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喀纳斯湖》教案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下册《绿海林涛声听: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森林狂想曲》优质课教案D011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下册《绿海林涛声听: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森林狂想曲》优质课教案公
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材分析:
《森林狂想曲》这首乐曲三个不同的主题旋律伴着多种自然声音组成的“音效”交替而成。
A、B、C三个主题轮番演奏,首尾和中间穿插有实地录制的“音效”。
三个乐段均为五声羽调式,
B、C主题是A主题的变奏。
A主题的核心音调是“la、do、mi”,上句结束在属音“mi”,下句结束在主音“la”上,具有呼应关系。
B主题一开始似乎转到了大调,但随后又转回了小调,使乐曲增添了新鲜感。
C主题中各乐句为弱起,并且都在较高音区盘旋,但仍保留了许多A 主题的因素。
这首乐曲既有各种乐器的演奏,更有森林中各种动物、昆虫的鸣叫声和风声、雨声、流水声的录音,使人听起来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整首乐曲充分表现了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情景。
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森林狂想曲》,能哼唱主题一的旋律,听辨出3个不同主题旋律,并且用个性化的方式记录主题出现的顺序。
2.了解乐器竹笛和小提琴,能听辨它们的音色,感受两种乐器的丰富。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五下《听: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五下《听: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听: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森林狂想曲》是一首描绘我国新疆喀纳斯湖美丽风光的钢琴曲。
曲调优美,旋律变化丰富,表现出森林的神秘、宁静和活力。
这首曲子选自苏少版五年级下的音乐教材,旨在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我国大自然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谱,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喀纳斯湖和森林狂想曲的背景知识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穿插相关的人文和自然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这首钢琴曲的优美旋律,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对我国大自然风光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作品感受森林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4.巩固已学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感受和理解乐曲中的旋律变化和情感表达。
2.掌握乐曲的结构,分析乐曲的节奏和和声特点。
3.培养学生对森林狂想曲这一体裁的认识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乐曲的背景、作者、乐曲结构等知识。
2.示范法:教师演奏乐曲,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旋律和情感。
3.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节奏、和声、旋律等特点。
4.实践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练习,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2.准备乐谱,每人一份。
3.准备相关的人文和自然知识资料。
4.准备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喀纳斯湖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同时,简要介绍乐曲的背景和作者。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奏乐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旋律和情感。
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尝试找出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部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乐曲的节奏、和声、旋律等特点。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五下《听: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部级优课)1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五下《听: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部级优课)1一. 教材分析《听: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森林狂想曲》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乐曲,选自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
这首乐曲描绘了我国美丽的喀纳斯湖风光,以及周围森林的神奇魅力。
乐曲旋律优美,节奏变化丰富,充满想象力。
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逐渐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模仿、探究和合作,对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充满兴趣。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乐曲中的一些特殊音乐符号和演奏技巧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听: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森林狂想曲》这首民族乐曲,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魅力。
2.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通过学习乐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音乐审美、分析、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4.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演奏技巧,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乐曲的节奏变化和音色特点。
2.理解和欣赏乐曲中的民族风格。
3.学会运用正确的演奏技巧表现乐曲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聆听法:让学生在聆听乐曲的过程中,感受乐曲的美感和民族特色。
2.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奏,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
3.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节奏、旋律、音色等方面的特点。
4.实践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演奏技巧,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5.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乐曲的演奏和分析。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音响、投影仪等。
2.准备乐曲的乐谱和教材。
3.准备相关的音响资料和视频资料。
4.准备教学所需的乐器和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喀纳斯湖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产生对乐曲的兴趣。
同时,简要介绍乐曲的背景和特点。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下册《绿海林涛声听: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森林狂想曲》优质课教案D004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下册《绿海林涛声听: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森林狂想曲》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
1. 欣赏《森林狂想曲》
2. 为乐曲划分乐段
3. 用多种方式表现乐曲的三个乐段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和表现,能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在情景引导下学生能律动、哼唱、模唱,从而感受乐曲。
3. 知识与技能:能通过对A乐段旋律的模唱和律动感受,听辨演奏乐器,并区别出其中三个主题乐句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在聆听中想象、表达
难点:用声势和模唱的方式引导学生分辨A乐段中三个主题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尤克里里、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聆听引子部分。
小学音乐五年级名曲欣赏美丽的喀纳斯湖课件

五年级音乐名师课程
《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
—————
演奏顺序 主奏乐器 音乐情绪
第一遍 第二遍 第三遍
大提琴
大提琴 小提琴
交响乐团
欢快地
欢快地 优美地
热烈地
每一遍旋律的主奏乐器是 什么?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
五年级音乐名师课程
————
《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
单
圆
簧
号
管
五年级音乐名师课程
《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
五年级音乐名师课程
名曲欣赏——
《美丽的喀纳斯湖》
五年级音乐名师课程
《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
管弦乐曲《美丽的喀纳斯湖》是由我国著名 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龚耀年作曲的 交响音画《喀纳斯湖》组曲的第一首。
五年级音乐名师课程
《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
交响音画
交响音画是交响乐中的一 种,它用类似交响诗的形式 刻画自然风光甚至美术作品, 也有作曲家称这种形式为 “音画”。作曲家意图用声 音来表现空间,获得诗情画 意的效果。
引子
第一段
龚耀年,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 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作曲家。代表 作有:四重奏《在海边》、歌剧《风雨花》、歌曲《雨花石》 《国旗颂》《小鸟,请到这里来》《给未来一片绿色》等流 传全国,影响广泛。
第二段
尾声
小学名师课程
THANKS
五年级音乐名师课程
小 提 琴
《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
竖 琴
圆 号
感受由音乐描绘出的迷人景色!
————
五年级音乐名师课程
《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
—————
优美地
哼唱旋律,并 感受乐曲的速度 和情绪!
听: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森林狂想曲

03
师生互助、生生 互助
课后提升
重点项目
01 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02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对交响乐有了 哪些认知
03 掌握了那些欣赏方法
信息化教学
5个 特长
学理清乐段
言语表述
旋律结构 情感认知
乐句判断
说课完毕,感谢收看
对乐曲的基本常识
表达内容
对乐曲的表达和阐述
教学设计
01.
02.
03.
春
夏
04.
秋冬教学设计 Nhomakorabea课前导入
1
春天的含义
听赏乐曲
通过对音乐的聆听大致对乐曲有所了解
2
教师简介
3
对乐曲的基本知识界表达内容阐述
复听乐曲
能用自己的历届标书出乐曲索要表达的
4
内容
课堂实施
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认知
01
聆听乐曲
02
美丽的喀纳斯湖
目录
CONTENTS
01 教学分析 02 教学设计 03 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
1 2
对乐曲的理解程度及欣赏的方式方法,乐曲 所表述的内容及营造的氛围。
歌曲结构和旋律的分析
交响音画
概念
“交响音画”是以绘画为体裁,或者是描写自然风 光的交响诗,可称为“音画”、“交响画”、或 “交响音画”。“民族交响音画”是指19世纪民族 乐派作曲家们所创作的这类题材的交响诗。例如俄 国作曲家鲍罗廷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就是一幅 交响音乐的风俗画。这是一首描写吉尔吉斯草原风 光,并从中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交响诗。
交响乐
交响乐(不等同交响曲,交响乐与交响曲 有区别也可以通用)是包含多个乐章的大 型管弦乐曲,一般是为管弦乐团创作。交 响乐就是大型管弦乐套曲,从意大利歌剧 序曲演变而成。
听: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 森林狂想曲-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听:美丽的喀纳斯湖一、引言喀纳斯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境内,是中国最美丽的20个湖泊之一,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地质公园。
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群山环抱下的宁静与美丽。
二、森林狂想曲-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2.1 教学目标•能够认识到音乐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能够感受到音乐与自然的奇妙联系;•能够通过学习乐曲,了解音乐的表现力和传达能力;•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声乐和打击乐演奏出乐曲。
2.2教学准备教学录音机,教学CD,简易打击乐器(如铃鼓、木琴等),教学用书。
2.3教学过程2.3.1 情境营造教师播放以喀纳斯湖为背景的音乐《森林狂想曲-苏少版》,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同时,也让学生想象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湖泊中,音乐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2.3.2 聆听与感受通过反复聆听,教师让学生感受到乐曲中的旋律、节奏、强弱等元素。
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让学生在情感互动中更好地理解音乐。
2.3.3 曲式分析教师向学生介绍乐曲的曲式结构,包括前奏,主题部分,还有重复主题部分等。
2.3.4 乐器演奏教师将简易打击乐器分配给班级学生,并分别介绍如何演奏。
然后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懂得如何配合演奏,体验合作的快乐和美好。
2.3.5 声乐演唱通过模仿和咚咚识谱的方式,教师将乐曲的歌词分配给学生,并让学生跟着CD的演唱进行学习,同时教授唱歌的技巧。
2.4 教学小结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音乐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和音乐与自然的奇妙联系。
同时,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乐曲的表现力和传达能力,在声乐和打击乐的演奏中,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美好与快乐,提高合作意识和表现能力。
三、结语喀纳斯湖是一处充满神秘和美丽的天然湖泊,音乐可以给它增添很多魅力,也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喀纳斯湖的美丽和神奇。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教学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乐趣,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和珍惜我们的自然环境。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下册《绿海林涛声听: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森林狂想曲》优质课教案D001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下册《绿海林涛声听: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森林狂想曲》优质课教案公
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森林狂想曲》,感受自然界的声响与音乐的完美融合,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在听、唱、动、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能够听辨不同的主题并用不同的方式表现。
3.能够用人声及打击乐器模仿大自然的声响,能合着音乐自由表现。
教学重难点:
听辨不同的主题,并用不同的方式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聆听音效片段
师:我们来听一段音响,听听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师:这些都是来自大自然的声音,是音乐家实地采集录制的。
在音乐中,称之为“音效”。
2.用人声模仿音效
3.合作表现音效
二、欣赏教学
(一)整体感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喀纳斯湖
教学内容:
听赏《美丽的喀纳斯湖》。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美丽的喀纳斯湖》,感受中外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和风格特点。
2、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结构和旋律的分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春天到了,在这个风和日丽、充满花香的季节里,你最想做什么?(踏青、春游)
那今天我们就寻着花香,一起去踏青春游,感受扑面而来的春的气息吧!
二、欣赏《美丽的喀纳斯湖春野》。
1、在《美丽的喀纳斯湖》的背景音乐中,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
听前设问:听到了什么?仿佛来到了哪里?感觉怎样?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精美的画面。
3、出示《美丽的喀纳斯湖》主旋律,分别用“啦、哒、噜”等衬词模唱主旋律。
在每一乐句尾,教师指挥部分学生模仿鸟叫“喳喳喳喳”,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发声练习。
三、欣赏想象。
师: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用自己的智慧抒发了对“喀纳斯湖”的赞美,诗歌、散文中到处都留有春的足迹。
有很多音乐家都喜欢把诗词谱写成曲,让诗意更充分地表达出来。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首充满诗意的歌。
播放歌曲《美丽的喀纳斯湖》,请学生闭眼欣赏。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春天的什么气息?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