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共92页

合集下载

骨质疏松规范治疗PPT

骨质疏松规范治疗PPT

情绪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 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增强 患者的治疗信心。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 如保持良好的作息、饮食 平衡、戒烟限酒等,以促 进康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骨质疏松的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01
02
03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负重运动,如散 步、慢跑、跳舞和爬楼梯 等,有助于增加骨密度, 预防骨质疏松。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骨 骼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应 戒烟限酒以降低骨质疏松 风险。
控制体重
过轻或过重都可能增加骨 质疏松的风险,保持健康 的体重范围有助于维护骨 骼健康。
康复训练
运动康复
根据骨质疏松程度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计划,包括 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等,以改善骨密度和骨质量。
物理疗法
如超声、电刺激等物理疗法,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形 成和抑制骨吸收。
作业疗法
针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如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提高患者 的生活自理能力。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年龄、性别、遗传、激素水平、生活方式、疾病和药物等。
发病机制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功能失衡,导致骨形成减少,骨吸收 增加。
骨质疏松的症状与危害
症状
疼痛、骨折、身形变化等。
危害
骨折风险增加,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02
骨质疏松的诊断
骨密度检测
骨密度检测是诊断骨质疏松的主要方法,通过 测量骨矿物质密度(BMD)来判断骨质疏松的 程度。
其他检查方法
其他检查方法包括骨活检、核磁共振成像 (MRI)等,这些方法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 被使用,但并不是常规的诊断方法。

骨质疏松症诊治规范精品医学课件

骨质疏松症诊治规范精品医学课件
塞的危险性增加 有静脉栓塞病史的患者禁用 长期卧床和长时间乘坐飞机期间不用
甲状旁腺激素(PTH)
小剂量hPTH(1-34) 能有效地治疗绝经后严重骨质疏松 增加骨密度 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发生的危险性 对严重骨质疏松的男性患者和糖皮质
激素所致的骨质疏松也有助于椎体骨 密度的提高 一般疗程为2年
继发性
诊断
多数病人无明显自 觉症状
四肢酸软、无力
疼痛
--腰背酸痛或周身 酸痛
--发生骨折时的疼 痛
身高缩短和驼背
掉牙 活动能力下降 骨骼畸形 骨折
危险因素的评估
绝经后妇女 50岁以上的男性 有助于评估患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判断是否采用药物干预 预防骨质疏松性(脆性)骨折的发生
体X线摄片
BMD的测定
测定BMD是现有最佳定量指标 --诊断骨质疏松 --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 --监测自然病程或药物干预疗效 大致反映70%的骨强度 方法 --单光子(SPA) --单能X线(SXA) --双能X线吸收法(DXA) --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技术(QCT)
DXA的诊断标准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规范
诊治指南的主要内容 --中华医学会2005
概述
--定义 --分类 诊断
--临床表现
旁腺激素
--骨量检查
调节剂
--实验室检查
预防及治疗 --基础治疗 --药物治疗
雌激素、降钙素
二膦酸盐、甲状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
氟化物、中药
概述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 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 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 病。
阿仑膦酸钠的 10年疗效数据
腰椎骨密度 (BMD)
变化的百分比 SE

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ppt课件

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ppt课件


内分泌因素 正常人性腺激素对骨组织的合成与肾上腺皮质酮对 骨组织的抗合成作用处于一个动态平衡;老年人由于性腺功能减 退,合成代谢类固醇(雌激素、雄激素)的生成减少,影响蛋白 质的合成,使骨基质形成不足。雌激素能刺激成骨细胞,制造骨 基质。雌激素水平下降,则使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形成减少。 雌激素减少可使骨对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敏感性增加,从而 使骨吸收加重。 降钙素(CT)可减少骨吸收,其缺乏可能为绝经 后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引起并加重骨质疏 松,绝经后妇女如合并甲亢,其骨质疏松出现较早且较重。 糖 皮质激素包括内源性分泌过多如库兴综合征及药物治疗持续超过 1年以上,终将产生骨量减少。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维生素D, 引起了矿物质吸收不良,并可抑制肾小管对矿物盐的再吸收,引 起尿钙、尿磷、尿镁增多,造成血清钙、镁及无机磷水平降低, 寻致负氮、负钙平衡,抑制骨形成,增加骨质吸收。
废用因素
肌肉对骨组织产生机械力的影响, 肌肉发达骨骼强壮,则骨密度值高。

中医分析:本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久病失 治、老年衰变、用药失当引发。 1.先天禀赋不足,体质虚 弱父母体虚,遗传缺弱,胎中失养,孕育不足,造成肾气亏 虚,肾精不足,髓空骨软。《灵枢· 经脉》云:“人始生, 先成精,精生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力刚,肉为墙, 皮肤生而毛发长”,说明人在出生前后骨骼的生长、发育均 依赖于肾精。 2.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精微不输 暴饮暴食、 嗜欲偏食、饮酒过度等原因均会损伤脾胃。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脾胃长期受损,化源衰少,脏腑、经络、四 肢百骸失于滋养,关切不利,肌肉瘦削,发为本病。 3.久 病失治,后天调养失宜损及五脏 久病或大病之后,邪气过盛, 脏气损伤;或瘀血内结,新血不生;或病后失于调理,正气 亏虚难复,精气亏耗,伤及五脏、“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骨质疏松诊疗规范PPT课件

骨质疏松诊疗规范PPT课件
32
鉴别诊断
低骨量的鉴别 骨软化症 成骨不全症 Paget骨病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33
骨软化症/佝偻病
骨软化症是指发生在骨骺生长板已经闭合的成 人骨基质矿化障碍
儿童时期骨骺的生长板骨基质(骨骺软骨及骨) 矿化缺陷,造成干骺端增宽,影响身高增长
34
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35
骨矿化的基本条件
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再次骨折风险明显增加
17
BMD检查的临床意义
是最佳定量指标 反映70%的骨强度 可以用于: -诊断骨质疏松症 -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
风险 -监测自然病程 -评价药物干预疗效
18
19
20
21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骨4.0 -3.5 -3.0 -2.5 -2.0 -1.5 -1.0 -0.5 0 0.5
可以定性和定位诊断骨 质疏松所致的各种骨折, 尤其是椎体压缩性骨折
诊断骨质疏松,骨量已 丢失30%以上
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压 缩性骨折,尤其是恶性 肿瘤
29
实验室检查
常规生化指标 骨形成标志物
血清钙
骨钙素(OC)
血清磷
血浆碱性磷酸酶
25(OH)维生素 骨源性碱性磷酸
D3

1,25 (OH)2维 生素D3
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
50
药物分类
阿仑膦酸钠 依替膦酸钠

绝经后、男 性骨质疏松
应 糖皮质激素
症 诱发的骨质
疏松
原发性骨质疏松 绝经后骨质疏松
药物引起的骨质疏 松
伊班膦酸 钠
绝经后骨 质疏松
利塞膦酸钠
绝经后骨质疏 松
糖皮质激素诱 发的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 注射液

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通用课件

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通用课件

药物治疗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如恶 心、呕吐、腹泻等,需及时处理。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如果患者同时服用其他药物,需注意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03
非药物治疗在骨质疏松症 中的应用
营养与饮食调整
总结词
合理的营养与饮食调整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措 施。
详细描述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钙、磷、维生素D等矿物质 和营养素,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增加富含钙的食物,如 牛奶、豆腐、鱼类等,同时减少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
骨质疏松症的规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 非药物治疗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
用 •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康复 • 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流程 • 骨质疏松症诊治中的常见问题与
误区
01
骨质疏松症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病, 其特征为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 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
总结词
合理的钙磷比例对维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保持钙磷比例平衡,摄入适量的蛋白质和脂肪,有助于促 进骨骼的生长和维持。同时,避免过度摄入碳酸饮料、咖 啡因等影响钙吸收的食物和饮料。
总结词
维生素D对骨骼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详细描述
适量晒太阳或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蘑菇 等,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同时,定期检测维生素 D水平,根据需要补充维生素D。
误区澄清与纠正
误区1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
澄清与纠正
骨质疏松症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可能患病。因 此,应该重视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从年轻时开始关注骨 骼健康。
误区2
补钙就能治疗骨质疏松症。
澄清与纠正
补钙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并非 唯一方法。患者还需要注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 不良生活习惯等综合措施。

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

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

02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01
02
03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 于维护骨骼健康,降低骨 质疏松症的风险。
保持适当的体重
过轻或过重都可能对骨骼 产生负面影响,保持适当 的体重有助于维持骨骼健 康。
避免长时间卧床
长时间卧床会导致骨骼负 荷减少,不利于骨骼健康, 应尽量避免。
合理饮食与营养补充
如跑步、游泳、骑车等有 氧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 能和骨骼健康。
力量训练
如举重、俯卧撑等力量训 练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和肌 肉力量。
康复锻炼
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专 业的康复锻炼计划有助于 减轻疼痛、改善姿势和平 衡能力。
定期骨密度检测与筛查
年龄与性别
疾病史
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有不同的骨质疏 松风险,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与筛 查。
其他药物
如维生素D、钙剂等,主要用于 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
健康。
物理治疗与康复
运动疗法
如负重运动、力量训练等,有助于增强骨骼密度 和肌肉力量,提高骨骼稳定性。
按摩与针灸
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缓 解疼痛和不适感。
康复教育
向患者宣传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知识,提高患者自 我管理和预防意识。
家庭护理与日常照料
家庭护理
指导家庭成员或照顾者了解骨质疏松 症的护理知识,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护 理和康复训练。
日常照料
关注患者的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 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 康复。
05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控制 策略
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建立骨质疏松症防治体系
01
通过建立和完善骨质疏松症防治体系,提供全面的预防、诊断、

骨质疏松症诊断与规范治疗

骨质疏松症诊断与规范治疗
第二十六页,共70页。
骨质疏松症诊断(1)
临床上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完整内容应包括2方面:
确定骨质疏松 排除其他影响骨代谢疾病
脆性骨折 指非外伤或轻微外伤发生的骨折, 发生了脆性骨折临床上即可诊断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中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
第二十七页,共70页。
第二页,共70页。
骨质疏松症概述——分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
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
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中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
第三页,共70页。
骨质疏松症概述——流行病学资料
骨折相关的其他因素
跌倒是发生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在FRAX计算中没有包括跌倒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 .第二十三页,共70页。
跌倒及其危险因素
环境因素
健康因素
光线暗
年龄
行动障碍
路上障碍物
女性
药物
神经肌肉因素 恐惧跌倒
第六页,共70页。
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
高龄人群的增加,加剧了骨质疏松流行。
2011年:全球70亿人口,原发性骨松症按8%发病率 计算,有5.6亿人患病。
2011年:中国13.7亿人,按8%计算,有1.1亿人患病
。 骨质疏松症位居常见病第7位(世界上)
第七页,共70页。
中国骨质疏松流行病学
中国人群目前及未来骨质疏松症及骨折发生的预测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 .

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通用课件

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通用课件

脊柱变形及其处理
总结词
脊柱变形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表现,处理需综合考虑症状缓解与预防进一步恶化。
详细描述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骼变薄、结构疏松,容易导致脊柱压缩性骨折和变形。对于轻度的脊柱变形,可采用药物治 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方法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对于严重的脊柱变形,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以纠正畸形、缓 解压迫。
病例三:儿童骨质疏松症的特殊处理与康复
• 总结词:儿童骨质疏松症患者,通过特殊处理和康复训练,恢复骨骼健康、预防骨折发生。
• 详细描述:患者儿童期男孩,因长期营养不良和缺乏运动,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医生通过骨密度检测和其他相关检查,确诊了患者的病情。为了帮助患者恢复骨骼健康和预防骨折 发生,医生采取了特殊处理和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方法。特殊处理包括补充营养、调整饮食结构等。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运动疗法、物理疗法等。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逐渐恢复了正常的 骨骼健康状态,预防了骨折的发生。同时,患者还接受了骨质疏松症教育,了解了预防措施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 通用课件
目录
Contents
01 骨质疏松症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 病,特征为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 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 发生骨折。
分类
原发性、继发性、特发性、其他 类型。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年龄、性别、遗传、激素水平、生活方式、疾病和药物等。
骨吸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缓骨质流失速度,如双磷酸盐、降钙 素等。
骨形成促进剂则通过促进新骨形成,增加骨密度,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氟化物等。
物理治 疗
01
物理治疗是骨质疏松症 治疗的辅助手段,主要 包括电刺激、超声波和 温泉疗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