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星的孩子读后感
《追星星的孩子》读后感3000字

《追星星的孩子》读后感3000字最近一则新闻令人震惊,一个女子被丈夫杀害,此前她已经被家暴了9年,她求助过,都以家庭琐事为由被拒绝,终于她走向了死亡。
我曾经一度认为,如果遇到了家暴,直接离开不就行了?那些女人真的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但事情真的没那么简单。
就算是亿万富豪的妈妈,也曾有过这样的遭遇。
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她的母亲曾被前夫家暴长达9年,丈夫不仅殴打她的身体,还用生育对她进行控制,一年就生一个孩子,幸亏遇到好心的妇科医生,她才得以脱离苦海。
她想要离开,她的丈夫就用孩子们威胁她,说如果离开,就会划破她的脸,用枪打碎孩子们的膝盖,让一个毁容的女人带着3个残疾的孩子。
一方面是畏惧,一方面是觉得丢脸。
她选择了隐忍,后来在父母,律师的帮助下,以及法律条文变更的情况下,她终于离婚,虽然是近乎净身出户,但她仍然为来之不易的自由感到高兴。
原来,被家暴的女人,不是想脱身就脱身得了的,而深陷家暴中的孩子,则更是可怜。
在梅耶的保护下,她的孩子们都得以成才,还成了亿万富翁。
但更多的人没那么幸运。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内隐记忆。
简单来说,就是童年的创伤会被深藏在不被察觉的记忆里,但是会影响人们日后的行为。
在家暴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要么会成为极其懦弱的人,成为一个受到家暴的人。
或者,成为家暴的实施者,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个人。
那么,在家暴中的孩子,有没有可能治愈内伤,健康地成长?看了这本书,我相信可以,但是需要各方的努力。
这本书就是《追星星的孩子》,这本书一经推出,评分就高达9分。
看完这本书,我久久不能说话,泪流满面。
虽然我知道最后的结局太理想化,但是在书中出现的那些美好的人,在现实中一定能够找到原型。
一.追星星的孩子故事的主人公叫阿妮雅,她有个弟弟叫诺亚。
他们的父亲总是殴打他们的母亲,但每次被家暴前,母亲把他们保护起来,让他们进房间,让孩子们看电视,不让他们看到家暴的残忍,孩子们只知道,屋外很吵,母亲伤痕累累。
星星的孩子观后感

星星的孩子观后感第1篇:电影《星星的孩子》观后感今天是我观看了影片———《星星的孩子》。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单亲母亲和自闭症儿子的故事,一列南下的火车,从北方的*天雪地来到了“*制造之都”东莞,内蒙古姑娘梁铮铮被丈夫抛弃后,带着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新新来到东莞打工。
迷茫中艰*打工的单身母亲面对着患有自闭症的儿子,数次想要抛弃儿子,卸下内心的失落,得到所想要的安适生活。
但是儿子忽而明朗、忽而暗淡的目光始终牵系着母亲心底最澄然的母*。
难以割舍的亲情最终让两颗受伤的心灵重新走在了起,重获自我的母亲带着儿子坐上了回乡的火车,这位伟大的母亲没有放弃自己的孩子……我一直流着眼泪看完这部电影,因为我知道这部电影就是讲述像我儿子这样的弱势群体,他们太需要社会更多的关心和接纳,我儿子在旁边看我哭了用手纸帮我擦眼泪,我就紧紧地搂着儿子哭着更加伤心。
儿子懂事了,也进步了许多,我真的很欣慰。
最让我欣慰的就是在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关心孩子的人们,他们一直在用心帮助我们这些孩子和我们的家庭,让好多人认识了什么是孤独症,认识了我们这些很难与外界相处的孩子们。
当我们走在大街上,我们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我急忙说孩子是特殊的,患有孤独症,他们很同情很理解,更多的是关心。
真的我们家长很感激你们。
你们知道我们是多么的不容易,好多家庭因为有这样的孩子父亲和老婆离婚了,妈妈自己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星星的孩子》观后感今天是我观看了影片———《星星的孩子》。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单亲母亲和自闭症儿子的故事,一列南下的火车,从北方的*天雪地来到了“*制造之都”东莞,内蒙古姑娘梁铮铮被丈夫抛弃后,带着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新新来到东莞打工。
迷茫中艰*打工的单身母亲面对着患有自闭症的儿子,数次想要抛弃儿子,卸下内心的失落,得到所想要的安适生活。
但是儿子忽而明朗、忽而暗淡的目光始终牵系着母亲心底最澄然的母*。
难以割舍的亲情最终让两颗受伤的心灵重新走在了起,重获自我的母亲带着儿子坐上了回乡的火车,这位伟大的母亲没有放弃自己的孩子……我一直流着眼泪看完这部电影,因为我知道这部电影就是讲述像我儿子这样的弱势群体,他们太需要社会更多的关心和接纳,我儿子在旁边看我哭了用手纸帮我擦眼泪,我就紧紧地搂着儿子哭着更加伤心。
数星星的孩子读后感

数星星的孩子读后感《数星星的孩子读后感》这是优秀的读后感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数星星的孩子读后感《数星星的孩子》讲述了童年时的张衡在数星星时发现了星星不是像奶奶说的乱动,而是在有规律地动。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数星星的孩子读后感,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数星星的孩子读后感今天,爸爸让我读《数星星的孩子》。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张衡,他特别爱数星星。
夜深了,他仍然注视着夜空,他发现北斗星围着北极星在移动。
张衡是汉朝人,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我要学习张衡对知识认真、执著,一丝不苟的追求精神。
数星星的孩子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
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奶奶笑着说:“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
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你能数得清吗?”孩子说:“奶奶,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
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
您看,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离那么远。
”爷爷走过来,说:“孩子,你看得很仔细。
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是看起来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
我们的祖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的,还给起了名字。
”爷爷停了停,指着北边的天空,说:“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
勺口对着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
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
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是汉朝人。
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拓展:《数星星的孩子》文本解读《数星星的孩子》是人教版第四册中以“走进科学,发现科学”为单元主题的首篇课文。
这是这一篇以人叙事,以事及理的文章。
通过对张衡言行的描写,表现他那种善于观察,善于研究的精神,引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在生动的语言描述、简洁的故事介绍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小张衡刻苦钻研的品质。
追星星的孩子观后感

追星星的孩子观后感追星星的孩子观后感每次看完宫崎骏的动漫都深有感触,由于懒而从未下笔。
直至上了电影作品欣赏的课,老师说我们正值青春年华,应该写一点东西。
才深有体会,每天过得庸庸碌碌真没什么意思,有自己的想法挺重要的。
第一次看新海诚导演的作品,看介绍说是以使用动漫CG 的鲜艳映像、触及人心的作品而获得很高评价的人气导演。
果然很有说服力,《追星星的孩子》使我对动漫有焕然一新的感觉,以前总觉得大多数都是走温馨,委婉的格调。
一部小小的动漫承载了很多现实的残酷。
我们确实应该去反思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造成了多大的伤害,环境的污染,空气的恶化,耕地的减少······而这些恶果也必将由人类来承担。
明日奈在小小的年纪却要经历那么多,一般同龄人的心理能力所难以承受的。
她却能坚持下来。
导演是在暗示我们要生存下去的能力吗?因成绩好,性格孤僻,就要遭受流言蜚语,实在不是单纯的年龄所该有的。
父亲的早逝造就了她的性格。
幸运遇见的超能力少年为救她不幸去世,对她而言是莫大的打击。
机缘巧合之下,后边与少年的弟弟相遇,在一个神秘组织的追逐下,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对老师如此信任,却遭到利用。
明日奈却毫无憎恨。
老师对前妻的逝去耿耿于怀,执着于寻找令她复活的方法。
差点令少女失去生命。
不但没复活,老师自己也遭到了报应。
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人死不能复生,不要强行违反自然规律,逝者已矣,珍惜现在才是最好的选择。
经过了种种艰难,换来这样的结果是值得的。
重要的是明白了许多,执迷不悟是会让人走向极端的。
另一个世界的人们抵制地上人,是因为如世外桃源般的几座城被地上人抢夺资源而毁掉。
他们只想过安宁的生活,并不想被打扰。
生活遵循着当地的规律,生老病死都是要经历的。
死去的生命被巨人吃掉,与其他生命合为一体,以另一种形式而存在。
灵魂,将永远存在。
每一个规矩都严格执行的地下世界,都有序、和谐地生存着。
星星的孩子观后感

星星的孩子观后感前几天,偶然看到了一部关于自闭症儿童的纪录片,片名叫做《星星的孩子》。
看完之后,心里像是被塞进了一团棉花,堵得慌,又像是被重锤狠狠敲了几下,疼得厉害。
片子里的那些孩子,他们就像是被困在了一个透明的玻璃罩子里,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却怎么也走不出来。
他们的眼神常常是游离的,好像在看向很远很远的地方,又好像什么都没看。
他们不怎么说话,即便是发声,也大多是一些简单的音节,或者是重复着别人说过的话。
其中有一个小男孩,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他叫明明,大概五六岁的样子,长得特别可爱,眼睛大大的,睫毛长长的。
可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却几乎不与人交流。
在幼儿园里,其他小朋友都在开心地玩耍,他却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待在角落里,摆弄着自己的玩具车。
老师试图引导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可他就像没听见一样,自顾自地玩着。
老师轻轻地拉起他的手,想带他加入游戏,他却一下子挣脱开来,跑到更远的角落去了。
那一瞬间,老师的脸上露出了无奈和心疼的表情。
明明的妈妈跟拍摄人员讲述了很多关于明明的事情。
她说,明明小时候还挺活泼的,会叫爸爸妈妈,会笑会闹。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就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爱与人接触。
为了给明明治病,家里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带着他跑遍了大大小小的医院,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
妈妈说,有一次,她带着明明去超市。
明明看到了货架上的一辆玩具车,突然就不走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辆车。
妈妈以为他想要,就拿下来给他。
结果明明拿到车后,一下子就扔在了地上,然后开始大哭大闹。
周围的人都投来了异样的目光,妈妈觉得特别尴尬和无助。
她不知道明明为什么会这样,她只能一边哄着明明,一边不停地跟周围的人道歉。
还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明明叫人,明明却怎么也不开口。
客人觉得孩子没礼貌,说了几句不好听的话。
妈妈心里特别难受,她知道明明不是故意的,他只是生病了,他没办法像正常孩子那样表达自己。
看着片子里明明妈妈的泪水,我也忍不住哭了。
【读后感】星星的孩子读后感

【读后感】星星的孩子读后感
听得见,却对声音没有任何表情;
看得见,却从来不与人对视;
讨厌长时间重复一个动作;
对身边环境冷漠;
他们活在自己寂寞的世界里,
他们是星星的孩子。
——题记
大二这篇文章之前,我对“源自星星的孩子”介绍也只晓得就是罹患自闭症,很怪异,不好相处,念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对他们的认知又上了一个台阶。
一个来自星星的孩子——夜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他从一开始的没有表情,没有言语,无法沟通变成了现在接近于普通的孩子,这背后隐藏了多少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们
的耐心、爱心以及关心,他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当所有人迷惑不解时,他解释了一句令我
终生难忘的话,“害怕连自己都忘记”。
源自星星的孩子并不是一无是处,比如说文中的夜阑,他最擅长唱歌,像是透明化的
溪水从几十米的山壁上落一道流珠飞瀑,没胆怯,可说是轻松。
有时,唱歌不一定可以引
起共鸣,但也可以柔情地到达人的内心。
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虽然很难接触,但只要努力,一样可以创造奇迹。
当老天创造人时,有时会留个心眼,把缺点拉大,优点缩小,但只要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
不被期盼的个体,忘却在黑漆漆的角落。
时间一短,即使能够看到,能够听到,也无
法精确作出反应。
没听见自己的名字,就不敢与之对话,想著“我就是无法被看见的吧”,如此一来,自信心像是羽毛一样片片凋零。
要知道,缺陷者捧出的艺术花束,最美!。
追星星的孩子读后感1000

《<追星星的孩子>读后感》小朋友们,我最近读了一本特别棒的书,叫《追星星的孩子》。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里就像有好多小蝴蝶在飞,特别激动。
书里的主人公是一个勇敢又坚强的孩子。
她为了追逐自己心中的星星,经历了好多好多的困难。
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有时候我遇到一点点小麻烦,就想打退堂鼓。
比如有一次,老师让我参加朗诵比赛,我一开始特别害怕,怕自己读不好,被同学们笑话。
可是当我看到书里的主人公,她面对那么大的困难都不害怕,我就觉得自己太胆小了。
于是我鼓起勇气参加了比赛,虽然最后没有拿到第一名,但是我觉得自己变得更勇敢了。
书里还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主人公和她的小伙伴们一起去寻找星星,他们走了很长很长的路,又累又饿。
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一直坚持着。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班上次的春游。
那天天气特别热,我们走了好久才到目的地,好多同学都累得不想动了。
但是大家互相鼓励,最后还是一起完成了春游的所有活动。
就像书里的主人公一样,只要我们不放弃,就能到达想去的地方。
还有啊,主人公在追星星的过程中,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他们一起互相帮助,一起分享快乐和悲伤。
这让我明白了朋友的重要性。
有一次我在学校里不小心摔倒了,是我的好朋友把我扶起来,还安慰我。
从那以后,我就更珍惜和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光了。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好像也跟着主人公一起追了一次星星。
我明白了,只要我们有梦想,有勇气,不怕困难,就能像主人公一样,追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小朋友们,你们也快去读一读这本书吧,相信你们也会有很多收获的!《<追星星的孩子>读后感》小朋友们,《追星星的孩子》这本书真的太好看啦!当我翻开这本书,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充满魔法和奇迹的世界。
书里的那个孩子,为了追逐星星,经历了好多好多奇妙的事情。
我记得有一个情节,主人公在一个黑漆漆的夜晚,独自一人走在小路上。
周围静悄悄的,只有她的脚步声和呼吸声。
她心里很害怕,但是一想到那颗闪闪发光的星星,她就鼓起了勇气继续往前走。
热爱星星的孩子读后感400字

热爱星星的孩子读后感400字《热爱星星的孩子》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讲述了一个男孩因为对宇宙的热爱而走上了成为天文学家的道路。
影片以儿童的视角展现了对科学和知识的向往,以及对家庭、友情和勇气的探索和坚持。
影片通过真实的情节和感人的故事,深刻地启发了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自己的期许。
影片以一个小男孩的成长故事作为主线,通过他对宇宙的好奇和对星星的热爱,勾勒出一个温馨感人的故事。
影片中的小男孩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但他对星星的热爱却是异常地真挚和执着。
在家人和老师的支持下,小男孩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并不断地努力和学习。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勇气,完成了一个个充满挑战的任务,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影片通过这个小男孩的故事,表达了对勇气和坚持的赞美,也呼吁人们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要有执着和勇气。
在影片中,小男孩不仅对宇宙充满好奇,还展现出了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和感激。
尽管他面对了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而是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下,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影片中的小男孩不仅展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也表现出了他对友情和家庭的珍视,这种感人至深的情感触动了观众的心。
影片最后以小男孩成为一名优秀的天文学家为结尾,呼应了影片始终倡导的勇气和坚持的精神。
这个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勇气和坚持,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
《热爱星星的孩子》不仅是一部温馨感人的影片,更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影片。
它通过真实的故事和情感,向我们展现了人生的坚持和勇气,也呼吁人们要对梦想和知识充满热爱,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影片通过一位小男孩的成长故事,让我们深刻地思考和感悟,激励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要轻易放弃,要有勇气和坚持,不断地向前奋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llo goodbye and hello
———《追逐星星的孩子》观后感《追逐星星的孩子》,新海诚监督在《秒速5厘米》后的时隔4年推出了他的新作。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四年间,新海诚其实并非一直呆在日本,而是到海外留学了一段时间。
在海外,他不仅获得了新的知识,更是获得了难能可贵的独立思考的时间。
他脱离了那些关于天空和浪漫爱情的美丽神话,而开始切实地关注起地上的人——究竟这个时代的人们到底想要看什么样的故事。
于是这一次,他选择了地面甚至是地下。
“追逐星星的孩子”这个标题意味深长。
影片中关于星星的描写非常少,给人印象深刻的只有少年瞬在临死前把手伸向繁星希望触碰到它们这一个镜头。
这个镜头非常有张力,也把星星所指代的人们的梦与希望的符号价值彰显无遗。
当然,本片的英文题目并没有把星星翻译成Star,而是翻译成Lost Voices,如果直译英文名称的话是“追逐地下深处遗落声音的孩子”(Children who chase lost voices from deep below)。
再考虑到标题LOGO上画着的奔跑少女,毫无疑问究竟谁是追逐星星的孩子这点,除了本片女主人公明日菜以外已经别无二选了。
这个标题更重要的关键词其实是“追逐”。
因为本片的母题是找寻,而不是像以往新海监督的影片那样定位为爱情。
找寻是很重要的一个主题,它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找寻的过程本身,而不在于要找寻的是什么。
主人公都是在找寻的过程中成长的,他们为了某个目的出发,有时能够找到他们想找的东西,有时则不能,但无论怎样,永不放弃地坚韧地找下去,这都成为他们
的一种生存方式。
影片定位为追逐、定位为找寻,这无疑是相当深刻的,因为这是一个需要找寻精神的时代。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甚至趋向于糜烂的今天,现代人需要重新找寻生存的意义,至少是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
当亲人失去后,还生存的人应该抱有怎样的方向去继续生存。
森崎老师则希望找到他已经去世的挚爱妻子,而明日菜找寻的则是瞬的身影与歌声之谜,这背后当然还要找寻的是已经逝去的父亲。
明日菜从一出场就表现得很乐观、很坚强,在家里也能独当一面做家事,同时还能很好地完成好学业,但是她的内心其实一直非常没有依靠感。
她只能靠表现出很强的自立性来抚慰自己的那颗内心,因为有哪个女生不希望受到父母的呵护和爱人的照顾呢?“也许,我只是太寂寞了!”明日菜在面对夷族的追击,险些丧失生存的渴望时冒出的这句心里话,可谓赤裸地揭示出她在外表如此自立、乐观背后的那颗彷徨的内心。
森崎老师是影片中成年人的代表。
以往新海监督总是以成年人为主人公的,甚至可以说他影片的主人公几乎都与创作该部影片时他自己的年龄相仿。
此前,他从未想到要为孩子创作作品,虽然客观上有一些孩子的确喜欢他的作品。
但是这一次,新海监督终于把主人公设置成为一个小学生,开始向儿童的心理世界迈进。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仍不忘安排一个全权作为大人代表的符号,那就是森崎。
影片可以说就是在小孩与大人两个心理维度下循序展开的。
新海诚在影片宣传语中写道:这是一段为了去说再见的旅程。
森崎就用他执著的行动诠释了他对亡妻的爱。
当然就像所有人已经预料
到的一样,死者终究是不会复活的,去见死者最终不过将得到更付代价的新的别离。
但即无论是森崎还是明日菜,他们都有各自要找寻的东西。
而且我们一定不要抛开这部影片上映时的一个历史背景——日本东北大地震发生后的两个月。
虽然我们肯定不能说新海监督这部作品已经预知并反映了日本人纪念在灾害中丧生的同胞的哀思,但是客观上它的确给了日本观众一个重新睁眼去看大震灾的唯美的窗口。
那些失去亲人的人,都会从影片中获得感同身受的痛与爱。
在风格上,这部作品看似吸取的是吉卜力的风格,其实我们应该追溯到吉卜力风格的源头——东映动画片《世界名著剧场》中去。
很多观众在诟病新海诚风格上对宫崎骏的临摹,但其实新海诚并非在临摹宫崎骏,而是在临摹《世界名著剧场》。
因为很多像新海监督一样的日本人都是看着《世界名著剧场》长大的,这种唯美、淡雅又不失俊秀的风格早已在他们心中扎下了根。
这已经不是宫崎骏或者吉卜力的风格了,而是一种日本风格。
新海诚选择这种风格,让影片与观众毫无距离感——而以往他的作品多多少少更被人关注的是独特的画风,这让很多观众其实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剧情中去体会那些人物的内在心理。
当然,对于这样一部节奏精准、画风优美、音乐动人、剧情引人深思的动画作品,我依然有一些疑问。
最主要的就是在地下世界的世界观设定上,这真是一个唯美的“地域”:原来地下世界也有这么明朗的天空,也有这么宽阔的平原,也有这么富庶的文明。
这已经完全背离了人们惯常对于地上、地下世界的认知,这其实只是一个桃花源,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世界。
既然如此,又何谈地上地下呢?另外,夷族第一次把明日菜掠走的时候,为
什么没有吃了她呢?对于同样是来自地上的森崎老师,它们为什么没有掠走呢?
最后想说的一点是,我非常喜欢瞬和心两个男孩的名字。
完美的终归只是一瞬而已,长久的却是不断成长的心。
是一见钟情的瞬,还是日久生情的心,留给明日菜的是个有趣的谜题。
这其实又是一个关于双胞胎性格补完的故事:哥哥是个完美的人,但是早逝了;弟弟是个有些毛躁但是单纯善良的孩子,他没有哥哥成熟,但是却在迅速地完成自己的心灵成长。
另外,影片中出现了多次人物从悬崖上跳落或者坠落的情节。
瞬坠落了,心跳落过,最后的克查尔特也带着明日菜跳下悬崖。
这或许是新海诚在动作戏中比较偏爱的一点吧。
当然,影片中还有很多精彩的仪式描写,比如古老的克查尔特缓缓走来,吃掉咪咪的那个仪式,再比如影片结尾天神实现森崎愿望的仪式,都令人印象深刻。
这些仪式构成了影片世界观的神秘性和宏伟度。
从《星之声》的光年到《云的彼端,约定的场所》的空间,从《秒速5厘米》的相隔到《追逐繁星的孩子》的追寻。
四部作品前后相继,”距离“拉的越来越近,带给我们的情感也越来越强烈。
”生命是一个过程,从此岸到彼岸,而最重要的是珍惜眼前”
“过去的经历,就算承载着再多,也要坚强的走出来……”追逐繁星的孩子,其实就是追逐生存的意义,追逐心里的那个梦,追逐着思念,寂寞,宿命,羁绊,亲爱的人,孩子。
追逐的过程就是我们寄托思念,治愈心灵,寻求成长的过程。
直到我们看见生与死的界限,直到我们看见神的智慧与远见,
直到我们看见时间与空间的亘古悠远,才明白我们其实在无限广阔的繁星银河下都不过是个孩子,明日菜是,心是,瞬是,老师也是。
我们所看到的生离死别在时空之神看来只不过都是最简单不过的微小变化,我们之所以会渴望不一样的地方,追着那美丽无比却虚无缥缈的东西,也许原因很简单,大概只是因为寂寞吧。
在不断的追逐下就会慢慢明白,就像电影里说的,我们会幸福,会痛苦,但一定要活下去,缅怀逝者,珍惜生者,承受着丧失,继续存活,人就是这样的生物啊。
我们是如此渺小,可正是因为太过渺小,才要愈发珍惜。
我想这应该是要传达给观众最重要的信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