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掘进巷道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方案_1
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

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一、施工方案1、根据地测科预报的落差在1.5m及以下的断层,按以下“过落差在1.5m 及以下断层安全技术措施”执行,落差在1.5m以上的断层,必须另行编制专项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
2、巷道掘进期间,如揭露未预报的断层,必须及时汇报矿调度,如落差在1.5m及以下,按“过落差在1.5m及以下断层安全技术措施”执行,如断层落差较大,影响迎头作业安全时,必须暂停掘进,由矿调度通知相关部门现场鉴定,确定施工方案。
二、过落差在1.5m及以下断层安全技术措施1、如前方预计断层的产状为煤层顶板上跳,要求掘进工作面提前破顶板施工,每排挑顶量原则上100mm左右,挑顶量根据预计的断层落差确定,确保揭露断层后,巷道顶板能顺利过渡到前方煤层顶板施工。
2、如前方预计断层的产状为煤层顶板下降,要求掘进工作面提前卧底板施工,每排卧底量原则上100mm左右,卧底量根据预计的断层落差确定,确保揭露断层后,巷道顶板能顺利过渡到前方煤层顶板施工。
3、如揭露未预计到的断层,施工单位根据揭露的断层产状、顶帮情况确定巷道向前的施工方案,如煤层顶板上跳,则巷道按正角度(5°-10°)施工,如煤层顶板下降,则巷道按负角度(-5°--10°)施工,以便及时跟上前方煤层顶板,施工坡度根据揭露的断层产状、落差确定。
4、揭露断层后,原则上继续采取锚网支护向前施工,必须加强断层影响范围内的顶板管理。
严格执行短掘短支,每掘进一排及时进行永久支护,最大控顶距为1m。
适当加密支护,顶帮支护必须紧跟迎头,将断层附近的锚索支护形式为“排排”支护,锚杆排距为0.9m,其他支护形式与正常掘进期间相同,确保巷道支护及时可靠、支护质量和支护强度符合要求,严禁空顶作业。
5、过断层期间,如煤层较松软易片帮,必须采用打超前锚杆提前控制前方顶板,防止冒顶。
6、如顶板特别破碎或煤层特别松软超前片帮严重,锚网支护不能有效控制顶板时,必须及时采取架设工字钢锚索或架棚加强支护。
掘进巷道过断层措施

掘进巷道过断层措施引言在进行地下矿井巷道的掘进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地质断层,尤其是深埋断层。
这些断层对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本文将介绍在掘进巷道过断层时,常见的措施和方法。
这些措施和方法旨在降低地震风险、保障巷道的安全稳定运行。
1. 断层的特点和背景地质断层是地球表层的岩石体在地壳运动中断裂形成的。
其性质包括平面、倾向、倾角、滑动方式等多种因素。
对于地下巷道来说,最关键的是断层的宽度、位移和活动性。
在进行掘进工作时,需要对断层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巷道的安全。
2. 断层措施的分类掘进巷道过断层的措施主要包括预处理措施、局部支护措施和全面支护措施。
下面将对这三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2.1 预处理措施预处理是指在正式掘进之前,对断层进行一系列处理措施,以减小其对巷道的影响。
2.1.1 断层完全消除对于宽度较小、位移较大的断层,常采用完全消除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对断层岩体进行逐层开挖、支护和加固。
确保巷道穿越断层后,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
2.1.2 断层切除对于宽度较大、位移较小的断层,可以采取断层切除的方法。
即通过对断层两侧的岩体进行逐层开挖并移除,使断层不再位于巷道的范围内。
2.2 局部支护措施局部支护是指在掘进巷道时,对断层区域进行特殊加固,以保证巷道的安全。
2.2.1 支护体系设计根据断层的特点和工程要求,设计合理的支护体系。
常见的支护体系包括注浆锚杆、锚索网片和喷射混凝土等。
通过合理的支护体系设计,可以增加断层区域的稳定性。
2.2.2 岩体加固在掘进巷道过程中,对断层两侧岩体进行相应的加固措施。
常见的加固措施包括封水、锚杆加固、爆破加固等。
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2.3 全面支护措施全面支护是指在掘进巷道过程中,对整个断层区域进行全面加固措施。
2.3.1 降低应力集中通过设计合理的巷道断面形状,降低断层处岩体的应力集中程度。
采掘工程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

采掘工程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1、回采工作面断层地段上、下范围的支护、顶帮情况在开工前要进行全面检查,打好断层面的斜撑柱,确保断层顶板稳定,掘进面先进性敲帮问顶,必须先打临时支柱。
2、断层地段上、下范围必须架密支柱,帮、顶背严背实,断层面打斜撑柱,防止采高过大。
掘进面缩小棚距为0.5米一架,帮顶背严背实。
3、断层高度不低于1米,不够高度、坡度时,确保断层处安全、畅通,满足有通风、行人、出煤的空间要求。
4、坡度过大时,必须支设踏板。
5、支柱迎山有力,严禁支设退山柱。
6、老采空区充填不满时,必须保持双排密柱支护,每间隔一柱打好一木垛。
7、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清理活矸危石。
8、插严过实,过顶严密不漏矸石,并且两梁之间芭片压茬不小于100mm,压茬芭片下有塘材过顶,每杈柱两根要上防倒绳,每杈柱两根要用大芭背严煤帮,且背帮上到顶板、下到底。
9、支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即11.4MPa),不足时必须对单体进行二次补液,以提高支柱对顶板的支撑力,增强支架自身的稳定性。
10、在支护操作上要做到“四及时”,放炮后及时挂梁、及时打临时支柱、及时背顶、(局部漏顶后)及时封堵,防止局部漏顶进一步扩大。
11、过断层施工期间,加强端面距管理工作,当端面距大于300mm,必须及时掏窝挂梁超前管理;不足300mm的地段,用木料和单体一梁三柱托顶,加强顶板维护。
12、过断层期间,若煤帮片帮明显地段可停止煤壁浅孔高压注水工作,以防注水施工时片帮伤人,13、当断层带附近地段发生冒顶事故时,必须:(1)首先检查冒顶情况,冒顶的宽度、高度、上方顶板的稳定情况等。
(2)加强冒顶两头的顶板管理,先架棚补上单体,支柱升足劲,防止进一步扩大。
(3)安排有经验的老工人处理冒顶,处理冒顶时,坚持敲帮问顶,找掉活矸危岩,支护好顶板,并设专人观察顶板及周围安全情况,严禁空顶作业,清理好退路。
发生冒顶时,工作面必须停车处理,冒顶未处理好严禁开车。
过断层等构造变化带时的安全措施

1、掘进巷道过断层等构造变化带时的安全措施掘进巷道在通过断层、褶曲等构造变动剧烈、围岩松软、节理裂隙发育地带,以及顶板岩性突变地带时,由于围岩强度低,稳定性差,帮顶压力大,在安全技术方面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巷道掘进地段的地质调查工作,根据所掌握的地质资料(包括构造分布、岩性变化等),及时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法与安全措施。
(2)巷道在破碎围岩中掘进时,应做到一次成巷,尽可能缩短围岩暴露时间,减少顶板出露后的挠曲离层,提高顶板稳定性。
(3)施工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交接班和安全检查制度。
随时注意观察围岩稳定状况的变化,及时掌握断层等构造带出露时间。
一旦发现征兆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
(4)机掘工作面临近断层或穿越断层带时,应提前缩小锚杆间排距,变单路锚索为双路锚索,必要时采用喷浆支护及时封闭岩面。
(5)炮掘迎头临近断层或穿越断层带时,应减少爆破装药量,降低因爆破对断层带附近破碎顶板的震动,必要时采用支设拱形棚的支护方式支护围岩。
(6)减少空顶距离,及时支设临时支护,永久支护要跟上,滞后距离不得大于一排锚杆排距加300mm。
(7)支设拱形棚时支架背板要严实,一方面提高支架对围岩的支护能力,另一方面防止掘进中漏顶或漏帮。
(8)在顶板岩性突变地段,要及时打点柱支护突变带顶板。
2、在松软膨胀岩体或破碎煤中掘进时应采取的措施松软膨胀岩体一般指粘土岩、泥岩等松软岩体,它们具有“软、弱、松、散”等特点,即强度低、遇水极易崩解与膨胀、变形剧烈,易产生塑变和流变,结构疏松,稳定性与胶结性能都比较差,很容易在空顶时规则垮落。
在这类岩层中掘进巷道时,要采用使围岩暴露小、悬露时间短的施工方法,及时有效地支护顶板。
3、由于围岩松软破碎,或断层破碎带等原因,造成工作面冒顶时,应用锚喷支护方法处理冒顶,其工作方法:(1)喷浆手站在安全地点,用高压水或风清除围岩的岩粉和浮石。
(2)用喷枪喷射高标号的混凝土(或水泥沙浆),用混凝土把冒顶出封住,把活石和裂隙堵严.喷层厚度80~100㎜。
煤巷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

煤巷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
煤巷是煤矿中的通道,它是运送煤炭和供人通行的重要通道。
在煤矿中,煤巷经常会遇到断层,这种地质构造带来的安全隐患给煤矿生产带来了巨大风险。
因此,在煤巷过断层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以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
一、地质勘察
地质勘察是煤巷过断层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在煤巷过断层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包括地质构造、断层的性质、地质结构等,了解清楚煤巷所处地质构造,以评估煤巷过断层的安全风险。
二、加强煤巷支护
煤巷过断层时,需要对煤巷进行支护加强,以防止断层向煤巷内延伸,造成巨大损失。
支护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钢架、预应力锚杆和桩式支护。
在选择支护方式时需要根据断层的特点及周边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三、加强监测
在煤巷过断层时,需要加强煤巷及周围地区的监测。
监测方式包括地质雷达、地下水位监测、应变计监测等。
通过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合理布置巷道
在煤巷过断层时,为了保证煤巷的安全稳定,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合理布置煤巷,避免建设过于陡峭或过于挤压的巷道。
合理布置
1。
井巷采区过断层、老空区、溶洞安全技术措施

井巷采区过断层、老空区、溶洞安全技术措施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采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成为制约煤炭开采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中,井巷采区过断层、老空区、溶洞等地质构造和地质现象对煤矿的生产运营以及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了较大威胁。
因此,在具体的生产运营中,采用安全技术措施,保障矿井的安全环境和工作区域的空间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井巷采区过断层、老空区、溶洞三方面常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过断层是指断层对煤炭产层的影响,对煤矿的开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危险。
因此,过断层的安全技术措施要特别注意:1.钻孔排放钻孔排放方法是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的一种有效方式。
具体措施是通过矿井下方钻孔,将矿井底部的部分岩层或煤体等移除,从而降低矿井底部岩层应力的大小,达到减少地质灾害的目的。
同时,采用钻孔排放,能够有效地提高地应力的分布状态,使得移除部分的岩层和煤体等重力体得到更好地释放,保障矿井地质环境的稳定性。
2.支护加强对于采区过断层地段,通常采用化学锚杆等方式提高井下巷道和工作面的稳定性,同时加强支架和锚杆的数量,加强支护系统的整体稳定。
化学锚杆可以有效地增加巷道的稳定性和支护效果,避免过断层地段岩层的滑动和变形,提高了矿井的安全性。
老空区安全技术措施煤矿老空区是指元老采场以上的空区域,该区域内的岩层和煤层已经因长期开采而产生了各种地质现象和变化。
为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安全技术措施:1.退采充填法在煤矿老空区地段,为避免老空区的变形和滑动等地质灾害,通常采用退采充填法。
该方法是在采完原煤后,将巷道和工作面用水泥封涌法或充填法填充,这样可以使得老空区的变化与矿井地面逐渐相适应,保障巷道和工作面的稳定性,避免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2.加强加固在老空区出现地质变形和地质灾害时,通常需要采用加强加固措施。
具体包括加固巷道物体或工作面物体等等。
通过加强加固方法,可以改善岩层和煤层的稳定性,防止老空区的变形和滑动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采煤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采煤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随着中国煤炭资源的日益紧缺,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将目光投向了煤层资源的深部开采。
但是与深部开采相比,浅层开采更加简单,管理更加容易,风险也比较小。
因为深部煤矿的开采通常需要越过一些煤层中的断层,煤炭开采过断层的作业环境往往比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安全风险也更高。
因此,如何保证采煤工作面过断层的健康安全运营,是目前煤炭生产的关键之一。
一、采煤工作面过断层的危害1、地质波动——地质结构断层带中存在丰富的页岩、泥岩等软岩,软岩受水、气等外力作用,极易发生松弛、变形,导致锤击彻岩困难,开采周期明显延长,过断层位置煤质差、易滑坡、易塌方等问题,同时断裂面在不停的垂直或者水平演化,地质环境的波动不断。
2、煤与非煤岩层的转换——断层面上下发生煤炭与非煤岩层交替状况,导致采煤难度增大,采出煤量下降。
3、涌水、煤层气的爆炸——断层的存在,使得煤层气和底下的水容易聚集,在开采过程中会发生涌水事件和煤层气的爆炸等重大事故,同时断裂面内部储存的煤气量也相应增大,这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很大隐患。
二、采煤工作面过断层的安全技术措施采煤工作面过断层的安全技术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采煤顺利进行,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因此,在采煤工作面过断层中开展安全措施非常重要。
1、采煤方案设计要针对被采断层面的各种特殊情况,采取更加合理的采煤方案。
比如,应当通过合理评价断层面的性质和位置,选择更加合适的煤柱大小、采掘宽度和采掘深度,从而确保采煤平稳开展,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2、采煤作业前的检查在采煤前,对采煤工作面过断层的全面检查至关重要。
要仔细检查工作面的正常性、健康状况,防止断层面的移动导致工作面、隧道开裂。
同时,现场工作人员还需测量采煤工作面下方地应力的情况。
3、灰尘控制煤炭露天开采时采用的是大型机械,煤和矸石都随着机械的挖掘一起飞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给周围群众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煤矿掘进巷道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

主斜井与回风立井井底联络巷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主斜井与回风立井井底联络巷巷在掘进KO-72米处,遇见断层,断层产状尚不明确,根据地质资料判断,主斜井与回风立井井底联络巷煤巷经过DF2、DF4断层,这两条断层为三维地震确定断层。
两条断层落差0~5m,对工作面掘进影响较大,遇到时需加强支护,制定过断层措施,防止巷道塌落,同时,由于断层是导水通道,注意加强防排水工作。
(1)、DF2正断层: 8号检查孔揭露了DF2断层,位于井田西北部,断层在2号煤层以下222.02~242.69m处经过,走向近NWW,倾向NEE,倾角70°~75°,落差0~5m。
(2)、DF4正断层:位于井田西北部,DF2正断层北,走向近EW,倾向N,倾角60°~75°,落差为0~5m。
为了确实断层结构和煤层所处的位置,要求必须进行钻探,为了保证在过断层期间的掘进施工安全顺利进行,特别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二、施工方法及支护形式采用放小炮掘进短支短掘的方式掘进,要求每炮进尺不得超过100mm。
顶板管理:断层附近如顶板破碎应采用密集锚、索网方式支护,穿楔材料使用废旧锚杆、钎子等铁质材料。
巷帮采用锚网护帮。
涌水情况由专人负责,如果出现涌水异常及时报告及采取堵水措施,并做好防、堵、排水工作。
施工过程中不管顶板岩石好坏,必须采用临时支护,临时支护,采用前探梁支护, 前探梁用10#槽钢制成,长4.0米,共六根,间距500mm.吊挂采用18mm圆钢制成吊环,吊环规格为Φ80mm 圆形,吊环上焊有Φ20mm 的螺帽。
支护时,先将吊环宁在打注好的锚杆外露端,每根前探梁通过两个吊环吊挂。
由外向里推移至工作面。
前探梁上好后用刹顶木背紧刹牢。
爆破采用短掘的方式,爆破后及时安装前探梁,顶部锚网+锚索支护完成后取下前探梁,做到工作面不空顶。
爆破后最大控顶距离不超过1500mm.㈠、前探梁临时支护方法1、掘进迎头响炮后,先进行敲帮问顶,敲帮问顶结束后,由班长及有经验的老工人进行前探梁临时支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煤矿掘进巷道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21208煤矿掘进巷道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Technical Measures for Crossing Faults in Tunnels of Coal Mine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一、工程概况主斜井与回风立井井底联络巷巷在掘进ko-72米处,遇见断层,断层产状尚不明确,根据地质资料判断,主斜井与回风立井井底联络巷煤巷经过df2、df4断层,这两条断层为三维地震确定断层。
两条断层落差0~5m,对工作面掘进影响较大,遇到时需加强支护,制定过断层措施,防止巷道塌落,同时,由于断层是导水通道,注意加强防排水工作。
(1)、df2正断层:8号检查孔揭露了df2断层,位于井田西北部,断层在2号煤层以下222.02~242.69m处经过,走向近nww,倾向nee,倾角70°~75°,落差0~5m。
(2)、df4正断层:位于井田西北部,df2正断层北,走向近ew,倾向n,倾角60°~75°,落差为0~5m。
为了确实断层结构和煤层所处的位置,要求必须进行钻探,为了保证在过断层期间的掘进施工安全顺利进行,特别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二、施工方法及支护形式采用放小炮掘进短支短掘的方式掘进,要求每炮进尺不得超过100mm。
顶板管理:断层附近如顶板破碎应采用密集锚、索网方式支护,穿楔材料使用废旧锚杆、钎子等铁质材料。
巷帮采用锚网护帮。
涌水情况由专人负责,如果出现涌水异常及时报告及采取堵水措施,并做好防、堵、排水工作。
施工过程中不管顶板岩石好坏,必须采用临时支护,临时支护,采用前探梁支护,前探梁用10#槽钢制成,长4.0米,共六根,间距500mm.吊挂采用18mm圆钢制成吊环,吊环规格为φ80mm圆形,吊环上焊有φ20mm的螺帽。
支护时,先将吊环宁在打注好的锚杆外露端,每根前探梁通过两个吊环吊挂。
由外向里推移至工作面。
前探梁上好后用刹顶木背紧刹牢。
爆破采用短掘的方式,爆破后及时安装前探梁,顶部锚网+锚索支护完成后取下前探梁,做到工作面不空顶。
爆破后最大控顶距离不超过1500mm.㈠、前探梁临时支护方法1、掘进迎头响炮后,先进行敲帮问顶,敲帮问顶结束后,由班长及有经验的老工人进行前探梁临时支护。
2、在耙装工作结束后,班长率先进入迎头查看情况,并指挥老工人进行敲帮问顶,敲帮问顶结束后再用点柱把顶板控制好。
3、达到锚杆间排距应及时打设锚杆,打锚杆时必须在有点柱的临时支护下进行。
4、打完锚杆确认迎头无问题后将前探梁撤掉并回收以备下次使用。
使用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施工中必须每隔15min用2m以上的长柄工具及时摘除活石浮煤。
摘除时一个操作,一人监护;人员必须在可靠的支护下作业,并清理好退路。
2、锚杆必须按规定的间排距施工,达到间排距应及时打锚杆支护顶板。
3、支设前探梁时人员必须在永久支护下进行,每次支设及回撤前探梁必须有专人负责监护顶板,班长亲自指挥。
4、当顶板条件变差,冒落严重时必须浅打眼(深度0.8~1.0m),少装药,缩小循环进度,达到间排距及时进行支护。
5、迎头必须备齐足顶材料,3~5棵直径不小于150mm的木柱、30个木楔、10个柱帽,以备急用。
㈡、永久支护:1、锚杆及锚固剂:左旋无纵筋井下专用锚杆,φ20mm,长度2200mm。
每根锚杆采用两支z2360型树脂锚固剂,锚固长度≥1200mm。
外露长度螺母以外10~40(mm)。
托板为150×150×10(mm)钢托板。
配套标准螺母锚固。
每根锚杆锚固力≥105kn。
锚杆间排距为800×800(mm)。
2、岩巷2-2断面网采用直径8mm菱形金属网,网的规格为长×宽=2000mm×1000mm,孔目为长×宽=120mm×120mm,网要压茬连接,搭接长度≥100mm;煤巷1-1断面网采用直径4mm菱形金属网,网的规格为长×宽=2000mm×1000mm,孔目为长×宽=55mm×55mm,网要压茬连接,搭接长度≥100mm,相邻两块网之间要用12#铁丝对角连接,双丝双扣,孔孔相连。
连接点要均匀布置,绑丝扭结不少于3圈。
3、锚索:锚索采用φ17.8mm七丝钢绞线,长度7300mm,锚索托板为300×300×16(mm)钢托板。
锚索成2-3-2排列方式,间排距为1600mm×2400mm。
每根锚索采用三支z2360型树脂锚固剂,锚固力≥180kn。
4、喷射混凝土使用po42.5#普硅水泥,沙为纯净的河沙,石子粒径为5-10mm,石子过筛,并用水冲洗干净,混凝土强度c20,配比为水泥:沙:石子=1:2:2(重量比);速凝剂型号为as-1型、掺入量一般为水泥重量的2~3.5%,喷拱取上限,喷淋水区时,可酌情加大速凝剂掺入量,速凝剂必须在喷浆机上料口均匀加入。
喷射砼强度等级为c20。
5、施工中若遇到围岩破碎等不良地质情况,必须采取加密锚杆、增加锚索和加u型钢棚支护等加强支护措施。
三、安全技术措施: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开工前,班组长必须对工作面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准人员进入工作面。
2、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
靠近掘进工作面10m内的支护,在爆破前必须加固。
3、必须采取前探支护。
4、锚杆、锚索锚网等支护必须保质保量,严格按要求支护,确保支护合格。
5、要浅打眼,多打眼,少装药,放小炮,或用手镐挖掘的方法,尽量避免震动围岩或因放炮引起冒顶。
6、及时进行支护,尽量缩短顶板暴露时间和减少暴露面积。
若压力增大,则应及时采取适合现场情况的特殊支护。
7、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8、井下人员必须熟悉突水预兆:两帮压力显著增大,底鼓或产生裂隙,发生涌水,巷帮挂汗挂红,淋水加大,空气变冷,产生雾气,水色变混,水味发涩有异味,打钻时有钻孔出水并有卡钻现象等等。
如出现以上突水预兆时,应立即查明原因,并向调度室汇报,情况紧急时立即按避灾路线撤出人员。
9、施工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交接班和安全检查制度。
要经常观察围岩稳定状况的变化,及时掌握断层、裂缝带、岩性突变带出露的时间。
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
10、如果放炮中顶板难以控制与管理、有冒顶的危险,应改用手镐方法掘进。
11、井下电气设备应安放在通风条件比较好,周围没有淋水的地方;12、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13、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停电必须挂牌,工作前进行验电、放电,严禁带电作业。
四、爆破管理1、打眼:钻眼时,钻杆不要上下左右摆,以保证钻进方向,钻杆下方不要站人,以免落下伤人。
2、装药:(1)、装药前应用高压水或压缩空气对炮眼进行清孔工作。
(2)、装药时要一手拉脚线,一手拿木制或竹制炮棍将药卷轻轻推入眼底,用力均匀,使药卷相接。
药包装完后要将两脚线末端扭结。
(3)封泥应用水炮泥以及不燃性的,可塑性粘土,禁止使用块状材料做封泥。
无封泥、封泥不足或不严的炮眼严禁放炮。
(4)、装填炮泥时,一手拉脚线,一手拿炮棍推填炮泥,用力轻轻捣实。
3、放炮警戒(1)、放炮撤人距离:起爆位置必须设在地外,并打好井盖,爆破母线长度应符合爆破要求。
(2)、爆破时,直接出井。
班组长要委派责任心强的人员站岗,警戒线处应设置警戒牌、栏杆或拉绳。
(3)、爆破前,班组长必须清点人员情况,确定工作面及警戒线内无人时,方可下达起爆命令。
爆破工以吹口哨为警戒号,每次至少要吹3次口哨,每次间隔5-10秒,无问题方可起爆。
4、放炮(1)、放炮前要把放炮处前后巷道内的电缆、风水管等设备掩盖好,工具移放到工作面后安全地点内。
(2)、放炮员、瓦检员、班组长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制”及“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3)、放炮工作必须由专职放炮员担任,并持证上岗,所有爆破人员包括爆破、送药、装药人员,必须熟悉爆破材料性能和本规程规定。
(4)、爆破母线和脚线的连接以及爆破线路的检查与爆破工作,只准放炮员一人操作,其它人员严禁从事此项工作。
(5)、打眼和装药不得同时进行,严禁放糊炮及明炮。
(6)、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准装药放炮:①、放炮地点附近20m内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8%时。
②、放炮地点20m内,有未清除的煤矸,矿车或其它物体堵塞巷道1/3断面以上时。
③、工作面控顶距超过规定时。
④、炮眼内有瓦斯涌出,温度忽高忽低时。
⑤、工作面风量不足时。
5、爆破要求:①、所有爆破人员,包括放炮员及送药、装药人员必须熟悉爆破器材和爆破材料基本性能和使用要求;②、打眼、装药、放炮要按照炮眼布置图及爆破说明书进行;③、炸药领取后,应放到炸药箱内,并加锁,中间不得停留或转交他人,当班剩余炸药必须当班退回炸药库;电雷管只准放炮员放在爆破材料箱内随身携带,并加锁,不准随便乱放,以防丢失。
④、炸药和雷管必须分开存放在专用的爆炸材料箱内,并加锁;爆破材料箱必须放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机械、电气设备的地点。
爆破时必须把爆破材料箱放到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点。
爆炸材料箱与雷管箱间距不小于20m。
⑤、从成束的电雷管中抽取单个电雷管时,不得手拉脚线硬拽管体,也不得手拉管体硬拽脚线,应将成束的电雷管顺好,拉出前端脚线将雷管抽出。
抽出单个电雷管后,必须将其脚线扭结成短路。
⑥、装配起爆药卷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a、必须在顶板完好避开电气设备和导电体的爆破工作地点附近进行。
严禁坐在爆破材料箱上装配起爆药卷。
b、装配起爆药卷应防止电雷管受震动、冲击,折断脚线和损坏脚线绝缘层。
c、电雷管必须由药卷的顶部装入,严禁用电雷管代替竹、木棍扎眼。
电雷管必须全部插入药卷内。
严禁将电雷管斜插在药卷的中部或捆在药卷上。
d、电雷管插入药卷后,必须用脚线将雷管缠住,并将电雷管脚线扭结成短路。
6、爆破后,待30分钟后(至少30分钟)工作面炮烟吹散,放炮员、瓦检员和班组长必须首先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顶板、拒爆、残爆等情况。
如有危险情况,应立即处理。
7、通电以后拒爆时,爆破工必须先取下把手或钥匙,并将爆破母线从电源上摘下,扭结成短路,再等一定时间(使用瞬发电雷管时,至少等5分钟;使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时,至少等15分钟),才可沿线路检查,找出拒爆的原因。
8、处理拒爆、残爆时,必须在当班班组长指导下进行,并应在当班处理完毕。
如果当班未能处理完毕,当班爆破工必须在现场向下一班爆破工交接清楚。
处理拒爆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①由于连线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连线起爆。
②在拒爆炮眼0.3m以外另打与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