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特点及临床诊疗体会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
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5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特点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结果:经良好的护理后,55例患者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采取SAS对患者焦虑情况进行评价,患者在护理前SAS评分为(53.6±2.7)分;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为(39.2±2.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护理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呈不断升高的趋势[1],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导致不良事件发生。
为延缓疾病进展,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经临床明确诊断。
55例患者男39例,女16例;年龄60~79岁,平均(67.2±2.6)岁;自重隐匿性冠心病患者有13例、心绞痛型冠心病有29例、心律失常型冠心病患者有8例、心肌梗塞型冠心病患者有5例。
2临床特点分析本组研究中存在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较多,多数患者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从而提示患者的冠脉病变较为严重,应及时给予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导致心肌梗死发生。
据统计发现,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症居多,部分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消化道溃疡、慢性支气管炎等,应及时对症治疗,以免病情严重加重心脏负担,导致疾病加重。
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身体机能不断衰退,免疫功能降低,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发病后病情比较严重变化快。
在用药方面,多存在个体差异,主要由于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衰退,在使用强心药物、血管扩张剂、降压药物时吸收各不相同,在临床治疗时存在较大差异性。
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体会

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体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冠心病发病率也逐年增加。
本人就本2000~2010年住院的60例冠心病患者(≥65)治疗体会作一回顾性总结:1 临床资料60例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65~75岁51例,大于75岁9例。
农民20例,工人12例干部22例,知识分子6例。
其中心绞痛30例,心肌梗塞22例,心力衰竭12例心律失常41例。
合并高血压4例,糖尿病18例,慢性支气管炎12例脑血管病17例,肥胖24例,吸烟45例。
除5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外,其余均好转出院。
2 治疗体会2.1 掌握老年冠心病临床特点,明确诊断是治疗前提。
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是不典型,比如无痛性或不典型疼痛高于有典型症状者。
本组60例中,有心绞痛仅30例,典型心绞痛仅16例,占27%,症状不典型中以脑部症状如晕厥、头晕、躁动不安等为主者9例,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者10例,以异位痛为主者6例,以心衰症状为者9例,体检发现4例,以其它病就诊12例。
2.2 找出与去除发病发病因素,加强心理治疗。
冠心病发病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体重、吸烟及长期心理负担过重及与劳累、感染、饮食不当等诱因有关,应注意去除。
[1]在各种诱因中,不仅要注意生物因素,而且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
老年人由于机体器官的衰老伴随着复杂的心理变化,情绪波动较大,表现为固执、孤僻、悲观、忧虑、恐惧和绝望等,这些情况不仅能致病,也能加剧病情变化。
另外,还要注意职业、文化程度。
我们发现,凡农村的、文化程度低的病人,对治疗反应好,恢复也快,死亡率低;反之,凡干部、知识分子,他们文化层次高,对病情有一定了解。
但只是一知半解,过于忧虑、心理负担重,不能很好地与医生配合。
因此,对治疗反应差,病情恢复慢,死亡率高。
在死亡的5例中[2],有4例是该组的人群。
还比如,有的冠心病心梗的农村患者,因其它病到医院就医,经查心电图,方知为陈旧性心梗。
可见加强对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心理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老年人冠心病临床特点70例分析

老年人冠心病临床特点70例分析关键词:老年人;冠心病;特点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冠心病发病多在40岁以上的男性,且以脑力劳动者居多,主要易患因素是高龄、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和糖尿病。
冠心病临床上表现为心前区剧烈疼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等症状。
1988年美国健康统计中心公布美国1987年死亡人数及死因顺序,其中冠心病死亡占24.1%,居第一位。
因心血管病致死者,72%发生在65岁以上,其中主要是冠心病。
老年人各个系统呈退行性变化,多种疾病并存,使心血管疾病的预后较差。
因此,了解老年人冠心病特点对于提高老年冠心病的诊疗水平有一定意义。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70例,男66例,女4例,年龄60~69岁24例,70~79岁30例,80~89岁16例,吸烟史30~40年56例,死亡4例,均符合1980年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70例中,胸闷48例,心慌38例,胸痛18例,咳嗽20例,大汗16例,气喘及恶心、呕吐各14例,双下肢水肿及晕厥各10例,纳差6例,上腹痛4例,尿频、尿急2例。
第一心音低钝68例,心脏向左扩大及颈静脉充盈各30例,端坐呼吸及下肺湿罗音各26例,其中左、右下肺湿罗音各10例,二尖瓣收缩期杂音I级以上20例,心动过速16例,双肺散在干罗音12例,心动过缓lo例,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I~Ⅱ级6例,早搏6例。
合并慢性支气管炎32例,肺气肿24例,高血压16例,脑血栓形成后遗症12例。
发病诱因:劳累32例,情绪激动8例,夜间发病7例,受凉后发病4例,无明显诱因19例。
1.2 辅助检查①心电图:急性心肌梗死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0例,ST 段下移大于0.5mV以上34例,T波倒置24例,心房纤颤22例,室性早搏14例,I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左束支传导阻滞各4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6例,左前分支阻带及QT间期延长各12倒,左心室肥厚14例,电轴左偏8例,低电压6例。
冠心病临床诊治心得

冠心病临床诊治心得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上需及时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冠心病的诊治心得,现在将其总结如下,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一、临床表现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心悸、乏力等。
其中,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典型的症状,可分为劳力性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两类。
劳力性心绞痛主要在体力活动或精神紧张时发作,而自发性心绞痛则无明显诱因,常在安静状态发生。
此外,冠心病患者还可出现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表现为心绞痛发作频繁、程度加重或新发心绞痛。
二、诊断要点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心肌酶标记物的改变,进一步可以辅助影像学检查如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
在临床实践中,我注意到以下几个诊断要点:1. 充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胸痛的特点、发作规律、伴随症状等,同时需注意询问患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
2. 详细体格检查:特别关注心脏、肺部和周围血管的体征,如心律是否齐整、心音是否异常、呼吸音是否清晰等。
3. 心电图(ECG)检查:心绞痛发作时进行心电图监测,可协助确定诊断。
尤其是动态心电图监测,对疑似冠心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4. 心肌酶标记物检测:心肌酶标记物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在冠心病发作时可升高,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提供确切的诊断依据。
三、治疗原则针对冠心病患者,治疗应以改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目标。
在治疗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则:1. 药物治疗:包括药物抗血小板、降脂、降压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冠心病,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并注意药物的合理搭配和剂量的控制,以防止药物不良反应。
2. 心外科手术:适用于冠心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是常见的手术方式。
3. 生活方式干预:帮助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减轻体重等。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1.1 一般资料 选 择 2016 年 1 月 至 2018 年 12 月 在 我 院 接 受 治 疗 的
200 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年龄分组方式将 200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 100 例,男性 40 例,女性 60 例,年龄 80~91 岁,平均(84.62±2.06)岁;对 照 组 患 者 100 例,男 性 35 例,女 性 65 例,年 龄 60~70 岁,平 均(65.13±2.96)岁。 两 组 患 者 经 过 病 史 的 调 查、体 检 以 及 心电图和心肌酶等检查为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在 24h 对患者进行空腹血检查患者的血脂、肾、肝等,被送来的患者 有 10 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以上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的有 10 例,糖尿病的有 5 例,两组患者除年龄外的一般资料比较无 统计学差异,P>0.05 有统计学意义。
该注意此类指标。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特点;治疗体会;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38.028 本文引用格式 :王军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38):47-48.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年第 19 卷第 38 期
47
·临床研究·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王军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民医院,内蒙古 巴彦淖尔)
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体会。方法 将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来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 200 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对 比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的变化特点、治疗和临床资料等,观察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因素以及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 药情况、临床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变相对较为复杂, 并且合并发生的疾病较为多,引发老年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是心率、收缩压、空腹血糖、血肌酐水平等,在日常生活中应
老年人冠心病浅谈

老年人冠心病浅谈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塞)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平时我们说的冠心病多数是动脉器质性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其冠状动脉狭窄多系脂肪物质沿血管内壁堆积所致,这一过程称为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冠状动脉狭窄逐渐加重,限制流入心肌的血流。
心脏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给,就会发生胸部不适,即心绞痛。
当你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下列现象时: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或左胸部疼痛,伴有出汗或放射到肩、手臂或颈部;体力活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咸感;饱餐、寒冷、看惊显影片时感心悸、胸痛;在公共场所或会场中,或上楼爬山时,比自己以前,特别比别人容易感到胸闷、心悸,呼吸不畅和空气不够;晚间睡眠枕头低时,感到憋气,需要高枕卧位,熟睡或恶梦过程中突然清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后才好转;性生活时感到心跳、心急、胸闷或胸痛不适等;长期发作的左肩痛,经一般治疗反复不愈;反复出现脉搏不齐,过速或过缓,应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以便于及早的发现病情。
老年人冠心病与中年人基本相同,即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猝死,但临床常表现不典型。
心绞痛程度一般较轻,常以气促、胃肠道症状或神经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心绞痛时心电图水平型或下斜型ST段压低具有诊断价值。
老年心肌梗塞的起病常不典型,完全无胸痛者占2/3,无胸痛者中1/3是疼痛部位不典型,不在胸部而在中上腹、背或咽部。
急性心肌梗塞可以无症状,尤其合并糖尿病者,常突然发生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死亡率高。
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患者不应把全部希望寄托于医生的治疗,而应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调养:一、饮食调养:平日饮食宜清淡,尽量少食或避免高动物性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猪油、动物内脏、蛋黄、乳赂、黄油等;平日烧菜尽可能用植物油,食盐宜少,糖也少吃;食物以素食及豆制品为主,即多食素菜、水果、豆制品等;蛋白质的补充可食用瘦肉、鱼肉和蛋类。
高龄冠心病患者发病特点及相关对策

高龄冠心病患者发病特点及相关对策【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发病特点,给出相关临床诊疗对策。
方法回顾分析96例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8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麝香保心丸治疗。
结果经治疗之后,试验组:显效和有效44例,对患者进行为期6-12个月的随访,平均(8.3±1.4)个月,治疗有效率为91.7%;无效4例,占8.3%。
对照组:显效和有效32例,占66.7%;无效16例,占33.3%;治疗有效率为66.7%。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临床特点老年冠心病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非常多样且发生的合并症非常多。
在此次收治的48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中,其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有20例,占41.7%、合并高血脂患者有14例,占29.2%、合并糖尿病患者有10例,占20.9%、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有4例,占8.3%。
由于这些疾病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使得患者的疾病不断恶化,进而导致患者死亡。
对冠心病患者死亡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为: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以及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患者年龄等。
1.3 方法1.3.1 对照组根据患者在临床上的发病特点,对患者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给患者采用正规的保守治疗方案,给患者使用扩血管药物和阿司匹林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进行治疗。
给患者使用倍他乐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5391)25mg进行治疗,50-100mg/次,2次/d,将患者的心肌耗氧量进行降低;使用硝酸甘油(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1022)0.5mg进行治疗,0.5mg/次,每5min重复一片,舌下含服,来促使患者的血管扩张;使用阿司匹林(合肥久联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4021217)0.6g来进行抗凝,3次/d;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患者多进行休息和吸氧。
简述老年冠心病病人的临床特点表现

简述老年冠心病病人的临床特点表现
老年冠心病病人的临床特点表现如下:
1. 症状不典型:很多老年冠心病患者并没有心绞痛的症状,而是表现为其他非特异性症状,如恶心、出汗增多、头晕、四肢无力等。
有些患者甚至仅表现出牙痛或下颌痛等症状。
2. 合并多器官多系统疾病:老年冠心病患者常常合并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或胃溃疡)、糖尿病、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3. 治疗困难:老年冠心病的治疗较为困难,因为病变可能比较严重,导致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此外,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如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并发症。
4. 病情严重: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严重,可能包括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心慌等症状。
所出现的疼痛症状会逐渐加强,疼痛感也会放射到局部,比如左肩膀、左臂。
5. 诱发因素明显:在剧烈运动、情绪波动幅度大、干重体力活等诱发因素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症状会更为明显。
休息及服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后所出现的症状可以缓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特点及临床诊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9-05-22T10:12:16.813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6期作者:赵虹
[导读] 老年人冠心病临床特征多样化,合并症发生率较高,该疾病在临床上无明显现象。
医院应避免误诊及漏诊现象出现,确保治疗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岭东区长胜乡卫生院 1551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冠心病的特点及临床诊疗体会。
方法:对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入院接受诊疗的54例老年人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54例老年人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主要有心前区疼痛、心前区不适、心绞痛、心悸、合并高血压、心律失常、合并高血脂以及合并糖尿病,有4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经过诊疗后得以治愈。
结论:老年人冠心病临床特征多样化,合并症发生率较高,该疾病在临床上无明显现象。
医院应避免误诊及漏诊现象出现,确保治疗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特点;诊疗体会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he elderly.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54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dmitted for treatment from July 2017 to July 2018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54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mainly precordial pain, precordial discomfort, angina, palpitations, hypertension, arrhythmia, hyperlipidemia and diabetes mellitus.Conclusion: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he elderly are diverse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s high.Hospitals should avoid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to ensure the timeliness and accuracy of treatment.
Key words: elderly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aracteristic;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方式改变以及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为首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仍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导致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
目前规范的药物治疗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冠心病致残、致死率明显下降,但并不能使冠心病的发病率降低,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展并且建立起规范有效的心脏康复体系,已极大的提高各类人群的基础健康状况,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对老年冠心病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入院接受诊疗的54例老年人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4例,年龄61-84岁,平均
(72.15±2.49)岁,病程4-27年,平均(15.68±10.97)年;女性20例,年龄63-86岁,平均(74.31±2.63)岁,病程5-29年,平均(16.62±11.25)年。
本次所有分析对象(老年冠心病患者)均符合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1]。
比较老年冠心病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包括急性冠脉综合症、未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病、重度肺动脉高压、肝肾衰竭晚期、既往有运动后晕厥史、影响运动的骨关节病、认知功能障碍等。
所入选的病人均有完整的病例资料。
1.2方法
将我院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5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统一表格记录入选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根据患者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
另外对老年患者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如何识别冠心病、冠心病的药物、冠心病患者如何运动和冠心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变。
鼓励患者家属参加康复咨询和教育。
各项生化指标:空腹血糖(GLU)、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探讨出老年人冠心病的临床特征、并发症表现、诊断等疾病特点,总结临床诊疗体会。
1.3观察指标
所有分析对象均符合老年冠心病诊断标准。
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具体临床特征以及合并症表现。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加标准差方式(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老年人冠心病临床特征:入院接受诊治的5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呕吐伴恶心有2例,6例老年患者出现咳嗽现象,30例胸闷,10例老年患者心前区疼痛,20例患者心前区不适,28例患者出现心悸症状,8例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
老年人冠心病并发症临床表现:54例老年人冠心病患者并发症临床表现具体有心律失常36例、糖尿病18例、高血脂和高血压32例、心肌梗塞30例、心绞痛22例。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老年人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展。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状
动脉产生粥样硬化,尤其是老年人发病危险因素较高。
一般临床症状不明显且发病急,并发症表现多。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理功能下降,体质弱且慢性疾病缠身,冠心病随之老年人数量不断递增而上升。
在临床中,合并症表现多,而冠心病临床特征不明显,医生在诊治过程中难度较大。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斑块引起血管腔狭窄或者堵塞,导致其所供血区域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在临床中常见有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症状,由于该疾病起病急,因此在病情发作严重时易猝死[2]。
老年人患者由于身体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始逐渐出现退行性变化,相比于中年人,冠心病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
在早期阶段,甚至有部分老年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征,随着病情不断变化,很容易错失诊治最佳时机。
在冠心病发作时,典型临床症状被隐匿,老年人患者常出现恶心伴有呕吐现象以及咳嗽等,因此,临床医生在诊治时很难做出确切判断。
例如,根据患者不明显临床表现初次误判为呼吸道疾病或是腹部疾病,从而耽误诊疗[3]。
部分老年患者也存在腰背疼痛等首发症状,医生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炎,从而掩盖典型症状。
冠心病合并症类型多,若合并症发作,同样也容易严重影响医生的判断,从而使误诊及漏诊发生率提高,不利于提升冠心病确切诊治率。
心肌缺血以及心脏传导系统出现障碍是冠心病两大危险因素,老年人患者往往会出现心律失常临床症状。
例如,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心房颤动等。
在本次分析对象中,有36例老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现象,一旦未能及时进行诊治,病情逐渐加重,则易引起泵衰竭。
同样,冠心病合并高血脂、高血压也易对诊治工作带来困难,不利于产生良好预后。
本研究表明,5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其中有48例患者经过入院接受诊治后得以治愈,6例患者死亡。
综上所述,老年人为冠心病多发群体,在临床诊疗中临床特征呈现多样化,合并症现象多,在诊疗时难度加大。
因此,相关医师应仔细诊断出确切的临床表现,防止误诊及漏诊现象发生;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合并症发生,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王娴.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治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6,7(26):63-64.
[2]梁凤铭,谭仲庆.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衰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3):90-91.
[3]刘文.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治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8):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