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9月月考试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本溪市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本溪市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本溪市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实验操作中,会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A.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将酶与底物在室温下混合,再做不同保温处理,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用新配制的NaOH与CuSO4混合液,水浴加热可检测待测样液中是否含有还原性糖D.用盐酸与酒精的混合液解离洋葱根尖,即可观察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2. 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 TP分子的高能磷酸键全部断裂后形成的产物中,有些是组成某些酶的基本单位B. 细胞内A TP与ADP相互转化的供能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C. 细胞代谢耗能越多,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越快D.A TP是细胞中连接C3还原等放能反应和蛋白质合成等吸能反应的纽带3. 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是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

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会引发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B.甲型流感病毒的入侵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稳态C.Na+大量进入神经细胞不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平衡D.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的现象4.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B. 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C.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D. 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5. 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精卵结合过程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B.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C.用台盼蓝鉴别细胞生死的“染色排除法”与细胞膜的功能无关D.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6. 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18O分别标记CO2和H2O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得出的结论是()A.光合作用产生氧气B.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源于二氧化碳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淀粉D.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源于水7. 有关小麦根尖细胞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丝状结构B.核仁是产生核糖体及复制染色体的场所C.核孔对物质的运输不具有选择性D.小分子物质一般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8. 某种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人体内环境中具有了针对该病原体的多种抗体。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盘锦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盘锦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试题生物一、选择题1.下列不是人体内环境组成的是A. 脂肪酸B. 胆红素C. 纤维蛋白原D. 唾液淀粉酶【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和氨基酸或者作为人体细胞生活所需的养料、氧气,或者是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在血浆、组织液等处都可能存在,因此,它们都可以作为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详解】A、脂肪酸可存在于血浆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A错误;B、胆红素可存在于血浆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B错误;C、纤维蛋白原属于血浆蛋白的一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C错误;D、唾液淀粉酶存在于口腔,属于外部环境,故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D正确。

故选D。

2.肝癌患者晚期常会出现腹部积水现象,为利尿排水临床上静脉输送的主要成分是A. 氨基酸B. 葡萄糖C. 生理盐水D. 血浆蛋白【答案】D【解析】【详解】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都为小分子,它们可以在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相互渗透,对腹部积水没有作用;为腹部积水患者注射血浆蛋白,可以提升血浆胶体渗透压,从而促进水分由组织液回渗入血浆,使其及时随尿排出,以缓解病情,故选D。

3.下列不可能通过人体内环境进行的生理过程是A. 膝跳反射B. 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C. HIV的增殖D. 抗体和抗原的结合【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即是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的,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反应都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

【详解】A、膝跳反射活动是通过两个神经元细胞完成的,其中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突触间隙为组织液,属于内环境,A正确;B、细胞从内环境吸收氧气,将二氧化碳排到内环境中,B正确;C、HIV没有细胞结构,其增殖必须发生在活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血浆、组织液等内环境中,D正确。

2019-2020学年本溪市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本溪市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本溪市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叙述,正确的是()A. 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 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 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分解,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 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2. 下列有关细胞中的无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中自由水的含量相对降低时,代谢减弱B.处于休眠状态的水稻种子中,通常不含有自由水C.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元素,血红蛋白合成减少D.生物体中的无机盐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3. 人受到惊吓时,一方面通过交感神经直接作用于心脏使心跳加快;另一方面还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使心跳加快。

对两种调节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者是神经调节,后者是激素调节B.两种调节方式中信息分子种类相同C.后者的调节反应速度通常比前者快且持续时间短D.心脏活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支配4. 下列实例中,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是()①流感病人打喷嚏时,会有大量流感病毒随飞沫散布于空气中①手触碰到盛有沸水的电水壶会迅速缩回①体操运动员完成单杠动作离不开肌肉的收缩和舒张①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地进行分裂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①5. 图1表示芽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图2表示幼苗横放时,根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1中a点可表示植株的侧芽部位的生长状况B. 图2中d、f点的作用效果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 图2中f点可表示根近地侧生长素的作用D. 图2中e点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6.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水稻根细胞,可观察到的结构有()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7. 下列不属于分泌蛋白的是A.抗体B.血红蛋白C.胰岛素D.胃蛋白酶8. 香茅草散发的特殊气味可用于灭蚊,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香茅草使用后,蚊的环境容纳量降低B.香茅草散发的气味影响蚊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C.香茅草和蚊属于捕食关系,二者数量上相互制约D.利用香茅草散发的特殊气味灭蚊,属于化学信息的应用9. 如果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血友病女性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

2019-2020学年本溪市高级中学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本溪市高级中学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本溪市高级中学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 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B. 预实验能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减小实验误差C. 用32P标记的磷酸可以验证线粒体内能进行A TP的合成D.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设置了有氧的对照组和无氧的实验组2. 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采用标志重捕法对田鼠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调查的—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B.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 t=N0λt,其中λ为1.015C.若已被捕捉、标记过的田鼠不易再次被捕捉到,则估算数值会偏小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3. 下图是ATP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①、①表示化学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 TP是人体细胞中的储能多糖B. 线粒体是人体细胞合成ATP的唯一场所C. ①、①和①均代表高能磷酸键D. 人肝细胞中形成①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化学能4. 图表示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其中能表示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的点是()A.D点B.C点C.B点D.A点5. 为了探索一种新发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在已知碱基不会相互转化的情况下,采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进行研究。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将病毒分别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或尿嘧啶的培养基中,获得被特定碱基标记的病毒B. 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或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获得被特定碱基标记的病毒C. 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若子代病毒含有胸腺嘧啶,不含尿嘧啶,则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反之则为DNAD. 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会改变,所以可用来标记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去向6. 景观式人工生态湿地兼有观赏与污水处理的功能,解决了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水污染问题。

2019-2020学年本溪市高级中学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本溪市高级中学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本溪市高级中学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①颤蓝细菌①酵母菌①草履虫①小球藻①变形虫①青霉菌①葡萄球菌①噬菌体A.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2.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的特定功能都与其特定的结构有关B.唾液淀粉酶进入胃液后将不再发挥催化作用C.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起着物质运输的作用D.蛋白质的结构一旦改变将失去生物学活性3. 基因在转录形成mRNA时,有时会形成难以分离的DNA-RNA杂交区段,称为R环结构,这种结构会影响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DNA-RNA杂交区段最多存在5种核苷酸B. R环结构中可能有较多的G-C碱基对C. 细胞DNA复制和转录的场所在细胞核中D. 是否出现R环结构可作为是否发生复制的判断依据4. 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目镜为10×,物镜为40×,则被观察的细胞面积放大了400倍B.若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物像模糊,轻轻地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到位再观察C.显微镜所成的是倒像,“p”在显微镜下应该是“b”D.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应该减小光照,用较小的光圈5. 下列关于蓝藻和伞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蓝藻和伞藻细胞中含有光合色素,均能进行光合作用B.蓝藻和伞藻细胞中均有拟核,拟核区域有一环状DNA分子C.蓝藻和伞藻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其各种生命活动D.蓝藻和伞藻的细胞膜结构相似,均以磷脂双分子层为膜的基本支架6. 下列哪些物质进出细胞时与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线粒体均无关()A.O2通过细胞质膜B.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C.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7.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在不同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B. 在同一种细胞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同C.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D. 在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8. 如图表示大气温度及氧浓度对植物非绿色组织内产生CO2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呼吸酶的活性B.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的温度为B点所对应的温度C.图乙中DE段有氧呼吸逐渐减弱,EF段有氧呼吸逐渐增强D.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贮藏水果9. 下列各选项中,属于活细胞的一组是A.植物的木纤维和导管细胞B.甲状腺激素和朊病毒C.花粉和孢子D.鞭毛和精子10. 氨基酸通式中R基的不同,决定了A. 生物不同种类B. 氨基酸的不同种类C. 肽键数目的不同D. 蛋白质的不同种类11. 下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A. 酵母细胞B. 原核细胞C. 动物细胞D. 植物细胞12. 将枪乌贼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外液)中来研究兴奋的传导。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生物试卷2015.9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液是指细胞外液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C.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D.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糖尿病2.下列关于人体稳态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稳态的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B.所有稳态都是相对的C.所有稳态的维持都只依赖于体液调节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3.如图表示正常人肝组织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液体成分。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肝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等B.液体①中含葡萄糖、胰岛素和呼吸酶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图中①②④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4.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B.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过多可能会导致糖尿病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5.运动员在参加激烈比赛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产热增多使体温暂时升高,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B.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C.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酸碱平衡D.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偏低,可以通过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行调节6.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7.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既是高级中枢也是低级中枢B.运动性语言中枢(W区)受损的患者不会讲话C.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感觉活动密切相关D.产生渴觉的结构基础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8.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会发生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内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9.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特点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微量和高效 B.激素既组成细胞结构,又提供能量C.通过体液运输 D.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10.下列关于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有A.体液调节即激素调节B.跳水运动员一刹那做出精美复杂的动作是由于神经调节的结果C.体液调节的途径是血液的运输D.神经调节的途径是反射弧11.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

辽宁省本溪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辽宁省本溪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辽宁省本溪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当代社会,“美”和美学也许是最让人困惑的词汇和学科之一。

一方面,美和美学的概念随着当代艺术和时尚业的发展而迅速变化;另一方面,与美学概念关系密切的当代文艺批评始终处在某种“理论表述”的困境之中。

中国当代美学因为人民大众审美经验的日趋活跃,用原有的学院派的美学理论似乎已难以描述。

因此,研究和阐释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具有理论上的迫切性。

当代美学的基本目标是对20世纪末至今形成的新的文化生态及其所提出的新的美学问题作出理论的思考。

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在美学领域表面的纷繁复杂中,新的、积极的因素正在生长。

由于这个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中,它的表现形式又有差异,因此,理论的多元化格局是正常现象。

中国当代美学应站在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在多元性、叠合性的当代语境中探寻当代美学的“物质基础”。

具体而言,把美学和文艺问题放到社会系统中认识和把握,通过对情感结构的分析来阐释文学艺术意义的研究思路,在理论上具有优先性。

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代社会,地方性审美经验以及不同文化传统与审美习性的密切关系,影响着当代文学艺术及其意义阐释,当代美学不能忽视这种文化关系的制约作用。

对于中国当代美学而言,要高度重视当代中国审美经验的特殊性,注重分析中华美学精神在当代社会的创造性发展和呈现,对当代文学艺术的美学风格及审美认同的社会基础作出理论概括,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理论。

必须承认,当下的中国美学和文学理论界还充斥着理论的混乱和歧义,对此,展开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研究,重申美学本体论作为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并没有死亡和消失,无疑是有意义的。

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学界先后讨论过“悲剧之死”“乌托邦之死”和“文学之死”,然而,文学艺术在现实的土壤中,在人民的生活里,在当代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中,仍然支撑着人们的生存,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情感结构。

辽宁省本溪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辽宁省本溪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辽宁省本溪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1~30题每小题1.5分,31~35题每小题2分,共5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2.下列选项中,不同于其它三项含义的是A.内环境B.血浆、组织液、淋巴C.细胞外液D.细胞内液3.人体的内环境是指A.血浆、组织液B.血浆、组织液、淋巴C.体液D.细胞内液4.右图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细胞外液发生物质交换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组织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多数是组织液B.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循环、泌尿系统C.①代表血液,②代表组织液,③代表淋巴D.激素、氨基酸、血浆内的 H2O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5.2015 年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她的团队研发的治疗疟疾新药------青蒿素,可以杀灭寄生在红细胞内的疟原虫。

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A.淋巴B.血浆C.组织液D.消化液6.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突触间隙中的液体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髙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增加C.健康人的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D.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通过胞吞进入下一个神经元发挥作用7.分别向20 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血浆酸碱度变化与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是A BC D8.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A.Na+浓度B.渗透压C.K+浓度D.浓度9.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B.细胞内液渗透压发生变化对细胞外液渗透压会产生影响C.过敏反应发生局部肿胀一定是由于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所致D.H7N9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在内环境中进行RNA的复制10.右图是人体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组成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B.④渗透压下降可导致③增多C.①与③中的物质不能直接相互交换D.③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11.连续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战士,内环境依然能保持稳态,其调节机制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免疫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12.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紊乱D.糖尿病13.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因为体液调节作用时间比较长,所以人在紧急情况解除后,呼吸、心跳加快等现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B.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作用速度快的重要原因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号C.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D.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几乎能作用于全身细胞,说明体液调节的作用范围比神经调节的广14.如右图为甲状腺激素分子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状腺激素分泌之后进入血液,特异性地运输到靶器官B.甲状腺激素含有肽键,不能口服C.具有甲状腺激素受体的细胞分布较广D.成年人缺乏甲状腺激素会患呆小症15.下图是机体生理调节的三种方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二可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唾液腺细胞B.图一可表示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性腺细胞C.三种方式中,图二所示调节方式的调节速度最快D.图三可表示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16.如右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甲、乙、丙表示器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