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农场玉米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合集下载

现代新疆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doc

现代新疆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doc

现代新疆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一)播前准备1、土地准备(1)±地耕翻,施足基肥:冬前土地应进行秋翻、冬灌或春灌。

耕翻深度要达到25cm以上, 要求耕深一致,翻垄均匀;秸秆还田和绿肥地要切茬,翻埋良好。

结合耕翻,将全部有机肥料、氮肥的40%〜50%及磷肥的70%〜80%作基肥全层深施。

(2)播前土壤封闭及整地:整地前用50%乙草胺100〜150g、或90%乙草胺(禾耐斯)80〜100g.兑水30〜40kg,均匀喷洒土壤表面对杂草进行土壤封闭,随后进行耙磨整地,达到“齐、平、松、碎、净、埔j”标准的待播状态。

2、种子准备(1)选用优良杂交种:优良杂交种,具有良好的增产潜力,是玉米取得高产的基础。

应结合各地的生态类型,选用适宜的良种。

冃前新疆玉米生产中主要推广的优良杂交种有三种类型。

中晚熟类型:郑单958、先玉335、SC-704.新玉11号、新玉21号;中熟类型:伊单8号、石单3号等;早熟类型:新玉9号、新玉15号、新玉28号、京早8号等。

(2)种子精选:按照精准种子的要求,使用达到国标(GB4404. 1-1996)二级良种标准以上的商品种子。

纯度96%以上,净度99%以上,发芽率85%以上,水分含量不高于13%。

种子色泽光亮,籽粒饱满,大小一致,无虫蛀、无破损,以满足精准播种的耍求。

(3)种了处理:播种前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适当的专用种衣剂包衣种了,或根据需耍选用相关的杀虫剂、杀菌剂、微肥等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达到防治病虫害,促进生长的目的。

(4)播种机具的调试:按照精准播种的要求调试好播种机具的传动、排种、追肥等部件。

(二)播种技术1、适宜的播种期确定适宜播种期的确定应参考以卜-三个方而:(1)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2)播种时的土壤埔情;(3)保证能够在生长季节正常成熟(这对无霜期较短地区的玉米制种I-分关键)。

玉米发芽最低温度为6〜7°C, 10〜12°C为幼芽缓慢牛长的温度。

第六师春玉米高产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第六师春玉米高产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第六师春玉米高产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作者:吴新明,张小伟,丁变红来源:《新疆农垦科技》 2015年第11期吴新明,张小伟,丁变红(兵团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五家渠831300)收稿日期:2015—09—21摘要:为突破玉米产量瓶颈,第六师提出了充分利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改变种植模式、增加种植密度、加强水肥管理、促控结合等措施来达到增产的目的,2014年实现了春玉米66.67 hm2连片单产1 200 kg/667 m2的目标。

本文探讨了该高产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为北疆地区玉米模式化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六师;春玉米;高产栽培;存在问题;应对措施六师玉米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33万hm2左右,按照传统的种植模式收获株数在5500 ~ 6 000株/667 m2,单产800 kg/667 m2。

为突破玉米产量瓶颈,2010年六师与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开始合作,对春玉米品种、种植密度、配套栽培措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提出了充分利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改变种植模式、增加种植密度、加强水肥管理、促控结合等措施来达到增产的目的。

2014年在六师奇台农场实现了春玉米66.67 hm2连片单产1 200 kg/667 m2的目标。

现将该高产栽培中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总结如下。

1玉米高产成功经验1.1确定合理的产量结构和种植模式2010—2014年,大田生产大量样本调查结果及种植密度试验结果显示,春玉米收获株数在6 700 ~9 000株/667 m2均能获得高产,在田间管理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出现7 000 ~8 000株/667 m2高产的频率最高。

建议大田生产产量结构:收获穗数7 000 ~7 800穗/667 m2,单穗粒重160 g,单产1 200 kg/667 m2。

实现该产量结构的种植模式:(1)采用150 cm地膜一膜两管3膜12行种植模式,膜内行距30 cm + 50 cm + 30 cm、膜间和交接行70 cm、平均行距45 cm、株距17 cm,可以实现理论株数8 715株/667 m2,保苗株数7 407株/667 m2;(2)采用70 cm地膜一膜一管4膜8行种植模式,膜内行距40 cm、膜间行距70 cm、平均行距55 cm、株距15 cm,可以实现理论株数8 080株/667 m2,保苗株数7 200株/667 m2。

2024年玉米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创建方案

2024年玉米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创建方案

2024年玉米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创建方案一、背景分析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的玉米生产存在着产能低、效益不高等问题,迫切需要进行科学技术的引进和示范。

因此,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效益,制定并实施玉米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创建方案显得非常重要。

二、目标设定1. 提高玉米单位面积的产量:通过实施科学技术的引进和示范,提高玉米单位面积的产量,使之达到万亩高产的水平。

2. 提升玉米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水平:加大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力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优化玉米种植结构:根据各地的土地和气候条件,合理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并推广种植,以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

4. 加强科研和技术培训: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加强玉米生产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玉米生产管理能力。

5. 推广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引导农民采取科学的耕作方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措施1. 玉米品种的选择与改良: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高产优质种子,并通过品种改良,提高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

2. 引进和示范先进的玉米生产技术: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和科研人员,来到示范基地,对于先进的玉米生产技术进行示范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

3. 推行全程机械化生产:加大对农机具的投入,推广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实现玉米生产从播种、管理到收割等全过程的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力利用率。

4. 开展科研和示范推广工作: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组织专家团队开展相关科研工作,研究解决玉米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并通过示范推广,将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

5. 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组织农民参加农技培训班和现场观摩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和玉米生产管理能力,同时加强对玉米种植技术的指导和服务,确保示范基地的高产高效。

四、实施步骤1. 资金筹措和项目筹建: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项目的筹措和筹建工作,争取政府和社会资金的支持。

昌吉杂交玉米制种纯度控制配套栽培技术

昌吉杂交玉米制种纯度控制配套栽培技术

Nong Cun Ke Ji摘要:本文总结了制种玉米在昌吉地区的栽培技术, 包括安全隔离、播种、去杂保纯、调节花期、母本去穗、 辅助授粉、储藏等控制制种玉米纯度的措施,形成了 昌吉地区杂交玉米制种纯度控制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杂交玉米;制种纯度;栽培技术近年来,随着昌吉州玉米制种产业的快速发展, 杂交玉米制种面积逐年增加,但受极端天气、制种技 术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种子减产、纯度不高现象时 有发生,给制种企业和制种农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 损失。

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杂交玉米制种纯 度和产量是玉米制种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经多年 制种试验和生产实践,总结出适合本地区使用的杂 交玉米高产提纯制种技术。

_、安全隔离安全隔离是保证杂交制种质量和纯度的前提, 是防止非目标作物和品种花粉侵人,造成种子纯度 不高的有效措施。

大多数情况下,玉米杂交制种基地收稿日期:2017-04-19作者简介:孙玉霞(1978年9月-),女,大学本科,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工作。

控制配套栽培技术孙玉霞(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奇台831800)以空间隔离为主,空间隔离距离不得小于300米,隔离区内严禁种植其它玉米品种;以村庄、山丘、林带 为隔离时,隔离标准要达到GB 4404.1规定的要求。

二、规范播种选择土质疏松、土壤肥沃、适宜滴灌种植的地 块,根据父、母本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选择最佳的 父、母本播种期。

根据品种特性和气候条件,选择最 适宜的父、母本行比和种植密度等,为提高播种质 量、种植纯度和单产奠定基础。

1.精细整地,合理施肥①选地玉米杂交制种基地应选择地块相对平坦,肥力均匀,适宜机械化操作,能够实行膜下滴灌, 集中连片作业的地块。

②整地早春土壤解冻后整地,做到地面平整,土壤细碎,无前作根茬。

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块, 在整地时,用50%辛硫磷乳油0.25耀0.50千克,拌细 沙土 30千克制成毒土撒施。

杂草危害严重的地块, 在整地前每667米圆用50%乙草胺乳油80毫升和 40%莠去津100毫升,对水30千克喷洒地表。

21世纪我国主要农作物高产纪录巡礼

21世纪我国主要农作物高产纪录巡礼

世纪我国主要农作物高产纪录巡礼佟屏亚21世纪20年,国家采取若干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和措施,科研人员培育出农作物优良品种和研制出高产栽培技术,使得农作物产量持续增长,创造出许多农作物高产纪录。

笔者经过精心选择,去伪存精,以共享共析。

1刘志彬创2088.4kg/667m2水稻高产纪录2004年11月26日,四川省科技厅邀请国内专家对云南省永胜县桃园乡“杂交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研究”进行了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主任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郑家国、副主任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

鉴定认为:刘志彬原创的三围栽培模式,将合理密植公式化,实现了“稀中有密、密中有稀”的辩证统一。

刘志彬用自己的发明专利“多胚孪生育种的方法”和“五良易”栽培新技术,实现水稻单季产量达1359.3kg/667m2,创造了中国水稻单产的新纪录。

(《四川日报》)2020年4月18日,四川科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刘志彬,又经过16年艰苦探索和实践,将水稻品种分别与芦秆和竹子杂交,用远缘杂交技术培育出芦秆稻和竹稻两个新品种,穗大、粒多、抗性强,采用“多胚孪生超级杂交水稻”种植新技术,在海南三亚天涯区育种基地再创水稻2088.4kg/667m2高产纪录。

(《海口日报》2020年4月18日)刘志彬毕业于四川眉山农业学校,长期在眉山县农业局种子公司工作,1988年6月停薪留职,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营农业科研所———眉山县农业新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所。

刘志彬长期从事水稻育种和技术推广工作,曾获中国育种、制种、栽培等多项发明专利,国家农业部种粮状元、国家科技部先进工作者、四川首届杰出人才称号;培育的水稻品种获国家优质稻米金奖和四川省“稻香杯”金奖。

报道说,刘志彬从“理想株型”观点出发,提出“三围立体强化”概念,创建杂交水稻栽培的理想(光合)群体模型,将合理密植模式化,即把每窝分成3小株三角形栽插,形成数个小三角形围栏。

同时每行错窝栽插,形成全田多个大三角形围栏。

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措施方案

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措施方案

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措施方案引言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我国部分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土壤质量等因素的限制,玉米产量较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制定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措施方案,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选优育种高产创建的首要措施之一是选用优良品种进行育种。

选择抗逆性强、病虫害防治效果好、产量高的玉米品种。

通过现代育种方法,培育出适应不同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高产玉米品种。

2. 合理施肥玉米是高效利用养分的作物,因此合理施肥是增加产量的关键。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玉米的生长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

在播种前进行基础施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合理调整氮、磷、钾等养分的比例,满足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同时,注重有机肥的应用,提高土壤肥力。

3. 合理种植密度合理的种植密度对于玉米高产创建非常重要。

种植密度过低会导致土壤养分利用不充分,减少产量;种植密度过高会使得单株玉米生长不良,影响产量。

因此,在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下,根据品种特性和实际情况,科学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确保玉米生长稳定、充分利用土壤和养分资源。

4. 病虫害防治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保证玉米高产创建至关重要。

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初期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采用无公害农药、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达到病虫害控制的效果。

此外,合理轮作、合理间套等措施也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 种植技术措施5.1 合理耕作合理耕作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深翻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性和保水性。

掌握合适的播种时间和深度,确保玉米幼苗的生长正常、快速。

5.2 控制杂草杂草是玉米生长的重要竞争因素,对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长造成负面影响。

在播种前进行杂草清除,使用合适的除草剂,控制杂草的生长。

定期进行杂草防治,减少杂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5.3 灌溉管理适当的灌溉是玉米高产创建的重要保证。

优质高产玉米技术推广及措施

优质高产玉米技术推广及措施

优质高产玉米技术推广及措施优质高产玉米技术推广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通过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益,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优质高产玉米技术的推广及措施。

一、技术推广的必要性优质高产的玉米品种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

许多农民由于缺乏相关技术知识和信息,无法正确使用优质高产的玉米品种。

技术推广变得尤为重要。

1. 玉米品种选择:优质高产的玉米品种具有短生长期、较大的穗长和较多的籽粒等特点。

农民在选择种子时应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

2. 种植管理:正确的种植管理对优质高产玉米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包括选择适当的播种期、合理的密度和间距、施肥和浇水、病虫害防治等。

农民应加强对种植管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3. 病虫害防治:玉米病虫害是降低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农民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包括定期巡查田地、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合理使用农药等。

农民还应提高对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技术的了解,以有效保护玉米安全生产。

4. 秸秆处理:优质高产玉米在收获后,应合理处理玉米秸秆。

农民可以将玉米秸秆用作有机肥料或畜牧饲料,以减少土壤负担和环境污染。

1. 农业技术服务站:政府可以建立农业技术服务站,为农民提供优质高产玉米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指导。

技术服务站还可以组织培训班和示范田,向农民推广优质高产玉米的种植技术。

2. 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可以组织农民一起推广和应用优质高产玉米技术。

通过合作社的帮助,农民可以共同购买优质高产的玉米种子和农资,并共享种植技术信息和经验。

3. 媒体宣传:政府和农业相关机构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等媒体渠道,向农民宣传优质高产玉米技术,并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4. 示范田观摩:政府可以建立优质高产玉米示范田,供农民观摩学习。

在示范田中,可以展示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向农民展示优质高产玉米的生长和发育情况。

玉米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创建方案

玉米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创建方案

玉米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创建方案一、需求分析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玉米产量与耕地面积之间的关系不平衡,而且玉米种植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因此,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效益,需要建立玉米万亩高产高效示范。

以下是我国玉米万亩高产高效示范的创建方案。

二、项目目标1. 提高玉米单产:通过引进高产品种和科学的种植技术,使玉米的单产显著提高。

2. 提高农田综合效益:通过合理优化农田利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田综合效益。

3. 推广适宜的玉米种植模式:通过示范推广适宜的玉米种植模式,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提高玉米产量和效益。

4. 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提高玉米产量和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三、项目内容和实施方案1. 引进高产品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高产玉米品种,并进行示范种植,以便农民了解和掌握这些高产品种的种植技术。

2. 种植技术示范: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包括土壤处理、肥料使用、密植和定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玉米种植技术水平。

3. 农田利用优化:通过合理调整农田利用,选择适宜的轮作和套种作物,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水土资源,达到提高农田综合效益的目的。

4. 病虫害防治:制定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并进行示范,使农民了解和掌握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减少玉米产量损失。

5. 农业机械化推广:引进适应当地玉米种植需求的农业机械设备,并进行示范操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劳动力利用率。

6. 建立示范基地:选择适宜的地段,建立玉米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基地,供农民实地参观学习和交流。

四、预期效益1. 提高玉米单产: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适宜的品种选择,达到显著提高玉米单产的目标。

2. 提高农田综合效益:通过合理的农田利用和土壤管理,提高土壤肥力和农田综合效益。

3. 推广适宜的种植模式:通过示范推广适宜的种植模式,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提高玉米产量和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台农场玉米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农学论文
奇台农场玉米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车淑玲,陈永生
(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奇台831809 )
收稿日期:20 15 —01 —16
摘要:奇台农场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资源非常适合种植玉米。

本文从玉米
播种、滴水、施肥、化控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奇台垦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奇台农场;玉米;高产栽培
奇台农场为了提高玉米种植水平,促进农业产量升级,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加团场职工经济收入,与中科院合作,开展了“玉米超高产种植试验示范”项目,经过几年的努力,0.13万hm2面积玉米单产达到1036kg/667m2 ,66.67hm2 面积玉米单产1224.7kg/667m2 ,小面积单产达
1511.7kg/667m2 ,创中国玉米最高产。

现将奇台农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
下。

1主要技术指标
株行距配置:采用3膜6行点播,宽窄行种植,宽行70cm,窄行40cm,株距
15cm,每穴留1苗,理论株数8084株/667m2。

肥水指标:全生育期总投肥量118kg/667m2 ,其中,尿素68kg/667m2

磷酸二铵25kg/667m2 ,硫酸钾20kg/667m2 ,硫酸锌5kg/667m2 ,全生育灌水
9~10 次,用水量450~500m3/667m2 。

产量结构:收获穗数7300 穗/667m2 ,单穗粒重170g,单产1241kg/667m2 。

2主要栽培技术
2.1选地与整地
选择地力条件中等以上,土壤结构基本一致,沙石含量少的地块,耕深30cm 以上,滴灌种植。

秋整地,达到碎、平、净、上虚下实的标准。

2.2品种选择
选用中熟、耐密、抗性强(抗倒、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如登
海618、良玉66、KWS9384 等。

2.3种子处理
选用一级良种,要求发芽率在95%以上。

种子用6%立克秀+60%高巧进行拌种,每10kg种子用立克秀15mL+高巧100mL兑水500mL。

播前3~5d进行人工粒选,剔除破、小、秕、霉、病籽粒,同时晒种2d,以提高发芽势。

2.4播种
点播机选用3膜6行精量点播机,在播种前15d检修机器。

播种时要求播种深度
4~5cm,空穴率3%,膜采光面宽30cm,压膜严实,覆土厚度适中均匀,铺膜平整,孔穴盖土严密[1]。

2.5滴水
玉米播种完成后立即安装滴灌设施,在播种后1~2d内滴出苗水。

玉米需要
蹲苗,一般于6月15~20日开始滴头水,此后每隔8~10d滴水1次。

8月20 日以前滴水量控制在60m3/667m2 ,8月20日以后滴水量控制在
30m3/667m2 。

全生育期滴水9~10次,9月5日前停水。

2.6施肥
基肥:于秋翻前深施磷酸二铵15kg/667m2 ,尿素10kg/667m2
种肥:施基肥的地块播种时带种肥磷酸二铵10kg/667m2 ,硫酸钾
5kg/667m2 ,硫酸锌5kg/667m2 ;未施基肥的地块带种肥磷酸二铵
25kg/667m2 ,硫酸钾5kg/667m2,硫酸锌5kg/667m2。

叶面施肥:玉米苗期喷施N、P、K、Zn等微量元素肥料3次,每10~15d 喷施1次。

追肥:1水时(6月15日)滴施尿素10kg/667m2 ;2水时(7月5日)滴施尿素20kg/667m2 ,硫酸钾肥10kg/667m2 ;3水时(7月15日)滴施尿素20kg/667m2 ,硫酸钾5kg/667m2 ;5 水时(8 月5 日)滴施尿素10kg/667m2;
7水时(8月25日)滴施尿素kg/667m2 。

2.7中耕
玉米地浇完出苗水后及时进行中耕,耕深8~10cm ;显行后进行第2次中耕,耕深10~12cm ;5~6片叶时进行第3次中耕,耕深15cm。

2.8适时打杈
部分玉米品种会产生分杈,影响玉米产量。

为了促进茎秆粗壮,防止倒伏,
增加产量,应及时打杈,集中营养供给主茎穗,也可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

2.9科学化控
早熟品种(如KWS9384 )—般在5片展开叶期化控1次,矮壮素用量
15mL/667m2 ,中晚熟品种(如良玉66)在7片展开叶期进行第1次化控,矮壮素用量40mL/667m2,在抽雄前进行2次化控,矮壮素用量40mL/667m2。

2.10除草剂的使用
玉米田主要杂草有马唐、稗草、狗尾草、反枝苋、马齿苋、铁苋菜、灰黎等。

采用化学防治省时、省力,选用适宜的除草剂可起到较好的除草效果。

芽前除草:在春季整地前喷施90%乙草胺120mL/667m2 ,可有效防除禾本科和阔叶杂草。

苗期除草:在玉米5叶期,用4%烟嘧磺隆+20%莠去津混剂70mL/667m2
进行叶面喷雾,可有效防除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

此类除草剂不能与有机磷类杀虫剂混用,但可以与菊酯类杀虫剂混用。

2.11病虫害防治
玉米螟: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3%呋喃丹灌心,用量2kg/667m2。

叶蝉和蚜虫:做好冬小麦入冬前和春小麦的蚜虫防治工作,降低群体基数,同时,进行田边和隔离带的蚜虫防治工作,兼治叶蝉。

红蜘蛛:在玉米苗期(5月中旬)喷施50%三氯杀螨虫1000倍液进行防治。

2.12收获
当玉米达到生理成熟后进行机械收获,可适时晚收,减小破碎率,提高玉米品质。

参考文献
[1]李少昆,刘景德,吕新•新疆玉米高产栽培的实践与探索[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32-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