三味真火"如同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温暖四肢百骸.正是"苦尽甘来,其乐无穷".3 深层潜能被开发,元神显现,可真正"沟通宇宙信息,能量与体内真气交融, 从而自然转化自成为自身所需的能量物质,感应元气、元光、元音".4 身安神安,对事物反应异常灵敏,心灵精神进入空明清醒境界, 进入心如明镜,纤尘不染的境界.5 心灵深处自然产生出一股强大的内在吸引力,使心不外弛,神气内敛, 身心自然离相离欲,虚空静定,无为而为,妙用无穷.6 静坐时,体内产生一种向上的引力(如同有一无形绳索将身体向上牵引),自发地将头顶、身体拉直、调正,自发无为地调整身心境界.7 腹腔自动向脊背收缩,出现"前腔紧贴后背"现象,玄关自发产生一种聚散开合的虚灵神性.8 内在气机绵绵,自运不息,消化吸收功能异常强健,排泄系统异常通畅.放屁极大,小便无一点臊臭味.群阴消尽,通体纯阳.9 能够舍弃"我执","法执",进入自然无为,灵感境界.终日心旷神怡, 神清气爽,体内散发着清幽淡雅的芳香.10 气质超凡脱俗,光彩照人,出现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的"三不思"超然境界.11 给人治病手到病除,人至病愈.治愈率非常高,能够标本同治, 治愈后不易复发,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便能深深感染他人, 震撼病痛者的心灵,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病痛者不知不觉中,心思豁然开朗,疾病顿然消失.12 出现胎、止息、气住、脉住的特异呼吸生理现象.什么是中脉(梁向雄) 百会,还是囟门?会阴,还是长强?倪振飞在《中脉阐微》一文中引经据典对中脉的定位和功用及修法作了详细说明。
事实上他所引用的佛道文献并没有说明白,中脉是连接会阴与百会的。
我们知道,顶轮与梵穴、泥丸并不是指百会穴。
道家学者王沐认为丹道功夫中的开天门是指打开囟门,民国初年三阳道人张松谷在《丹经指南》中亦清楚说明:囟会乃天门,阳神出窍之处也。
至于藏密的梵穴,陈士东先生及宁玛派慧能功传人魏胜利都以自己的实修经历及个人成见,认定梵穴是囟门。
藏密大乘功认为顶轮(中脉的上端)是以百会穴为中心,旁及后脑与前额的包括许多穴位在内的轮状区。
武当松溪派之内丹术就是以打开囟会、前顶、百会、后顶为开顶的,这里所说的打开并不单是指该穴有气感、光感,而且该穴的骨头凹陷开裂。
真正练成佛道功夫的人,无论精(形)气神均有与众不同的特征。
神满不思睡,神通气满不思食,气住(胎息)精满不思淫,马阴藏相。
藏密功中以颇瓦法开顶,拙火定打通中脉。
颇瓦法练成的标准有外三相:顶肿、出血、插草或香,四内证相:所迂者智慧本尊身,能迂者为明点,迂道者中脉,助迂者为智慧气。
那若六法以拙火定为首,颇瓦法为尾,但这并不是说颇瓦法比拙火定高级或难练,因为颇瓦法有声、气、明点识神三种,年轻健康的人练颇瓦咒音一般都可以在一个月左右使顶骨开裂,通过看颇瓦开插草的有关照片,我们就能清楚明白地判断中脉的上端是什么穴位。
中脉的上端必须经过修炼才能使顶骨凹陷开裂,以使让没有透视功能的人亦可直看出中脉的上端的形状。
至于中脉下端的三角形特征,则是人人皆有、不练而成的。
不过会阴区与尾骶骨皆显三角形,这使有了会阴穴与长强穴为中脉下端的分别。
藏密功关于中脉上端是百会还是囟会,还有争议,但下端则均认定为会阴。
中脉下端在长强却是瑜珈功先于佛家功提出来的,被佛家改为会阴与光通中脉的修炼方法有关,而中脉上端在瑜珈功法中是指定为百会穴的。
中脉从身体的会阴起,直达脑顶的梵穴,箭杆粗,管道型,红蓝色、雾状、光亮竖直。
中脉的形状大小会因功法与功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如中脉炼精化气法开始时如箭杆,续而大如碗口,后则似细丝;而徐岱的光功则认为中脉是个喇叭,上大下细。
中脉的位置也非始终竖直不偏,有时会随意念移入任督脉的位置中。
中脉的气与光之颜色亦可以随意念与咒音而改变,还以功力的加深而有相应的颜色。
淡白色光是人体正常时的生物光,中脉初通时显红光,蓝光是比较高级的心轮光,黄光是高度入静时出现的光,而当明点收发自如,子母内外光交融时才能显现白炽自性光。
瑜珈功之中脉自长强沿脊椎前方(功深时沿脊椎管内)直达头顶百会,中空外白,打通时显火红色。
拙火定是练气的,所以观想会阴之红明点时有炽热气感产生,通中脉是有冲击摩擦的感觉,拙火到顶轮梵穴时烧溶其内的白明点,有清凉液体的感觉,这些感觉除了与气的阴阳性质变化有关外,还和练功方法相关。
应该注意的是,倪振飞提出意通、气通中脉,只是真通中脉的前期工作,光通中脉才是真通的说法。
事实上气与光根本就是一体之两面,用眼睛看(内视、透视,人体辉光照片)则为光,以身体感觉就是气。
藏密灵热成就法练至拙火生起时自然能看见内光,有气才有光才是科学的说法。
在藏密功中,光通中脉还在拙火定之前呢!其方法即是本尊法与上师相应法。
只要修满十万次,定可与本尊和上师相应,那时就会感到一个光明法流,一股大白光进入顶轮梵穴,整个脑部被光流凝固住,接着上半身整个凝固,下半身也凝固,全身好像水泥在慢慢干固一样,变成一个不动的石像。
这才是真正的灌顶,真的光加持,气与光加持均有感觉,无色界(相当于道家的元神境界)的空加持才没有气感、内光这种物质上的感觉。
光流灌顶凝身后再修灵热,起拙火通中脉易如反掌。
倪振飞的千乘功在打通中脉后,即行育婴出神之法,炼己不纯,所炼之神必是阴神。
阳神能为常人目睹,元神乃功态,相当于佛家初禅境界。
道家育婴出神前须修玉、金液炼形,以成纯阳之躯。
藏密中阴成就相当于道之育婴、颇瓦迂识成就相当于道之出神。
之前要有灵热成就,以成金刚不坏之体。
本尊法与上师相应法修成时,已可光通中脉,拙火定虽能以气通中脉,但其真正目的是通过中脉五轮,将拙火与甘露运往全身各处肌肤筋骨,产生强身功效。
而道家丹功则是将拙火与甘露,以种、采、炼、养之法凝结成丹。
中医认为任、督、冲(中脉)皆起于小腹内,再由会阴而分别形成循行于人体冠状面正中的三条经脉。
道家内丹周天模式并不比中黄直透丹法危险和难练,气通任督如按真正的丹法修炼,一般均可在十天内练成。
至于光通与气通,与修什么脉并无直接关系,只要能激活松果体,开发了内视功能,就算你练手指头、耳朵尖的经脉,也能看到内光,甚至耳朵识字呢!莫文丹的子午流星功,匡常修的先天气功就可在练功时内视到任脉督脉中有光点与光线循环。
丹道功法先练会阴以气通中脉,守天目以光通中脉,然后于中采药、交媾、结丹,再以任督两脉将玉液丹气运遍全身,以收炼形纯阳之效。
藏密与丹道所用的脉路虽然不同,但明点与内丹在炼形与育婴出神方面的功能,却是一样的。
修气、光、脉与明点(或内丹)的实质与层次应是:光(有相之光)通中脉,气通中脉百脉,气住脉停(胎息、宝瓶气),拙火甘露的产生与炼养运用(拙火定,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中阴成就),无相心光,圆满法身,炼神还虚。
中脉真通的外观标准是气住脉停,一探鼻息便知,而内在标准即是倪振飞先生所说的光通中脉,万里晴空无片云。
内真外应,缺一不可,科学可验,不容自欺欺人。
中脉、左右脉与阴跷脉欲通中脉,先通左右脉,藏密功与瑜珈功都是这样说的。
不过两者所述的左右脉之形状有所不同,藏密认为:左右脉就在中脉的两旁,从左右鼻孔上行入顶轮分循中脉两侧下行,至会阴海底轮与中脉会合。
瑜珈认为:左右脉呈“ S ”型环绕中脉,自上而下与中脉相互盘旋交叉七次,最终齐聚于尾骶骨上的姆拉达拉· 柴克拉。
倪振飞的《中脉阐微》中的藏密中脉图,实际上是瑜珈三脉图。
这是因为佛教的气脉学说是照搬瑜珈派的,佛法只是创造了心性的进一步练法而已。
佛法入藏后和中国的修道方法融化,才有了三脉并列直立,脉轮有仰有覆的中脉修光图。
(藏密红教的《大圆满禅定休息要门密记》即为其代表,读者可参看邱陵的《藏密修法精粹》与徐岱的光功。
)打通左右脉的方法有九节佛风、双盘坐、瑜珈操、冥想等。
左右脉打通,气入中脉,即为宝瓶气:吸气时间达20 秒,闭息80 秒,呼气40 秒,每次呼吸均要有2 分钟以上。
这样才能真正打通中脉七轮,以使开发特殊功能。
丹道功夫却是先自下而上冲开中脉,然后才气循脊椎两旁而下,打通左右脉。
两脉初炼时在体表肌肤,久炼功深则移入体腔之中,并随练功者的意念运用而隐或现。
道家南宗祖师张紫阳真人在《八脉经》说:阴跷脉在尾闾前,阴囊下(即会阴区),上通泥丸、下透涌泉,此脉才动,百脉皆通。
这儿所说的阴跷脉是个系统,它包括了中脉、左右脉和会阴至涌泉这一段肾经之脉(踵脉)。
人老脚先老,老年人练静坐,最好先打通双足之踵脉,自然能轻松双盘坐,打通左右脉。
此法乃中国道家之殊胜,别以为这属有为之法而看低不练,其实无为法(不是修气或修光,而是修空入定)也非高级功法,无为而无所不为、有无相生之法才是真正的佛道大法。
佛法中的观想非用意识,乃用由意识转成的妙观察智。
丹道中的意念运用,也是要用元神所生之真意才行。
如此修炼方可达到佛经丹书所述的练功效果,当然还要戒色戒饮食才行。
妙观察智与真意均须练到初禅气住才能生起,这是检验某某老师的硬指标。
若以看见内光作检验功夫的硬指标,自修还可以,若为人师,就不够科学了,因为学生必须有透视功能才可以看到老师的气光啊!如中脉打通的外在标志是顶骨开裂凹陷一样,左右脉打通的标志是:颈左右动脉齐平,颈项圆满且显一圈暗紫微凸的圆圈。
佛道真功易练难守,请规戒律多,因应现代人的心态而创的似是而非之功法也无可厚非,但应知道:就算真实的功法广告,也是扬长避短、报喜不报忧的。
气功爱好者要脚踏实地,勤修自练,不要好高骛远,想一口气吃成胖子或指望老师给你灌顶加持输功以坐享其成。
人练己亦练,追星攀高,不如坚持一门,百法自通。
藏密中脉修炼法中脉被藏密称之为“命脉”,“大道脉”,梵语称作啊缚都底,藏语称作“武玛”,“根打玛”,“索索玛”这些名称都表示中脉的重要性和功能,比如“命脉”即表示中脉为一切众生之命根。
这里指其重要性而言的;“大道脉”则代表中脉为成佛之捷径,这里是指其功能性而言的;“阿缚都帝”是梵语,意为能产生俱生妙慧;“武玛”是藏密的称呼,有成就之母的意思,“根打玛”是藏语对中脉的另一种称呼,意为能生一切功德智慧,一切由此而生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