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的基础
色彩构成的主要原理

色彩构成的主要原理
好的,我来详细解释色彩构成的主要原理:
1. 三原色原理:红、黄、蓝三原色可以调配出大多数色彩,是色彩构成的基础。
三原色互相搭配可以产生二次色。
2. Complementary色原理:互为Complementary色的两种色彩混合可产生无彩色。
常见的Complementary色对包括红绿、黄紫、橙蓝等。
3.分散与吸收原理:物体对光的反射、吸收、透射会产生不同的色彩。
物体对可见光不同波长的吸收和反射率不同,决定了色彩。
4.色环理论:色环连接三原色及三二次色,按一定顺序排列。
色环上相邻的两种色彩mix可产生中间色调。
5.暖色冷色原理:暖色调接近红黄,给人温暖感觉。
冷色调接近蓝绿,给人凉爽感觉。
搭配使用可加强视觉效果。
6.对比原理:明暗、温暖冷酷色彩的强烈对比,可增强视觉动感,使色彩更生动丰富。
7.联想原理:不同色彩可以联想出不同意境,应用适当色彩可引发对应联想。
如红色联想激情、蓝色联想宁静等。
8.色调变化原理:同一种色彩的不同深浅、纯度可产生不同色调,丰富变化感。
9.融合原理:不同色彩的融合可以生成新色调,色彩结合要协调、连贯。
10.量变原理:色彩的占比变化可以改变整体视觉效果。
量变反映主次关系。
综上所述,这些都是构成艺术色彩效果的基本原理,需要灵活运用。
色彩构成基础

色彩空间混合原理的学习,对于归纳色彩、分析色彩很 有帮助,设计不能像绘画那样相对无限制地使用色彩,需 要有较强的归纳色彩的能力,选用较少的色彩来表达丰富 的色彩感觉,这是设计者要掌握的设计色彩的基本功。
五、色彩的知觉情感
色彩给人带来的,可以是具象的色彩联想,也可以 是抽象的色彩象征。
学习色彩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掌握色彩和运用色彩 ,创造出和谐美丽与赏心悦目的彩色世界。下列是几组常 见色彩给人们带来的具象、抽象和情绪的知觉情感。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也称亮度、深清度。 色彩明度的形成差异有三种情况,一是同一种色相,由 于光源强弱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变化;二是同一色相因为 加上不同比例的黑、白、灰而生产不同的变化;三是在光 源色相同的情况下,各种不同色相之间的明度不同。
明度变化
色相:是指色彩所呈现的相貌。 它是色彩的最重要特征。色相是区分色彩的主要依据, 从光、色角度来看,色相差别是由光波波长的长短不同产 生的。色彩的相貌以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谱 为基本色相。分清了色彩的相貌才能准确地应用色彩来表 现对象。
二、色彩的分类
根据常用色,可以分为三大类:无彩色系、有彩 色系和独立色系。
无彩色系:指包括黑、白及由黑白两色相融而成的各种 深浅不同的灰色系列,从物理学上说,它们不包括在可见 光谱中,故不能称之为色彩。作为无彩色系中的黑与白, 由于只有明度差别,故又称之为极色。
有彩色系:指包括在可见光谱中的全部色彩,它以红、 橙、黄、绿、青、蓝、紫为其基本色。基本色之间不同量 的混合,基本色与无彩色系之间不同量的混合产生的千千 万万种色彩都属于有彩色系列。有彩色系中的任何一种色 彩都具有三大属性即色相、明度、纯度。换句话说,一块 颜色只要具有三种属性都属于有彩色系。
色彩构成基础 三相

色彩构成基础一、色彩的基本知识1.1 色彩的定义色彩是由光的波长和频率决定的,是一种能够被人眼感知的现象。
人类视觉系统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感受,从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色彩。
1.2 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三要素分别是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 色调:是色彩的种类或名称,如红、黄、蓝等。
- 明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与光的强度有关。
明度越高,颜色越明亮;明度越低,颜色越暗淡。
- 饱和度:是色彩的纯度或鲜艳程度。
饱和度越高,颜色越鲜艳;饱和度越低,颜色越灰蒙。
1.3 色彩的三维模型色彩的三维模型是通过将色调、明度和饱和度三个要素进行组合,形成一个立体空间来描述色彩。
常用的模型有RGB模型、CMYK模型和HSV模型。
二、色彩构成要素2.1 原色与色彩混合原色是指一种无法通过混合其他颜色得到的颜色。
常见的原色有红、黄、蓝。
通过原色的混合,可以得到中间色和次要色。
2.2 彩轮与色彩对比彩轮是将色彩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在一个圆盘上,用于研究和参考色彩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彩轮有黄、红、紫、蓝、青、绿六种颜色。
2.3 色彩的情感效应不同的色彩会引发人们不同的情感和情绪反应。
例如,红色代表热情、活力,而蓝色代表冷静、安详。
了解色彩的情感效应对于艺术设计和广告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三、色彩构成的原则3.1 色彩的对比和协调色彩的对比和协调对于创造出吸引人的视觉效果非常重要。
常见的色彩对比有对比色、相邻色和互补色。
而色彩的协调可以通过使用色彩的明暗对比和饱和度的变化来实现。
3.2 色彩的平衡和结构在设计中,色彩的平衡和结构也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在设计中合理分配不同色彩的重量和比例,可以使作品具有更好的视觉平衡和结构感。
3.3 色彩的表现力和引导色彩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可以引导人们的注意力和情感。
在设计中,通过选取合适的色彩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并传达出想要表达的信息。
四、色彩构成的应用4.1 广告设计中的色彩运用色彩在广告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色彩构成基础 聚类

色彩构成基础聚类色彩构成基础色彩构成是指用不同的色彩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意义、情感和美感的图形设计。
色彩构成是图形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能够直接影响观众对于作品的感受和评价。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色彩构成基础。
一、颜色理论颜色理论是指对于颜色属性、颜色关系和颜色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它包括三个方面:1. 颜色属性:颜色属性指的是颜色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如红、黄、蓝等。
2. 颜色关系:颜色关系指的是不同颜色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关系,如互补、对比等。
3. 颜色心理学:颜色心理学指的是人们在看到不同颜色时所产生的情感和反应。
二、配色原则配色原则是指在进行图形设计时,根据不同目的和效果选择适合的配合方式。
常见配合方式有以下几种:1. 对比配合:对比配合通常使用两种互补或相反极端颜色进行搭配,以达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2. 同色系配合:同色系配合通常使用相近的颜色进行搭配,以达到柔和、平和的视觉效果。
3. 拆分配合:拆分配合通常将一个颜色拆分成不同明度或色调的组成部分,然后进行搭配,以达到丰富多彩的效果。
三、色彩应用色彩应用是指在具体的图形设计过程中,根据设计目的和效果选择适当的颜色。
常见的应用方式有以下几种:1. 品牌色彩:品牌色彩是指企业或产品所特有的代表性颜色,它能够有效地传达企业或产品所代表的价值观和形象。
2. 色块运用:在图形设计中,通过对不同颜色进行划分和组合,形成不同大小、形状和比例的块状结构,以达到丰富多彩、清晰明了的视觉效果。
3. 渐变运用:渐变运用通常将两种或多种颜色渐进地混合在一起,以达到流畅自然、渐进变化的视觉效果。
聚类聚类是指根据数据之间相似性进行分组的一种数据挖掘技术。
它能够将大量的数据分成不同的类别,以便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聚类。
一、聚类算法聚类算法是指根据不同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和聚类策略,将数据划分成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聚类算法有以下几种:1. K-means算法:K-means算法是一种基于距离度量和质心迭代计算的聚类算法,它能够有效地将数据划分为K个不同的簇。
色彩构成基础 极化

色彩构成基础极化色彩构成基础色彩是由光线经过物体反射、折射、透射等作用后,进入人眼所产生的视觉感受。
色彩构成基础包括三个方面: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1. 色相色相是指颜色的种类,即红、橙、黄、绿、青、蓝、紫等。
它是由光谱中不同波长的光线组成的,每种颜色都有其特定的波长范围。
2. 明度明度是指颜色的亮暗程度,即颜色的明亮或昏暗程度。
在同一种颜色中,明度越高,则颜色越亮;反之,则越暗。
3. 饱和度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净程度,即颜色与白灰混合程度。
当颜色与白灰混合时,其饱和度会降低,直至变为灰色。
极化极化是指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只振动于一个平面内的现象。
通常情况下,自然光线是无规则振动着传播的。
而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以使光线只在一个平面内振动,这种处理方法就称为极化。
1. 极化光的产生极化光可以通过自然光经过适当的材料处理得到。
常见的极化材料有偏振片、液晶等。
其中,偏振片是最常用的极化材料之一。
2. 极化光的应用极化光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太阳镜、3D电影中都使用了偏振片来消除反射和增强效果。
此外,液晶显示屏也是利用了液晶分子能够控制光线偏振方向的特性来显示图像。
总结色彩构成基础和极化都是关于光线传播和视觉感受方面的知识。
色彩构成基础包括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方面,而极化则是指光线只在一个平面内振动的现象。
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太阳镜、3D电影以及液晶显示屏等。
深入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世界并创造更美好的事物。
色彩构成基础 子系统

色彩构成基础子系统色彩构成基础色彩是指光线经过物体反射、折射、透过等作用后,进入人眼产生的感觉。
色彩构成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一、色相色相是指颜色的种类,也称为“色调”。
常见的颜色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这七种颜色构成了一个圆形的颜色环,也称为“彩虹环”。
二、明度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也称为“亮度”。
在同一种颜色中,明度越高,则颜色越亮;反之,则颜色越暗。
三、饱和度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净程度,也称为“深浅程度”。
在同一种颜色中,饱和度越高,则颜色越鲜艳;反之,则颜色越灰暗。
子系统在设计中,除了以上三个基础要素外,还有一些子系统需要我们去了解和运用。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子系统。
1. 对比度子系统对比是指两个或多个元素之间的差异。
对比度子系统是指在设计中使用明暗、大小、形状或颜色等不同的元素来产生对比效果。
在设计中,对比度可以帮助我们突出重点、强化信息、提高可读性和吸引注意力。
但是,过度的对比度会使设计过于刺眼和杂乱无章,因此需要恰当地运用。
2. 色彩搭配子系统色彩搭配是指将不同的颜色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和谐、舒适的视觉效果。
色彩搭配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单色调搭配:使用同一种颜色的不同明度和饱和度。
(2)类似色调搭配:使用相邻颜色进行组合,如红、橙、黄等。
(3)互补色调搭配:使用相反位置的颜色进行组合,如红与绿、黄与紫等。
(4)三角形搭配:使用三个相等距离的颜色进行组合,如红、黄、蓝等。
3. 色彩分割子系统色彩分割是指将一个设计元素分为两个或多个部分,并赋予不同的颜色。
这样做可以使设计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能帮助我们突出某些重要内容。
在色彩分割中,需要注意颜色的搭配和使用。
颜色的搭配需要考虑到对比度、明度和饱和度等因素,而颜色的使用需要考虑到整体效果和视觉感受。
4. 色彩渐变子系统色彩渐变是指将一个颜色逐渐转化为另一个颜色的过程。
在设计中,可以使用色彩渐变来产生平滑、流畅的过渡效果。
构成基础第二版电子课件第三章色彩构成

第一节 色彩的基础属性
三原色中,将红色与黄色等量调配可以产生橙色,将红色与蓝色等 量调配可以产生紫色,将黄色与蓝色等量调配可以产生绿色,具体如下:
红色(光)+黄色(光)=橙色(光) 红色(光)+蓝色(光)=紫色(光) 黄色(光)+蓝色(光)=绿色(光) 在调配时,由于三原色在分量多少上有所不同,所以能产生丰富的 间色变化,如红色和黄色按不同量混合可以产生出暖黄色、橙色、橘红 色。
第二节
色彩的对比
第二节 色彩的对比
色彩对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时,相互影响后产生 出不同的差别。在人们的视觉中,任何物体和颜色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 它们都是从整体中显现出来的,而人们的感官也不可能单独地去感受某 一种色彩,总是在大的整体中去感觉各个部分。任何色彩都是在对比的 状态下存在的,或者是在相对条件下存在的。因此,只有通过对比才能 认识色彩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常见的色彩对比有明度对比、色相对比、 纯度对比、冷暖对比和面积对比等。
第一节 色彩的基础属性
第一节 色彩的基础属性
(3)纯度 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又称饱和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 有色彩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 成分的比例越大,色彩的纯度越高,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越小,色 彩的纯度越低,如图3-1-8 所示。
第一节 色彩的基础属性
第一节 色彩的基础属性
光谱中红、橙、黄、绿、蓝、紫等色光都是纯度最高的色光。颜料 中的红色是纯度最高的色相,其次是橙、黄、紫和蓝,绿色在颜料中是 纯度最低的色相。
第一节 色彩的基础属性
第一节 色彩的基础属性
4. 色彩模式 (1)RGB 色彩模式 RGB 是红、绿、蓝3 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同时也是红、绿、蓝三基 色的代称。RGB 色彩模式主要应用在电视监视器、计算机显示器、投影 仪上。 (2)CMYK 色彩模式 CMYK 是青色、洋红色、黄色、黑色4 个英文单词的缩写,也是红、 黄、蓝三原色加黑色的代称。CMYK 色彩模式主要用于印前设计和彩色 打印输出的设计。
色彩构成基础知识

补色
如果两种色光相加呈现白光、两种颜色相混呈现灰 黑色,则这两种色光或两种颜色互为补色。互为补色的 颜色在色相环上一般处于通过圆心的直径两端的位置上。 常用的补色对为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
色彩的构成法则
(一)色彩的推移——色彩的渐变
色彩的构成可以通过一定等差级的明度、色相和纯度按照一定
规律进行变化,产生如:空间、协调、对比等色彩构成效果,
分类:同类色之间的渐变
类似色之间的渐变 互补色之间的渐变 对比色之间的渐变 全色相渐变
同类色渐变
对比色 渐变
类 似 色 渐 变
全色相渐变
取色相环上所有色彩,按照色相环的顺 序可构成高、中、低纯度的全色相秩序, 填在简练生动的图形上。色相变化极为 丰富,纯度高,给人感觉活泼、华丽; 纯度低,给人感觉含蓄、高雅。
这种等差级变化被称为色彩渐变。
①
明度推移(明度渐变)——明
度由浅到深的逐渐变化过程,形成 不同的明度台阶。
特点是:体感强、空间感强, 具有一种单纯的秩序美。
任选一纯色,如果所选纯色明度低,可只与 白色相混;如所选纯色明度高,可以纯色明 度为基准向亮色发展加白色、向暗发展加黑 色,调12个左右的明度阶段,构成以明度为 主的序列。
色相推移
明度推移
纯度推移
补色互混的秩序调和构成
色彩的明度
• 由黑到白分为九层次 • 1-3级为低明度,4-6级为中明度, 7-9级 为高明度。 1 2 3 4 5 6 7 8 9
(三)纯度——“彩度”
指色彩的饱和度或纯净程度及光波波长的单纯程度,也 就是一种色彩中所含该色素成分的多少,含的越多,纯度就 越高,越少则纯度就越 低。 降低纯度的方法: 1、加入白色,加入越多,纯度越低,趋向粉色。 2、加入黑色,加入越多,纯度越低,趋向灰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分无彩色和有彩色 无彩色指黑、白、灰,具有明暗,但无彩色调。
有彩色指红、橙、黄、绿、青、蓝、紫七彩, 是彩色的。
色相
指色彩的相貌或名称种类,是色彩的最大特征。自 然中红、橙、黄、绿、青、蓝、紫是最基本的纯度最 高的色相。
请单击一下
黄色的联想
具象联想
玉米 柠檬 月亮 油菜花 菊花 皇帝服装 香蕉 向日葵
请单击一下
抽象联想 信心、丰收、富饶、 富贵、豪华、爽朗、 愉快、明朗、光明、 希望
请单击一下
绿色的联想
具象联想
草坪 树木 植物 公园 绿色信号灯
抽象联想
年轻、活力、安全、 平静、和平、希望、 理想、春天、成长、 新鲜、公平
3、运用色调产生的心理共性体现作品的不现品位
色彩纯度、明度、对比度强烈的色彩给人以华丽感,这类色调总是用于高档的 产品,那些朴实大方的色调通常与表现大众化的设计相联系。
4、运用色调的冷暖感表现不同的设计定位
在色彩设计中,常常运用暖色调来表现食品,而空调、冰箱、冷饮的设计大多 用白色、蓝色等冷色调,使用感到寒冷、清爽。
色
生的原因。
彩
的
产
生
色 彩 的色的 产生基彩本构特成征
色彩构成
的基本特征
1)色彩的原色 不能用其他颜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叫原色。
2)原色系统 原色包含两个系统,即光的三原色(RGB)和色料的三原
色(CMYK)。
色彩构成
的基本特征
色彩的相互关系
A、类似色:在色相环上45度以内的颜色, 统称为同类色。用同类色的颜色表现 主题可以实现色彩的融合,使画面产 生协调清新的视觉效果。
红色的联想
具象联想
抽象联想
烈火 红色信号灯 鲜血 太阳 红苹果 红旗
晚霞
酒席
活泼、女性、革命 强烈、活力、禁止、警告、 危险、吉祥、喜庆、喜悦、 热情、豪华、热烈、热闹
请单击一下
请单击一下
橙色的联想
具象联想 橘子 柿子 枫叶 南瓜 果汁 糕点
请单击一下
抽象联想
甜美、温情、欢喜、 明朗、华丽、鲜艳、 成熟、充沛、光辉、 热闹、积极、快乐、 活力、喜悦、光明
1. 在所给图形中填色,组合之 色彩需符合每一图形的心理 色彩要求(可参考以下例子)。
请单击一下
请单击一下
黑色的联想
具象联想
黑夜 煤炭 墨 丧事 黑伞
请单击一下
抽象联想
庄重、科技、重量感、 严肃、 深沉、 压迫感、 死亡、黑暗、罪恶 恐怖、悲哀、坚实 忧郁
请单击一下
白色的联想
具象联想
白兔 白糖 护士服 白云 白雪 婚纱裙 象牙
请单击一下
抽象联想
天真、纯洁、无邪、 明亮、 光明、 神圣、 空灵、真诚、干净 清洁、洁白、纯真 冷峻
B、对比色:色相距离在色相环130度 左右是对比色。具有色彩对比强烈, 醒目的特点。
色彩构成
的基本特征
C、互补色:色相距离在色相环180度左 右的颜色。具有原始、乡土的视觉效 果。
色彩=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
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 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为光源色。 固有色:指物体在正常日光照射下所呈现出的固有的色彩。
---一般而言,暖色比冷色更富有前进的特性, 但也有特例。例如在白背景前。
色彩的情感特征会使人们对颜色不同的好恶, 同时也可以表现不同的情绪和氛围。
暖色有光明、热烈、流动、膨胀、刺激的意象。 冷色有冷静、稳定、理智、收缩的意象。
我们把因看到某一色彩而想起与该色彩有关的某些 事物这一心理活动,称为色彩联想,也称色彩表情。
调研方法
色
提问:
彩
如果它们在漆黑一片的房间或伸手不见的夜晚会 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点击一下
的
产
生
调研方法
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剑桥大学的
实验室发现了色彩的成因,牛顿把太阳光
从一个小缝引入暗室,通过三棱镜后,在
屏幕上出现了一条美丽的彩带,依次为红、
橙、黄、绿、青、蓝、紫,这一现象揭示
了光色原理,使人类第一次认清了色彩产
请单击一下
1、运用色调,引起人们观看的兴趣。
红、橙、黄等暖色调以及对比强烈的色彩,对人的视觉冲击力强,吸引人注意; 蓝、绿等冷色给人冷静、稳定运用色调产生优美愉悦的效果。
纯色和对比度强的色彩,使人感到清爽、活泼、愉悦,利用色彩的这一特点 设计作品,能够使人心情愉快地接受所要传达的信息。
明度
色彩的明亮程度。原色的明度最高,间色次之,复色 就偏低。色彩的明暗差异变化如粉大红、深红等都属红色, 而存在着色彩深浅变化与差别。
纯度
色彩的纯净程度,又称色彩的”鲜艳度”、“饱和度”。
任务描述
引导学生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
任务安排
内容
设计目标
任务一:绘制24色色相环
掌握色彩的基本规律
任 务 任务二:绘制明度色标
任务名称
色彩构成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 运用演示或例证的方法,对色彩的基本原理加以分析
学习任务
内
容
任务一:了解色彩的产生
任务安排
任务二: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特征 任务三:掌握色彩心理与视觉特征
任务四:掌握色彩的应用
能力目标 培养审美的能力
目
录
5
色彩的产生 色彩构成的基本特征 色彩心理与视觉特征 色彩的应用 综合练习
掌握明度变化的方法
任务三:绘制纯度色标
掌握纯度变化的方法
色彩心理
与视觉特征
色彩的视觉特征 色彩的心理特征
色彩的视觉特征
色彩的轻重感觉
---浅色密度小,给人分量轻的感觉; 深色密度大,给人一种内聚感,从而产生分量 重的感觉。
色彩的膨胀与收缩
--- 一般情况下,暖色属膨胀色,冷色属收缩色。
色彩的前进性与后退性
请单击一下
请单击一下
蓝色的联想
具象联想
海洋 湖泊 蓝天 宇宙
抽象联想
深远、寂静、安宁、 清爽、凉爽、高科技、 理性、理智、精确、 沉静、忠诚、沉重、 悠久、永恒、冷漠
请单击一下
请单击一下
紫色的联想
具象联想
葡萄 茄子 紫丁香 紫罗兰
抽象联想
魅力、幽婉、优雅气质、 女性化的、 浪漫情调、 高贵、权威、自傲、 神秘、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