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 调制与解调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研究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研究概述: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是保证高速率、高带宽、高可靠性的无线通信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调制技术和解调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一、信号调制技术1. 调制技术的基本概念调制技术是将低频信号(基带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载波信号)的过程。
在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常用的调制技术包括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
这些调制技术可以通过改变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编码。
2. 常用调制技术(1)幅度调制(AM):幅度调制是将基带信号的幅度变化对应到载波的幅度上来表示信息的技术。
AM调制在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被广泛应用,尤其在无线电广播和移动通信领域。
(2)频率调制(FM):频率调制是将基带信号的频率变化对应到载波的频率上来表示信息的技术。
FM调制在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通常用于音频和视频信号的传输以及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发射。
(3)相位调制(PM):相位调制是将基带信号的相位变化对应到载波的相位上来表示信息的技术。
相位调制在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常用于数字通信和数据传输,如调制解调器、无线局域网以及4G和5G 移动通信系统。
3. 调制技术的性能评价对于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调制技术,性能评价是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常见的性能评价参数包括误码率(BER)、调制解调器的灵敏度和带宽效率等。
研究者们通过改进调制技术和优化传输方案来提高系统的性能。
二、信号解调技术1. 解调技术的基本概念解调技术是将高频信号(载波信号)还原为低频信号(基带信号)的过程。
在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解调技术是将调制信号恢复为原始信息的关键。
常见的解调技术包括检波技术(包络检波、同步检波)和解调算法(数字信号处理)等。
2. 常用解调技术(1)包络检波:包络检波是将调制信号的包络还原为基带信号的过程。
在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包络检波常用于幅度调制和频率调制解调中。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解调基础(二):相位调制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解调基础(二):相位调制作者:Ian PooleAdrio Communications Ltd第二部分解释了相移键控(PSK)的多种形式,包括双相相移键控(BPSK),四相相移键控(QPSK),高斯滤波最小相移键控(GMSK),和目前流行的正交幅度调制(QAM)。
第一部分解释了调幅(AM)和调频(FM)技术,并介绍了其优点和缺点。
第三部分将会介绍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技术。
调相相位调制是另一种广泛采用的调制技术,特别是在数据传输的应用中。
因为相位和频率是相辅相成的(频变是相变的一种形式),两种调制方法可以用角度调制(angle modulation)来概括。
为了解释调相如何工作,我们首先要对相位做出解释。
一个无线信号包涵了一个正弦信号的载波,幅度从正到负程波浪形变化,一个周期后回到零点,这个同样可以由一个围绕一个零点旋转的一个点来表示,如图3-13所示,相位就是终点到起点的角度。
调相改变了信号的相位,换句话来说,图中绕着原点旋转的点的位置会改变,要实现这个效果既是要在短时间内改变信号的频率。
所以,当进行相位调制的时候会产生频率的改变,反之亦然。
相位和频率是密不可分的,因为相位就是频率的积分,频率调制可以通过简单的CR网络转变成相位调制。
因此,相位调制与频率调制信号的边带、带宽具有异曲同工的效果,我们必须留意这个关系。
相移键控相位调制可以用来传输数据,而相移键控是很常用的。
PSK在带宽利用率上有很多优势,在许多移动电话无线通信的应用中广为采用。
最基本的PSK方法被称作双相相移键控(BPSK),有时也称作反向相位键控(PRK)。
一个数字信号在1和0之间改变(或表述为1和-1),这样形成了相位反转,就是180°的相移,如图3-14。
双相相移键控(BPSK)PSK的一个问题是接收机不能精确的识别传输的信号,来判定是mark(1)还是space (0),即使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时钟同步也很难实现,因为传输路径会决定接受信号的精确相位。
调制解调的原理与应用

调制的分类
根据调制器的功能不同进行划分 (1)幅度调制,调制信号m(t)改变载波信号C(t)的振 幅参数,如调幅(AM)振幅键控 (ASK)等。 (2)频率调制,调制信号m(t)改变载波信号C(t)的频 率参数,如调频(FM)频率键控(FSK)等。 (3)相位调制,调制信号m(t)改变载波信号C(t)的相 位参数,如调相(PM)相位键控(PSK)等。
线性调制系统的解调
当R、C满足条件 1 << RC << 1时,包络
wc
wH
检波器的输出基本上与输入信号的包
络变化呈线性关系,即
m0(t) = A0 + m(t)
隔去直流信号就可后得到原信号 m(t)
非线性调制原理简述
线性调制方式所具有的共同的特点,就是调 制后的信号频谱只是调制信号的频谱在频率 轴上的搬移,以适应信道的要求。虽然频率 位置发生了变化,但是频谱的结构没有改变。
调制的基本原理
调制的实质是频谱搬移其原理如图所示,
将调制信号f(t)乘以载波信号cos(ω0t)或
sin(ω0t),得到高频已调信号y(t),即
X
y(t)=f(t)cos(ω0t)或y(t)=f(t)sin(ω0t)
对y(t)做傅里叶变换可得
调制的基本原理
解调的基本原理
同步解调也是在频谱搬移 的基础上实现的,在接收 端对已调信号乘以与发射 端频率相同 的本地载波信 号。然后让信号通过一定 增益的低通滤波器从而实 现对信号的解调。
调制的分类
根据调制器频谱搬移特性的不同进行划分 (1)线性调制,输出已调信号Sm(t)的频谱和调制信号m(t) 的频谱之间呈线性搬移关系,如AM、单边带调制(SSB) 等。 (2)非线性调制,输出已调信号Sm(t)的频谱和调制信号 m(t)的频谱之间没有线性对应关系,即在输出端含有与调 制信号频谱不呈线性对应关系的频谱成分,如FM、FSK等。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基础是现代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中的重要课程之一。
它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原理、协议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针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三版的习题进行解答,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计算机网络是指利用通信链路将多台计算机互连在一起,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传播和分布式处理等。
2. 请解释什么是因特网?因特网是指全球范围内互联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
它是由许多互联的网络组成,通过一系列的协议和技术实现互连。
3. 描述计算机网络的层次化结构。
计算机网络通常采用层次化结构,将网络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负责特定的功能。
常用的网络层次模型是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它包含了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第二章:物理层1. 描述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式。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串行传输是逐位地传输数据,适用于远距离传输和传输速度较低的场景;并行传输是同时传输多个位,适用于短距离传输和传输速度较高的场景。
2. 什么是奈氏定理?为什么要使用奈氏定理?奈氏定理是指在理想条件下,计算机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受到信道带宽和信噪比的限制。
要最大化数据传输速率,就需要通过提高信道带宽和减小信噪比来改善传输性能。
3. 什么是调制和解调?描述调制和解调的过程。
调制和解调是指在信道中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调制)或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解调)的过程。
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解调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调制和解调的过程包括信号采样、量化、编码和调制(或解调)等步骤。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 描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特点。
《DPSK调制和解调》课件

DPSK解调相对于QPSK和BPSK具有更好的性能, 尤其适用于中高速数据传输和多径传播环境。
04
DPSK调制和解调的应用
DPSK调制和解调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数据传输
移动通信
DPSK调制技术常用于无线通信和光 纤通信中,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 性和稳定性。
优化调制解调电路设计
优化DPSK调制解调电路设计,降低成本并 提高性能。
采用前向纠错编码技术
结合前向纠错编码技术,提高DPSK系统的 抗突发干扰能力。
研究新型调制方式
研究新型的数字调制方式,以克服DPSK调 制的缺点并进一步提高性能。
THANKS
感谢观看
《dpsk调制和解调》PPT 课件
• DPSK调制原理 • DPSK信号的特性 • DPSK解调原理 • DPSK调制和解调的应用 • DPSK调制和解调的优缺点
01
DPSK调制原理
DPSK调制简介
DPSK是差分相位移键控的缩写 ,是一种数字调制方式,用于将 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
。
DPSK调制利用了相位的变化来 表示数字信号中的比特信息,通 过比较相邻的码元来获得相位变
多普勒雷达
02
03
合成孔径雷达
利用DPSK调制,多普勒雷达能 够更准确地测量目标的运动速度 和方向。
在合成孔径雷达中,DPSK调制 用于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和清晰度 。
DPSK调制和解调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物联网
在物联网中,DPSK调制用于无线 传感器网络的信号传输,能够实 现低功耗、长距离的数据传输。
智能交通系统
易于实现
移动通信中的调制解调

移动通信中的调制解调AM和FM射频信号被用来传递信息,信息有可能是音频,数据或者其他格式,该信息被调制(modulate)到载波信号上,并通过射频传送到接收器,在接收器端,信息从载波上分离出来,这个被称为解调(demodulation)。
而载波本身并不带有任何信息。
调制方法多种多样,简单的一般有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尽管调频和调相本质上是相同的。
每种调制方法都有其有缺点。
了解每种调制方法的基础是很重要的,尽管大家更为关注的是移动通信系统的调制方法。
复习这些简单技术可以让大家对它们的优缺点有更好的认识。
载波无线通信的基础是载波,基本的载波如下图所示,这个信号在发射器部分产生,并不带有任何信息,在接收器部分也作为不变的信号出现。
调幅调制最显而易见的的方式就是调幅了,通过调整信号幅度大小传递信息。
最简单的调制是OOK(on–off keying,开关键控),载波以开关的形式传递信息。
这个是数字调制的基础,并用在传递莫斯(Morse)电码上面,莫斯在早期的“无线”应用上广为采用,通过开或关的长度传递码元。
在音频或其他领域应用更为常见的是,整个信号的幅度通过载波体现,如下图,这个被称为幅度调制(AM)。
AM解调音频信号的过程十分简单,只需要一个简单的二极管包络检波电路就可以实现,如图3-3,在这个电路中二极管只允许无线信号的半波通过,一个电容被作为低通滤波器来去除信号的高频部分,只留下音频信号。
这个信号直接通过放大后输出至扬声器。
该解调电路十分简单和易于实现,在目前的AM收音机接收上面还在广泛采用。
AM解调过程同样可以用更为有效的同步检波电路实现。
如图3-4,射频信号被本地载波振荡信号混频。
该电路的优点是比二极管检波器有更好的线性度,而且对失真和干扰的抵抗比较好。
产生本振信号的方法很多,其中最简单的就是把接收到的无线信号通过高通滤波器,从而滤掉调制信号保留精确频率和相位的载波,再与无线信号混频滤波就能得到原始音频信号。
数据链路层技术中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解析(七)

数据链路层技术中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解析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领域中,数据链路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负责将网络层的数据进行分帧、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处理,然后通过物理层将这些数据转化为适合传输的信号,最终达到可靠传输的目的。
在数据链路层技术中,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起着关键作用。
一、信号调制技术信号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的过程。
数据链路层利用调制技术将二进制的数字信号转化为适合在传输媒介上传输的模拟信号,并通过物理层传输到接收端。
调幅调制(AM)调幅调制是一种常见的信号调制技术。
它通过改变载波的振幅来表示数字信号的不同状态。
具体来说,调幅调制将1和0分别对应为负幅度和正幅度的载波波形。
在接收端,利用解调器可以将模拟信号还原为原始数字信号。
调频调制(FM)调频调制是另一种常见的信号调制技术。
它通过改变载波波形的频率来表示数字信号。
在调频调制中,不同的数字信号对应于不同频率的载波波形。
接收端使用解调器将模拟信号转化为原始数字信号。
相移键控调制(PSK)相移键控调制是一种利用相位变化表示数字信号的调制技术。
它通过改变载波波形的相位来表示不同的数字信号状态。
常见的相移键控调制方式有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BPSK)、四进制相移键控调制(QPSK)等。
解调器在接收端通过检测相位的变化来还原数字信号。
二、信号解调技术信号解调是将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在数据链路层技术中,解调器起到关键作用,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以便上层进行后续处理。
同步解调技术同步解调技术是一种常见的解调技术。
在接收端,解调器会将接收到的信号与本地的时钟信号进行比较,以便确定每个比特的边界。
通过对信号进行时钟同步,解调器可以准确还原数字信号。
相干解调技术相干解调技术是另一种常见的解调技术。
它利用载波的频率和相位信息进行解调,并通过比较接收到的信号与预设的相参考信号进行判断。
相干解调器可以在较差的信噪比下进行可靠解调,适用于复杂传输环境。
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综合练习题附解析答案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X.25和FR分别表示( )。
A.企业内部网和帧中继网B.综合业务数字网和数字数据网C.帧中继网和企业内部网D.公用分组交换网和帧中继网2.调制解调技术主要用于( )的通信方式中。
A.模拟信道传输数字数据B.模拟信道传输模拟数据C.数字信道传输数字数据D.数字信道传输模拟数据3.关于调制解调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接收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在发送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B.“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C.调制解调器必须通过申请才能由ISP发放D.调制解调器的调制技术只有频移键控和相移键控两种4.帧中继技术本质上是( )交换技术。
A.报文B.线路C.信元D.分组5.下列交换方法中,( )的传输延迟最小。
A.报文交换B.线路交换C.分组交换D.上述所有的6.在下列多路复用技术中,( )具有动态分配时隙的功能。
A.同步时分多路复用B.统计时分多路复用C.频分多路复用D.波分多路复用7.下列有关数据通信的说法中,( )是不正确的。
A.基带传输是将模拟信号调制成数字信号后发送和传输B.频带传输是把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后发送和传输C.异步传输可以在任何时刻向信道发送信号D.同步传输是以报文或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8.下列关于电路交换说法正确的是( )。
A.线路利用率高B.电路交换中的节点对传输的信号不做任何处理C.信道的通信速率低当内前D.通信双方不必同时工作9.在( )传输中,一组比特同时发送,每个比特都在一条独立的线路上。
A.异步串行B.同步串行C.并行D.以上都是10.信道上可传送信号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为( )。
A.波特率B.比特率C.吞吐量D.信道带宽11.Internet中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是( )。
A.电路交换B.报文交换C.分组交换D.信元交换12在通信系统中,把来自许多信号源的信号组合起来,再通过一条传输线路同时发送的技术称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基础调制与解调
人们常说的Modem,其实是Modulator(调制器)与Demodulator(解调器)的简称,中文称为调制解调器。
也有人跟据Modem的谐音,亲昵地称之为“猫”。
大家知道,计算机内的信息是由“0”和“1”组成数字信号,而在电话线上传递的却只能是模拟电信号。
于是,当两台计算机要通过电话线进行数据传输时,就需要一个设备负责数模的转换。
这个数模转换器就是这里要讨论的Modem。
计算机在发送数据时,先由Modem把数字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模拟信号,这个过程称为“调制”。
经过调制的信号通过电话载波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之前,也要经由接收方的Modem负责把模拟信号还原为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信号,这个过程我们称“解调”。
正是通过这样一个“调制”与“解调”的数模转换过程,从而实现了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远程通讯。
在频带传输系统中,计算机通过调制解调器与电话线路连接。
在发送端,调制解调器将计算机产生的数字信号转换成电话交换网可以传送的模拟数据信号;在接收端,调制解调器将接收到的模拟数据信号还原成数字信号传送给计算机。
在全双工通信方式中,调制解调器应具有同时发送与接收模拟数据信号的能力。
计算机通过调制解调器与电话交换网实现远程通信的结构如图3-23所示。
图3-23 远程通信的结构
根据模拟数据编码类型的不同,可以将调制解调器分成多种类型。
图3-24给出了FSK 方式的调制解调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发送端调制器是用输入的数字脉冲信号控制两个不同频率振荡器信号的输出来实现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的转换。
当输入的数字脉冲信号为高电平(对应于逻辑1)时,频率f1=1270Hz的振荡器有信号输出,当输入的数字脉冲信号为低电平(对应于逻辑0)时,频率f2=1070Hz的振荡器有信号输出。
在调制器的输出端,通过组合器将根据输入的数字脉冲信号1、0序列排列顺序控制的两种频率的正(余)弦信号组合起来,就构成了FSK信号。
由于对应1、0的两种不同频率的正(余)弦信号是处于电话交换网的通频带内,因此模拟数据信号FSK可以顺利地通过模拟电话交换网到达接收端。
在接收端通过设置对应f1、f2两种频率的带通滤波器,将两种不同频率的正(余)弦信号分开,使频率为f1和f2的正(余)弦信号分别通过两个检波器,再将检波器输出信号送给组合器叠加。
组合器输出的解调信号对应的数字脉冲信号的高、低电平(即逻辑1与0)的变化规律与调制器输入的数字数据信号的高、低电平变化规律相同。
图3-24 FSK方式的调制解调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在完成调制、解调工作原理的初步讨论后,进而要讨论调制解调器如何实现在一对电话线上完成全双工通信的工作原理。
图3-25给出调制解调器实现全双工通信的工作原理。
在实际计算机通信中,任何一台计算机都需要同时具备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能力。
为了实现在一对电话线上实现全双工通信,标准的FSK 调制解调器都规定了两个频率组,即上、下频带。
在一次数据通信中,主动发起通信的一端叫做呼叫端,被动参加通信的一端叫做应答端。
通信的两台计算机调制解调器中谁是呼叫端与应答端,完全根据在一次通信过程中是主动发起通信,还是被动响应通信的地位来决定的。
如果一个调制解调器被确定为呼叫端,则它使用下频带发送数据,使用上频带接收数据;反之亦然。
图3-25 调制解调器实现全双工通信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