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关于人性的观点的一些摘录

合集下载

人性的善恶经典句子

人性的善恶经典句子

人性的善恶经典句子
1. "人性本善。

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 - 《论语·卫灵公》
2.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 - 白居易
3. "人性本善,但环境可以改变人性。

" - 爱默生
4. "人性本恶,法制社会是对人性的桎梏。

" - 罗素
5. "人性本恶,法律是矫正恶性的工具。

" - 科尔德
6. "在现实中,人性既有善恶,全凭自己的抉择。

" - 马丁·路德·金
7. "善恶都是人性的两面,取决于个体的自由选择。

" - 康德
8. "人性本善,但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 - 偏见
9. "人性善恶都存在,而平衡则需要不断的自我调整。

" - 老舍
10. "人性即是善和恶的纠缠,我们要用善的力量抵抗恶。

" - 纪伯伦
11. "人性善恶本是辩证统一的,彼此相互依存。

" - 孟子
12. "人性的善恶在于思想中的选择,而不是自身的本质。

" - 维特根斯坦
13. "人性的善恶是一场永恒的争斗,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 - 尼采
14. "无论善恶,都要从其自身人性进步中去求,勿论人间事难像。

" - 张岱。

揭露人性丑恶的名言名句

揭露人性丑恶的名言名句

揭露人性丑恶的名言名句揭露人性丑恶的名言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都有自己的人性,一些行为表现出来的人性是美好的,而有些则是邪恶的。

其实,不仅是每个人,就连整个社会也有其人性的善恶。

下面的名言名句揭露了人性的丑恶,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种人性。

### 人性的贪婪“人类最大的罪过就是贪婪。

”——莎士比亚“贪婪会使人失去一切,而不是获得一切。

”——西塞罗“当你贪婪时,你就会失去你所有的财富。

”——托马斯·杰斐逊“贪婪是最可怕的毒药。

”——埃德加·赫尔### 人性的妒忌“妒忌是最可怕的毒药,它能够毁掉一切美好的东西。

”——马克·吐温“妒忌是一种恶意,它会使你的心灵变得黑暗。

”——亚里士多德“妒忌是一种无法抑制的情绪,它会使你失去一切。

”——爱迪生“妒忌会使你失去友情,它会使你失去一切美好的东西。

”——萨特### 人性的傲慢“傲慢是一种失去理智的行为,它会使你失去一切。

”——阿兰·德波顿“傲慢是一种很难抑制的情绪,它会使你失去朋友。

”——海明威“傲慢是一种无法克服的情绪,它会使你失去一切美好的东西。

”——约翰·克利斯朵夫“傲慢是一种危险的情绪,它会使你失去所有的尊严。

”——斯蒂格利茨### 人性的冷漠“冷漠是一种无法容忍的表现,它会使你失去所有的朋友。

”——海明威“冷漠是一种不可原谅的表现,它会使你失去所有的友情。

”——斯特林堡“冷漠是一种很难理解的表现,它会使你失去所有的关心和理解。

”——卡耐基“冷漠是一种很难原谅的表现,它会使你失去所有的信任。

”——库尔特·穆勒### 人性的嫉妒“嫉妒是一种可怕的情感,它会使你失去一切幸福。

”——马克·吐温“嫉妒是一种不可饶恕的情感,它会使你失去所有的友情。

”——托马斯·杰斐逊“嫉妒是一种无法逃避的情感,它会使你失去所有的快乐。

”——歌德“嫉妒是一种很难克服的情感,它会使你失去所有的信任。

关于人性的名言-名人名言

关于人性的名言-名人名言

关于人性的名言_名人名言1、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

——康德2、人的本性中决无行善或作恶的所谓坚定不移的决心,除非在断头台上。

——纳·霍桑3、人的野性无异于橡树林中的各种野兽。

——本·琼森4、人的自大是一种只有在回顾时才被发觉的心态,它的存在只有在受到惩罚后才能被确定。

——纳博科夫5、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

——康德6、人类处于神与禽兽之间,时而倾向一类,时而倾向另一类;有些人日益神圣,有些人变成野兽,大部分人保持中庸。

——普罗提诺7、人类既强大又虚弱,既卑琐又崇高,既能洞察入微又常常视而不见。

——狄德罗8、人是一切事的尺度,是存在者之存在,不存在者之不存在的尺度。

——柏拉图9、人是在动物和超人之间一条绷紧的绳子一条越过深渊的绳子。

——尼采10、人是自然的目的;没有任何东西像他一们在宇宙的每一个地方非常容易使自己有条有理;……他自己动手,从自身中创造出整个社会组织和暂时的环境。

——爱默生11、人有两只眼睛,全是平行的,所以应当平等看人;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在两边的,所以不可偏听一面之词;人虽只有一颗心,然而有左右两个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

——于丹12、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

因为同一层次的人之间存在着对比、利益的对比,而与陌生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于丹13、世上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但教育和习惯却使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必须隔着各种外衣对它们加以认识。

——切斯特菲尔德14、虽然表现的方式和习惯有所不同,但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

——切斯特菲尔德15、他是他自己本身的目的他自身中有一种无限的价值、一种永恒的使命。

——黑格尔16、倘若人不升空成为天使,毫无疑问,他将下沉成为魔鬼。

人性美的名言名句

人性美的名言名句

人性美的名言名句人性美是人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在文学、哲学、艺术等领域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和名句描绘了人性的美好。

这些名言名句不仅激励我们追求美好的品质,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的本质。

本文将介绍一些人性美的名言名句,希望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1.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

" -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这句名言强调了每个人都生而平等的观点,无论种族、性别、地位等都应受到平等对待。

它提醒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利,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2. "人是人类的财富,是其最高尊严。

" - 美国哲学家培根这句名言强调了人作为人类的财富和最高尊严的价值。

它告诫我们要珍视每个人的存在,并以尊重和关爱之心对待他人。

3. "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

" - 英国作家沙克斯皮尔这句简洁的名句表明了人性美的一个基本原则:关爱自己的同时也关爱他人。

只有爱护自己,才能更好地关心他人,从而创造和谐与美好的人际关系。

4. "爱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也是最伟大的力量。

" - 法国作家雨果这句名言凸显了爱作为人性美的一个核心内容。

无论是个人之间的爱情,还是社会和谐的情感,爱一直被认为是推动人类进步和幸福的最伟大力量。

5. "美好的人性不需要什么外在声势,它是内心真实的流露。

" - 德国作家歌德这句名句强调了人性美的内在真实性。

美好的品质和价值观不需要夸张的表演和外在的炫耀,它应该是个体内心真实的流露。

6. "人性最美的地方在于其对于知识的追求和智慧的显现。

" - 美国哲学家罗素罗素这句名言认为,人性美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

人类的智慧使得我们对世界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索,进而推动文明的进步。

7. "善良是人性最高贵的象征,它能够温暖整个世界。

" - 美国作家麦金托什麦金托什的这句名言强调了善良作为人性美的象征。

关于人性的好词好句摘抄

 关于人性的好词好句摘抄

关于人性的好词好句摘抄人性是人类内心最基本、最本质的属性,它涉及到人类行为、情感、思维方式等方方面面。

下面是一些关于人性的好词好句摘抄,通过这些摘抄,希望能够展示出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 "人类之所以称为人类,是因为他们具备着同情心和善良的本性。

"2. "人性有时犹如一片光明海洋,充满着友爱、宽容和善意。

"3. "人性是人类追求自由、尊严和正义的内在驱动力。

"4. "人性蕴含着无限的创造力和智慧,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源泉。

"5. "人性在困境中显现出无尽的勇气和坚韧,宛如一颗抵御风雨的巨岩。

"6. "人性的光辉之处在于其无私奉献和无条件付出,这是人类最高尚的品质之一。

"7. "人性中包含着不断追求真理和智慧的渴望,它推动着人类前进和进步。

"8. "人性的善良之处源于对善与恶的判断和选择,是人类道德伦理的基础。

"9. "人性的复杂性正体现在对爱、恨、喜、怒、哀、乐等情感的表达和体验中。

"10. "人性的美丽之处在于其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它赋予生活以诗意和艺术性。

"通过这些好词好句摘抄,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多面性和无限可能。

无论是善良、勇敢、智慧、创造力还是善意、同情心、包容力,都构成了人性的核心特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个体多样性的增加,人性也在不断演化和发展着。

尽管人性中有阴暗的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性本身恶劣,相反,人性的光辉和善良远远超过了阴暗的一面。

人性的好与坏并存,而且在不同的环境和境遇下,会有不同的表现。

然而,无论人性如何变化和演化,它一直是人类共同的特征和力量源泉。

我们要相信人性中的善良和美好,要用温暖、理解、宽容和爱去呵护它。

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他人的需求和幸福,培养和发扬人性中最高贵的品质。

关于人性的名言警句

关于人性的名言警句

关于人性的名言警句人性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议题,自古以来,许多哲人、文学家、政治家等智者们对于人性的本质提出了许多精辟的名言和警句。

这些名言警句不仅揭示了人性的真相,同时也给予人们启示和警示。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几个关于人性的名言警句,希望能够从中加深对于人性的理解和认识。

一、"人性本恶"——荀子荀子的这句名言警句是中国古代一部哲学著作《荀子》中的观点之一。

他认为人性本恶,并且主张通过教育与修身来改善人性。

这句名言警句表达了人类内在的自私和恶劣倾向,同时也暗示了人性的可塑性与可改变性。

因此,我们可以借鉴荀子的观点,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培养出更加善良和道德的人性,实现人性的升华。

二、"人非生而知之者"——孔子孔子的这句名言警句强调了人类的学习和进步本能。

这句警句提醒我们,人类不是天生具备知识的,而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和智慧。

它告诉我们,只有持续不断地学习,我们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发展我们的人性。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不断追求知识和智慧,以充分发展和展现人的本性与潜力。

三、"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古代一本儿童启蒙读物,其中的这句名言警句向我们展示了另外一个关于人性的观点。

它意味着每个人从诞生时起都是善良的,无辜的,我们应该保持纯真和善良的本性。

然而,由于环境和社会的因素,这种纯真和善良的人性可能会被扭曲和堕落。

因此,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保持内心的善良与正直,追寻和传递美好的人性。

四、"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这句名言警句来自于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

它表达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拥有自己独特的天赋与才能。

每个人都有自己在人性上的独特之处,这样的独特使得我们可以做出不同的贡献。

这句名言警句提醒我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天赋,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点与才能,为社会与他人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外名言佳句精粹:人性篇

中外名言佳句精粹:人性篇

中外名言佳句精粹:人性篇本文从中外名人智慧精粹出发,论述人性这一话题。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名言来自著名哲学家孟子。

孟子认为,人类本质上都具有一种善良的性格。

他认为,人们都应该尊重人格,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

“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这句名言来自英国伟大的政治家培根。

培根认为,人们在处理不同的事情时,诚实是最重要的。

如果每个人都可以体现诚实,那么我们如何解决问题的效率就更高了。

“把情感融入工作中。

”这句名言来自美国企业家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认为,情感是人的一种本能,如果要把工作做得更好,就应该把情感融入其中。

人们应该学会在工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把客户和同事当成朋友,让自己也能对工作感受到快乐和满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名言来自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

孔子认为,人要想实现一番伟业,就必须从做好一件小事做起,一步步积累,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也就是千里之行。

此外,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仁义是最高的德行。

”他认为,施行仁义是一个人行为最高境界,他在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中,都应该以仁义为准则,追求一种完美的生活。

另外,美国伟大思想家爱迪生也曾说过“勤奋是成功的捷径”。

爱迪生认为,没有什么坚持不了的困难,只要努力尝试,一切都会有收获。

如果人们能够坚持不懈地去做,总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以上这些智慧精粹是反映人性的经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的本性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人类的本性是一种善良的本质,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尊重他人,也要尊重自己。

每个人都要诚实,给别人带来真诚的友谊和支持。

把情感融入到工作中,让每一件事都能完成精彩。

从做小事出发,一步步地积累,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时,每个人都应尊重仁义,坚持不懈,一定会成功。

本文从中外名人智慧精粹出发,论述了人性这一话题。

经典名言佳句告诉我们,人的本性是本质上的善良,要真诚待人,把情感融入工作,从做小事出发,坚持不懈,尊重仁义,才能最终达到宏伟的梦想。

关于人性的名言

关于人性的名言

关于人性的名言人性是一个复杂且多变的主题,它涉及到人类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以及内心的思考和感受。

人性的本质一直以来都是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学家们思考和探索的对象。

在这个主题之下,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名言和格言,下面我将以人性为主题,分享一些深入人心的名言,用以启发读者对人性的思考和理解。

1. “人性本善” ------ 孟子孟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认为人性本善,但是要发扬光大需要有正确的教育和修养。

这个名言表达了对人性天然善良的信仰,同时提醒我们不要忽视人类潜在的善良和正直,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人性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2. “人是人类灵魂的宝库” ------ 帕斯卡尔帕斯卡尔是17世纪的法国数学家和哲学家,这句名言强调了人类的内在价值和丰富的心灵世界。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独特的才能、思想和情感。

我们应该珍视每个人的内在灵魂,并尊重每个人的独特之处。

3. “人是为自由而生的” ------ 卢梭卢梭是18世纪的法国思想家,他强调了人的自由和独立的重要性。

人性具有自由意志和选择的能力,而这种自由是人类独有的特质。

我们应该追求自由,摆脱束缚和限制,充分发挥个体的潜力,并追求自己认为有价值和有意义的生活。

4. “人的困境在于他们无法接受一切” ------ 柏拉图这句名言反映了人性中的一种通病,即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不完美的追求。

人类往往渴望完美的世界和情感,但却很难满足,使得人们陷入困境和痛苦之中。

这个名言提醒我们要接受现实,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期望,从而更好地适应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5.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一位伟大哲学家,他认为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人们之间的联系和交往对于个体的发展和幸福至关重要。

这个名言提醒我们要重视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并通过合作和互助来达到更高的成就和幸福。

6. “人类本质是孤独的” ------ 萨特这句名言来自于法国哲学家萨特的思想,他认为人的存在是孤独的,每个人都内心深处有一种超越自我的存在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中外关于人性的观点的一些摘录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中国古代至今部分关于人性的观点1、孔子性近习远论在孔子看来,人生虽然“性相近”,“生也直”,但是并不完全平等,而是有不同的等级之差、智愚之别。

孔子虽然很少讲“性’,更没有讲性之善恶,但是他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命题,却包含着善与恶的萌芽。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提出人性学说的人,对后来的人性学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世硕的人性有善有恶论战国初期人,中国思想史上最早提出人性有善有恶论的人。

世硕主张人生来就具有“善”与“恶’这样两种不同的自然质性。

“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

世硕在肯定人性的先天自然属性的同时,又承认后天教育对人性善恶形成所起的重要影响。

3、告不害的性无善恶论性?告子做了界说,提出:“生谓之性”“食色,性也’。

先天生来的本能为性,后天学习养成的习性为非性,因为食色为人人而生来皆具有的本能,所以为“性”。

为善必须教导积累,为恶亦须诱发养成,故不为性。

据此,告子提出了性无善无恶的人性论。

告子认为,性无善恶。

人生来既不是善,亦不是恶。

善恶是后天经过社会环境的教育而形成的。

所以他说“性无善无不善也”4、孟轲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是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

仁、义、礼、智这“四端”是与生俱来的,和人的四体一样,人人都具有。

人只有不断地培养善端,扩充善性,才能达到“尽心”、“知性”、“知天”、“事天”的神镜。

5、老聃的自然人性论在人性论上,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自然人性论。

他认为。

最好的道德规范是使人回到原始的朴素状态之中去。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的,由于人们抛弃了淳朴的原初自然本性,而产生了自私心,占有欲,而使社会斗争不息,动乱不已。

6、庄周的自然人性论人的本性为“性命之情”。

庄子认为,人人顺性命之情的自由活动,不受外物牵累,达到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以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至人”、“神人”、“圣人”境界。

这种人的人性,是非善非恶的。

这种顺人的本性,是最圆满之性。

庄子认为,“性者,生之质也。

”人是人生的自然素质。

7、荀况的性恶论荀子认为,人生来是恶的,后来教育可以由恶变善,所以“人之性恶”与“化性起伪”就构成了荀子的人性学说。

荀子所讲的性,是指天赋的本质,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

“伪”指人为、加工的意思。

人的道德观念,礼仪制度是人为加工制作的。

由于后天的礼仪教化,就可以使人由恶变善,这就是“化性起伪”。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这是荀子“性恶论”开宗明义的宗旨,又是其最终的结论。

8、韩非的性恶论韩非认为,人性的要求是名和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利害关系。

9、贾谊的人性论贾谊的人性论是与道德说紧密相关的。

他认为,社会环境教育对于人的善恶,邪正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还把人主要分为上中下三个不同的等级。

他认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这种血统决定人性善恶的观点。

10、《淮南子》的自然人性论《淮南子》认为,人的本性为淳朴天真。

《淮南子》所讲的性,为人的天性淳朴的自然本性,人的这种天然的淳朴本性,如同镜子一般,没有尘垢,即没有仁义道德的属性,没有利欲争夺的本性。

这种人性是无善无恶的。

11、董仲舒的性三品论董仲舒所说的人性,是人得之于天的自然资质,是生而有之的资质。

这种天生的资质是有善有恶的。

董仲舒认为,人性分为三种,一是情欲很少,不教自善的“圣人之性”;二是情欲很多,教也不能为善的“斗筲之性”,三是有情绪,而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的“中民之性”。

按照他自己“质朴谓之性”的界说,认为只有可善可恶的“中民之性”才可以说性。

12、扬雄的性善恶混论扬雄把人分为三品,然而却没有把性分为三品。

他把圣人之性归为一品,把圣人之外的所有人都归为一品。

他所讲的人性是圣人以外所有人的人性,所以是善恶混。

扬雄认为:人性的内容包括视、听、言、貌、思。

人的感觉器官和思维都为本性所有,性中兼含善恶。

于是扬雄提出了“修身说”,“修其善神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13、王充的性三品说王充明确地讲人性分为三品:善,中,恶三类。

王充主张人性有纯善、纯恶、不善不恶三种。

他认为,性禀气而生,由于禀气之多少,厚薄而有善恶,故人性分为三等。

人性虽有善恶的不同,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改变的,善可以变恶,恶也可以便善。

14、何晏、王弼的性情说何晏、王弼是魏晋玄学唯心主义贵无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者。

何晏认为,性是先天所受之全,与生俱来的,情是后天物质之欲,性静情动,性合理,情违理。

王弼主张,“因性”无欲,任顺自然,承认情的存在。

王弼的人性学说,同意孔子性相近的观点。

15、郭象的性命论郭象在庄子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万物独化”的神秘主义世界观。

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各自单独存在的孤立实体,万物之间没有任何统一性、联系性。

在这种“万物独化”的神秘主义宇宙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性命论,人和万物都是自足其性的,人和万物之性,都是天一次受足的,解释人性时,则说明人性来自天命。

天理。

人的本性是受之天理的,既然是受之天理,那当然是不可逃、不可加、不可免、不能变的,只要守以待终,抱以至死,才是自足其性的。

16、竺道生的佛性论佛性轮,即佛教的人性论,佛性是指人的清静、寂静的本性。

由于佛性是人本来所具有的,先天地存在与每个人的本性之中,人人都有佛性,所以只要有见性,就可“顿悟成佛”。

17、朱世卿的法性自然论朱世卿认为,人和万物之生,都是由其“自然之理”决定的,他认为,善人为善,恶人为恶,都是自然而然的,本人是不自觉,不自知的。

18、刘勰的性情论他认为:1、人性是由环境条件决定的2、人性是随时、随地、随俗而变的,要针对不同的时代、地域、风俗采取不同的方式,教民以成其性。

19、慧能的本性是佛论慧能继承了竺道生的佛性说,认为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慧能把佛性看成是人的唯一本质特征,所以人的本质是佛。

慧能认为,人人成佛并不难,不需要苦修苦练的过程,只要识本性,即可立地成佛。

20、王安石的性情论。

王安石认为,人性是人的心理活动能力,是出于自然的“天资之材”,这种“生谓性”的天生资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能力,这种能力是性之周有的,人人相同的。

21、张载的人性二元论张载是理学的“宗祖”之一。

他创立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元人性学说。

他认为,“天地之性”是纯善的,“气质之性”是可善可恶的。

张载所说的性有两种含义:一是泛指事物的各种属性二是人的本性。

22、苏轼的性无善恶论苏轼在总结、评论各家人性学说之后,提出了自己的人性观点。

关于人性善恶的问题,苏轼认为,人性不分善恶,所以不能言善恶。

只有那些不了解人性本质的人,才说人性有善恶之分。

苏轼指出,所谓善恶,是性之所能之,而不是性之所有之。

苏轼把性之所能之与性之所有之加以区别:即把性之本身和性之效果加以区别,这是其人性思想的独到之处。

23、朱熹的人性二元论朱熹经常讲性,所讲的“性”,既包括物性,又包括人性。

是“人物所得以生之理也。

”是人物所禀受于天地之命。

朱熹的人性学说是这样划分的:理—性—生之理—天地之性—纯粹至善之性;气—形—生之具—气质之性—驳杂善恶之性。

天命之性是理的化身,理是纯粹至善的,性当然也是纯粹至善的;气质之性则是驳杂不纯的,体现在人的行为和心上则有不同的表现。

24、王守仁的心性合一论王守仁继承与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在他看来,“心”跟“性”是一个东西,因为心即性,所以性亦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根源。

他说“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

”而恶则是由于人的本心,意念发动之后而有不正、不善,由于追求物欲,就在于人心为物欲所蔽,因此就有恶的表现,恶性发作。

24、李贽的自然之性论李贽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

圣人与众人无异,就在于人人都有一颗“童心”。

因此,李贽提出了“童心说”。

他认为,所谓童心就是真心,人人都当过童子,所以人人都有童心。

人在儿童时都具有先天的本性,穿衣吃饭既是人伦物理,这是人的自然本性,是人人都具有的童心,亦是合乎道的。

李贽认为,自私是人的天性,人人都有自私之心,人追求物质利益是合乎人性的,满足物质欲求就合乎人性。

25、朱之瑜的人性论在人性学说上,朱之瑜以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反对理学家的先验主义人性论。

朱之瑜认为,人性是由后天环境培养形成的,而不是后先天禀受气质的清浊决定的。

他认为,人的,人的善恶之性是由教育培养决定的,并不是人的先天本性不同。

26、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论王夫之认为,人性是人生之后学习而成的,不是先天与生俱来的。

“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所以人性不是先天一下子形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后天学习培养,可以改变的。

人的生命不断成长变化的,人性也在不断的形成变化的。

在人性善恶的问题上,王夫之主张性善论。

27、戴震的血气心知即性论戴震认为,人性就是人的“血气心知之欲”,包括“欲、情、知”三个方面。

戴震认为,“欲”的要求是声色臭味,“情’发动的是喜怒哀乐;“知”是辨别美丑善恶。

简言之,人性就是人人呢都具有的自然属性。

28、康有为的性全是气质论康有为认为,“人性”就是人的生理本能、特性,是人的味、声、色的自然属性。

康有为从自然人性的观点出发,根据孔子的“性相近”的思想,提出了“人性平等”的思想观念。

29、梁启超的个性中心论梁启超提出了“发展个性”说的人性论,他认为,地理地势,气候山川决定人的性质。

西方关于人性的看法1、毕达哥拉斯的灵魂决定人性论毕达哥拉斯把抽象的“数”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

人的本性由灵魂决定的。

灵魂是自己推动自己的数,灵魂从数中产生。

2、普罗泰哥拉的神性即人性论普罗泰哥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他说“人有了一份神的属性,首先成为崇拜神灵的唯一动物,因为只有人是与人有亲戚关系的。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37页》)普罗泰哥拉用神性说明人性,人性是神性的一部分,神性是善的,所以人性也是善的。

人人都具有公正、诚实、尊敬等政治德行,都有从事政治活动的智慧,以此证明奴隶民主制是合乎人性的。

3、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人性论德谟克利特认为,人和万物都是由原子产生和构成的。

人的本性、灵魂也是由原子产生和构成的。

原子的属性就是人的属性,本性,因此,他认为,灵魂和理性是完全同一的。

灵魂是肉体的主宰者,人性的善恶都来自灵魂。

人的灵魂与巨大超乎寻常的幽灵接触,遇到了善则善,遇到了恶则恶。

所以人性之善恶,;来自于幽灵之善恶。

德谟克利特从其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提出人性来自原子,同时又提出教育创造了人的第二本性。

德谟克利特看到了教育对改变人性的作用,教育不仅仅“可以改变一个人”,而且可以创造“第二本性”。

4、苏格拉底的人性本善论如果人只留心美德,“这是不合乎人的天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