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四年级下《3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A016

鼎湖小学2018年3月30日防震 减灾演练
(四)意志坚强的优秀少年
北川县曲小学五年级学生何亚军和两名女同学被压在废墟 下,在被救援的50多个小时里,她给同学喂水120多次,最终, 同时获救,但是由于长时间挤压,导致何亚军的右小腿皮肤坏 死,严重感染,在医院,,她主动要了一张白纸,写上两个大 字“感谢!”,她说,感谢从废墟中救我的叔叔。
郎 铮
他们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这次地震的重 灾区。地震发生时,中王小学六年级的同 学们正在上语文课。顿时,同学们都惊恐 异常,纷纷冲出教室,跑到操场上。童世 强也在第一时间转移到了安全地带。但是, 被吓懵了的学前班孩童们的哭声将他的目 光拉回了摇摇欲坠的教室。童世强不顾一 切地冲到一直摇晃的北墙前,帮老师转移 孩童。往返几次,抱出了7名儿童。
5月12日那天,北川中学高三(3)班正在上生物课,教室里顿时乱作一 团,“大家先镇静,先躲到桌椅下!”班长王佳明、生活委员申龙和老师一 起维护现场秩序。在第一次大的震动过后,申龙、王佳明迅速招呼同学们撤 离到操场上。随后,他们又组建了一支12名男同学的救援小组通宵救援,救 出了32名幸存者,从废墟中刨出了两名重伤员,又帮着运送了30多名伤员。 13日,在申龙、王佳明的组织带领下,同学们向锦阳方向转移,终于成功脱 险。 一次灾难,让两位男孩长大了。地震发生后,其从废墟中救出数十名幸 存师生,被评为“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后被保送清华。
探究分享
地震来临前,有哪些预兆?
地震的危害
考考你
地震时,下列自救方法是否正确: 1、赶快拿好贵重物品乘电梯下楼。 2、在室内首先要关掉电源和煤气。 3、赶快跑到阳台上,跳窗逃命。 4、赶快抓住身边的靠垫等护住头部,躲到卫生间 或厨房的角落。 5、在室外,要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蹲下或趴下。
北师大版思想与社会四下《地震中的英雄少年》说课稿

北师大版思想与社会四下《地震中的英雄少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地震中的英雄少年》是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课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一些平凡的人和企业如何舍己为人、无私奉献,为灾区人民提供帮助,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本文通过讲述这些感人事迹,让学生认识到在灾难面前,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一定的认知和分析能力,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心理脆弱性和自我中心倾向。
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关注社会,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外,由于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对于灾难中的英雄事迹可能了解不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产生共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的一些英雄事迹,认识到在灾难面前,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英雄事迹,认识到在灾难面前,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英雄事迹的伟大,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掌握知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材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汶川大地震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这场灾难的严重性,激发他们的同情心。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英雄事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北师大版思想与社会四下《地震中的英雄少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思想与社会四下《地震中的英雄少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震中的英雄少年》是人教版小学思想与社会四年级下的一个教学内容,主要讲述了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一些平凡的人和企业如何舍己为人,无私奉献,为灾区人民提供帮助的故事。
通过这些故事,教材旨在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以及面对灾难时,如何保持勇敢、坚强、团结、奉献的精神,学会关爱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通过文字了解和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同时,他们具有较强的同情心,对于灾难中的英雄人物有较高的兴趣。
但在关爱他人、承担责任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故事,了解地震中英雄少年的事迹,学会关爱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英雄少年的勇敢、坚强、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关爱他人、舍己为人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故事,了解地震中的英雄少年事迹,学会关爱他人。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到英雄少年的勇敢、坚强、奉献精神,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舍己为人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故事,营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英雄少年的精神。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感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故事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划分学习小组,提前通知学生准备相关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汶川大地震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地震对人类的影响,引出本课的主题《地震中的英雄少年》。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述故事《地震中的英雄少年》,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感受他们的勇敢和奉献精神。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英雄少年的精神。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四年级下《3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A043

向英雄致敬
我们伟大的国家主席,慈爱的温 总理,敬爱的人民子弟兵,善良的白 衣天使,无私的志愿者们,无不争先 恐后的投入到灾区的营救和重建之中, 全中国十三亿的人民无不情系灾区! 同学们,让我们敬上庄严的队礼,级下册 《3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 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
汶川
林浩
镇定机智的英雄少年:王佳明 申龙
舍身忘我的英雄少年:童世强
临危不惧的优秀少年:许中政
意志坚强的优秀少年:何亚军
自学提示
1.自读84.85页内容,画出文中印 象深刻的词语或句子。 2.思考: 文中你最敬佩哪位小英雄?在 灾难面前他是怎么做的?他们的 身上有什么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小组合作交流
1.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印象最深刻 的词语或句子。 2.组内交流: 文中你最敬佩哪位小英雄?在 灾难面前他是怎么做的?他们的 身上有什么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我谈小英雄
你还知道哪些抗震 救灾的小英雄,把他们 的英雄故事说给大家听 一听吧!
地震来临时该怎么做
1.在家庭怎样避震? 2.在学校怎样避震? 3.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1

《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发生大地震,在灾难面前,涌现了一批英雄少年。
为表彰他们,2008年6月27日晚“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晚会——《英雄少年》在中央电视台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出席颁奖晚会并为“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
教育部指出,受表彰的学生有的冒着危险从废墟中救出同学和老师;有的组织同学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有的在废墟下鼓励同学坚定获救的信念;有的面对死亡威胁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赢得生命。
受表彰集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团结互助,井然有序地实现了安全转移。
灾区中小学生的纯朴、善良、坚强、勇敢、乐观、智慧感动了全中国,展现了当代中小学生的时代风貌,成为了可歌可泣、催人奋进抗震救灾英雄谱中的重要篇章。
教育部希望广大中小学生学习灾区学生表现出的精神和品德,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老师、爱同学,勤奋学习,不怕困难,积极向上,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时,教育部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把抗震救灾优秀学生和先进集体的感人事迹作为生动教材,通过适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多种形式,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于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为了安全健康地生活》这一单元中有了《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
学情分析: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震这一重大事件震惊世界,举国悲痛。
我校密切关注事情的发展,在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全校师生积极开展了捐款献爱心活动,至今我校还在关注着当地的小朋友,为他们进行“广汶一家亲,彩虹爱心接力传递”义卖活动。
时隔一年,学生对这事还是比较熟悉,但毕竟不是在灾区,与灾区有一定的空间距离,没有亲身体会地震的灾难,因此学生的感受可能不够深。
教学目标1、知道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一大批勇敢顽强、珍爱生命的英雄少年,了解并学习英雄少年和优秀少年的先进事迹。
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

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教学目标:1.知道四川省汶川地震的相关知识,了解有关的一些防震自救方面的知识。
2.收集整理并了解“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抗震救灾优秀少年”的故事,并概况其事迹,分析其精神,进行交流活动。
3.重点了解英雄少年的先进事迹,感受他们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的临危不乱,无私无畏,互助友爱的精神,并引以为榜样。
教学重难点:1.对于英雄少年事迹学习后的精神概括与交流学习;2.对学生之前关于地震方面所了解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整合,让学生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
学情分析: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地区爆发了一场特大地震,这是我国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大地震。
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对这次地震带来的巨大灾难已有深刻的印象,但这只是表面,单一的了解,对于地震方面的知识还不完整,对地震中涌现的英雄事迹还缺乏深入的了解,感悟。
这学院再现情境,引发学生用心感悟,将悲伤,痛苦化为爱的传递。
教学过程:一.聊地震,导入英雄话题师导语:板书:地震。
生读师导语:板书:地震。
生读师:地震,这是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词,近段时间,我们经常听到地震的消息,就在去年3月19日,智利中部海域发生6.3级地震。
而在去年8月4日,云南发生14年来最大地震,致367人死亡,接二连三的地震消息让人感到恐慌与不安。
因为它也许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它就来临了。
(播放视频)看,如果我们现在发生地震了,你怎么办?师:刚才,我们的同学有的没有反应,有的立刻逃走,有的想着自己如何逃生。
我们可能想到的都是自己。
可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一场8.0级特大地震在四川省汶川地区突然爆发,顷刻间地动山摇,无情的吞噬着地震灾区的生灵。
曾经是幸福摇篮的校园,刹那间处在灭顶的灾难中。
在灾难中出现了很多英雄少年。
那么这些少年在灾难面前展示了他们的机智,勇敢,无所畏惧,还有彰显他们互助互爱的精神。
他们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地震灾区中的英雄少年,一起来学习和感受他们的精神。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四年级下《3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A047

地震的防范措施
在家中时突然发生地震:可选择躲 在小的卫生间、厨房、储藏室及墙 角等形成三角区域的地方;同时关 闭电源、煤气、熄灭炉火;高层住 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也不 能乘坐电梯,当大地震之后利用两 次地震之间的间隙,迅速撤离!
在学校时避震:在教室时发生地震 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 躲在自己的课桌下;在操场时,转 移至操场中心空旷位置,原地不动 保持重心,双手保护头部,记住不 要回到教室去。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3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
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
镇定机智的英雄少年
数据库: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 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秒。地震造成 242769人死亡,16.4万人重伤,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 毛巾(毛巾沾水之后拧干至不滴 水拧不出水)捂住口、鼻。地震 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 逆风而进。
请选择你所处环境:
教室
广场
停
跑回教室
留
在
操
场
这时地震短暂停歇,你该怎么做?
不久地震再一次来袭, 由于你没有把握住前一刻的机会,
丧失了逃生的希望~
你错过了逃生的机会!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地震形成的主要因素
•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 因。
地震中的英雄少年_说课

《地震中的英雄少年》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地震中的英雄少年》一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本《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内容。
向我们讲述的是 5.12汶川大地震中少年英雄感人至深的事迹,展示了新一代青少年的临危不惧,舍己为人,见证着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
在教材中添加这一内容,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特点:与时俱进,紧扣生活。
本课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常识,使学生掌握避震要点,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第二部分:汶川地震发生后,在这场巨大的灾难面前,灾区人民奋力自救,团结互助,举国上下也投入到这场生死大营救之中。
感受那些身处灾难现场,亲眼目睹残酷现实的孩子们,在灾难面前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感人事迹。
第三部分:透过这些英雄少年的感人事迹,体会大灾大难面前,团结友爱、机智勇敢的可贵,点燃爱心的火炬,进行一次没有终点的传递,让学生永远铭记那一个个感人的瞬间,使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向善仁爱的优良传统。
二、教学目标为了提高学生在灾难来临时的应变与及自救能力,引领学生传递至真至纯的爱。
特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常识,使学生掌握避震要点,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2.收集整理并了解“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抗震救灾优秀少年” 的故事,概括其事迹,分析其精神,进行交流活动。
3. 向英雄少年和优秀少年学习,感受他们的机智勇敢、无私无畏、互助友爱精神,引以为榜样。
体会到中华民族向善仁爱的优良传统。
三、重点难点1.介绍地震的各种参数(如震级,最大强度,震型,成因,震中位置等)及相关的科学救护方法;2.对于英雄少年事迹学习后的精神概括与交流学习;3.对学生之前关于地震方面所了解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整合,让学生形成较为系统性的认识。
四、说教法、学法从《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特点以及本课的内容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本课教学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大多数学生都没有经历过地震,可以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借助情景来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教案
《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
2、使学生掌握避震要点,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3、使每个学生做个防震减灾知识的小宣传员。
重点难点
1、介绍地震的各种参数(如震级,最大强度,震型,成因,震中位置等。
)及相关的科学救护方法;
2、对于英雄少年事迹学习后的精神概括与交流学习;
3、对学生之前关于地震方面所了解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整合,让学生形成较为系统性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图像导入,介绍地震的危害性: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稳定、美好年代,看过许许多多形象逼真、引人入胜的动画片,那又有几人看过有关地震内容的片子呢?
讲述灾情:
老师带领全体同学“亲眼目睹”XX年的汶川地震。
同学们为剧中的情景所震颤,从而认识了地震,看到了地震给人
们带来的危害以及对当地造成的严重破坏。
二、介绍防震减灾知识
那什么是地震呢?当地震来临时作为21世纪的你是否懂得防震和避震呢?带着同学们的疑惑,老师又组织全体队员观看《地震奥秘》光盘。
使学生对地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初步懂得了相关知识。
模拟演练:
现在,正像专家预测的那样,地震发生了,你已经感觉到了大地的颤抖,时间很短,你必须采取什么行动来保护自己?(学生畅所欲言。
)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看来对于地震我们已经了解了不少防灾减灾的办法。
那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防震游戏”。
(小游戏即创设小情景,让学生实践,演练。
)
1、演示:在家庭怎样避震?
师:如果我们在家时突然发生地震,应该躲避在什么地方呢?请同学表演。
“实践小组”:保持清醒冷静头脑,做出敏捷反应,是保障安全的关键。
在家中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可选择较安全的地方躲避。
出示三张挂图,分别是卫生间、阳台、家具让几名同学在图前站好演示避情况。
师:“地震了!”
学生马上向自己认为最佳的地点跑去,但有的同学自己
也搞不清楚学生躲在哪里好,就会在三幅图前转来转去举棋不定。
师:如果真正发生地震恐怕就很危险了!地震预警的时间很短,人们得以幸存的安全地点可选择躲避在小的卫生间、厨房、储藏室及墙角;同时,要关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炉火,防止发生火灾和煤气泄溢;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也不能乘电梯。
当大地震后,利用两次地震之间的间隙,迅速撤离。
2、抢答:在学校怎样避震?(学生主持。
)
主持人:正在上课时突然发生地震了,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抢答,主持人给予评价。
)
主持人: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自己的课桌下。
主持人:如果你在操场上怎么做呢?
学生抢答(略)
主持人:可以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记住不要回到教室去。
3、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主持人:如果你在影剧院、书店、行驶的汽车上怎样避震?请看同学的表演。
学生甲:当我们在影剧院时,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要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并用书包保护好头部。
学生乙:在书店要选择结实的柜台、柱子边、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
学生丙:在行驶的汽车内要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4、演示:在户外怎样避震?
出示三张挂图,分别是空地、楼房和立交桥
主持人:如果你在户外应该怎样避震呢?请看同学的表演。
(学生站在不同的图下。
)
主持人:在户外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避震。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立交桥。
请看视频。
5、演示:在野外怎样避震?
主持人出示三张挂图,分别是山脚、山坡、地沟。
主持人:你在野外怎样避震?
主持人:在野外要避开山脚、陡崖、还要避开陡峭的山坡,可以蹲在地沟。
6、抢答: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学生抢答(略)
主持人:地震时,煤气泄漏怎么办?
主持人:煤气泄漏时,用毛巾……
主持人:地震时,遇到火灾怎么办?
学生抢答(略)
主持人:要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在向安全。
地方转移,要逆风而进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地震,相信大家也都了解了很多避震的方法,希望大家都能“临震不乱”,请大家爱惜自己的生命。
汶川地震中也有一批像刚才演练中的优秀英雄少年。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吧!
三、地震中的英雄少年
《勇敢无畏的少年》
1、教师范读,学生听,然后概括大意(带着问题“这又是哪位英雄少年,主要做了什么英雄事迹?体现了什么精神?”)
2、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并板书
4、小组学习《国歌给我们力量》《她选择了坚强》(教师下到各个小组,给予适当的引导。
)
5、在如此一场特大地震中,我们的小朋友们在生死间选择了勇敢,在危难中选择了担当。
他们体现着坚强勇敢,互助互爱的精神,还彰显了镇定机智,无私无畏的英雄本色。
他们的英雄事迹感动着大家,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四、课外拓展:
1、教师出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抗震救灾优秀少年’的感人事迹?”
2、从问题出发,适当归类,小结英雄事迹及其精神。
3、将卡片献给心目中的英雄。
“你心中的英雄是谁?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让学生们各自完成,并写下来。
)。